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要做皇帝-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已近正月,距离三月阳春,皇后率领大臣妻妾,列侯宗女,共献蚕帛于祖宗天地神明不远。
今日这个聚会,是东宫安排的,主要是让大臣的妻女与皇后亲近,彼此培养出默契,好为三个月后的蚕事之献做准备。
但陈阿娇太年幼,还只是个半大孩子。
许多事情,都是一知半解。
因此,作为天子,刘彻理所当然的陪着陈阿娇,参与了这个晚宴。
来的大臣妻女,都是两千石列侯以上。
丞相、御史大夫等三公九卿的正妻嫡女全部到齐,另外重要的列侯妻女,敏感部门的主官两千石以上的妻女,也受邀参与。
因为都是女性,所以,整个淑房殿一下子就莺莺燕燕,好不热闹。
许多列侯的嫡女,大臣的女儿,都特意的打扮花枝招展,一个个像孔雀开屏一样,尽其可能的在刘彻面前展示自己的容貌。
对此,多数列侯大臣,都是乐观其成的。
甚至,桃候刘舍还派了几个美貌妾室与两三位庶出貌美的女儿,也参与了进来。
汉室在女色方面,节操低的令人发指。
将女儿甚至妻妾献给皇帝侍寝,这在汉家看来,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甚至,还是很荣耀的事情,是光荣!
当初,太祖高皇帝巡幸赵国,赵王张敖就将自己的美妾献上,引得龙颜大悦。
后来,那个美妾为高皇帝生下了淮南厉王刘长。
甚至刘彻这一系,其实也是因此而来,已故的薄太后,最初是臧霸的女人……
然而,面对这些花枝招展的美女,刘彻的兴趣并不大,身为皇帝,刘彻什么样的女人都见识过,品尝过了,老实说,单纯的啪啪啪,已经很难吸引他了。
但在不经意间,刘彻却看到了一个记忆中本已模糊的身影。
这种感觉,是很难形容的。
就好比,后世的天朝男子,本已结婚生子,年过而立,也颇有些家产了,勉强算个成功人士,这个时候,在某次聚会,忽然偶遇了初中或者高中时的初恋,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初恋一如当年,青春动人,活力四射,一颦一笑,未有所改。
相信很多人都会难以把持。
若是天朝律法准许多妻,那么,恐怕不惜一切也要娶回家。
刘彻现在,遇到的就是这么一个人。
本来,事隔二三十年,许多事情都已经不记得了,甚至连样貌与姓名,都淡忘了。
只隐隐记得,那些快活的日子,与欢乐的时光。
而现在,她再次出现了,如前世一般,孤零零的坐在一个角落,头戴着一朵象征寡居的小白花,素装淡裹,身姿却丰满的令人惊讶,哪怕是宽大的汉服,也难掩其胸前的饱满。
刘彻一下子就想起她的小名了。
“雅儿……”刘彻在心中感慨一声。
对方正是刘彻前世在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女人,曾经的河间王太傅长女,卫张氏。
算了算时间,她此刻应该已经再次许人了吧?
刘彻不大确定。
于是,挥挥手,将王道喊到身边,低声问道:“去问下,那个女子是谁家的小娘?”
王道立刻领命而去,不多时,回来报告:“回禀陛下,那位夫人,乃是建陵侯长女卫氏,据说,四年前寡居,如今,仿佛许给了纪候陈开为续弦……”
纪候?刘彻摇了摇头,不知道,这是哪里冒出来的列侯。
但王道却很识趣的立刻补充:“纪候乃是开国一百零八列侯之一,祖上纪匡候陈仓,以中涓从太祖于丰县,以骑将相随,以将军击项藉,卢绾,功,候,七百户,这一代的陈开,乃是第二代……”
刘彻点点头,七百户的列侯,在列侯中属于很低的地位了。
这就难怪刘彻都没印象。
但列侯的食邑再少也是列侯,特别是纪候已经传承五十多年了,这在列侯中也算是老牌资历了。
卫绾前年才以军功封为建陵侯,而且敕封的还是先帝,为了巩固地位,将女儿嫁给一个老牌列侯,倒也是不错的选择。
只是……
刘彻心中莫名有火。
“卫绾老儿,你也太不识趣了吧?”想着前世,被迫放弃卫雅儿的事情,刘彻就更是火大。
忍不住一拍桌子,顿时,惊得满室侧目。
“去告诉建陵侯和纪候,这个婚事,朕觉得很不妥当!”刘彻淡淡的吩咐一声,随即就离席。
刘彻的声音虽然小,但听到的人,还是有那么几个。
等到刘彻离席,皇后陈阿娇年幼,自然很难压住场子。
大家纷纷开始打听。
在金钱开路下,没有什么事情能瞒得过满殿的贵妇妻女。
大家很快就知道了,天子离席前说的话了。
“建陵侯与纪候的婚事很不妥当?”许多人挠了挠头不明所以。
但大家还是隐约猜到了些什么。
一些人看向建陵侯家的位置,眼神中更是充满了不确定的疑惑、羡慕、嫉妒甚至是不屑。
反倒是建陵侯家,自己先乱了阵脚。
这次带队来宫中的是建陵侯卫绾的正妻王氏。
王氏是续弦,两年前刚刚嫁到卫家,彼时,卫绾刚好起复,这王氏自然觉得,自己应该当好一家之主。
那些继女继子什么的,最好都打发走。
这才有了逼着本不愿嫁给老头子续弦的长女去跟纪候联姻。
贪图的也是纪候给的嫁妆。
更重要的是,嫁掉了长女,再打发走其他儿子,那她的儿子,就能继承建陵侯的爵位了。
卫绾是个老实人,拗不过这年轻貌美的新妻子,于是就答应了这婚事。
只是,这个时候,王氏却是满脸苍白,手指都有些发抖了。
天子发话,纪候与建陵侯之间的联姻很不妥当。
那就一定很不妥当了!
更关键的是,天子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天子到底为什么说出那样的话来?
第522章 给他们主人
当天深夜,得到了消息的纪候张开,连夜把婚书、信物退回了建陵侯,言道:某老朽,怎敢误卫公贵女?
至于本来已经送到了卫家的聘礼,都不敢再要了。
在汉室当列侯,就要学会察言观色。
尤其是纪候这样的列侯中的底层,更得学会跪舔。
不然,廷尉、宗正、内史乃至于太常都要请你过去喝茶谈人生了。
建陵侯卫绾是朝野公认的老实人。
看着这情景,也是叹了一口气,随即吩咐下人,将纪候家送来的聘礼,原样退还,又按照传统,加了大概一成左右的物品,作为赔礼,了结了这个事情。
然后,卫绾就把自己的儿子卫信叫来。
卫信在三年前,曾经混进了太子宫,当了一回郎中,可惜,能力有限,在太子宫的竞争中,被大浪淘沙了。
现在,也不过混了个谒者的名头,勉强算是天子的身边人。
但如今,宫里面最吃的开的,却是隶属少府的兰台尚书和侍中们。
大部分谒者也就剩下了朝会赞礼的事务。
所以,卫信现在等于是闲置在家啃老。
而且,因为在太子宫的时候,被人打击的太狠了,自信心和精神面貌都出现了问题,成天就只知道饮酒作乐,整个人都快废了。
卫绾把卫信喊来的时候,这货睡眼忪惺,而且一身的酒气。
气的卫绾嘴唇都有些发抖。
“父亲大人!”卫信懒散的给自己父亲叩首,问道:“大人唤儿子,有什么吩咐?”
卫绾感觉自己的眉毛都要起火了。
真是家门不幸,怎么就生了这么个窝囊废?
勉强忍住想打人的冲动。
卫绾厉声道:“你这逆子,赶紧去洗漱一下,换上戎装,明天天子要去上林苑游猎,你跟着去随驾!”
“不要!”卫信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他可不想去面对那些昔日的同僚,如今风生水起的新贵们。
想当年,他卫信的地位,与那些人是一般的。
如今呢?
大部分人都已经是乘风破浪了。
就连混的最差的,也混了个尚书官,天天跟在天子身边,参赞政务。
“逆子!你想气死我吗?”卫绾气的眉毛都抖了起来。
他现在真是后悔当初让卫信去参加考举了,本来,这个儿子还算可以,可惜,参加了考举,去了太子宫当差后,就被打击成这个样子了。
卫绾也知道一些当初的事情。
无非就是如今的天子心腹汲、颜、张、剧、义各派混战,结果卫信没看清楚形势,站错了队。被这些巨头给赶出了太子宫的核心,边缘化了。
更麻烦的是,今上的潜邸,天才云集,人杰遍地。
他这个儿子,虽然在同龄贵族子弟里算是拔尖。
但哪里能跟汇集了天下英雄的太子宫中的人杰比?
几番交锋下来,卫信的自信心与自尊被践踏的体无完肤。
在心中叹了一声,卫绾柔声道:“吾儿,这是陛下的意思!”
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看着颓废的儿子,卫绾也只能撒个善意的谎言,蹲下身子扶起卫信,安慰道:“陛下的诏命,你也不听了吗?”
卫信闻言,原本懒散的身姿,一下子仿佛活了过来,双目中放出了无穷的光,看着父亲,颤抖的道:“真的?”
“真的!”卫绾点点头。
虽然这严格说来,已经属于矫诏了。
要是被人捅出去,那就是灭门的大祸。
但卫绾觉得,这个时候,撒个这样的谎,天子不会追究。
毕竟……
卫绾的视线投向后院中的女宅中。
给太宗皇帝赶了一辈子车的卫绾哪里还不知道,天子怕是看上他的女儿了。
老刘家这尿性,真是万世不易!
而通常,刘氏假如看上了某家的女儿,一般对这个家族都会很有耐心和宽容心。
“快去洗漱洗漱吧,明天一早,吾要看到吾儿整装待发的模样!”卫绾温柔的道:“吾儿,你还没有败,也没有输,时间长着呢!”
卫信深深吸了口气,拜道:“诺,父亲,儿子知道了!”
“对了,明天把你阿姊也带上……”卫绾轻声嘱咐。
虽然卫信很快就会知道今天这一切的缘故。
也很快就会知道,他未来的所有一切前途,都将建立在自家阿姐在天子面前吹的枕边风。
甚至整个卫家的未来,也将如此。
但卫绾心中没有半分的羞愧,更没有什么纠结。
这样的事情,可是别人打破了脑袋,做梦都想要的好事情!
……
翌日,刘彻刚刚起床,就让王道将昨天晚上绣衣卫们打探来的消息汇报一下。
刘彻很好奇,这长安城里的贵族列侯们,如今对他这个天子的敬畏和尊重有多少。
“纪候已经连夜退回了婚书,建陵侯也将聘礼送回……”王道拿着厚厚的情报,汇报着。
刘彻微微点头,这两家人的反应都在情理之中。
“纪候的嫡子,好像对陛下颇有些微词……”王道接着汇报说。
“他叫什么?”刘彻问道。
“曰阳……”
“张阳啊……”刘彻摇摇头,问道:“纪候有几个儿子?”
“回禀陛下,纪候有四子!”王道将身子低下答道,手却有些颤抖了。他哪里不知道,天子这是要废立世子了。
“去告诉宗正,张阳不当为世子,请宗正从纪候余者诸子中择一善者立为世子!”刘彻淡淡的吩咐一声,然后就不管这个事情了。
刘彻根本就不关心那个叫张阳的年轻人,是因为什么原因什么目的什么想法,而对自己这个皇帝有意见。
但这个世界没有人可以反对和挑衅皇权。
刘彻还算是脾气好的了。
汉室历史上,有的是列侯仅仅因为说错了一句话,或者态度不好,而被废除爵位,甚至下狱论死。
其中甚至不乏三千户、五千户甚至七千户食邑的顶级列侯,战功彪悍的开国功臣。
譬如三年前,阳都候丁安成,不过就是私底下谈论了一下老刘家对他们家刻薄了一些,就被廷尉拿去下狱,然后废除了侯爵。
这可不是阿猫阿狗,初代阳都候丁复那可是樊哙一样的绝世猛将,龙且就是死在丁复手里的!
要不是丁复不是属于在一开始就追随刘邦打天下的老兄弟,而是半路入伙的降将,其列侯排名,恐怕还要在周勃之上!
即使如此,这也是一个食邑七千八百户的顶级列侯。
但,然并卵。
“其他列侯、大臣有议论吗?”刘彻问道。
“回禀陛下,他们那里敢议论?”王道笑嘻嘻的道:“天家私事,敢议论的,用不着奴婢,廷尉和丞相就能收拾了他们!”
刘彻点点头,在汉室,列侯们也就看上去风光而已。
尤其是在长安城里常住的列侯,稍微有点行差踏错,就要被问罪!
在石渠阁的记录里,不止一位列侯,因为伤人、不偿人责,甚至家门口的卫生没搞好,而丢掉了爵位。
所以,一般聪明的列侯,早就跑回封国称王称霸去了。
留在长安城的,要嘛是有野心的,要嘛是实在太穷,只能巴望着长乐宫那边救济的窝囊废。
“去通知一下夏夫人,让她准备好,随朕前往上林苑游猎……”刘彻想了想,就吩咐下去。
夏胭脂在这宫里面宅了大半年了,也是时候带她出去散散心,顺便让她在上林苑里的那些陪嫁来的胡骑面前露个面。
不得不说,匈奴人这次把夏胭脂嫁过来,刘彻真是赚大了。
白得一个妹子不说,单单就是陪嫁来的那些牧民和奴隶,对汉室的骑兵建设,起到了很关键的推动作用。
诚然,这些陪嫁来的骑兵和牧民,大多数都是老弱病残或者是匈奴人俘虏的其他反抗部落的降人。
在匈奴根本就算不上什么。
但在汉室,这些人一下子就成了宝贝了。
陪嫁的牧民,帮助太仆和军方,建立健全了各地马场的培育和驯服制度。
陪嫁来的骑兵,更是教会了汉室军队,许多骑兵的常识以及骑术。
更重要的是,他们教会了汉室骑兵,如何节省马匹的气力和怎样照顾照料伤病战马。
这些知识,假如是汉室自己去慢慢摸索,恐怕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付出极大代价,才能探索出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彻觉得,让夏胭脂这个他们的主子去他们面前露个面,有助于激发各族奴隶以及牧民的工作热情。
嗯,你没看错。
在匈奴各部族的观念里,主人是比一切都重要的精神支柱。
许多人的生命里,甚至离不开主人。
没有主人的关注和鞭策,他们可能会生不如死。
而来自主人的奖赏和勉励,是很多奴隶,生存和奋斗的动力。
看着虽然可笑,但却是实际。
“所以说,真是愚昧的夷狄……”刘彻摇摇头,觉得自己实在很难理解游牧民族的思想观念。
但这样也好,通过这些事情,刘彻知道,未来应该怎么对付匈奴人。
很简单,打败他们,征服他们,然后给他们一个永世在他们头顶上作威作福的主人……
第523章 昆明池
上林苑以西,镐池。
刘彻御驾下榻于此。
镐池是个很古老的人工水库,大概西周就已经存在了。
顾名思义,此地靠近西周都城镐京,大约在几百年前,于周室开凿,最初大约是作为镐京附近农庄的灌溉水库使用。
至秦代,镐池作为阿房宫的一部分,被纳入皇家园林。
刘彻登上镐池边修建的观池阁,眺望整个镐池。
说实话,镐池并不大,大概也就周长四五汉里的模样。
“陛下,传说,镐池中有龙王,秦季之时,有使者自华阴北出,行经此地时,有人拦车,递出一快玉璧,留下‘明年祖龙死’之语,果不其然,始皇帝第二年就驾崩了……”刘彻身旁的王道显然担当起了导游的责任,低声笑着介绍起来:“据说那块玉璧后来被证实,乃是始皇帝游镐池时,掉入水中的一块小玉璧……”
刘彻笑着摇摇头,沉默不语。
对这些神神叨叨的事情,刘彻向来是不信的。
甚至他自己就是很多神神叨叨的事情的幕后黑手。
但这镐池的这个故事,却确实有很多神秘的色彩。
特别是,据刘彻所知,在这个故事发生之前的一个月,有一块陨石从天而降,落在了咸阳附近,石头上有“始皇死而地分”六个大字。
另外,当时民间有童谣传唱说:阿房,阿房,亡始皇。
这些事情,综合在一起,埋下了秦王朝覆灭的引子。
大泽乡的一声怒吼,才来的那么有力量。
刘彻向来不惮以最大恶意来揣测某些事情。
因此,这些事情,在他看来,大抵应该是某些不满秦朝统治的六国贵族玩出来的花样。
只是,可惜了无辜的百姓!
尤其是那块陨石附近的百姓!
当年,陨石事件后,秦始皇立即下令,杀人烧石。
陨石落点附近方圆三十里的百姓,全部被处死……
像这种为了一己之私,而置百姓性命于不顾的家伙,刘彻只能说,他们死的真是太好了!
秦末战乱,摧毁了秦帝国,也彻底埋葬了整个旧有的一切政治势力,地主豪强。
当年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们,如今,已经沦落到连自家族谱都难以传承的尴尬境界。
但,刘彻这次选择在镐池附近游猎,可并不仅仅是来观光旅游,缅怀故事的。
刘彻此行最大的目标,就是考察镐池附近数十里的地貌和环境,为今后三年,关中最大的水利项目——昆明池做准备。
历史上,在元狩四年,小猪为了征服三越,打造无敌舰队,而在上林苑中开凿昆明池。
史载昆明池,周长四十里,列观环之,停泊了大量的舰船,旗帜遮天蔽日。
小猪所凿昆明池,大抵就在镐池以南的低洼地。
在路上,刘彻已经大略的看过了哪里的环境,确实是一个大型水库的合适开凿点。
历史上,小猪开凿昆明池后,除了用于训练水师,作为一个内河舰队的训练基地外,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他自己的私人享受而服务。
但在刘彻看来,这简直就是浪费啊!
刘彻举目四望。
在镐池的附近,沣水与涝水自西而来,镐水与潏水在南方交汇。
这里必须要说明的是,在上林苑中的八条水系中,灞水河与浐水河自始至终,包括源头与支流,都在上林苑之内,而泾河与渭河则是从苑外流入,又从苑内流出,而剩下的沣水、涝水、镐水、潏水,虽然发源地不在苑内,但它们流进上林苑后,就再也没有流出,就如同一群痴缠的少女一样,将自己的身躯死死的缠着上林苑。
历史上司马相如曾在其不朽名篇《上林赋》中形象的描绘:终始灞浐、出入泾渭。沣镐涝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东西南北,驰骛往来。
更关键的是,上林苑的八条水系,仿佛商量好了一样。
灞浐在东,泾渭于北,沣涝为西,镐潏向南。
而这镐池与后来的昆明池,恰好就在西南两个方向的四大水系交汇之处。
这就意味着,只要在此,凿开一个大水库,哪怕是规模逊于小猪的昆明池那样的人工水库。
就可将沣水、涝水、镐水、潏水,四条河流为人类所用,只需要以此为基点,广凿渠道,那么附近华阴、咸阳、新丰、槐里等七八个县都将受益。
等于说,一个昆明池,大概等于两条龙首渠的作用。
这样的水库,小猪那个败家子,居然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私人水上乐园和水师训练基地……
而刘彻自然不会学小猪那个坏榜样。
“昆明池的规模,应该还可以更大!”刘彻眺望附近的山谷与低洼地,脑海中自然而然的开始脑补起来。
小猪开凿昆明池,最初的想法,仅仅是为了训练楼船水师的作战人员。
北人不善舟船,且都有严重的晕船症。
开凿一个巨大的水库,利用水库平静的水面,来训练、磨砺、磨合舰队的指挥作战。
这个想法,确实很天才。
但正因为最开始,小猪只想要一个用于训练水师和演练舰队配合的基地,所以,昆明池的规模也就被限定了。
周长四十里,看上去确实是西元前人类所能开凿的最大人工水库。
但,刘彻在看了附近地形后,却觉得,格局还是小了一点!
要嘛不凿,要凿就干脆把镐池也纳入其中。
将整个水库的规模,扩大到周长五六十里。
再在上游的四条河流边,建立水坝,控制水量。
这样,大半个上林苑以及周围数县,未来,只要沣涝镐潏四水不断流,那么,就再也不用害怕和畏惧什么干旱洪水了。
想当初,天朝在三峡建立前,长江时不时的就来一次大洪灾。
三峡建立以后,长江就驯服了。
虽然,现在,汉室是不可能也没有那个条件,建设三峡那样属于人类与科技结合的伟大工程。
甚至就连黄河也是奈何不了。
但,借助地利和人力,改变类似沣涝一类的渭河支流,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人定胜天!
人类从诞生那一天开始,就是为了改变大自然而存在的物种。
只是……
刘彻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