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皇帝-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刘彻就将五铢钱的铸造任务全部交托给少府去负责,连同原本一直控制在刘彻手里的那几个五铢钱的铸造作坊以及墨家改进后的新式铸钱铁范,全部移交给少府。
  墨苑去年最大的成绩,就是在土化肥之外,将汉室铸钱所用的泥范,改成了铁范。
  与泥范相比,铁范铸钱更快,成本更低,更重要的是,铁范不同于泥范,使用寿命低的令人发指,一个铁范,能铸造数万钱,而一个泥范最多只能铸造几百钱。
  这其中的效率与差距,是可想而知的。
  岑迈得到了铸造五铢钱的全部权力和授权后,自然欢天喜地的高呼万岁。
  对少府来说,铸钱就是它的生命,没有之一!
  之前五铢钱一直被天子捏在手里,已经让少府上下心惊肉跳了。
  这次能拿回五铢钱的铸造权,对少府来说,就是最大的定心丸!
  送走岑迈后,刘彻就让王道去传召丞相周亚夫与御史大夫晁错入宫议事。
  议题当然就是怎么花钱了。
  朝鲜现在已经拿下,辽东大地基本上已经可以安心种田了,不虞再有什么外来威胁。
  那么移民辽东、辽西,就要提上日程了。
  具体怎么移民,怎么安置移民,怎么分配土地种子和农具,这些都是庙算所需要考虑的事情。
  身为天子,刘彻只需要定下基调,发下钱粮,自有大臣为他办妥。
  对汉室的行政能力和动员能力,刘彻还是信得过的!
  前世历史上,小猪先筑沧海郡,后起交趾郡,最后修了朔方郡和轮台城,前后移民几近百万,甚至,就连云南那边,小猪都派去了数万移民。
  在这过程中,小猪吊打了匈奴,轮了朝鲜和三越。
  依然屁事没有!
  元光至元鼎年间的汉室强大无比,几乎能在东亚横着走。
  要不是小猪脑袋被驴踢了,元狩年以后沉迷于修仙问道,大把大把的撒钱,还大修宫室阁楼,大兴土木,恐怕汉室财政未必会被这些战争和移民拖垮。
  即使如此,元封以后,小猪依然吊打了大宛,取走了大宛王的脑袋回家做纪念,灭了西域数国,与匈奴多次交战。
  从这些事实上,刘彻看出了,在汉室现行的军国主义政体下隐藏的强大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
  当然,在古代中国,任何移民政策都需要一个强大的财政体系来支撑。
  现在,少府的积蓄就只剩下八十万万钱。
  这些钱固然越早花掉越好。
  但相应的,刘彻也要找一条新的财源才行。
  不然,搞到最后,府库穷得都能跑耗子,他这个皇帝也就要被人架空当成傀儡了。
  在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普通人需要钱,地主官僚需要钱,就是皇帝也一定要有钱!
  没钱的皇帝有多惨,刘彻可是清清楚楚。
  旁的不说,崇祯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而当今天下,什么东西来钱最快?
  答案是盐铁。
  再也没有比盐铁利润更高的买卖了!
  当然,要是欧罗巴的罗马人愿意每年吃进一百万匹丝绸,那又是另当别论。
  可惜,这个时代,陆上丝绸之路坎坷无比,而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更是连影子都没有。
  航海能力最强的南越国舰队,最远到达的地方,还是后世的泰国和马来西亚一带。
  现在能通过各种渠道抵达欧罗巴的丝绸,刘彻觉得一年可能连一百匹都不到……
  物以稀为贵,这才造就了古罗马历史上丝绸的天价。
  所以,盐铁这种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必须的生活消耗品,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刘彻眼中最大的新财源。
  只是,盐铁官营的话,刘彻就必须得到周亚夫的绝对支持,还要说服东宫两位太后,说服满朝文武。
  这些任务一个比一个难!
  因为,汉室现行的政策是黄老清静无为,秉政的黄老派,讲究的是民不犯法而官不究,简而易之,就是老百姓只要不触犯律法,别说宅在家里铸钱、煮盐了,就是搞出火炮对准山头来一发,他们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这反应在经济活动中,就变成了商贾大兴,豪商遍地。
  从关中到吴楚,从齐鲁至燕赵,几乎没有什么地方没有大商人,也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商人们不敢贩卖的。
  刘彻可是记得清清楚楚,前年河东的粮仓案,有二十万石存粮落到了齐国大商人刀间手里,鬼知道这个刀间还在其他什么地方买了仓储粮,转手卖给了刘濞什么的。
  而且,刘濞手底下那么多军队的甲胄刀枪乃至于属于重点管制武器的弩机、重甲是从哪里来的?
  吴国不过三郡之地,也不是什么产铁地区,从哪里来的这么多铁制武器?
  反正关津制度驰废以后,天知道那些商人的马车和舟船上运的是什么东西?
  刘彻想要对此下手,从商人们嘴里抢食吃,难度无疑是噩梦级别的。
  但不从大商人大地主大官僚嘴里抢食吃,就要从农民小地主嘴里抢食吃。
  为了天下苍生,刘彻只好硬着头皮,来会一会他们了。
  而这第一关,刘彻就需要说服周亚夫,只有周亚夫支持了,刘彻才能保证,即使发生最糟糕的情况,他也能依靠军队翻盘。
  然后就是东宫,只有东宫支持,刘彻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最后是大部分的朝臣。
  获得了朝臣的支持,刘彻才能将汉室的全部力量集中成一个拳头,以铁拳来对付所有可能的反对者,用血与火来震慑所有的潜在敌人。
  不搞定这三者,刘彻就别想搞盐铁官营。
  而想要说服这三者,策略无疑是很重要的事情。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样的手段,刘彻还是很熟练的。
  周亚夫的话,刘彻现在大概有七成把握能说服他。
  至于东宫,加上陈阿娇和馆陶的帮助,刘彻最多也只有四成不到的把握说服太皇太后和薄太后支持他。
  倒是剩下的朝臣,只要周亚夫与东宫支持他,刘彻觉得,大概应该会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臣会毫不犹豫的高呼万岁,加入到他的阵营中。
  至于剩下的,毫无疑问,当然会被历史的车轮毫不留情的碾碎。
  “盐铁官营,总不会比先帝削藩更困难,更危险吧?”刘彻心中想着。
  先帝削藩,在没有他的历史上,有七国造反,九国参与,前后有十八郡,上千万的人口举起了反旗,结果还是三月传檄而定,所有的反对者都被碾成了粉末。
  如今的盐铁官营所需要面对的敌人,又能积蓄起多大力量?
  商人们的力量,在中国,从来都是一个笑话!
  在统治者的专政铁拳面前,什么资本,什么富可敌国,什么跨国集团,都是纸糊的。
  所以,刘彻确信无比,他只要说服了周亚夫,获得了军方的支持,再得到东宫的支持和肯定,那么墙头草一样的群臣除了高喊圣明无过陛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
  至于商人?
  服从,或者死!


第477章 盐铁官营(二)
  周亚夫的马车抵达未央宫的时候,刚好,晁错的马车也到了。
  “丞相!”晁错微微颔首致意。
  “晁御史……”周亚夫拱手回礼,对晁错,周亚夫谈不上好感,也说不上恶意。
  倒是同殿为臣,周亚夫有很多地方还需要御史大夫衙门的配合和合作。
  “陛下今日召你我入宫,未知丞相可知道原因?”晁错走到周亚夫面前拱手问道。
  周亚夫摇摇头:“天心难测!不过,某想来,应当与上计或者五铢钱有关罢!”
  当今天子的治政思路,虽然有时候显得跳跃性很强,但多数时候,还是能预测到的。
  譬如现在,有一句话几乎是一夜之间,就让上至列侯勋臣,下至贩夫走卒,人人耳熟能详。
  这句话就是: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
  当今天子未显赫之前,就以此句上疏先帝,以述其志。
  等到今上登基,这句话就成了当今天下但凡想要有所进步的各阶级人士必须去理解和熟知的话。
  你要连一食二货的重要性和政治敏感性都不懂,那就不要出来混了!
  以周亚夫所见所闻,今年的上计,天下四十一郡十五国的上计奏疏抬头的第一句就是:臣XX昧死以闻,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足则民安,货足则天下升平。
  一个个拍马屁拍的简直不要太疯狂。
  在周亚夫看来,这样的情况,虽然有些让人不齿,但总比先帝时,郡守与诸侯王们针锋相对,相互对立要来得好!
  而今上的治政思路,总体来说,依旧还是延续着太宗孝文皇帝时的传统,压抑和打击豪强,扶持和保护中小地主阶级,继续执行汉室的“强本弱末”政策。
  虽然在某些地方有些激进,但,刘氏天子,哪一代不喜欢闹腾闹腾?
  就连乖宝宝一样的惠帝,不也曾经试探性的想要推行他的一些主张?
  不过,那时当政的丞相乃是曹参。
  所以,惠帝毫无悬念的被曹参喷了狗血淋头,从此再也不敢干涉丞相的施政。
  周亚夫深知自己不是曹参,今上也非惠帝。
  所以,对于新君的一些小毛病,他能忍的也就忍了。
  晁错听着周亚夫的话,自也点点头。
  刘氏的每一代天子,在还没即位前,其实就已经被人研究了个底朝天了。
  譬如先帝,还没即位前,群臣就差不多摸清楚他的脾气和性子。
  只是当今天子拢共就坐了不到一年太子,就因为先帝暴亡,被推上了帝位。所以,臣子们对他的了解还不够仔细。
  这才有了今日群臣的种种猜测与揣摩。
  不然,若是先帝之时,大臣常常还没有进宫,在半路上就已经知道了天子找自己干嘛,然后,就开始打腹稿,等到面圣时,基本上一篇花团锦簇的奏疏就已经差不多想好了。
  “丞相,御史大夫!”正当周亚夫想与晁错再多做一些交流,方便等会面圣时应对之时,司马门的宫阙打开,天子亲信宦官王道笑呵呵的走出来,恭身作揖道:“陛下命奴婢在此迎接二公!”
  “有劳了!”周亚夫与晁错微微颔首答礼。
  王道却连忙笑着躬身拜道:“奴婢可不敢受二公之礼!”
  王道最近开始读书了,读书之后,他就明白了许多道理。
  也看清楚了自己的地位。
  他只是天子家奴,而眼前两位却是社稷大臣。
  平心而论,他的地位,连这两位的鞋底都够不着。
  太宗孝文皇帝时期,先是宠信宦官赵同,甚至与之同乘一车出游,结果袁盎一句话,赵同就死都不知道死在哪里了。
  然后太宗又宠信邓通,给予无数权柄和财富。
  然而,一朝邓通得罪了时任丞相申屠嘉,被申屠嘉抽得脸都肿了,差点就被申屠嘉以丞相的权力给砍了脑袋——要不是太宗皇帝赶到的话,然而即使如此,太宗孝文皇帝对于申屠嘉也没有任何责备的语言,甚至脱帽谢道:此吾弄臣,君释之!
  今上处处以太宗孝文皇帝自比。
  王道很清楚,他要是得罪了九卿级别的重臣,恐怕,天子也不会顾念什么潜邸从龙旧情。
  更别说眼前这两位,一位是当朝丞相,先帝遗诏留下的顾命大臣,令一位则是杀人无算的御史大夫。
  周亚夫没有理会王道的谦卑,他径直对王道问道:“你可知道,陛下召吾等前来,所为何事?”
  身为丞相,周亚夫有这个权力知道除皇帝后宫生活细节外的所有的事情。
  王道堆着笑道:“奴婢不过是陛下身边使唤的下人,不懂社稷大事,只是,听陛下私语,好像此番召两位明公入宫,为的是盐铁……”
  “盐铁?”周亚夫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而晁错则高兴的就剩下手舞足蹈了。
  吴楚之乱后,削藩之策渐渐让位于更温和的推恩令,尤其是今上即位后,推恩令这个政策更是立刻取代了简单粗暴的削藩策。
  对晁错来说,这简直是比陶青背叛他更让他难以接受的事情。
  对晁错来说,他的生命力始终充斥着一个理念,那就是:干一票大的!
  削藩策就是这个理念之下的产物。
  可惜,现在已经破产了。
  因此,晁错才会在最近一年时间里都处于迷茫的状态。
  但盐铁两个字,却像划破黑暗的流星,瞬间就点燃了晁错全部的激情。
  自输粟捐爵以来,晁错感觉,他从未如此兴奋和激情。
  他找到了新的奋斗目标:盐铁!
  天下的大商人大地主阶级,百分之六十是靠的盐铁发家的。
  甚至刘濞能造反,也是靠的吴国的盐铁之利。
  而且,身为一个法家官僚,晁错的鼻子向来很敏锐。
  天子既然要商讨盐铁,还是与丞相、御史大夫商讨,那么,这说明,当今天子意欲将盐铁纳入朝廷的眼皮子底下,至少也是让盐铁变成官府监管的项目。
  毫无疑问,这是法家的主张。
  中央集权,天子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管小民的衣食住行,无所不包。
  在法家眼中,整个社会,就应该按照他们设计的规律和步骤运转。
  更何况,对商人阶级的敌视和仇视方面,法家说第二,绝对没有人敢说第一。
  对法家来说,商人这种东西,既不合法,也不合理,根本就应该予以彻底消灭,商品流通与货物贸易交易这种事情,还是应该让官府来搞。
  只是可惜,如今已不是秦季,未央宫的御榻上坐的是刘氏天子。
  老刘家对于商人虽然也很瞧不起,但却不愿意下死手。
  甚至太宗孝文皇帝时,为了安抚天下,还松开了关津和山泽盐池这两条商人身上的枷锁。
  “天子若是想要严管乃至于专营盐铁……”晁错只要想到这个事情,就感觉全身都在兴奋的呻吟。
  但他旁边的周亚夫却冷静异常。
  盐铁之事的根基,在于太宗孝文皇帝的驰山泽盐池令。
  换句话说,其实只要天子宣布,不再驰山泽盐池,让利百姓,那么什么盐铁商人,统统都要扑街。
  但这不可能!
  刘氏天子开放原本属于天子个人所有的山泽盐池,准许百姓进山采矿,打猎,伐木,煮盐,这是刘氏政权的支柱之一,也是天下民心臣服长安的关键。
  况且,几十年来百姓都习惯了,进山打猎、伐木、采矿,忽然间禁止百姓这么做,恐怕,整个社会都动荡!
  汉室政权也付不起这么高昂的代价!
  更何况,太宗孝文皇帝定下的制度,想要推翻,东宫那边恐怕是第一个不会答应!
  因此,周亚夫的心情一下子就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第478章 盐铁官营(三)
  当周亚夫与晁错走进温室殿的时候,刘彻正在翻阅少府呈报上来的帝陵选址简报。
  目前少府总共选出了五个备选地址。
  基本上都在长安以西的平原之上。
  刘彻看着这些备选地址,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帝陵选址在刘彻看来,什么风水啊地利啊都是虚的。
  关键是地方大,便于建城,同时能带动周围经济发展。
  嗯,刘彻现在已经打起了帝陵商业圈的主意了。
  一旦选址完成,他就要广迁天下豪强、望族、名流于帝陵附近。
  不止如此,刘彻还打算把未来的武苑、考举场所以及墨苑还有诸子百家各派在酝酿中的学苑统统迁去帝陵之宜,强行通过帝陵来带动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
  这种类似后世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刘彻觉得可以尝试一下。
  不管怎么说,这么多的学苑和文化中心放在帝陵,至少不会亏本。
  甚至有可能把帝陵的营建费用给赚回来都说不定……
  后世宋朝的赵普说:治大国如烹小鲜。
  刘彻觉得,当皇帝,就得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每一份资源都用在刀刃上。
  好大喜功与挥霍无度,是皇帝的两大忌讳。
  正思虑着是不是抽个时间,亲自去这五个候选地址走一趟,看一看的时候,王道的声音就传来了:“陛下,丞相、御史大夫,已到殿外,正在候召!”
  “请!”刘彻连忙道。
  汉承秦制,三公九卿在皇帝面前是享受特殊待遇的。
  尤其是三公,可与天子坐而论道,近乎平等对话。
  当初,廷尉张释之在司马门下,甚至就逮着还是太子的先帝狂刷声望,虽然之后张释之被先帝秋后算账了,但这也证明,三公九卿在汉室的地位很高,起码能光明正大的拿着太子刷声望。
  只是,张释之之后,再也没有大臣敢那么玩了。
  君权的威严,正日以继夜的膨胀。
  此消彼长,臣权自然渐渐没落。
  刘彻就记得很清楚,前世,周亚夫罢相后,汉室的丞相就成了一个笑话。
  小猪朝时,甚至干脆把丞相当成一个吉祥物,连朝会都不让丞相参加了……
  但在此时,这个变化还不明显。
  周亚夫狭平灭吴楚之乱的盖世之功,让丞相之职重新焕发了它的光辉。
  便是刘彻的天子地位,也多仰赖于周亚夫的支持,才会如此稳固。
  “陛下请丞相、御史大夫入觐!”赞礼官高声唱诺。
  片刻之后,周亚夫与晁错便前后次第趋入殿中,面朝刘彻,伏地拜道:“臣丞相亚夫(御史大夫错)拜见陛下!”
  “快快免礼!”刘彻连忙起身,对王道吩咐:“给丞相与御史大夫赐座!”
  当了这么久皇帝,刘彻也已经习惯了皇帝与大臣之间的日常。
  总的来说,汉室天子与三公九卿及两千石以上大臣的交往对话,有着浓厚的春秋战国遗风。
  君臣之间,在多数时候,处于一种近乎平等的地位。
  譬如,皇帝再怎么厌恶一个九卿级别的大臣,也会以“君”“卿”相称。
  像刘彻的便宜老爹在历史上对周亚夫吼出:吾不用也!这样的粗口,在整个汉室历史上,都屈指可数。
  特别是太宗孝文皇帝建立了“将相不辱”的传统制度后,三公九卿只要不作死,基本上都能善终。
  譬如张释之,即使他曾经那么严重的得罪了先帝,也不过是被逐出长安,外放为诸侯王相。
  当然,历史上的小猪是个例外。
  只是这样一来,就带来了另外一个后果:那就是三公九卿面对天子,并不像后世满清的大臣那样温文儒雅,谦卑有礼。
  故丞相故安候申屠嘉,以一己之力,生生的拦住了晁错与先帝的削藩政策,就是明证。
  所以,刘彻知道,他要是没办法说服周亚夫,那么,盐铁官营提都不用提,直接可以休矣!
  在汉室历史上,不能说服丞相服从自己意志的皇帝,只有两个选择:罢相或者屈服。
  显然,现在,刘彻没办法罢免周亚夫,也不能罢免周亚夫。
  看着周亚夫,这位面相严肃,神情肃然的丞相,刘彻心里也有些打鼓。
  他不大清楚,他能否让周亚夫与他产生共鸣。
  这让刘彻多多少少有些明白,为何周亚夫之后,皇帝老爹就开始将丞相当成橡皮擦去使用了。
  一个强势的丞相,对于君王的威权,确实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深深吸了一口气,刘彻决定先不谈盐铁问题。
  “今天请丞相与御史大夫入宫,有几件事情,朕想在朝会前,与两位爱卿取得一致意见,若两位爱卿不同意,朕就不会在朝会提出!”刘彻缓缓的道。
  这也是汉室政治的潜规则。
  基本上,上了朝议的事情,皇帝肯定都事先与丞相、御史大夫其中之一有过交流,得到了两者中至少一人的支持。
  不然,上了朝议,连个策动的臣子都没有,还要皇帝自己来提议,万一要是没通过,皇帝的脸往哪里搁?
  “请陛下明示!”周亚夫微微恭身。
  刘彻点点头,道:“这第一件事情,朕打算移民辽东、辽西、朝鲜,予以移民授田,鼓励开垦,兴修道路和水利,如高帝故事!”
  周亚夫闻言,微微皱眉,起身拜道:“敢问陛下,圣意可是意欲于辽东、辽西、朝鲜推行高帝授田令?”
  汉初,天下凋敝,刘邦于是颁布授田令,根据秦制,以百姓爵位等级,进行授田。
  当时,最低标准的授田基础是每户一百亩。
  于是逃亡民众纷纷从深山老林走出来,汉室的社会经济迅速恢复。
  而这授田令是汉室政权之所以能坐稳天下的根基!
  在汉室最初的三十几年里,汉室大规模的对地方百姓进行授田,鼓励生产,甚至发放种子农具。
  天下百姓都感恩刘氏,得到了占据人口最大成分的农民的坚定支持后,什么韩信彭越英布卢绾统统都成了草鸡走狗。
  诸吕乱政,诸侯大臣灭亡吕氏时,周勃行令全军:为吕氏右袒,刘氏左袒。
  几乎所有的士卒都杀死了亲吕的军官,左袒振臂为刘氏而战。
  只是,最近十几年,随着天下人口迅速增长,中原与关中的土地再不富裕,汉室已经十几年没有授田过了。
  与之相反的是,地方上的无地农民和失地农民开始出现。
  关中更是成了高利贷商人们的狂欢之所。
  贫者无立锥之地,富者阡陌连野的现象越来越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晁错喊出了“黄金珠玉,寒不能衣,饥不能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