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蜀(不周)-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洳〉奈那章淙肓宋O盏木车亍

看着这一切,曹真脑后凉意阵阵。

第0605章 捉襟见肘

“大将军,赶紧退入后营吧。”陈泰见情形不对,连忙建议道:“毁营为阵,我们还有机会。”

曹真点了点头:“你去准备吧,我再看看。”

陈泰没有多劝,应了一声,转身去了。

魏家武卒强悍的战斗力严重干扰了曹真的节奏,大军被堵在大营里,无法出营列阵,只能以散兵与蜀军作战,守方的优势无法发挥出来。如果再僵持下去,等魏延的主力赶到,恐怕魏军更遭受更大的损失。是以陈泰建议曹真退入后营,干脆把前军和中军都放弃,利用两营之间的间隔列阵,做好应战的准备。这样一来,前军和中军的大营必然会受到极大的破坏,对士气也有所损失,却可以换取宝贵的时间和空间,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陈泰赶到后营,以最快的速度列阵,他刚刚做好准备,魏延就率领大军赶到了。稍微一扫战场的形势,魏延就下令投入战斗。

一千五百精锐士卒投入战场,原本就被魏家武卒打得没有还手之力的魏军更抵抗不住了,节节后退。曹真叹了一口气,下令撤退。

一声令下,幸存的魏军如释重负,互相掩护着退出战团。文钦一手捂着腰,一手举着血淋淋的战刀,意犹未尽的看了一眼踮着脚的魏武,带着亲卫营迅速撤离。

魏武同样没尽兴,正准备再追,魏延赶了过来,见魏武走路一瘸一拐的,连忙问道:“受伤了?”

“没事。”魏武笑嘻嘻的收起了刀:“扭了一下脚而已,那竖子不简单。被我踹了一脚,还能和我拼到现在。”

魏延松了一口气,命令魏武等人撤回后阵休息,他指挥着大军展开了攻击。经过几年的恶战,魏家武卒的数量锐减。总数不足千人。好钢要用到刀刃上,不能轻易的消耗。

魏家武卒和文钦率领的亲卫营先后退出战场,接下来的战斗就在双方普通士卒之间展开。这样的战斗中,魏延依然占据了优势。曹真把精锐交给了曹植,营里剩下的都是老弱或者受了轻伤未愈的,此刻面对魏延率领的精锐。他们同样疲于应付,不过倚仗着营盘和预先设好的阵地才勉强维持不败。

曹真也清楚,僵持只是暂时的,双方的兵力虽然相近,可是战斗力不在一个档次上,时间拖得越长。对他越不利。他虽然不怕死,可是如果魏国的大将军战死在阵前,对魏国全军的士气必然是一个重大打击。于公于私,他都不能死在这里。

曹真下令,由侍中率领辎重营先撤,将粮草和伤兵先送上停靠在河边的大船,运到河对岸去。他自己率领亲卫营,紧守着渡口。为了阻碍魏延,他下令点燃了除了后军以外的四个大营。

看到火起,魏延立刻明白了曹真的意图,他下令魏武率领包括武卒在内的一千五百人再次出击,沿着河岸猛攻曹真的侧翼,切断曹真的退路,尽可能的把曹真留在这里。魏武听到命令,立刻飞奔出阵。

“杀——”武卒们呼喝着,一边奔跑。一边拉动手中的强弓,射出一枝枝利箭。

“坚持住!”陈泰提着战刀,在阵中来回走动,大声的下达着一道道的命令:“弓弩手,射击!”

“轰轰轰!”魏军躲在用辎重营搭起来的壁垒后面。全力射击。连弩车不断的咆哮着,将一蓬蓬的箭雨射向涌来的蜀汉军。

“不要慌,躲在大车后面还击,缓步推进,注意互相掩护。”魏武举着一面大盾,厉声大喝。在他的指挥下,武卒们用辎重大车架在一起,建成一个高大的壁垒,互相配合着向前推进。魏军有连弩车助阵,箭势密集如雨,他们急行而来,没有这样的大型军械,如果强攻冒进,肯定要吃大亏。

魏武虽然骁勇,却不莽撞,他耐心将阵线一步步的向前推,虽然慢一点,却不失稳妥。

陈泰在对面看着那个躲在大盾后面的稚嫩面孔,心生寒意。魏延自己是个悍将,可他的儿子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魏霸就不用说了,现在已经名扬天下,而这个魏武同样不可小觑,小小年纪就在这样的身手和心机,将来必然又是一员大将。

经过一刻钟的激战,魏武终于冲到了陈泰的阵前,大车后面的武卒如潮水般的涌了过来,再次对魏军展开了凶狠的攻击。陈泰极力抵抗,依然挡不住魏武的攻击,眼看着阵势就要被破,后路就要被截断,陈泰只得向曹真发出警报。

曹真正指挥着中军和魏延搅杀在一起,他也坚持得非常辛苦,在魏延的步步紧逼面前苦苦支撑。听到陈泰的警报,他不再犹豫,下令中军撤到战船上。上了船后,他命令把所有的连弩车都推到一边,对着岸上展开猛烈的射击,掩护陈泰撤退。

在曹真的接应下,陈泰且战且退,终于在最后一刻撤上了船。

两个时辰的苦战之后,曹真带着不足五百人的残兵退过了大河,魏延大获全胜。虽然曹真苦苦支撑,争取到了不少时间,尽可能的将粮草、辎重和一些伤员运到了河对岸,可还是有千余人战死,数百人被俘,大量的辎重落入了魏延的手中,大营更是被烧成了白地,损失惨重。

魏延迅速清点了战场,带着伤亡的战士和俘虏赶回潼关。休整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就带着两千人离开了潼关。魏武因为脚伤,行动不太方便,只能留在潼关养伤。

接到魏延击败曹真的消息,赵云松了一口气,他一边耐心的守住营盘,等待魏延的到来,一边把消息转告给马谡。马谡得到这个消息,也总算放了一点心,至少短期内潼关不会有危险了。

这时,休整了两天的曹植再次开始行军。他率领大军气势汹汹的向长安而去。接到消息,马谡不敢怠慢,他亲自守护渭水河畔的作坊,却把守护长安城的任务交给了其他人。他甚至做出了决定,在必要的时候。宁愿一把火把作坊作烧了,也不能让作坊落入曹植的手中。

可是出乎他的意料,曹植并没有攻击作坊的意思,他和之前从长安城下经过的三千骑兵一样,没有在长安城下作任何停留,向西一路急行而去。

马谡和随后赶到的赵云、魏延会合之后。面对曹植的诡异行动,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魏延的意思很简单。曹植现在大概有一万三千多人,他们三人加起来也差不多这个数,双方兵力相近,有一战之力。向西走,他们可以得到补给。像郿县、陈仓这些地方都有存粮可用,不像曹植只有随身携带的辎重,没有补给来源,时刻处于紧张之中。

魏延建议追击,还有一个考虑。长安以西,一直到陇山,都是屯田之所。不过以民屯居多,一部分是关中的大族,一部分是天师道众。他们没有多少自保手段,遇到曹植,他们没有还手之力,只有投降的份。曹植打败了他们,就可以劫掠到粮草和民伕,就能坚持更长的时间,壮大自己的实力。如果他们追上去,曹植就不敢轻易攻击那些民屯。他的粮草问题就无法解决。

马谡同意魏延的看法有道理,但是他有更深的考虑。曹植一路向西,他不可能不知道诸葛亮的大军就在那里,可是他为什么还要去,仅仅是为了和张郃里应外合。引张郃入关中吗?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曹植西行就是为了引我们跟上去,然后让张郃从北面入关,进入关中东部呢?

张郃和秦朗有四万人,他们行踪不定,你怎么知道他是在六盘山,还是在黄龙山?

魏延也不得不承认马谡说得有道理。

说一千,道一万,他们还是吃亏在兵力不足,速度没有魏军快。原本还可以借地利拒敌人于国门之外,现在曹植破釜沉舟的杀入了关中,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外有张郃的四万步骑,内有曹植的万余亡命之徒,他们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守,顾此失彼。

三人商量到最后,谁也不能说服谁,只得采取了一个折衷的办法。由赵云率领本部八千人守在长安,兼顾北部的关隘,马谡和魏延带领五千人尾随曹植而去,在汉中的援兵到达之前,尽可能的避免与曹植接战,只是保持监视,见机行事。

……

马岱大步进了帐,向诸葛亮躬身行礼:“丞相。”

诸葛亮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来,一脸平静的微笑。“伯瞻,训练的情况如何?”

“进步很快,不愧是各位将军的亲卫骑,基础都不错。”马岱感激的说道。

诸葛亮把各部数量不多的亲卫骑集中了起来,大约四千骑,全部交给马岱掌管。这是蜀汉军中唯一一支人数过千的骑兵,马岱非常清楚其中的份量,更清楚诸葛亮对他的倚重,是以对诸葛亮非常感激,言听计从。

“能战么?”

“有战事?”马岱虽然高兴,却没有得意忘形,这些人能不能战,还要看对手是什么人。如果遇上强敌,他们没什么优势可言。

“有三千魏军骑兵,由黄龙山进入了关中,赵子龙、魏文长他们没有骑兵,追不上。估计很快就要到汧县了。”诸葛亮把情况简单的说了一遍:“我想让你去迎战这些不请自来的客人,你可有把握。”

马岱沉吟半晌,拱了拱手:“请丞相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诸葛亮满意的笑了。他摆摆手,示意马岱不要着急:“你的部下刚集中起来不久,配合可能不够默契,我不强求你一定要战胜他们,只是要让他们不能肆无忌惮就行了。这里的屯田是我们坚守关中的希望,我不希望毁在他们的手里。你去,让他们收敛一些,要战,来找我便是了。”

马岱松了一口气:“喏。”

第0606章 意外之变

马岱转身出帐,正准备离开,霍弋从远处快步走来,看到马岱,连忙问道:“马将军,是准备迎战夏侯霸去么?”

马岱点了点头。

“请稍等。”霍弋有些惶急的说了一声,转身进了帐。

马岱有些诧异,能在诸葛亮身边做事的人都是为人稳重的,霍弋就是其中的典型,像今天这样慌乱的情形非常少见。他心里一紧,莫非出了什么大事?

想到此,马岱转身回到帐前,静静的等候着。

霍弋快步进了帐,迎着诸葛亮诧异的目光,顾不得解释,先将手中的军报递了上去。诸葛亮连忙接了过来,迅速的看了一遍,脸色顿时一变。

“曹植?”诸葛亮惊讶不已,“他怎么会领兵了,赵子龙没弄错吧?”

霍弋苦笑不已。他第一眼看到军报的时候,也以为自己看错了。曹植以诗赋出名,从来没有听说他领过兵。姓曹的将领很多,会不会是赵云搞错了。可是他随即否定了自己的猜想,赵云这个人很少出错,特别是这种重要的事情,他肯定会搞清楚了再报。

诸葛亮转身走到案前,拿出地图摊在案上,忽然叹息一声:“这倒是我的错了。”

霍弋不吭声,他在诸葛亮身边多年,诸葛亮眉头一皱,他都能大致猜出诸葛亮的意思。赵云出现这样的失误,自然是因为骑兵被诸葛亮调走了,他身边只剩下数量非常有限的战马,行动速度大受影响。如果他有成建制的骑兵,哪怕是三四百骑,也不会出现这么大的一个漏洞。

“这么说。夏侯霸不是孤军深入,曹植这是破釜沉舟,单刃直入啊。”诸葛亮沉吟道,脸色变幻不定。这个消息太让人吃惊了。近两万步骑突入关中,必然对关中的形势造成重大影响。如果不能将这两万人尽快的击杀。关中很快就会被这一刀捅烂。

“把杨仪和姜维叫来。”诸葛亮吩咐道,霍弋转身刚要走,诸葛亮又说道:“先让马伯瞻进来,另外,你不要张扬。”

“喏。”霍弋转身出帐,走到马岱面前。躬身施礼:“马将军,丞相请你进帐。”

马岱已经猜到有事,还了一礼,快步进帐。霍弋转身去了。

“伯瞻,事情有变。”诸葛亮听到马岱的脚步声,头也不抬的说道:“夏侯霸身后还有一万五千多步卒。是由曹植率领的,现在正在赶向潼关。不过,我怀疑他真正的目的是长安或者我们这里。以时间来计算,如果他的目的是这里,应该还有十天左右就能赶到……”

“不,丞相,如果他急行军的话。也许五天就能赶到。”马岱打断了诸葛亮的话。

“五天,不会这么快吧?”

“可以的。”马岱解释道:“从潼关到这里,有驰道,一路上除了长安,没有什么人能挡住他,他如果急行军,大概五天就能赶到。当年的夏侯渊在陇右时,就以行军迅速著称,号称是三日五百,六日一千。潼关到此约七百里。五天完全可以赶到。”

诸葛亮看着脸色严肃的马岱,眼中也露出些许紧张。马岱一提醒,他忽然想起了曹操取江陵的事,那时候他的铁骑一日一夜急驰三百里,在当阳长坂坡追上了刘备。把刘备杀得落花流水。曹家的确有用兵神速的传统,曹植完全有可能效仿曹操或者夏侯渊,违反兵家大忌,急速行军,以达到奇兵的效果。

如果真是那样,那么五天内曹植完全有可能赶到汧县,甚至有可能还要提前一些。而他如果按十天来做作战计划的话,必然会陷入被动。

实际上,他以曹植十天前进七百里来计算,已经够大胆了。但是他没想到还有更大胆的,三日五百,六日一千,我的天,就是骑兵也不能这么快吧?

诸葛亮感受到了真正的恐惧,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姜维和杨仪并肩走了进来,他们的脸色一样难看。一进帐,姜维就急声说道:“丞相,曹植用兵有其父之风,不可大意。”

“你说什么?”诸葛亮又吃了一惊:“你对曹植有所了解?”

姜维点了点头,抬起袖子,抹了抹额头的汗珠。“我的同乡前辈杨义山曾经去过邺城,那时候正当曹植兄弟争储,曹植曾经招揽过他,与他论兵。据杨义山说,曹植幼年起就经常随父出征,曹操讨伐关中时,曹植就在军中,是以对关中形势非常清楚。他用兵有父风,深得曹操喜爱。关侯北伐,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形势紧急,曹操曾经令他为将,增援曹仁,后来因为酒醉,这才没有成行。”

诸葛亮骇然变色。当年关羽北伐,生擒于禁,对魏国来说形势有多么紧急,他是非常清楚的。如果当时曹操曾经想让曹植为将,足以说明曹操对曹植的用兵能力非常有信心,否则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

这么说来,曹植还真是一个隐藏不露的用兵高手?

那他现在的奇谲一击就完全说得通了。

“魏国何其多才,不仅有张郃这样的宿将,有曹真这样的疏远宗室,居然还有曹植这样深藏不露的皇族。”诸葛亮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难怪元直、州平名声不显。”

大帐时一时沉寂得可怕,每一个人的心头都压着一座山。有一个张郃已经够让人头疼了,现在又来了一个用兵更加无迹可寻的曹植,而且已经杀入了关中,这可怎么办?在座之人对敌我双方的态势都有所了解,对曹植可能带来的影响都有一个大致的概念。

杨仪原本对曹植不太清楚,没有太当回事,现在听到姜维这么评价曹植,脸色顿时煞白,汗水顺着瘦削的脸颊不住的往下淌,怎么擦也擦不干净。

相比较而言,其他四人还算镇静,没有乱了方寸。姜维三人看着诸葛亮,诸葛亮看着地图,原本疏朗的眉微微的皱着,眉眼间是抹不去的忧虑。

过了良久,他忽然叹了一声:“事已至此,急也无益于事。绍先,你准备纸笔和夜宵,我们好好的议一议这件事。”

姜维和马岱互相看看,不明白诸葛亮什么意思,议事就议事,夜宵情有可缘,要纸笔干什么?霍弋却立刻明白了,应了一声,转身去准备了。

诸葛亮在案前坐了下来,把案上的公文规整了一下,放到一旁,然后摊开地图,不紧不慢的说道:“伯约,你还记得魏霸曾经说过的战术推演吗?”

姜维一愣,忽然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随即又有些失落。魏霸的战术推演游戏他当然知道,不过他一直只当成游戏而已,包括诸葛亮本人也没有太重视,更没有正式采用过。现在诸葛亮郑重其事的要用魏霸的办法来解决眼前遇到的困难,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说明诸葛亮认可了魏霸的这个办法高明。

“记得。”

“那好,我们今天也试试用这个推演来解决面前的难题,理清头绪。”

诸葛亮的声音虽然有些干涩,可是短短的时间内,他已经恢复了平静,脸色也恢复了正常。他的冷静让其他几个人也受到了感染,纷纷围着案几坐了下来。诸葛亮抬起眼皮,看了姜维一眼,笑道:“伯约,你对曹植有所了解,用兵又颇有奇思,你就先来做曹植,揣摩一下曹植的心思,看看他能做出什么样的奇谋诡计,如何?”

姜维听了,精神一振,也笑了一声:“好,就依丞相所言,我也胡思乱想一次。”他顿了顿,又道:“其实最适合模拟曹植的人应该是魏霸,要论用兵奇诡无方,他是最接近曹植的人。”

诸葛亮微微一笑:“江山代有才人,又何必魏霸。”

马岱也笑了起来:“丞相所言甚是,魏霸最大的长处不在于他本人有多少奇谋,而在于能发挥众人之力,从不同的方面考虑同一件事,往往有出人意料之得。当初他是和赵广、关兴等人互相揣摩,如今由丞相来主持这件事,当然可以做得更好。”

诸葛亮眉梢一挑,沉吟了片刻,笑道:“伯瞻倒是提醒我了,对这个战术推演比较熟悉的人,我们营里就有啊。来人,把关兴、张睎一起叫来,要玩,索性就玩得尽兴些。”

姜维随即转身出帐,让人去请关兴、张睎。

关兴坐在自己的帐里,正在喝闷酒,忽然听说丞相有请,他撇了撇嘴:“又有什么破事让我去做?”

来人看看关兴,客气的说道:“君侯当年在房陵时,可曾与魏镇南一起进行过战术推演。”

关兴转了转眼睛,茫然的点了点头:“玩过,怎么,丞相也要推演战术?”他笑了笑,更觉得不可思议。诸葛亮要制定如何作战从来不与部下商量,就算是商量也是象征性的,宣布更多于商议,除了特定的那几个人提几句无关痛痒的意见之外,一般不会有人自找没趣。至于他,更是只有听的份,没有置喙的资格。

“你跟我开玩笑吧?”关兴斜着眼睛,看着来人,自嘲道:“老子什么时候窝囊到这一步,连你这样的东西都敢来和我开玩笑。”

第0607章 又见郭淮

关兴和张绍不同,他和诸葛亮之间已经没有缓和的可能。就在去年年底,关凤正式嫁给了魏霸。虽然宾客不多,连魏霸本人都不在成都,是由小妹妹魏兰儿代替拜的堂,却是明媒正娶,完全符合程序。

关家已经旗帜鲜明的站在了魏霸一边,关兴也不能再指望和诸葛亮保持友谊,能维持表面上的客气已经是难能可贵。

这也是因为魏霸到目前为止没有和诸葛亮撕破脸的缘故,并非关兴所能左右。既然魏霸愿意维系这最后的脸面,关兴也不会傻到主动惹怒诸葛亮。

他毕竟不是当年说一不二的关羽。他和当今陛下之间的交情远远没有当年关羽和刘备那么亲密。

不是他不想,是诸葛亮不给他这样的机会。

所以听说诸葛亮要请他去议事,而且是战术推演,关兴敏感的小心灵一下子受伤了。他妈的,丞相欺负我就罢了,你一个小小的书吏也敢拿老子开涮?

书吏很郁闷,他不知道怎么就触怒了关君侯,怎么说也说不通,只好灰溜溜的回去了。诸葛亮听了,眉头皱得更紧,他刚要说话在,已经赶到的张睎站起身来。“丞相,他一定是喝多了,我去看看。”

诸葛亮摆摆手,示意张睎快去快回。张睎出了中军大帐,来到关兴的营垒,一看到关兴气呼呼的模样,就忍不住的埋怨道:“定国,你这算什么?”

看到张睎,关兴意识到自己可能误会了,不免有些讪讪。

“你怎么来了?”

“没时间跟你废话了。”张睎四处看了看,顺手端起身边的水盆。把一盆凉水全浇在关兴的头上。关兴没有防备,被淋成了落汤鸡,一下子跳了起来,大叫道:“竖子,你想怎的?”

“怎的?救你!”张睎一边说着。一边扯起旁边的大氅,拉起关兴就跑。关兴统领的是羽林郎,就在诸葛亮的中军旁,跨过一道垒就到。虽说春风和煦,可是浑身湿透的关兴被风一吹,还是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接连打了几个喷嚏,一直走到诸葛亮面前的时候,他还在“哈欠哈欠”的打个不停。

“怎么回事?”诸葛亮等人惊讶不已。

“他在营里无事,正在喝酒,听说丞相有召,生怕糊涂误事。所以泼了自己一盆凉水,让自己清醒清醒。”张睎一本正经的说道:“我让他换件衣服再来,他坚决不肯,所以……还请丞相恕他失礼。”

诸葛亮笑着摇摇头,摆摆手:“来人,快去给定国拿件干衣服来。定国,坐在火旁。暖和一下身子,大战在即,你可不能生病。”

关兴就是再浑,这时候也不好顶撞诸葛亮,连忙谢过,坐在了火塘旁。霍弋主动给他让了一个位置,又拿来了擦脸的布巾和干衣服。关兴草草的擦了擦,又换上干净的上衣,抹掉清鼻涕,裹紧了衣服。

诸葛亮把情况一说。然后把目光转向关兴:“定国,你先说说,魏子玉当初和你们做战术推演的时候,是怎么样的步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