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女无敌-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人笑道:“姑娘好生聪明,果然一语中的。太子也借机在表面上疏远姑娘,等过几年,姑娘就有一飞冲天的机会。”
郭菀央面色一冷,说道:“你也说过我好生聪明,何必七绕八绕的拿些莫名其妙的话来搪塞我。”
那人叹息了一声,说道:“果然是皇太孙的主意。虽然黄大人解大人多方劝谏,可是皇太孙对姑娘确实已经走火入魔。还望姑娘稍稍合作一番,忍受一时之辱却能成百年好事,何乐而不为?”
声音诚恳无比。
郭菀央冷笑了一声,说道:“果然是好计谋!如若我真的是无能之辈,说不定就上当了!你却告诉我,你到底是谁的人?到底想要与我说些什么?你也知道,我虽然不懂得武功,但是面对着你,也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那人怔住。好久才说道:“公子说你不会上当,却果然不会上当。”
第296章
郭菀央冷笑着看着他。
那人微微叹息了一声,说道:“郭七小姐,我们见过面的。”黑暗之中一点火光闪起,照亮的那人的脸庞。
郭菀央大怒,说道:“你疯了!这样随便点火,将人引过来怎么办?”
那人叹息,将火熄灭,说道:“听小姐这样说话,就知道小姐其实已经确定我的身份了。不过我还是要点一下火,总要让郭七小姐看清我这张脸。我们当初在船上,见过面的。当时我就在大公子身边,给大公子看船的。”
船上?郭菀央这才醒悟,原来这人就是一直跟在朱高炽身边的一个侍卫!却依然不肯相信,说道:“时间已久,世子殿下身边有什么人,我已经不记得了。”
那人沉声说道:“我名叫马三宝,这是二公子殿下给您的书信。”
马三宝?这个名字倒也熟悉……似乎是一个有名的历史人物?朱高炽朱高煦朱棣身边……哪一个青史留名的人物就叫马三宝?一时之间却想不起来了。
鼻子尖却隐隐闻到了一种气味,那是一种很熟悉的臭味……郭菀央知道,尿不尽的人剧烈运动之后往往就会有这种臭味……郭菀央这才想起来,这人说话的声音,似乎有些尖利!
有些尿不尽的臭味,有些尖利的声音……朱棣父子身边的人……马三宝……郭菀央蓦然跳起来!
她想起这个名字了!事实上,如果面前这个人不改名字的话,马三宝这三个字将名垂青史!
只是后来他换了一个名字,反而使他的本名没落了。
郭菀央发出一声低低的惊呼声。当下却没有接那书信,却直接问道:“殿下到底有何话说?为何要你冒险进宫?”
马三宝说道:“二公子殿下只不过想要让您出宫罢了。”
郭菀央问道:“出宫?”
马三宝说道:“是的。我等下就走人,您趁机求肯出宫……太孙殿下定然准许。”
郭菀央叹一口气。她知道朱高煦的意思。朱高煦认为,皇宫之中太危险了,所以现在他改变主意了,要将郭菀央弄出宫去。即便是为了这个理由毁了郭菀央的名节也不在乎。
郭菀央知道,皇帝这一阵身子看起来似乎还好,但是去年冬天这一出,实在将人给吓坏了。
不觉微微苦笑起来,将自己弄出宫去之后,朱高煦会不会逼着张辅将自己的亲给退了?
为了让自己与燕王一脉断绝关系……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情。然后安排自己出家?
出家做一阵尼姑,乖乖的等事情尘埃落定?
眼睛之中有酸酸涩涩的东西在涌动,但是那绝对不是眼泪。
从来也不曾想过……那个人,竟然会这么不了解自己……或者说,他根本不想了解自己?
马三宝说道:“我是刑余之人的身份,皇宫之中也少有人认识。若是给人看破阻拦,就说是奉行太孙妃的命令,太孙也不能找太孙妃对质。这样即便失败,也能在太孙与太孙妃之间扎下一根刺。为了让事情显得更真实,我还故意漏了一点口风给锦衣卫,却不想差点啥事都做不成。”
郭菀央突然笑道:“你武功既然如此高强,为何不接着这个机会将我弄出宫去?”话中是全然的嘲讽。
马三宝很认真的说道:“如果将您就这样带出宫去,难度很大。皇城之内非翻天不可,那时说不定会暴露,不如这样做,才是万全之计。”
郭菀央淡淡一笑,说道:“马三宝,你到底有多少真话,多少假话?”
马三宝一愣,说道:“我说的自然都是真话。”
郭菀央站起来,说道:“你走人罢。我是不会合作的。之前我就与二公子说过,我喜欢呆在皇宫里。依照你的说法,我或者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但是我却失去了名留青史的机会,也失去了保护亲人的机会……或者死无葬身之地,或者能借机功名成就,我就是一个赌徒,我不愿意如大公子所说的那样,庸庸碌碌的活着。或者将来我还能以小妾是身份进入二公子或者大公子的府邸……可是我不愿意那样的结局!”
郭菀央一番话,却是说的斩钉截铁。马三宝真正的怔住,吃吃的说道:“你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郭菀央淡淡一笑,说道:“我是说,我不愿意依照燕王世子殿下所说,用自污的方法来谋求一个苟且偷生的机会。”
马三宝吃吃的说道:“你知道……这是大公子的主意?”
郭菀央仰起小脸,笑道:“我知道你是燕王的人,除了二公子,也只有大公子能差动你……甚至让你定下死志来做这件事。而我恰好知道,二公子……他是一个最能纵容我的人。当初我不曾向他求恳他就放我进宫,如今又怎么会因为一点危险就将我叫出来而不能让我如愿?你小看二公子了。”
郭菀央说得骄傲,马三宝却也不由动容。当下叹息说道:“果然是这样……只是郭七小姐,你可知道,殿下这几个月……过得很不好,他简直要疯了。”
郭菀央怔住。心软软的疼了一下,说道:“他……太紧张了。”
马三宝说道:“他每日练字只写一个‘郭’字。”
郭菀央低声说道:“然而他不会来逼我。”
马三宝轻声说道:“可是大殿下心里疼……你不要怪大殿下。”
郭菀央抬起脸,含笑说道:“怪?不会的……请你转告,叫他放心。我定然能保护好自己。现在这当口不是说话的时候。”
第297章
看着周围,轻声说道:“我这些日子当尚功,将皇宫里里外外都走遍了。这个地方是最安静的地儿。以后我隔上半个月就会来这里一趟,在这里做个记号。”看着边上的花丛,说道:“若是无事,我就折一支蔷薇枝条插在柳树树洞里。若是有变,那么就折断一根木槿枝条吧。如若我同时放了两根,那就是有非常紧急之事,你要马上冒险来见我。”
马三宝看着面前的小小女孩。很小的女孩,正当撒娇耍赖的年纪。脸色却是一片坚毅。
沉稳如水。
郭菀央沉声说道:“外面就是小巷。你做好准备。”
马三宝还没有反应过来,郭菀央蓦然伸手将马三宝的手抓着,张嘴大叫起来:“贼人就在这里!”
这片地方虽然寂静,可这么大叫,就是鬼也给吓出来了,更何况那群侍卫正在搜索整个皇宫?立即就有人朝着这个方向追了过来。
马三宝吓了一大跳,随即怒道:“你这小姑娘竟然花言巧语骗了我,瞧我不杀了你!”伸手将郭菀央甩开,刀就砍下来。
郭菀央闪过。那边大群侍卫已经涌过来,马三宝见情况不妙,当下翻墙,走人。
郭菀央不觉一笑。马三宝果然不是好人,骗了自己半天,自己才稍稍报复了一回,他就又给自己设套了……不过这个人,真的很好玩。
可惜是刑余之人。
方才这么片刻功夫,郭菀央算计了马三宝一次,那就是猝不及防大叫,让马三宝手忙脚乱逃跑;马三宝也算计了郭菀央一次,那就是“花言巧语骗了我”一句话。
郭菀央到底是如何花言巧语骗过贼人的?这就是马三宝留给郭菀央的题目了。郭菀央必须将谎话说圆了,给太孙一个交代。
与这个马三宝交锋两次,居然还吃了一点小亏啊。郭菀央苦笑着摇摇头,对着那群侍卫走过去。
一群人已经冲过来了。不少侍卫是认识郭菀央的,当下向郭菀央行礼,又问起贼人之事。郭菀央微笑着摇头,说道:“那贼人原本是想要做点坏事的,所幸我还有一点小聪明,也没有吃亏。那贼人错失良机,又被我伤了一个要紧地方,现在已经逃了。你们快去追。”
其实也不用郭菀央提要求,那些侍卫想要争功劳,很多已经追上去了。可是他们没有马三宝那么好的翻墙本事,此处又少梯子,仓促之间也没处寻找,只能用人墙战术。
这样一折腾,追出去的时候,马三宝早已不见人影了。
郭菀央也不休息了,当下就再去东宫,见太孙。
朱允炆早已等在东宫门外了,见了郭菀央,喜不自胜,当下说道:“方才听说有了意外,又听说你不见了,正慌张这呢,却不想你竟然回来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郭菀央心中略略有些触动,却又不免想起“他每日练字只写一个郭字”来。心中微微苦笑,说道:“让殿下受惊,那是郭菀央之过。所幸没有大碍,郭菀央罪过不甚深。”
朱允炆伸手抓住郭菀央的手,细细打量了一番,说道:“没有受伤罢?还好……衣服弄了一点土,那人没有对你无礼?”
听到“无礼”两个字,郭菀央的眉头微微一跳。
朱允炆……毕竟很在乎“无礼”这件事啊。
当下微微苦笑,说道:“殿下,万幸。那人本来是想对女臣无礼。”
朱允炆的手劲蓦然加大,说道:“怎么……到底是什么人?”
郭菀央垂下眉头,似乎有珠泪闪过,说道:“请殿下不要问了,这事情并没有发生,女臣安然无恙。”
朱允炆抓住郭菀央的手,狠狠的抓着,厉声说道:“你竟然……连这样的大事都不愿意告诉孤?”
郭菀央是真的吃痛,眼泪都要出来了。当下抬起眼睛,看着朱允炆,说道:“殿下,这样的事情,请您就不要问了罢!即便我说了,手上也没有证据,您又能怎样?”
朱允炆松了手,神色有几分颓然。
郭菀央微微叹息了一声。这就是朱允炆……做什么事情都缺乏勇气又没有主见的朱允炆……只有那天在太孙妃跟前救自己那一次,算是最勇敢了罢?
自己是亏欠了他……可是这样的太孙,在朱棣面前,真的是没有还手的余地啊。
当下揉了揉手腕,轻声说道:“我只是与那贼人说了一句:你这样做,虽然讨好了太孙妃,却是与太孙结下了死仇……那人就定住了。之后我才有了反败为胜的机会。”
朱允炆的脸色有几分铁青,又有几分颓然。郭菀央轻声告退,只留朱允炆一个人,咬着嘴唇,瘫坐在椅子里。
这一回,朱允炆却是派了两个小太监来护送郭菀央。
这事情就到此为止。
郭菀央将手绢洗干净了,派人送到郭家给郭玥。
很快就到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外面一片紧张,宫中却不知岁月长。就在这一天,一件足以载入华夏史册的事情发生了。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就是一个考生,在他的策论文章里,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命题,叫做“流通经济”。内容其实并不复杂,就是说,现今民间铜钱储量严重不足,朝廷不得不用发行纸币来代替。然而纸币却得不到民间的承认,往往成了一张废纸,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之奈何?
这篇策论提出了一个新的论断,那就是并非国家的铜钱储备不足,而是汉族百姓都过惯了勤俭的日子,养成了储备货币的习惯。大量的铜钱都存储在民间发霉却不拿出来流通,就造成了市场上货币紧张。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民间将钱拿出来流通,而不是一味的去发行新的货币。
第298章
那么,怎样让民间将货币拿出来流通呢?
这篇策论里还指出了现在的一个现象,那就是钱会的盛行。钱会的出现为一部分急需用钱的百姓解决了继续解决的问题,却也留下了无穷的后患。文中列举了许多实例,可见作者是下了功夫去调查的。
作者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堵不如疏。即便严刑峻法取缔地下钱会,急需用钱的百姓还是会想办法,借高利贷的事情还会发生,钱会这地下生意,还是会火热的发展起来。
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疏导,用立法让钱会合法化,通过立法的方式强行规定低息借贷,让借者有利可图同时也少了风险;同时减轻了贷者的负担,让他们换的起债务。
将钱会合法化变成钱庄,通过存储得利息的方式让钱庄得到更多的流动资金;通过借钱还利息的方式让钱庄有利可图。钱存储在家中无利可图并且要冒着钱丢失的风险,存进钱庄却有一定的利息可拿,何乐而不为?
有了钱庄的周转,百姓口袋里藏着的铜钱就拿出来了,民间的铜钱不足的问题,也能得到缓解。
自然,那篇策论里写的,比我现在陈述的,要稍稍详细一些。
那篇策论的主人,估计是忙着写这篇文章,将四书五经八股的所有题目都空了……三天时间,就交上了一篇策论。
可是,虽然几乎是交了白卷,主考官却不敢轻忽了这个交白卷的书生。
如郭菀央所料,文章很快就送到了朱元璋的案头。虽然说这文章不一定实用,但是却给大明朝的官员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朱元璋是一个小农民,他的思想古老而简单,他一直试图用最固定的模式来解决这个社会出现的任何问题,而且希望这个模式能天长地久的实行下去。但是这些也不代表朱元璋的思想的古板的一成不变不能接受新思想的。至少,他比历代任何君王都更热切的希望能将国家给治理好。
于是朱元璋就叫来了写文章的人……一个自己曾经寄予厚望的神童。与郭玥长谈五个时辰之后,他将皇太孙叫进了自己的书房。
具体过程郭菀央不知道,但是郭菀央也为郭玥捏了一把汗。
两天之后,皇帝再度将郭玥叫进皇宫。一个时辰之后,朱允炆给郭菀央带来了消息。郭玥成了本科最年轻的进士,也是开科举数百年以来最年轻的进士。而且皇帝已经给郭玥任命,那就是去扬州担任钱会提举司同提举官,从六品。相对于一个才考中进士的十二岁孩子来说,这简直就是不能想象了。更让人不能想象的是,所谓的钱会提举司现在还处在草创阶段,而正提举则是皇帝身边的一个功臣之后,名叫李景隆。
这个时候,甚至连新科进士榜单还未曾公布。而郭玥却已经踏上了征程。
听闻了这个消息,郭菀央心中掠过一丝不安。朱允炆笑着安慰她:“皇上也知道玥哥儿年轻,恐怕压不住人,所以特意派隆哥儿一道前去。你只放心,隆哥儿是懂事的人,孤也特意给他交代过了。凡事两人商量着办,如果实在压不住,可以调动军队,直接镇压,你放心,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再说了,这事情都是他首先倡议,做事非得他去不可。扬州是最近的一个地方了,他年纪虽然小了一点,可是思虑周密,也是一个大人了。现在先历练历练,将来孤还要重用呢。”
这些都是在郭菀央的预料之中。开办钱庄的事儿,虽然说是以商人为主导,但是官府的督责引导却是重中之重。万一处理不当,那就容易引发暴乱。所以皇帝也知道京师乃是钱会最猖獗的地区,却也不敢拿京师给郭玥做试验。
想要找一个钱会猖獗的地区,又要让郭玥所做的一切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那扬州地区就成了皇帝的最好选择。
虽然说如愿以偿,但是上司是李景隆,却让郭菀央有些紧张。这个上司,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如何。
郭菀央微微叹息,说道:“十二岁就成了从六品,虽然是副职,却也是极大的压力了……这孩子,我本来是想要他多读几年书的。早知道这样,就不叫他参加这次科考了。”
对着朱允炆的安慰,到底有几分惭愧。
郭菀央向来是脸皮极厚的人,但是对着这样的朱允炆……却不由一而再再而三起了想要转投的心思。
这是一种很危险的想法。郭菀央知道朱允炆是失败者,作为穿越者,盲目的支持失败者是一种很不明智的选择。
何况朱允炆除了对自己温柔一些之外,他并没有成为明君的潜质。
郭菀央叹了一口气,这事情先搁一边罢。
春去秋来,转眼又是半年。这半年里,郭菀央有意隐匿,因此却没有出过任何风头。太孙妃倒是想要折腾郭菀央,但是郭菀央却是最擅长打太极拳的,太孙妃始终找不到下手的机会。再加上有朱允炆的护卫,竟然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这天正处理着手上的杂务,却听茱萸前来报告:“宁妃娘娘那边来的消息,说是请您过去一趟。”
宁妃让我过去一趟?计算着日子,竟然是八月十五了。正是娘家人能进宫探亲的日子。估计是马夫人进宫来了吧。说实话,我有些不高兴,但是也没有办法。当下就简单收拾了,去宁妃宫中。
远远就听见宁妃的笑声:“小辈之中,你却是最有福气的,一子一女,全都这般有见识又有能耐。”
第299章
宁妃这般说话,莫非……心中一阵惊喜,当下就加快了脚步。
果然听见了水芸香的声音:“娘娘这般说话,小辈是生受不起的。两个孩子也只不过还算乖巧懂事罢了……而且,他们只是托生在小辈的肚子里而已,小辈实在算不上什么功劳的……”
听着这样说话,心中微微有些酸楚。不错,按照道理,我们都是丁氏的孩子,与水芸香不搭界的。不过今天马夫人居然让娘亲进宫,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马夫人讨好自己姐弟的信号。
听水芸香这样说,宁妃呵呵一笑,说道:“话虽然这样说,但是你毕竟是有福气的。”
听到这样说话,郭菀央知道,定然是弟弟在扬州做出业绩来了,所以马夫人也好,宁妃也好中意讨好自己姐弟。
当下进去,见了水芸香自有一番悲喜。马夫人就在旁边看着,笑眯眯的说道:“这几个月不见,央央竟然长高了很多,马上就要成为大姑娘了。来年就要来红事了罢?”
宁妃含笑说道:“自然,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央央是出落得越来越漂亮了。莫说是老夫人,就本宫,每次见了央央,都要诧异一番的。”
郭菀央忙说道:“宁妃娘娘,孙女在宫中,就是依靠着您老人家的。连您都这样来逗趣孙女,孙女将来怎么敢来见您老人家?这下子孙女在宫中又少了一个依靠……呜呜呜呜,我要哭一场!”
宁妃哈哈大笑。马夫人也笑得喘不过气来,指着郭菀央笑道:“在家中的时候你也是规规矩矩的,怎么上宁妃娘娘这里就没上没下乱说话了?”
郭菀央瘪瘪嘴,笑道:“也没有乱说话,只是实话实说而已。连宁妃娘娘都要打趣我,我有事怎么敢来求告宁妃娘娘?”
水芸香笑着说道:“都说她长大了呢,却原来也没有长大。两位长辈竟然是白白欢喜了。”
郭菀央硬生生将一个话题转移了过去,马夫人心中有数却是无可奈何。毕竟进宫了,而且还是皇太孙看重的,自己想要逼迫也要着实思想思想。当下微笑说道:“这阵子陪着皇太孙读书,可长了学问了?却不知读些什么书?”
听马夫人又要将话题往皇太孙身上扯。郭菀央含笑回答:“左右不过读些四书五经还有些史论罢了。先生讲得有些深奥,孙女也是半懂不懂的,只是站在那里不敢动罢了。心中却想,先皇后怎么就下了这么一个命令呢,将这个陪读的机会给玥哥儿该多好。”又对水芸香撒娇说道:“姨娘难得进宫一趟,却不将小弟弟带来给女儿看看。女儿可好生想抱抱小弟弟。”不等水芸香回答,又笑着说道:“现在如果人人都回娘家,那就有的热闹了。莲珠姐姐生了个男娃,蔓青姐姐……也该生育了罢?大家都回家来,一个东跨院全是孩子的哭声,这才好玩。”
转头看着马夫人,笑着说道:“祖母可是知道详细的。蔓青姐姐也嫁出去了,却不知日子过得好不好?蔓青姐姐的性子不算柔弱,可是到底是远嫁扬州的……哦,姨娘,弟弟最近可曾来信了,可曾说起过蔓青姐姐的事情?蔓青姐姐夫家是做生意的,有钱人家……不会给姐姐找麻烦罢?”
郭菀央将“蔓青姐姐”“做生意”“找麻烦”几个字咬得很重。听起来似乎语无伦次,但是马夫人自然能听懂郭菀央的意思。
马夫人面皮变了一变,淡淡说道:“不至于罢。现在好歹有你弟弟看着,你姐姐无论如何也吃不了亏。”
郭菀央含笑说道:“这就好。虽然说多一个亲戚就多一条路,可是有的时候,多一个亲戚就多一个麻烦……尤其是那种没有自知之明又不自量力的亲戚。”
这下子连宁妃也听出其中的味道来了。马夫人再也按捺不住,就要站起来。却听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