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霸蜀(不周)-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一次,他用三千铁骑为代价,了解了魏霸这个人,这一次,他同样要用三千亲卫营为代价,以阻止魏霸攻取樊城。开战以来,魏霸的每一次出手都出人意料,要么是取得了让人难以相信的胜利,要么是取胜之快让有无法理解,这一次,司马师要亲自挡在魏霸的面前,挡住他胜利的脚步。
司马师已经知道夏侯玄的任务,他更加觉得羞辱,夏侯徽被魏霸掳了去,这便也罢了,而天子居然还要因此与魏霸和亲,正式承认魏霸对夏侯徽的占有,还要送上丰厚的嫁妆。这不仅是对司马师一个人的污辱,更是对整个大魏的污辱,等于承认了在战场上不是蜀国的对手。
如果说关中失守,夏侯懋是最大的罪人,可是襄阳失守,那司马懿就是最大的罪人。他们父子再也无法推脱自己的责任。
司马师冒着如雨的矢石,不断的发动攻击。挡在他前面的亲卫已经倒下了几个,他不知道,他只是冷酷的盯着前方的战线,不断的命令进攻,用巨大的伤亡为代价,不断地啃食着周羽的阵地。
蜀军有阵地优势,有军械优势,可是魏军有人数优势。三千亲卫营,是襄阳战区最精锐的战士,他们舍生忘死的攻击,给周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随着一个又一个战士倒下,他的阵线变得越来越薄,慢慢的向后退却。
周羽树起了双兔大旗,紧握战刀,站到了最前线。
“退后者,斩!”周羽一声长啸,长刀一闪,将一个满脸血污的魏军勇士斩于面前,向前跨出一步,战刀反撩,磕开一柄长矛,刀尖准确的割开了那个魏军的脖子。鲜血泉涌,喷了他一头一脸,他却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反手一刀,将那个捂着脖子的矛手砍倒,横肩直撞,长刀捅入另一个冲上来的魏军腹中。
“杀——”周羽双手握刀,将那个魏军推得向后直退。那名魏军惨叫着,扔掉了手中的武器,双手抱着周羽的脖子,张开嘴,就咬了下来。
“去你老母!”周羽猛击一肘,将他推开,飞起一脚,一刀劈下。
更多的魏军冲了上来,刀矛齐下,要将周羽斩杀在阵前。周羽夷然不惧,手中的战刀翻飞,接连剁翻几个魏军,稳住了阵线。他身后的亲卫也拥了上去,大砍大杀,终于再一次挡住了魏军的冲击。
魏霸站在指挥台上,目不转睛的看着周羽的阵地。那杆双兔大旗在风中狂舞,正如纷乱血腥的战场。他一看到双兔战旗,就请求吴懿派出援军支援。他太清楚周羽的性格了,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求援。
可是吴懿一口拒绝了魏霸的要求。他说,战斗刚刚开始,我们不能随意的调动士卒。司马懿有三万人,我有一万人,要想挡住司马师,一个就必须换三人。周羽有一千人,他就是死光了,也必须挡住这三千魏军,否则,最后我们必败。
魏霸知道吴懿说得对,有阵地为倚靠,有强大的军械做后盾,如果一千人挡不住三千人,那这一仗必输无疑。魏军摆出这种破釜沉舟的架势,就是想从心理上击溃蜀军,如果此刻就调动其他人支援,那气势上就已经弱了一筹。
可是,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周羽和魏军拼命,实在是一个难以忍受的煎熬啊。
魏霸用力拍打着栏杆,咬牙切齿。
吴懿走了上来,宽厚的大手按在魏霸的肩膀上,沉声说道:“子玉,慈不掌兵。我们追求的是最终的胜利,在必要的时候,就要狠得下心,牺牲一部分士卒,哪怕那是你的父亲、兄弟,或者最疼爱的孩子。征战,不是朝堂上卖弄文采,这是要死人的。”
魏霸长叹一声,点了点头。这个道理他懂,只是他的懂,还是字面上的懂,没有真正融入到血液里去罢了。他已经见识过不少血腥的场面,可是他离一个真正的将领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首先就是他这颗心还不够狠。
“再者,司马懿既然命令这些人一到达就发起攻击,他又怎么会仅此一次?”吴懿见魏霸还有些为周羽担心,进一步解释道:“如果我猜得不错,那很快就会有第二批人马到达,到达之后,也会立刻发起攻击。如果我军变动阵势,露出破绽,那第二批人马一定会攻击那里,到时候我们岂不是又要再变动阵地?子玉,临时变阵,可不是好事啊。”
“将军的教诲,我明白了。”魏霸感激的躬身一拜。吴懿的话很冷酷,但是绝对正确。魏军不顾一切的强攻,就是要抢过主动权,一旦心慈手软,难免会自乱阵脚。吴懿愿意和他讲这些,对他来说就是莫大的恩惠。学习用兵,哪有比这种场合更好的呢。
第0307章 赌博
不出吴懿所料,第二批魏军很快赶到,立足未稳就发起了攻击,不给自己一点喘息之机,也不给蜀军一点喘息之机,完全以亡命徒的姿态展开了攻击。
又一阵激烈的战鼓声响起,樊城的守军再一次士气大振,樊城虽然摇摇欲坠,却依然掌握在魏军手中。
孟达有些气急败坏,连续攻打了两天,仅是他的部下伤亡就已经接近三千人,眼看着两次即将破城,却又因为魏军援军到来而功败垂成,他非常上火。好在到目前为止,吴懿的阵地依然固若金汤,没有任何动摇的迹象,他还没有被夹击的危险。
孟达此时有些体会到了当年关羽的窘迫。城池就在眼前,似乎再吹一口气就能拿下,可是使劲了浑身力气,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就是无法成功。
成功就在咫尺之遥,却又像是天涯海角,这是何等煎熬人的情景。不过我比关羽幸运多了,我现在身后有吴懿的一万大军,不用担心有人抄我的后背,不会落得关羽兵败如山倒的悲惨局面。
想起关羽,孟达有些惭愧,当时如果不是他和刘封闹别扭,而是从房陵出兵,助关羽一臂之力,也许樊城就拿下了,也不会有后来的那些事。
往事不堪回首,多想无益,还是着眼于眼前,拿下樊城,建立功勋,夯实自己的根基再说吧。
孟达暗自叹了一口气,再次下令攻击。与此同时,他派人询问吴懿,还有多少时间。吴懿很轻松的摆摆手:“让孟子度放心,就司马懿的大军全部赶到,我也能力保他的后背不失。司马懿要想杀到他的身边,就必须踩着我吴懿的尸体冲过去。
听到回报,孟达大笑,松了一口气。
吴懿说得轻松,其实心里一点也不轻松。仅仅是半天时间。司马懿的大军就到了一大半,几乎每半个时辰,就会有两三千人赶到,一赶到就投入战斗。随着司马懿本人赶到现在,魏军的士气达到了高潮。两万魏军发动了潮水般的攻击。一波猛似一波,不停息的撞击着蜀军的阵地。
纵使有精心准备的阵地,纵使有强悍的军械助阵,可是面对两倍于已的魏军舍命狂攻。吴懿还是承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这时候就看出了当初吴懿安排任务的用意,他是主将,却把攻城的任务交给了孟达,自己承担了阻援的任务。当时他的很多部下都不理解,包括魏霸也有些想不通。可是现在,这一切都昭然若揭。
如果阻援的是孟达,当伤亡达到一半的时候,孟达还会再坚持吗?肯定不会,他会毫不犹豫的撤退。能在撤退之前通知战友一声,便已经是仁义至尽了。要让他拼光所有的人马,就为了挡住援军,为别人攻破樊城争取机会,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可是吴懿能。他要的是立功。他不在乎伤亡。他率领的这些人马不是他的私兵,而是朝廷的兵。只要有了功劳,哪怕将这一万多人全部折在这里,他也一样能加官进爵。
只有他可以不讲伤亡,和司马懿死磕到底。换了孟达。早就逃之夭夭了。
天色渐渐的黑了下来,相隔五里的战场上燃起了一堆堆的篝火,双方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继续战斗。一个要不攻下樊城誓不罢休,一个不解樊城之围绝不收兵。双方都咬着牙。使出最后一分力气,力争取得最后的胜利。
战士们依然在厮杀。
魏军用半天时间急行军三十里。然后又立刻投入战斗,他们已经累到了极点,只是凭着一口气在拼搏。蜀军以逸待劳,体力上要好过魏军,不过他们面对的是三倍于已的敌人,苦战了一天,同样的疲惫不堪。战场上已经血流成河,尸体狼藉,脚下的泥土被鲜血浸湿,一脚踩下去,吱吱作响,湿泥就像是冤魂的手,拽着每一个将士的脚底,要费更多的力气,才能移动身体。
对已经筋疲力尽的战士们来说,这无疑又是一个考验,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双重考验。
咆哮了一声,不少霹雳车支撑不住如此密集的攻击,终于不堪重负,成了一堆破烂的木头。不少连弩车也没有了最初的雄风,开始不断的卡壳,辎重营的匠师们忙得满头大汗,还是无法让他们恢复。
军械的减损,进一步削弱了蜀军的优势,蜀军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魏军开始一步步的将阵线前推,离吴懿的指挥台也越来越近。不过蜀军并没有放弃,他们不断的发起反击,希望能将魏军赶出去。魏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得的代价。
厮杀了一声,手臂已经酸了,腿已经麻木了,嗓子也哑了,喊声杀不再那么激昂,却多了几分惨厉。战鼓声依然在响,像是空谷余音,又如飘荡的幽魂,在战场上空回荡。
“将所有损坏的军械全部点着,扔到阵前去。”吴懿的脸色苍白,却依然冷峻,如同一块万年不化的寒冰。他的眼神中没有慌乱,只有决绝,没有退却的打算,只有血战到底的决心。
这一战,进行到这里,他可以说已经完成了一半任务。大半天时间,司马懿至少在这里损失了上万士卒,荆襄战区的实力大损,接下来的战局对蜀汉非常有利。
可是,这不代表吴懿就很轻松,相反,他现在非常紧张。
魏霸也非常紧张。
司马懿的异常举动,让他们闻到了危险的味道。
两军作战,从来没有不留后手的情况。不到万不得已,第一个将领都会在手上留一支人马,以备在必要的时候投入战场,一举奠定胜局,或者在主力撤出战场的时候殿后,以防止被敌军追击。今天司马懿却是全力以赴,没有留任何后备力量,他的亲卫营是最先投入战斗的,损失也最大,苦战半天,几乎是损失殆尽,无力再战。其他的部队也是一到战场就投入战斗,毫无例外。
这意味着什么?司马懿不通兵法?显然不可能。吴懿也好,魏霸也罢,都不会做出这么简单的判断。局势紧张,司马懿只能全力以赴?这个也无法解释,樊城就算丢了,也不代表荆襄战场最后尘埃落定,司马懿大可不必如此紧张。
那就只有另外一个可能,司马懿还藏了一手,或者说,他还有能够充当后手的力量即将赶到战场。
会是什么呢?
魏霸和吴懿不约而同的想到了魏军的铁骑。就目前收到的情报而言,三十里以内没有其他的魏军,就算有其他魏军主力正在赶来,也无法充当司马懿的后手。能够担当这个重任的,只有魏军纵横天下的铁骑。
铁骑有强大的战斗力,又有足够的速度,三十里,只不过是一个时辰的事。他们一旦发动,留给斥候的时候就非常有限,完全可以起到奇兵的作用,一举决定胜负。
到目前为止,这只是一个猜想,可是随着战局的进展,这个猜想越来越有变成现实的可能。吴懿不得不防,果真有铁骑出现的话,他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这次攻击樊城的战斗必然是一个惨败之局,这两万苦战两天的大军很可能全军覆没。
吴懿决定收缩防线,做好撤退的打算。只要能及时的退到水师的战船上去,魏军的铁骑来了也拿他们没办法。
可是魏霸不同意这么做。现在双方僵持不下,都凭一口气撑着,任何一个举动,都有可能引起整个士气的动摇,都有可能改变战场上的态势。魏军铁骑毕竟只是猜想,天色已黑,他们就算到,也很难像白天一样发起攻击,最大的可能休息一夜,明天早上发起攻击。己方还有时间,有这一夜时间,他们还有机会拿下樊城,在铁骑到来之前,就奠定胜局。
吴懿也有些犹豫,他何尝舍得放弃这个机会,只是他作为一军主将,他不得不为潜在的危险做好应变的准备。
“将军,你别忘了,司马懿可能有后手,我们也有后手。”魏霸安慰道:“我兄长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马参军足智多谋,万一魏军铁骑出现,他们不会坐视不管。既然他们还没有出动,那说明我们暂时还是安全的。”
“那你觉得司马懿这是干什么?他在耍诈?”
“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魏霸虽然心里没底,却还是很肯定的说道:“我从夏侯玄的话里听得出来,司马懿之前在邓塞怠战,有向曹睿讨要兵权的可能。如果曹睿真把兵权给了他,他有足够的优势,为什么要这么急着攻击?不用多,一万铁骑在手,他就能让我们疲于应付,左右支绌。他现在强攻,正好说明他手中没有铁骑。”
吴懿沉吟不语。
见吴懿犹豫,魏霸又进一步的打包票:“就算他有,我想我兄长和马参军的六千人,也能挡得一阵,不会连缓冲的时间都没有。等收到消息,我们再退也不迟,司马懿拦不住我们。”
吴懿目光闪烁,沉吟良久:“子玉,你这可是赌博啊。一旦输了,我们可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那将军是赌还是不赌呢?”魏霸笑盈盈的说道。
吴懿撇了撇嘴,哈哈一笑:“你敢赌,我又岂能退缩。”
第0308章 争做渔翁
魏军阵地上,辛毗也非常憔悴。从他赶到司马懿的大营开始,攻击邓塞,急行军,赶到樊城下就开战,就没有休息的时候。现在他满脸灰尘,一身油腻,已经脏得不能再脏。
可是司马懿显然没有休息的想法,他腰杆笔直的挺坐在指挥台上,手边放着一卷书,一杯酒。大多数时候,他在看书,偶尔放下书册,呷一口酒,然后有滋有味的品咂一番。
如果没有那些战鼓声、喊杀声,如果空气中没有浓烈的血腥味,如果司马懿的脸上没有那被火光照得发亮的油腻,辛毗会有一种错觉,这不是在残酷的战场上,而是在汉水之滨春游。
阳春三月,正是踏青的好时候啊。
辛毗对司马懿的从容不得不表示佩服。
“将军,你还有其他的安排吗?”辛毗按捺不住的问了一句。
“其他的安排?”司马懿不解的看着辛毗,过了片刻,他摇了摇头:“没有。”顿了顿,他又说道:“如果说有,那就是陛下的英明了。”
辛毗是何等样人,岂会不明白里面的意思。我已经全力以赴了,所有的士卒都投入了战场。如果还是不能取胜,那正好证明了我当初索要更多的兵权是对的,是从大局出发。如果侥幸胜了,那也是损失惨重,你不给我更多的兵,我就只能困守樊城,襄阳的围,你另外派人去解吧。
这是表忠,同样也是示威,甚至还有另外一个用意。战败,然后顺理成章的退出朝堂,既然天子担心我兵权太重,那我就干脆交出兵权,从此淡出朝堂。接下来的战事,与我无关。
在曹休病死,曹真病得的情况下,如果司马懿再放弃兵权。又有谁能挑得起这个重担?天子犹豫了这么久,不就是离不开司马懿吗。
“可是,如果樊城失守,对我军可不利啊。”
司马懿摇摇头,不屑的一笑:“丢了也没什么。樊城城卑池浅。易得也易失。蜀军经此一战,损失惨重,他又怎么可能长期占领樊城?说实在的,我觉得魏霸这次好象太自大了。取樊城?哈哈哈。除了替吴人创造机会,还有什么用?佐治,你以为呢?”
辛毗摇了摇头:“将军和他交手多次,都猜不出他想干什么,我又怎么敢猜。不过。襄阳是我大魏的门户,万万不能失守。否则,只怕陛下再迁都,你就拦不住了。”
司马懿忍俊不禁,不由得哈哈大笑。想起那一次成功的进谏,他还有些得意。
“十年啦。”司马懿收起笑声,眼神有些落寞。“可惜,文皇帝英年早逝。如果他还在,那该多好。”
辛毗心有同感的点点头。曹家三代人。文皇帝曹丕是和世家最亲近的,虽然也有防范,但是他当政之后,世家再也不用像在曹操时代那样谨小慎微了。对世家有利的两件大事:陈群推进九品中正制和司马懿掌兵都是在曹丕手上开始的。只可惜,曹丕仅仅四十岁就死了。而继位的曹睿却和曹丕一点也不像,他秉承了曹操的脾气,对世家的防范非常严密。纵使是曹丕指定的辅政大臣,也无法从他手中分得一星半点的权力。
“佐治。你说秦朗和田豫会有这样的嗅觉,能感觉到这样的机会吗?”
辛毗眼神一闪。摇了摇头:“秦朗不过是以色娱人的佞臣,哪会有这样的能力。田豫嘛,倒是有可能,不过他对这里的地形不熟,心有余而力不足。”
司马懿咂了咂嘴:“如果是这样,那就可惜了。”
“是啊,如果这些铁骑由将军来率领,这樊城的局势,又怎么会这么紧张。”
司马懿看着辛毗,两人心领神会的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无奈的摇头,笑容也慢慢的变成了苦笑。
……
汉水南岸,陆逊站在高高的望楼上,远眺汉水北岸的战场。吹面犹寒的春风将战鼓声吹过了汉水,吹到了襄阳城上下的每一个将士的心中。
大家都很清楚,樊城的得失对襄阳至关重要。一旦蜀军攻占了樊城,襄阳就彻底成了孤城,吴军很快就会发动攻击。而一旦蜀军攻城失利,魏军重夺樊城,那浮桥必然也会重新将襄阳和樊城联系在一起,吴军只能撤退,放弃这次大好机会。
“不知道魏霸那竖子是不是只有一张利嘴。”站在陆逊身边的陆岚幽幽的说道,语气中的意味很复杂,隐隐的还带了一丝丝酸味。
“我想他不是。”陆逊说道:“诸葛亮是个人杰,他能这么看重魏霸,不管是器重还是忌惮,都足以说明魏霸不是个寻常之辈。仲山,你要注意这个人,以后如果有机会领兵,你迟早会和他对阵的。”
陆岚闷闷的应了一声,他看不起魏霸,但是他相信陆逊的眼光。对陆逊如此看重魏霸,他有些不自在。“有将军在,魏霸又能掀起什么风浪。说不定,他马上就要被魏军击败,露出他的真面目了。”
“能在司马懿面前支撑到现在,他就已经是难能可贵了。”陆逊回头看看陆岚,转身走下望楼:“仲山,你不要意气用事。唯心静,方能观事平。”
“喏。”陆岚小心翼翼的扶着陆逊,亦步亦趋。
陆逊迈步进了大营,又停住了,他转过头,再次看了汉水北岸一眼,目光闪了闪,突然说道:“把朱然、朱桓、潘璋三人叫来。”
陆岚一惊:“将军,你要渡水助阵吗?”
“可以这么说。”陆逊摆摆手,示意陆岚立刻去办。陆岚不敢再问,一边想着陆逊的用意,一边去找朱然三人。时间不长,朱然三人先后来到陆逊的大帐。
“义封(朱然),你立刻准备战船,准备渡水作战。你们二位,随时准备出击。”
朱然目光一冷,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潘璋已经勃然大怒,不满的吼道:“将军,魏霸那竖子如此污辱我父子,还想我去救他?”
朱然也冷笑道:“将军,我担心他们会和上次一样,不分清红皂白,攻击我们啊。”
陆逊目光扫了一圈,什么也没说,朱然等人却下意识的闭上了嘴巴,眼中的怒气仍在,却没有一个人敢反驳。
“诸位,此一时,彼一时。”陆逊不紧不慢的说道:“上一次蜀军势如破竹,轻易的攻破了浮桥,才有余力挑衅我军。现在他们和魏军血战两日,纵使取胜,也是惨胜,哪里还能攻击你们。”
朱然哼了一声,把头扭了过去。潘璋脸色铁青,抱着双臂,一副爱理不睬的样子。
“魏蜀两败俱伤,正是我军出击的好机会。”陆逊沉下了脸:“你们三位都是久征沙场的宿将,怎么连这一点都不明白?意气用事,岂是为将者当为?”
朱然眉头一挑,忽然明白了:“将军,你的意思是不论魏蜀,都有可能成为我们攻击的目标?”
陆逊看了他一眼,轻笑一声:“不排除有这种可能。不过,眼下之际,我们还是应该把魏军当成主要目标。重创魏军,我们夺取襄阳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朱然恍然大悟,一拍大手:“将军高见,是我等糊涂了。”
朱桓浓眉一挑,也明白了。潘璋却还沉浸在郁闷之中,对此不屑一顾。陆逊也不理他,他知道只要命令下达,潘璋再不情愿也会执行的。做为孙权一手提拔起来的重将,潘璋的忠诚无可挑剔。
陆逊随即做了相应的安排,朱然的水师做好运兵的准备,朱桓和潘璋各领本部,共一万人,随时准备渡过汉水,参与作战。他们的目标不是协助蜀军,而是给他们鼓劲,让他们多和魏军拼一阵子,加大消耗。在蜀军支撑不下去的时候,吴军可能适时出机,重创魏军,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夺取樊城。把樊城握在自已的手里,对吴国来说才能真正的放心。
朱然等人听得心花怒放,原来的一点不满烟消云散,各自分头去准备了。陆岚喜形于色,心悦诚服的说道:“将军,你这个办法好。我就说嘛,魏霸那竖子,肯定不是将军的对手。”
陆逊虽然不苟言笑,却也颇有些自得。魏霸一心想促成吴魏交兵,好将魏国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