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要做皇帝-第4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汉室,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唯有投军最为实际。
而汉军将佐回归自己的家乡,主要目的,也是从父老子弟中挑选合格的兵源,充实自己的行伍。
但,在军中这几个月,让黄匡深知一个道理——军队,要求的不是喜欢逞个人英雄的莽夫。
恰恰相反,多数军队,更喜欢那些老实淳朴,一言不发的农民子弟。
就像细柳营,从不选用游侠儿,都以良家子充之。
汉家的羽林卫和虎贲卫,更是只选择北地和陇右以及代国的良家子和北地骑士出身的士兵。
所以,这些昔日的玩伴,一个也不在他的计划里。
他想要的兵源,在乡下,在农村,在那些老实巴结,勤劳肯干的佃户家庭和自耕农家庭。
而这需要他父亲帮忙,去考察家风,观察为人。
一定要选取忠诚可靠的农民子弟,最好是跟自家有租佃关系的年轻男丁。
只有这样的兵源,才可靠,才有用,才能帮助自己。
除了这些游侠外,华阴城的三老和乡绅们,也都纷纷来了。
这些人,都是黄匡以前熟悉的长辈。
此刻,这些人一个个双眼放光,像看到珍稀宝贝一样,纷纷围上前来,嘘寒问暖。
“世侄啊,我是你王家世叔啊……”有大腹便便的商贾搓着手上前刷脸:“还记得吗?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也有羽冠巾纶的文人,拱手说道:“黄贤侄,吾与汝家三世交好,尔幼时吾就已知,汝非池中物,如今,果然……”
更有往日曾经对他严苛无比的官方人物,微笑着说道:“赳赳武夫,国之干臣,吾早知黄家郎豪杰也,以往严厉对待,乃是鞭策,果不其然啊……”
而这些人绕老绕去,最终,都会提及一个事情:贤侄,我家有女,年方二八,甚贤良淑德,仰慕贤侄已久了,不知道贤侄愿不愿意见一见呢?
但黄匡对这些人都只是热情的拱拱手,虚应一番故事。
在从军之前,黄匡从未想过自己能有今日。
但是,如今,他薄有微功,因为孙振的关系,名字甚至为细柳营的都尉卫驰所知,还得到了后者的赞赏。
所以,他的野心,也就不可避免的膨胀起来。
“做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他在心里沉吟着,然后吐出那个名字:“韩氏女……”
两年前,黄匡还是个游侠时,曾在长安街头,与一位贵女擦肩而过,从此惊为天人。
后来,黄匡经过努力后,打探得知,对方乃是当今元老,弓高候韩颓当之孙女,虽然只是庶出,但也不是他可以攀附的。
但现在嘛……
“只要我能成为胸甲司马,就可以请都尉为我媒人,上门提亲,弓高候必不会拒绝一位胸甲司马提亲……”黄匡握着拳头,他感觉自己的人生一片光明。
这就是为何,汉家最优秀的男儿,会奋不顾身的投身军伍。
因为,军中自有黄金屋,军中自有颜如玉。
只要有能力,立下军功。
曾经高攀不上,哪怕是幻想,都不可能的贵女,淑女,转瞬就会被其家人打扮的漂漂亮亮,抬着无数嫁妆,送入家门,做你良妇,立白首之誓,取同心之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此时此刻,整个关中的各个乡亭,大体都有着类似黄匡归家一样的气氛。
那些投军,从军的英雄好汉们,带着军功和手足同袍以及未来的美好生活,从前线归来。
许多家庭,从此境遇被彻底改变。
从庶民之家,变成士族、将校之家者,数都不数清楚。
许多游侠和逃犯,更是因此洗白,从家族的罪人和耻辱,变成了家族的光荣和顶梁柱。
但也不全然都是欢喜。
也有许多的家庭,没有等来自己的儿子、丈夫和兄长带着荣誉和财富平安归来。
他们等到的是一副棺椁。
地方上的官吏带着抬着棺椁的士卒们来到他的家里。
棺椁上,覆盖着这位英雄生前所在的军队的战旗。
“老大人,请节哀顺变,贵子,作战勇敢,奋勇杀敌,实为好丈夫好汉子……”
随同棺椁而来的,还有这位英雄的抚恤金和赏赐以及朝廷发放的【王事烈属】的牌匾。
按照最新的天子诏命:死王事者,烈士也,其家人,烈属也,朕之肱骨,国之脊梁,其令有司,比山东复,岁遣官吏巡视之。
而山东复这个待遇,依据汉律,这个家族从此享有了许多特权,还可以减免田税和徭役,逢年过节,也会得到国家慰问和赏赐。
第876章 觐见(一)
未央宫中,同样是喜气洋洋。
归来的骠骑将军义纵,穿着一身戎服,腰间系着佩剑,特意留出来的浅浅的胡须,别在嘴唇上,好让他显得稍微成熟一些。
在他身后,一个小小的拖油瓶,左顾右盼,打量着这汉家的巍巍宫廷。
“老师,传说陛下双目如炬,动合鬼神,脚履阴阳,是不是真的?”田建悄悄的找了个机会,拉了拉义纵的衣袖,低声问道。
他实在太紧张了。
未央宫,这是他过去做梦都不敢想的地方。
如今,自己却身临其境。
而马上就要面见那位传说中的圣天子,田建更是连手脚都有些颤抖。
实在是,他过去两三个月,一直都在军营里,与他来往和相处的,基本都是军人。
马邑之战大胜,封赏如尿崩。
一个又一个立功士卒,军官,纷纷被提拔。
便是普通的士卒,甚至军中杂役,都能拿到赏钱。
在胜利、厚赏以及提拔的三重冲击下。
几乎所有参战的士卒,立刻就全部都成了当今的脑残粉。
在军人眼里,能让自己打胜仗,还不克扣自己赏钱的皇帝,当然是圣天子,五百年不出的圣人了。
在他们嘴里,当今,已然成为了十全十美,无所不能,至高无上的神圣天子。
在这样的圈子里,莫说是田建只是一个三观都还不稳固的少年郎。
便是已有牢固信念的成年人,也很难不被洗脑。
“别害怕,陛下是一个很和善的人……”义纵提了提腰间刚刚到手的官印,笑着道:“等一下,面圣之时,不要紧张,陛下问什么,你就照实回答好了……”
马邑之战结束后,义纵就正式将田建收入自己的门下,当成入室弟子了。
原因很简单。
其一,通过观察,义纵确信这个忠臣义士之后,思维跟逻辑能力,远超同龄人,尤其是在数学方面,有着超人的天赋。
这个今年不过十二三岁的少年郎,在去年之前,从未接触过任何高深的数学理论。
所学的也就是《仓颉篇》《急就篇》这样的启蒙课本,最多稍稍涉猎了一些春秋和尚书的残章。
但,从两个月前,他开始学习《九章算术》开始,他的数学能力就彰显出来。
在两个月内,他就基本掌握和学会了所有《九章算术》记载的全部算术公式,并且能运用起来。
虽然这似乎有着天子所创造的012345……这样的汉数数字的关系。
但这依然足够惊人!
堪称神童,即使是古代的甘罗,恐怕也不过如此。
虽然目前还不清楚,他在兵事之上,是否有着同样的天赋。
但,这已经足够证明,此子是可造之材。
当今天子轻文学而重算术,轻虚重实。
兰台之中,除了一个司马相如,是以文学侍君外,余者,连一个专门的文人也没有。
多数的尚书郎,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必须乖乖的回家去啃那些算术著作。
无论是先秦时代的古籍,还是近代以来的著述。
都必须读仔细了,学认真了。
不然,天子丢个任务下来,没完成的,会被认为“没有能力”,然后从哪来回哪去。
如今,数学学的好,前途必然光明!
一个简单的例子——考举的题目里,十道中,最少有五道是算术题,剩下的也都会或多或少的与算术有关。
这直接导致,诸子百家全部重视数学。
有着这样的数学天赋的弟子,收到门下,最起码不会丢人。
其二,则是最重要的原因——此子已入陛下之眼。
在义纵奏报上武州塞的义士事迹后,天子就特意下诏,要求他将这个忠臣义士之后,带来长安了。
义纵当然不傻了。
立刻就知道,自己要配合天子。
收此子入门,就是对天子的最好的配合。
借着这个举动,汉家君臣,就可以用实际行动告诉天下人——忠臣义士,不会毫无回报。
小田建却不知道自己的恩师心里的想法。
他依旧紧张非常。
但好在,他的紧张感,很快就被一个忽如其来的小孩子给冲散了。
只见,在前方不远处的阁廊内,一个穿着明黄色的小肚兜,光着屁股的小男孩,他光着小脚丫子,咿咿呀呀的在走廊上欢快的奔跑着。
他的身后,一堆的宦官侍女,像伺候祖宗一样的紧跟不舍,但又不敢靠的太近。
他看上去,大约最多两岁,似乎刚刚学会了跑步,对奔跑乐此不彼。
好在,这宫里的走廊打扫的很干净,也很平整,走廊铺的也是木板,所以,不需要担心他会跌倒。
然而,田建发现,自己的老师,在看到这个小男孩后,脸色忽然变得严肃起来,他挺直身子,带着田建,走上前去,在那个小男孩面前低下自己的头颅,躬身拜道:“臣,骠骑将军东成候纵,拜见殿下,恭问殿下安……”
田建这才醒悟过来——能在宫里自由玩耍的,除了当今天子的皇子外,还能有谁?
田建连忙匍匐在地上,将脑袋深深埋下,不敢直视这位大汉的皇子。
这位汉家的殿下,天子的血脉,似乎已经习惯了接受大臣们的问安。
他似模似样的矜持的顿住脚步,然后,稚声稚气的模仿着大人教他的话:“孤安,卿免礼……”他话还没说完,一个宦官就过来,说道:“殿下,这是您的舅父,东成候义纵……”
那宦官笑着对义纵道:“君候莫怪,殿下已有年余未见君候,难免认生……”
“舅父?”汉家的皇长子抬着头,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大臣。
他今年已经两岁了。
虽然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
但却并非那种既不知喜,也不知忧的米虫。
他的父亲在他学会走路说话后,就下了严令:皇长子跌倒若无伤,敢有搀扶者,斩!皇长子每日饮食,敢有喂食者,斩!敢与皇长子为坐骑者,斩!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虽一直身处深宫,受到严格保护和呵护。
但,却并不是娇生惯养之人。
恰恰相反,他老爹对他的要求非常严厉。
这就造成了,他年纪虽不过两岁,但已经隐约明白了一些事情。
譬如,跌倒了,就算再怎么哭,也不会有人扶,直到他自己站起来,才会宦官侍女立刻上前,为他擦拭灰尘和眼泪。
又譬如,他必须自己拿着勺子跟筷子吃饭。
除了每天早上可以喝奶外,其他时候,哪怕再如何想喝,也是喝不到的。
奶妈们,在上午以后,就被禁止接近。
独立和自尊,渐渐的在他内心养成。
虽然仅仅两岁,但已经渐渐有了些汉家皇子的风范。
这使得,几乎所有与这位皇长子接触过的贵族大臣,回家后,立刻就对左右心腹感慨:“当今皇长子,聪慧伶利,是社稷之主……”
许多人因此将宝提前押在了他身上。
“舅父大人……”刘病已微微回礼,然后,他将视线前移,看到了义纵身后的田建,问道:“舅父大人,这就是我的玩伴吗?”
义纵点点头,拜道:“唯!殿下,此子,臣之弟子,忠臣之后……”
此番回京,义纵已经知道了天子的安排。
他的弟子田建将与另外几位来自民间的忠臣义士之后,一起成为皇长子的伴读。
他们将一直陪伴皇长子,直到四岁。
四岁后,只会有一人能留下,陪伴皇长子,前往上林苑的学苑,如同普通学生一般,去与那些孤儿一起上学,一起成长。
这是陛下的命令。
为的是什么?
义纵心里很明白——这是在按照储君的标准培养啊,只是今上选择和培养自己的继承人的方式,较之之前历代都完全不同。
在很早以前,在自己的这个外甥刚刚出世之时,义纵就听到过陛下说过:他的儿子,决不能在锦衣玉食和深宫之中成长,必须进入民间,与市井为伍,同百姓为伴。
换句话说,从今上开始,老刘家不再需要一个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能被大臣和贵族像木偶一样操纵的皇帝。
刘氏的每一个皇子,从此在成年之前,都会过着与一般官宦子弟无二的生活。
甚至,可能,没有几个人知道,这是大汉皇子,天家贵胄。
这样的教育方式,义纵不敢质疑,但他清楚,最起码,通过这样的培养和教育,未来的汉家储君,不会是傻白甜,也不可能是那种别人说风就是雨的二货。
……
刘病已点点头,跟个大人似的,惦着脚,走到田建身边,道:“抬起头来,让孤看看……”
田建闻言,连忙抬头,顿首道:“殿下,小民田建……”
“父皇说,你数学不错,让孤跟你多学习……”刘病已似模似样的摇头晃脑地说道:“孤问你一个问题啊……”
刘病已眼珠子一转,想了想,然后严肃地问道:“一加一等于几?”
扑哧!
义纵终于被自己的这个逗逼外甥给逗乐了。
他抱起刘病已,说道:“殿下,先等臣与田建,去拜见陛下之后,臣再让田建来与殿下玩耍罢……”
阿姐这一年,常常给他写信,信里说了许多这位逗逼外甥的搞笑之事。
以前,义纵觉得,那多半有些夸张。
但现在,义纵确信无疑——自己的外甥,大汉帝国的皇长子,确实是个逗逼。
第877章 觐见(二)
刘彻此刻正在翻阅着少府和太常的报告。
报告很长很长,足足堆满了整个案几。
这些报告,都是近来和未来三个月,汉室将要支付给士卒和军官们的赏赐的有关奏疏。
总的来说,此番马邑之战,汉家对军队的赏赐,主要是分做三部分的。
第一,毫无疑问是爵位和土地。
依照军功勋爵名田宅,战功受封的士卒,是可以得到相应爵位的土地和房屋的。
当年,秦帝国就是靠着这一手,吊打了全世界。
秦兵的悍勇和作战意志,因此冠绝列国。
将包括魏武卒这样的强军,打的都不敢与秦军交锋。
汉室鼎立以来,其实除了国初,是严格执行的军功勋爵名田宅外,在太宗上台后,就开始渐渐停止了按照爵位给付土地和房屋的制度。
这一方面,是因为汉家天子动不动就赐爵,搞得国内不更以下爵位泛滥。
其后,别出心裁的输粟捐爵制度,几乎将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打入深渊。
直到刘彻即位后,慢慢的将它复活。
即使如此,现在的汉家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与秦代相比,依旧是个跛子。
秦爵体系,立足于耕战制度之上。
突出的就是每一级爵位都与下一级和上一级,有着明显的差距。
譬如,在秦体系之内。
只有有爵位的人才能蓄奴,个人的土地上限与其爵位息息相关。
但汉室却没有这些限制。
有钱就是大爷。
一个家赀百万的富商,即使只是一个庶民,也能照样在家里养几十个奴仆鲜衣怒马,兼并数百上千亩土地。
而一个家无余财的五大夫,却可能还要给这位庶民富商做佃户。
所以,当年晁错就毫不遮掩的说: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亡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与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意思是,爵位这东西,陛下您开口随便封就是了,反正不要本钱。
这句话间接证明了,在当时的汉室,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已然崩溃。
因为,秦的爵位,可是非常值钱的。
从簪枭开始,就享有特权。
譬如,秦律规定,簪枭从军,每顿给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干草半石。
从不更开始,可免一人更役。
而在汉室,只有公乘以上,才能享受这个待遇。
而汉家爵位系统的真正分水岭,是自第九级的五大夫开始。
从这个级别开始,将贵族和庶民,划为两个阶级。
汉室的官宦世家和将门世家,就是以五大夫为基础的。
原因是,汉室从五大夫开始,赐给食邑。
使他们能有余钱和人力,组织和训练自己的子侄。
汉室的封君制度,由此而始。
然而,能爬到这个爵位的人,统统都是中级以上的军官。
泥腿子,除非走了狗屎运,斩得一个敌军的大人物首级,不然,就算打一辈子仗,也熬不到第五级的公大夫。
而汉家,公大夫一下的爵位,根本不值钱。
甚至,可以这么说,第五级的公大夫跟第一级的公士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待遇几乎没有区别。
也就是面子上好看一些。
只有到了公乘以上,爵位的待遇和作用,才体现出来。
这种制度体系的设计,很显然是为了方便了上层的贵族能肆无忌惮的随心所欲的压迫下层的百姓,剥削他们,奴役他们。
这种体系,在和平时期,当然是有利于统治的。
但在战争时期……
却是个极大的错误!
打仗,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士卒去冲锋陷阵,与敌人白刃交战。
而在战争时期,士卒就是个消耗品。
倘若不能鼓励更多的下层百姓踊跃参军,那么,等刘彻和他的祖辈们辛辛苦苦训练和培养出来的这些精兵死光或者老朽之后,谁来给刘彻开疆拓土,制霸世界?
难道要学武帝,去征发罪犯与赘婿,玩武功爵吗?
那已经被证明是一个极大的错误了。
汉匈战争前期,一汉当五胡,数千汉军追着上万的匈奴骑兵满草原跑,霍去病封狼居胥山,追亡逐北上万里,一个敢阻挡的人也没有的神话,在战争后期,不再出现。
究其原因,是百姓厌战了。
好男儿不愿参军了。
于是国家只能用赘婿和刑徒为军队主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怪像?
武帝为什么要别出心裁,玩武功爵?
答案就是,现有的汉军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不能很好的刺激民间的高素质男丁从军。
那为什么武帝那样的雄主,不直接复活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
反而要去搞一个跛脚的武功爵来修补?
答案就是,旧有的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要复活到能刺激百姓踊跃参军的地步,需要复活它的授田体系。
而,汉室当时无田可授。
除非将告缗没收的土地填进去,但,武帝怎么舍得?
刘彻其实现在也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
想鼓励和刺激百姓,进一步的加大征兵工作的力度,就需要授田,而目前汉室在内地无田可授。
好在……
“中原无田,然东鸥与安东有的是田啊!”
所以,刘彻大笔一挥,狭马邑之战的胜利之威,乾坤独断,下令给有军功的士卒军官授田。
全部按照汉律规定的爵位授田比例授予有功士卒。
譬如,公士是一百五十亩土地和一个宅子,上造两百亩两宅,簪枭三百亩,不更四百亩。
但这些土地和宅子,不是在东鸥,就是在安东,在怀化。
想要得到他们,就必须迁徙到这些地方去。
而这四个级别的爵位的军人,占据汉军所有兵源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实际上,刘彻是在用土地和政策,诱、惑军人前往这些新得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未来,每征服一个地区,都在当地如此。
某些遥远之地,直接将授田数和屋舍翻倍,甚至翻三倍。
以此,既鼓励移民,又能强化控制和统治。
对刘彻来说,这是最好的办法。
只是……
财政支出有些大……
仅仅是这授田和给士兵建房子,假如,所有士兵都选择移民,那么,恐怕将要支出数万万!
好在,国人自古恋乡情节极为严重。
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移民迁徙到远离故土的化外之地。
实际上,会马上选择移民的,只占士兵总数的不到千分之一。
这就很好处理了。
不过几百万的支出,就能换来上千户甚至数千户能屯垦守边的军人家庭。
这买卖,划算的很!
而不愿移民的士卒,他们的土地和屋舍,可以暂记。
换句话说,当他们想移民时,跟官府招呼一声就可以了。
这个帐刘彻绝对会认。
而且会坚定不移的认!
除了土地跟房子。
军人们最关心的,当然是票子了。
这些奏疏中,主要也都是在报告票子的支出问题。
本次,马邑之战,汉军俘获匈奴骑兵、贵族,加起来大约两万多人,牲畜接近一百三十万左右,战马二十万匹上下(包括南池和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