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皇帝-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样的局面下这次匈奴使团出现大规模的归义行为,虽然,单于庭会感觉很困惑,但却并不会过多关注。
  军臣甚至可能会把注意力放到拉拢和威逼汉朝使团,找回场子这上面。
  至于这些被“归义”的匈奴人,自己是个什么想法?
  刘彻并不关心,伊稚斜也不想去理会。
  这样的处理方式,在伊稚斜看来,已是最好的结果了。
  只是在走出殿门的刹那,伊稚斜的脸色瞬间就变得煞白煞白。
  他清楚,汉朝的那个皇帝,已经在手里捏住了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
  这些被“归义”的使团成员,以这个汉朝皇帝的尿性,十之八九,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忽然出现在单于庭中。
  “汉朝皇帝,这是一定要我掀起内战啊……”伊稚斜心里想着:“但本王决不能让他如愿!”
  伊稚斜很清楚,假如一旦他被迫不得不起兵与军臣死磕。
  那么,自他父亲死后一直有分歧和芥蒂的匈奴幕南与漠北部族,就极有可能因为新仇旧恨,叠加到一起,而产生一场完全不同于过去数十年匈奴内部政变、内讧的大规模内战。
  西方部族跟东方部族,一旦打起来,汉朝又在旁边虎视眈眈,那么,匈奴的下场会是什么,毋庸置疑!
  所以,伊稚斜知道,自己实际上,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冒顿大单于的哪一条路,也是军臣在四年前走过的那条路。
  政变!
  “明年的龙城大会是我最好的时机!”
  按照传统,每年五月,单于庭都要回归龙城祖地祭祖,同时大会幕南诸部。
  在那个时候,王庭的骑兵,将会有一大半需要在龙城周围警戒,而龙城本身的王庭骑兵,只会有左大将直辖的单于卫队。
  “呼衍当屠……”伊稚斜念着现任左大将的名字。
  这个人就是他政变的最大障碍。
  这条军臣最忠诚的走狗,残暴的屠夫,只要还活着,那么,他的政变就不可能成功。
  因为,他对军臣太忠心了,甚至就是晚上睡觉,都是睡在军臣帐外的草地上,据说,他每天晚上都会定时醒来,巡查单于王帐左近,任何偷懒懈怠的卫士,都会被他拧下脑袋,制成酒器。
  在这条走狗的管制下,军臣的安全简直就跟上了保险一样,没有任何人能威胁到。
  好在,伊稚斜知道,呼衍当屠有一个小秘密。
  而这个小秘密让伊稚斜有把握,神不知鬼不觉的让这条军臣的忠犬暴毙。
  “即使如此,我的准备和筹码也还是太少了,母阏氏跟龙城的贵族,也绝对不会支持我……”伊稚斜在心里思虑着,龙城的老贵族和母阏氏,早就已经没有了胆气和气魄,不可能也不会跟他产生什么共鸣。
  但,这种大事,伊稚斜自认为自己一个人是没办法搞定的。
  而且,就算政变成功,挛鞮氏王族和其他四大贵姓,愿不愿意认可他,也是一个问题。
  所以,伊稚斜知道,自己需要盟友。
  而他现在最好的盟友,当然是——呼揭王。


第659章 枭雄
  送走伊稚斜后,周亚夫就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丞相觉得,这位匈奴的右谷蠡王如何?”刘彻径直对周亚夫问道。
  “回禀陛下,臣窃以为,此小人也,不足为谋……”周亚夫也不客气,直接道出了自己的看法。
  刘彻呵呵的笑了一声。
  古典中国的士大夫贵族阶级中的精英,基本都有着非常深重的道德洁癖。
  譬如,现在站在刘彻眼前的这位大汉丞相。
  在曾经的历史上,周亚夫罢相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其坚决反对刘彻的老爹敕封包括卢它之在内的匈奴五归义候。
  理由也很简单:彼其背主降陛下,陛下候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
  虽然当时的周亚夫,其实是一个几乎失去了理智,只想着恶心皇帝,好让自己回家种田的周亚夫。
  但,从这个上面也能看出来一些周亚夫的意识形态。
  周亚夫要是能跟伊稚斜这样的人看的对眼,那才叫见了鬼了。
  刘彻站起身来,对周亚夫吩咐道:“右谷蠡王所求的事情,朕就交给丞相去办了……”
  周亚夫闻言,微微一愣,但还是恭身拜道:“诺,臣谨奉诏!”
  对于私德与公德,只要脑子还没被冲糊涂,周亚夫还是能清楚的分辨得出来的。
  见周亚夫领命,刘彻也放下心来了。
  原先他还是有些担心,周亚夫会抗拒这个可能会有伤名声的命令,甚至跟他顶牛,这才吩咐让周亚夫在屏风后旁听。
  为的就是给周亚夫打个预防针,让他清楚,此事的干系非常重大,涉及到整个战略部署的大局。
  至于,周亚夫能不能办成。
  对此,刘彻毫不怀疑。
  老刘家早就有了一整套完整的策反和动员、诱惑匈奴使团成员的程序和流程。
  这次的任务,虽然难度高了点,一次性就要策反或者逼迫十几个匈奴使团成员“归义”。
  但,有着伊稚斜配合,一切都会简单。
  刘彻只需要看戏就好了。
  随后两天,在公车署的匈奴使团驻地,接连上演了十几场“好戏”。
  在伊稚斜或明或暗的帮助下,汉室的大鸿胪衙门,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整个匈奴使团里随行的大部分前汉人都给策反了。
  在实际上,汉室策反这些前汉人,比起后世天朝收编公知还要简单。
  毕竟,这些人,绝大多数,或是因为在中国犯罪或者贪污,因此畏罪潜逃到匈奴避祸的。或是因为自己觉得自己萌萌哒,人品学问一级棒,奈何朝廷瞎了眼,让自己这等大才,怀才不遇,因此,把心一横投了匈奴的。
  对付这两种人,简直不要太简单了。
  大鸿胪的官员,只是稍稍暗示了一下,抛出几根骨头,就立刻让他们“幡然醒悟”“迷途知返”了。
  毕竟,论享受和待遇,还是汉朝官员给力。
  当然,也不是没有从内到外,都深深觉得自己是匈奴人,要给大匈奴尽忠的笨蛋。
  对于这些家伙,大鸿胪的官员,只是冷笑了几声,然后,就不再搭理他们了。
  然后,第二天,这些家伙就纷纷出了“意外”。
  有人不慎落入井中,也有人忽然觉得“生无可恋”,更有人“突发暴病”。
  匈奴使团中的其他人又不是傻子,立刻就看出来了。这是汉朝在封口,为的就是防止前两天在觐见汉朝皇帝时,右谷蠡王与汉朝皇帝的对话传出去。
  于是,整个使团立刻就分裂了。
  有死忠军臣的人,甚至开始准备起了秘密逃回匈奴。
  可惜,他们连公车署都出不了。
  丞相周亚夫亲自给五官中郎将下了命令,公车署,日夜都有上千名军人在警戒和“保护”。
  连一只蚊子都休想进出。
  但汉室也只能帮伊稚斜到这一步了。
  剩下的事情,就得伊稚斜自己去办了。
  他必须从剩下的使团成员中分辨出,那些是军臣的死忠,那些是忠于他的人,那些又是能控制住和收买的。
  毕竟,一个使团,出现十几人甚至二三十人叛逃,主要成员还是过去的汉人。
  此事,传回匈奴,王庭可能不会多心。
  但要是一个使团,有大半,甚至可能只要有三分之一的匈奴成员,忽然间就“归义”了。
  这岂不是掩耳盗铃,等于堂而皇之的告诉军臣——这里面有鬼吗?
  所以,刘彻最多最多也就是能帮伊稚斜清理或者“留下”几个可能泄密的刺头。
  前些时日策反使团中的降臣,就是为了给“留下”这些刺头铺路。
  近年以来,纯正的匈奴贵族,归义中国的例子不是没有。
  但这些例子,基本都有一个前置条件——即有汉朝降臣带路、怂恿和鼓动。
  譬如太宗时弓高候韩颓当与襄城候韩婴,率领其父韩信的大部分部众,在汉匈战争后反正归义,就有大批与他们关系亲密的匈奴贵族甚至部族首领一同归义。
  还有河南战役后,陈烯的几个旧部,率众归义,同样也带来大批的羌人前来投靠。
  而在历史上,卢它之的反正,甚至引发了匈奴幕南部族的连锁反应。
  除了卢它之外,还有四位匈奴部族首领,率领所有部众归义中国。
  所以,按照这些惯例,假如有汉朝降臣反叛,出现几个匈奴朋友跟着一起驻留汉朝,这并不奇怪。
  顶多就是引发单于庭对其国内的其他汉朝降臣的打压和审核而已。
  但即使如此,也最多能帮伊稚斜搞定使团里那些少数的刺头。
  其他人就得看伊稚斜自己的了。
  忽悠也好,鼓动也罢,收买也行。
  反正他得搞定其他大部分的使团成员。
  要是他连这样一个小小的使团也搞不定,那他回到匈奴也就活该被军臣弄死。
  刘彻也就只好当看了一场好戏了。
  然而,事实证明,伊稚斜还是很厉害的。
  只用了几天,大鸿胪就报告,伊稚斜已经基本控制住了使团内部。
  最起码,将大部分的使团成员,都绑到了他的战车上。
  至于办法?
  其实简单的很。
  伊稚斜将使团的副使,同时也是军臣的心腹,名为兰普之的贵族以及其他几个军臣的铁杆贵族抓起来,然后,让其他使团成员一人上去割一块肉下来。
  割了的,就是自己人,不割的,就去死。
  刘彻听说了这个事情后,也笑了起来,一切都在按照他的剧本发展。


第660章 无奈
  时光飞逝,又是一岁新年。
  按照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年法,今年是庚寅年,在后世来说,属于虎年。
  一年一度的大朝仪,此刻正在举行。
  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刘彻端坐于御座之上,冠冕堂堂,威严赫赫,殿堂之中,百官俯首,群臣叩拜。
  无数人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因为,天子即将按照传统,封赏先帝功臣。
  此事,丞相府和御史大夫衙门,早就跟群臣透过气了。
  虽然,没有透露,那些人会受封又将受封什么爵位。
  但无数自以为自己是功臣的人,都是眼巴巴的期盼着今天。
  大家伙给刘家拼死拼活,献完青春献子孙,不就是为的这一刻吗?
  正因如此,最近朝野舆论,甚至掀起了一股歌颂和吹捧先帝功绩的风潮。
  在这其中,最卖力的,当然是那些自认为自己是“有功之臣”的家伙们。
  刘彻看着群臣,抿了抿嘴唇,然后,低头看了看已经拟定好了的受封臣子名单。
  名单很长,足足有数十人之多。
  其中,有十一人将受封为列侯。
  剩下的,全部属于高阶封君,爵位从左庶长至关内侯不等。
  所谓封君,指的是有食邑的贵族。
  依照汉律规定,除关内侯和列侯外,其余十九级爵位并不能拥有食邑封地。
  但凡事都有例外。
  在某些时候,会出现一批非关内侯以上爵位,但却享有食邑封地的贵族。
  这样的贵族,就被称为封君。
  在汉室,封君是一种特殊贵族,他们的地位一般高于关内侯,仅次于列侯。
  自动享有朝臣身份,可以参与国家大事,也可以出任九卿、郡守。
  但封君不能世袭,只有受封者本人受益,受封者死后,其子孙恢复本来爵位,不可再以封君身份享受各种优待。
  譬如,高皇帝时期,曾经封孔子后人孔滕为奉祀君。
  但孔滕的儿子孔忠,还有孙子孔武、孔安国就都是白身。
  尽管如此,封君的地位,在今天,依然与战国时期无几。
  令无数人趋之若虞。
  甚至有人宁愿不要关内侯的爵位,也要捞个封君。
  原因很简单,在过去的历史上,有超过七成受封封君的男性,最终被封为列侯。
  另外在现实中,自称某某君,无疑比自称关内侯某某,逼格更高。
  尤其是,绝大多数的女性皇室外戚和皇帝老子的乳母,最终都会受封封君。
  这种情况,毫无疑问助长了世人对于封君的追捧。
  一般而言,武将立功,假如功劳暂时不够受封关内侯或者列侯。
  那么,汉室皇帝,就会将之封为封君。
  现在,名单里的那些封君,就属于这种情况。
  譬如直不疑。
  三年前,吴楚叛乱,作为时任中大夫,直不疑也捞了个将军领兵出征打了一回酱油——他甚至都没有上前线,周亚夫就在下邳击溃了整个叛军主力……
  像他这种情况,无论如何,是不适合封侯的。
  但作为九卿,尤其是身处大农令这样的关键位置的九卿,不封个高级贵族,不像话。
  这就好比后世天朝的计委主任居然没有入党一样可笑。
  所以刘彻随便找了个借口,就将直不疑塞到了名单里。
  除了直不疑之外,其他人的军功,倒是实打实的。
  只是,某人,让刘彻颇为为难。
  这个某人,就是李广。
  李广在镇压吴楚叛乱时的表现和战功,都能让人无话可说。
  但他接受梁武刘武的将军印和赏赐,却是一个大的让人,都没办法给说好话的巨大错误!
  虽然后人给李广辩解,说李广是个纯粹的军人,不懂政治什么的……
  然而,不管再怎么洗地。
  也是无法清除这个污点的。
  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仅仅是这一句话,就足以击溃所有为李广辩解的全部说辞。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训,告诉所有皇帝。
  假如恩自下出,礼乐征伐操于诸侯之手,那么国家就要面临怎样的局面。
  所以,这次,李广依旧跟列侯爵位说再见了。
  刘彻可不想,日后有人有样学样。
  那样的话,藩镇割据,就祸不久矣了。
  但为了避免日后史书上有人唧唧歪歪什么李广难封,刘彻就将李广放进了封君名单里。
  反正过几年开匈奴副本,以李广现在的年纪和资历,只要不是太笨,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相信还是能刷到足够的战功的封侯的。
  除了李广和直不疑这两个特殊情况外,其他人的封赏,就都非常正常,且符合其本人功绩。
  “先帝立大德,嘉以天下元元,朕自受命以来,常思先帝之德,欲崇黄石之祀而褒萧曹之贤,士大夫将军,佐朕皇父,内除贼臣,外惩夷狄,功在社稷,其令有司,表先帝功臣,上奏朕前,朕将论功而赏,以褒功臣之属!”虽然名单早就在刘彻跟周亚夫以及晁错三人的黑箱操作下拟好了,甚至早就递交给了东宫,得到了东宫的同意,但必要的过场还是走一走的。
  至少得唬弄一下天下人,让大家都以为,老刘家的封赏,全部都是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但也就仅仅是走一下过场。
  丞相周亚夫立刻就拿出一份早就拟好的奏疏,呈递在手上,拜道:“启奏陛下,臣亚夫与群臣共议,臣等皆以为:仁宗孝景皇帝立大德于天下,施隆恩于四海,嘉元元,抚孤寡,内除贼臣,外御夷狄,实乃万古难得一见之圣天子。今江都国中尉臣嘉、大鸿胪臣浑邪,赵内史臣嘉,故将军特进元老臣布,楚太傅臣夷吾,赵丞相臣建德等辅佐先帝,施仁政,抚孤寡,除贼臣,有功社稷,宜当嘉为列侯……今大农臣不疑,卫尉臣广等,宜为封君……此臣等之愚见浅识,奏于陛下,呈于御前,臣丞相亚夫,御史大夫臣错,昧死以请,请布告天下,以示陛下追慕先帝功臣之大德!”
  刘彻装模作样的考虑一下后,就道:“可!请丞相并百官共议,拟定封号,著于竹帛,咸告天下!”
  于是群臣纷纷喜气洋洋的叩首拜道:“陛下永思孝道,臣等顿首顿首,为天下贺!”
  当天,汉室一口气诞生了七位全新的列侯。
  他们是商陵候赵夷吾,山阳候张尚,江阳候苏嘉,俞候栾布,建平候陈嘉,平曲候公孙昆邪,新市候王慎。
  这七位全新的列侯本身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这七人的后代,在历史上,曾经出现了许多英雄人杰和政坛巨头。
  譬如,商陵候赵夷吾的长子,名为赵周,历史上曾经出任过小猪的丞相。
  平曲候公孙昆邪的儿子,后来是卫青集团里最有名的拖油瓶,其打酱油的厉害,让人瞠目结舌。
  当然,在这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山阳候苏嘉的幼子。
  这个目前还在襁褓中,名为苏武的婴儿,在曾经的历史上,最终成为了汉人骨气和节操的代言人。
  除这七位列侯之外,新的封君们,也都是大有来历。
  内史田叔受封为长信君,食邑三百户,可以确定,等他退休致仕,最起码一个关内侯是跑不了。
  卫尉李广,受封为建武君,从这个封号就能看出,刘彻对其的期望值很高。
  大农令直不疑,被封为阳和君。
  总计受封封君人数十一人。
  也因此,本次分封封君,成为了汉室成立以来,一次性敕封封君人数最多的一次。
  另外,还有四人,中了个安慰奖,受封为关内侯。
  鼓励奖获得者,则多达二十余人,全部得以成为七大夫以上的高爵。
  除了李广和公孙昆邪比较让人意外外,其他人都符合了事前朝野的预测。
  李广让人意外的地方不是因为他只得到了一个两百二十户的建武君封号,而是——他居然能被敕封为封君?
  这让无数人的眼睛都碎了一地。
  在事前的预测中,李广可是会颗粒无收的。
  至于公孙昆邪,那就更让人意外了。
  要知道,公孙昆邪刚刚结束了一个长达一年的病假,讲道理的话,最多能捞个封君。
  但此次居然被封为列侯,这确实出乎了人们的想象。
  但他们哪里知道,公孙昆邪的列侯爵位,是所有受封臣子中最稳定最不意外的。
  因为刘彻通过魏尚、义纵的情报以及从伊稚斜那里了解到的一些信息中知道,公孙昆邪的这个故昆邪部族世子的身份,还是很有卖点的。
  在长城之内生活的四支羌人部族以及长城外的昆邪部族里,公孙昆邪的身份,依然有号召力。
  即使只是出于统战考虑,也得丢根骨头给他啃啃。
  更别说,最近一年,公孙昆邪反省的很不错。
  几乎每五天,给刘彻上一道深刻反省自己错误的折子,每一个月,来宫里请安一次,都跪舔到这个地步了,再揪着不放也不合适。
  另外,公孙贺在江都国,也还干的不错,最起码没拖后腿,还做成了一些事情。
  加上,当年吴楚叛乱,公孙昆邪确实出了不少力,立下了不少功劳。
  出于这些考虑,公孙昆邪的列侯爵位来的就很正常了。
  受封仪式结束后,就是惯例的地方郡守述职和诸侯王的朝请。
  地方上,刘彻目前主要关注南阳郡的冶铁基地建设情况。
  张汤这次没有回京,只是派了副手宁成回来报告。
  虽然张汤没有亲自回来报告,但宁成带回来的各种文书和档案,就足足堆了整整一车——全部是白纸。
  单单是这一车公文,就足足抵得上过去数十车的文档了。
  这些文档中,有一半,都是关于冶铁基地的建设情况和各种耗费用度支出的账单。
  这就是法家官僚做事的特点了。
  法家的官僚,就算捞钱,也会在程序上做的非常漂亮,让人挑不出错来。
  刘彻将南阳郡的这些档案账簿,移交给汲黯,要求兰台在七日内审核完毕,给出简报。
  同时,刘彻命令宁成,向满朝文武,仔细讲解南阳郡过去一年的开支和冶铁基地的建设情况。
  毕竟,南阳郡的这个冶铁基地的建设规模和投资额度,将会是汉室建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国家对工业的投资。
  其总投资额和附加项目的开支,甚至可能会超过当年萧何营建未央宫和长乐宫的规模。
  不把问题讲清楚,把南阳的冶铁基地的重要性摆出来,争取朝野群臣的支持和保驾护航,刘彻比较担心,日后有些二货在这中间使坏或者大捞特捞。
  尤其是外戚薄窦陈。
  把问题讲清楚了,说明白了,还有人敢在这里面伸手,那就不要怪刘彻无情,挥泪斩马谡。
  宁成准备的很充分。
  当着群臣的面,宁成将南阳郡目前已经动工的项目:最终总计可能多大一百三十二座高炉的计划摆在了群臣面前。
  “建成后,南阳郡每岁可产粗铁至少一百五十万斤,精铁十余万斤,钢数万斤……”宁成不止用嘴巴说,他还带来了一张绘制在纸上的南阳冶铁基地的想象图拿了出来。
  无数列侯将军,看着那个绘在纸上的巨型冶铁工业园,全部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宁成指着纸上的工业园,继续为大臣描绘美好未来:“冶铁基地建成后,下官等还将在基地附近,建设各式军械作坊上百家,岁产胸甲数百具,弩具数万,戈矛剑戟无数,箭簇不可计数,足可满足未来朝廷五成以上的军需!”
  听到这里,列侯将军们顿时全部从心里决定要全力支持这个计划。
  因为,这等于朝廷在南阳郡重新建立了一个不亚于少府的军械军工基地。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疑虑。
  “投资也太大了吧……”不少大臣在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