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霸蜀(不周)-第3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霸转过脸,看了李丰一眼,李丰含笑点点头。魏霸也笑了:“既然如此,那就好办了。这样吧,我立刻让人去算账,结果一出来,我就把数字给你,只要吴王同意支付,我就撤兵。现在嘛,为了犒劳诸位这些天来的辛苦,我请你们吃饭。”
张温和孙松交换了一下意见,同意了。魏霸随即安排了一席丰盛的酒席,招待张温等人。在酒席开始之前,他把李丰请到了内帐。一进内帐,他就笑容满面的对李丰拱拱手:“少将军辛苦,大功告成,可喜可贺。”
李丰也喜不自胜,连忙还礼:“将军辛苦,若不是将军兵威所至,三路大军推锋直进,打破了孙权的胆,也不会这么顺利。”
“嘿嘿,少将军过奖了。说起来,我真是有些惭愧,当初根本没指望真打,只是想吓吓他,没想到孙权这碧眼老儿居然这么不识相,非要敲打敲打他才成。现在嘛……”魏霸咂了咂嘴:“还真有些麻烦。”
李丰笑道:“将军,如果我们胜劵在握,还有什么麻烦的?将军的支出,让孙权照价赔偿就是了。”
魏霸点点头:“有少将军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你也知道的,我虽说有点小钱,可是花钱的地方也多啊。古话说得好,十万之师,一日千金,我的开销又岂止是千金,我真怕孙权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不过,我今天把话说在这儿,不管怎么说,我都是奉大将军之命行事,在这里,自然是唯少将军之命是从。少将军说打,我就继续打,少将军说不打,我就立刻收兵。至于赔偿问题,我相信少将军,你一定不会让将士们心寒的。”
李丰拍着胸脯说道:“将军放心,将军如此帮衬我父子,我父子又怎么能让将军吃亏?这些钱,肯定是要让孙权拿的,否则,就算是将军答应,我也不能答应。”
魏霸嘿嘿笑了两声,感激的连连拱手。李丰话说得漂亮,要孙权拿钱,先把他们父子摘在一边,这可有点小家子气。不过,这小子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笔多大的钱,等他知道了,他一定会恨不得把自己的舌头给割了。李严生了这么一个笨蛋,不知道忙的什么劲。
第0813章 割地赔款
酒席开始,魏霸起身举杯致词,先夸了两句杜琼,接着重点夸李丰,几乎把李丰说成了这次谈判的首功。张温等人也清楚蜀汉内部的那些事,跟着吹捧李丰,把李丰说得晕乎乎的,真以为自己能够掌控全局了,借着酒劲,他信誓旦旦的说,只要孙权如数赔偿镇南将军支出的军费,他可以保证,数日之后,蜀汉军就能全线撤退,两国和好如初,情同一家。
有了他这句保证,张温、孙松也松了一口气,更是连声夸赞。
李丰说得兴奋,又对来陪酒的邓飏等人说道,镇南将军为了促成这次谈判,付出了不少心血,在座的诸位也都是功臣,你们的功劳,我记在心里,将来回到成都,一定如实向大将军禀报,必不会让诸位心寒。至于镇南将军这次出征的支出,也会让孙权如实赔偿,否则,就算镇南将军答应,他也不会答应,大将军也不会答应。
邓飏心中暗笑,心道这位少将军要么是喝多了,要么就是天生蠢,他还不知道这笔钱究竟有多少,就如此大包大揽,足以说明此人的愚蠢。不过,他才不会傻到去提醒李丰,反而是借着李丰的话把事情敲死,不动声色的把责任移动了李丰的头上。
一席尽欢,第二天早上,魏霸派邓飏将新鲜出炉的军费支出报告送到李丰帐中。
李丰宿醉未醒,还卧在榻上,不过看了一眼那个数字之后。他出了一身冷汗,登时酒醒。一轱辘披爬了起来,两眼瞪得溜圆。
“这么多?”李丰看着“十二万金”四个字,只觉得眼前天旋地转。他原本以为,十万之师,一日千金,魏霸还不到十万人,刚刚打了七八天,满打满算。一万金也够了,怎么出来这么大的一个数字?
“不多。”邓飏好整以暇的坐在席上。对李丰这种无礼的行为,他非常生气。看到李丰狼狈,他心里才舒坦了一些。身为名士,他知道魏霸为什么会派他来,也准备好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少将军,你也熟读兵法的人。知道大军开支靡费。你想想看,一个士卒一天要吃多少粮,每天要花多少钱,别说不说,一万水师远征吴郡,那又得花多少钱?邓将军和夏侯将军征召那些海盗山贼助阵。哪样不要钱?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为了能完成大将军交待的任务,为了能让少将军完成使命,镇南将军这次可是花费了巨资啊。这还只是可以算得清的账。镇南将军为此付出的心血又怎么算?”
邓飏是什么人?那是和夏侯玄齐名的名士,这张嘴太能说了。他吧啦吧啦的给李丰一算账。李丰顿时觉得自己还欠了魏霸一个大人情,真要细算,别说十二万,二十万也不够啊。
问题是,孙权拿得出来吗?别说十二万金,就算是两万,他也不一定拿得出来啊。
李丰抬起袖子,擦了一下额头的冷汗:“邓府君,孙权拿不出这么多钱啊。”
“不会吧,堂堂的一个东吴,拿不出这么一点钱?”
李丰一哆嗦,心道这名士可真是敢说,一点钱?这是一点钱吗?大汉国最强盛的时候,一年的赋税收入不过八十万金,蜀汉一年的赋税收入才七万金,吴国一年收入不可能超入十万,刨去官员俸禄和各项支出,能结余两三万就算不错了,你一张嘴就要十二万,孙权得六年才能还清啊。
“真拿不出?”邓飏摆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那少将军的意思是……大将军来支付?”
李丰吓了一跳,头摇得像拨浪鼓,开玩笑,这么多钱,让我们父子支付?
“那怎么办?”邓飏抚着胡须,眉头微皱,沉吟不语。
李丰这时候突然机灵起来,翻身坐起,急急忙忙的拿过了一块美玉,塞到邓飏的袖子里,陪着笑道:“久闻邓君大名,未曾谋面,不成敬意,不成敬意。”
“唉呀,这可如何使得。”邓飏一边说着,一边将美玉塞进了袖子里,笑容满面的说道:“少将军如此盛情,我何以回报。”
“好回报,好回报。”李丰也不客气了,他知道自己被魏霸耍了。昨天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他拍了胸脯,要重任一肩胆的,谁曾想魏霸会给他这么一副重担,这是要把他压成渣的意思啊。邓飏这副表情,明显就是来索贿的。行,算你们狠,现在先低头服软,等我回到成都,报告给大将军,看我再怎么收拾你们。
“这个问题嘛,说复杂,的确复杂,可是说简单,其实也简单。”邓飏附在李丰耳边,低语了几句。
李丰恍然大悟,欣喜万分,连连点头,光着脚,客客气气的把邓飏送了出去。回到帐内,他重新爬到榻上,越想越开心。
“哈哈,魏霸,知人知面不知心,你没想到这些名士会吃里爬外,给我出这么一个主意吧。”
李丰心情舒服,又睡了个回笼觉,直到日上三竿,张温第三次求见,他才不紧不慢的起来了。等张温进了帐,他把那页纸往张温面前一推,慢条斯理的说道:“张惠恕,你看看吧,这就是镇南将军要的赔偿,你们带回去给吴王看,如果他愿意答应付款,这次战事就算结束了。”
张温连连点头,不过一看到那几个数字,他脸上的笑容顿时僵在那里,半晌才说道:“少将军,这……搞错了吧?”
“不错啊。”李丰挥了挥手:“账没问题,我都复查过了。如果不是涉及到一些军事秘密,我本来也可以让你看一下。不过,我相信你大概觉得吴王付不起这么多钱。”
“不是大概,是肯定。”张温愤怒的将纸丢在地上:“少将军。这不是赔偿,这是讹诈。镇南将军一点诚意也没有,这还怎么谈?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决一死战。”
“你们真想打的话,我也不反对。”李丰伏在案上,摸着下巴,似笑非笑的看着张温。“你能不能肯定,如果肯定要打,那我就不去武昌了。直接汇报大将军,请他全面出击。”
张温愕然,他瞪着李丰,恨不得扇李丰一个大耳光。还说不是讹诈?这分明就是讹诈。不过,一想李严率领大军出击的后果,张温又没了底气。
“少将军明鉴,这么多钱。我吴国真的支付不起啊。把这个数字送到武昌,我相信只有一个结果,吴王肯定会决一死战,他没有别的选择。”
李丰皮笑肉不笑的看着张温:“不,他还有另外一个选择。”
“少将军请说。”
“割地。”李丰一字一句的说道:“把长沙、南郡献给朝廷,充赔款十万金。说实话。镇南将军已经占领了整个长沙,要他退出去,他肯定不甘心。你什么时候看到老虎把肉吃进去再吐出来的?长沙失守,南郡岂能独完?与其支付十二万金给镇南将军,不如把长沙、南郡献给朝廷。这笔账。我相信你们都会算,南郡已经荒芜二十年。人都没几个,可以忽略不计。长沙一年的税赋有多少?和十二万金相比,不值一提啊。长沙就在镇南将军的眼皮子底下,迟早是他嘴里的肉,与其每天提心吊胆的,不如干脆献给朝廷,算是吴王称臣的贡献,以后吴王还能睡个安稳觉。”
张温冷笑一声:“如果把长沙交给镇南将军,恐怕以后提心吊胆的就不是长沙,而是武昌了。少将军,你这个建议可不周全啊。”
“不然,我说了,长沙是献给朝廷,不是割给镇南将军,只是暂时由镇南将军负责而已,南郡则必然另有其人。协议达成之后,吴王是我大汉的吴王,镇南将军也是我大汉的镇南将军,如果没有大将军的命令,他是不敢轻易出兵攻吴的。你昨天也听到了,现在能做决定的不是镇南将军,而是我。”李丰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因为我才是大将军的使者。”
张温恍然大悟,他明白了李丰的意思。
蜀汉内部又开始争权夺利了。
如果吴国按照魏霸的要求赔偿这笔巨款——假设赔得起的话,这笔钱绝大部分都会落入魏霸的腰包,原因很简单,出兵的只有他,其他人根本没动,这笔钱当然应该由他来拿。有了这笔钱,那魏霸的实力将突飞猛进,超过诸葛亮和李严,成为蜀汉实力最强的权臣。
富可敌国,大概就是指这种情况。
可是,如果割长沙、南郡给蜀汉,不仅是吴国不用承担这么一笔巨款,更容易接受,对蜀汉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长沙一郡不会给魏霸带来太大的实力增长,而李严通过这次谈判却可以获得更高的名望,收复长沙、南郡将成为他的功劳,他甚至可能派自己的亲信驻守南郡,扩大自己的实力,并就近监视牵制立了大功的魏霸。
这里面多少有些李丰的一厢情愿,但是对吴国来说,却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如果能借此机会让魏霸和李严反目成仇,以后不能再协调一致,就算割弃长沙、南郡也是值得的。张温想了想:“将来谁担任南郡太守?”
“这个可以商量。”李丰高深莫测的说道。
“你确定镇南将军会答应这个条件?”张温别有用心的提醒道:“我相信少将军,可不代表他就真的相信你。”
“那是我的事。”李丰傲然答道:“不劳张君费心。”
张温笑了笑,点了点头:“既然少将军这么有信心,我可以向吴王汇报,但不能保证他答应。”
“他最好答应。”李丰得意的笑了起来:“我只能保证这个条约在十五之前有效。离十五还有七天,七天时间,可能发生很多事,到时候也许长沙、南郡也不够赔的,说不定还要加上江夏。到了那时候,吴王面子上可就不好看了。”
他顿了顿,又道:“我想镇南将军现在很后悔昨天说的那些话,下一次,他不会再给我这个机会,所以你们最好也不要放过这个机会。”
张温沮丧的点了点头。七天时间看起来不短,可是减去路上来回的时候,留给孙权做决定的时间只有两天,李丰也够狠的,这是要逼疯孙权的节奏啊。长沙、南郡割让给蜀汉,吴王就彻底丧失了对荆州的控制,二十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从此吴国在战略上就处于绝对的劣势。
他真不敢保证孙权会答应,不过他同样清楚,孙权没有更多的选择。
第0814章 英雄造时势
魏霸的脸色很难看,据着玉如意的手捏得紧紧的,指节和玉如意一样发青。张温很担心魏霸一时暴起,用玉如意砸破李丰的头。
他显然没有料到李丰会提出这个建议,一时有些不知道如何收场。昨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了,唯大将军之命之从,唯少将军之命是从,如果现在驳回李丰的提议,无异于食言自肥。驳了李丰的面子,自然就是要和大将军李严决裂。
张温之所以愿意答应李丰这个提议,就是希望魏霸和李严发生冲突,此时此刻,他比李丰更紧张。
李丰也非常紧张,虽然脸上还保持着笑容,但是他清晰的感受到了魏霸的愤怒。在紧张的同时,他又有一些兴奋。如果这次能成功,就表明他重新掌握了主动权,不再任由魏霸操纵。而这个机会来自于邓飏,是魏霸自己身边的人。至于邓飏为什么会这么,李丰觉得并不重要,也许是因为他不满足于一个没有兵权的太守,想要更实惠的官职,也许他仅仅是想捞点好处。
魏霸沉默了半晌,慢慢的放松下来,声音干涩沙哑的说道:“既然是少将军愿意施恩于吴,我也没什么话说。不过,我想提醒少将军一句,如果吴王愿意向我大汉称臣,按道理说,他要派质子到京师的。听说吴王身体很好,再活个二三十年不成问题,我建议让太子孙登为质,请少将军留意一二。”
李丰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魏霸终究还是答应了这个明显对他不利的条件。至于是不是让孙登到成都为质,他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听说孙权根本不喜欢孙登。喜欢的是小儿子孙和,就连刚刚五岁的孙霸都比孙登受宠。说到孙霸,江东还有一个传言,孙权之所以给儿子起名孙霸,就是因为太恨魏霸了,才给儿子取名霸,既有出气的意思,又有寄予厚望。希望孙霸能和魏霸一样霸气冲天的意思。
“将军所言甚是,我会将这一条款加进去。”轻松之下,李丰再一次大包大揽。
张温的心情却有些复杂。孙登为质,问题也许不大,只是在脸面上对东吴不太好看。可是从另一个方面说,把倾向于江东世族的孙登送到成都为质,如果能和蜀汉朝廷搞好关系。对孙登以后接任吴王也许更有好处。孙权再喜欢孙和,也不至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废长立幼吧,更何况孙登还有为质的功劳。
东吴向大汉称臣,损失的是孙家的利益,对江东世家来说,却是一个利大于弊的喜讯。
他没有表示任何意见。
……
孙权暴跳如雷。将案上的东西全部扫在地上,纵声咆哮。
“张温,你收了魏霸什么好处?”孙权拔出腰间的环刀,大步走到张温面前,气喘吁吁的问道:“你竟敢把这样的条款带到孤的面前。不怕孤砍了你的首级吗?”
张温早有预料,拜伏在地。连连顿道。
“大王,臣自知有罪,不敢奢求天恩。请大王容臣衣褚执戟,奔赴疆场,臣愿与魏霸一战,以报大王知遇之恩,赎臣丧权辱国之罪。”
“你想死?”
“臣无计以解君忧,唯以一死。”张温再次顿首,仰起头,迎着孙权喷火的目光:“若大王欲与魏霸一战,臣愿身先士卒,临阵搏杀,死不旋踵,以报大王。”
孙权屏住了呼吸,牙关咬得紧紧的,腮帮子鼓得如铁。他的脸颊抽动了几下,将长刀砸在地上,叉着腰,仰天长叹。两行浊泪沿着瘦削的脸颊滑落,滴在张温面前的地砖上。
张温提醒了他,你能战,就战,不能战,就老老实实的签协议。
孙权知道不能战,否则,他根本不会派张温去长沙面见魏霸。只是魏霸提出的数字太过骇人,而李天上提出的这个建议又太歹毒,让他根本无法接受,不论是从心理上还是从战略上。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北控汉水,南控五岭,控制了荆州,江东才安全,失去了荆州,江东就时刻面临着被攻击的可能。水师从荆州顺水而下,江东根本无险可守。所以争夺荆州是从孙坚以来就一直贯彻的战略方针,孙坚、孙策奋斗了十几年,一直到孙权继位,奋战数载,建安十三年攻克江夏,斩杀黄祖,才算是初步实现了战略目标,其后又和刘备多次争夺荆州,前后近三十年,才把荆州真正掌握在手中。
现在,要他放弃长沙、南郡,几乎将整个荆州拱手相让,形势重新回到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前,对他来说,这二十多年的努力和牺牲不是全白废了吗?
战略上全面失败,心理上更是一个惨重的打击,这个打击不亚于被魏霸夺走了荆州三郡,交州七郡,因为那毕竟是作战失利,战场有胜负,可能失去,也有可能再夺回来。这次却是主动奉上,就是主动认输,以后夺都没有借口。称臣就不仅是名义上的,从整个心理上他都已经输了。以后如果再和蜀汉发生冲突,不知要面临多少阻力。
奇耻大辱。
孙权痛不欲生,他不死心,立刻让人写了两封急信,用快马分别送往南郡、颍川大营,向步骘、陆逊咨询意见。
……
陆逊接到急信的时候,正是子夜,处理了一天军务,陆逊刚刚脱衣上床,还没等合上眼睛,陆岚带着信使闯了进来,让陆逊非常意外。
看完了孙权的急信,陆逊眼睛眯了起来,半天没有说话。
“带信使下去休息,我要考虑一下。”
陆岚没有多说,从陆逊的表情,他看得出来,陆逊现在的确需要时间思考。他安排好了信使。返回到大帐,看到陆逊正伏案看地图。手指在地图上来回摩挲着,不时的摇摇头。
陆逊虽然一直驻守在颍川,监视着孟达和曹魏的一举一动,但是各地的情况还是源源不断的传到他的面前,只是因为距离得太久,滞后现象比较严重。目前,他得到的消息是魏霸派出的水师在京口,另一支由邓艾率领的偏师在庐陵。魏霸本人则率领七万主力在长沙,已经击败了张承,包围了益阳。
总体来说,虽然还不清楚最新的动向,也能大致感受得到吴军目前的窘境。
“将军,大王是想调你参战吗?”
“参战?”陆逊转头看了陆岚一眼,笑容中有说不出的苦涩。“如果要战。我不用去长沙,在南阳就要面临一场恶战。”
“孟达?”陆岚不屑一顾:“他哪是我们的对手。”
“不是孟达,是诸葛亮。”
“诸葛亮?”陆岚大吃一惊。
陆逊呶了呶嘴,示意陆岚自已去看那封刚刚打开的急信。陆岚也顾不上客套,急急忙忙的打开看了一遍,顿时倒吸一口冷气。好半天才说道:“魏霸……的手段也太狠毒了吧?”
“你现在才知道?”陆逊摇了摇头:“此子进步神速,一日千里,真是让人难以思测啊。我们都低估他了。”
陆岚不解的问道:“将军何出此言?”
“你看不出来吗?”陆逊耐心的解释道:“魏霸这是以小搏大,推波助澜,狐假虎威。他集结了近十万大军。分三路出击,一下子就打乱了我军的部署。置我大吴于腹背受敌之中。他以一已之力造成了吴国可灭的形势,李严、诸葛亮会无动于衷吗?如果他们也要来分一杯羹,那吴国可灭就不仅仅是一种形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可能。”
陆岚仿佛有些明白了,眼睛瞪得像铜铃一般,脱口而出:“造势?”
“对,人常说,时势造英雄,他却是英雄造时势。”陆逊轻叹一声,说不出的落寞。“相比于两年前,他的境界又高了一层,进步惊人啊。难怪他能以弱冠之年与李严、诸葛亮这样的俊杰争雄。”
“那……我们就没有办法了?”
“兵力不足,四面受敌,有什么办法?”陆逊反问道:“水师溯江而上,有人能敌吗?”
陆岚想了想,缓缓的摇了摇头。卫温、诸葛直统领的水师是吴军水师中最精锐的主力,一战而灭,还有谁能是对手。战船技术本来就是魏霸一直不肯放手的技术,现在他打造出了那种威力巨大的巨舰,吴军根本没有有效的应对办法。
“邓艾鼓动山越,周鲂下落不明,一旦攻入豫章,有人能敌吗?”
陆岚再次摇了摇头。魏霸入武陵伊始,就以神将之名蛊惑人心,五陵蛮,乌浒蛮,后来的桂阳蛮、江夏蛮,都把他当成了真正的神将,山越心动已久,只是碍于路途遥远,大山阻隔,这才无法投奔。现在魏霸派邓艾进入庐陵,山越还能不望风而附?
山越的战斗力,陆岚非常清楚,更让人担心的是吴军中有一半人是山越,不过他们不是主动依附的,而是被迫的,一旦和邓艾率领的大军遭遇,天知道他们会不会反水。要挡住邓艾,没有人敢说有把握。
“李严出永安,诸葛亮出南阳,有人能敌吗?”
陆岚的脸色煞白,沉默了半晌,缓缓的摇了摇头。他明白了陆逊说的意思,魏霸的三路大军也许无法灭吴,可是吴国同样也拿他的三路大军没办法,至少会被搞得焦头烂额。到了这一步,李严、诸葛亮没有理由无动于衷。一旦他们心动,吴国就有可能面临真正的亡国之危。
魏霸造势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在这种情况下,陆逊不敢轻易离开颍川,转战长沙,他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