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皇帝-第7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凡可以帮助他达到这个目的的人或事物,晁错都会高抬贵手,大开方便之门。
  反之……哪怕你是道德之士,誉满天下的贤良,那也只能请你去死!
  这就是法家臣子的脑回路,简单、直接、粗暴。
  “丞相回去后,召集九卿及列侯勋臣,告诉他们,朕将兑现自己的诺言!”刘彻拿着指挥棒,在这偌大的沙盘上指点江山:“自长城以北,阴山以西,这万里疆土,这无垠山河,卿等皆自取之!”
  “朕将择日颁布《宅地法》,许天下士民,自取幕南、河西之土……”
  晁错听着,战战兢兢,心中波涛翻滚,难以平复。
  《宅地法》这部早就已经制定完毕的法案,终于要公布了吗?
  作为前任御史大夫,晁错看过这部律法的草稿。
  他深知,这部法律的意义何在?
  按照这部法律的条文规定,任何拥有汉家户籍的士民,皆可以选择前往幕南、合黎山、姑臧山以及未来任何一个汉室控制的新疆土拓荒。
  百姓士民官吏,可以占据与自己本身爵位所规定的土地上限两倍的土地,只要耕作五年,这些土地就将永久属于他与他的子孙。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部公平的法律。
  但事实上,却非如此!
  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部完全倾向和偏袒列侯贵族官僚集团的法律。
  原因很简单——贵族官僚豪强们所拥有的资源和财富,远非平民所可比拟,而他们的爵位,更是足以让多数望尘莫及。
  在没有国家扶持和官府主导的情况下,平头百姓甚至是一般的士大夫豪强,怎么可能斗得过那些家訾百万,奴仆家臣无算的大贵族、大官僚?
  但晁错能说什么呢?
  他根本无力,也没有理由来阻止这样一部法律的颁布。
  他只能深深俯首,拜道:“臣谨奉诏……”
  刘彻却是看着晁错,笑着道:“卿不用担心……”
  他提着绶带,望着沙盘上的居延地区,轻声道:“未来,朕将在居延之土,重开屯垦团之策!”
  宅地法案,是为了鼓励大贾豪强和贵族出门去抢钱抢粮抢地盘。
  让这些人将资源用到开拓和进取之上。
  平头百姓也不可能是这些寡头和巨头的对手。
  所以,刘彻是一定会重启屯垦团的制度,在这些寡头和巨头身边放下一个稳定器。
  在刘彻的设想之中,未来屯垦团将随着汉军的不断向西征服而延伸。
  军队打到那里,大汉的犁就犁到那里!
  ……
  当天,整个长安城,都为《宅地法》的即将实施而弹冠相庆。
  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是面色潮红,难以自抑。
  “父亲大人,儿子听说,在姑臧山一带,有铜矿和铁矿……”石建跪在自己的老父亲面前,拜道:“儿子已经遣了家臣前去探查,若果有铜铁之矿,儿子立刻就带人去占据……”
  老石家虽然不是列侯家族,石奋甚至连个关内侯也没捞着,但是,石氏家族的地位,却不比一般的列侯差。
  以石家目前的地位,足可在远方之土,占据一个方圆百里的地区,画为家族之地。
  而石建盯着姑臧山很久了。
  元德六年以来,他多次派遣家臣前往当地勘察,甚至不惜重金,请了几位少府的寻矿大匠同行。
  结果很令人振奋——姑臧山一定有矿!
  且有极大可能是一个铜矿!
  这让石建兴奋莫名,铜,天下最重要的金属!只要能够找到姑臧的那个铜矿,并且开发出来,石氏家族一定能够兴盛!
  说不定未来,皇室都有可能与石氏联姻!
  端坐于上首的石奋,看着自己的这个儿子,眼神之中却充斥了恨铁不成钢的味道。
  他在左右侍女搀扶下,巍颤颤站起来,拄着几杖,走到石建面前,对他道:“吾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蠢儿子,利欲熏心!”
  石建被老父亲一骂,都有些懵了。
  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他只能跪在地上,道:“儿子愚钝,还请大人教之……”
  石奋拄着几杖,对石建骂道:“铜铁之物,岂是人臣所可以觊觎者?”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逆子,还不快将此地有铜铁之矿之事上报天子,还等什么?”
  石建被老父亲这么一骂,更加懵逼了。
  在石建的意识里,当今天子已经全面放开了山泽盐池之禁,现在,就连新得疆土也统统准备拿出来,与天下人共享。
  占个铜铁矿,有错吗?
  石奋看着自己的这个儿子,叹了口气,道:“建啊,不是为父说你,你以后要多与穰交流,多向你的五弟学习学习……”
  “你还记得上次,我与你说过的话吗?”
  石建连忙拜道:“儿子岂敢忘却?”
  当初,石建悄悄下海开工坊,赚了不少,于是想要扩大经营,结果为石奋所制止。
  “儿子这年余以来,也一直尊奉大人教诲,善待工匠、礼贤工人,解衣衣之,推食食之,已得三千忠心跟随之士,可为我石氏基业!”
  事实上,现在长安的贵族圈里,这么玩的不止一个石家。
  大凡想要有所作为的人,都在拼命拉拢和施恩于下,以期得到更多人的依附与追随。
  石建所说,虽然略有夸张,但石家现在确实可以号令之下,就拉出至少两千人跟随自己前往异域开拓。
  两千男丁,若是武装起来,足可平推百里之内的一切夷狄。
  这也是石建图谋姑臧山的底气所在。
  只要他抢先占据该地,那么就可以排除竞争者,然后犁庭扫穴,清扫周边蛮夷。
  “你真的记住了?”石奋却是叹息着反问。
  “用你的脑子好好想一想吧……”石奋拄着几杖,在侍女们的搀扶下向外走去,他一边走一边道:“究竟是工商之士可以立国还是农耕之士可以立国?”
  “钱有何用?不能得天子之亲,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罢了……”
  “工商之业,虽可骤获之于暴利,然其不能久也!”
  “独农耕之士,可以依靠,可以信赖……”
  ……
  在石府之外数百步,乃是大汉贵平君卓王孙的府邸。
  此刻,卓王孙面前跪着三个年轻男子。
  皆是他的嫡子。
  卓氏家族的未来。
  “二三子,为父命你们带上家臣与家奴,前往合黎山,建立家园,开荒拓土,谁人功绩最多,拓土最多,谁便为吾嗣!”卓王孙缓缓说道。
  三个儿子闻言,尽皆拜服:“诺!谨遵大人之命……”
  然后,他们相互看着对方,眼中流露出了警惕和戒备甚至是敌意!
  卓氏今日,已是一个庞然大物!
  家訾无算,地位崇高,未来一定可以捞到一个列侯之位!
  只是……
  卓王孙的长子卓敬颇为疑惑,道:“父亲大人,儿子有一事不明,还望大人教之……”
  “说……”
  “吾卓氏,乃以金铁冶炼之事起家,握天下铁器之牛耳,大人却令我等弃祖业而从屯垦拓荒之事,儿子颇为不解,还望大人解惑……”卓敬轻声问着。
  这也是他的两个兄弟的不解之处。
  与卓氏而言,今日的卓氏,已经是发展到极盛了!
  卓氏的铁器,在帝国市场之中占据了五分之一的份额!
  每年产铁以百万斤,精铁十余万!
  家族雇工和家臣,更是数以千计。
  卓氏为了保护自己的产业,甚至还养了许多游侠。
  在大家看来,背靠皇室,有天子撑腰,卓氏应该再接再厉,趁着这大好时光,巩固自己在冶铁业的地位才是!
  即使不能制霸天下铁器商业,至少也得保住现有地位。
  卓王孙看着自己的儿子,脸上露出一个欣慰的微笑,道:“自古木秀于林而风必摧之!吾卓氏发展至今,已是木秀于林,若无天子之庇佑,卓氏早已如无盐氏般,沦为冢中枯骨……”
  儿子们也都点头,这是事实!
  “然,尔等以为,我卓氏还能控铁器之业几载?”
  “尔等可知,如今临邛矿山和工坊,皆以为少府官吏所恐?”
  “尔等可知,南阳张汤,正在日以继夜的不断建造新式高炉?那是一种一次可炼钢千斤的新器械!”
  “卓氏的地位,已经保持不了几年了……”
  在一开始,卓王孙就明白,自己的产业和生意的未来。
  一定会被国家控制!
  天子也从未掩饰过他的这个企图。
  按照天子所言,重工业必须由国家来掌握。
  因为此国之利器,社稷之宝!
  而且……
  卓王孙幽幽一叹,对着三个儿子问道:“你们愿意成为商贾吗?”
  三子相互看了看,都摇头。
  商贾=贱民。
  这是上百年来人们潜意识固化的印象。
  不止士大夫们这么感觉,就连商贾自己也觉得是这样。
  在过去,做生意的商人发家致富后,第一个选择就是回家买地。
  赚多少就买多少。
  因为土地不会贬值。
  但元德四年以后,这个情况被逆转了。
  当今天子通过法律,制止和限制了商贾购地的行为。
  自那以后,商人们就开始感觉恐慌了。
  他们的地窖里的钱越来越多,但不安和恐惧却日盛一日。
  无盐氏的覆灭,更加重了商贾们的不安与恐惧。
  谁知道,自己辛辛苦苦攒的小钱钱,是不是给天子攒的呢?
  所以,有人选择纸醉金迷,也有人选择挥霍无度。
  但聪明人,却已经在准备,将钱变成权了。
  如卓王孙。
  此刻,卓王孙看着自己的儿子,他站起身来,对他们道:“当今天下,武将为尊!而武人之中尤以将门最是显赫!”
  “吾欲以万贯家訾,生造一将门……”
  “欲成将门,则土地、庄园、人民,不可或缺!”
  “天子不许吾等中国之内兼并,然长城之外,数万里异域,却无有限制!”
  “二三子!为父对你们的期许就是——去长城之外,去一切可以去的地方,扎下根基,建立村寨,修建道路、渠道,为吾卓氏立百世之基业!”
  “谁做的最好,谁就将为吾嗣子,余者也莫要惊慌……尔等所为,也将为尔等之产业,传续子孙,福泽后人……”
  听着卓王孙的话,三个年轻人都是热血沸腾。
  于塞外,建立基业,打造卓氏的底蕴,这本就已经足够让人憧憬。
  更何况,无论成败,他们都可以借此建立自己的势力。
  三人全部顿首拜道:“唯,谨遵大人教诲!”
  卓王孙满意的点点头,对着三人道:“尔等此去,吾为尔等准备了一千男奴,两百武士,钱各五百万,粮食五万石,布帛三千匹……”
  “除此之外,尔等意欲得到更多,就得拿东西与吾来换……”
  “黄金、牲畜、皮毛……一切可以交易的东西……”
  这是卓王孙在研究了陈须陈嬌兄弟的崛起过程后想出来的一个方法。一个锻炼和磨砺自己后代的做法。
  类似养蛊,看谁最强,最优秀。


第1577章 搅局者(一)
  盛夏来临,幕南的气温也随着升到一年的顶点。
  盐池之中的湖水,甚至都开始冒烟了。
  湖畔的沙滩上,更是炙热的足可煮熟食物。
  一队飞狐军的骑兵,在湖畔的一处树荫处纳凉,顺便吃些干粮。
  “听说了吗?”一个穿着一件粗布常服的汉军骑兵,背靠着一株灌木,对众人道:“最近会有几个士子来此,说是要教化夷狄的……”
  其他人闻言,都是一副惊奇的模样。
  就这盐池之地,不毛之所,连喝水都要跋涉二三十里才能找到干净淡水的地方。
  居然有士子要来?
  开玩笑吧!
  就那帮小白脸,来了这里,用不了三天,恐怕就要哭着喊着找妈妈了。
  “要不要开个赌局?”有好事者立刻就道:“赌这几个士子能在这里待多久?”
  赌博与女人,自古就是军队的最爱。
  没有那个军队不爱的。
  大家伙一听有人开盘,立刻就打起了精神,纷纷从兜里面掏出一大把五铢钱,嚷嚷着问道:“怎么个赌法?赔率如何?”
  “咳咳……”带队的队率,见到这个情况,连忙咳嗽两声:“别乱说话啊……这些士子可是受了王命来此,身负重任的,郅将军与灌将军和李都尉,都已经三令五申,不得羞辱、耻笑、辱骂受命士子,更要尽一切可能帮助他们,适应幕南的环境……”
  士兵们听了,嘿嘿嘿的笑了几声。
  然后……
  该开盘的继续开盘,该下注的继续下注。
  队率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
  “希望,此番来的是几个有点真才实学的吧……”队率在心里叹着气。
  自半个月前,就有从长安受命的士子来到幕南地区,在郅都、灌何等高级将领安排下,对口进入各个臣服汉家的幕南部族之中,宣扬王化,传播汉天子的仁德。
  这些年轻的读书人,刚到幕南不久,就闹出了不少笑话。
  许多人甚至连三天都没待够,就哭着喊着要回长安。
  然后,被郅将军镇压了,统统抓起来,送去南池当劳役了……
  正这样想着,忽然,这队率看到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烟尘。
  他立刻起身,观察和警惕起来。
  自从郅将军破蠕蠕与长林主力后,幕南中部和北部就已经不存在大规模的反汉部族的存在了。
  但是,那些战败的蠕蠕人和长林人与一部分丁零马匪掺和到一起。
  经常会对汉军的小型据点和哨所、运输车队进行袭击。
  这正合汉军之意,飞狐军与句注军的骑兵四散而出,到处寻找可能的敌人踪迹,然后发起攻击。
  在血与火之中,年轻的战士们成长的很快。
  就以这个队率手下的这些士兵为例吧。
  当三个月前,他们准备来此时,这些家伙还只是一些没有见过血的新兵蛋子。
  他们第一次遭遇敌人时,甚至有蠢蛋因为太过紧张,而忘记了给弩机上弦……
  但经过这数月的磨砺,新兵蛋子们,都已经进化成为老油条了。
  他们已经学会了,在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战斗,什么时候退却。
  更懂得了,怎么杀人是最省力的。
  最最重要的一点——汉军骑兵的攻击范围,开始变得极大!
  一位骑都尉,率领两千骑,就可以仅靠随身携带的干粮,在这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征战半个月,纵横两千余里。
  汉军的远征能力,已经得到了大大增强!
  若非有大漠阻隔,说不定,会有汉骑打过弓卢水,进抵姑衍山之下,问罪单于。
  是以,当队率一发行情况,整支汉骑立刻就进入了作战状态。
  人人都已经牵上了马缰,随时准备上马奔袭,追杀进入视线的敌人。
  过了一会,队率放下了自己一直高举的手臂,对众人道:“可以解除戒备了,是一支商旅……”
  在这大草原上,如今,出现最多的生物,就是商旅。
  盐池这一带,尽管已经远离长城两千多里,居于戈壁之前,但也时不时的会有大大小小的商旅到来。
  这些商人贩卖和收购一切能赚钱的商品。
  甚至有些时候还会客串一把人贩子。
  正是这些商人,为幕南各部带来了种种好东西。
  他们贩卖着来自中国的镰刀、铁锅、青铜器、布帛,收购羊毛、羊皮、奶酪、肉干甚至是奴隶。
  当然,你有黄金或者五铢钱的话,那就更好了!
  托这些商人的福,远离故土的汉军将士的五铢钱,总算有地方可以消费了。
  不管是拿钱去商人那里买点来自中原的特产,还是去某个部族里潇洒一回,都是很值的。
  这支商旅从东方而来,不久就出现在了汉骑的视线之中。
  这是一支规模一般的小商旅,总共就五六辆马车,载着的货物也不多,基本都是些皮毛和宝石一类的东西。
  商队的领头人,是一个骑着一匹棕色战马的粗壮大汉,十几个全副武装,身穿绛衣的护卫在他左右。
  这些人看上去很精干,弓马技术也不错。
  “应该是游侠……”队率在心中想着。
  这年头,北地游侠们,算是发财了!
  如今,北地诸郡的游侠们,但凡能有点名声,都必定会被商贾们高薪请走。
  成为他们的商队的护卫、保镖。
  庇护他们的财产和生命。
  由是,许多聪明的游侠,在捞到第一桶金后,索性单干了。
  带着自己的小弟,买几辆便宜皮实的马车,就可以上路。
  这幕南各部,什么都要,什么都缺。
  而各部产出的皮毛,只要运回长城,利润就是一倍以上。
  倘若运气好甚至一次买卖,就可以连本带利,全部赚回来!
  错非是护匈奴将军下令:所有出塞商旅都需要带一定比例的粮食,不然就不许出塞,也不许在塞外各部交易。
  不然的话,这幕南的商旅恐怕会更多。
  没办法,这个地区太辽阔了!
  几乎相当于大半个汉室,方圆数千里,水草繁盛,鸟兽繁荣。
  此地,有着无数资源和百万生民。
  没有商人会放过此地的。
  那大汉下马,走向汉军,远远的就拱手道:“某家北地郡张元,见过诸君,敢问诸君此地可是盐池了?”
  队率冲他点点头,道:“张先生,此地已是盐池了……先生若要与此地部族交易,请沿盐池向南行进一百里,那里就是‘遂宁’城所在了……”
  自王师秉承圣命,对幕南发动攻势以来,旁的事情,没有人知道。
  但有一个事情,已成真理——在大汉王师的铁蹄之下,幕南各部,统统俯首恭拜长安圣天子,口称天单于万岁,然后皆以“编户齐民”为圣制。
  护匈奴将军郅都,更是一面率军与不臣者作战,一面派遣大量能吏和精干军官,将投降、归义、投诚的胡人按照中国制度,编户齐民。
  不过因为这一工程实在太过浩大,所以一直都在不断推进之中。
  暂时而言,汉军对于幕南各部,采取的策略是统一打散,重新混编,然后安置于汉军为他们选择的城市周围居住。
  这遂宁就是盐池附近最大的聚集点。
  虽然还没有筑城,但此地却也已经聚集了上万部族牧民。
  汉军教授给他们挖掘地窖,进行青储发酵的技术。
  同时,还按户发给牲畜、穹庐与苜蓿草种。
  每五户为一甲,采用秦代的连坐法。
  一户有事,另外四户就不能逃脱干系。
  又以十甲为屯,设置屯长,进行管理,屯长皆是选用那些亲汉的胡人。
  又在屯上设乡,乡长称为游徼,以归义胡人贵族充任(主要是忠勇军和楼烦军的老兵)。
  乡上设县,县称令,这遂宁令暂时就是由汉家楼烦将军灌何兼任。
  经过数月的管理和教育,如今,遂宁的胡人,基本都已经习惯了这些管辖和制度以及法律。
  许多人都开始学习汉话,尝试与汉军沟通。
  而忠勇军和楼烦军的老兵们,则在地方上跳下蹿,到处宣扬他们的“诸胡有罪论”和“救赎论”。
  倒是忽悠了无数人,搞得现在遂宁每到日出日落之时,就能看见数千人对着长安方向顶礼膜拜,虔诚忏悔与赎罪。
  还别说,经过这么一出后,遂宁地方秩序大净,民心也基本稳定了。
  队率就听说,上面的校尉们议论,倘若过了今年冬天,遂宁与幕南其他城市聚集点的牧民可以安然度过,那么,大汉在幕南的统治,就将如铁板一般牢不可破了!
  原因很简单——谁会去反对一位能让自己吃饱肚子,同时享受安定生活的圣王呢?
  脑子里想着这些事情,队率一时有些恍惚。
  却听那张元道:“谢过阁下……某此来,是受了护匈奴将军行辕之请,为遂宁带来四位士子……”
  说着,从一辆马车就走下来四个背着些简单包裹的儒服男子。
  他们的年纪都在二十七八岁左右,看上去疲惫不堪,但却对此地环境表示特别好奇。
  他们一一上前,做了个自我介绍。
  “楚人王荀……”
  “齐人邹行……”
  “宜阳杨仆……”
  “雒阳朱胜……”
  这些读书人倒还颇懂礼貌,也很尊敬汉军将士们。
  这让队率心里面舒服了些,也就回了个礼,道:“飞狐军左校尉甲部司马杨公麾下队率咸宣见过诸位明公……”
  咸宣朝着众人拱手,道:“诸君既是护匈奴将军所遣之才,这护送之责,就让我等来做吧……正好,我部正要回遂宁与楼烦将军报告这一路的巡视所见……”
  “那就麻烦咸队率了……”张元连忙拱手说道,对他来说,时间就是金钱。
  早点将这四个麻烦送到目的地,他就早一日可以回程。
  现在是夏季,是最好赚钱的时节了。
  必须抓紧时间,多赚点,要知道了为出塞做这买卖,他可是借了邻县大贾朱氏十万钱,利息很高,一旦还不上,自己就得把这条命卖给朱家了。
  辞别张元,咸宣所部就保护着这四个儒生,向着遂宁前进。
  出乎意料的是,这四个儒生,还颇能吃苦,且有着骑术。
  一百来里的路程,哪怕是飞狐军的老兵,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