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要做皇帝-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队听党指挥,跟党走?
在这西元前就是一个笑话!
相对来说,细柳营和周亚夫,都还算听话,属于忠臣忠军,是铁杆的汉室嫡系。
“这军校与参谋本部,要加紧建立了……”刘彻心里想着。
若在以前,其实纵使建立了军校,组建了参谋本部,其实用处也不大。
一支军队,在冷兵器时代,想要有战斗力。
首先的第一要素就是,军队的上上下下,大小军官,全部都要是将主的自己人。
要是绝对信的过的亲信心腹手足,能在战斗时把后背放心交给对方的生死兄弟。
军队里要是充斥着三教九流,各种派系相互内斗、纠缠不休。
旁的不说,这支军队只要上了战场,那必定被敌人击败!
反正,翻开史书,刘彻就没见过那位将军能一边顶着敌人的火力,一边被自己人各种拖后腿还能取胜的。
即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全世界都在喊着民煮自由,但在军队里,却依然是绝对的专制铁腕,军法如山,不容置疑和议论。
所以,在以前即使建立了军校,组建起了参谋本部。
但最终依然可能是换汤不换药。
顶多就是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力,稍微加强了一些,军官们的忠君意识稍微强化了一些。
除此之外,然并卵。
各支部队,依然会带着各自将主的浓厚个人色彩。
像历史上的李广军队与程不识军队一样,两支不同的作战部队的作战风格与作战战术,简直就是两个国家的军队一般。
但现在就不同了。
现在刘彻看到了,未来的汉室军队,将完成中国军事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
汉室将走向以骑兵为主战力量,步兵和弓弩兵作为辅助力量的时代。
在这样的历史大势下,旧有的军队秩序和旧有的军队山头,将会彻底掀翻。
跟不上时代的,连打酱油的能力都会被剥夺。
正如前世,当卫青霍去病崛起。
曾经威名赫赫,名震天下的名将、铁军,纷纷消失。
就像现在的李广还是新生代的后起之秀,到了卫霍闪耀的时代,李广连做一个预备队、辎重队的首领都有些勉强。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的,肯定会被淘汰。
这就给了刘彻可乘之机。
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历史大势,广泛的选择和提拔一大批出自寒门的杰出将才,借助他们的力量,将军队大权集于己身。
彻底的抛开那已经占据汉室政治舞台六十年的列侯元老勋臣的钳制。
就像历史上小猪干的那样。
哪怕一次性罢黩一百零五位列侯。
列侯们也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唯一的问题是,旧的山头倒下了,新的山头肯定会树起来。
刘彻唯一的能做的,大概也是自己活着的时候,能看住他们,监管他们。
至于死后的事情?
谁能控制得了?
天朝太祖,五百年一出的雄主,尚且人亡政息,江山变色。
这个世界没有人能控制得了未来,所能努力的,只有当下而已。
这样想着,刘彻就不由得叹息了一声。
迈着步子,刘彻抬头望向细柳营中那高高飘扬的战旗。
一头张牙舞爪的滚滚,在旗帜上若隐若现。
是的,你没看错,是滚滚!
上古先秦,及至于汉,军旗图腾物的选择,都很有限。基本上脱不出虎豹熊龙的范畴。
刘彻不太明白,周亚夫为何选来选去,选了一只滚滚当细柳营的图腾军旗。
但在此时,滚滚在人们的意识可不是后世能萌死人的国宝。
它有个外号叫食铁兽。
在汉人的意识中,这货是吃铁而不是竹子的。
刘彻不明白,为什么汉人会有这种认知?
难道是因为滚滚的毛色?或者憨态可掬的模样?
反正,前世,刘彻曾听说,小猪那个家伙在上林苑里面抓了好几只圈养了起来,天天喂它们吃铁屑。
结果不言而喻……
好吧,反正,在此时的人们印象里,滚滚这种熊的远亲,是猛兽,拿来当军旗,也不无不可。
但刘彻只要想到,细柳营是举着滚滚冲锋陷阵的,就有些忍俊不禁了。
“看来,我大国宝的凶猛一面,即使是在这西元前,也是人所共知的!”
……
“末将细柳营都尉卫驰拜见吾皇,陛下千秋万岁!”一个铁塔般的都尉,穿着一身锁子甲,带着十余位将佐,走出营门,正面走到刘彻的撵车前,以右手击胸,行军礼道。
这种军礼在经过虎贲卫和羽林卫的传播后,目前在汉军的野战诸军中非常流行。
汉人是极为自尊自爱的一个民族。
尤其是此时,“跪”这种屈辱性的礼节,通常情况下,就只有地位悬殊非常大的时候,才会使用。
绝大多数时候,汉人只跪天地君亲。
其他人就是丞相,也不会跪。
至于朝臣们?
他们见刘彻,用的是拜礼!
什么叫拜礼?
臣拜君,君拜臣,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有来有回的。
现在虽然多数情况都是臣拜君,但君拜臣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发生过。
特别是当皇帝要任命九卿、将军、郡守之时,都是要郑而重之,选择吉日,沐浴斋戒,然后将事情拜托给臣子。
至于跪?
很少有汉人会对他人下跪。
哪怕你是县令、郡守、甚至丞相。
深深稽首,或者揖礼而拜,就已经很尊重你拉。
当然了,面对皇帝时,就不同了。
天地君亲师嘛,跪跪也无妨。
但这种情况在军队,就又不同了。
丘八大爷们,脾气大的很,尤其是越能打的军队,常常越傲气。
当年,太宗皇帝劳军细柳营,这群细柳营的骄兵悍将,就没有一个下跪的。
周亚夫更振振有词说:甲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相见。
好吧,刘彻也接受了这个设定。
最初在羽林卫和虎贲卫推行锤胸军礼,就是为了避免今天的尴尬。
反正跪不跪的无所谓。
忠心不是跪出来的,而是培养起来的。
刘彻面朝着诸将官,右手在胸前一礼,道:“免礼!”
身旁的王道连忙出列,朗声唱诺:“皇帝向细柳诸将致意!”
诸将佐立刻就是一凛,为首的都尉卫驰低头道:“陛下厚爱,末将等惶恐至极……”
“恭请陛下入营!”卫驰站到道路一侧。
很快就有着两队重骑兵,从营内驶出,分列营门两侧。
刘彻看了,也忍不住点点头,赞道:“将军们带的兵不错!”
这些士卒,骑着战马,列在两侧,一动不动,要知道,他们可是穿着全身的重甲,整个人都套在一个铁壳子里,更夸张的是,他们手上举着的骑枪,起码重达五十斤。
能保持一个动作不变,立在道路两侧,这样的骑卒,没有严格的训练和铁一样的纪律,是很难办到的。
尤其是封建时代,能做到这一点的更是少之又少。
历史上,戚继光雨中阅兵,三军列队,一动不动,震惊天下,四海威伏,成为明军最后的绝唱。
现在看来,今日的细柳营的纪律,已经不亚于戚家军了。
刘彻在众将以及随行大臣簇拥下,步行通过重骑兵们组成的铁塔林,走向细柳仓的内部。
这汉室如今最精锐的军队的营房,即将向刘彻展露真容。
一直跟在刘彻身旁的骆郢,却是有些畏惧和害怕的低着头,不敢去看道路两侧的那些铁塔卫士。
作为闽越国世子,骆郢幼年之时,也曾见过闽越军队列阵。
当时,他的父亲曾骄傲的告诉,那是闽越国最强大的军队,曾经以一敌三,战胜过东海人,也曾抵御过南越人的进攻,是闽越的中流砥柱。
骆郢至今依然记得,当时他的所见所闻。
只是……
与汉朝的军队比起来……
骆郢看了看两侧的全身重甲的骑兵,再想想自己国中精锐身上穿的是布衣,最多是皮甲……
两者的装备之间的差距,简直就是富翁与乞丐的区别。
而在纪律方面,闽越的精锐,更是被眼前这支汉军甩了十万八千里,几乎可以绕长安一百圈了。
闽越军队,列队时,除了不断的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外,还有着相互推搡的嚷嚷声。
当时,骆郢看着军列整齐,戈矛齐备,在心中也自以为这是天下有数的强军了。
但此刻,一个个沉默无言,静立两侧的卫士,却用着事实告诉他。
自家的所谓精锐,简直是土鸡瓦狗,蝼蚁一样的破烂。
骆郢作为闽越世子,当然清楚,一支令行禁止,沉默无言的军队,意味着什么。
七十年前,曾有过一支同样纪律严格的军队,从中国直扑闽越之地。
那支军队的名字叫秦军。
他们只有三万人,却在半年时间内,击破了闽越各部族的所有抵抗,直取东冶,在闽中设立郡县。
当时,他的祖父无诸、东海国的开国之主摇,还有已经灭亡的南海王,统统都匍匐在秦军面前瑟瑟发抖。
什么越人的骄傲、禹皇的尊严,勾践大王的伟业,统统被抛到了爪哇国。
甚至到了秦末,天下大乱。
秦的鄱阳令吴苪,以一县之力,就压服了闽中越人,让所有越人听从其号令。
这些事情,闽越国会瞒着他的人民,但不会瞒着贵族,更别说王族了。
只是,在修辞方面会有所委婉。
无非是先王忍辱负重巴拉巴拉什么的。
但这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只要中国天子觉得,闽越是个麻烦了。
那么,闽越的灭亡就在眼前!
七十年前,中国的始皇帝麾下的铁骑,踏平了三越,摧枯拉朽一般的击破了所有抵抗和不服。
越人流血数百里,但无济于事,只能选择做秦始皇的子民,为其帝国伟业添砖加瓦。
今天,倘若中国天子命令他的无敌铁军,进入闽越平叛。
闽越国能抵抗吗?
骆郢在心里摇了摇头!
中国军队,近乎不可战胜!
闽越的抵抗,除了白白牺牲外,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
更麻烦的是……
闽越境内,并非只有一他骆郢家是受到了汉朝册封的越王。
东海国那个汉朝的走狗就不说了,就是闽越国之中,也有许多部族首领,是有着汉朝天子册封的玺书。
一旦汉军打过来,这些家伙肯定会抢着当带路党。
“不!孤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骆郢在心里发誓:“闽越先王的宗庙,闽越的社稷,不能在孤手里断绝,孤一定要想办法,阻止那样可怕的事情发生!”
那怎么做才可以保全闽越呢?
骆郢的思维开始剧烈的活动起来。
“首先,要恭顺,要臣服,要与长安保持一致……”骆郢在心里想着。
这倒不难。
三越在理论上都是汉朝爸爸保护下的藩国。
先王无诸在位时,曾经深得长安赞许。
至今,闽越国中,汉化氛围非常浓厚,就是他骆郢的父王,也是以汉朝服临朝,上层贵族几乎都以学习汉文化为荣。
这样的决定,在闽越国内,并不会有人反对。
“其次,要极力的怂恿南越人反汉,让汉朝皇帝厌恶南越人,这样,我闽越就有了为汉朝效力的机会……”骆郢眼珠子一转,就想到了这一条至关重要的关键。
在野外遇到熊怎么办?跑的比你的同伴快就行了!
骆郢虽然没有听说过这个故事,但也大概明白这么个道理。
万一老虎要吃人了。
那就先给他找个猎杀的目标!
第543章 无题
细柳营的内部,是一个极为宽广的深谷。
不,准确的说,应当是在无数万年以前,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凿而出的峡谷。
在深谷的另一端,渭河潺潺流过。
两千多年后的一九九四年,天朝曾经发掘了另外一个与细柳仓齐名的汉初仓储基地“澄邑仓”的遗址。
当时发掘出来的“澄邑仓”遗址,吓坏了无数考古学家。
仅仅是遗址部分,东西长约一千米,南北长约一千五百米。从中发掘出了无数精美的文物以及大量的汉代民用品,更发现了不止一个手工业作坊遗址,特别是在“澄邑仓”北部,发现了一个完整的汉代淘窑。
此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澄邑仓在渭南的蒲城,远离长安,其规模就如同一个城市一样了。
近在长安的细柳仓,就简直是一个完全军事化的要塞城市了。
走进细柳仓的内部,映入刘彻眼帘的,首先就是那整齐排列的军营。
汉军在细柳仓中驻扎了包括细柳营这支野战军在内的将近一万军人,另外还有大约千名少府各司曹的主管官员、技术官员以及上万工人居住于此。
整齐、干净的营房,密密麻麻,向着深谷深处延伸。
只是粗略的估计了一下,刘彻发现,这细柳仓至少延绵两三公里。
不过,这不奇怪。
后世三国时期,曹魏士人如淳引用“长安图”描述细柳仓的遗址说:细柳仓在渭北,近石缴。
三辅黄图描述说:在长安西,渭水北,石缴西,有细柳仓。
这些可能还不够形象。
那么,考古发现,足以证明细柳仓曾经的宏大。
西元一九八九年,陕西省考古队在咸阳区西部的两寺渡村发现了细柳仓遗址,超过八千平米!
但这还仅仅只是细柳仓的仓储部分遗址。
细柳营的军营驻地,早已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
如今,刘彻站在这细柳营的军营内部,环视整个大营,颇有种发现历史的感觉。
刘彻走近军营,伸手在营墙上摸了摸。
汉代的军营常驻地,基本都是以砖石砌成。
细柳营也不例外。
“一个营房,住几位士卒?”刘彻没有进入军营内部查看,而是问着随同视察的都尉卫驰。
“回禀陛下,赖陛下仁德,关爱士卒,如今一间军营,住士卒十人……”卫驰立刻就笑着回答,对于当今天子,将军们可都是爱死了。
登基以来,就没短过半个钱的拨款。
特别是对于士卒的关照,可谓是体贴至极!
即位后立即就恩旨给士卒每日的伙食增加了一两米!
这可是一两米啊!
每人一个月下来就是两斤多,一年下来就是半石多!
汉室军队何止百万,相当于给军队增加了差不多千万钱的军费!
真正是大手笔!
而对于细柳营这样的王牌,那就更是无微不至了。
前不久,还有天使押送着整整数百石的豆油前来细柳营,给士卒们加餐。
据说以后,每月都会有百石以上的豆油补给。
细柳营跟大多数的汉室野战军一样,都是由军官们从自己的乡族子弟里挑选出来,手把手的教出来的。
同袍之情,自然很深厚。
当然,更主要的是,此时的军官们还没点亮:吃空额,喝兵血这个科技树。
大家推崇的是:岂曰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哪怕是郡兵之中,手足同袍之情,也是非常深厚。
古有吴起,为士卒吸脓,近有周亚夫,拿着自己的俸禄和封国的租税,负担伤残士卒的生活开销。
在这样的情况下,士卒们与军官们,虽然在地位上有着巨大的鸿沟,然而在人格上,并无什么差别。
每一个将军都知道,善待士卒,就是善待自己的前程。
想要士卒们卖命效死,就要尽量对他们好。
所以,汉军中,有本事的人,常常崛起非常迅速。
继承了秦代军法制度的汉军,更不会发生,立下的功劳会被人黑了的肮脏事情。
军队里有着专门的军法官和记录士卒功勋的军官以及部门。
谁要是敢黑了手下的战功,就是那个手下不说话,军法官也敢把事情往上面捅。
一般来说,尚武之风极烈和自尊心极强的汉代官僚,也不会干出这样人神共愤的龌龊之事。
正是这样的社会风气之下,所以,汉军每逢出征,所过沿路郡县,无数的英雄好汉,常常自带干粮,自备甲胄前去投军。
军队却还要挑三拣四,不合格的人,直接予以拒绝。
宋明之时的人,不知道读史之时,会不会感到愧疚?
刘彻听着卫驰的话,思虑了一下,问道:“可是一营一什?什长与士卒同住?”
卫驰点点头,道:“回禀陛下,正是如此!”
什长与士卒同住一营,这是从虎贲卫和羽林卫中传出来的“先进经验”。
经过虎贲卫与羽林卫实践后,各个山头,都觉得这个办法很不错,很赞。
什长与士卒同营,朝夕相处,培养出兄弟之情,队率又对什长施以恩义,屯长与队率约为兄弟,司马与屯长同出一族。
这样层层相连,哪怕是万人之军,将军指挥起来,也是如臂指挥,非常好用。
当然,像虎贲卫与羽林卫那样,还要给士卒们普及文化,甚至授以兵书,这样的事情,目前在其他山头,还是阻力重重。
也就只有南北两军,在空降了一批羽林卫和虎贲卫出身的军官后,才得以在小范围内实施。
此时,绝大多数军官,都是出身将门世家。
祖父是军官,父亲是军官,他也是军官。
这些人可不想培养出一批竞争者来。
平时施以恩义,解衣衣之,推食食之,只是想要士卒为自己效死,在战场上为自己拼命罢了。
将士卒们变成与自己一样的将官,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刘彻对于这样的情况,也并没有太多好办法,只能耐心等待,等待旧有势力崩溃的哪一天。
至于现在?
并无任何办法!
要知道,即使两千年后的世界,也是如此。
无论是“人类希望国”,还是“资本主义最后的堡垒”这两大巨头,你可有见过从一个小兵干到上将的例子?
一万人中,能有一人最后爬到团长这个位子,都是邀天之幸。
多数人,连个士官长都是要过五关斩六将。
而有个好爹的就不一样了……
一门三上将,父子七将军。
这不是童话,是现实。
相对来说,现行的汉室军队,平民子弟的升迁之路,可能更多一些。
只要你武艺超群,一个能打三个甚至更多。
保证你升官如尿崩。
典型的例子就是灌夫的老爹张孟。
从一个家奴到两千石郡尉,只用了七年。
靠的就是勇猛无比,在战场上跟开了无双一样。
还有小猪朝时,霍去病的小弟赵破奴,从一个逃人,到列侯,也只是数年而已。
所以,刘彻也没跟个中二一样的想要对现有利益阶级和将门集团下手。
只要他们听话,能打,能打赢,就万事大吉了。
“善!”刘彻对着卫驰笑道:“同袍手足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我汉家立军之本,首在爱卒,其次用命,再次训练!”
“将军请带朕去看看细柳营操演……”刘彻微笑着道:“朕曾经对义纵和剧孟都说过,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训练是军队之本,朕皇祖高皇帝曾诏曰:士不教不得征,正是这个道理!”
“陛下圣明!”将军们自然也不会吝啬马屁。
……
在群臣的簇拥下,刘彻乘着战车,来到了细柳营的演武场。
这演武场,并不在营寨之内,而是在细柳仓的另外一侧,石缴前的“短阴原”。
在汉代,缴与激互通。
所谓石缴,其实就是石激。
什么叫石激?就是一种用于挑离冲击堤岸的河水,保护河堤安全的人工石礁。
细柳仓所在渭河北岸,恰好位于沣水与渭河交汇之处,千百年的两大水系互博之力,使得河流不断的侵蚀岸边。
人类出现后,自然不允许大自然这样肆无忌惮的侵蚀自己生存的土地。
于是,劳动人民创造了石缴这样一种防护堤坝安全的措施。
只不过,这细柳仓前的石缴,规模有些大而已。
秦汉以来,这石缴甚至成为了长安一景。
当初,刘邦就曾在这石缴附近勒兵检阅,然后进入咸阳城。
可惜,项羽这货不要脸,直接推翻了先前约定的“先入关中者王”。
好在刘邦也是个开挂的……
刘彻此刻就站在石缴前的演武场的高台上,望着林立于演武场中的军列。
汉军与秦军一样,极为讲究纪律。
上千名士卒,静静的站在演武场中,凝视着高台上的天子。
但天子没有发话前,人人都是屏息凝神,没有半分骚动。
耳畔只有河水不停的拍击堤坝前的石缴的声音。
刘彻听着,非常满意,对王道吩咐:“传朕的命令,都尉卫驰,治军有方,着赐金十金,帛布一匹!”
这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赏赐。
荣誉的意义大于物质的奖励。
但卫驰却是非常感动,立刻恭身道:“陛下厚遇,末将无以为报,唯誓死效忠!”
刘彻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若是可以的话,刘彻真想挖挖周亚夫的墙脚。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
细柳营身上有着浓厚的不可祛除的周氏印记。
不然,前世周亚夫死后,刘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