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皇帝-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不出血是不可能的!
  师旦只能叩首拜道:“诺!”
  刘彻也是叹了口气,这些商人,基本上都是这么个尿性。
  想历史上,小猪为了筹措经费,把自己的脸面全拿出来了,好话说尽,希望商贾们捐款,资助国家。
  可惜,除了一个叫卜式的傻瓜,没有一个人鸟他。
  这也就罢了,小猪又退一步,加征商税和车船税以及赀算,希望商贾们能在税收上让一步。
  但还是没人鸟他。
  于是,小猪发飙了,掀桌子了,然后,商贾们的末日就来了。
  告緍令下,无人能活。
  不止大商贾死绝,就连中小商人也遭池鱼之殃。
  事实证明,商人们,刀子没架在脖子上以前,为了利润,绝对是敢卖出绞死自己的绳索的。
  这是全世界商人的劣根性和天性。
  根本无药可救。
  正因为是看到了这些事情,刘彻才知道,假如他现在加征商税,那么,商人们愿意鸟他的,基本没有。
  就拿眼前的师旦来说,假如不靠天子之威,以生死之间的大恐怖威胁,单纯只颁布一个律法,师家愿意出多少商税?五十万钱有没有?
  答案是,可能连五万钱,人家都嫌多。
  反倒是现在,三千万钱,连还价都不还,一口就答应了。
  “只是仅靠吃大户,远远不够……”刘彻心中感慨一声。
  天下似师家这样的家产累积以万万计的大贾有几家?
  撑死也不过十指之数而已。
  就算敲骨吸髓,又能拿多少?且固泽而鱼,根本就只是一锤子买卖而已。
  只有恢复吕后时期的商律,甚至将商税提升到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补充地位,才是长久之计,才有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但,此事现在却也只能是想想。
  商人、舆论和朝臣,都不会允许刘彻这么干。
  只能是潜移默化,缓缓图之。
  甚至,刘彻有种预感,想要实现这个目标,他就要先做到击败匈奴,完成汉室四代天子的夙愿,然后狭此不世之功,树立说一不二,圣心独断的地位,才可顺利实施。
  现在嘛……
  刘彻看着师旦,伸出手道:“还有几件事情,你要做到,朕才会考虑,既往不咎!”
  师旦哪里敢有异议?立刻就欢天喜地的叩首:“请陛下示下!”
  师旦此刻,真心是觉得先前他一口答应的那三千万钱的支出和每岁千万钱的奉献,真是太划算了!
  这笔投资,甚至堪称师家六十年以来最关键的投资!
  因为……
  从此以后……
  吾家即为天子爪牙,是皇商,是天子意志的延伸。
  只要能把天子交代的事情办好了,谁能动得了他们家?
  且借着天子虎皮,这天下关防,郡国,师家何处去不得?什么买卖不敢做?
  就是那位号为苍鹰的河南郡郡守郅都,恐怕再次相见,也要对他家无可奈何。
  真真是一本万利啊!
  师旦只感觉,自己的眼中仿佛看到了师家成为汉室有数豪门,威风不可一世,甚至出相入将的未来。
  “据说,当初程郑氏与卓氏,出资捐款,修建褒斜道后,陛下就纳其家族女儿为妃……”师旦的眼珠子迅速转起来。
  献女为天子侍寝,在汉室等于是鲤鱼跃龙门一样的变化。
  当年,石奋之姊,不过是为太祖高皇帝封为少使,就奠定了石家六十年富贵的基础!
  但师旦知道,此事,要先放下,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全心全意的听天子吩咐下来的事情,牢牢在心中,然后不惜一切代价,将它们漂漂亮亮的完成!


第526章 条件(二)
  “朕听说师家商队走遍天下,远至朝鲜、三越乃至于西南夷,皆有所往?”刘彻伸出一个指头,慢悠悠的问道。
  师旦此刻的心情,大抵好比孔雀开屏,恨不能将自己家族的优点全部拿出来,立刻就是小鸡啄米一样的点头。
  刘彻呵呵一笑,道:“朕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师家的所有商队,朕都要派人进驻!”
  师家的商队,巅峰时期多达百余支,加上外围控制和附庸的其他商队,这一数字可能多达四五百支。
  拥有马车、牛车上千辆,大小商船数百艘,师家借此经营起了一个庞大的销售网络。
  这样庞大的一个网络,在刘彻眼中,已经算是一个庞大的情报、商业以及监视网络的雏形了。
  正因为这样,他才会动心,才会冒险,亲自下场。
  只要控制了师家的网络,将之整合。
  未来,不管是要将绣衣卫的耳目安插到天下也好,还是刘彻的许多其他计划也罢,都有施展拳脚的空间。
  而且,顶着一个民间商贾的马甲,很多事情,都可以放手去做,大胆去试验了。
  师旦闻言,立刻叩首道:“陛下旨意,小民不敢违抗,只是……”他俯首道:“小民阖府如今具被迁到关中,往日的伙计、账房以及各路商队的主事人,如今恐怕都不会怎么听命了……”
  说话间,师旦眼角闪过了一丝狡魅。
  确实,师家下面的很多商队,在师家被迁徙的那一刻,都出现了不安分的迹象。
  迁徙关中,对师家是灾难。
  意味着从此远离根本之地,属下的管事的,只要不笨,都会寻机自立,甚至贪婪胆大的,趁机黑掉师家的产业,化为己有。
  这样的事情,在过去六十年,屡见不鲜。
  但是……
  当世的巨贾豪强们,见过了过去六十年那些倒在陵邑迁徙制度上的前辈们的下场后,岂能没有预案,留下后手?
  这世上,有矛就有盾,矛与盾之间的进化是紧密相连的。
  一方强势,另一方就必然会针对对方做出改变。
  时至如今,当世大贾豪强,都已经针对陵邑政策,自我进行了变革。
  或是在本地与官府紧密相连,用金钱开路,美女为弹,腐蚀和拉拢官僚阶级,借此避开被上报长安,强制迁徙的命运,或是经营出一个好的名声,让官府无出下口,也没有借口,更可狭民意,逼迫地方官,不敢下手。
  但这些都只是被动防御。
  狡兔三窟的道理,谁不懂?
  任何一个能从历次迁徙中逃过的豪强商贾家族,都有着自己的准备与计划。
  为的就是防备,有朝一日,假如真的被强制迁徙到关中,自己家族如何涅槃重生。
  这些准备中,自然就有着如何规避强制迁徙后,自家名下的主要产业与重要财源,不被强制迁徙所摧毁,好方便在被强制迁徙后,依然能源源不断的提供财富,供给已在关中的家族使用。
  历史上,这些商人豪强的准备,确实是精细到了这个时代所能达到的极点。
  以师家为例,这个家族通过二三十年的布局,在雒阳城和河南郡的其他商队里,广泛施恩,投资,更与各路人马保持了长久的亲密关系。
  主要的大型商队和船队,更是向来被掌握在师家的自己人手里。
  所谓自己人,当然是女婿、外甥以及那些出自师家自己从小就培养起来的仆役、家生子。
  虽然不可能让这些人一直忠于师家,但最起码,在强制迁徙后的三五年内,师家依靠积威和过往的恩赏,还是能控制住大局。
  至于那些不稳的,不安分的,基本都是些小商队或者无关紧要的商铺。
  但是很可惜,历史上,他们遇到了不安常理出牌的小猪。
  而且,小猪直接掀了桌子。
  告緍令可不管你有多少后手,这个法令的主体核心,就是鼓励民众互相检举揭发隐匿的财产,一经查实,举报者可以获得被举报者没收财产的一半。
  这就导致,很多人甚至都不需要证据,只要找郡中最富裕的几个人家,随便往衙门递一个举报信,然后就可以坐着数钱——反正,大户家族,肯定都隐匿和瞒报了许多财产。
  小猪以力破巧,商贾豪强们再多的布置,再多的后手,都是一拳打在空气里,然后被不讲道理的官兵冲进家里,把财产全部查抄出来。
  但现在,可没有任何商人会想到,自己惹毛了皇帝,会导致皇帝开地图炮,放出告緍令这头凶兽。
  而商贾逐利,胆大包天,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干的。
  像临邛的程郑氏和卓氏,趁着新君即位的混乱时刻,吞了邓通在蜀郡的财产。
  这胆子,谁敢说他们小?
  此刻的师旦也是如此。
  既然有机会能借助皇权,让那些可能会借机从自己家身上咬下血肉,然后逍遥的属下们知道厉害,收回损失,师旦自然不会放过。
  刘彻微微低头看了一眼师旦,眉毛一跳,不置可否的道:“此事,不需你担心,朕会让郅都处理好!”
  对郅都,刘彻还是有足够的自信的。
  这确实是个忠臣。
  等河南郡事了,刘彻就已经打算任命郅都为江都王太傅,让郅都坐镇广陵国,开启统一三越之路。
  师旦立刻就喜不自胜的拜道:“陛下圣恩,小民感激涕零……”
  刘彻的这句话,等于给师旦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等于告诉师旦,从今以后,师家就可以以皇商自居了。
  皇商,那可是比官商还要牛逼一万倍的存在。
  有了这块虎皮,那过去经商中面对的很多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背靠天子,有少府的接济和帮助,从采购到货源再到售卖,每一个环节,都将变得完美无缺。
  而且还不需要担心地方官忽然跳出来抢夺果实,瓜分利润,更不需要担心沿路的安全,汉室苦心建立的亭里系统和遍及天下的关防系统,都将成为师家生意网络上的一个节点。
  这好处,简直只是想想,都让人心醉神迷。
  刘彻懒得去理师旦是个什么想法。
  他对师家商队的态度是很明确的。
  整个网络和所有的商队,全部都要国有化,归属于少府。
  刘彻已经想好了,让王道去负责这个方面的事情的统筹。
  师家的未来,大概就是个职业经理人的地位。
  甚至过个几年,等刘彻培养出了能掌握和管理好这个网络的人才后,一脚踹开师家也是很简单的。
  当然,现在,师家的作用还是很关键的。
  所以,刘彻也就耐着性子,继续道:“第二,师家过去行走天下,所见所闻所记的天下郡国道路、山川、地理情况,你给朕整理好,半个月后送到石渠阁,交给太史公!”
  太史公司马谈家族,世代都有个野望,那就是编篡出一本上朔三皇五帝,下叙当世政治地理军事经济的史书。
  这也是司马家族背负的历史使命。
  从后世的史记——太史公自传中,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就表现的很强烈。
  司马家族,历代都是以此为目标存在和延续的。
  刘彻打算帮司马家族一把,推动史记的诞生。
  甚至不排除在未来以国家的力量参与进来,共同编辑完成汉室的百科全书。
  这样做的好处,当然是显而易见的。
  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给后世留下的属于他的不朽印记。
  身为穿越者,刘彻岂敢落于人后,不留下些什么让后世无论王朝更替,世道变迁,也不磨灭的印记,那就等于失败。
  师旦闻言,立刻再拜道:“诺!”
  “小人回去以后,就命家中上下,立刻整理……”
  作为行商,各地地理,山川地貌以及河流湖泊道路等等相关情况,自然是他们必须了解和知晓的东西。
  刘彻听了,满意的点点头,然后挥挥手道:“你先下去吧,记住,不要跟人说今天与朕见过面……”
  嗯,这就是掩耳盗铃了。
  刘彻很清楚,这个事情是瞒不住人的。
  相信,很快就会有人知道,今天他这个皇帝与一个商贾见过面,谈论过一些事情。
  就像当年程郑氏见了他以后,没多久,大家就都知道了相关事情,甚至连程郑氏与卓氏出资修建褒斜道一事,在现在都成了公开的秘密。
  但,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的。
  你不去到处嚷嚷这事情,别人就算知道了,也会当做不知道。
  但你要是公开叫嚷某些事情,那么,其他人就没法装聋作哑,必须表态了。
  这就是政治。
  看着师旦消失在门口,刘彻对王道招招手,吩咐道:“前段时间,朕让你在王温舒那里安插的人,安插好了没有?”
  王道立刻道:“陛下,奴婢已经办好了……”
  刘彻点点头,没有说话。
  王温舒是一柄双刃剑,这个疯子跟汉室其他酷吏一样,都是文武双全,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的天才。
  不控制好,很容易割伤使用者自己。
  而且……
  王温舒这个人,跟他的残暴与暴虐成正比的是他的贪婪。
  前世小猪的朝臣里,能在贪财方面与之媲美的,也就寥寥几人。
  这个家伙放出去咬任家,刘彻相信,他一定能咬死任家那个绿茶婊。
  但是,就跟鹿鼎记里康麻子让小宝去抄家一样,刘彻实在很担心,任家的财产,最后可能都要落到王温舒手里。
  若只是几百万钱,刘彻懒得去理会。
  但任家,却是能与程郑氏、卓氏斗富的真正巨贾。
  其家产,光是田地,估计足有一万余顷。
  刘彻实在很难放心啊!


第527章 沧海君的迷茫
  刘彻返身坐下来,又对王道吩咐道:“去把沧海君请来,不要惊动真番、马韩二番……”
  濊人的力量,目前来说,是汉室在东北方向最信得过的一支力量。
  如今辽东北部都尉的官署,按照刘彻的命令,已经越过了呗水,深入到了濊人的控制区,在当地建立起了一个全新的移民城市。
  这个城市被刘彻命名为“新化”,意思是什么已经是昭然若揭了。
  新化城,大概位于后世的中俄边境一带,大抵靠近图们江,对这个时代的中国来说,属于一个全新的世界。
  新化城的建立和北部都尉官署的东迁,让汉室的疆域在名义上扩张了几十万平方公里。
  刘彻打算,今年开春后,在新化城向东北数百里之外的濊人边境,再建一个新城,号为怀化。
  以此两城作为汉室对远东地区战略的基石。
  而无论是新化还是怀化,城市的建设与随后的扩张,离不开世代居住在此的濊人的支持和合作。
  更重要的是,刘彻发现,现在在远东和朝鲜地区的汉室藩国中,渐渐出现了一个颇为有意思的现象。
  那就是濊人与真番、马韩、卫氏朝鲜政权的残余贵族、部落和其他大小部族王国,形成了一个类似满清统治时期的蒙古部落生态。
  濊人就好比察哈尔,真番、马韩等其余部族就好比其他蒙古部落。
  这就让刘彻有时候,按捺不住性子,想要玩一玩东夷八旗制度了。
  只是考虑过后,刘彻放弃了这个想法。
  不是东夷八旗制度不可行。
  实际上,八旗制度在这个时代算得上是黑科技了。
  控制得好,直接能把这些大大小小的部族全部养成狗。
  但是……
  东夷各部族,到底在理论上,属于华夏文化圈的一员。
  像濊人、马韩等部族王国的先祖,甚至就是从中国迁徙至远东、朝鲜地区的少数民族。
  与华夏民族可谓是有着很深的血缘联系。
  最起码,在此时,无论是文化还是血缘关系,都算得上是很亲近。
  与之相同的还有三越王国以及西南夷诸国。
  对这些王国、部族,刘彻是将这看成准国民的。
  未来,是要全部同化成中国人的。
  但这八旗制度,却是一个强调民族区别,强化民族认知的制度。
  不管满清的八旗制度有多么成功。
  但,蒙古八旗始终是蒙古八旗,汉八旗也始终是汉八旗,满八旗更是始终是满八旗。
  在本土及其周围核心利益地带,玩八旗制度?
  刘彻还没脑抽到去学民宗委,特意去提醒这些部族、民族,自己不是汉人,而是濊人、越人、真番人、马韩人、夜郎人、滇人等等。
  倒是未来有机会,西域和印度,可以作为八旗制度的试点。
  大约一刻钟后,沧海君南宫信就来到了刘彻面前。
  “臣信拜见陛下,愿陛下千秋万岁!”南宫信规规矩矩的跪下来,以臣子礼,三拜九叩。
  他的沧海君封号,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实际上,现在都已经是汉臣了。
  在最初被封为沧海君的时候,南宫信还是很自信的以为,汉朝皇帝大概会将他当成南方的三越一样处置。
  即只要宗主权,而不是行政管理权。
  但他哪里知道,现在的汉室,对三越都已经磨刀霍霍了,岂会脑抽到再在东北方向扶持一个新的割据势力?
  不管是传统,还是利益,都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前脚刚刚接受封号,后脚回到部族里就发现,辽东的北部都尉,带着两千多郡兵,大摇大摆的渡过了呗水,在“鱼海”边上开始筑城了。
  短短两个月,一座崭新的城市,就已经屹立在“鱼海”边了。
  这座城市虽然简陋,虽然还比较小。
  但却像磁铁一样,一下子就吸引了整个濊人的眼光。
  汉人,将盐、铁、茶叶、酒、布帛,光明正大的摆上了城市的商品目录中。
  盐是濊人生活的必需品,铁是所有部族都渴望和希望得到的珍贵金属,至于茶叶与酒,那就更让人疯狂了。
  尤其是酒,濊人无论贵族还是部落酋长以及武士,都无法抗拒那种喝到肚子里后,浑身暖洋洋的神奇液体。
  至于布帛,对至今大部分还是以鱼皮和兽皮为御寒衣物的濊人来说,简直就是来自天堂的福音。
  即使是他这个濊人共主,也根本无法控制,手下的头人、武士以及部族酋长,纷纷前往那个名为“新化”的城市交易。
  虽然现在还看不出来,但南宫信很清楚,随着新化城的建立和不断壮大,这座城市将会不断的将濊人转化成汉人。
  譬如现在,就已经有几个部落,开始归附新化城,并在汉人官员的指导下,抛弃了艰辛的渔猎生活,转而定居在新化城周围,汉人官员,指导他们新建坚固的房屋,开垦土地,为今年的播种做准备。
  南宫信派人前往新化城质问,却被告知,这是天子的旨意。
  辽东郡北部都尉彭吴这个他过去的老朋友,更公开宣告:渔猎艰苦,濊人艰难,圣天子感同身受,乃命臣僚,前来蛮荒,教化臣民,使民有所居,人有所食,孤寡得以安养,伤病得以治疗。
  一下子,濊人各部落的大小头人,都感动的稀里哗啦。
  即使是南宫信,也是感同身受。
  濊人的生活,确实很艰苦。
  与中国、匈奴都不同。
  濊人想生存下去,主要依靠的就是鱼海与呗水中的鱼获。
  倘若某年渔获不足,饿死和病死的部族民,常常是成千上万。
  即使是濊人部族中的头人、贵族也难以幸免。
  南宫信就记得,他的祖父,堂堂濊人的共主,就是因为某年鱼海渔获不足,只能食用去年晒干的鱼肉,竟然因此染病身亡。
  即使渔获丰盛的年月,每岁为了捕鱼,淹死、冻死和被猛兽杀死的部族民众,也多如繁星。
  而新化城的建立,和汉朝官员的到来,向濊人各部族,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一个新的世界。
  不用再去冒着生命的危险捕鱼,不用再为嗷嗷待哺的后代的肚子发愁,不用再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蜷缩在地穴、山洞和火堆边瑟瑟发抖,再也不用担心,能不能活到第二天早上。
  圣天子派来的官员,给濊人们带来了全新的道路,并且将这条道路,光明正大的摆在了所有濊人面前。
  用着石砖砌成的房屋,比起过去的穴居,无论是舒适性还是安全性,都远远超越。
  房屋大而宽敞,明亮。
  屋内设有炉灶,更有壁炉取暖,只要放些柴火进去,一整晚整个屋内都是暖洋洋的,跟夏天一样,再也不用害怕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自己的妻子、孩子、父亲、母亲被冻成冰块了。
  更关键的是,汉朝的几位据说是墨者的大贤能,在来到了“新化”后,针对当地的环境和冬季的极寒,设计出了一种名为“火塌”的寝具。
  睡在火塌上,哪怕外面呵气成冰,塌上的一家人,也不会感觉有任何不适,一晚上都睡得极为香甜。
  而汉人的农稷官,则指导濊人部族,开垦荒地,凿井取水,建立卫生场所。
  如今,那几个归附到新化城的部族,族内人人都过上了过去只有在梦里才有的幸福生活。
  汉朝的官员们说,到了明年开春,播下种子后,只要一岁,那几个部落,永远都用害怕挨饿受冻,四十岁以上的人,再也不用去山林里等死了。
  儿孙和子侄们,会有足够的精力和足够的食物,供应他们,安养晚年。
  面对这一切的改变和希望,南宫信是即迷茫,又兴奋。
  他迷茫,不知道未来自己的定位。
  濊人共主?
  现在可能还是,但几年以后,恐怕尝到好处的濊人各部族,都会只听从来自新化城的汉人的命令了。
  虽然,作为将汉朝圣天子的“仁慈”与“恩德”带给濊人的族长,他和他的家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