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皇帝-第3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最起码,诞生的官僚,也是工程师官僚。
  足以保证墨家就算变色,也不会脱离它的本质。
  现在,墨家在刘彻的引导下,慢慢的走上一个工程师和科学家组成的学派,已经踏上了正确的道路。
  而儒家向来脑洞最大,求新求变。
  法家也没闲着,儒法并举的口号,喊的震天响。
  唯有黄老派,依然是一潭死水,没有看到任何类似儒法墨这样的变革迹象。
  这让刘彻有些担忧。
  甚至有心想要下场,教一教黄老派的渣渣们,跟上时代发展的演变了。
  因为,黄老派在诸子百家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
  它是个润滑剂,能调和和兼容许多不同意见和分歧。
  若是没有黄老派在诸子百家之间充当缓冲和调和,儒法墨恐怕已经打出狗脑子了。
  但在心里犹豫再三,刘彻放弃了这个决定。
  倒不是他忽然有节操了,要脸了。
  而是,现在黄老派还没尝到刻骨铭心的失败滋味。
  他们依旧自我感觉良好。
  你无法叫醒一个在装睡的人,只有在黄老派尝到了挫折和失败,跌落深渊后,他们知道疼了,才会要去变革。
  而刘彻若是亲自下场,利用皇权,逼迫黄老派内部进行改良。
  或许能给他们续命。
  但这样做,却极有可能害了黄老派。
  没有吃过苦头的人,怎么可能懂得发展的重要性?
  这样想着,刘彻就看向跪在自己面前的这些家伙。
  “少府,上林苑的扩充报告,朕看过了,立意不错,但方案再议吧!”刘彻淡淡的对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刘舍说道。
  后者闻言,立刻就拜道:“诺!伏唯陛下圣裁!”
  在政治上,很多时候,有些话不需要说的太仔细。
  就像后世图朝的BOSS讲话:某个工作,总的来说,发展趋势是好的。
  但其实潜意思就是——你们的工作出了大问题,回去给劳资好好反思!
  刘彻此时的意思,也是一样的,立意不错——想法正确,方案再议——但你的方案烂得让朕看不下去,回去重做!
  “墨校那边,最近情况如何?”刘彻扭头笑眯眯的看向杨毅问道,对杨毅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就不能打这些哑谜了,跟他们讲话,必须讲清楚,所以,刘彻顿了顿就接着道:“朕听说,卿将许多前去报名的列侯子侄,拒之门外,这可不好!国家勋贵,立志向学,无论如何,这态度总是好的嘛,孔子说:有教无类,墨翟也曾说过要‘兼爱’,朕以为墨家的胸怀要大一些,对待人才的态度要更宽容一些,不能全由着自己的性子嘛……”
  墨家,现在主流是理想主义者。
  上上下下,都是墨翟思想的真爱粉。
  这样的团体,有着很高的道德洁癖和要求。
  别说是弟子门人了,哪怕是记名弟子性质的墨校学生,他们的要求也严苛到令人发指。
  最近,就有许多列侯跑来跟刘彻告状,说他们的子侄去墨校报名,结果被人扫地出门。
  哪怕勉强混进去的,常常也待不了几天就被清退。
  墨家的墨者,将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强加在了墨校学生身上。
  要求他们跟自己一样,素衣节食,兼爱天下,赤脚蓑衣。
  这怎么可能嘛!
  而且,这么高的要求,也不利于墨家的发展壮大。
  更重要的是,理想主义者容易走极端。
  而中国从来不需要任何主义的极端分子。
  刘彻从前,最讨厌的就是慈航静斋那样的自以为是的家伙或者派系。
  不管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是现实一点比较好。
  从这个角度来说,让贵族勋贵子弟和官僚渗透到墨家内部去,有利于墨家的发展。
  君不见,在后世,连佛教,都要顺应中国人民的要求,进行本土化。
  汉传佛教在本质上,跟印度佛教其实已经是两个不同的宗教了。


第851章 善后(三)
  刘彻发话了,墨家当然是唯有服从。
  “诺!”杨毅深深的匍匐在地上,说道:“臣谨奉诏!”
  而紧跟在杨毅身后的墨苑苑监成奉也跪下来说道:“愿为陛下效死!”
  成奉是刘彻最早安插到墨家内部监视和监督墨家活动的官员之一。
  这是为了防止墨家失控而采取的措施之一。
  毕竟,像墨家这样具有高度组织,还掌握了科学技术,同时有着极大行动能力的学派,没有人敢掉以轻心。
  尽管历史上,墨家从未对自己效忠的政权或者君王,发动过任何的阴谋和叛变。
  但这个学派的思想和行为,却是如此的特殊。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皇帝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有真正信得过的人或者派系。
  凡事留一手,遇人防三分,是一个合格皇帝必然的性格。
  将此事决定下来,刘彻就看向汲黯和跟在汲黯身边的颜异,说道:“大将军已经跟朕上了请辞奏疏,上呈了大将军印玺,朕已经同意了……”
  这话落在众人耳中,却不啻是地震。
  大将军魏其候窦婴是当今太皇太后的亲侄子,同时也是今上潜邸之时,曾经保驾护航的重臣。
  尽管当时魏其候从未明确过支持今上为太子,但他的所作所为,却几乎是在为今上铺路。
  然而,如今,这位重臣,丞相之下的最高武将,却在悄无声息之中,上疏请辞大将军之职。
  而且背景还是武州塞汉军大胜,王师即将迎来平城之后,汉匈之间决定性的会战胜利。
  这不得不让人多想一下,背后到底有没有什么原因和信息。
  魏其候的垮台,是否意味着窦氏外戚的衰败,薄氏外戚的重新崛起?
  魏其候究竟是为什么垮台的?
  这其中值得深究的意味,实在太多,释放出来的信号,也实在太多。
  刘彻自然知道,此事必然会引发朝野的广泛猜测。
  所以,他就直截了当地说道:“此事,是章武侯与朕商议之后,决定下来的事情,大将军请辞后,将外放为清河郡郡守!”
  听到刘彻这么一说,其他臣子连忙将自己心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揣测扔到爪洼国去。
  他们顿时就想了起来,窦氏外戚,还有章武侯这么一座定海神针在。
  章武侯只要还活着,他就依然有着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尤其是今上非常尊敬自己的这位舅祖父,常常会过府请教。
  “朕已经决定,拟诏任命章武侯为大司徒,位在三公之上,可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及殿!”刘彻缓缓的继续说道。
  为章武侯窦广国发明大司徒这个全新的官职,既是对窦氏的补偿和安抚,同时也是对窦广国给汉室鞍前马后,做牛做马,甚至背锅数十年的辛勤生涯的奖赏。
  反正,他也活不了多久了!
  在其死前,让他享受一会超三公的待遇和荣誉,这既可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免得八卦党们乱传消息,同时也是为日后收拾某些窦家的不肖子孙做个铺垫。
  但此事落在他人耳中,却比窦婴丢掉了大将军的反应还大。
  自萧何之后,汉室再未有大臣享受到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及殿这三项人臣最顶级的荣誉。
  时隔数十年,在萧何死后近五十年,终于出现了新的大满贯得主。
  每一个臣子的内心都是激动的。
  在窦广国以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瓒文终候(萧何的谥号)之后,国家基本不会再授予任何臣子大满贯荣誉了。
  因为萧何的功勋,实在是令人高山仰止,难以超越!
  他是汉王朝的奠基人和法律的制定人,他是长安城的建造者和汉室制度的创始人,同时,他还是被高皇帝评价为功臣之中功劳第一的大臣。
  如今的凌烟阁之中,供奉的第一座雕像,就是这位瓒文终侯。
  雕像的底座,铭刻着当今天子亲笔所书的评价:相国萧公依日月之未光,守山河之重信,因民之疾奉秦法,顺流与之更始,功冠群臣,流芳千古,实为汉家之宗臣也!
  这意味着,刘氏天子认为,萧何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甚至,将之列入宗臣序列。
  什么是宗臣?
  刘氏之宗啊!
  萧何不姓刘,但在刘氏眼里,他是跟家人一样的亲人,而非臣子。
  当时,这个评价流出来后,无数人都已经放弃了大满贯的算盘。
  谁能比的上萧何呢?
  但现在,章武侯窦广国却成为了萧何之后第二位大满贯获得者。
  萧何大家是只能望其项背,这章武侯嘛……
  却再非不能超越的目标。
  甚至,当朝就有着能与之媲美的臣子。
  因此,大臣们都是相当的激动,甚至汲黯都感觉,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刘彻也只是将这个消息先扔出来,放个风。
  同时这给章武侯窦广国进位大司徒,赐予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及殿这样的大满贯荣誉,其实也有着为未来考虑和打算的意思。
  丞相周亚夫的任期,很快就要满四年了。
  再有四年,他就要卸任。
  卸任后,当然不能亏待,这大司徒和大满贯的荣誉,就是为周亚夫量身定做的。
  将此事放到一边,刘彻就开始谈正事了。
  他看向大臣们说道:“朕跟诸卿先通报一个事情,刚刚朕接到骠骑报告,马邑之战已经结束了,我军大获全胜,已经确认,阵斩了匈奴右贤王尹稚斜,其他具体的战果和报告,随后将陆续送来长安!”
  “唯陛下能作威作福!”整个大殿的群臣和宦官侍女,立刻就全部跪下来,叩首而拜!
  有人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相互拥抱。
  假如说武州之战,告诉了全天下——匈奴人就靠着两三万骑兵,就能在长城脚下耀武扬威,杀我父老,毁我家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那么,马邑之战的结束,则意味着,整个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汉匈两国,攻守之势,已然转变。
  汉室,获得了战略进攻能力。
  从此刻起,长城,重新成为了那些最初修建和建造它的先人们希望的基地。
  前进的基地,保障的基地和攻击的发起点。
  秦汉长城,与后世的明长城,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为了进攻,作为战略支撑点而存在的一条防线。
  不管是秦代的蒙恬大军,还是后来的卫青霍去病,他们出征的地点,都是在长城内。
  集结了大军后,从长城的某个节点出塞,去打击他们想要打击的地方。
  走云中、定襄,可以循着古老的回中道,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攻击阴山和祁连山。
  出上谷、雁门,可以威胁匈奴的幕南精华地区,直趋蒙古高原腹心。
  从现在开始,轮到汉室可以肆无忌惮的袭扰整个匈奴,而匈奴却只能被动挨打了。
  当然,匈奴人可以反击。
  但是,在马邑之战后,所有进入长城范围的匈奴军队,都要担心一个事情——汉军能在长城之外的马邑,围歼一次他们的主力,也能围歼第二次。
  他们有那个胆子吗?
  这就好比朝鲜战争时,图朝划了条三八线,米帝不听,然后被推回去了。
  等到越南战争时,图朝再划下一条线,米帝就不敢不听了。
  所有在场的大臣,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侍中,此时,都在摩拳擦掌,想要投军了。
  汉家最重军功,军功,意味着一切。
  哪怕是汲黯和颜异,也都知道。
  官做到他们这个地步,想要继续向上爬。
  就必须要有军功做底子了。
  没有足够的军功,他们或许能爬到九卿,但,却休想染指三公。
  这就好比后世的宋明,东华街外唱名的才是好男儿。
  不经科举,想要宰辅天下?做梦!
  但在此时,却是反过来。
  沙场之上,统兵远征,帅师伐国,威伏四方,开疆拓土的才是好丈夫!
  读死书的文弱书生,撑死了也就是一个贾长沙,只能给将军列侯出谋划策,参赞军机,再想向上爬,没有军功,天下人都不会答应!
  此时此刻,出将入相,才是君子的标配。
  连军队都不能统帅,你凭什么吹牛逼说自己是治国安邦的大才?
  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所有人都开始在心里给自己准备和安排一条通向军队的道路。
  哪怕是汲黯和颜异,也在心里面悄悄的开始留意起了合适自己练手的地方。
  “朕估计,匈奴单于的使者,此刻应该已经在路上了,这与匈奴人谈判的事情,朕不想再插手了……”刘彻继续说道:“汲黯,你跟颜异,去负责跟匈奴人打交道吧!”
  “诺!”汲黯与颜异闻言,都是躬身而拜。
  “陛下,臣等该如何与匈奴使者接洽?”颜异问道:“还请陛下示意!”
  “战败之国,还能是怎样?”刘彻冷笑一声,说道:“割地赔款纳贡,三者取其一!”
  汲黯与颜异听了,都有些发呆。
  倒不是他们不愿意去做这个差事。
  讲道理的话,没有比这个差事,更能刷声望的美差了。
  匈奴人在马邑一败涂地,将自己内裤都输掉了。
  留给他们的选择,其实并不多。
  无非就是割地赔款纳贡送妹子,正如天子所说,战败之国,必须面对现实。
  只是,这样做的话,岂非跟秦国当年没有差别了?
  说好的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宽宏大量呢?


第852章 金融与内政
  刘彻却懒得管汲黯跟颜异愿意还是不愿意。
  对他这个皇帝来说,任务布置下去,你没干好?
  对不起!
  请你挪位置!
  皇帝可以念旧情,照顾自己的老臣子。
  但是,绝对不可以在国家大事上念旧情。
  因为那是犯罪!
  皇帝当的越久,就越会变成孤家寡人!
  当然,你可以重感情,念情义,就像元成一般,做个好好先生。
  但那样的结果,无疑只会将整个国家和民族,推入深渊。
  诚如王安石所说:一家哭,好过一路哭,一路哭,好过天下哭。
  当然,考虑到汲黯跟颜异都是君子,所以刘彻给他们安排好了两个副手——公孙弘与主父偃。
  将此事确定下来后,刘彻就对刘舍道:“少府,大军将要凯旋,有关赏赐金币,铸造情况怎么样了?”
  当初武州塞捷报传来,刘彻就下令,少府牵头,铸造一百万枚金五铢,作为赏赐有功将士的奖赏之一。
  对这些金五铢,刘彻要求要做到精益求精,宛如艺术品一般。
  这件事情,刘彻很关注。
  因为它关系未来金本位之后,黄金货币的信誉和信用。
  中国自古就缺铜,而钱币的使用量却是极大!
  到现在为止,少府总共铸造了将近二十万万枚五铢钱。
  但,相对于全天下总流通量高达数百万万的铸钱,这点儿五铢钱,只能在关中称王称霸。
  去了关东,那里,依旧是四铢钱甚至三铢钱的天下。
  五铢钱固然已经赢得了信誉,但是,在关东流通的五铢钱,最多不超过五万万钱。
  就这,还是盐铁衙门努力回收旧币,铸造新币的结果。
  现在,汉家的金融问题是——五铢钱的流通盘子太小了!
  就算是少府拼命去铸钱,十年之内,恐怕都很难让五铢钱真正取代四铢钱跟三铢钱的流通地位。
  况且,少府就算是拼命去铸钱,那也要有原料啊!
  铜的严重缺乏和提炼困难,制约着国家金融的发展。
  作为穿越者,刘彻知道,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铜的缺乏,一直困扰着中国王朝。
  为了应对铜钱缺乏的问题,武帝玩过白鹿皮币,拿张鹿皮就要抵充三千金。
  明朝时期也搞过宝钞。
  直到明朝中后期,大量来自美洲的白银流入,才使得中国不再缺钱。
  白银成为货币和等价物。
  在现在,指望美洲的白银来拯救世界,无异于痴人说梦。
  霓虹跟怀化的黄金,倒是可以作为依靠。
  另外,西域和西亚以及印度,都是盛产黄金的地方。
  只要能征服和统治这些地方,汉室就不会缺黄金。
  将黄金变成一般等价物,使之成为流通的大额货币,这不仅仅可以解决钱荒,更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最好的金融政策。
  但效果到底如何,还是要试了才会知道。
  毕竟,中国从未有过发行金币、银币的经验。
  老百姓是否认可和接受,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刘舍闻言,立刻就对身后的两个随从吩咐一声,不久后,就有人捧着一个盘子,呈递到刘彻面前。
  “陛下!”刘舍献宝一般地说道:“此乃样钱,请陛下过目!”
  刘彻让王道接过那个盘子,掀开上面盖着的绢布,然后,数十枚排列整齐的黄金货币,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这些金币的模样和大小,与目前汉室流通的五铢钱一般无二。
  刘彻拿起一枚金币,放在眼前端详了一阵。
  少府此番,铸造这些金币,确实是花了不少心思。
  几乎是将之当成了艺术品来雕琢。
  这枚金币直径大约是两厘米,跟五铢钱一样,中间有方孔,钱币外形则是圆形,以象征天圆地方。
  钱币两侧,用着小篡,写有五铢两字。
  上下两部分,用了金纹镶边,看上去美轮美奂。
  只是……
  刘彻低头看了看刘舍,问道:“少府,此金币造价如何?火耗如何啊?”
  汉制,一斤十六两,一两二十四铢,换算之后,一铢大约重零点六五克,五铢重约三点三零克。
  但在实际上,钱币和斤两不可能控制的非常精细。
  现行的汉五铢,普通都有着重量差别。
  重的可能接近四克,轻的大约三克左右。
  刘彻现在手里的这枚金币,凭感觉来看,也大约是三点五克上下。
  从数学角度来说,一斤黄金,应该至少可以铸造八十五枚金铢,要是昧着良心,掺点杂质,一百枚轻轻松松。
  目前的五铢钱,平均一斤铜能铸钱一百一十枚。
  从经济角度来说,一斤黄金,至少要铸造九十枚金五铢才不算亏本。
  但要是从金融角度考虑,至少要铸造一百枚,才能保证持续流通。
  但,少府采用的这种铸造方法,让刘彻很担心。
  火耗要是太多了,这金币铸造数量不够,他就要亏本啊!
  亏本的事情,刘彻是不愿意干的。
  “回禀陛下,此种金币,目前金一斤,得钱九十二枚……”刘舍笑着说道:“还算可以……”
  刘彻无奈的耸耸肩膀,将那盘金币推到刘舍手里,命令道:“少府再去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在保证外观的基础上,金一斤,铸钱一百枚左右……”刘彻想了想,咬着牙齿道:“至少也要有九十五枚!”
  虽然国家发行货币,本就不靠货币本身赚钱。
  但,亏本发行货币的渣渣,肯定会被广大劳动群众深深教育。
  聪明人那么多,一旦有人发现,将金五铢融化后,重铸可以获利。
  刘彻相信,大江南北,大河上下的百姓,都会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
  所以,金币的成本必须控制住。
  必须杜绝金融漏洞,避免被奸商们利用。
  而刘彻早就计算过了,九十五枚以上的金币,将使得任何形式的重铸,无利可图。
  因为黄金这玩意,不像铜,往铁里掺铜,还可以忽悠人。
  金币成色如何,有经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刘舍虽然不清楚,天子为何在赏赐给有功将士的钱币上还这么抠门,但这既然是天子的命令,他当然要遵从了。
  只是……
  “陛下,若一斤黄金,硬要铸造百枚以上的金币,臣担心,金币成色有失,即使是九十五枚,恐怕也有所瑕疵……”刘舍说道。
  朝黄金里面掺东西,这是技术活。
  哪怕再过两千年,那些金店里的首饰,成色如何,是否足金,大妈都能火眼金睛的一眼辨别出来。
  在如今这个技术拍马也赶不上后世的时代,想要做到往黄金里面掺东西,还不被人发现,这几乎是个不太可能的事情。
  毕竟,黄金,你稍微掺杂点杂质,一般人确实看不出来。
  但这杂质要是多了,就算傻子也分辨得出了。
  刘彻闻言,也是点点头,勉励道:“尽量去做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多铸钱币,传朕的命令给工匠们:若能铸出九十五枚以上,全体加爵一级!”
  刘舍这才躬身拜道:“诺!”
  将这个事情搞定,刘彻就说道:“颜异留下来,其他诸卿,都各自回去忙吧……另外,今晚,朕在宣室殿设宴,与群臣同庆马邑大胜,诸卿到时候都来参与罢……”
  “诺!”群臣纷纷一拜,然后,亦步亦趋的退出大殿,只留下颜异单独面对刘彻。
  “茂陵的工作,爱卿跟朕先说说看……”刘彻坐下来,靠着床榻,闭目养神。
  “诺!”颜异于是躬身一拜,然后,从怀中拿出一个册子,将记录在册子里的内容,逐一向刘彻汇报。
  刘彻闭着眼睛,仔细听着颜异的报告。
  茂陵,这是关中现在最火热的经济热点。
  旁的不说,刘彻卖学区宅,就回笼了超过五万金的黄金跟数万万钱币,赚的盘满钵满。
  而颜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