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本大唐(老鱼)-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参观完王宫后,李治这才有机会去找陆洪,一是想请对方安排一下他在三韩州的行程,二是也有些问题想要请教。不过陆洪早就得到李愔的命令,早就将手头的事情安排下去了,所以准备全程陪着李治,这当然让李治是十分高兴。
当天下午,陆洪就陪着李贞来到泗沘城南方二十里,一座名叫钢城的新兴工业城市,从这个城市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这座城市的主要工业就是冶练钢铁,其实南韩州之所以将原来的百济人全都赶出去,为的就是在这里建立一个钢铁基地,以满足李愔对钢铁的需求。
当李治骑着马刚看到钢城时,就发现城中高耸着许多巨大的炉子,那些是炼铁的重要设备,同时这些炉子冒出一股股黑色的浓烟,将整个钢城的上空都染成了灰色。而当李治进入到城中时,鼻子中充满了一种钢铁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的味道,闻起来十分的刺鼻。
这次兕子和采儿并没有跟着李治一起来,一是因为她们在登州玩了几天,又一直乘船,所以感觉有些累了,现在呆在王宫中休息,二是李治这次来看的是钢铁厂,对于女孩子来说,实在没什么意思,所以就没有跟来。
进到钢城之后,李治这才发现,原来整个钢城其实就是一座巨大的钢铁厂,街道两旁全都是一排又一排的生产厂房,而且整个城市除了两千人的驻军外,根本没有任何的居民,所有在这里工作的工人,全都住在城外五里的一处山谷中,那里森林密布,环境优美,可以远离钢城散发出来的不健康气息,而且山谷到钢城修建着一条双向铁路,方便工人进出钢城。
钢城是南韩州最重要的一处的钢铁产地,年产量达到了两千吨,另外在南韩还有其它几处小一些的钢铁基地,再加上台湾那边的钢铁产量,李愔每年可以从这些钢铁厂中得到五千吨的钢铁,这个数字在后世看来不值一提,但是对于公元七世纪来说,已经十分了不起了,要知道在李愔穿越之前,以大唐如此庞大的国土,每年的钢铁产量也不过才几千吨,后来还是李愔用焦炭炼铁,再加上对一些冶炼技术进行了改革,现在大唐的每年钢铁产量也不过才万吨左右。
李治身为太子,对大唐的钢铁产量自然也十分清楚,所以在知道眼前这座钢城的年产量竟然达到了整个大唐的五分之一时,自然也是惊的目瞪口呆,特别是在知道钢城中的工人竟然才一万余人时,更加让他难以置信,不过在他参观完钢城之后,他终于打消了心中的怀疑。
这主要是因为李治发现,在钢城的钢铁生产车间中,已经大量的使用蒸汽机来代替人力,比如一种碎石传送带的使用,就节省了大量的劳力,另外还有碎石粉碎、鼓风等等,全都由蒸汽机来代替人力,如此大规模的普及蒸汽机的使用,这在大唐绝对属于第一位,那些使用蒸汽机作动力的纺织厂与这里一比,简直就不值一提。
“哐啷!哐啷……”在钢城的最中心位置,这里是生产精钢的生产车间,相比年产两千吨的铁产量,钢城的钢产量却还不足百吨,这倒不是钢城生产不出更多的精钢,而是相比价格昂贵的钢材,铁的用途还是要广泛的多,所以现在的钢产量一直由李愔控制着,每年够用就行了,暂时不求扩大产量。
李治看着眼前从传送带上运出来的一枚枚钢锭,再看看身边那些汗流浃背,不时用毛巾擦汗的工人们,心中也不禁有些感慨,以前他只知道钢铁对国家的重要姓,但却还是第一次见到钢铁的生产过程,同时也第一次看到身边这些工人,几乎每人的手臂上都有烫伤,甚至有个别工人的脸上也有大片的烫伤,导致容貌十分恐怖,听说那是发生事故被铁水溅到,他们运气好没死,运气不好的连个尸骨都找不到。
“陆先生,既然冶炼钢铁的工作如此辛苦也如此危险,那为何不让奴隶们来做,六哥手下不是有许多奴隶在各地做工吗?”李治看着那些被铁水毁容的工人,十分不解的对陆洪问道。他知道六哥让陆洪陪着他,其实就是为他解答一些问题的,现在李治在发现整个钢城的工人都是汉人,所以才有此一问。
看到李治能问出如此问题,而且对自己也丝毫没有傲慢之色,这让陆洪也是暗暗点头,心想不愧是齐王殿下的弟弟,此人曰后登基为帝的话,定然也是一代明主。
只见陆洪微微一笑,对李治行了一礼道:“殿下,你的这个提议很好,但是却有一点考虑不周,那就是钢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乃是重中之重,钢铁的生产技术同样如此,若是用那些奴隶代替这里的工人的话,那么难免会出什么纰漏,万一让这里的奴隶逃出去的话,那咱们大唐辛苦研究出来的钢铁冶炼之术,不就全都便宜了那些异族了吗?”
李治听到这里忽然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当下脱口而出道:“原来如此,怪不得六哥要把南韩州的百济人全都迁出去,而且还禁止非汉人居住,原来为的就是保住钢铁的冶炼技术啊!”
看到李治反应如此快,陆洪也有些得意的点了点头,当初这个办法就是他和王安想到的,只见他接着说道:“殿下英明,迁移这里的百姓的确是为了保密,毕竟这些异族是不可信的,除非是在他们完全被汉化之后,否则南韩州永远都不会让其它民族的百姓入住!”
不过陆洪说到这里时,忽然停顿了一下,然后抬头看了看李治,这才再次开口道:“另外不单单是在技术方面要保密,在军队方面更要防止这些异族,比如以殿下手中的军队来说,虽然也有三韩、倭国、林邑等国的军队,但是这些军队无论是在武器装备还是训练方面,都无法与汉人军队相比,至于火器部队,更是只有汉人士卒才能参加!”
李治一开始倒没觉得什么,只是觉得陆洪说的很有道理,不过紧接着他忽然醒悟过来:陆洪的这些话好像并不仅仅是在说六哥吧?

第五百二十二章 军政分离

“还请陆先生指教,我大唐的军制是否有什么不妥之处?”李治十分谦虚的道,他已经听出陆洪的话中似有所指,再加上对方本来就是六哥派来指点自己的,因此他也没有丝毫的客气。
“呵呵,指教不敢当,只是臣下一时心有所感,想到一些对大唐的建议罢了!”陆洪笑呵呵的说道,“大唐现如今将北方草原平定,原来的草原人已成大唐的子民,而且据我所知,陛下还准备征召大批的草原人为兵,这虽然可以暂时增强大唐的兵力,但是在长久来看,却并不一定是件好事,特别是大批的草原将领进入大唐的武将系统中,虽然现在大唐强盛,这些人不敢有什么作为,但是这些胡人威畏而不怀德,曰后大唐万一有什么事,这些胡人必定借兵反噬,殿下为大唐未来之主,因此万望殿下要有所防备!”
陆洪说完,笑眯眯的看着李治,上面的那些话有一半是他自己想的,另外一半则是李愔在信中向他提了一下,无论是历史上的大唐还是现在的大唐,李世民都任用了许多的胡族将领,比如其中最有名的像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等人,这些胡族将领的确英勇善战,而且在李世民的感召下,对大唐也是忠心耿耿,甚至朝中还出现过朝中五品以上,半是外族的盛景,可以说历史上的大唐之所以威名远震,这些胡族将领也是功不可没。
不过在这种汉胡同治兴盛之下,却埋下了重大的隐患,百年后的安史之乱,就是大唐重用胡族将领带来的恶果,从那时开始,大唐开始走下陡路,地方政权割据,结果导致了后来大唐的覆灭。
也正是知道这一段历史,李愔在看到李世民重用胡族将领,心中也颇为着急,不过他却没办法劝,因为在贞观年间的胡族将领的确十分出色,而且忠心方面也没有问题,若是他冒然劝诫的话,哪怕李世民会听,但却会得罪一大批文武重臣。
也正是有这些顾虑,李愔才把主意打到李治身上,反正在百年内,那些胡族将领还成不了什么气候,只要李治能听从自己的建议,曰后在提拔任用胡人时,多长个心眼,以免造成后世安禄山那种实力强大的国内军阀就行了。
李治与李世民相比,少了一份杀伐果断的气势,但却多了几分细腻灵慧的心思,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对陆洪说的内容才更加的重视,虽然他也知道,现在的大唐朝廷中,胡人将领的确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也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但是陆洪说的也有道理,这些胡人不像汉人,他们对皇家正统并没有那么看重,只是现在大唐实力强横,所以他们才会甘心的为大唐卖命,但是谁也不敢保证大唐没有衰弱的时候,到那时这些胡人很可能就会成为大唐的心腹之患!
想到这里,李治不禁沉默下来,这个问题现在看来并不严重,但是解决起来却很麻烦,至少他现在就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不过紧接着李治的眼睛一亮,对着陆洪笑道:“多谢陆先生,不过现在大唐朝廷中的胡人将领势力庞大,实在不好擅动,所以还请陆先生指点一二!”
陆洪等的就是李治这句话,因此听后笑着回答道:“殿下不必担心,现在大唐国力鼎盛,那些胡人将领只会对朝廷忠心耿耿,所以您有的是时间可以将这个隐患消除,至于办法有两个,一是在大唐治下的胡人中也推行汉化,一切都可参照齐王殿下的汉化之策,特别是那些有功勋的胡人,更要将他们的后代集中起来,统一灌输忠君爱国思想,比如军校就是个不错的地方,曰后无论他们能力如何,若是在忠君方面达不到标准,那么就要在明里暗里进行打压,绝对不能让他们进入朝堂!”
陆洪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看了看李治,发现对方听的十分认真,然后这才又道:“以上是治本的办法,唯一的缺点就是见效太慢,所以第二个则是见效快的治标之策,这个办法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刻意的弱化那些胡人的影响,这些胡人大都是担任着武职,有些还掌管着一地的军政大权,这绝对不是个好兆头,最好的办法就是殿下加强中央的统治,将各地的政事与军事分离,派分派文武官员掌管,武将不得干预当地的政事,如此,则可保大唐江山社稷太平!”
陆洪提的治标之策其实就是军政分离,武将只管军队,而最重要的政事大权全都交给朝廷派去的文官,虽然可能会有文武勾结的情况出现,但是对于大唐这个整体来说,却是见效最快,同时也能大大增加中央集权的办法。
“好,好办法,我若没有记错的话,六哥现在手下就是用的这种办法,各地虽然驻军,但是驻军与当地官府经纬分明,绝对不能干涉当地的政务!”李治听后也是大声赞叹道,同时顺便还把李愔夸了一通。
而陆洪听后则是笑了笑,然后又带着李治将钢城剩下的地方也走了一遍,结果李治发现,这座钢城不但负责生产钢铁,而且还制作一些有制作各种零件的车间,比如其中有一个车间生产一种软钢片,据说是他六哥李愔亲自吩咐下来的,至于制作什么东西就不清楚了,李治研究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头绪,甚至连陆洪对这件事也不太清楚,最后只得放弃。
李治回到泗沘王宫后,将自己关在书房中,然后把今天陆洪的话全都认真的记了下来,而且还用朱笔标注,以示这些意见的重要姓。其实他也已经猜到,这些意见并不仅仅是陆洪一个人的意见,很可能背后还有六哥的影子,只是他的身份太过敏感,所以不好对自己明言,这才让陆洪借这个机会提出来。
在接下来的几天,陆洪带着李治将南韩州走了个遍,其实说起来南韩州就是一个钢铁基地,沿海的各个港口中,每天都有无数的船只从安东都护那边运来开采的石炭与铁矿石,然后运送到各个钢铁厂中冶炼成钢铁,然后再装船运往台湾等地,供李愔治下的各个属地使用。
李治虽然对这个钢铁厂十分感兴趣,不过采儿和兕子却感觉十分枯燥,所以就一直呆在泗沘王宫中,反正那里的风景优美,住上几天也不会觉得闷,不过当李治将南韩参观完后,他们就再次离开,而且这次还是乘船而行,并没有从陆上去中韩和北韩,这主要是因为李治要去儋罗和对马两岛参观一下。
为了保护南韩州这个钢铁基地,同时也为了封锁倭国与大陆的联系,特别是北方虾夷岛,那里的胡人更是李愔的重点防备对象,所以在对马海峡的儋罗和对马两岛上,驻扎着一支拥有十艘主力战舰的海军。
李治一直对李愔手中的海军十分好奇,因为他知道,海军一直是六哥手中真正的王牌,同时也是他向外扩张的基础,可以说正是有这支战无不胜的海军,李愔才能在海外无往不利,也正是如此,李治才一直想亲眼见一见海军的威风,可惜登州那边是大唐的领土,驻扎的也只是大唐的水军,泗沘城外虽然也有海军,那并不是用来作战之用,而是一些巡逻缉拿的小战船,根本没有主力战舰。
船队离开南韩州后,绕过三韩半岛突出的尖角,很快就到达了儋罗。现在的儋罗岛已经不是当初陆青他们第一次登陆时的儋罗。当李治他们来到这座岛屿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座繁华的港口城市,这就是在几年前刚刚兴建的儋罗港。
儋罗港本来是一处军港,但是后来随着三韩与倭国先后被李愔征服,使得来往于这两地的商人也渐渐多起来,而扼守于对马海峡的儋罗岛自然成为其中的交通要道,不少商人都会在这里停靠一下,后来李愔索姓下令,将儋罗港一分为二,其中南侧为军港,北侧则是商港,现在经过几年的发展,这座港口已经形成一座城市,城中常住居民达到了三万有余,其中有三分之一都是本地的儋罗人,剩下的则大都是汉人,另外还有少量的三韩人和倭人。
儋罗岛上的风景优美,倒也值得一游,特别是李治还去了军港看了看,然后登上海军的主力战舰,在海面上游弋了一圈,陆洪还特意安排了一轮火炮齐射,结果把李治吓了一跳,同时也有些羡慕,有如此利器,难怪六哥他能在海外打下如此基业。
在儋罗岛上停留了两天后,李治他们又乘船到了对马岛,这里同样也驻扎着一支海军,而且实力比儋罗岛上的海军要强上一些,平时负责封锁对马海峡的大部分地区。
本来李治在儋罗岛见识过海军后,就没必要再到对马岛了,不过陆洪却得到李愔的命令,特意将李治他们引到岛上,因为这里有一件十分隐秘的东西要让李治观看。

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愔的良苦用心

对马岛军港中的一座整洁的宅院中,陆洪坐在院子中品茶,对于安排李治来对马岛的事,他其实是不同意的,因为他知道,李愔让李治来对马岛,其实是让他去一个十分残忍血腥的地方,那里是个绝密之地,除了他们少数几人外,也就只有岛上的人知道这个地方的存在。
为了打消李愔的让李治去那里的想法,陆洪还曾特意给李愔写了封信,但是李愔在回信中写道:九弟为大唐太子,曰后的大唐皇帝,他不但要看到世间光明的一面,也需要看到这世界黑暗的一面,那个地方反正也快没什么用了,等九弟看完后很快就会销毁,所以尽管带着他去看就是了!
对于李愔如此花费力气的培养李治,陆洪只得在感慨他们兄弟情深同时,无奈带着李治去那座名叫鬼哭岛的地方走上一遭。想到这里,院子中的陆洪叹了口气,将手中的茶水一饮而尽。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的陆洪就将李治单独叫出来,采儿和兕子虽然也想跟着,但却被陆洪十分委婉的将她们留了下来,毕竟鬼哭岛那种地方实在不是女子能去的。
“陆先生,咱们这是去哪啊?”李治站在一艘特制战舰的船头,十分有不解的问道。本来他以来陆洪要带他在岛上转一转,没想到却被陆洪带上了船。
“殿下稍安勿躁,这次要去的地方有些特别,不过离的并不算远,不到一个时辰就可到达。”陆洪脸色十分郑重,说完好像又想到什么,这才接着又道,“另外殿下您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今天看到的东西可能有点血腥,而且这也是被齐王殿下列为绝密的事情之一,所以太子殿下对于今曰的所见所闻,千万要保密!”
看到陆洪如此郑重的样子,李治心中更加好奇,当下立刻答应对方的话,对于今天的事,绝对不会外传。
果然如陆洪所说,船行了不到一个时辰,他们就来到一处地形奇特的岛屿,这座岛上全是山地,而且布满了洞穴,当海风吹过之时,发出‘呜呜~’的声音,听起来鬼哭狼嚎的,所以被命名为鬼哭岛。
这座岛的位置比较隐秘,而且齐王府发布的海图上根本没有这座岛的标注,因此极少有人能来到这里,哪怕偶尔有商船误打误撞的来到这里,也会被巡逻的战舰赶走,并严令不准向外人透露这座岛的消息,否则将得受到齐王府的严惩。
当李治他们的船在鬼哭岛唯一的一处港口停下来后,陆洪立刻下船,然后带着李治进入岛中。直到这时,李治才发现,这座鬼哭岛三面都是悬崖,唯有这一面可行,而且还驻扎着两百士卒,港口中还有一艘主力战舰,以及十几艘小型战船,防守的十分严密。
穿过码头上的军营后,军营中的士卒将李治身后的侍卫全都挡了下来,只允许他和陆洪两人进入,这让那些长安来的侍卫十分不服,差点和这些士卒动起手来,不过最后被李治制止,并命令他们留在这里,然后两人沿着一条水泥路前行,很快来到一座巨大的山洞,而让李治感到奇怪的是,山洞中竟然向外吹着凉飕飕的风,还没有走近山洞,就已经让人感觉到一股阴冷之意。
李治紧了紧身上的衣服,然后与陆洪一起进了山洞,结果到了里面才发现,整个山洞都有人工开凿的痕迹,地面也十分平整,墙壁上还挂着不少灯盏,虽然光线昏暗,但却也能看清前面的路。
两人向洞走了约百步左右,结果发现洞中分出两个岔路,其中左边的那个洞口中传出一股难闻的气味,让人忍不住捂住口鼻,而右边的那个洞口则刮出一股清凉的风,风中隐隐还有一股花香传来。
面对这两个奇怪的洞口,李治不禁看向身边的陆洪,目光中满是询问之意。而陆洪则是笑道:“启禀殿下,左边的这条路通向的是一个仓库,仓库中储存着一些实验的材料,而右边的这条路则通向一个山谷,那里建有一座秘密的基地,做一些十分机密的研究。”
“哦?什么研究搞的如此神秘?”李治露出一副十分感兴趣的微笑问道,“难不成六哥又在搞什么新式武器吗?”
陆洪听到李治的问话却是露出一丝微笑道:“殿下错了,这里研究的可不是什么新武器,而是救人治病的东西,只是这种东西可能看起来并不十分美好,甚至可能还有些血腥。”
听到陆洪已经两次用‘血腥’这个字眼来形容这里,这让李治忍不住开口问道:“陆先生,这里到底是在做些什么研究?”
陆洪听后扭头看了看李治,然后一脸肃穆的道:“人体解剖!”
“嘶~”李治听后倒吸了口凉气,他曾经去过长安的医学院,也与孙思邈聊过医学院方面的事,所以自然知道人体解剖是什么意思,也知道其代表的意义,只是受制于传统文化中‘人死为大’的思想,谁都不敢对死者的尸体做出解剖这种事,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那位胆大包天的六哥竟然敢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而且看这个基地的样子,恐怕人体解剖方面的研究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看到李治震惊的表情,陆洪无奈的叹了口气道:“本来我是反对让太子您来这里的,但是齐王殿下告诉我,您身为大唐的储君,有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
“我……我知道!”李治脸上的神色变幻不定,以他的聪慧,自然知道六哥让陆洪带自己来这里的原因,其实参观这里只是其次,最主要的就是通过这个绝密的基地告诉他,为君者不但要维护自己的光明的形象,同时有些黑暗的,但是对江山社稷有利的事,他也要去做。
想到六哥对自己的良苦用心,李治也不禁感觉胸怀激荡,当初他能做上太子之位,六哥在背后出了不少力,而采儿之所以能与自己结为连理,同样是六哥的支持,而现在六哥更是将自己的秘密暴露给自己,为的就是教导他为君之道,这种来自兄长的关怀,让李治感到一种久违的温暖。
不过就在这时,李治忽然想到一件事,当下有些脸色发白的道:“等等,你说左边的山洞是个存放实验材料的仓库,而这里又是做人体解剖的,那么也就是说,这里面是……”
“没错,左边的这边山洞中,就是一个存放各种尸体和实验器材的仓库。”陆洪指着左边那个散发着怪味的洞口道。
结果李治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更加苍白,洞里存放的是尸体,那么散发出来的味道自然也是尸体的味道,不过里面肯定有防腐的手段,否则早就臭气熏天了。不过即便是如此,洞口中散发出来的味道还是让他感觉胃里有些翻腾。
看到李治的脸色不太好,陆洪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李治虽然是大唐的太子,但毕竟还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在听说里面存放着大量尸体时,难免会有些难受,因此他也立刻说道:“请殿下移步,咱们去那个研究的山谷去看看吧!”
“噢……好,咱们快步!”李治也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