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要做皇帝-第4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这个想法放到一边,刘彻在汲黯的引导下,走到宣室殿的一侧墙壁前。
这里,在今年的新年的第一天,就悬挂上了一副史无前例的军事地图。
地图大的超出了此前汉家大臣对于地图的认知。
它足足占据了整个宣室殿的一侧墙壁的三分之二,有十二丈长,宽度也有三四丈。
这样大的地图,在标尺和描述上,已经足以将汉匈前线的已知山峦、河流、湖泊以及城塞清清楚楚的显示。
几盏鲸油灯被举到地图前,刘彻接过了一根指挥棒,在地图上先找到梓岭,然后再找到河阴,最后,再找到太原和晋阳、上郡、北地。
“命令轻车将军广,立刻从朝那塞动身,统帅北地军北上至灵武的浑化塞,做出出塞的举动,但不要出塞!”刘彻只是简单的思索了片刻后就下达命令。
李广在北地的朝那塞当新兵营总教官已经两三年了。
干的很不错!
这两年为汉军各军输送了上千名军官和数千骑兵,可谓成绩斐然。
但是,比起他的练兵天赋,他的领军天赋就有些那啥了。
而且,李广嗜酒如命,常常喝的自己都不认识自己。
刘彻可不敢把军队交给一个酒鬼!
李广自也明白自己不被重用的缘故,所以,刘彻听说他在戒酒了。
但这效果却还是未知……
现在让李广率领朝那塞驻军移动到浑化塞,就有着考验他是不是真的戒酒了的打算。
当然,更重要的是战略使然。
讲道理的话,其实北地郡北上,与高阙和榆林,距离更近!
但是,青龙峡天险的存在,使得无论是汉军北上还是匈奴南下,都不得不走古老的狄道,更要穿越一片宽达两三百里,长达四百余里的沙漠。
这条道路,可不好走!
尤其是对汉军来说,更是如此!
但,让李广带兵前往浑化塞,做出要出回中道,转狄道的架势。
刘彻相信,匈奴肯定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力量来戒备。
这样就可以给郅都减轻一定的压力了。
第1057章 国家力量(二)
一个时辰后,丞相周亚夫和少府卿刘舍,大农直不疑以及各相关有司的负责人,全部赶到了宣室殿。
“丞相来的正好……”刘彻看着急匆匆的赶来的周亚夫为首的大臣们,直接道:“朕刚刚接到了前线的战报……”
刘彻望着地图,说道:“一场决战,将要上演了!”
周亚夫等人,抬头看着在油灯照耀下的地图。
只见地图上,一个又一个代表着匈奴主力万骑的标志,围绕在河阴左右。
足足七面大纛,将汉军的郅都所部,钳制在了河阴。
所有人相互看了看,然后点头,拜道:“陛下圣明!”
河阴决战,确实是已经开始了。
匈奴猬集了这么多兵力,肯定是打算要吃掉郅都所部的。
而汉室是绝不可能坐视一位执金吾,一位九卿,陷落在敌手。
哪怕打光国库最后一枚铜钱,用光最后一粒米,汉室也绝不容许郅都所部为匈奴攻灭!
大臣相互看了看,然后,在丞相周亚夫的率领下,集体跪下来,异口同声的道:“臣等恭听圣命!”
郅都平时的人缘其实并不好,百官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想食其肉,剥其皮,饮其血。
但,如今,在战争面前,所有人,所有势力和利益集团,全部都放弃了成见,立刻就选择了抱团支持郅都。
自春秋以来,诸夏就是兄弟阋于墙,然外御其侮!
自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
朴素的民族主义,就已经扎根。
当然,不仅仅是理念和思想,也有着现实利益与派系的利益的考量。
对于现在的汉室大臣和列侯军功利益集团而言。
战争获胜,就是最大公约数!
只要打赢了,那么,人人都能升官发财,甚至使得派系鸡犬升天。
反之,则可能是灾难性的后果!
没有人敢在这样一场决定国运的大战中动手脚,或者公报私仇。
敢这么干的人,肯定会被其他人变成一具尸体!
原因很简单。
对汉家的列侯们,尤其是那些已经穷奢极欲,如同烈火烹油,富贵到极点的列侯世家和军功利益集团的巨头们来说。
这个世界,能让他们继续有着动力和追求的目标,就剩下一个了。
这就是封建国家,列为诸侯,主宰一国生死,同时开一世代之新,做一系之元祖!
这也是所有中国士大夫贵族的最终追求。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汉军就必须打到身毒去。
只有打到身毒,大家的心愿,才有实现的那一天。
谁拦在这条路上,不让汉军打到身毒,谁就是诸侯大臣军功利益集团的死敌!
无论你背景有多深,地位有多高,都会被他们拖到东市,砍成肉泥!
刘彻望着这些臣子,满意的点点头。
春播一粒种,秋收万种粟。
在某些意义上来说,眼前的场景,是他一手造就的。
这些年来,他不断鼓吹身毒的富庶,一手捏造了无数有关身毒的传说,同时在各个场合不断强调,身毒及其周围将分分封给列侯功臣的决心。
然后,刘彻拿着安东都护府作为他这个决心的证明。
一个个加恩封国,遍及安东。
列侯大臣吃下第一颗定心丸。
接着就是安东的黄金潮起,刘彻这个天子依然慷慨的向天下开发,许民淘金。
这让列侯勋臣们终于确信,当今天子说话算话,一旦打下身毒,必然分封功臣。
谁能拒绝得了开一世代之新,做一系之元祖的诱、惑?
谁能拒绝得了称孤道寡,建立属于自己家族的伟业的前景?
在此基础之上,只要汉军能持续胜利,并且不断接近殖民远方的目标。
那么,整个汉室的统治阶级的利益和价值就是相同的。
大家的目的就是一致的。
为了这个一致的目标与共同的利益。
只要不是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其他什么小恩小怨,都可以搁置,都可以忍受!
刘彻提着绶带,望着这些臣子,他感觉到,那头本来垂死的怪兽,已经重新复活,并且彻底恢复了活力。
“想当年,秦人奋七世之余烈,终于并吞天下……”刘彻在心里想着:“朕的国家,发奋三十年,团结三十年,以实现最终的野望,这又算的了什么?”
当年的秦帝国,内部撕逼,斗争和仇杀,层出不穷,但只要对外,那就立刻放弃一切成见。
朝野团结如一人。
让东方六国股战不已!
正是这样的精神,使得秦人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将中国,变成一个统一的帝国!
而今天,汉室和刘彻,也同样明确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帅师伐国,诛除远方之无道,披荆斩棘,远赴万里之戎机!
却数万里之夷狄,化十万里为中国!
高举诸夏之神座,让其绽放出璀璨的文明之光,君临天下。
让整个世界,让这个地球,一切民族和国家,统统只能跪在地上,仰望诸夏的光荣与强盛。
做一个真正的天朝上国,真正的中央帝国!
这个使命,刘彻只是想想,都觉得热血沸腾,血脉偾张,难以自抑。
想着这个使命,刘彻提起自己的绶带,跨步向前,说道:“丞相,朕命卿为太尉,持朕虎符,坐镇太原,总督上代、北地、雁门及燕赵诸郡,负责调度粮草物资,补充人员器械!”
汉室数十年来,在北方长城一带,训练了大量的百姓和兵源。
沿着长城的十几个郡国,基本都是全民皆兵的。
但是,一直以来,这些力量都很分散。
除了几个野战兵团,其他地方的郡兵和民兵,都是在一郡之内打转,撑死了在战时接受命令,进行联防。
在平时,这样做当然是很不错的。
但在战时,尤其是汉匈这样的国战之时,这样的制度的弊端就凸显无疑了。
各地郡国,各自为政,彼此的力量,无法化作拳头。
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浪费掉了。
特别是如今,汉匈决战在即。
浪费就是罪过!
派遣周亚夫坐镇太原,其以丞相身份兼任太尉,总督郡国物资兵马人员,刘彻相信,以周亚夫的手腕、能力和威望以及资历,足以让整个北方,粘成一条绳子。
不过,这也几乎宣布了周亚夫的丞相之位,将在汉匈此番大战结束后,进入晚期。
迟则两年,短则一年。
刘彻就得重新选一个丞相了。
周亚夫闻言,却是大喜,立刻拜道:“臣谨奉诏!”
作为一个将军,一个武人,周亚夫自从平了吴楚之乱后,就一直留在长安。
别说打仗了,就连硝烟味都没闻过。
早就浑身上下,都跟生锈了的机器一样了。
现在,能有机会再度挂帅。
虽然不亲临一线,但是,能够为汉军的胜利出一份力,他已经很满足了。
“朕会遣曲周、弓高二卿为丞相之左右丞……”刘彻接着道。
派遣已经退休的曲周候郦寄和弓高候韩颓当,与周亚夫一同坐镇太原。
即是要利用老将们的智慧和威望,去压服去协调北方各个山头。
也是希望这两个老将能够为汉室发掘一批新的年轻战将,最好是寒门子弟。
现在的汉室,寒门出身的大将和大臣的比例,还是太低了。
刘彻打算在未来三到五年,让寒门子弟在九卿之中占据三分之一,朝臣之中占据四成。
至于,这些老将,尤其是周亚夫,未来会不会因此功高盖主,对刘彻的皇权构成威胁?
若是在三四年前,大抵刘彻还会有这个担忧。
但是现在嘛……
作为三代之后,唯一一个自证天命的君王,作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的天子。
功高盖主?
武将尾大不掉?
军方山头利益太大?
这些都不是个事!
一纸诏书,即刻让一个拥兵十万,雄踞一国的大将,引颈待死。
谁敢反抗?谁能反抗?
而且,周亚夫的为人和忠诚,刘彻是一百分之一百放心。
当然,放心归放心。
但制度还是要有。
刘彻一手打造了今天的汉室政治框架,当然不会傻到自己废弃。
无论如何,周亚夫、郦寄和韩颓当,都不能也不可以再领兵了。
而且,打完这一仗,等局势稳定下来,周亚夫该致仕还是要致仕!
一个丞相,最多连任两届,主宰天下八年,就要换人。
不过,这个事情,现在提及还是有些早。
等到两年后,再考虑也不迟。
现在,汉室首先的目标,还是先打败匈奴,夺取东北亚的绝对霸权和控制权!
“朕打算发行一批国债……”刘彻踏前一步,看着周亚夫、刘舍和直不疑的脸,说道:“这笔国债的总额,是黄金三十万斤!”
现在,五铢钱流通量太少,刘彻自然也不可能发行一笔数十万万的国债。
但黄金却是可以的。
“国债?”周亚夫微微愣了愣神。
打仗了,跟商人借钱,这在中国,不算新鲜事。
想当年,周亚夫领兵出征,还跟长安的高利贷商人借了黄金五千金呢!
最后,连本带利,还了人家三万多金……
再远一些,当年,宗周的周赧王还被债主们逼得躲到一个高台上,连王宫都不敢回。
这就是成语债台高筑的来源。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在中国,为了军事活动向社会许诺利率来筹集军费是很常见的事情。
但,以国家为基本单位,向天下人发行债券,这却是第一次!
刘彻自然也明白,此事有些棘手。
因为从理论上来说,这个国家,这个天下,是他一个人的。
只要刘彻有需要,他随时可以将地主富商和权贵官僚的财产充公。
甚至,在理论上来说,刘彻将这些家伙抄家,他们还要叩首谢恩,感谢皇恩浩荡,没有顺便把他们的脑袋也拿走……
只是……
这终究也仅仅是理论上的事情。
所以,刘彻才要发行国债。
他看着群臣,点点头,解释道:“然也,正是国债!朕打算以年利率百分之二,向天下公乘以上贵族,六百石以上官员,以及资产五十万以上之商贾发行这批总额三十万金的国债,以上林苑和盐铁衙门的收益,作为偿还!”
今天的汉室上林苑和盐铁衙门,是汉室真正的暴利衙门!
每年入账,至少数十万万!
这两个衙门完全有能力也有实力,可以负责起这次国债的偿还任务。
只是呢……
在中国,很多事情的游戏规则和做事方法,跟西方完全不同。
譬如这个国债。
刘彻就有十足的把握确信,假如他不采取一些办法的话,恐怕最后的结局会很喜人!
嗯,历史上,武帝为了军费,下诏请天下富商和地主列侯踊跃捐款。
但嚷嚷了半天,才一个卜式站了出来。
武帝的颜面,差点就被丢光了。
也正因为如此,武帝才要发动告缗打击天下富商,又用酌金事件,将列侯们打趴下。
刘彻吸取了武帝的教训,拿出了利率。
但这不过百分之二的年利率,刘彻相信,假如自己不采取一点别的动作,那么,最后很可能连三万金的国债都没办法卖掉!
这也很正常!
后世天朝的第一批国债,不也差点没有卖掉吗?
好在,在中国,有一个大杀器。它的名字读作“捐款自愿”写作“强制摊派”。
刘彻看着周亚夫,说道:“丞相,朕之所重,就买个一万金吧……”
周亚夫顿时就尴尬了。
一万金……
说的跟一万钱一样轻松……
可是,他的存款,拢共也不过两三千金啊。
这还是这些年天子赏赐的比较多,加上这两年,几个侄子隔三岔五的孝敬,还有东宫方面的赏赐,这才有了这个身家。
不然,他就是穷光蛋。
可是,看着刘彻的模样,他根本不敢开口拒绝。
开什么玩笑嘛?
天子都发话了,让你丞相带头,丞相敢不带头吗?
对周亚夫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大抵就是他的朋友比较多。
三五天内,还是可以凑足这一万金的。
但……
万一要是五年后,天子不还钱,他就要卖身还债了……
刘彻却是懒得管这么多。
他看向桃候刘舍,说道:“桃候,卿也认购一万金吧……”
刘舍倒是很积极,忙不迭的拜道:“臣奉诏!”
刘舍有钱啊!
他这个少府卿这几年捞的可不少?
旁的不说,单单是那些工程里的油水,就足以让他吃的满嘴流油。
虽然说,很可能这些年捞的油水,加起来也没有一万金。
但是不要忘记了,他还有封国和加恩封国的产出。
一万金?
对他来说,毛毛雨啦!
刘彻看向直不疑,后者吓得都快打哆嗦了。
直不疑虽然不穷,但要是要掏出一万金,却是不可能的。
哪怕把他卖了,也凑不齐这样一笔巨款。
刘彻自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道:“塞候就出一千金吧……”
直不疑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拜道:“臣谨奉诏!”
“至于其他列侯勋臣及两千石……”刘彻看着周亚夫道:“请丞相代朕逐一去告知:两千石以上,至少要认购五百金国债,列侯则以食邑户数来认购,食邑一户,需要认购一金……”
汉家列侯封君,数以百计,加起来,最起码能消化掉整个国债规模的一半以上,甚至更多。
两千石们也不是什么穷光蛋。
每人五百金,也能为刘彻消化掉起码几万金的国债。
至于剩下的……
当然是要交给商人们来认购了。
这次,刘彻打算是按照认购数量来决定打不打击那些豪商大贾。
若是大方的巨贾,刘彻就会扶持,就会给他一些政策。
若是捂着钱袋子,一毛不拔……
呵呵……
那这样的渣渣,留着也就没有用了!
第1058章 感动与杀意
刘彻就这样三五句话,就把总额三十万金的国债任务给发布了出去。
反正,这种靠行政手段,强行推动的办法,在中国的环境下,一般只要不出岔子,就是百试百灵。
皇帝跟你借钱,还给利息,你敢不借?
反正,现在刘彻手里握着天下列侯勋贵大富商的资产明细。
谁要是明明有钱却跟他哭穷,那就等着被吊起来挂在辕门上吹成人干!
钱的事情解决了,等于汉家的国力也被释放了出来。
三十万金,就是七八十吨黄金,哪怕放到两千年后,也足可支撑一场局部战争了。
既然手里有钱,刘彻于是再也按耐不住自己内心的狂躁。
他看着周亚夫,道:“丞相去到太原后,即刻以朕之节钺与虎符,发上郡、代国、太原及云中、雁门士民官绅!”
周亚夫有些疑惑的抬头看着刘彻,心里面甚至有些忍不住的颤抖。
刘彻迎上他的双眼,坚定地说道:“朕要看到,丞相将此数郡的百姓,全部动员起来,动员到户!县乡亭里,敢有阻碍、推脱者,无论是谁,尽可斩之!”
听到这里,周亚夫哪里还不明白自己的君王要干嘛?
“商君的耕战系统啊……”周亚夫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在颤抖。
大农直不疑更是连浑身上下的毫毛都倒立了起来。
若在以往,若在平时,谁若敢提及这种要动员到户的命令。
全天下的文人士大夫都会一拥而上,疯狂攻仵。
因为,这种国家的命令,直接下达具体的家庭手里,将一切力量,一切资源,一切人力,全部集结成一个拳头的制度,正是商鞅当年为秦帝国量身打造的“耕战系统”。
当年的秦帝国,在这个系统下,用帝国的剑,为帝国的犁夺取土地,反过来,帝国的犁,又逼迫帝国的剑去夺取更多土地和财富。
这个体系,发展到巅峰时,在长平之战中,秦帝国用不过数百万的人口基数,硬生生的拉起了一支数十万的军队。
更使得全国上下,上至八旬老翁,下至十二三岁的稚童,都在为战争服务。
长平之战,赵国与其说是败给了白起,输给了自己的猪队友。
倒不如说是赵国松散的军事政治制度,彻底的被团结在一起的秦国打败。
也正是长平之战后,秦的统一势头,再不可阻挡。
东方六国全部都被秦人的狠劲和韧劲吓傻了。
秦的这个体系,在刘彻眼中,已经与后世一战前期的列强动员体系相近了。
刘彻自然是做梦都想要将这个体系重现人间!
但可惜,一直以来,没有合适的机会。
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吞金怪兽。
它是一个只有工业国才玩得起的精密机器。
即使是秦,也仅仅是在长平之时,咬着牙齿,将它的威力全开。
长平之后,哪怕是被六国打到了函谷关下,也未再用。
不是秦人不想用,而是这个东西太费钱了!
这种将国家的力量,集中到一个拳头的体系,仅仅是启动,就要消耗数不清的资源。
没有工业化的农业国,每玩一次都是在走钢丝。
稍有不慎,立刻就会爆发灾难!
但,这个体系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做大事的君王,尤其是刘彻这样的穿越者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吸引!
哪怕明知道有毒,也要尝一下味道,才肯罢休!
况且,今时今日的汉家,虽然不是工业国。
但却已经有一些脱离农业国的特征了。
旁的不说,南阳的冶铁基地,每时每刻,都在为汉家注入新鲜的活力。
以往,想要武装一个士兵,光是武器装备,就足以让人发愁。
但现在,刘彻连胸甲骑兵这样的吃铁大户,都能闭着眼睛武装起来。
就连陌刀这样的耗铁能手,也能挥手就让少府量产!
再加上,又不是全国范围的动员,只是动员一隅之地的北方。
而且,当地本身就是全民皆兵。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才让刘彻敢下这个命令!
“丞相此行,朕会派一百五十位尚书随行……”刘彻自顾自地说道:“他们将会记录此番动员体系的一切细节,并且作为丞相的耳目,深入郡县,与地方沟通……”
嗯,等他们回来,再将此次的动员详情以及具体细节,编辑成书。
这样,通过一次具体的实践,刘彻就差不多能摸清楚在今时今日的情况下,进行战争动员需要注意的事情。
等沉淀几年,就可以以此为蓝本,出台一部《动员法案》建立一套全国性的动员机制。
如此,汉家文明就真正的高枕无忧了!
只要国家还保存这个系统,还留有这个制度。
那么,一切外来夷狄,一切敢于汉室为敌的力量,统统都要化为齑粉!
至少可以保证诸夏文明五百年天下无敌。
五百年后,刘彻觉得,怎么着也该有核弹洗地,星辰大海了……
所以,这个险值得冒!
周亚夫等人却是面面相觑。
这个事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就是商君的耕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