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资本大唐(老鱼)-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流求大岛?”李恪一听这个名字,立刻皱起了眉头,他也算是博闻强记之人,可是对于流求大岛这个地方,也只是有所耳闻,这还是因为他和李愔的那位外公杨广的原因,因为前隋时,他们的那位暴君外公曾经派人去过流求大岛,而且还不止一次,所以他才有所印象。
“三哥,这件事你就不要乱猜了,反正过了年也没什么事,你随我去一趟就是了,到时小弟一定给你个满意的答复,你看如何?”李愔现在心里全都是吐蕃来人这件事,也没有心思向李恪解释,只能拍着胸脯向对方保证道。
“好,正如六郎你说的,我们是亲兄弟,三哥信你!”李恪总算是振作起来,同样用拳头捶了李愔的肩膀一下道,若是连自己的亲兄弟都不相信,那他还能信谁?
看到原来那个阳光开朗的三哥总算又回来了,李愔也十分欣慰,两人对视一眼,几乎同时放声大笑。而这时他们与那支吐蕃骑兵刚好同时到达了安化门,可能是听到了两人的笑声,这支明显是精锐骑兵的队伍都露出一丝警戒之色。
夹在骑兵中间的那辆豪华大车上,车窗也被人打开一个缝隙,一双如狼一般的眼睛顺着笑声看去。刚好这时李愔和李恪也向这边看来,三人的眼神刚好在空中相遇,结果全都是精神一震。
好一双野心勃勃的眼睛!李愔和李恪和心中几乎同时泛起这么一个想法。后世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个说法一点也没错,观人术第一要看的,就是对方的眼睛,李愔和李恪从车中之人的眼睛中,除了看到坚韧、冷静、睿智之外,另外还有无尽的野心,而且对方的眼神极具侵略性,让人一看就感觉全身发凉,好像没有什么秘密能瞒的过对方,能拥有如此复杂的一双眼睛,想必车中坐的肯定就是那位吐蕃国主松赞干布了。
与此同时,车中之人也缓缓合上窗子,同时口中喃喃低语道:“大唐果然是人杰地灵,随便在城外遇到的两个青年,竟然都有龙凤之姿,此二人若是放在我吐蕃,都可为大相之才,实在是可惜可惜!”
对于这支吐蕃骑兵的到来,大唐政府早就得到了消息,在安化门的城门外,有两个鸿胪寺的官员正在等候。不过对于吐蕃国主的到来,大唐显然并不怎么重视,毕竟在唐人看来,吐蕃只不过是个手下败将,哪怕是对方的国主到来,也根本用不着太过隆重,所以只派了两个品级不高的小官前来迎接。
李愔和李恪这时倒不急着进城,两人骑在马上打量着这支吐蕃骑兵,发现对方的装备还算不错,人人身上都穿着铁甲,手中的武器也都是铁制的,上次牛进达大败吐蕃大军,就曾经向兵部报告过,说吐蕃人战力不高,而且大部分用的还都是青铜武器,铁质武器占的比较极小,若是真的如此,那么这支骑兵放在吐蕃国内,可谓是十分奢侈了。
这些吐蕃骑士个个神情彪悍,全身都带着一股暴虐的杀气,这点倒是和战场上的虎头军有点相似,看样子也是一支百战之师。只不过这支骑兵在行进之时,队伍并没有大唐骑兵那么整齐,估计在军纪方面会有所欠缺。
吐蕃人来到城门,出来一个吐蕃官员和迎接的官员交接了文书,确认无误后,守门的士兵这才放行。不过这时李愔却派人把其中一个迎接的官员请来,想问一下吐蕃国主来大唐的目的。
那个官员刚才并没有注意到李愔,等看到他时,立刻快步走过来躬身施礼道:“鸿胪寺丞周文举,拜见吴王殿下、齐王殿下!”
鸿胪寺丞是正五品的官员,在大唐也算是高官了,难怪李愔看着对方眼熟。虽然五品官在李愔和李恪眼中并不算什么,不过看对方气度俨然,面对他们也没有任何卑躬屈膝之态,所以他们兄弟也不敢怠慢,甩鞍下马还礼道:“周寺丞不必多礼!”
双方见礼完毕,李愔直入主题开口问道:“周寺丞,这次吐蕃人来访,可是他们国主松赞干布亲自前来吗?”
“齐王殿下好眼力,这次的确是吐蕃国主亲自前来!”周文举笑呵呵的回答道。
“呵呵,我猜他们肯定是因为高昌之事前来的吧?”这时李恪也开口笑道。
“吴王殿下说的不错,我大唐一举平定了高昌,而且还把西突厥的可汗城给占了,此举不但震慑了西域诸国,更让近在咫尺的吐蕃感到坐立不安,前段时间我们鸿胪寺已经收到数十个小国入朝的消息,吐蕃动作最快,在高昌初定之时,吐蕃国主就动身赶往我大唐,所以倒是第一个到达长安!”周文举说话之时,满脸的大国风范。
鸿胪寺本来就是主管外交的,而且做为大唐的外交官,周文举他们无疑是十分幸福的,因为现在大唐国力鼎盛,对外战争更是连战连捷,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对手,所以他们这些管外交的官员在面对其它国家的使者时,向来都是一副牛逼轰轰的样子,这可比后世那些天朝外交官幸运多了。
听到不少西域小国都要入长安进贡,李愔却是心中一动,若是这些小国的使者能赶到冬运会前到达长安的话,那么倒是可以邀请他们参加比赛,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增加运动员的人数,而且更能提高运动会的影响力。
正在李愔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沾沾自喜时,却听周文举再次开口道:“两位殿下,据我所知,吐蕃国主这次前来,除了想修复两国的关系,另外还想旧事重提,向陛下求一位公主为妻!”
第一百八十四章 绝不让大唐女子外嫁吐蕃
自汉以来,中原王朝为了缓和周边国家,特别是北方草原民族的关系,无数次将中原女子以和亲的名义送出去,以保边境短暂的太平。虽然无数文人墨客对和亲大加粉饰,但仍然掩盖不了这种行为所带来的耻辱。
从西汉将第一位宗女以公主的名义嫁给冒顿单于后,一直到初唐时期为止,已经有数十位公主嫁到草原上,这些可怜的女子为了所谓的国家大义,不但要远嫁他乡,侍奉粗野的草原蛮人,还要放下所有自尊,忍受父死子袭的恶习,最后更是在草原风沙的打击下,一位如鲜花般的汉家女子,就这么凋谢在离家千里的塞外之地。
唐朝虽然强盛,不过对于和亲之事却也一直没有断过,只不过相比其它王朝,唐朝特别是初唐的和亲,却还要强上一些,比如汉代的和亲一般是因为打不过别人,所以献上女子祈求太平,而初唐则完全不一样,这点也和李世民的性格有关。
李世民是个高傲甚至有些自大的帝王,他的这种性格决定了,大唐绝对不会用女子来换取和平,所以大唐一般都是把对方给打残了、打服了,甚至直接把对方给灭了,这时才会由李世民出面,将宗女以公主的名义嫁给对方,比如吐谷浑、突厥就是这种情况,只不过现在很可能会增加一个吐蕃。
“呯~,我绝对不会让我大唐的女子嫁到吐蕃的!”王府中的李愔一拍桌子,满脸怒容的站起来说道。
“六郎,你也别太着急了,现在还有时间,人家只是来求亲,父皇那里虽然有同意的迹象,但至少还没有定下来,咱们还是有机会的!”李恪站起来把李愔又给按到椅子上,一脸耐心的劝道。
其实在李恪看来,与吐蕃和亲也没什么,毕竟这种事古以有之,而且还能加深两国的联系,所以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可是没想到李愔一听这件事,立刻失去了往常的理智,在路上就开始对吐蕃喊打喊杀,而当派出去打听消息的人回来禀报后,更让李愔是暴跳如雷,恨不得现在就跑去鸿胪寺,然后亲手把那个松赞干布给干掉。
松赞干布的确是为了和亲而来,确切的说,是打着和亲的名号,希望借此能修复两国因松州之战产生的裂痕。而且经过刚才派人打听得来的消息,李世民对这次和亲十分意动,而且已经和房玄龄等人讨论过了,并没有得到太多反对的意见,甚至现在都已经在考虑和亲的人选了。
“三哥,你不懂的,吐蕃是条高原狼,根本就养不熟,现在我大唐势大,自然不用怕他们,可是今天那个松赞干布你也见了,只那双眼睛就能看出,对方肯定也是个少有的雄主,若是现在和亲,给了对方以喘息的机会,那么我敢断言,不出二十年,吐蕃肯定会成为我大唐的心腹之患!”李愔根本就坐不出,刚被李恪按下来,立刻就又开始满屋子乱转。
他说的这些可不是毫无根据,李世民在位期间,大唐的确是战功赫赫,除了高句丽外,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失败记录,甚至高句丽也并不能说是败,只能说没有达到最终的战略目的,而且收复了辽东,为以后李治灭高句丽打下了基础。
可是李世民在位期间,却在外交上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放任吐蕃的发展,再加上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不少农业和工业方面的先进技术,使得吐蕃的生产力直线上升,很快成长为大唐最为强劲的对手。
而到了李治执政时期,爪牙已经磨利的吐蕃开始和大唐争夺西域的控制权,甚至威胁陆上丝绸之路的安全,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大唐与吐蕃的第二次战争,只不过与松州之战的结果相反,这次与吐蕃的战争,是大唐开国以来,对外战争中最大的一次失败,而这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非川之战。
大非川之战不但让大唐失去了安西四镇,而且还失去了对吐谷浑的控制,让吐谷浑成为吐蕃的别部,大大增加了吐蕃的实力,之后虽然唐军重夺安西四镇,但是期间也是和吐蕃打打停停,大大消耗了国力,甚至在后来,连长安也有被吐蕃攻陷的记录,如此奇耻大辱,几乎都是李世民定下的和亲之策所导致的。
“不行,我要去见父皇,一定要他打消和亲的念头!”李愔也是乱了方寸,根本没有往日的冷静与睿智,只想着尽快把和亲这件事给搅黄了,却根本没想考虑方法。
幸好旁边还有一个冷静的李恪,一看李愔向外走,立刻一把拉住他道:“六郎,你清醒一下好不好,虽然不知道你为什么不想与吐蕃和亲,但至少也要讲究一下方法吧,如果你这样跑去宫里见父皇,到时父皇问你不能和亲的原因,你又该如何回答?”
“这……”李愔一愣,刚才被冲晕了的脑袋总算恢复了几分清醒。和亲之事古已有之,而且在他那位皇帝老爹看来,吐蕃已经是大唐的手下败将,这次更是以卑微的姿态来求亲,而这也刚好符合李世民自大的心态,若是自己现在去劝说不要和亲,却连一个拿出手的理由都找不出来,毕竟他知道以后历史的发展方向,但别人不知道啊?
“六哥,你对朝堂上的事比我熟悉,快帮我想想,怎么才能阻止与吐蕃的和亲?”李愔在外面淋雨受了风寒,这时感觉脑子里乱糟糟的,太阳穴也涨的生疼,根本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只得向李恪求助。
不过他的这个问题却把李恪也问住了,因为在他看来,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与吐蕃和亲都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所以李恪低头思考了半晌,最后还是无奈的说道:“六郎,我不知道你为何会对吐蕃抱有如此大的戒心,不过从父皇的角度来看,无论以后和吐蕃是战是和,现在对其也只能安抚,毕竟从去年开始,大唐一连灭掉了高句丽和高昌,又重创了西突厥,虽然因为你的缘故,使得国库十分充盈,但是别忘了,打仗不但是拼后勤,也是对军队的大量消耗,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我大唐很可能不会再有什么大的战事!”
李恪对当前局势分析的十分清晰,的确,大唐经过连番大战,就算是国库有钱,但是国内储存的物资都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甚至国内的物价都开始上涨,若是再打下去,很可能会因为物价过高,而引起国内的不稳。
李愔听完之后,感觉头两边的太阳穴更涨了,同时脑子里像是过火车似的嗡嗡作响,甚至全身都感觉一股寒意逼近,看样子淋雨受的风寒要加重了。
这时李恪也发现了李愔的异样,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结果发现有些烫手,同时李愔脸上也泛起一种不自然的潮红,当下再也不敢耽搁,直接叫高重把王府里的御医叫来,赶紧给李愔诊治。
等御医给李愔开过药后,内宅的文心才得到消息匆匆赶来,指挥着府中下人安置好夫君后,然后又让高重代自己谢过李恪,并送对方回府,然后这才亲自熬药喂李愔服下。
“文心,千万不要让惜君来,我这是感冒,会传染的!”李愔都快被烧糊涂了,也没想文心是不是能听懂感冒是什么病,闭着眼睛有气无力的说道。
“夫君放心,惜君姐姐现在身子金贵,我早就让人通知她不要来了!”文心现在已经有了几分大妇的风范,虽然因为李愔生病而有些慌乱,不过倒也处理的面面俱到,十分有条理。
“那就好,那就……”李愔听后心中一松,嘴里咕哝了一阵,就此慢慢的睡着了。
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李愔这次就应了这句话,下午才发的病,晚上就已经十分严重了,身上烧的像是块烙铁一般,全身的皮肤都泛着一种不自然的红色。看到这种情况,文心吓的方寸大乱,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幸好经文儿提醒,急忙派人把孙思邈请了过来,结果对方看到李愔的这种情况却反常的呵呵直笑,然后派人取来消毒用的酒精,把李愔脱光了再用酒精擦拭,以此来降低李愔的体温。
这种办法还是前几天他与李愔闲谈时,听对方聊起过的,没想到今天就用到了李愔身上,因此这也让孙思邈感叹世事之奇妙。
随着酒精的蒸发,果然让李愔的体温降了下来,然后孙思邈又将之前御医开的药方做了一点修改,熬好后给李愔灌下,果然大起作用,李愔的体温再也没有出现大的反弹。天还没亮,李世民带着刚出月子的杨妃就来齐王府看儿子,结果看到李愔已经沉沉睡去,而且又听了孙思邈说病情已经控制住后,这才放下心来。
而这时杨妃也顾不得对文心的不满,拉着她的手嘱咐了半天,无非就是让她好好照顾李愔之类的话,最后杨妃才依依不舍的回宫,毕竟宫里还有一个小升平要她照顾。
李愔的这场病来的实在是太巧了,冬运会的事暂且不说,李恪可以找人顶上,可是对于阻止吐蕃和亲的事,却一下子耽搁下来。而就在李愔病倒的第三天,李景恒却忽然带着一个小丫头哭着找上门来!
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仗亲兄弟
“呜呜~,六堂兄,你千万要帮帮我,雪雁不想嫁到吐蕃去!”一个小丫头扑到病床上李愔的怀里,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哭的正凶,旁边圆滚滚的小胖子李景恒也配合的抹着眼泪,嘴里有一句没一句的干嚎着,而李愔则一脸无奈的安慰着怀里的小丫头。
小丫头名叫李雪雁,是李道宗最喜爱的女儿,也就是李景恒这小子的亲妹妹,当年五王宴李愔和李雪雁初次见面,就很喜欢对方的活泼开朗,后来经常见面,感情自然更加深厚,李愔也一直把对方当成自己的亲妹妹看。
“好了好了,雪雁你不要哭了,让你堂兄静下来想想办法,这样才能更好的帮你啊!”文心这时也走过来,拍着李雪雁的肩头轻声说道。她一直在李愔病床前照料,而且李景恒兄妹也不是外人,所以倒也没有避开。
李愔的病情才刚刚好转,脑子还有些涨痛,现在被李雪雁这么一哭,感觉更是难受,因此听到文心的话,也立刻开口道:“雪雁,你堂嫂说的对,你快点别哭了,让我好好想想,另外你放心,只要有堂兄在,绝对不会让你远嫁到吐蕃的!”
也许是文心和李愔的话起了作用,雪雁果然慢慢停止了哭泣。只是本来挺漂亮的一个小丫头,现在却是双眼发肿,眼泪鼻涕糊的满脸都是,看上去十分的憔悴。雪雁如此狼狈的模样,倒是刺激的文心母性大发,叫人打来水帮她梳洗。
“景恒兄,你别再嚎了,快点把事情的详细经过和我讲一遍吧!”李愔看着半真半假还在嚎的李景恒,不由得高声喝止道。只是他前两天病的实在厉害,到现在全身都提不起劲,甚至连说话都没什么力气。
李景恒嚎了半天,嗓子早就受不了了,刚才听到李愔对妹妹的保证,心中立刻大定,所以听到对方的问话,立刻停下来抓过茶碗灌了几口,这才一脸悲愤的说道:“六郎,你可一定要帮帮雪雁啊,若是真嫁到吐蕃那个鬼地方,那她这辈子可就毁了,而且我还听说,吐蕃和草原上风俗一样,也有父死子袭的传统,那个松赞干布年纪比雪雁大,万一死了的话,雪雁还要嫁给他的儿子,这简直就是禽兽之行啊!”
李景恒这家伙不学无术,除了经商之外,根本是一无是处。可是刚才他说的那些话条理如此清晰,而且又极为煽情,以李愔对李景恒的了解,绝对不是对方可以想出来的。
“行了!把王叔教你的那些话都给我收起来,现在我想听一下这件事进展到什么地步了?”李愔脑子还有些昏沉,也不想再听李景恒的废话,所以直接进入正题问道。
“呃~”李景恒一愣,心想果然不愧是李愔,一下子就看破了自己的底细,的确,他之所以跑来向李愔求助,其实背后还是受了他老爹李道宗的指使。
虽然被李愔看破,但李景恒倒一点也不在乎,因为他老爹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而且吩咐他到时实话实说就是了,因此只见他开口道:“六郎,和亲这件事大体上已经定下来了,陛下也已经同意,只不过和亲的人选还没有定下来。”
“咦?”李愔听到这里一愣,十分不解的问,“既然和亲的人选还没定,那为什么你和雪雁跑到我这里哭诉,而且听雪雁话中的意思,我父皇好像是定了让她去啊?”
“六郎,你听我把话说完嘛!”李景恒一脸苦笑的说道,“和亲的人选的确还没有定,因为按大唐一向的规矩,和亲之人虽然名义上是公主,但其实大部分都是宗室女子,真正的公主肯定不会去和亲!”
李景恒说到这里,目光有些幽怨的看了李愔一眼,李世民不舍得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嫁出去,却舍得把别人的女儿外嫁!
“宗室女子虽多,但对年龄、相貌、婚配与否都有要求,所以按这些排除下来,最后符合条件的其它也没有几个,刚好雪雁就是其中的一个,而且昨天晚上陛下突然找到我老爹,已经透露想让雪雁去和亲的意思。”李景恒说完,一脸委屈的看着李愔。
“然后呢,你老爹就这么一口答应下来了?”李愔脑子还没有完全恢复,又问出一句废话。
“那还能怎么办,你父皇既然开口,我老爹有胆子拒绝?”李景恒没好气的回道,谁家的女儿不是亲生的?更何况他老爹老娘平时最疼雪雁,从昨天到现在,他家里简直是闹翻了天,老娘哭喊着要上吊,老爹是哀声叹气不说话,一晚上头发都愁的白了一半,好不容易才下定决心,让他带着妹子到李愔这里碰碰运气。
“昨天晚上才找到王叔,也就是说,雪雁被选中的这件事还没有传开,只有你们府上和我老爹才知道,现在又多了我和文心?”李愔沉思着自言自语道。他这两虽然呆在府中养病,不过脑子也没闲着,一直在想怎样才能阻止这次和亲?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大概的办法,只是不知道行不行?
“景恒兄,你快去把我三哥找来,另外派人把李恽、李贞、李治、李慎全都给我叫来,另外雪雁的事千万不要和他人提起,这次我非逼着父皇放弃和亲不可!”李愔总算打定主意,虽然这个办法有些儿戏,但也只能尽力一试了。
“好,你等一会,我这就去亲自办!”李景恒虽然不明白李愔为什么把几个兄弟都叫来,不过只要对方肯帮忙,无论什么事他都愿意去做。
看着李景恒小跑着离开,李愔又看了看文心那里,发现雪雁这丫头已经梳洗完毕,只不过眼睛还是不自然的肿着。看着今天才刚满十四岁的小丫头,李愔也不禁叹了口气,又安慰了她几句,然后让文心带她去了内宅。
不一会的功夫,李恪第一个到了,接着是李恽和李贞,他们三个都已经开府,而且住的离齐王府不远,倒很方便通知,一直到最后,还在皇城里居住的李治和李慎才赶过来。只是这一圈下来,李景恒却是累的满头大汗。
“六郎,你怎么把九弟和十弟也叫来了?”一开始李恪以为李愔只叫了自己,结果后来李恽和李贞也来了,这就已经让他有些奇怪,后来看到刚满十岁李治和另外一个才八岁的李慎也来了,这让他更是摸不清头脑,禁不住开口问道。
“是啊六哥,我可是从先生手下逃出来的,到时若是被告到父皇那里,你可别忘了帮我说情!”年纪最小的李慎也是个机灵鬼,本来他就在小学里呆的不耐烦,听到李愔叫他,立刻兴奋的扔下书本就跑来了。
“十弟,你让先生告状的次数还少吗?若是次次都让六哥帮你求情,那他可就有的忙了!”李治开口取笑道,他和李慎性情相投,再加上年龄也差不多,所以时间开些玩笑。
“你们两个小家伙别闹,六哥找咱们来肯定有事情要谈,都给我安静点!”李贞是个烈性子,性格比较霸道,对弟弟妹妹也一向严厉多过温和,所以李治和李慎都有点怕他,一听他开口,立刻都安静下来。而李恽则是个老实人,来了就坐在一边,一直没有开口说话。
看到几个兄弟都看向自己,病床上的李愔这才露出一个和煦的笑容,缓缓的说道:“各位兄弟,今天请大家过来,其实是想商量一件事,想必大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