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皇帝-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却极有可能激怒东宫。
  而且,就目前来说,吃相也会太难看了些。
  皇帝固然唯我独尊,但正是因为这样,刘彻才要仔细权衡每一个命令,尽可能的做到不因私人感情而冲动。
  历史上小猪能任性,那是因为小猪把这天下看做他自己的玩物。
  但刘彻不能任性,因为他知道,这个天下,不是他自己的玩物,而是千千万万个家庭,无数个子民赖以为生的国家。
  国在家前,一个好皇帝应该要化家为国。
  义纵和剧孟,还是弄不明白,天子为何忽然又取消了命令。
  但作为军人,他们依旧还是立刻躬身领命:“诺!”
  刘彻站起身来,很满意的看了看两人。
  这才是军人,这才是忠臣!
  也不枉他一番苦心栽培和重用了!
  “监察校尉一事,暂时先在羽林和虎贲两卫中推行罢,依旧命令少府在尚书台下设置一监察尚书,总领监察校尉,还是让宁成去干这个监察尚书……”刘彻想了一会,又改变了主意。
  皇帝的善变,此刻在他身上一显无疑!
  因为刘彻发现,他一时气急脱口而出的那个命令,似乎有着能演变成宪兵,最差也能变成锦衣卫的潜力。
  而一个国家,一个政权,不能没有特务,不能没有内部安全机构和外部情报机构。
  所以,他决定,先在羽林和虎贲两卫做个试点看看。
  “诺!”义纵与剧孟依旧还是一拜,接受了命令。
  “善!”刘彻点点头,吩咐道:“两位爱卿坐罢!”
  因为是密议,所以殿中此时是没有仆役的。
  义纵与剧孟各自找了个蒲团,坐下来。
  “义纵,羽林卫的将士们,可都做好了出征的准备了?”刘彻待他们两个坐下来就问道。
  此去朝鲜,山高路远,即使一切顺利,羽林卫的将士们,恐怕也要半年后才能回到长安了。
  汉室军队的后勤保障工作,比起后世明清的后勤甚至民国时期壮丁们的后勤都要好很多。
  少府就有着一个职责,是专门给军队制作干粮以及便捷调味品的。
  刘彻曾经去视察过类似的军粮制作作坊,结果发现,总的来说,少府制作的军粮和调味品在安全性和卫生方面没有问题。
  制作的干粮,都是选用粟米,蒸煮后晒干再蒸煮,重复数次后得到的类似砖头一样的干粮。
  通常,只要烧一壶开水,然后从干粮上掰下一小块,就能吃饱了。
  当然,口感和营养方面自然是没法保证的。
  除此之外,这种干粮几乎没有缺点,能适应无论干燥、寒冷还是炎热、潮湿任何环境,且能长时间的保质。
  少府的储备中,有许多军粮醋布。
  甚至,少府还有一个官仓,专门储备类似晒干了的臭柑橘以及枇杷干、杏干等物资,专门供应远征的军队,用来熬水,给士卒补充各种维生素。
  所以,后世网络小说里说的什么古代军队都有夜盲症什么的,至少在秦汉是不符合实际的。
  去年的吴楚之乱,光是夜袭和反夜袭的战斗就发生了十几次。
  交战双方都不存在夜盲的士卒。
  至于春秋战国时期,夜袭更是成为了常态。
  譬如吴越笠泽之战,就是经典的利用夜袭,击败准备不足的强大敌军的战例。
  其后田丹火牛阵破燕,光复齐国,也是夜袭的经典战例。
  甚至陈胜吴广起义,也是在晚上举旗的……
  之后,小猪与匈奴的战争期间,汉军出塞远征数千甚至上万里,倘若士卒患有夜盲症,那岂非是说,匈奴人只要夜袭,就能击败白天无敌的汉军了?
  开什么玩笑!
  所以,在秦汉时期,军队是不可能有夜盲症的,几百年的诸侯混战之中,早有人知晓了利用干果甚至果皮来给士兵补充维生素的秘密。
  所以,在粮食上,刘彻并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但大军远征,除了粮食外,军械和其他物资,也是重点。
  刘彻针对汉军的某些不足之处,还是给了些意见。
  譬如,这次出征,刘彻下令从少府的太医令哪里抽调了三十多名学徒和几个太医官随军出征,保障军队的医疗。
  另外,绑腿也被刘彻下令作为标配发放给士卒。
  自然,这些东西的准备和储备都需要时间。
  义纵却是早有准备,立刻答道:“回禀陛下,按照陛下的命令,臣已经做好了一应出征准备……”说着他的脸上也不由得流露出兴奋的神态。
  汉室历史上,能以不到二十就单独领一路大军出征,义纵算是头一个了。
  向上追溯的话,恐怕也就是秦代的甘罗十二岁拜相能媲美了。
  刘彻看了他的样子,摆摆手,继续道:“爱卿此去,到了燕国,替朕去看看燕王的几个儿子,回来跟朕说说……”
  现在的燕王刘嘉,已经是垂垂待死,随时都有可能咽气。
  燕王世子是刘定国……
  好吧!
  这货可是人形自走炮,专业的德国骨科专家级大师,宗师级鬼父成就获得者。
  刘彻并不怎么愿意让这货即位,然后给刘氏抹黑,丢脸,还让天下人笑话。
  不过话又说回来,刘彻的弟弟们,也没几个省心的。
  刘彻登基才不过半年,亲爱的弟弟们就已经干出了不少操蛋的事情。
  譬如刘端,小小年纪,就已经学会害人了,前两天,刚刚坑死了刘彻派去看管他的王太傅。
  另外,王儿驹上个月给刘彻添了个弟弟。
  这也是个麻烦事情。
  这个刚刚出生的弟弟的历史定位,对刘彻来说,可是一个需要极大魄力才能决断的事情。
  废妃生的儿子,到底算不算皇子?
  还有,先帝已崩,死后却多了个遗腹子,明年岁首祭祖,刘彻该怎么把这个事情禀报给列祖列宗?
  还有,王娡姐妹,都有儿子,等将来小猪和刘彻新添的那个弟弟长大,要不要准许王娡姐妹依照惯例,随儿子们出宫做王太后?
  这也是个麻烦事情。
  放她们出宫吧,以王娡的脾气,在外面肯定要给刘彻添堵的,甚至,还有可能做出让先帝蒙羞的事情。
  不放吧……
  这舆论又交代不过去。
  刘彻现在算是明白了当年太宗孝文皇帝面对淮南厉王刘长时的无奈了。
  这些事情,只是想想,刘彻都感觉头大无比。
  但偏偏,都需要他这个皇帝来做决断,不能推给别人。
  义纵却不知道这些事情,他只是认真的点头道:“诺!”
  刘彻揉了揉太阳穴,将身下的案几上,拿出一份名单,交给剧孟,吩咐道:“这是本次考举两轮后,朕觉得可以调到军中的人,卿这几天抓紧时间,去找这些人谈谈,愿意入伍的,一律给予四百石待遇,作为将来的参谋培养!”
  “诺!”剧孟点头。
  这次考举溢出的名额,还是有些多。
  另外,落选的人,也需要安抚。
  也就是说要给条出路,不能让这些人长久的漂在长安,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影响。
  正好最近刘彻命令五官中郎将卫绾整理汉室现在所有“因王事而失孤”的儿童名单,发现,最近十年以来,因为平叛、抵御匈奴入侵,平定地方盗贼等原因而出现的孤儿人数几近万人。
  单单是去年的吴楚叛乱就制造了数千的孤儿。
  或许在其他官员眼中,这些孤儿,都是累赘和负担,但在刘彻眼中,这却是最佳的战士,最忠臣的士卒以及最可靠的人才来源。
  后世小猪建立孤儿军,可是生生的撑起了后霍去病时代汉军的大梁。
  因此,刘彻决意从少府拨款,由他这个皇帝来负责抚养和教育那些孤儿。
  抚恤孤寡,本就是汉室政治正确的事情。
  而由国家来负担那些因为“疫于王事”而失去父亲的孤儿,舆论只会拍马屁而不会有任何异议,更能成为汉室日后宣传的重点,使得军人没有后顾之忧。
  自然,这些孤儿将会被集中起来抚养,实行军事化管理,从小就让他们学习各种军事技能,并且接受忠君思想。
  他们长大以后,立刻就是刘彻最坚定的捍卫者了。
  目前,整个方案,刘彻已经跟少府还有内史都商议过了。
  在上林苑中,将会专门腾出一个大概方圆二十里的地方,作为这些孤儿生活、学习和成长的地方。
  自然的,这些孤儿需要人去专门管理、教育。
  这次考举中的落选者,就成为了干这个事情的最佳人选。
  只是,还需要进行甄别。
  刘彻可不希望,有什么反动派(如吴楚余孽)或者鲁儒一类奇奇怪怪的家伙混了进去。
  ……
  翌日,不是朝会日。
  所以刘彻睡到差不多辰时才起来,刚刚做完晨练,王道就来禀报:“陛下,丞相求见……”
  刘彻顿时嘴巴张的跟鸡蛋一般。
  周亚夫这头犟驴,居然会主动来找他服软?
  嗯,对周亚夫来说,主动求见,其实就是服软。
  刘彻瞬间就有些感觉时空错乱了。
  周亚夫这头犟驴,在前世给他的感觉就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
  就连向来以隐忍闻名的皇帝老爹都曾被他气得不顾形象的吼出了:吾不用也!
  在没当皇帝前,刘彻一直觉得,皇帝老爹对周亚夫太过刻薄。
  可做了皇帝后,刘彻明白了,不是皇帝老爹太刻薄,而是周亚夫太过咄咄逼人了。
  周亚夫的性格太强势,总认识自己是对的,皇帝是错的。
  这怎么行?
  老刘家从刘邦开始,就是吃软不吃硬!
  你硬他更硬!
  况且,皇帝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皇帝必然是极端自私和多疑的一类人。
  以刘彻自己的亲身体会,他有时候都控制不住自己,想要把某几个唧唧歪歪的家伙给咔嚓了。
  刘彻微微愣了一下,立刻就反应了过来,吩咐左右:“请丞相去偏殿,朕随后就来……”
  周亚夫现在,对刘彻来说,还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强力辅助。
  本来,倘若周亚夫真顶着不服软,刘彻都想着是不是找个台阶去跟周亚夫和好?
  现在周亚夫主动上门,刘彻自然高兴。
  一刻钟后,刘彻穿戴整齐,在宣室殿的偏殿,接见周亚夫。
  “陛下……”周亚夫看到刘彻微微躬身致敬(丞相有特权,一般见面无需跪拜),脸上多少有些不自然,毕竟,前几天才刚刚闹翻,周亚夫脸皮薄,自然有些尴尬。
  但刘彻却是出了名的没节操,他立刻起身,极为亲热的对周亚夫道:“丞相来啦,快快赐座……”
  然后就眯着眼睛,仿佛与周亚夫从未争执过一般,一如往常,亲密的道:“丞相此来,可是有要事?”
  周亚夫闻言,微微一愣,来之前,他设想过种种说辞,但,现在这些腹稿在天子如沐春风般的笑容面前,全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陛下竟完全没有把前些时日与吾的争执放在心上……”周亚夫呆呆的想着。
  那他这些日子的纠结和烦恼以及倔强又是为了什么呢?
  此时此刻,周亚夫的脑海中,甚至出现了一个大逆不道的念头:“或者,吾只是想证明,吾比天子更有远见……一直以来,吾都是以为天子必然与吾一样……”
  老刘家花了五十年时间,将天子永远正确这个概念深深植根在贵族大臣的脑海中。
  效果大抵跟后世的金三胖的太阳帝国一样,主体思想永远正确,白头山血统光芒万丈。
  贵族大臣们信不信是一回事,言谈举止,必然是遵照着这一套来的。
  而且,刘氏出了名的睚眦必报。
  打刘邦起,就讲究报仇不隔夜,谁敢得罪,必然报复回来。
  公羊派的大复仇理论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断的为人接受。
  而周亚夫深受这些思想影响,自然是一直认为刘彻肯定也在跟他怄气。
  根据过去刘氏天子的性格,恐怕,生气程度还要严重一些。
  周亚夫哪里知道,这个世界,当皇帝的,就没有一个会要脸皮的。
  况且,在刘彻心中,跟周亚夫的争执,大抵属于真理大讨论的类型,他本就没放在心上,甚至还打算在将来让人改编成类似唐太宗与魏征一样的故事……


第455章 土化肥
  刘彻送走周亚夫以后,拍了拍胸膛。
  周亚夫来见刘彻,只是聊了聊朝鲜战事的安排以及岁首例行的上计工作。
  对于濊人跟儒家的事情,周亚夫一字也未提。
  但刘彻却知道,周亚夫实际上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不谈濊人,是因为周亚夫谈了估计也没用,自己持保留意见就好,不谈儒家,是因为周亚夫知道刘彻是倾向拉儒家一把。
  周亚夫刚走没多久,王道就一脸喜色的过来禀报:“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方才墨苑杨毅来报,陛下嘱咐的化肥一事,墨苑诸贤已经试制成功!”
  刘彻闻言,立刻就道:“摆驾墨苑,朕要亲自去看……”
  刘彻不是崇祯,相信的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墨家的人虽然节操满满,干不出类似后世天朝的科研机构那样谎报成果,骗经费骗职称骗政策的事情。
  但难保下面的宦官还有官僚们不起这个心思。
  凡事,还是防微杜渐比较好。
  半个时辰后,刘彻御驾就来到了位于上林苑西南的墨苑之前。
  因为考虑到墨家的人跟诸子百家都不怎么合得来,而且墨家研发技术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诸如噪音、污染以及大量的其他产物。
  刘彻在选址的时候,就特地选了这么一个清静,远离长安喧哗的地方。
  目前来看,这个选址还是很成功的。
  不仅墨家很满意(终于能心无旁骛,全身心的投入到追求真理大道的事业中),朝野也很满意(眼不见为净),上林苑的百姓更满意(墨苑中的墨者,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散财一次,有时候他们甚至会住到农户家中,帮着干农活,整修农具,分文不取不说,甚至还自带干粮……)。
  “陛下……”墨者虽然不信鬼神,不敬天命,但对于统治者,他们还是足够尊重的。
  更何况,秦末战乱之后的这几十年的事实充分教育了墨家——离开了统治者的支持和扶持,墨家什么也不是!
  “朕听说墨家诸贤已经研制出了‘化肥’?”刘彻一下銮车,立刻就问道:“带朕去看看!”
  墨苑如今的话事人是杨毅的授业恩师,广陵人张季。
  此人大概六十出头,但身材高大壮实,几乎与中年人无二,唯独头发雪白,脸上布满老人斑,看上去有种类似电影里的疯狂博士的味道。
  但实际上,张季是个极富同情心的人。
  因为他的弟子杨毅的缘故,现在,张季被墨苑中的墨者公推为钜子。
  算是重新将墨家这个已经分裂了五十余年的学派,重新统一了起来。
  自然,如今负责迎接刘彻的,也是张季。
  “陛下,请随臣来!”张季跪在地上拜道。
  然后,他就带着刘彻,穿过墨苑的走廊,一路向前,来到了一处宅院的地窖之前。
  刘彻到的时候,这个宅院已经是被负责墨苑安全保护的南军士兵团团保护了起来。
  “陛下请捎带片刻……”张季来到那地窖前,趴下身子,带着墨者们,扒开地窖上方掩埋着的土壤,露出了埋在地下的好几个搪瓷罐子。
  只见张季将其中一个罐子挖出来,然后,毕恭毕敬的捧着它,呈递到刘彻跟前,拜道:“陛下,此乃臣与河东墨者阳弋,结合河东当地老农的一个方子,改良而出的‘化肥’”
  他将那被密封的搪瓷罐子打开,顿时,一股浓重的刺鼻味道弥漫开来,刺激的刘彻下意识掩住了鼻子。
  只能说,这些科学家,果然都是政治上的白痴啊!
  刘彻心里想着,但脸上却是乐开了花:这味道,他太熟悉了。
  穿越前的尿素,貌似也是这么个味道。
  嗯,久未清洗的茅房里大概也有这样的味道。
  张季却似乎根本没看见刘彻的模样,他只顾着汇报:“陛下,此物,臣以人尿、熟石膏、水,以不同比例混合后,窖藏深埋十日而成……”
  另外一边,杨毅也捧了个罐子,献宝一样的跪下来拜道:“陛下,还有此物,以牛粪、石膏粉混合后,深埋窖藏三日而得!”
  说着他也打开了那个罐子,顿时,一股类似氨水一样得味道,呛入刘彻的鼻腔中。
  刘彻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这些味道确实不怎么好闻。
  但是,刘彻却知道,这些看似肮脏难闻的东西,将给汉室的农业带来怎样天翻地覆的变化。
  刘彻穿越前,化学成绩并不好,也早都全部还给老师了。
  但,只听张季与杨毅的报告,刘彻也差不多知道,这两者“化肥”应当是现在情况下最容易也最方便获取的化肥了。
  虽然比之现代的化肥工厂,这种土法制造的化肥,不管是效果还是产量,肯定拍马都不赶不上。
  但,有跟没有,那是两个概念。
  有了化肥后,盐碱地也好,地力耗尽的土地也罢,都能重换新生。
  更重要的是,化肥的增产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的!
  “已经试验过了没有?”刘彻耐着性子问道,他现在能肯定,这两种“化肥”肯定能对汉室农业贡献巨大的力量。
  但,还是要做做试验,摸索出最佳的施肥方式。
  “回禀陛下,臣等正是试验过后,确认这两物能对粟米增产有帮助,方敢向陛下汇报!”杨毅立刻答道:“还有,陛下前些时日与臣等提及的以矿物或者动物骨骼为肥料,臣等也在抓紧试验、研制,一有成果,立刻报于御前!”
  “善!”刘彻终于抚掌大笑:“快带朕去看看,施过肥的庄稼,到底长势如何?”实际上却是,这两种“化肥”的味道都不怎么好闻,刘彻虽然不嫌弃,但也有些受不了,毕竟,他锦衣玉食惯了。
  “诺!”张季闻言纳头就拜。
  墨家在经过了五十多年蛰伏后,终于得到了现在的这样的机会,能再次参与到天下大势之中。
  这个机会,墨家上下,人人都想把握。
  不求重现战国时期,儒法墨并称显学的辉煌,起码,也要成为一股能影响天下的政治势力,然后,再将墨家思想发扬光大,广收门徒。
  而这一切,全都取决于眼前的这位大汉天子的态度。
  因而,墨家上下,对于天子吩咐的事情,都是尽心竭力,用尽一切方法,以求天子更加看重。
  现在看来,这个选择非常正确。
  刘彻兴致勃勃的在张季一行的引领下,来到了墨苑附近专门划给墨家试验的几百亩地旁边。
  这些土地并非只归墨家所有,同时,它们还是农家的试验田之一。
  刘彻到的时候,几个少府的农稷官员,正在指挥着佃农除草和翻土。
  现在,粟米已经接近收获时节了,农田里满是沉甸甸的粟苗。
  刘彻一路视察过去,发现,粟苗长势都很喜人,而且颗粒饱满,基本上没有病虫害和杂草。
  “陛下,这十亩地,是用过‘化肥’的……”张季领着刘彻来到一块不大的田边介绍起来。
  汉室的田亩制度比较奇怪。
  以纵一步横二百四十步或者一百二十步为标准。(二百四十步的是大田,一百二十步为小田,关中主要以一百二十步的小田为标准)
  换句话说,汉室的田地,一般都是长而窄的模样。
  所以,所谓的十亩地,其实宽度也就十步。
  刘彻亲自下地,摸了一下据说施过化肥的粟米,然后,他再与旁边那些没有施过化肥的田地比较了一下,虽然施肥的时间并不长,而且没有在粟米种植开始就施肥,但两者之间,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别了。
  施过肥的粟苗,明显穗更大,果实也更多,也更健康。
  “传朕的命令,让少府令立刻来见朕!”刘彻喜不自胜的下令。
  化肥这种大杀器既然已经出现,当然要立刻大规模的进行推广。
  只是,这人尿还好说,牛粪的话就有些难度了。
  而且,强行推广的话,百姓未必会领情。
  还是先在上林苑试点比较好。
  这样一来,这任务就得交给少府去办了。
  今年秋收后,就让少府做好化肥的生产工作,争取明年开春的时候,能满足整个上林苑佃农的需求。
  只要上林苑明年丰收,那么,这关中肯定闻风而动。
  到时候,刘彻不需要宣传,也有着大把大把的人哭着喊着求“陛下慈悲,赐予化肥”。
  要是运作的好,这化肥甚至能成为刘彻手里的一张王牌,进一步的将关中的地主士绅阶级给绑架到自己的战车上。
  一个时辰后,少府令岑迈赶来墨苑。
  刘彻让墨家将化肥的生产技术以及制备方案移交给少府,同时,刘彻当然也毫不犹豫的重赏墨家。
  钱帛田宅什么的,墨家拿了也是当散财童子,甚至可能还会因为赏赐的太多,而只顾着去散财而拖慢了科研进度——这是有先例的,墨家的墨者们,口袋里钱一多,就必然丢下手头的工作,去践行自己的墨者之道。
  所以,刘彻干脆换了个赏赐方法——他任命协助张季,研发出了化肥的河东人阳义为代国内史,去晋阳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