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皇帝-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个世家门阀,在还没有来得及萌芽的情况下,就被国家的意志,无情扼杀。
  对这些豪强来说,这无疑是个悲剧。
  但对这个国家,对这个民族,对刘彻这个皇帝,却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喜大普奔!
  一家哭,总比一路哭,一国哭,强的太多太多。
  乘着天子撵车,刘彻看着街道两侧整齐林立,井然有序的一栋栋新兴住宅区。
  而街道两侧,茂陵邑的百姓,在地方官和有司部门的官吏组织下,井然有序的跪在道路两侧,欢迎他这个皇帝巡幸。
  透过撵车的车帘,刘彻看着这一切,嘴角露出一些微笑。
  “朕让卿等营造的学苑里,如今工程进度如何了?”刘彻看着侍立在撵车一侧的汲黯问道。
  “回禀陛下,学苑里的宅院,如今已经基本奠基完毕,大抵今年秋八月左右,就可全部落成……”汲黯低头答道:“以陛下要求,臣等督促少府,分别建造了甲乙丙三级数百宅,其中,甲宅五十栋,乙宅一百栋,丙宅两百余栋……”
  刘彻听了满意的点点头。
  这样,他的房地产圈钱计划,就已经可以算大功告成了。
  所谓的学里,其实就是后世的学区房。
  当初,在营造太学和武苑时,刘彻就特地让人将这两个国家级的最高学府的周围土地,全部给圈了起来,化作学区房的住宅用地。
  等到武苑和太学都建了起来以后,这学里工程就马上启动。
  “土豪、列侯、大贾、勋臣……”刘彻笑着打了个响指。
  回头对汲黯吩咐道:“让人放消息吧!”
  “诺!”汲黯点点头,只是心里稍稍有些腹诽:“陛下什么都好,就是太爱财了……”
  何止是爱财啊!
  汲黯跟在刘彻身边也还四五年了。
  从开始到现在,无论是当初的那个皇子,还是后来的太子,如今的皇帝。
  这位汉家天子,简直都快钻到钱眼里面去了。
  什么办法能赚钱,就用什么办法。
  完全不顾及什么名声、道德或者廉耻。
  就拿这个学里的住宅区的那甲乙丙三级宅院来说吧。
  哪怕是最低级的丙宅,今上给它标的价格也是一百万钱一套!
  这还只是起步价!
  换句话说,谁出的价格高就卖给谁!
  至于最高等级的甲宅,一套就是一千万钱起步!
  这让汲黯很怀疑——陛下这些宅子,真的能卖掉吗?
  万一到时候卖不掉,没人要,那丢人就丢大发了……
  甚至可能为天下耻笑!
  汉家的百姓的那两张嘴巴,可是什么都敢议论的。
  尤其是乡里的农民,别说皇帝的丑事了,就是皇家的龌龊勾当,人家也是公开的当着官吏的面,面不改色的谈论。
  汲黯就曾经听到过一些百姓私底下议论先帝的那些风流往事。
  然而,太宗皇帝规定——此细民无知……朕甚不取之,其皆罢。
  所以,老百姓可以放心大胆肆无忌惮的议论皇帝的丑事或者宫廷内部那点流传出来的花边新闻。
  只要不造反,官府都懒得管也管不了这些大爷的嘴巴。
  作为士大夫文人,汲黯对此非常支持。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嘛。
  言论自由,言路通畅,让人民能议论国家政策得失,并且发出自己的呼声,这是圣王之政啊!
  但作为一个臣子,汲黯却是很不支持这样做的。
  因为,这会让天子的威严有所折损——农民都能肆意议论天子的私生活、八卦,并评论了,这秩序还要不要了,更重要的是——农民伯伯皇帝都敢议论,当官的干的那档子事情,又有什么不敢议论的?
  有本事,你特么来抓我啊!?
  老实巴交的农民,自然不敢对抗官府,但那些当过兵,见过世面的青壮,却是一个个冲劲十足,而且胆气过人。
  一点都不怕官府。
  当初张汤在天子身边的时候,曾经几次建议,加强管制。
  不能让老百姓这样子什么话都敢说。
  某些刁民,甚至连官府的差役都敢反抗了。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汲黯记得当时陛下就对张汤说:“朕难道还能删帖,搞个屏蔽字列表出来不成?”
  虽然不太清楚天子指的究竟是那本书上的典故,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老百姓爱说,就让他们去说呗。
  反正又不会少块肉。
  只要他们遵纪守法,拥有汉家天子统治就可以了。
  这倒是挺符合汲黯的意识形态的。
  只是……
  身为一个官员,尤其还是重臣,每次只要想到,自己以后万一出点什么篓子,闹个什么大笑话,然后被满天下议论。
  汲黯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舒服的。
  想着这些,汲黯就摇摇头。
  “罢了,罢了……我还是写封信回家,让细君以父亲大人的名义,在这学里购置一套宅子吧……”只是可惜自己当官,除了俸禄外,就只有天子、皇后以及东宫的赏赐。
  至于贪污什么的,一来,汲黯为人正直,不屑于做那些勾当,二则,当官当到他这个地位,就算是巨贪,恐怕也会收敛起来,爱惜羽毛,为名声考虑,开始维持起清廉的形象了。
  他这个尚书令,如今秩比两千石,加上今上即位后,推行的官员补贴和津贴制度,一年下来,也能有个大概三十来万钱的总收入。
  但哪怕是这笔钱,其实也是不够他在长安的开销的。
  单单是他家的奴婢和佣人,每年就要支出数万钱的赋税和薪水。
  另外衣食住行什么的,也要帮对方搞定,逢年过节,隔三岔五,还要赏赐。
  林林总总算下来,他在长安,一年下来不单单要把俸禄津贴全部花光,还得倒贴。
  好在有东宫、天子以及皇后的赏赐,这笔收入算下来,一年差不多有个三四百金的样子,是他薪水和津贴的好几倍。
  然而,即使是算上这笔钱,汲黯每年的收入和支出也是不成正比的。
  因为他还要交际、宴请。
  像去年,老伙计郑当时成亲,他就送上价值百金的贺礼。
  其他什么公侯列卿显贵一类的人家,喜丧之事,就算本人不去,至少也得送个贺礼。
  一年下来,起码五六百金要花在这些事情上面。
  汲黯现在在长安当官,每当一年,平均损失超过三百金以上。
  这要换了其他人,早撑不下去了。
  好在,汲黯的家族本身就很有钱。
  他们汲家世代公卿,七代之前就是当官的。
  腰包里的钱还是很多的,完全能支撑得起他这个家族希望的一切开支。
  其次,他的细君,是章武候窦广国的嫡孙女,很得章武候和东宫喜爱。
  因此,嫁给他时,单单只是陪嫁的嫁妆,就是两个庄园外带一百名奴婢,其他金器财帛,加起来价值至少两千多万钱。
  以至于张汤曾经跟他开玩笑,说他这哪里是娶细君,分明是娶了个金山回家了。
  然而,即使是他这样的官僚中的有钱人,狗大户,也完全消费不起那个所谓甲宅啊。
  一套就要一千万钱!
  戚里最豪华最奢侈的公侯宅邸也不过如此了!
  以太宗时的物价计算,相当于一百户中产阶级家庭的全部家产!
  以如今的物价计算,恐怕已经相当于一百四五十户中产阶级的全部家产了。
  这让汲黯实在很怀疑,这些宅子,究竟能不能卖出去。
  “甲宅,我是买不起的……还是买套乙宅吧!”
  这样,大概陛下到时候面子上也能稍微好过一些……
  与汲黯忧心忡忡不同,刘彻却是兴高采烈的幻想起了,圈了这些钱后,去干嘛了。
  一切顺利,这个圈钱计划,起码也能圈到几万万钱的资金。
  几乎相当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几分之一了。
  哪怕打个对折,也是起码一两万万钱的收入。
  将这笔钱拿去修渠道,足够今年即将开工的昆明池项目的所有开销。
  拿去铺轨道,也够将轨道从萧关铺到晋阳了。
  若是拿来投入到墨苑,起码能将目前的各种水力机械的数量和相关工人,翻个两三倍。
  至于会不会有冤大头来买这些房子?
  刘彻是一点都不担心这个问题的。
  天下狗大户何其多也!
  旁的不说,那些万户侯,像平阳、长平、章武、南皮还有馆陶,闭着眼睛都能在这里买下好几栋。
  临邛的两个老丈人,随随便便也能买下一大片。
  那么问题来了。
  假如这些大人物,在这学里有了宅子,将自己的子侄,放到这里居住、生活和学习。
  那么,其他狗大户和地方上想要跟这些大人物拉上关系的土豪,会怎么看呢?
  对中国人来说,投资下一代,永远是他们最舍得花钱的事情。
  后世无数工薪族,含辛茹苦,一毛钱一毛钱攒下来,攒了几十年,却可以在一天之内拿出来,只为给自己的孩子买一套学区房,让他上个好学校。
  如今这天下,有钱人这么多。
  千万级别的豪族消费不起,百来万几百万的乙丙宅子还是能消费的起的。
  实际上,在起名学里的时候,刘彻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未来,等售卖之时,刘彻就会将这个伏笔揭开来。
  用的自然是后世开发商的故技。
  买一套丙宅的家庭,可以推荐一个人无条件进入太学旁听,并且只要通过考核,就可以转正。
  买了一套乙宅的,可以直接让一个人进入太学,无需考核和条件,就可以成为正式的学生,只要他能通过最后的毕业考试,那他跟其他学员的地位和待遇是一样的。
  买甲宅的……
  则是超级大奖。
  可以指定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单数)成年男子,进入太学深造,并且可以指定老师。
  刘彻相信,这些消息,只要任意透露一个出去。
  全天下的狗大户和贵族,都要打破狗脑子。
  钱算什么?
  下一代的未来当然更重要!
  更何况,这学里的宅子,未来恐怕会戚里一样,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那是有钱都买不到的!
  你要不信,拿一万万钱去砸一下戚里的外戚家族,看看他们愿不愿意转让自己的宅子?
  即使他们愿意,你能不能住进去,也是个问题!


第735章 国情咨文(一)
  太学,在茂陵城的正中央,与武苑隔山相望。
  这座目前汉室的最高等级的国家学府,有着全天下最优质的教师资源。
  随便一助教捏出去,都是可以给诸侯王子弟当老师的名士。
  至于那些巨头,哪一个不是能作为诸侯王太傅的存在?
  董仲舒、胡毋生、张恢、黄生……
  黄老儒法,当世最大的三个学派的巨头,除了少数人因为年纪太大,不能来长安授课之外,其余,但凡有名的鸿儒,皆名列其中。
  太学山长,更是当今天下文人士大夫的楷模,昔年传颂天下的邯郸六君子之一的故汉中太守,内史田叔。
  如今太学之中,有着学生千余人。
  基本都是来自地方郡国推荐的地方有为青年,以及各大勋贵列侯家族推荐的有志青年,当然,还有按照刘彻的命令,选拔而来的地方上的种田能手“力田”们。
  太学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一种类似后世大学教学模式和传统结合的方法。
  基本上,所有学生在入学后,都会选择一个名师,在得到对方同意后,拜其为老师,口称弟子,执子侄礼。
  甚至,有很多学生,原本就是某位名师的弟子。
  这种教学方式,在过去,也是汉家朝廷力推的。
  自太宗孝文皇帝开始设立诸经典博士以来,被任命为博士的这些巨头,在享受了国家荣誉和精神奖励之余,就要承担起义务了。
  太常会从天下郡国选拔一批年轻有为的士族子弟,拜入这些博士巨头门下,学习经典,理解先贤之意。
  这些人被称为博士子弟,享受免除徭役赋税,由国家提供食宿以及笔墨竹简等优待。
  除此之外,当他们学有所成时,将会获得优先安排官职,并且在做官时,获得优先提拔的待遇。
  朝廷的本意,是希望借助这些博士们的力量,教育和培养一批有知识和学问的高素质官员。
  但很可惜,因为太常的选拔非常严格。
  完全就是冲着万里挑一,甚至是十万里挑一的标准去选人的。
  相貌、家世、人品、道德和素养,全部都要是万中无一的君子。
  过去二三十年,前后总共只选拔了不过两三百名博士子弟。
  平均每个博士名下几个人……
  这就造成可怕的景象。
  博士官们固然是很用心的教导自己的弟子,恨不得将生平所学完全传授,而弟子们也确实很用心在学习。
  然而,教着教着,这些博士子弟,就慢慢的向学者方向转变了。
  他们学有所成后,也不愿意当官了。
  觉得官场太浑浊,我辈士人,还是应该保持自己的道德修养,不如归去。
  这个可怕的恶性循环在曾经的历史上,困扰了汉室刘家几十年,直到宣帝时期才通过扩大招生规模,增加博士子弟数量,解决了这个问题。
  刘彻现在搞的太学,在某种意义上,也属于变相的扩大招生规模。
  诸博士的子弟,一下子就从平均每人两三个猛增到了十几个甚至几十上百个的规模。
  这就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
  假如只是几个弟子,那博士自然会用心教导。
  而且因为过去的博士弟子,都是太常优中选优,选了再选,直到所有方面都完全符合君子这个词语的定义时才推荐给博士。
  所以,博士们对自己的弟子也非常满意,视为衣钵传人。
  如今,这弟子一下子滚雪球滚出几倍甚至几十倍。
  博士们本来就年纪很大了。
  哪怕是最年轻的六百石博士,也是起码五十岁以上的长者。
  他们完全没有精力去悉心教导每一个弟子。
  于是,刘彻就在这太学中,玩了个变相的改革。
  即诸博士都有属于自己的殿堂,每隔几日,固定时间,公开讲课。
  所有学生,不拘是否是他的弟子,全部可以去旁听。
  博士们也可以选择是否愿意接受某人的拜师请求。
  而学生们也可以通过旁听诸子博士们的讲课,来判定,到底谁讲的东西更合自己的胃口。
  所谓,老师选学生,学生也可以选老师嘛。
  要民煮嘛。
  这个模式,目前在太学推行的很顺利。
  博士们都觉得这个方法不错,如此一来,即可以避免因为万一要是收错了弟子,结果这个家伙未来闹出什么麻烦,殃及师门,牵连同门,也可以从无数人之中,选出那些符合自己心意和要求的合适的衣钵传人。
  而学生们也觉得很不错,除了太学规定的必须参修的几门课程外,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自己想要去听的人的课。
  即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也能通过不断的旁听来选择自己真正符合自己心意的学派。
  甚至,有人开始杂修黄老儒法。
  而且因为太学山长是田叔这样的天下名士,备受尊崇的君子。
  有田叔坐镇,黄老儒法之间,平素也不敢扎刺。
  太学内部的气氛,河蟹而自由。
  刘彻站在太学的主教学楼上,看着穿梭于花园与树荫之中的莘莘学子,这让他有些感怀。
  美好的大学生活啊!
  真是让人怀念!
  “诸位皆是长者……”刘彻对着跟在自己身后的博士们道:“所谓百年树木,十年树人,太学学子,皆社稷之未来,望诸位悉心教导,严加管束,不可让一个学子,沉迷于长安的纸醉金迷与奢靡之中!”
  于刘彻来说,太学的学子,基本上都是等于未来的官员预备役。
  尤其是现在的这些人,都是从郡国千挑万选出来的精英中的精英。
  可不能让长安的奢靡生活将他们的眼睛给迷住了。
  所以,这太学实现的是准军事化管理。
  除了每五日的休沐之外,所有学子不许私自外出。
  然而即使如此,刘彻也依然很担心啊。
  实在是他最近在长安搞出了一些全新的娱乐方式。
  譬如说,赛马场很快就要开张了。
  很快,还将有马球比赛也要上场捞钱。
  曾经当过学生的刘彻太清楚,网吧五连坐对一个学生的学业打击程度究竟有多大。
  年轻人嘛,只要心一野,什么学业未来前途,统统都可以抛弃不管。
  六十分万岁和信春哥不挂科,可是一度盛行无比。
  所以,这纪律和学风,是必然要反复强调的大事。
  “陛下但请放心,有老臣在,这太学诸子,就绝不会有一人不肖!”跟在刘彻身边的太学山长,田叔马上就拍着胸脯保证。
  “一切就有劳田公了……”刘彻点点头,对田叔的管理方法和方式,刘彻还是很有信心的。
  要知道,在前世,哪怕是刘端这样的出了名的不服管教的野马,在田叔的约束下,也是乖乖的缩进王宫里,捧着书本读书去了。
  哪怕是过十几年,刘端也依然感念田叔这个严格慈祥的老师,几次三番上书武帝,请求追封田叔和褒扬田叔。
  自己就干脆在其封国内,为田叔立祀祭祀。
  “太学学子,要多实践,不要死读书,读死书!”刘彻又对诸博士们强调:“朕觉得,诸公可以选些时候,带领诸生,去关中各县,采风、游历,入亭里,听三老讲业,睹生民之难!”
  其实刘彻更想让这些学子,以后有机会的话,就去地方基层的县衙和亭里实习。
  可惜,刘彻估计,他现在要是提出来,恐怕会有无数人反对。
  我辈士大夫如此高冷,安肯与刀笔吏为伍?
  陛下,此非文臣待遇啊……
  这些理由和借口,刘彻都能想象的出来。
  但这去地方采风,听三老教诲,却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也是三代以来中国文人士大夫推崇的君子之行,更是周公、召公也要践行的道路。
  ……
  在太学中巡视了一番,还找了几个学生代表,接见勉励了之后,刘彻就驱车前往一山之隔的武苑。
  与太学相比,武苑在刘彻心中的重要性,无疑就高了几个等级了。
  毕竟,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武夫弄权,一夕变天。
  这枪杆子,必须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而想要控制军队,就必须控制军官,尤其是中高层的司马、校尉、都尉。
  只要抓住了这些人的心,那么,就算是有野心家想玩什么陈桥兵变或者效仿周勃故事,恐怕还没开头就要被下面的司马、校尉镇压了。
  所以,进入武苑时,刘彻已经换下了常服,穿上了甲胄,系上了佩剑,如同一个真正的军人一样。
  武苑开学以来,这已经是刘彻第四次来到武苑视察了。
  前面三次,刘彻都是如同刚刚在太学一般,只是召集诸武苑的教官训话,然后接见几个学生代表,勉励训诫,就算完事。
  但这一次,刘彻就不打算再跟前几次一样走走过场了。
  在来之前,他就已经行文周亚夫,要在武苑,召集所有师生,发表公开训话。
  这是因为,最近的事情发生的比较多。
  有齐鲁鼓噪的战争,也有南越方面的回应,更是上上下下的议论。
  所以,刘彻需要统一军方的思想和立场。
  但这些话,暂时还不适合在朝堂上公开宣讲。
  因为这会让某些人感到恐慌。
  毕竟,现在,秦、秦法、秦制,是忌讳词语。
  虽然汉室用的军法、民法、刑法甚至军制政制,都是抄袭的秦制,多数东西就换了个名字而已。
  但这些东西,是不能对天下公开承认的,哪怕是用暧昧的词语也不行!
  不然,当年天下大家为什么推翻暴秦呢?
  不就是因为秦朝太坏了吗?
  刘彻进入武苑时,武苑师生已经提前在演武操场之中,列好队形,人人神情肃穆,昂首挺胸,精神奕奕。
  刘彻乘着武苑中准备的天子战车,从操场的一侧在数百士卒的护卫下,驶了进来。
  “臣亚夫等率武苑上下师生,恭迎陛下!”担任武苑山长的周亚夫,立刻就率领全部师生,分列两侧,共同对着刘彻的车驾,行了一个军礼,顿时,整个武苑发出了一阵洪亮的金铁击鸣之声。
  刘彻同样举起手中的天子剑,向师生们回礼。
  这让整个武苑,立刻陷入了一片狂热的气氛之中。
  对如今的汉室军方来说,刘彻这个天子,真真是堪比三皇五帝一般的圣主!
  至于为什么是圣主?
  军费管够,大力支持和扶持军方力量,这个理由已然足够!
  刘彻的战车在已经搭好了的一个演讲台前停下来,然后,他下车步行,在一众侍中和郎中的簇拥下,登上那个演讲台。
  演讲台上,已经按照刘彻的命令,立起了一排用于传声的铜喇叭。
  刘彻站到这些类似话筒的喇叭前面,清了清嗓子,然后,挥手道:“武苑自成立以来,朕就一直在寻思着,找个时间,与诸君做一番家人之谈……”
  他话音未落,整个操场的师生就全部都恭身下去,纷纷齐声道:“陛下圣恩,臣等武苑师生,永世铭记!”
  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