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无敌-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一个朝廷除了钱和权之外无大事,郭玥难免不起怨怼之心,这个管钱的事儿,就不要让他插手了罢。所以京师的钱庄业务,都是由李景隆主持。李景隆却是一个好大喜功的性子,竟然不加限制,就将这事儿给办砸了。
  实际情况,比朱允炆陈述的要严重十倍。通汇钱庄挤兑风潮发生之后,百姓对钱庄的怀疑就产生了。开始怀疑钱庄,于是各处钱庄的挤兑就难免了。而各处钱庄的钱款都是借贷出去的,于是轰隆隆……几乎所有的钱庄都倒塌了。
  小部分百姓拿回了欠款,可是大部分百姓却拿不到啊。可是应天府也无可奈何。对着这样的情况,百姓开始怀疑其应天府来。是你劝告我们将钱存入钱庄的,现在我们的钱却被钱庄吞没了!出了这样的事情,你官府总要给我们一个交代!
  于是,应天府门前的大鼓也被砸了,应天府的官员,逾墙而走,狼狈无比。
  堂堂京师重地,竟然发生这样的事情,皇帝是震怒无比。而李景隆此人,却是皇太孙举荐的,因此皇太孙也是狼狈无比。不得不以堂堂皇太孙之身份,想办法为李景隆擦屁股。
  而扬州,却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虽然京师的挤兑风潮出现之后,扬州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但是这风潮不过一两日就平息了,取款的百姓又将钱给存了回去。
  两相比较,朝廷诸君终于知道郭玥有些好处了。朱允炆当下就派人去问郭玥,郭玥也知无不言,告诉说道:“不过就是在准许钱庄开办业务之前,让钱庄的主人立下条陈,不得借贷出超过自己资产总额的钱款罢了。而官府每个月来查一次账目,如果超出之前的资产总额,就将取缔他的业务资格。养成习惯之后,钱庄主人再想要利息,也不敢轻易借贷超过自己资产的款项。有了足够的流动资金,那就不怕挤兑。可是现在,挤兑既然已经发生,下官就无可奈何了。”
  好在郭玥又加了一句:“这法子之前就是下官的姐姐首创,或者她有什么办法,亦未可知。”
  所以,朱允炆终于到这里来了……说起来漫长,其实也只有一瞬。郭菀央就知道,如果事情不是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朱允炆是断断不会来见自己的。当下微微苦笑说道:“太孙殿下,果然是只有一家钱庄出事么?”
  朱允炆看着面前这个少女,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你果然冰雪聪明。果然不止一家。整个京师所有的钱庄都动了。目前……”


第319章 
  他的话没有继续下去。
  郭菀央微微叹息了一声。闭着眼睛思想了片刻,才说道:“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应天府。官府要赶紧从这件事中摘出来。首先是由官府主持,先将钱庄的主人以及相关职员拿住,将相关的借贷文书都拿下。变卖主人的田产,先将账目给还上。如果不能还上,那就拿着欠条,先去与钱庄有生意来往的主家催逼几个回来吧。总不能失了朝廷的信誉。”
  郭菀央出了这样一个主意,朱允炆却不甚满意,好久才说道:“就这样?”
  郭菀央疲惫的说道:“除了这样还有什么办法?或者……所有账目,都由朝廷接手,其实钱庄也不可能亏本。让朝廷出钱先帮钱庄的储户提现,而后朝廷入股钱庄?朝廷口袋里又没有多少钱,皇上也不会允许。”
  朱允炆眼睛亮了一亮,随即黯淡了下去。其实作为储君,他也知道朝廷实在没钱。所以他也曾打过钱庄的主意。钱庄这玩意,简直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为什么要让商人挣了钱去?
  只是皇帝已经发话了,朝廷只能监督不能参与,所以也只能算了。
  如果照郭菀央所说,现在正是一个最好的介入时机。只是……想着异常倔强的祖父,不免暗自摇头。
  郭菀央冷眼旁观,看着朱允炆的脸色,暗自摇头。虽然也很想借这个机会翻云覆雨,可是经历了这么一出之后,郭菀央知道,现在还不是自己出手的时机。或者说,自己没有必要在这件事情当中再表现一把。
  这样说说,就足够了。至少在这件事中受害的百姓能找回自己的钱,而朱允炆也不至于因为这件事而继续焦头烂额。
  朱允炆转身,突然又扭过头来,问郭菀央:“你……为什么还要与我想办法?”
  郭菀央微微笑,说道:“先皇后有命,我是您的谋臣,不是吗?”
  朱允炆深深凝视了郭菀央一眼。
  郭菀央站起来,恭送皇太孙。
  当天晚上就有宫人送东西前来:棉被,衣物,澡盆,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郭菀央笑了笑,都接受了。却也不曾说一句道谢的话。为了做参谋是要收费的,现在朱允炆给的价格也不算贵。
  日子就这样一日一日的流过去。朱允炆偶尔也会前来,问两句话,都是关于国事的。看情况,有些事情郭菀央郭菀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些事情只是淡淡说上两句。朱允炆听了就走。
  这样的奇怪状态过了很久,直到那一天。
  朱元璋驾崩了。
  宫内宫外,哭声一片。
  郭菀央叹了一口气,对茱萸说道:“找两件素色衣服出来。”
  茱萸站着不动,说道:“何必呢,咱们住在这里,常年也不见人。守孝不守孝,谁也不知道。如果皇太孙殿下来……嗯,到听见声响的时候再换也来得及……再说了,这几天皇太孙殿下忙都忙不过来了,他不会过来的。”
  说得完全正确。郭菀央微微叹息,说道:“他是不会过来的,但是……我是穿给自己看的。毕竟……皇帝陛下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皇帝。我现在能与你在这里苟延残喘,也是因为他的宽宏。”
  茱萸点头,说道:“可是皇帝陛下怎么不干脆将小姐给赦免了呢……”当下就去找衣服了。
  幽闭生活极其艰苦,幸好给朱允炆做参谋之后,朱允炆也算是放了她们一马。因此宁妃也借着各种机会给她们送了一些衣服过来。因此两人也找了两套白色衣服,换上了。
  茱萸看着郭菀央,幽幽的说道:“小姐也是有心的……皇上知道了,定然欢喜。”
  郭菀央笑了一下,说道:“尽点心意罢了。茱萸……我们的好日子很快就要到头了。连累了你,心中真的很不安。”
  茱萸笑了一下,说道:“小姐这话见外了。之前也曾埋怨小姐很多次,掺和进这些事情给自己惹杀身之祸做什么。但是渐渐的也想明白了,先生当初就曾教导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既然碰上了,哪能不做呢。”
  郭菀央笑了,说道:“你能理解,我真的很幸运。”
  茱萸又问道:“小姐方才说‘好日子就要到头了’这是什么意思?”
  郭菀央轻轻叹息,说道:“宁妃娘娘是没有子嗣的,皇上崩了,宫中就由马氏做主。宁妃娘娘只怕有杀身之祸……而我们,如果太孙殿下不看顾的话,只怕也是死到临头了。”
  茱萸身子颤了一下,失声说道:“这么可怕?”
  郭菀央轻轻笑了一下,说道:“是的,只是你小姐还是不肯死心。总是要想办法让他们舍不得杀我们才好。如果我预料没错……皇太孙应该有头疼的事儿了。我穿素色衣服,一边是为了皇上守孝,一方面却是也为了预防皇太孙殿下突然前来。”
  郭菀央的预料一点也没有错,才过了七日,就听见外面响起了脚步声。
  朱允炆进门来,见两个穿着素服的女子,略怔了一怔,说道:“你们却也有心。”
  郭菀央行礼,抬头,说道:“不过是尽点心意罢了。皇上此来应该有两件事,一件是诸王要进京奔丧之事。”
  朱允炆看着面前的少女,怔忡了半日,说道:“你太聪明了……难道你不曾听说过装愚守拙之语么?”
  郭菀央轻轻叹息了一声,说道:“当初年少轻狂,不知道装愚。现在能苟延残喘,不过是因为皇上能看重在下的一两分聪明罢了。若是少了这一两分聪明,在下的价值不知道还有没有。”


第320章 
  朱允炆干笑了一声,说道:“可是你现在这般情景,却是朕要杀你。”
  后面这几个字,说得很是艰难。
  朱允炆本也没有杀郭菀央的心思,但是这几年来,自己让郭菀央出主意的事情太多了。郭菀央知道的事情太多了。
  留着郭菀央的性命,就有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毕竟,忠心耿耿的臣子都有可能背叛,更何况一个从来也不曾真正降服于自己的女子?
  茱萸身子一颤。
  郭菀央轻轻叹息了一声,说道:“在女臣看来,死在皇上之手,至少总比死在他人手里要强。”
  笑了起来,说道:“能多活这么几年,已经承皇上的情了。既然这样,就为皇上做最后一谋罢……依照女臣想来,现在朝中,就准不准许诸王进京奔丧,应该分作两派。一派以孝心为重,觉得皇上应该准许他们;另一派却以国家稳固为重,觉得皇上还未曾登基,如果轻易许了诸王进京奔丧,只怕引起变故,是不是这样?”
  朱允炆看着郭菀央,沉声说道:“你可知道,就凭你最后说的这句话……挑拨皇家关系,就足以赐死。”
  郭菀央冷笑了一声,说道:“皇上此话错了。皇上既然已经有了杀心,那么多说一句话少说一句话并无关系,是也不是?既然是为皇上做最后一谋,又何必含含糊糊让人听不明白?”
  朱允炆被郭菀央这样一呛,竟然说不出话来。
  郭菀央自顾自站起来,说道:“女臣看过历代典籍,皇上登基,最短的时间只要八九天。而诸王进京奔丧,最快最快也要十来天。这三四天时间,就足以让皇上将朝廷形势收拾下来了,皇上你说是也不是?”
  朱允炆直觉的就想点头,随即又说道:“时间还是太仓促。”
  郭菀央哂笑了一声,说道:“皇上独处京师这些年,成为皇太孙也有四五年的时间了。京畿大营都掌握在手中了罢?守边诸王,即便带兵进京,远道奔驰而来,到了京师,也是一群疲兵。既然是一群疲兵,皇上又何必多疑?”
  朱允炆说不出话来。
  郭菀央又说道:“京畿三营,可以交到耿炳文老将军之手,我祖父为副。这位老将军最擅长守城,只要将耿老将军的家眷叫进宫中陪伴皇后,就可保京师无恙。至于我祖父……只要宁妃娘娘尚在人世,皇上就不用担心我祖父。”
  郭菀央这是将话说得赤果果了。朱允炆苦笑,心中却有几分意动。
  郭菀央又轻笑了一声,说道:“至于不让边疆诸王进京,那却是没有见识的愚夫蠢妇之见。只要想一想:大明立国,以孝字为先。孝字当头,又怎么可以阻止人子尽孝之心?皇上若是不许他们进京,就先落了下乘。将来史笔,记载这一页的时候,也未免要说皇上的不是。”
  这话说得直白,朱允炆脸上微微变色。
  郭菀央轻笑说道:“再说第二条。皇上准许诸王进京,他们难道就真的敢进京了?当初硕妃薨之事,大家都还记得呢……”
  朱允炆手压在桌子上,声音颤抖,气急败坏:“郭菀央……你是逼着朕杀了你!”
  郭菀央笑着摇头,说道:“谢皇上关爱。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并无对皇上不敬之心。皇上……今日久别在前,还有一件事要提醒皇上。”
  朱允炆声音酸涩:“什么事?”
  “用人。”郭菀央含笑,“皇上与先皇不同。先皇必须要杀,才能威慑天下。现在先皇已经打好了江山,皇上用人当以怀柔为主。可是尽管是怀柔为主,皇上还是要记着……不可太过相信所谓的仁政。”
  “你……”
  朱允炆将自己的半截话给吞回去,看着面前的少女,哑声问道:“你想要说什么?”
  “儒家学说,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是治国全凭着儒家学说,却未免是犯了书呆子的错误。”郭菀央轻轻笑,“治国不能全靠仁政。仁政是对百姓的,不是对官吏的。国家法度已经确定,但是如何操作,尺度却在皇上手上。若是对犯罪官吏,都一味宽仁,那就未免让天下官吏看轻了。看轻陛下,由此纷纷违法乱纪,国家也就坏了。”
  “然而……如祖父一样……”朱允炆又将自己的话给吞回肚子里。自己差点就将心里话给说出来了……三年不改父道才是真正的孝顺,自己将话说出来,不是给人口舌么?
  郭菀央微笑:“治理天下,当然也不能一味的以苛。一味苛,天下官吏害怕,无人敢与皇上治理天下,也不是好事。”
  朱允炆问道:“不能苛,不能宽,那以何御下?”
  郭菀央笑了一下,说道:“以法治国……其实皇帝陛下也是熟读百家之书的,其实也清楚,历朝历代,只要的强盛之时,都说以儒治国,然而都是以儒为表,以法为里……皇上仔细回忆一下,是否如此?”
  朱允炆点了点头。郭菀央又接了下去:“只要严格法度,凡事有法可依,即便是严苛待某臣,其他人也不会有怨怼之心,也不会有兔死狐悲之感。如果不严格执法,处置事情,时宽时严,即便是以宽待臣,臣也会不自以为足。有失公平之下,即便宽松到了极点,臣子也会有怨怼之心。”
  朱允炆轻轻叹息说道:“仔细想来,你说的都是极有道理的,只是几位师傅却从来不与朕说这些。”
  郭菀央微笑说道:“几位师傅都是治儒的大学者,相信儒家之道乃是真正的治国之道。相信奉行儒家学说,必定能实现大同之世。师傅的想法自然是不错的,但是师傅都是品性高洁之人,对人的劣根性认识不足……”自嘲的笑了一下,说道,“郭菀央却是从最下层上来,见多了魑魅魍魉。”


第321章 
  朱允炆听着郭菀央那恳切的言辞,心微微有些颤栗。
  郭菀央将话说完,微笑看着朱允炆,轻声说道:“陛下既然想要赐死,那就捡日不如撞日罢……是白绫呢还是毒酒?”
  朱允炆的脸色白了一白,转身就出去,再也不理睬郭菀央了。
  门外传来铁链锁门的桄榔声。郭菀央瘫倒在椅子上,大口大口的喘着气。
  茱萸抱着郭菀央,低声哭道:“小姐!”
  郭菀央拍拍茱萸的脸颊,说道:“好了好了,我的好茱萸……咱们暂时没事了,或者很快就能出去了。”
  茱萸吃了一惊,说道:“小姐,你这是骗我罢?”
  郭菀央苦笑道:“我这人的信誉有这么坏么?”
  茱萸抹了一把眼泪说:“可是你方才才说,皇太孙殿下是要杀了我们的。”
  郭菀央说道:“他有杀心,但是他下不了决心……被我方才这样一激……他更下不了决心了。说不定……他还会给我们挪一个地方。茱萸,起来,我们收拾收拾。”
  茱萸眨着泪眼说道:“可是……你刚才又没有求情。”
  郭菀央淡笑了一声,说道:“何必求情呢……我方才说的那些废话,比求情更有效果。”
  茱萸还是不甚明白。
  郭菀央说道:“皇太孙都要杀我了,我还在为他谋划,丝毫不带私心。这样的臣子到哪里找去?更何况这个谋臣与其他谋臣不相同,不用想办法给她赏赐给她酬劳,又不用担心她与外人勾结。这样的臣子为何不留她一命,将来说不定有其他用处?”
  郭菀央拍拍茱萸的肩膀:“你收拾一下。皇太孙虽然马上就要登基了,但是他的性格,在先皇陛下的威压下养成的柔弱性格,暂时是改不了。我就对着他的性格特点出发说了这么一大摊子话……他已经将杀心收起来了。没看见他最后这么生气么?”
  茱萸这才欢喜说道:“这样子看来,我们是能活了?”
  郭菀央叹息说道:“前提是没有人使坏……嗯,这等在别人砧板上的生活,还真的不是日子。”
  茱萸又将脸苦起来。
  郭菀央的忠心耿耿表现果然起了作用。半个月之后,皇帝命令下来,郭菀央的住所之中,又多了很多物事与下人。恢复了郭菀央原先的那个尚功职务,又给了一个永嘉郡郡君的封号。
  又派人来修缮这个小院。宁妃先送了礼物过来,新皇后也赏赐了两名宫女。
  茱萸不由大喜,安放物事,安排人手,忙了个脚不点地。郭菀央却是淡淡的,对茱萸说道:“何必将心思花费在这些杂务上。”
  茱萸怔了一怔。郭菀央淡笑道:“皇上是用永嘉郡郡君这个称号来试探各方面的反应呢。”
  茱萸想了片刻,才说道:“试探皇后的反应?试探燕王府的反应?”
  郭菀央轻笑了一声,说道:“也不知皇上准许不准许燕王回京奔丧。不过这个永嘉郡郡君……却是将皇上的小气展露无遗。”
  给未婚女子的非宗族女子这个封号,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奖励这个女子曾经立下的绝大功勋。另一种可能,就是皇帝准备要了这个女子,可是这个女子身份地位暂时还跟不上,所以先给一个封号作为过渡。
  这是赤果果的打燕王府的脸面呢。
  郭菀央又淡笑了一下,说道:“皇后到底出身小户人家,与皇上偶尔置气也就罢了,如果不是上次给她抓到大把柄,她也不敢与皇上对着来……不过既然受了这个封号,我总是要去拜见皇后的。”
  茱萸叹了一口气。郭菀央笑道:“皇上表明了态度,皇后不敢如何的。”
  拜见皇后,果然没有多话。皇后虽然话语里带了针和刺,但是郭菀央已经练成了乌龟神功,当然也不以为意。外面上看,恭恭敬敬,严严谨谨,怯懦异常。侧着身子坐下了,对皇后款款说道:“皇上大量,对昔年的事情不放在心上。然而这些年郭菀央逐渐长大,也逐渐懂事了,知道自己这番行为能逃得性命,已经是皇后皇上的仁慈。因此这个永嘉郡郡君的称呼,也是不敢承受了……还望皇后收回。”
  “你不要这个封号?”马氏眯着眼睛看着郭菀央,只见郭菀央脸上却是一片坦然。不觉有几分满意,眯眯笑起来,说道,“这封号乃是大事,怎么可以说收回就收回的。”
  郭菀央声音哽咽了:“虽然蒙皇后与皇上错爱,但是郭菀央自家人知道自家的事。此外还请求皇后开恩,准许郭菀央出家为女道士。”
  “你要出家做女道士?”马氏倒是精神一振,随即说道:“这如何可以?”
  “年幼猖狂不懂事,现在却有些知道了。实在无颜在留在皇宫之中……若是皇后不同意,郭菀央愿长跪不起。”说着话,郭菀央就跪下了。
  马氏哪里敢让郭菀央真的跪下。她是知道这个女子在皇帝心中的分量的,还真的不敢明面上收拾她。今天见这个女人在自己面前伏低做小,也有几分满意,当下说道:“你马上起来……这事儿得先禀明皇上了。你也有几年没有回家了,今天先放你回家半日可好?”
  郭菀央倒是欢喜,当下就答应了。
  茱萸自然是欢天喜地。当下收拾了,就出宫回家。
  马夫人已经很老了。眼睛已经昏花,但是眼神之中依然锋芒毕露。见郭菀央跪下拜见,却一直没有叫郭菀央起来。好久才嘶哑着嗓子说道:“居然是你。”


第322章 
  郭菀央深深吸气,说道:“孙女的做法是不会错的。这些年虽然吃了苦,但是却也支撑过来了。祖母但请相信,来日或者有莫大的好处。”
  马夫人眯缝着眼睛说道:“差点就将自己的小命丢了,差点也将我们整个家都给扯进去了,如果不是玥哥儿能管事,先皇又看在你祖父的份上,十个你也给灭了!居然还敢来大言不惭!”
  郭菀央微笑着注视着祖母:“可是祖母,事实上,这么多年下来,孙女却是熬过来了,今天还得了永嘉郡郡君的封号。”
  马夫人“腾”的站起来,说道:“你说什么?”
  郭菀央又将话说了一遍。马夫人再度将眼睛眯起来,说道:“这也没有什么。你毕竟有大错在先,如果接下来不好好熬,估计也熬不到夫人的位置上。”
  郭菀央微微笑道:“孙女今天向皇后请求出家为女道士。”
  马夫人再度站起来:“你……”
  郭菀央含笑说道:“以退为进。也好让皇后放心。”
  马夫人看着郭菀央,沉默了片刻,摆手,说道:“你去看看你父母亲吧。这些年,家里到底没有亏待你父母亲。”
  郭菀央声音哽咽了:“孙女知道,祖母做事是最为公平的。定然不会因为孙女的不肖而迁怒娘亲。”
  马夫人挥挥手,边上的大丫鬟忙低声说道:“老祖宗午睡的时辰到了。”
  郭菀央当下告辞了出来。又去见过丁氏与父亲。一群人都是欢喜。看看周围,不见水芸香,不免诧异。丁氏含笑说道:“去年年底,玥哥儿去株洲上任,就将你姨娘带上了。你的小兄弟还在奶母那边,马上就过来了。”
  郭菀央笑着答应了,说道:“姨娘也是好狠的心,居然将小兄弟说放下也就放下了。”
  丁氏笑道:“这事儿不是当初你提议的么。”
  郭菀央扁扁嘴,笑道:“当初也只是随口一句话而已。”
  心中却是放下来。郭玥能带走水芸香,就说明郭玥已经有了保护娘亲的力量。小兄弟留在京师,乃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些年,水芸香应该没有受到虐待。
  说着话,前面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