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要做皇帝-第5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他人也都点点头。
渔阳百姓,这些年受够了那个自以为是的空降郡守。
看看他搞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吧!
书上的东西,若都能变成现实,那还要军人做什么?
“可人家到底是天子亲自点的将啊……”渔阳都尉梁显却有所疑虑:“恐怕很难对付!”
“怕什么?”阳时笑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个外人,寸功未立,也敢指挥我渔阳军民?呸!”
其他人听了,都说好。
这也是燕地百姓军民的性格了。
他们团结、排外,空降过来的官吏,常常被他们架空,只有少数与他们打成一片的人,能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数十年来,燕地虽然英雄辈出,但一个爬到长安的人也没有!
以至于俞候栾布今年都快九十岁了,却再没有第二个后辈……
原因很简单,燕国官民性格咄咄逼人,经常不给人留面子。
有问题,当面就指出来,完全不会去考虑场合啊时间啊这样的事情。
这样的性格,说好听点是耿直,说的难听就是不合群。
不合群的人还想爬上去?门都没有!
所以,武苑虽然开张四年,但来自燕地的将官却仅有四人……
就这四颗独苗,都还有一人在长安因为当街斗械伤人而被劝退了……
阳时就是那个被劝退的倒霉蛋的弟弟,他也因此一直觉得长安人欺负人!
对一切从长安来的人万分敌视!
而就在他们议论纷纷的当口,张次文就已经带着李广走了进来。
“诸位……诸位……”张次文对着这些乱糟糟的家伙拱手道:“向诸君介绍一下,天子钦命之郡守,领燕国中尉事,将军李广!”
但,张次文显然早已经在这些人中威信扫地。
基本没有什么人鸟他,众人闻言,都只是哦了一声,然后拿着眼睛,盯着从张次文身后走出来的李广。
在这些人在观察着自己的同时,李广也在看着这些家伙。
他望着这些渔阳郡的文武官员,首先从身材和身体开始打量。
结果让他很满意。
这些文武官吏中,没有一个小白脸,也没有一个大腹便便的贵族。
全部都是身材健壮,四肢孔武有力的好汉子!
这告诉了李广一个事实——渔阳的军民,并不像情报上说的那样不堪。
实际上,他们的能力和手腕以及素质,应该非常高!
只要能够收服他们的心,能如臂指使的指挥他们,那么,这次北方之行,就大有可为!
想到这里,李广就明白了自己应该怎么做。
他挺起胸膛,如同一头猛虎一般的踏出脚步。
每一步都很有力,踏的郡守府的地面,发出清脆的声音。
如今的李广,正是他人生最黄金,精力最旺盛的时期。
他的身体素质、精神状态以及意志都处于巅峰。
他没有跟其他官员那样,温文尔雅的对这些文官武将拱手作揖,而是用着军人的语言,毫不畏惧的扫射了整个大厅的文武,然后一屁股坐到自己的郡守大位,掏出自己的印绶,往台上一摆,大马金刀的道:“本将在本月乙丑日,也就是十号得到的君命,得令之后,本将立刻就带亲兵三百,星夜启程,六日内不眠不休,跨越三千里,抵达渔阳!”
这话一出,顿时满场寂静!
六天三千里?
有没有搞错?
你难道长了翅膀不成?
但,仔细一想,这还真有可能。
最主要的,还是李广的身形,让这些文武官员有些相信。
李广的身材,是汉军公认的最佳军人的标准身材。
他身高足有八尺,虎背熊腰,而且髯须也非常的军人化,兼之其神色刚毅,气场强大,一时间,真震慑住了群雄。
不过,也还是有人不服的。
阳时就道:“不是卑下不信将军,不过武夫之间,多余的废话是无用的!请将军一展武艺,为吾等所瞩!”
阳时所说的武艺,当然不是武侠小说里的飞檐走壁什么的。
对军人而言,武艺永远只代指两件事情。
春秋战国是车技与箭术。
而如今,变成了骑术和箭术。
这也是武将们,最容易沟通的方法。
你说你牛逼?
好!
拿出你的技术来!
确实牛逼,自然心服口服。
倘若不牛逼的话……
谁跟你玩?
军人们才懒得跟你玩文绉绉的文字游戏,他们只在乎两件事情——上司靠谱吗?上司能带我们胜利吗?
前者决定了大家的小命,后者则决定了自己堵上性命,所能得到的功勋!
李广当然也知道此事,他闻言,不怒反喜,大声道:“拿弓来!”
第1280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
几乎是立刻,就有李广的亲兵,为他拿来了一柄大黄弩!
这也是汉军中判断一个将军业务能力是否过广的一条硬指标。
能开的了大黄弩的,才是真将军!
不然,绣花枕头而已,谁爱要谁要!
特别是如今,随着汉军对外战争不断胜利,国势如虹,各个地方上的山头,对于这个硬指标就看的越发重。
大黄弩,现在虽然逐渐被神臂弓所淘汰。
但它的象征意义和代表意义,却依然存在。
军队的将官们,之所以如此看重此物,并且将能不能开大黄弩,作为对上司的考察指标。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黄弩足够复杂,而且,对臂力和肌肉以及身体素质的要求苛刻到极点!
不是真的熟练业务,而且确实日夜浸淫在军事上的人,就算是项羽在世,有力拔山河之勇,急切之间也开不得大黄弩,更不用说准确而熟练的使用它了。
作为曾经汉军中最复杂,使用要求最苛刻,同时杀伤力最大的单兵武器。
大黄弩在今天,已经变成了军队的将佐,对于新来的上级的初次考核条件。
除非你是若义纵、郅都、程不识、卫驰这样证明过自己的名将、大将,不然,就得按这个规矩来。
不能开大黄弩的,吹的再漂亮,也得不到军心的归附。
毕竟,士兵们和军官们,根本不可能放心将自己和全家人的身家前途,交给一个业务能力不行的家伙手里。
这可不是开玩笑!
一将无能,要累死三军的!
而当大黄弩被取来之时,渔阳诸将立刻就眼前一亮,在心里赞道:“总算来了个识货的,懂行的了……”
对军人来说,大道理讲一万次,不如开一次大黄弩给他们看,更让他们安心。
能开大黄弩的人,肯定不会是什么蠢货、胆小鬼。
反之,则都有可能……
但也有些不太放心,上前检查。
他们听说过,曾经有些绣花枕头,拿了个作弊的东西来忽悠人的事情。
李广却是任由他们检查,直到这些人都检查完毕。
李广问道:“诸君,我这弓如何?”
“好弓,好弩!”哪怕是最排外的要阳都尉阳时也有些沉醉的望着那柄大黄弩,渔阳苦寒,地方穷,岁入少,军人待遇以前糟糕透顶。
甚至还饿过肚子!
直到今上即位,开始推行津贴制度和补贴制度,渔阳和右北平的戍边军人才能养活家人,并且有了自尊和自信。
但,即使是他这样的都尉级的军官,也买不起这样好的大黄弩,只能捡别人的破烂。
在大黄弩全面退役后,他连破烂也捡不到了。
如今市面上,一柄大黄弩,哪怕是旧货,也是有价无市!
所有拥有的人,都视若珍宝一般,当成传家宝,哪怕是倾家荡产,也不愿意变卖!
而李广这柄大黄弩,所有的零件,都被擦拭的干干净净,透着光泽,扳机和望山上,甚至还铭刻着代表了天子钦赐的黑龙标志。
这是所有武人的梦想之器。
传说除了在战场上立下大功的大将外,就唯有那些曾经为汉室九卿的重臣可以拥有。
李广也是宝爱的接过自己的这柄爱弩,拿在手上把玩了片刻,然后道:“此弩,乃吾旧日在北地郡朝那塞,练兵有功,天子所赐,若吾之臂膀也!”
说着,他就举起了手里的大黄弩,走向衙门外,一边走,一边道:“诸君,还请来观我之射术,看看可堪入诸君只眼否?”
众人于是纷纷跟上李广。
此时,已经有许多人在心里对李广生出好感了。
军人就是这样,喜欢那些能与他们有共同话题的人。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你整天与他们说孔孟韩非,他们也未必能搞清楚谁是孔孟,谁是韩非。
但你与他们谈论兵器,讲演用兵,却是正对下怀。
这就好比,你与一个死宅谈论微积分啊软件编程啊,对方必然一脸懵逼,但若谈起蕾姆老婆,吾王之剑,必定眉飞色舞,引为知己。
李广带着众人,走到外面的院子里,让自己的亲兵,将一个草人摆到一百步外,然后站直了身体,对众人道:“诸位请看,吾这一手箭术究竟如何?”
说着就熟练的举起大黄弩,向前瞄准。
“他怎么这样开弓?”阳时一看,就大惊:“怎么可以这样开弓?”
大黄弩的受力高达十石!
所以,汉军都习惯了用脚踏开弓,用腰张开弓等方式,但像李广这样,纯粹靠臂力来开弓的,至少渔阳众人是第一次见到。
是以人人大惊!
“哼!我家将军,去年巡视北地边塞,夜宿荒野之中,见草丛之中似有一卧虎,将军拿张弓射之!至天亮时,众人巡视,却见一箭正中草中一石深处,箭矢尽没于食中,其状如虎!”一个李广的家兵,骄傲地说道,满脸的崇拜!
此时也令李广名动整个北地郡,无数贵族和豪强,纷纷敬仰。
渔阳众将听了,也是惊骇莫名,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箭穿石?
大家只听说百步穿杨,何曾听说过这样神乎其神的射术?
顿时,不少人都在心里面已经信服了李广。
李广却依然是轻描淡写,一副淡定的模样,只是吐出一口浊气,然后双臂用力,一点一点的拉开了手上的大黄弩的弓弦。
嘎吱!嘎吱!
因为力量,大黄弩的弓弦和零件微微的颤动着,李广的额头和手上的青筋也高高鼓起,他的双脚更是稳稳的扎在地上,下盘一动不动。
在数十名渔阳文武官员的注视下,那柄大黄弩竟然被他拉开,然后他熟练的催动箭匣,上好弩箭,最后,蹲下身子,用一个标准的大黄弩射手的姿态,瞄准远方的草人,并调整姿势。
砰!
强劲的强弩出匣,发出清脆的声响。
啪!
强弩命中目标的清脆响声传来,旋即一个李广的亲兵,举着一个被几乎完全射烂的草人,走过来,骄傲的道:“将军之箭,尽透草人,再射三十步,及中树干,没入其中!”
渔阳众将此刻的表情都是呆萌呆萌的,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这还是人吗?”许多人在心中想着。
到此刻,众将终于完全服气了。
李广展露的这一手,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能做到!
“末将等拜见郡守,郡守神乎其技,末将等口服心服!”在阳时的带头下,渔阳诸都尉、校尉和文官们纷纷长身拜道:“愿为将军之前驱!”
而在旁边的张次文却看傻了。
他在渔阳郡两三年,却还抵不上李广在这里不过一刻钟的表现。
这让他对自己生出深深的质疑和不信任,整个三观几乎崩塌。
“为何会如此?难道说文人真的不如武夫?”他在心里喃喃自语着。
这也是如今汉室文人的最大困惑和不解,在他们眼里,自己读的书多,懂得道理也多。
那些粗鄙的武夫,即使不能纳头就拜,也该恭敬的俯首称臣,任由他们驱策。
但他们哪里知道,武人看待问题和文人是不同的。
武人看的是实际,是根本,是生死。
无数事实都证明过,一个不给力的上司,不仅仅会害死他自己,还会害死他麾下的无数人。
所以,武人为了自己和自己的部下的生命,在遇到一个不靠谱的家伙的时候,就只能选择自行其是。
他们可不愿意,因为某人的天真和愚蠢,葬送了自己以及自己的部下的性命!
所以,当他来当渔阳,全郡都是拿着有色眼镜看他的。
而当他推出的那些看上去美好,但实际上卵用没有的政策后,更是彻底丧失了这些军人的心。
在内陆用了错误的政策,也最多是损失点钱粮,但在边塞上,一个政策的错误,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很多时候,都会导致成千上万人死于非命!
而如今李广就不同了。
他本身就是军人,而且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和武痴。
他可能不懂政治,也不懂做人。
但他懂当军人,更懂如何与军人交流。
所以,他迅速的就收复了这些张次文用尽了办法也收复不了的军心!
李广哈哈大笑着,扶起众将,道:“俺是个粗人,不懂什么大道理,如今奉命来渔阳与诸君共同努力,保卫桑梓,建功立业!俺只与大家先说三点……”
“第一:匈奴若入寇,俺的命令,诸君必当服从,若不服从,则军法从事!”
“第二,在俺麾下的,都是手足同袍,都是俺的兄弟,有任何委屈或者不解,诸君都可以来找俺,俺必定给一个说法!”
“第三:俺是军人,诸君也是军人,军人就是武夫,赳赳武夫,顶天立地,所以不得欺凌部下,不得克扣军饷,乃至于贪墨军功!”
“都明白了吗?”李广大声的问道。
“将军,末将等都明白了!”诸将喜不自胜的拜道。
李广的话太对他们胃口了。
对军人而言,有事情你就直说,不要拐弯抹角,也别跟他们谈什么圣人、先王、律法,他们不懂也不知道。
“善!”李广笑着拉着这些人的手,如同兄弟一般,一个个的拍着肩膀,激励道:“跟着俺,俺旁的不敢保证,唯有一点可以保证:该是谁的军功,就是谁的军功,比不得贪墨和克扣!另外,打了胜仗,对天子的保举和推进方面,都包在俺身上!”
李广拍着胸膛,放出一个大炸弹:“俺旧在北地郡,向陛下和武苑推荐了学生三十八人,其中三十六人进入了武苑,而剩下两人,一人进了羽林卫,现任羽林卫左部胸甲司马,另外一人则担任了陛下的御前侍从官!”
顿时,所有人看着李广的眼神,都变了。
仿佛李广是一个如花似玉,沉鱼落雁一般的绝世美人。
无数人的眼神,炽烈的让人心惊!
也不能怪他们!
燕地不比代北,是天子的心头肉,刘氏的宝爱之地。
这里自古寒苦,远离中国政治中心。
姥姥不疼,爷爷不爱,在朝堂也没人!
加之燕人的性格使然,不会拍马屁,也不懂逢迎,更加不会吹牛逼。
所以,燕地将佐们虽然自认自己不必其他人差,但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能力!
这就导致了燕人将领长期游离在中国军队的主流之外。
有的都尉和校尉,甚至十年没有挪窝了。
更有县尉和县令,干了一辈子,也没有得到过嘉奖!
他们一直默默无闻的徘徊在这燕幽之地的边墙,与塞外的风沙和雨雪为伴。
直到今天,终于来了一个懂他们的人,还给出了承诺。
这怎能让他们不喜,不惊?
“敢不为将军效死!”诸将全部拜道。
武苑的名额,乃至于所有武将心中的天堂——羽林卫的胸甲部队和当今天子御前侍从官,都像一个天大的诱惑,让他们难以自抑,心潮澎湃!
李广却是笑着拉起他们,道:“俺与不与诸君废话了!如今,北虏来势汹汹,王事紧急,俺却还不知道俺的治下的兵力和诸将的大名以及各部的所在,还请诸公教我!”
说着李广就对诸将行了一个正式的军礼!
他用右手重重击胸,发出清脆的声响,然后与众人道:“往后,军中就不用拜礼和跪礼了!”
李广骄傲的道:“吾辈武夫,上跪高堂父母,天地君师,下拜忠臣义士,战死英烈,不兴他们文人那套繁琐的礼仪,也用不着!”
“当今圣天子面前,武人若甲胄在身,都不需要下跪,只需以军礼也!”李广道:“天子说了:军人,乃社稷之脊梁,国家之依靠也!脊梁不可轻弯,依靠不可软弱!”
“诺!”众将都兴高采烈的站起来,对着李广行了一个军礼。
谁他妈爱拜来拜去,跪来跪去?
总之,中国军人不爱!
赳赳武夫,国之干臣,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俺是要阳都尉阳时,要阳本地人,麾下有一千五百丈夫,愿听将军令!”本来还对李广嗤之以鼻的阳时,此刻已经成为了李广的脑残粉。
至于其他人,更是争先恐后的向李广介绍自己和自己的部队。
“慢慢来,不急,俺今天必与诸君长谈,明日,俺还要请诸君带路,俺要亲自去看一看边塞诸地的防御……”李广笑着道,他知道,到这一步,就已经大功告成了!
第1281章 不教胡马度燕山(一)
当天,李广与诸将一直谈到晚上深夜之时,才宾主尽欢而散。
而在之前,前郡守张次文,黯然而去。
他接下来的人生,恐怕都会在反复思考今天的所见所闻。
而李广却没有那个功夫关心自己的前任——他就不会做人,也不懂官场那套把戏,他只知道,自己现在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渔阳兵力,现在仅有不过一万四千人而已……”李广在心里琢磨着:“这还是已经扩充了军力,征召了所有合格士卒的缘故……”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渔阳和右北平,本就地广人稀,户口稀少,而且土地产出有限,水利设施非常落后。
内陆如今常见的水车,此地一架也没有。
几乎所有沟渠都失修严重!
而前些年,安东大开发,有吸引走了大量青壮和军官。
只能说是时不待我!
“明日我必须立刻启程,巡查整个边塞!”李广在心里琢磨着:“哪怕只是看一眼,也比纸上谈兵强!”
在北地郡两年多,李广除了性子里的孤傲和倔强没有被磨去外,其他缺点,都已经在漫长的与新兵蛋子打交道的过程里被磨光了!
如今,他比起当年平吴楚之乱,成熟了许多许多。
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有了不少改变。
毕竟,新兵蛋子里,什么样的人都有。
这些年来,他遇到过列侯子嗣,也见到过最底层的贫民子弟。
去年天子解放了司空城旦后,他甚至迎来过第一批来自过去被视为不可接触的司空城旦的子嗣。
这些人的身份,对外当然不会公开。
但对于他却是清清楚楚。
与来自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多,人自然也会成长。
其实人,不管多大年纪,都会因为经历而成长。
正想着这些事情,他的家臣过来,将他手里的文案抢下来,说道:“主公,您已经整整六天没有睡过一次好觉了!如今,机会难得,您还是去睡一觉吧……”
李广想了想,也觉得他说得对。
接下来的岁月,他很可能很长时间,都不能好好休息一下了。
于是,在郡守府里,找了张席子,裹了点毛毯就这样合衣而睡。
……
李广的判断没有错误!
在得知了亦石对上谷郡发起了攻击后,匈奴单于的大纛就开始拔营了。
其先头部队,是匈奴人最近才成立的一个万骑。
这支万骑中,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有康居战俘,也有大宛奴隶,有西域骑兵也有大夏贵族。
这支万骑被军臣命名为:哲别!
当然这是翻译成汉语的读音。
实际上,它的名字是——善于射箭的勇士。
这些人,几乎都是匈奴从它征服和控制的民族和国家以及奴隶中挑选出来的绝对忠于匈奴,而且,悍不畏死的一群人。
这也是游牧民最擅长使用的招数了。
就像后世蒙古有色目军,满清有蒙古八旗和汉八旗。
用征服的奴隶,为自己开疆拓土,是他们最擅长的手段。
而这支名为“哲别”的万骑,也没有辜负军臣的期望,在成立后,就跟着军臣西征,曾经在葱岭以西,与康居军队血战,以少胜多,冲垮了数万康居骑兵,又曾经在大夏的俱战提,冲垮了大夏、月氏联军的中军。
此刻,这些肤色各异,信仰各异,甚至语言各异,本该与匈奴有深仇血恨的人,却打着匈奴人的战旗,满脸狰狞,用着各种语言大声叫嚷着。
他们从未来过南方,也从不知道汉军的强大。
在他们心里和眼中,唯有征服和击垮自己的匈奴人才是世界最强的力量。
在他们看来,南方的这个名为“汉”的国家,也必将步他们的后尘。
所以,无数人都在行军的过程中,惬意的谈论着。
“我听说,这个名为‘汉’的国家非常富庶,女子更是肤白貌美,皮肤嫩得能出水……”一个哲别骑士无比羡慕地说道。
他曾经跟随军臣,攻下了大夏的极东之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