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皇帝-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群臣顿时哗然!
  蝗虫,在这个时代就是天大的灾害!是农民挥之不去的噩梦!
  而河东郡,是汉家的粮仓,关中漕粮九成是河东贡献。
  如今河东郡受灾,那么今年河东的秋收十之八九是打了水漂了!
  更麻烦的是,蝗灾与彗星一般,都是代表着上苍对人君的警告。一如河图洛书,凤凰来仪。
  在蝗灾之前,不管天子刘启再怎么不情愿,也只能对丞相申屠嘉道:“朕欲斋戒沐浴,祈祷上苍的怜悯,这几日朝政就请丞相代为主持!”


第159章 灭蝗策
  刘德听到蝗虫两个字,眼皮子一动,他知道,是他站出来为君父排忧解难的时候了。
  蝗虫这玩意,可谓是中国历代王朝的死敌,自夏商周以来,对于蝗虫的恐惧深深的刻进了汉民族的记忆中。
  实在是蝗虫这东西破坏力太大了,一旦某地出现蝗虫,须臾,就是铺天盖地,寸草不留,对于农耕文明来说,蝗灾的破坏力超越一切灾害。
  后世直至唐玄宗之时,才在姚崇的提倡下,破除了百姓和官员对于蝗虫的恐惧。
  在那之前,蝗虫被视为是上苍的灾厄使者,老百姓甚至只能眼睁睁看着蝗虫吃光自己的庄稼,却不敢对蝗虫进行报复,甚至还要给蝗虫们祭祀,希望这些家伙今年吃饱了,明年就不用来了。
  可惜,通常事与愿违,来年只要光照合适,气温恰当,蝗虫的幼虫就会从土壤中钻出来,继续它们的父辈们的事业。
  还好就是,今年的蝗灾连续几波规模都比较小,而且,因为爆发在六月到八月之间,这段时间是鸟类繁殖的季节,像燕子什么的,所以,这几波蝗灾都被大自然自己控制住了,没有扩散成全国性的灾害。
  但就算如此,这几波蝗灾也让汉家元气大伤,特别是河东郡的蝗灾,直接导致了明年吴楚之乱爆发后,长安粮价高涨,窦婴出征居然还要跟高利贷商人借钱。
  而且,河东倘若跟前世一样受灾严重,导致不能输粮入关,必然会产生连锁反应,让刘德今年的五铢钱计划泡汤。
  于是,刘德站起来道:“父皇请且稍等,儿臣以为,蝗灾并不可怕,只要措施得当,就能控制住!”
  还好,这是在罢黩百家独尊儒术之前,现在还没有人推崇什么天人感应。
  所以,刘德这么说,风险很小。
  而且,最重要的是……
  高皇帝的皇位和天下是马上得来的!
  所以至今为止,汉家的天子跟朝臣们,相信拳头和事实比相信不靠谱的老天爷更多一些。
  只是话所如此,天子刘启跟大臣们对刘德的这个说法还是有些不相信……
  自战国以来,诸子百家先贤,也没那个拍着胸脯说过能对付得了蝗灾啊!
  刘德也知自己找不到先例,于是他低头奏道:“父皇可令河东太守驱赶五千只家禽,至飞蝗之地,就可知儿臣所言非虚!”
  他进一步跪下来道:“再令民众夜间于田间聚篝火,也可灭蝗!”
  见刘德说的这么肯定,天子刘启不由得好奇了起来,问道:“你怎么知道?”
  刘德抬头冲着自己老爹咧嘴一笑,答道:“回禀父皇,无它,察之尔!”
  “礼曰:格物致知,所以仓颉创字,燧人氏钻木取火,文王演八卦,而周公作易,小子愚钝,不及古圣人之万一,却也知道,蝗虫蝗虫不过是虫子,既是虫子,自有天敌相克,家禽蛙鸟食虫为生,此乃天定,故儿臣以为驱家禽可灭蝗,且蝗虫天性想必与飞蛾一般,好光喜火,民众夜间生火,想来也可灭蝗!”
  听刘德这么一说,天子刘启也觉得好像似乎是这么回事。
  想了想,反正就算用刘德之计就算没有效果,估计也坏不到哪里去,更何况,万一倘若成功了,就能解脱他失德招致老天爷愤怒,降下蝗灾惩罚的罪名了。
  这么一来,斋戒沐浴什么的似乎可以往后推推,看看到底情况如何?
  于是他道:“丞相,制诏河东太守,着其依刘德之议!”
  刘德这才在心中放下一块大石,同时刘德也知道,估计以后,董仲舒要跟他没完没了,因为他这两个灭蝗计一出,就要动摇目前董仲舒宅在家里自己脑补出来的天人感应理论了。
  蝗虫若能靠人力制服,那岂非是说明很多灾害都可以靠人力来扭转了?
  刘德摇了摇头,董仲舒怎么想,他可管不着!
  刘德当然很清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与其说是一种迷信思想,倒不如说是儒家实在没办法了,才想出的这么一个把皇帝的权力关进笼子里的不是办法的办法。
  只不过这个笼子是纸做的,最后皇帝没关起来,反倒把整个中国的思想界给关了进去。
  天子刘启又道:“刘德你跟朕来一下!”
  说完就离开御座,群臣连忙跪下来道:“恭送吾皇!”
  刘德一耸肩膀,乖乖的跟上老爹的脚步,他知道,这是要算账了!
  果然,跟着便宜老爹走进后殿之后,便宜老爹就挥手挥退了左右侍从宦官,对刘德道:“你给朕过来!”语气之中已是很不耐烦的样子。
  刘德马上就乖乖的过去,跪下来道:“父皇可是有教诲?”
  “刘德你胆子越来越大了啊!”天子刘启气呼呼的坐到榻上问道:“都敢瞒着朕跟皇后私相授受,以为朕就没办法了是吗?”
  刘德赶紧道:“回父皇,儿臣岂敢如此?”
  刘德当然知道,便宜老爹能对他发火,说明,便宜老爹还是很看重的他,最怕就是那种一声不吭,什么表态都没有,但转头就将刘德踢出长安。
  而且发火好,发火了,就能熄火。
  “你跟皇后是怎么回事?”天子刘启看着自己的这个儿子,真想一巴掌打死他!
  私相授受其他事情也就罢了!
  反正是宫廷内部的事情谁敢多嘴?
  关键是过继这个事情实在是犯忌讳啊!
  当年吕后那么强势,强行杀了惠帝的宠妃,将其子过继给宣平皇后,结果那位太子登基之后就对左右道:我未壮,壮必有变!
  于是立刻酿成一场大祸,那位天子直接被吕后以“不能奉宗庙”的名义废除、幽杀,自此惠帝绝嗣。
  因而,长久以来,历代天子对宫廷内部的过继都是敏感万分,先帝之时,慎夫人那么受宠,可因为没有子嗣,于是一直央求先帝过继代王给其为子,也好安养晚年,但先帝考虑再三,最终还是残酷的拒绝了。
  难道是先帝不宠爱慎夫人吗?
  真正的原因,还不就是怕给人借口,留人话柄吗?
  一般来说,就算过继,也是只能过继未成年的皇子。像刘德这么搞,将来天下人还不说闲话?刘德将来就算坐了天子,何以服众?
  刘启心里越想越愤怒,他道:“太后也是,跟着你们瞎胡闹!”
  事已至此,刘德也就由着他说了,只是非常听话乖巧的道:“父皇,儿臣知错了,儿臣只是看到母后孤苦无依,心中顿觉怜悯、亲近,加之儿臣母妃膝下有三子,儿臣觉得,就算过继给母后,也应该没什么问题……”
  天子刘启叹了一声,刘德所说,倒也符合情理,他自己都觉得皇后很可怜,那么刘德觉得皇后可怜也就正常了。
  木已成舟,他还能怎样,只能捏着鼻子认下这事情,还要帮刘德跟皇后擦屁股。
  他看着刘德,这个自己选定的继承人,心中思绪百般回转。
  这个月的这场病让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
  作为君王,当他发现自己的身体很可能随时出问题之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身后之事,诸子之中,现在看来,也就只有刘德能堪大任。
  但这个继任者,必须是完美的让人没有挑剔的登上皇位。
  像刘德跟皇后搞的私相授受的过继,肯定会给诸侯借口,更会让天下人说闲话。
  “罢了,罢了,罪过让朕一人承担吧!”天子眼中闪烁着不明的神色,他站起来看着刘德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再有下次,朕就对你失望了,你明白?”
  “诺!”刘德连忙跪下来叩首道。
  “好了,你先下去,皇后那边,过继的事情,你不要再提,朕自有打算!”天子刘启淡淡的道,他的心中,决心已下。


第160章 薄皇后的幸福生活?
  拜别便宜老爹,走出门,刘德赫然发现自己的后背都已经湿了。
  要说不紧张,那是骗人的!
  涉及到皇位成败,谁能轻松对待?
  皇室之中一个不慎就是前功尽弃,好在,冒险成功了。
  这个世界成王败寇,成功者就是真理!
  刚出门,刘德就看到章德跛着一只脚,踉踉跄跄的凑过来,脸上堆着媚笑,道:“奴婢给殿下问安……”
  “章公快快请起……”刘德扶起他,好奇地问道:“章公这是怎么了?”
  章德苦笑了一声,没敢接话,难道要告诉刘德自己是给天子当了替罪羊吗?
  “陛下这几日龙体欠安,殿下若有心,自知道怎么做……”章德低声对刘德说了一句,然后就故意大声的道:“殿下若无其他的吩咐,奴婢就先行告退了!”
  刘德闻言,冲他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住这份恩情了,但心中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便宜老爹的身体不好,刘德当然知道。
  在前世,吴楚之乱后,便宜老爹的身体就一天比一天差,拖了两年后终于一病不起,假如不是粟姬刺激了他,说不定……
  刘德记得,前世刘彻能上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老妈王娡在便宜老爹身体不好的那两年日夜伺候在身边,凡事都亲力亲为,因此被认为贤德,这才奠定了刘彻上位的基础。
  “王娡的崛起应该就是在这次甘泉宫之旅……”刘德心里想着,不过今生,王娡已经被踩下去,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了:“那么,甘泉宫里是谁在伺候着天子?”
  一念至此,刘德转身就朝长乐宫而去。
  若是是薄皇后在便宜老爹身边伺候,那么自然皆大欢喜,倘若不是,那么就意味着有新的敌人了!
  刘德来到淑房殿的时候,已经快到日暮之时了。
  刘德刚到殿门口,就看到了一辆马车消失在远处的阁楼之间。
  “李公,方才谁来拜见皇后了?”刘德问着前来迎接他的李信。
  “回殿下,是壮武候宋公……”李信叹了口气道:“可怜啊,堂堂彻侯,竟落得如此下场……”
  “壮武候怎么了?”刘德奇道。
  壮武候,刘德当然知道是谁,就是那位迎接先帝从代至长安,恭奉为天子的故卫尉,前车骑将军,曾经镇抚南北军。
  有拥立之功,从龙之德,本来再怎么样,不管换了几任天子,只要在龙座上的是孝文皇帝的子嗣,就应该好好对待这位功臣。
  可惜,他自己作死,自侍有功于天下,于是多有跋扈之行,终于被先帝厌倦,官职一贬再贬,终于只剩下个空头彻侯的爵位。
  新君登基,赏赐先帝功臣,独独没有他这个迎立天子的壮武候……
  还是当时还健在的太皇太后看他可怜,才用了懿旨请了他去参加新君登基的朝宴……
  否则,这位壮武候估计就要羞愧的自杀了。
  这还不止,刘德就记得,前世的时候,便宜老爹在四年之后索性就以他有罪为名,除爵一级,直接从彻侯贬成了关内侯,连最后一点面子都不给他留了!
  “壮武候的嫡子生病了,可惜,这些年壮武候沉迷博戏,挥霍无数,没有多少积蓄,于是只能进宫跟皇后求情,请求命一御医过府诊治……”李信也是叹了口气,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前些时日,太皇太后在弥留之际,还下诏赐了他五百金,犒赏他呢!”
  刘德就更无语了。
  五百金,不到两个月就花光了!真是人才!
  药医不死人,这位壮武候已经没救了!
  不过,这却是大部分困局长安的彻侯的结局。
  长安这地方固然好,可也有着许多的诱、惑,大部分的彻侯在长安,用不了几年,就会将他封国的收益和积蓄败个精光,然后就过上了卯吃寅粮的日子,正是这些好赌好色挥霍无度的彻侯,养活了长安的高利贷商人。
  所以,汉初一百余位彻侯,到今天,还保留着爵位的十不存一……
  “不管他了……”刘德有些厌烦的挥挥手,问道:“带我去见母后吧……”
  “诺……”李信点点头,领着刘德进了淑房殿,一进殿中,刘德就感觉今日的淑房殿跟过去不同了,最大的变化就是殿中多了许多装饰,不仅如此,刘德还看到殿中多了一面绣着鸳鸯戏水的屏风——这在以前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以前谁敢把这些花哨的东西摆在殿里,想惹皇后伤心吗?
  不止如此,薄皇后竟然还坐在了一个梳妆台前,梳理起了自己的头发。
  “儿臣拜见母后……”刘德跪下来拜道,但心中却已经明了了,估摸着在甘泉宫薄皇后是得了雨露滋润,至不济,也是感受到了恩宠,否则,这殿里哪里来的这么多花哨的东西,薄皇后又哪里来的闲情雅致打扮自己?
  “我儿快快起来……”薄皇后一看到刘德,立刻就笑逐颜开,刘德感觉,此刻的薄皇后,才真正像个人,至于以前?行尸走肉而已!这就更让刘德的猜测变得真实起来。
  “快给殿下备座……”薄皇后吩咐着身边的侍女,刘德站起来,看了看大殿之中的陈设,笑嘻嘻的道:“母后您怎么年轻了这许多了啊?”
  薄皇后羞怒的嗔道:“哪有?”但她脸上的表情却深深出卖了她的内心。
  刘德坐下来,笑道:“在甘泉宫,母后想必是过的很开心了……”
  薄皇后听了刘德的调侃,脸上像个怀春的少女一般,扭捏了起来。
  刘德看着叹了口气。
  他也不知,这次甘泉宫之旅对于薄皇后来说会是一个幸福的开始还是再一次失望的开始。
  刘德当然希望薄皇后能受宠。
  但是,这那里可能呢?
  古来天子那个不是薄情寡性之人?
  昨夜还在床头缠绵,今日就可能狠下心肠的比比皆是。
  譬如刘彻杀子存母,唐玄宗马嵬坡赐死杨贵妃。
  对于皇帝来说,年轻漂亮的小姑娘才是他们的最爱!
  但刘德不忍心打破薄皇后的幻想,低着头道:“儿臣刚从父皇那边过来……”
  听到刘德的话,薄皇后这才正襟坐定,仔细听着。
  “父皇说,过继之事,他自有主张,嘱咐我不要再提……”刘德抬头看着薄皇后问道:“母后可知父皇的打算?”
  这当然是个必须要弄清楚的问题!
  便宜老爹究竟是怎么想的?


第161章 霍仲孺的野望
  “圣心难测……”薄皇后黯然的道:“我跟陛下提过,但陛下并未给出答复……”
  刘德听了点点头。
  这才是便宜老爹的作风,没到他正式开口的那一刻,他的心思基本不会表露出来。
  “母后……”刘德看着薄皇后,禀报着道:“儿臣已跟馆陶长公主有了口头约定,与之联姻,取阿娇为妇,届时还要请母后做主!”
  薄皇后一听,立刻笑道:“这是好事啊!”
  她也不笨,自然早看出馆陶心里那点小算盘了,在汉室,就没有不想跟储君亲上加亲的长公主。
  当年鲁元公主还不是挖空心思的把自己的女儿宣平皇后硬塞给了孝惠?
  只是,薄皇后本身就是联姻政策的牺牲品,想着这些年自己吃过的苦,薄皇后于是问道:“刘德,你可想好了?是真的喜欢阿娇?”
  实在是她不愿再看到一个悲剧的发生。
  鲁元公主硬塞自己的女儿给孝惠,结果孝惠到死都没碰过宣平皇后,宣平皇后最后甚至是以处女身下葬的。
  这事情,薄皇后可是亲眼看到的……
  薄皇后自己也差不多,她心里清楚的很,假如她不是太皇太后的外甥女,天子怎么会娶她?
  刘德听了,连忙道:“母后请放心,儿臣必定会善待阿娇表妹!”
  “这就好!”薄皇后这才喜笑颜开,却完全没有注意到,刘德完全避开了她的问题。
  刘德心里却是跟镜子一样。
  对于君王来说,爱情神马的,实在是太奢侈了。
  奢谈爱情的君王,等于给自己掘墓。
  即使是为数不多的正面典型,后来的宣帝,也为他的爱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直接种下了汉室由盛转衰的因果。
  一个合格的君王,可以宠爱一个女人,但不能爱上一个女人……
  母子俩又聊了一会,天色渐晚,刘德也不便在留在淑房殿——看薄皇后宫里的装饰就知道,便宜老爹十之八九晚上回过来,否则,薄皇后这么急着打扮作什么?
  于是,刘德就假托还有事情,拜别薄皇后,李信一直送刘德到淑房殿门口。
  “李公……”走到门口,李信正欲回去,刘德忽然叫住他,吩咐道:“以后壮武候若再来,烦请您挡着,不要让他再见到皇后!”
  “这……”李信有些迟疑,似乎拿不定主意。
  刘德看着他,没有说话,只是却是负起手,做出一副生气的样子。
  李信这才道:“既是殿下吩咐,奴婢从命!”
  “这就好!”刘德点点头,有些话却是没有说出来。
  像宋昌自侍有功的彻侯,一直都活在过去的风光中,还挥霍无度,已是无药可救!
  薄皇后性子温和,耳朵软,最是见不得人可怜。
  薄皇后的家底有多少?
  反正不会太多!
  再说,宋昌这种人最是擅长顺杆子向上爬,万一他跟薄皇后提出想要薄皇后在天子面前美言,怎么办?
  还是一开始就断了这个念想比较好!
  只是这种事情能做不能说。
  吩咐此事,刘德就坐上马车,对一直在车上等候他的王道吩咐着:“回宫!”
  ……
  河东郡,安邑县。
  此时却是满城人心惶惶,许多商家甚至一早就闭门不再营业,整个安邑剑拔弩张,郡兵具被动员了起来,在郡守周阳由的统帅下,开始挨家挨户的征缴鸡鸭鹅等一类的家禽。
  笃笃笃!
  一户人家的门被敲开,几个如狼似虎的衙役带着士兵就一拥而入,一个衙役打扮的男子手里拿着一张木牌对着开门的主人道:“奉周阳郡守之命,凡家有禽类者,俱和买为官产!”
  那主人哆哆嗦嗦的赶紧点头:“诺,小民从明府之命!”
  那衙役看了看这户人家的主人,和气的道:“张家大郎,你也勿要多虑,明府不会让你们吃亏,这是朝廷来的旨意,说是要用家禽灭蝗,明府也不过从令而已!”
  这时候,几个衙役提着几只肥硕的鸡鸭走了出来。
  这衙役看了看,对那主人道:“三只鸡,两只鸭,按照明府之命,鸡一只抵钱五十,鸭一只抵钱四十,一共两百一十钱!”
  他从背上取下包袱,然后从里面数出两百个铜钱,递给那主人,很是理直气壮的道:“莫说俺霍二郎欺负你家,这两百钱你拿好了!”
  至于还有十钱去哪里了,自然是他的跑腿钱了!
  然后就潇洒的转身走人。
  等这些人走远了,那主人才醒悟过来:“鸡一只五十钱,鸭一只四十钱,应该是两百三十钱啊!而且我记得我家是有四只鸭吧?”
  但此时却已经是为时已晚,人家都已经走远了,就算去上告,也没有证据!
  他掂量了一下手里的两百个铜钱,嘟囔着:“罢了,罢了!”
  这一次郡守肯给钱,已经是开了天大的恩德了,那还敢再奢求什么?
  ……
  “二郎,你连你自己乡亲都蒙,是不是有点过了?”道路上,推着一车家禽的一个衙役开着玩笑道:“小心人家背后戳你脊梁骨!”
  那霍二郎得意的道:“哎,怎么能叫蒙呢?是他们算术不好,活该!况且我等也没亏待他们,起码给了钱,钱货两讫,谁能说我霍仲孺二话?”
  霍仲孺又道:“况且我等也不容易啊,周阳太守凡事喜欢苛求,若不多捞点好处,到了年关,没有钱去打点,这来年这差事还能不能轮到你我就说不准了!”
  那人闻言,也点头:“确实如此!”
  霍仲孺又道:“我已经打算好了,我有位叔父在平阳县做典吏,他答应我等过了正月,就帮我活动到平阳去当差,啊呀,你们是不知道啊,平阳县里的平阳侯那叫一个好客,特别是他家还养着许多美貌的婢子与家奴,据说,只要是个在平阳当差的都能睡上一个……”
  说到这里,霍仲儒就难免开始幻想了起来:“我若过去了,以我的外貌起码能睡上十个八个娇滴滴的美娘子,可不是那种村妇哦……”
  霍仲儒现在还是个单身汉,与他一起出差也基本都是光棍,听了他的话,众人立刻嘿嘿的笑个不停,更有人道:“若兄长真的去平阳,日后有了好处,还请关照我等!”
  “这是自然!”霍仲孺吹着牛逼道。
  其实他心里很清楚,想睡平阳侯家的人,哪怕是个奴婢,哪有那么简单!
  平阳侯食邑一万户,家门显贵,莫说是寻常的小吏了,就是县里的县令也未必敢说自己能勾搭上平阳侯家里的人。
  只是吹牛逼又不上税!
  也没有人管,何乐而不为?
  此时的霍仲孺永远都想不到,他现在肮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