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皇帝-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一百多名禁军整齐的喊了一声:“请殿下下令!”
  在刀剑之下,特别是刘德明摆着:假如不给我一个交代,我就给你一个交代的态度下。
  晁错心里叹了一声,低下头颅,跪下来叩首道:“殿下,其中另有隐情,请殿下入内,容臣详细禀报!”
  晁错也是没办法了。
  正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
  当年先帝被大臣诸侯推举为帝,登基之后,深感枪杆子的重要性,因此,在掌握大权后,就极力经营南北两军。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南北两军,只听从天子的命令,只服从天子虎符的调动,只认刘氏子孙。
  其他的大臣、诸侯王,在这些老粗眼里,完全就是路人甲乙丙丁的存在。
  晁错毫不怀疑,假如他还要硬顶,只等刘德一挥手,这内史衙门就要血流成河了。
  而且刘德杀了他,跟白杀一般!
  当年,当今的天子,在长安街头只因为一点口角之争,就一棋盘砸死了吴王太子。
  这个事情,到现在为止,朝廷都没给出一个任何像样的说话。
  吴王太子死了,死的毫无价值,就连遗体都还是没名没分的草草的送回吴国。
  就更别说,如今他的内史衙门确实是犯了忌讳。
  刘德也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僵了,平白的让人看了笑话。
  毕竟,擅杀两千石大臣这种事情,在汉室的历史上,也就那么几个特例,况且内史衙门也并非没有还手之力。真要闹起来,为了活命,内史上下武装起来,刘德就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于是,晁错刚一服软,刘德马上就收剑入鞘,露出一个平易近人的笑容道:“既然另有内情,那我就随晁内史进去谈谈吧……”
  晁错一听刘德这话,心里就跳脚了,因为他立刻就知道了,假如他方才再顶一下,说不定,刘德就可能服软了。
  但是,他敢赌吗?
  想了想,晁错在心里摇了摇头,他不敢赌!
  “向储君服软,并不丢人……”晁错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只是……
  可惜了,这个给申屠嘉挖好的陷阱,如今却是白费功夫了。
  “我还是太心急了……若是迟上两日,说不定就成了……”再过两日,刘德要搞考举的算术考试,估计也没时间来内史附近闲逛了。
  “怪只怪我太过冒进,忘了刘德昨日说过要来拜访我的事情……”晁错在心里叹着气:“大概是申屠嘉气数未绝吧……天意如此!”
  他怎么可能想到,这一切都是刘德故意为之的呢?
  刘德为何一定要保住申屠嘉呢?
  答案就是,刘德需要一个支持他,力挺他的丞相。
  太子之一位一天没落到他手里,就一天可能还存在变数。而申屠嘉的支持,可以在关键时刻,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更何况即使刘德做了太子,倘若没有一个申屠嘉这样的元老大臣,扶上马,保送一程,也可能会有危险。
  这个世界,总是在变化的,人会因为地位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之前的想法。
  先前,刘德不敢救申屠嘉是因为他怕惹祸上身,危及自己本身。
  而如今,随着刘德地位和身份的渐渐改变,救申屠嘉可能惹上的麻烦已经不如保下申屠嘉所能获得的利益了。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假如申屠嘉按照历史被晁错气死,那么,刘德马上就要面对一个当了丞相的开封候陶青和一个做御史大夫的晁错。
  政治上一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更何况是如此剧烈的人事变动?
  陶青若当了丞相,肯定会在宫里找一个外援。
  万一陶青跟王娡勾搭上了,那刘德还不得吐血了?
  再万一,陶青与王娡合流后,对晁错进行拉拢和做出某种交易呢?
  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刘德必须将所有阻碍他登上太子大位的一切不利因素扼杀在萌芽之中。
  为此冒些风险是值得的!
  更何况,他现在这么干,完全没风险,打死晁错也猜不到,刘德竟然开了挂,清楚的知道他的所有计划与步骤。
  正所谓有理走遍天下。
  当然,解决此事后,刘德觉得,他需要跟申屠嘉好好谈谈了,在吴楚之乱之前,申屠嘉还是不要跳出来再跟晁错作对了,免得彻底激怒了这头犟牛。
  “殿下请……”晁错带着刘德进了内史官邸的一个房间中,将刘德请到主位上,坐下来后,他才道:“殿下有所不知啊,臣所凿开的那面墙不属于高庙的组成部分啊,只是一道外墙而已……”
  呵呵……
  外墙就不算高庙的建筑了吗?
  大概可能或许是吧!
  前世晁错就是用的这个理由不仅仅洗脱了罪名,还气死了申屠嘉,让申屠嘉发出:吾当先斩以闻的悲叹。
  刘德看了晁错一眼,笑道:“是否不算,我说了不算,卿也说了不算,圣天子说了才算!”
  便宜老爹会怎么说?
  嘿嘿……
  自然是不算了!
  这个事情,刘德觉得也不需要再纠缠下去了,拿着它当成筹码就好多了。
  既然是筹码,那就需要交易了!


第122章 李广难封(一)
  晁错听了刘德的话,拱手拜道:“臣会去甘泉请罪!”
  刘德一听,心里笑了,知道晁错这是在提醒他——我的靠山可是很硬的!
  对于晁错的话,刘德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然后忽然道:“十几天前,开封候陛见天子,晁内史知道吗?”
  “嗯?”晁错心里咯噔一下,脸色立刻就有些不怎么好看了。
  开封候陶青的御史大夫官职,是他在天子面前力荐才拿下来的。
  否则,长安彻侯多如牛马,当时,眼巴巴的望着御史大夫的空缺,想在自己身上配个紫绶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哪里轮得到能力跟家世都在彻侯里垫底的陶青?
  陶青做了御史大夫之后,一直以来也表现的比较驯服,对于晁错提出的所有意见和政策都是全力主持,不敢推脱。
  但政坛上的事情,谁能真的全部掌握?
  自从踏入仕途以来,晁错见过太多的背叛的事情。
  晁错很清楚,刘德既然敢告诉他陶青背着他陛见天子,就一定有这个事情,而且,陶青肯定没说他什么好话。
  但,无论如何,陶青都是他现在最得力的帮手和臂助,晁错很清楚,不管陶青曾经做过什么事情,此时,他都必须维护好团结。
  否则,事情还没干,自己人先窝里斗了!
  这其中的轻重,晁错还是能分得清楚的。
  于是,他笑道:“开封候身为御史大夫,辅佐天子,协助丞相治理天下,陛见天子,不过是寻常事情罢了!”
  刘德笑了一声,没有回答,只是自顾自的道:“前两日我还听说大行王恢跟开封候陶青一起弹劾我呢!”
  这句话出口,晁错的神色终于变得难看至极。
  假如说先前陶青背着他搞小花样,还可以原谅,因为这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可以通过种种手段化解,最多是他晁错吃点亏,让点权力,做出妥协。
  那个团队里没有派系呢?
  就连偏远的乡下农村,宗族内部不也分成好几派?
  但现在当晁错听到陶青还背着他拉帮结派,这就是要另立门户了!
  属于敌我矛盾!
  晁错倘若还能按捺得住,他就不是晁错了!
  只是当着刘德的面,晁错勉强按捺心里的杀机,道:“御史大夫行事孟浪也非是一日两日的事情了,殿下万勿放在心里……”
  刘德听着,呵呵一笑,他的目的已然达到了。
  只等刘德出了内史衙门的大门,晁错跟陶青的蜜月期就将结束了。
  没有人能忍受一个二五仔的背叛,更别说是晁错!
  而没有了晁错的支持,反而要受到晁错的打压和攻击,陶青的御史大夫的位子,肯定不能继续了,甚至就是他的封爵能不能保存都未必!
  现在朝堂里盯着御史大夫位子的人可不少!
  譬如桃候刘舍,人家父子接替,给老刘家三代天子当狗一样使唤,图的可不就是名位吗?
  又譬如楚相冯唐,人家在郡国轮换了十几年,等的也就是一个朝廷九卿或者三公出缺的时机!
  论跟皇室的亲密程度,陶青不如刘舍。
  论资历,陶青不如冯唐。
  一旦晁错表露出对陶青的疏远,朝廷里那些不甘寂寞的彻侯贵族,元老大臣,立刻就会像闻到鲜血味道的鲨鱼一般,扑上来将陶青给撕碎!
  笑完之后,刘德就道:“今日我来拜会晁内史,本是想跟晁内史请教一下剑道,顺道探讨一下晁内史在第二轮考举前给士子们讲讲申韩之学,现在看来,此事还是暂且押后吧……”
  “臣死罪……”晁错听了刘德的话,心里面肠子都悔青了,心里哀怨道:“要是迟两日再凿就好了……可惜啊……”
  且不说在几千士子面前讲学给他能增加多少名望,更不说若是能从那些士子里挖掘出几个可造之材,作为培养,以为弟子,将来继续他晁错的道路,将法家发扬光大了。
  单单就是刘德亲自拜访,本身就是一个大好的拉近关系的机会!
  晁错叹了口气,拜道:“臣马上派人修补好高庙的外墙,再不敢有所逾越!”
  刘德没有表态,只是站起身来道淡淡的道:“晁内史还是想想怎么去跟父皇交代吧……”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模样。然后就起身离开。
  晁错连忙拜道:“恭送殿下……”
  毕竟,晁错刚刚才凿了刘邦高庙的墙壁,身为刘邦的皇曾孙,刘德要是能有一个好脸色那才真是奇怪了!
  等刘德走了,晁错的脸色立即就变得涨红起来,啪的一下,将一个放置在他案几前的花瓶给打的粉碎。
  这即是恼怒陶青竟然背叛他,更是对错失大好机会的追悔。
  对于法家来说,他们的政治抱负能否实现的关键,从来都在君王一人身上。
  这也使得几乎所有法家出身的臣子,都或多或少的沾染上一切唯上的毛病。
  而刘德已经被天子明确的当着他面表露出立储之意,无论如何,刘德,晁错都必须要巴结!
  甚至刘德打了晁错左脸,假如把右脸伸过去就能讨好刘德的话,那么晁错也并不介意再将右脸凑过去……
  刘德没走多远,就听到了某个东西碎掉的声音。
  他呵呵一笑,径直走出了内史衙门。
  门口,南军的将士们依然保持着全副武装的战斗姿态。
  刘德见了,点点头,挥挥手道:“解除命令,各自归队!”
  “诺!”王启年应了一声,然后,一挥手,于是,士兵们立刻放下手里的武器,然后各自回归原本的位置。
  “回宫!”刘德心情愉悦的对王道吩咐了一声。
  “诺!”王道点点头,就驾着马车转弯了。
  ……
  回到未央宫,刘德立刻就知道了一件事情。
  汉室的上郡太守,曾历任渔阳、代郡等边关大将,后世有着极大名声的悲情将军,李广回长安述职了,连刘德这里都被送了一张拜帖,其上说是李广将会在明日前来拜见刘德。
  “李太守现在在何处?”刘德拿着拜帖问着接待了来送拜帖之人的汲黯。
  汲黯低头答道:“殿下,李太守现在正在长乐宫给太后问安!”
  “知道了……”刘德点点头道:“你下去忙吧……”
  “诺!”
  刘德拿着拜帖,玩味的笑了笑:“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啊……”


第123章 李广难封(二)
  此时的李广还是名声不显的,最起码,他的名声被局限在一个比较小的圈子里,并未传颂全国。
  如今的李广的身上套着的也不是什么名将的光环,而是——猛将!
  当年,匈奴入侵萧关,烧毁中回宫,震动天下,也是在那时,李广带着族人从军,勇不可挡,痛击了匈奴人,斩获颇多,因此积功授为八百石武骑常侍。
  说起来就有些好笑了。
  李广算的上是现在汉家朝廷里为数不多的骑兵专家……
  咳咳……
  你没看错,确实是骑兵专家!
  李广的成名之战,靠的就是骑射……
  他现在的官职就是陇西郡的骁骑都尉……
  这是一个什么职位呢?
  这是先帝太宗孝文皇帝有感匈奴骑兵太厉害,而特地设置的一个官职,现在李广的麾下,也绝大部分都是骑兵。
  所以后世有人说,李广难封是因为他落伍了,跟不上时代发展了。
  这多少有些偏颇了。
  李广的祖上就是秦代的名将李信,李信最出名的就是御使骑兵,长驱直入,功灭燕国。
  李广自己也是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深谙骑兵之道。
  其后李广在上郡太守任上,捕获匈奴射雕者,就是明证!
  另外,导致骑兵作战发生革命性变化的马鞍和马镫,此时都已经出现了原始的版本,李广在上郡之时,就曾经多次有“下马解鞍”的记载。
  那李广难封的真相是什么?
  作为过来人,刘德太清楚了!
  简单一点来说,李广难封,只是因为他得罪了皇帝老子。
  本来,明年平叛吴楚,李广有斩将夺旗的功劳,按制汉制,可能封个彻侯有些勉强,但食邑五百户左右的关内侯却是相当轻松的事情。
  但李广却接受了梁武刘武的将军印和赏赐……
  于是,便宜老爹就说,既然梁王赏了,我就不赏了。
  自然而然的,吴楚之乱这个造就了几十位彻侯堪称高皇帝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分封没李广的份了。
  这也就罢了!
  李广才气无双,勇猛无比,到那都能赚军功!
  可惜,之后十七年,汉匈大体上保持着和平,偶有摩擦和冲突,也都各自克制,始终没有发生什么战争,就是后来匈奴国内五个部落归顺汉室这种事情都没引发大战。
  然后,就是刘彻做了天子,开始建元新政了。
  按道理,以李广的资历和威名,怎么着都能混个彻侯了吧?
  但他到死都没混上……
  为什么呢?
  刘德前世就听说了一些事情,刘彻把李广给一脚踢出了骑兵部队,交给李广的部队不是弓弩兵就是步兵……
  让一个长期指挥骑兵的将军去率领步兵……
  假如这样李广还能玩得转,那就简直是开挂了!
  说实在的,李广在对匈奴战争中种种失败,其实是早就注定了的事情……
  谁叫李广在建元新政期间扮演了窦太后废政的急先锋呢?
  说点实在的,刘彻没杀李广,真是宅心仁厚!
  想着这些前世的事情,刘德就很清楚的知道了,李广是效忠窦太后的!
  想了想,刘德也释然了。
  连他这个皇子都在打着掌握军权的主意,千方百计的想弄一队军队,自己玩养成。
  身为太后,窦太后自然也懂的抓一些军权,培养一些嫡系,作为保险,以应付可能的危机。
  “那么明天李广来见我做什么?”刘德摸着下巴想着:“是给自己的子嗣开后门吗?”
  想了想,刘德感觉不太可能。
  且不说李广一个小小的骁骑都尉那来的胆子敢对一位皇子提要求,单单就是李广家族现在基本都是军人,就能排除这一点了。
  “可能就是想来见见我吧……”刘德想着。
  这倒是挺符合李广性格的。
  李广这个人啊,就是性格导致的悲剧。
  后世史上上就记载,李广治军以简单方便无纪律闻名。
  窥一斑而可知全豹。
  连带兵打仗都随心所欲,放任士卒,只以恩义笼络,可以想见,李广的江湖气是极重的。
  “算了,不想了,等明天见了李广就知道了……”刘德揉了揉太阳穴,索性懒得再去想此事,对现在的刘德来说,所谓的李广,其实也跟路人甲乙丙丁差不多。
  “王道,去把石穰叫来,让他给我按摩一下……”刘德吩咐着。
  最近,刘德有些喜欢上了中医的推拿之术,而石穰的推拿技术确实不错,刘德尝试过几次后,就喜欢上了这个保健活动。
  “嗯,得找个机会,让石穰教一教宫里的侍女了,男人按摩还是没意思……”刘德嘀咕着:“大保健,才好!”
  只是,他现在也就只能想想,不敢真的在自己宫里弄一群女人整日荒淫。
  成大事者,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但等他做了太子,就可以撕下这伪装了。
  对于汉室太子来说,啪啪啪,不断的啪啪啪,为社稷延后就是神圣的天职!
  没多久,石穰就到了。
  刘德躺到榻上,接受着石穰的按摩,一边闭着眼睛享受,一边问道:“前些时候,我跟卿所说的事情,卿可写信了?”
  “回殿下,臣已写信给老师,只是尚未收到回信……”石穰恭敬地答道:“不过以臣之见,老师定然会欣然前来的!”
  刘德点了点头道:“这就好……”
  刘德为了将仓公淳于意这个大牛钓来长安,可真是下血本了!
  不仅仅承诺负担其医学研究的全部费用和支持,更许诺拨款给他编纂一本药典……
  假如这样,淳于意还不马上来长安,那他就妄为名医,更会愧对他的老师以及祖师爷扁鹊!


第124章 李广的誓言
  翌日,刘德特地留在宫中,等着李广上门。
  前世之时,刘德从来没有见过李广,因而,对于李广,刘德是有着十足的好奇心的。
  他想看看,李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隅中之时,王道就领着一位穿着武将服的将军,走进了殿中。
  “臣骁骑都尉李广拜见殿下……”李广的声音非常洪亮,整个人的体格也很壮实,矗立着就像一个铁塔。
  据说,当年李广以良家子身份投军,带着陇西李氏的族人,在匈奴阵中杀了三进三出,阵斩了一位匈奴贵族大当户,因而,李广后来出生的长子取名当户,以纪念他的那个功绩。
  “卿平身吧……”刘德起身,打量了一下李广。
  毫无疑问,李广的体格已经属于重量级的武将了,他身高目测大概一米八五往上,体重至少九十公斤,留着长长的髯须,一张方脸显得特别有精神。
  当年,刘德的祖父太宗孝文皇帝御驾亲征,在进军的途中见到了李广,就赞道:“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何足道哉!”
  刘德走到李广的身边,抬起头,望着这个铁塔般的将军,问道:“李都尉此来,可有事情?”
  刘德现在还不太想跟李广牵扯过深,更不想与之有太过紧密的联系。
  见到李广本人,满足了他自己的好奇心就足够了。
  原因嘛……
  现在的李广,就是一个自负甚高,桀骜不驯的将军。
  李广才气无双,没人能否认这一点。
  他年少成名,二十多岁就做了汉室的武骑常侍,还得到了太宗孝文皇帝的看重和栽培,委以陇西都尉之职。
  以此时的社会背景来说,能在二十多岁就出任一郡都尉执掌一郡军权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更何况是陇西这种重兵集结,面对匈奴作战的第一线边郡都尉!
  但是,天才总是有着种种毛病和缺陷的。
  譬如此时的李广……
  以刘德前世听说过的许多事情和故事来看,现在的他,根本就驾驭不了李广。
  “末将也没别的事情,就是想来拜见一下殿下……”李广低着头,恭敬地答道:“另外就是末将听说殿下搞了个考举……”
  “嗯?”刘德笑道:“将军有何见解?”
  “末将觉得,殿下的考举之中没有为末将这等武人设置一个武考,颇为不公……”李广低着头,大着胆子的道。
  站在李广的立场上来说,一个没有给武人留下位置的考举,确实是有些歧视武人了。
  但这话说出口后,李广也觉得有些不妥了,语气太生硬了,没给殿下留什么台阶和面子……
  只是,他向来自负惯了,因此也觉得不以为意。
  刘德笑了笑,也没在乎李广的语气里有什么问题。
  他是皇子,是要做储君的人,怎么可能去计较这些小问题,何况,李广说的对!刘德觉得文武就像一个人的两只脚,无论崇文偃武,还尚武抑文,都是不好的。
  “将军的建议,我知道了,下次再行考举,定会设置武举……”刘德点点头道。
  其实,此时的汉家天子,对于自己的枪杆子的重视程度,是远超其他之后任何朝代的。
  在此时,汉家基本在关中和边郡建立起了完善的预备役制度,基本所有的成年男子每年都会接受一段时间的军事训练,在上谷等匈奴入侵的重灾区,基本上就是军民一体,一旦匈奴入侵,几乎人人都能上阵。
  前世作为一个诸侯王,刘德自己也曾经参与和指挥过封国百姓进行军事训练的事情。
  对此,他还是有发言权的。
  事实上,因为自建国以来,汉室就承受着匈奴的强大军事压力,为了能在有朝一日,匈奴人大举入侵时,能保证战胜,而不至于再发生白登之围那样的悲剧,自刘邦起,汉室上至天子,下至诸侯王,就奉行了“士非教不得征”的国策。
  简单的来说,在汉代想要当个大头兵,吃军粮,第一个条件,就是你必须是接受过三年以上军事训练,表现合格的成年男子。
  像汉家的南北两军,就全部是从良家子里筛选出来的优秀兵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