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要做皇帝-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苍鹰?”剧孟好奇地问道:“殿下是指的中郎将吗?”
“嗯!”刘德心里咯噔一声,他却是忘了,郅都苍鹰的外号,要等他做了中尉,杀的长安城贵族心惊肉跳之后才会被人按到头上的,不过也没关系,身为皇子,给大臣取个外号,这不算什么大事!
第131章 丧心病狂的第五题
刘德在城东的一个校场附近找到了在那里指挥着衙役们维持着秩序的中郎将郅都。
中郎将这个官职,在此时比较复杂。
汉承秦制,基本继承了秦代大部分的政治设计和构架。
整个国家的基本政治形态差不多就是山寨的秦代的设计,然后,历代汉家天子,就在这些秦人的政治智慧结晶上不断的加些自己的理解和见解。
中郎将这个秦代仅次将军的武职,自然逃不脱汉家天子的魔掌了。
在此时,中郎将的名目有许多个说法,但主要有三:五官及左右中郎将,在汉代史上,称为“三署”,主要是负责天子的个人安保与皇室车骑及朝廷大臣的安全。
而郅都现在担任的就是五官中郎将一职。
所谓的五官是指的那五个呢?议郎、侍郎、中郎、外郎、散郎,因此,实际上,现在的郅都是文官,而非武职,其职权是管理和约束朝廷的郎官们协助御史大夫整治吏治。
但,刘德却知道,郅都这头便宜老爹的苍鹰,不仅仅是个酷吏,还是一位有着很强军事天赋的名将胚子,前世郅都倘若不是被窦太后赐死的话,那么,在对匈奴战争中,他能贡献的力量应该不比韩安国、李广、程不识差。
所谓“战克之将,国之爪牙”并非只是说说而已,雁门关下横尸累累的匈奴尸首,就是他功绩的最佳注释。
“臣郅都恭迎殿下……”刘德的马车刚刚到,郅都就带着大大小小的属官出来迎接了。
刘德走下马车,笑着扶起郅都道:“卿快快平身……”
这头苍鹰对于贵族、地主恶霸来说,自然是恐怖的恶鬼,索命的无常。
但对于刘德跟他的便宜老爹来说,这却是一把锋利的匕首。
基本上,遇到棘手的问题,马上就会想到:不用担心,我还有郅都!
而且刘德觉得,郅都被打进酷吏传之中,真是冤枉他了,比之同在酷吏传中的宁成、义纵、王温舒等后辈,郅都其实从来没有做过半点以权谋私,欺压平民的事情,他一生之中都在跟权贵与恶霸做斗争,其在济南郡一边杀地主恶霸,一边组织民众修缮水利,开辟良田,贯彻朝廷轻徭薄赋的政策,使济南人口户数在之后十几年里不断增加,可谓功在社稷。
就是刘德后来在河间国,遇到一些济南来的商旅人家,也常常能听到济南人对于郅都的怀念。
“这次的考举,有劳卿家了……”刘德笑着拉着郅都的手亲切的道。
“臣不敢当殿下缪赞!”郅都低着头道。
“卿过谦了……”刘德摇摇头,看了看郅都平静的脸,笑道:“这次考举有卿坐镇,我就放心了!”
有郅都在,基本上考举的秩序就不需要担心了。
刘德抬头看了看渐渐高升的太阳,就对郅都道:“卿先忙,我还有事,就不与卿多叙了!”
他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跟郅都告别,刘德先去了趟长乐宫,给窦太后问安,顺便给她做了一套眼保健操。
刘德自然不会放过这种跟窦太后拉近关系培养感情的机会,期间自然是想尽办法的说好话,争取赢得窦太后的感情。
这样例行公事后,刘德就回到自己的寝宫中。
在宫殿前的院子里,几口大鼎正在烈火的烹煮之下,散发出浓烈刺鼻的药味。
“这里熬了多少?”刘德走过去对王道问道。
“回殿下,已经熬了大概一千多斤,用木桶装了起来,这是第二批熬制的汤药!”王道恭敬地答道:“在考举开始前,奴婢能保证熬出三千斤的汤药,供给士子与监考众人饮用!”
“这就好!”刘德点点头,心里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今天的天气,比起前几日来说,恐怕会更热,到中午左右,温度少说也能答道三十五度以上,如此炎热的天气中,万一若是出现大面积的中暑情况,对于刘德来说就不妙了。
好在,身为穿越者,刘德怎么会不知道后世大吃货省出名的凉茶呢?
王老吉、加多宝可是就差打出狗脑子的两个品牌啊!
而且大吃货省人民喜爱的凉茶配方也简单的很,就算刘德从没用心留意过,也大抵知道,凉茶里有金银花、甘草,刘德自己又脑补了两个清热解毒的中药:菊花跟夏枯草加了进去。
这样,一款西汉版的凉茶就问世了。
跟后世的凉茶是否有差距跟区别,刘德不清楚,但,最起码有了这样一种清热解暑的茶饮,大面积中暑的意外,就能降到最低了。
“倒一碗来给我尝尝!”刘德吩咐道。
没多久,一碗凉茶就端到了刘德面前,刘德看了看,卖相比较差,看上去有些药,而不是保健用的凉茶,捏着鼻子尝了一口,味道也不怎样。
“多放些甘草吧!”刘德只吃了一口就不吃了,将那碗凉茶倒掉,吩咐道。
刘德能做到的也就这么些了,假如有人说这凉茶味道不好不喝,那他就活该中暑!
至于士子不接受凉茶,拒绝饮用这种事情,刘德一点都不担心,事实上,凉茶可以说是古代中国记载最古老的一种中药制剂了,它曾经甚至是殷商王朝不传之密,是成汤天子的神器。
刘德与其说是发明,倒不如说是复活了这种避暑降温的中药汤饮。
“你们忙……”刘德挥挥手走进寝宫之中,从他的榻上拿起一张被密封在竹筒之中的纸张,拿出来看了看。
这张纸上,记载的就是今天考举的五道算术题。
刘德看着这纸上那最后的一道题目,心里想着:“有没有人能答出呢?”
这确实有些难度啊!
这道题目是这样的:今有百人答题,八十一人答对第一题,九十一人答对第两题,八十五人答对第三题,七十九人答对第四题,七十四人答对第五题。答对三题及以上者方为合格,问:合格者几人?
“会不会太过丧心病狂了?”刘德心里想着,权衡着,这道题目,别说是现在的人了,便是后世的许多大学生都答不出来,最初刘德也不想用这道题目的。
然而后来想了想,数学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未解的难题啊!
没有哥德巴赫猜想,后世西方的数学就不可能进步那么快。
因而一咬牙,刘德就用上了这道他前世被自己的侄子难倒的题目。
没人答对没有关系,甚至可能没人答对的效果更好!
士子们都是要脸的!
假如这次没有一个人能答出此题,那么对于他们无疑是个强刺激,能刺激许多人去研究和解读数学中的奥秘,寻找数学的规律。
第132章 难题
颜异拿着号牌,走进考场之中,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他驾轻就熟的找到了属于他的位子,跪坐下来,然后拿出笔墨,静等着考试开始。
“咦……”颜异抬头向前一看,颇为惊讶了一声:“前面那几块竖起来的木板是做什么的?”
只见在校场中央,竖立着几块一人高的木板,木板之上用一块遮挡了起来,没人知道里面是什么。
于是考场之中,发现了此事的士子们纷纷议论了起来。
“肃静!”张汤负手走上校场中央的高台,大声命令道:“离考举开始还有一刻钟,所有士子请保持肃静,不可交头接耳!”
许是张汤身上穿着的官服和左右矗立的禁军起了威慑作用,整个考场霎时安静了下来。
张汤接着道:“下面,我来宣布本次考举的规矩……”
“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偷看他人试卷,违者,一经发现不止考试成绩为零,还要移送内史衙门治罪!有发现他人舞弊而不检举者,连坐为共犯,一样废除考试成绩!”这个规矩是针对前次考举查出的几个舞弊例子而做出的针对性对策。伴随着张汤的声音,许多士子心里都是咯噔了一下。连坐法之下,想要舞弊,那难度无疑就大大增加了。
张汤向前走了一步,继续道:“其二,今天天热,殿下特地从古籍之中查阅得了一道解暑汤饮,等会,我会让人给诸位每人发一个碗,考试之时,每隔一刻钟,就会有人来给诸位添一次汤饮,若实在酷暑难耐,诸位也可提前交卷,万不可意气用事!”这些话有没有作用没有人知道,但事先不申明,出了乱子,就不得了了!到时候连个推脱的法子都没有!
“其三……”张汤继续道:“考题写于木板之上,我会命人将木板四处移动,诸君好好看题,切勿看错,免得误了考试!”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连纸都不过是刚刚出现,印刷术自然是影子都没有一个。
就算刘德知道可以用雕版印刷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印刷所用的油墨去哪里找。
至于找人抄录……
两千多份试卷,要是找人来抄录,天知道得要多少人。
这人一多,考题难免就会泄露。
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将考题的字体放大,写到几块木板之上,等到开考,就让人举着木板给士子们看。
至于万一有人近视看不清楚什么的,那就只能说一声遗憾了。
考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想要一开始就做到尽善尽美,那怎么可能?
说完这些话,张汤就对站在他旁边的亲信心腹田甲吩咐道:“烦请兄长将白纸分发下去,每位士子发三张……”
“诺!”田甲点了点头,看着张汤,他也是心中感慨了一声,如今的张汤变化真的是很大,再也不是当年那个需要仰仗他的资助,才能读书的年轻人了,身上已经若隐若现的带着些威势。
“传闻考举之后,刘德殿下就要给张汤、汲黯、剧孟升官了!”田甲想着:“这一升,起码就是六百石的实权官职,甚至可能是侍郎、议郎一类的郎官!”
汉家的郎官,将来有很大可能是能做到两千石级别的九卿的。
“我得抓紧机会,让张汤早日娶我家细君回家!”一旦张汤做了郎官,能否遵守诺言,继续跟他家联姻,那就真是未知了。
如今长安城的彻侯贵族们,可是人人都盯着刘德殿下手下的三大干臣,就连剧孟那个大老粗,竟然都被好几家彻侯哄抢者,想要招其为婿。
追逐张汤、汲黯的就更多了!
传言,连章武、南皮两位德高望重的外戚都有所意动!
再不抓紧机会,到时候别说正室了,小妾的位置估计都要没了!
没人比田甲更清楚长安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了!
怀着这样的心思,田甲带着人,将白纸一一分发下去,发完最后一人,校场的大门徐徐关闭,考试开始了。
十几块木板被人举着放到了校场的四角,基本上是每七十人分享一块木板。
……
一共五道题目,每答对一题得一分,这是现在人所共知的事情。
但,这次的考举,只会有一百人能通过。
这就意味着,最起码要答对四道题,才有机会成为那百分之一,甚至可能需要五题全对!
因此,当木板上的布取下之后,所有的士子就立刻拿起笔,将木板上的题目抄到纸上,然后,再三核对,确认无误后,才开始作答。
颜异将五题全部抄到纸上后,看了看。
这第一道题真是简单至极!
勾股定律,这是现在连蒙学的幼童都知道的!
但正因为如此,颜异心里却隐隐开始不安了。
果然,再看下面的题目,难度一个比一个高了,第二题颜异还觉得比较轻松,但第三题就变得辣手无比,涉及到了衰分,甚至是反衰分,无疑,这是相当有难度的算术题了。
第四题,难度比之第三题相差无几,让颜异稍稍有些安心。
虽然难,但大体没有超脱出九章算术的范围。
颜异自认为自己应该还是能解出的。
毕竟,他家是世代望族,这望族,自然土地多,土地一多,租户就多,每年都需要计算租户的租税跟田苗钱,没有足够的算术底子,显然是没办法积攒出这么多家业的。
但是,当他看到第五题,整个人瞬间都感觉不好了。
“今有百人答题,八十一人答对第一题,九十一人答对第两题,八十五人答对第三题,七十九人答对第四题,七十四人答对第五题。答对三题及以上者方为合格,问:合格者几人?”颜异反反复复的念叨着这个题目,一时之间真是感觉无从下手。
九章算术里,有过近似这样的题目!
但是毫无疑问,出题的那人丧心病狂的将整个题目的难度放大了数倍。
要知道,在九章算术中,就是难度最高的一题,也只是五人分钱或者三人分金。
“此题,我做不出来!”思考了良久,颜异不得不承认,这道题目超出了他目前的能力范围。
第133章 考举中的大鱼
颜异算是一个明智的人,当他发现自己没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出那最后的一道题目之后,立即就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四题上面,他是个聪明人,知道怎么抉择。
但有人却爱钻牛尖角,且乐此不疲。
譬如在另外一个考场之中,一位华服锦衣的贵族公子,将其他四题丢在一边,埋头解着那困难无比的第五题。
对他来说有没有官当真的无所谓。
官二代的思维,常人一般很难理解。
此刻,在这位贵族公子的眼中,那困难无比的第五题,比之世上任何美人还要动人,让他沉迷于解题当中,无法自拔。
时间渐渐过去,太阳高升,气温越来越高,不多时,地面就变得像个火炉一般,考场中的差役们不得不洒水降温,同时不断给考试的士子们添加汤饮。
刘德在这个时候急匆匆的赶来考场,他的身边跟着一个小宦官,这个小宦官是从甘泉宫赶回来奉着章德的吩咐来通风报信的。
刘德带着这个宦官,进了考场,先是找到张汤,急匆匆地问道:“张卿,你这考场中可有一名二十三四岁,个子不高,喜欢穿白衣的贵公子?”
张汤微微一愣,道:“殿下,请容臣查看一遍……”
同时问道:“殿下此人可有什么不妥?”
当然不妥了!
刘德也是刚刚才知道,他的考举士子中混进了一条大鱼!
郎中令周仁的爱子——周远!
在后世的史书上,周仁这个名字真是没几个人知道,更没多少清楚他到底是何方神圣。
就算偶尔有人翻开史记,看到此人的大名,估计也就一笑置之,并不怎么关注他。
因为他官小,区区郎中令,甚至连九卿都不是。
但有前世记忆的刘德却太清楚这个周仁的威力了!
毫不夸张的说,这位郎中令对便宜老爹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周亚夫跟晁错两人之和。
便宜老爹对周仁的信任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就是他偷腥之时,站在门口把风的,必定是周仁。
不单单如此,就是便宜老爹的后。宫之中,周仁进出也从不避嫌。
刘德记得很清楚,前世刘彻能打败那么多兄弟,当上太子,除了他老妈会经营,会拉拢之外,买通了周仁,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棋子。
毫不夸张的说,周远在便宜老爹心中的地位,就跟前朝的邓通在太宗孝文皇帝心中的地位一般,都是那种官职不高,地位不显,未必也能帮你成事,但败事绰绰有余的存在。
而周远是周仁的独子,周仁对其无比宠溺。
这样一个人却隐姓埋名,跑来参加考举了。
假如不是章德在便宜老爹身边伺候的时候留了个心眼,偷听到了周仁跟便宜老爹之间的闲聊,马上派人来通告刘德,刘德可能都不知道。
毫无疑问,周远此人必须谨慎对待。
张汤查了一遍,摇头道:“殿下,臣这里没有您所说的人……”
二十多岁,个子不高的贵公子就那么几个,没有一个是符合刘德所说的情况的。
“我再去剧孟哪里看看……”刘德抛下这句话,风风火火的跑去另外一个考场,到了那里,虽然找到了两三个符合特征的人,但经过小宦官目认,却都不是周远。
最后,当刘德来到汲黯负责的考场时,刚一进去,那小宦官就从人群中发现了他的目标,对刘德奏道:“殿下,左侧那边的那位就是周郎中之子!”
刘德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一位外表平凡,脸上还有着青春痘的年轻贵族公子,正坐在校场的一角,咬着笔杆子,愁眉苦脸,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刘德看了他的样貌,感觉有些眼熟,好像那里见过似的。
他想了想,终于想起来了。
前世,刘彻登基后,他作为诸侯王入朝朝见天子及太后,在王娡的宫中,他可不是见过这位周远?
不过那时,刘德只以为他是宦官一流,于是命人送了贿赂,不多,才几十金,但却被此人丢了出去,当时刘德还惊讶,以为遇到了不吃腥的猫。
现在看来,不吃腥倒是未必,这位周远当时应该是感觉被侮辱了吧?
刘德小声的问那小宦官道:“你可知现在郎中令家的请托之费是多少?”
那小宦官想了想,答道:“奴婢听说,去年汝阳太守张成叔入朝上计,被丞相贬为‘殿’,请托郎中令代为说和,光是拜门就送了五百金!”
五百金啊!
这汝阳太守可真是个土豪啊!
不要看到刘德动不动就花掉一千金,就以为此时金不值钱,跟后世武侠小说中的银票一样泛滥。
当此之时,黄金还是很硬挺的!
一个很直观的背景就是,太宗孝文皇帝时期,十户中产之家的家产总和是一百金。
明年平定吴楚之乱,便宜老爹赏给窦婴的赏赐也只有一千金。
后来卫青为大将军,击匈奴有大功,刘彻的赏赐也只有一千金,而那一千金,卫青拿出五百金为李夫人父母贺寿,甚至哄得李夫人喜笑眉开。
既然是个土豪,那改天得派人去查查,他家里究竟有多少钱了。
这样想着,刘德走进汲黯所在阁楼,见了汲黯,立即吩咐道:“卿与我一套常服,我现在就要换!”
这位周远既然来了,刘德就不打算放他走了。
他老爹在便宜老爹面前的面子那么大,不好好利用,那刘德就是白痴了!
换好衣服以后,刘德就对左右道:“不要有人跟着我,就当我是一个寻常的差役!”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汲黯还是点头道:“臣遵命!”
穿上常服,刘德打扮了一下,好让自己看上去就像一个普通的差役,然后,就走出阁楼,一个人慢慢的走到那周远的身边,悄悄的斜眼看了看。
刘德马上就发现了,这周远居然在攻略他所出的那第五题,以至于其他四题都放在一边没去管!
这怎么行!
那第五题,刘德就没指望有人能解答出来!
而且刘德稍微猫了两眼,发现他的计算方式和思路都出了问题。
不过这也怪不得周远,此时虽然有九章算术这种古典数学的巅峰之作,但是解题思路大体还是遵循着前人的框框架架,并未有所创新,而且,实际上,九章算术并未有明确的数学概念和解题公式。
难道我要帮其作弊?
刘德想了想,摇了摇头,这样的话,也太没节操了,也太赤裸裸了!
对他来说没有好处!
第134章 马屁
周远此刻却沉迷于解题当中,根本无法自拔,甚至热的汗流浃背周远都没去理会,因此也没注意到一个穿着差役便服的少年悄悄的站在了他的身边。
他拿着算筹不停的计算着,思考着。
这个题目激发了他的好胜心。
周远自幼就对算术无比着迷,以至于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去年更是远赴北平,请教前丞相北平侯张苍关于算术的问题。
可惜,北平侯已经垂垂老朽,人都已经痴呆了,当年叱咤风云的计相,如今只能靠饮女子奶水维生,当真让他颇为遗憾。
这次考举传出要考算术之后,他立刻就来了兴趣。
于是他化名张进,来参加考举。
于他而言,做官?太简单了!
他老爹在天子面前只要稍稍一提,立刻就能出任郎官,甚至是实权的大夫。
但他对仕途没什么兴趣。
比起做官来,他更喜欢研究算术,女人以及医术。
……
刘德站在他身边看了一会,然后就默默的走开,走上楼梯之后,刘德就对汲黯吩咐道:“那人的卷子,卿不要看,直接送到我这里来!”
没办法,刘德估计这位周远恐怕到考试结束也找不到那第五题的头绪。
可万一要是他没考上,然后他老爹较真起来,不说别的,只要在刘德的便宜老爹面前夸大某些事实,就足够刘德喝一壶的!
事到如今,只能直接把此人的大名放进录取名单之中了。
反正没人敢说闲话!
……
在中午阳光最盛之前,考举落下了帷幕。
一个个士子汗流浃背的走出考场,有欣喜的,也有失落的。
这些士子出了考场,立即三五成群的对着答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