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资本大唐(老鱼)-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炭工业协会中,必须有我们卢氏的一个席位,至少让我们得到和太原王氏相同的待遇!”
卢左提出自己的三个要求时,眼睛一直盯着李愔,想从对方的脸上看出些什么,不过可惜的是,李愔脸上却一直带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让人根本猜不透他心中在想什么?
为了让李愔答应自己的条件,只听卢左继续又道:“只要殿下答应我们卢氏的这三个条件,那么我们不但会马上退婚,而且也会停止对工商业的打压,相信如此一来,殿下身上的压力肯定会少了许多!”
卢左这次来到长安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因为这次退婚的事,真正的目的是借这次退婚,来和李愔达成和解,以退出打压工商业为前提条件,来换取一定的好处,毕竟现在五姓七望在打压工商业的行动中,已经落于下风,与其这么死撑着,还不如率先一步博得李愔的谅解,从中抽身而出,达到保全家族的目的。
果然!李愔听后目光一凝,眼睛不自然的瞟了一下书房里的屏风。这些世家大族虽然号称诗书传家,但是本质却都是一群以家族利益为第一的自私鬼,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对家族有利的,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去做,哪怕为此让其它人承受巨大的代价。
“你们卢氏要退出对工商业的打压,难道就不怕日后被崔、李、郑、王这些大世家孤立和唾弃吗?”李愔对卢氏提出的条件不置可否,反而笑呵呵的问出这么一句话来。
“殿下何必明知故问?”卢左好像丝毫没有听出李愔话中的讽刺之意,面不改色开口说道,“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卢左虽然不才,但也能看清这天下大事,现在工商业的气候已成,再加上又有殿下这种人中龙凤引导,早已经不是我们五姓七望这些大世家能压制的,与其再这么硬扛下去,不如顺应时势,为家族早做打算!”
卢左说这些话时,满脸的理所当然,丝毫没有为背叛其它世家,而露出半分羞愧的表情,看来在他的观念里,真的是把家族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至于信义之类的东西,统统都被他扔到了一边。
“哦?既然你们卢氏能看清天下大势,那本王就有一个问题想不明白了。”李愔说到这里时,脸色忽然一下子阴沉起来,目光狠厉的盯着对方问道,“当初本王在路过魏州之时,为何你们卢氏要派人袭击本王的船队?”
卢左却是早有准备,因为他早就从卢宏那里知道,李愔已经猜出是他们卢氏派人袭击他的船队,所以并不显得惊讶,依然笑呵呵的说道:“殿下,大家都是聪明人,何故为这些小事而斤斤计较?想必您知道,那次袭击只不过是演场戏罢了,根本不会伤到您半分,目的只是转移一下您的注意力,可惜殿下实在高明,老夫甘败下风!”
李愔看着对方毫不在意的样子,真想一巴掌上去拍死他,那天可是死了好几百人,可是在对方口中,竟然只是一场戏,而且当时文心她们也受到了惊吓,甚至当时惜君也已经怀孕,若是被吓出个好歹来,那自己第一个孩子可就没了。
想到这里,李愔心中忽然涌上一股无名怒火,几乎是咬着牙一字一顿的说道:“很好,的确是一场好戏,而且卢老先生提出的条件也很诱人,不过很可惜,你提出的条件我统统不答应!”
第一百九十一章 引卢氏上贼船
“殿下你什么意思,我们卢氏不但同意退婚,而且还愿意退出对工商业的打压,难道这还不足以显示我们的诚意吗?”听到李愔的拒绝,卢左也是脸色一沉,其实他刚才就已经感觉李愔不对劲,而且刚才在自己提出条件后,又问了那么多的废话,现在想来,好像对方就是在耍自己一般。
“哈哈哈~”李愔忽然大笑不止,过了好一会这才停下说道,“诚意?卢老先生你说这个词也不感觉到脸红?现在你们五姓七望这些大世家已经落于下风,说实话,你们退不退出,对我李愔而言,根本没有任何的意义,至于答应退婚……”
李愔说到这里,目光如炬的盯着卢左的眼睛道:“至于退婚,别说的好像是我李愔在求着你们一般,崔氏那个女子我要定了,无论你们退不退婚,其实对于我来说,根本没有任何的影响!”
“齐王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就不怕我们卢氏马上就举行婚礼,让你永远也得不到人?”卢左知道这时候自己绝对不能退让,因此表现的也极其强硬。
“举行婚礼?”李愔脸上忽然泛起一丝狠厉的冷笑,“那你们就试试,不过我敢保证,在婚礼的前一天,那位卢宏卢公子,绝对会意外身亡,而且绝对找不到任何有关凶手的痕迹,就像当初你们袭击我那次!”
“你……”卢左没想到李愔竟然连杀人的话都说出来的,丝毫没有顾及自己齐王的名誉,因此一时间也不禁语塞,结果一张老脸涨的通红,胡子也翘起来多高,却不知道要说什么?
“齐王殿下你不要欺人太甚,我儿卢宏与你无冤无仇,而且是你先抢他的未婚妻,现在却又拿他的性命相要挟,难道你就不怕我把这件事上奏陛下吗?”正在这时,一直肃立在一边没有说话的卢友忽然开口怒斥道。卢宏是他的独子,平时视若珍宝,现在看到李愔拿他儿子的命在威胁,他自然是怒不可遏。
“哈哈哈~,既然你怕别人伤害你的儿子,那么我来问你,我父皇明明知道是你们卢氏派人袭击我,却因为找不到证据而无法为我这个儿子出气,现在若是我杀了你们卢氏的一个子弟,你说我父皇会是如何反应?”李愔也毫不犹豫的回道。将心比心,同样做为父亲,李世民对卢氏早已经恨极,不过身为帝王,有许多事都是身不由已,所以只能忍耐。
卢友也被李愔犀利的反驳说的哑口无言,其实在他们这种利益集团的争斗中,根本没有什么对错可言,无论用什么手段都是正常的,至于人命,更是可以随时牺牲,就像那个黄河帮的王独龙一样,本来也是他们卢氏子弟,为了家族才改头换面进入黄河帮,最后更是因为家族的命令,如飞蛾扑火般死去,只可惜最后死的是毫无价值。
“殿下,那依你的意思,这件事该如何了断?”正在这时,卢左忽然红着眼睛说道,现在的他就像是一个输光了筹码的赌徒,在李愔面前根本没有任何的依仗,因为人家对他能拿出的东西根本不屑一顾。
“呵呵,卢老先生若是早点如此说,咱们刚可就用不着费那么多的口舌了。”看到对方屈服,李愔终于放下心来,笑呵呵的重新躺下,端起旁边的热汤喝了两口,虽然有些凉了,但刚好可以入肚。
“想要了断这件事很简单,你们卢氏想出一个不损害崔氏和崔小姐名声的理由,主动提出退婚,只不过这只能算是你们为当初袭击我做的补偿,退婚之后,当初袭击我的事咱们一笔勾消,以后我绝对不再以此事为借口,向你们卢氏报复!”李愔淡淡的说道。
其实以他的小心眼,一开始根本没打算放过卢氏,只不过却被人劝阻,告诉他来日方长,等卢氏一切全都在他的掌握中时,那时再报复也不迟,所以他才只得耐下性子,假装大度的如此说。
卢左听到退婚的事竟然只换来李愔的一个口头谅解,当下就有些急了,他们卢氏的财政支柱全都被李愔给堵死了,甚至连最后的土地收入,也因为纺织厂的大量招人,而找不到佃户耕种,无奈只得使用李愔提出的粗种之法,再这么下去的话,他们卢氏可支撑不了太久。
想到这里,卢左不由得急道:“殿下,那现在我们卢氏……”
“别急,我话还没有说完!”李愔开口打断了对方的话,“纺织厂是不可能撤销的,当初之所以在幽州那里设立,并不仅仅是为了打击你们卢氏,也是看中了那里便利的水陆交通和密集的人口,毕竟那里是大运河的终点,与南方可以直接勾通。”
李愔说到这里,看了看一脸焦急的卢左和卢友,这才又慢悠悠的说道:“至于你们卢氏想要参与到纺织产业中,这个我倒是可以答应,并且在技术和资源上提供帮助,不过你们想占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那就要你们自己去与别人竞争了,能争到多少是多少。”
卢左看到李愔说完之后,接下来就再也不在开口,显然下面再也没有了,这下他可着急了,上前一步说道:“殿下,我们卢氏族人众多,族中开销也十分巨大,若是您只给我们一个参加纺织产业的许可,而且还得不到保证,那几乎还是将我们卢氏逼到了绝路之上啊!”
李愔却是冷哼一声:“卢老先生,做人要知足,你们卢氏本来就和本王站在对立面上,而且本王也没有帮你们的义务,这个纺织行业以后利润巨大,本来若非是亲近之人,我根本不会允许他们插手,你们卢氏已经算是例外了,而且我还有一个额外的要求!”
“殿下,您不要忘了,我们世家之间虽然也有争斗,但若是您真的把我们卢氏逼死,那么其它大世家肯定也不会袖手旁观的!”卢左一听连让他们进入纺织业李愔也要提条件,当场就忍不住出言提醒道。
“哼,大世家又如何,现在我能把你们压的死死的,那么就永远不会让你们翻身!”李愔十分不屑的反问道,从卢氏身上,他已经看到这些大世家的本质,为了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他们根本什么都不在乎,更何况只是一个卢氏的生死?
卢左看到李愔根本不在乎,心中更是大急,犹豫了半晌之后,最后还是咬着牙开口说道:“殿下,我卢氏决定还是放弃对工商业的打压,虽然您不在乎,但至少可以省掉不少的麻烦,您看这样能不能再给我卢氏一个机会?”
卢左说话时虽然站立的很直,但是语气几乎是在哀求一般,在家族的存亡之际,他也不得不放下尊严,来换取李愔的一丝同情。
其实李愔也知道,现在卢氏已经被自己逼到了绝境,根本没有心思再参与打压工商业的事情中,所以卢左的这个保证根本就是空谈,只不过他也没想现在就把卢氏至于死地,因此故意的犹豫了一下,这才说道:“好吧,看在卢老族长如此诚意的份上,那我就给你们一个机会,不过石炭行业绝对不行,而且那个条件你们也必须答应。”
石炭行业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入的,有石炭工业协会这个半官方的组织在,现在已经建立起一个行业壁垒,这主要是因为石炭工业协会有一个李世民亲口许下的减税政策,协会内部的成员在开采石炭时,成本要比非协会成员要低的多,所以哪怕别人也发现了石炭矿,但是根本没有办法与石炭工业协会竞争,最后要么是惨淡经营,要么是赔钱关门。
“谢殿下应允!”看到李愔终于松口,卢左和旁边的卢友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一丝喜色,“不过还请殿下指点,你给我们的到底是什么机会,又需要我们答应什么?”
“让你们答应的事很简单,这个一会再谈,至于给你们的机会嘛……”李愔说到这里,抬头看了看卢左,嘴角却露出一丝不可琢磨的浅笑,“其实这还真是一个好机会,而且也是一个新产业,其利润之大,几乎可以与盐业相比。”
“哦,那是什么?”卢左听到这里眼睛一亮,他们卢家的财政收入已经断绝,现在他堂堂一个范阳卢氏的族长,几乎满脑子都是个钱字,所以一听到新行业能与盐业相比,自然是精神大震。
“嘿嘿,这个行业简单来说就是制糖业,解说起来却很麻烦,本王现在精神不太好,所以还是改日你们派几个管理商业的人来,到时我会和他们详细解说,另外你们要准备好得力的人手,过年后随我去一趟南方,新产业的关键就在那里。”李愔笑呵呵的说道。
制糖业的确是个很赚钱的产业,可是现在这个行业还没有起步,甚至连种甘蔗的地方都还没完全搞定,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卢氏若是上了他的贼船,到时再想下来可就难比登天了。
卢左自然知道糖是什么,只不过在他的印象里,糖应该是一种富贵人家的调料品,用的也不是很多,这能赚什么钱?不过他也知道李愔最擅长点石成金,而且人家也的确有那个本事和信誉,所以也没有多问,只是心中记下李愔的吩咐,准备回去后立刻让人准备。
说完了给卢氏的机会,李愔又扭头看了看书房中的屏风,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终于开口提出自己附加的额外条件,只不过这个条件一出,立刻引得卢左和卢友的诧异,因为他们根本没想到,李愔竟然会提出这么一个要求来?
第一百九十二章 世家藏书
“藏书?殿下您意然只是想要我们范阳卢氏的藏书?”卢左与卢友对视一眼,然后一脸不解的反问道,他实在是没有想到,李愔竟然会提出这么一个古怪的要求,若是没有记错的话,眼前这位齐王殿下虽然有才,但好像并不怎么好学啊?
“错了,本王不会要你们卢氏的藏书,而只是要借阅罢了,只不过这个借阅的数量有点多,所以我希望你们放开族中所有藏书,到时我会派人去拉,用完一定奉还!”李愔笑呵呵的说道,他虽然不喜欢读书,但天下间喜欢读书而不可得的人,却是多的是。
卢左和卢友听后却是一脸黑线,借什么书要用到车拉?看来这位齐王殿下是想把他们卢氏的藏书给搬空啊,只不过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而且只是一些藏书,虽然其中有不少价值连城的珍本和孤本,但相比家族的存亡,这根本不算什么,所以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条件已经谈妥,卢左兄弟也不便再留,毕竟李愔身在病中,根本没办法招待他们。另外今天的谈判结果对于卢氏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因为事先想要拿到的东西几乎一样没有,虽然李愔也给了他们一些机会,但是无论是纺织还是制糖,都还只是空中楼阁,根本无法看到直接的收益,所以他们要回去好好权衡一番。
起身送走了卢左和卢友两人后,李愔又回到胡床上躺下,而这时从屏风后面转出来一人,正是齐王府的王傅王安王先生。看到自己的老师,胡床上的李愔呵呵一笑道:“王傅,你果然是料事如神,卢氏这次来,果然不仅仅只是为了退婚,而是早就想从我们的打压下脱身了。”
王安做为李愔的头号智囊,遇到卢氏这种事,自然要全程参与,只不过据王安说,他以前与卢左有过一段交情,因此不想与其见面,这才躲到屏风后面。
“世家大族以保全家族为第一要务,虽然这种信念可以让族内子弟对外时,表现的十分团结,可是在与其它世家联手时,就会出现各种问题,而当自己家族的利益与联手的目的产生冲突时,他们绝对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家族利益,只要看透了这点,以后再与这些世家打交道时,就会容易许多!”王安笑呵呵的解释道。他出身于大世家,对这些事情最清楚不过,只不过现在他的眼光已经不再局限于家族,而是着眼于整个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存亡,这才是一个智者应有的眼光。
“王傅,以您对卢氏的了解,他们家族中到底能有多少藏书,其中又有多少是我们所需要的!”李愔有些急不可耐的开口问道。
“殿下,你这个问题可难住我了,不过以卢氏近千年的传承,族中的藏书肯定无数,而且其中肯定有不少珍贵之极的典藏,比如我们王氏族中的藏书大概有五十万卷,而卢氏估计也绝对不会比我们王氏少!”王安说到卢氏的藏书,脸上也露出一丝神往之色,做为一个读书人,对于书籍自然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只可惜各个世家族内的藏书只对族中子弟开放,而且有些书籍也只开放给一些特定的子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更别说族外的人了。
“哼,说起来世家大族也真是小气,平时族中的书籍根本不外借,这次要不是趁着卢氏被我们逼到绝路上,估计他们也绝对不会同意将书借给我们的。”李愔冷哼一声,开始鄙视各大世家的小家子气来。毕竟在他这个后世人看来,不过是几本书罢了,他们却像是宝贝一般藏着掖着,一点也没表现出世家大族该有的气度。
不过王安听到李愔的报怨后,却是露出一丝好笑说道:“殿下,你身居高位,所以并不知道书籍的珍贵,无论是我们王家、卢家还是其它世家的藏书,几乎都是前人一笔一划抄写的,有时候一本书要花费一年甚至是数年时间才能抄写完,正是一本书中花费了无数的精力和时间,所以几乎所有读书人都将书籍视若珍宝,若非是知交好友,根本不会外借,甚至在读书人之间,向别人借书是一件很欠人情的事,以后若是有机会,绝对要加倍报答才对。”
李愔的古文水平有限,现在勉强才能看懂一些书信之类的东西,至于什么儒家经典之类的书籍,却还是看不太懂,必须有人在旁边解释,所以他一向对读书不怎么在意,对书籍本身的了解就更少了,他以前只知道大唐的书一般都是别人抄写的,而且价格很贵,至于贵到什么程度?他却没仔细了解,现在听完王安的解释后,这才明白了一本书的珍贵性。
不过就在这时,只听王安接着又道:“当然了,世家大族之所以禁止书籍外借,并不仅仅因为书籍珍贵,最关键的还是为了进行知识封锁,毕竟自从前隋实行科举制后,官员大都要经过科举选拔,如此一来,世家大族想要再把持朝堂,必须参加科举,为了减少一些竞争,他们自然不肯将族中的藏书公开!”
“没错!”李愔也正在想这个问题,听到王安的话也是击节赞叹,“知识是开启民智的一把钥匙,而书籍则是知识的载体,古人将自己从生活中学到的知识记载下来,然后流传后世,并不是让人去收藏的,也不是让一部分将其当做为自身谋利的工具,书籍应该是属于我大唐的所有子民,而这也是我要建图书馆的最终目的!”
看到李愔一脸大义凛然的样子,王安却是心中暗笑,图书馆虽然是李愔提出来的,而且也如他刚才所说,挂着一个造福大唐百姓的名头,不过只要是有点眼光的人都能看清,李愔此举的目的还是为了打击五姓七望这些大世家。
世家大族之所以把持朝堂,就是因为手中掌握着大量的教育资源族中子弟不但从小享受着最优越最正统的儒家教育,而且也从来不会为书籍的问题发愁。可是世家之外的一些读书人就不一样了,为了寻找一些自己需要的书籍,他们往往是四处求人,甚至有些人不远千里拜访他人,为人就是借对方手中的书籍一观,可惜这种情况若是没有熟人介绍,往往都是以对方的拒绝收场。
正是在这种没有公平可言的教育环境下,世家子弟在学识上自然要比其它人强上一筹,在科举之时,也更加的容易上榜,再加上唐代的科举并不仅仅看重考生的学识,还有推荐人以及风评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些往往也是世家子弟占着优势,如此一来,能通过科举进入官场的士子中,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而世家大族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慢慢的掌控着朝廷近半以上的权力。
李愔想要打破世家大族建立起来的教育壁垒,第一步就是将普及书籍,而做为后世人,他自然第一个就想到了图书馆,而这也正是报纸之外,第二个打击世家大族的工具。
本来图书馆的事早就应该开始了,至少李愔本来是准备在长安先建一个图书馆,然后想办法发动大唐的工商业界,在全国各地推广图书馆的建造,规模大小好坏都无所谓,只要有书读就行,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一个问题,而不得不推迟了图书馆的计划。
打击世家大族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工商业,百工商业想要发展,也与各个行业的技术水平有着极大的关系,正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工商业想要发展,那么在建筑、农业、数学等学科方面,大唐必须也要有所建树。
其实关于这些学科,唐代以前也有不少人进行了研究,特别是数学方面,更是有许多的著作。只不过李愔能找到的却大都是一些儒家著作,而建筑、数学这些比较实用的科学书籍却是极少,这让李愔十分不甘心,毕竟儒家学说再好,可也不能创造财富,只有那些实实在在的学问,才是真正推动工商业发展的动力,他可不想辛辛苦苦建立的图书馆,变成科举事业的一个附属品。
也正是抱着这种想法,李愔只得把图书馆的事向后拖了一拖,然后四处搜集儒家学说之外的一些实用书籍,按功用分类整理,希望可以将各个类型的书籍整理成一个系统的学科,只不过很可惜的是,那些实用书籍并不好找,皇宫里虽然有一些,但是经过隋末的战乱,皇宫中的书籍也损失不好,所以唐代的宫庭藏书也不是很多,根本无法满足李愔的要求。
最后还是在王安的提醒下,让李愔想到了五姓七望这些大世家,相比才立国几十年的大唐,这些大世家可都是传承了近千年,族中不但收藏了大量的儒家经典,而且还收藏着大量的非儒家学说的书籍,前段时间李愔已经派人去找过太原的王况,让他帮自己在王氏藏书中筛选出一些有用的书籍,结果对方一下子送来了上万册,而且王况在信中还说,这些还只是第一期的书,等印刷完了可以再换一批。
也正是看到这些太原王氏的藏书,才让李愔对其它几个大世家的藏书产生了兴趣,所以才对卢氏提出这么一个附加条件,为的就是将这些书全都整理分类,为自己的全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