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潇潇雨歇-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官难断家务事嘛,你一个当小叔子的,偏向姐姐可以,但利用身份地位去教训姐夫总归有些不好。唐瑛虽然知道李世民的一些做法不妥,却一直没有找他深谈过。一来是觉得不好开口,二来,男人的想法与女人毕竟不同,她担心自己不仅帮不了李秀宁夫妻,反而会引起柴绍对妻子更多的不满,引起李世民对柴绍的不满。
唐瑛有时候也站在柴绍的位置上想过,柴绍的这种不满怕是多出于妻子太过厉害的缘故。本来妻子是公主,就已经让他的地位有些尴尬了,而当年弃李秀宁奔逃的举动,再怎么说也有点过不去。然后,他拼命流血大唐立下的赫赫功勋,却因为一个驸马头衔或多或少要打点折扣不说,在多数百姓嘴里,怕是也都被湮没在妻子的光环下了。男人呀,最受不了的就是面子受损了,何况,柴绍还算是个有能力,比较出色的男人。
看着李秀宁已经将目光再次专注在地图上,唐瑛在心里叹息一声,一千几百年后的女人想在社会上干出一番事业都非常艰难,何况这个以男人为纲的时代,李秀宁心里怕是也有不少苦水倒不出来吧。辉煌的背后,都有数不尽的寂寞与无奈。
李秀宁能感受到唐瑛凝视她的目光,不仅唐瑛,就连马三宝、张毛等人的目光也在她的脸上巡视,她家庭生活的不幸福,怕是人人都知道了。
默默地在心中把这些抛开,李秀宁逼自己把注意力转回到现实来:“唐瑛。秦王对你怎么说的?苇泽关这次面临的危险是不是比任何时候都大?”
“是。刘黑闼这次借突厥人的势力回来的很快,超出了秦王和我们的预料。如果高开道真如公主和张将军所言,全力来攻打苇泽关的话,这里的形势真的很严峻。”
“秦王的建议是什么?”张毛比别人更了解李家的事,知道李秀宁和李世民之间的姐弟感情很深厚,既然专门推荐唐瑛前来,一定有想法。
“稳。”唐瑛说道:“只要能稳住,一切都好办。秦王对我说,苇泽关与虎牢关一样依山而建,易守难攻。”
李秀宁点点头,又摇摇头,唐瑛说了等于没说,她比任何人都想稳,问题是怎么稳,如何稳,能稳到什么地步。
唐瑛明白李秀宁的担心,轻叹一声:“虽说打仗要做到知己知彼,但我们对高开道此番的实力还不清楚,若还是小打小闹,倒也没什么担心的。”
“唐瑛说的没错。”李秀宁抬头环视一遍手下的人,淡淡地说:“多派斥候出去打探,务必弄清楚高开道此番前来的人马数目。”
“是,属下马上派人去。”应声的是李秀宁手下的偏将马三宝,也就是那位从李秀宁起兵开始就一直跟在她身边的老家将。
李秀宁冲马三宝点点头:“辛苦马叔了。大家散了吧。唐瑛,你随我到里面去,我想了解一下父皇近日身体如何?离开长安快一年了,有些想家里人了。”
“是,唐瑛遵命。”
瓦岗三年 第三百二十五章 军情
第三百二十五章 军情
进到帅府内堂,李秀宁并没有急着找唐瑛说话。而是令自己的心腹侍女灵云儿带唐瑛去沐浴更衣。唐瑛一路风尘,也想好好梳洗一下,就没有推辞,跟上灵云儿到了偏房。而等唐瑛再次回到李秀宁的跟前,李秀宁却是一愣,不由地再次从上到下细细地打量了唐瑛一回。
唐瑛除了换了一身衣服外,跟刚才没什么区别,依旧是一身男儿装束,灰色的军服虽然贴身,但不仅不符合唐瑛的军职,也将唐瑛所有的风采遮盖了起来。李秀宁暗想,莫非唐瑛以为我这里和秦王军中一样?
唐瑛没在意李秀宁的目光,此时已经不是在正堂上,她也少了顾忌,因而也大着胆子上下左右打量起李秀宁来了。
李秀宁此时已经卸去了将军衣甲,换上了平时的女子装扮。简单盘起的云髻上斜插了两支珠花,一袭锦帛大团碎花文案的拖地撒裙从肩膀上一直罩到地上,宽厚的束腰围在腰上,将李秀宁略显得的纤细的腰身凸显出来,束腰上面垂下的丝缔上悬了一个祥云碧玉坠,除此之外并没有别的饰物。却将李秀宁整个人显得文静而淡雅。
若是在别处见到这样一个女人,只道是那家的闺秀,却万不会有人觉得这个女子是一个统帅了千军万马的女将军。只有那双端着茶盅的手,和唐瑛的手一样,不再有女人的细腻,和公主应有的娇嫩。
李秀宁并不在意唐瑛的目光,她静静地等唐瑛将自己从头到脚看完后,方笑了笑,好心地告诉唐瑛:“唐瑛,虽然我这里是在军中,但我身边的女孩子也不少,平时都可以随便些,不用老是上阵的装扮。呵呵,你若是没带换洗的衣物,我让灵云儿给你找两套可好?”
正在细细打量李秀宁的唐瑛突然听到李秀宁的这番话,也是一愣,上上下下看了看自己后,方明白李秀宁的意思,顿时有些不自在了:“公主,臣,臣打小就这样,无论在朝里,军中,还是家里,都,都是这样的穿着。想着来军中效力,我就没带朝服……”
“啊?!”李秀宁看了灵云儿一眼。不出意外地在她眼中看到了一丝惊奇。她轻轻叹了一声,努力让语气显得自然一些:“是我唐突了,你别在意。”
唐瑛摇摇头:“我习惯这样了。其实,陛下也说过我几次,秦王妃和太子妃也赏赐了不少绸缎给我,是我自己……不习惯。”
“呵呵,也没什么,军中当可随意。”李秀宁将一腔怜悯小心地藏在心里,不想让唐瑛听出来:“我父皇身体可好?”
“回公主,陛下很好。陛下倒是很挂念公主,让臣带话给您,这里战事结束后,就请您回长安。”
“嗯。”李秀宁点点头,战事结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她很想回去,可责任在肩,许多事情也由不得她。
“我来之前,秦王去探望了两个公子,他们都很好。”
李秀宁生了两个男孩,大的五岁。小的那个才三岁,唐瑛估摸着李秀宁思念儿子,因此在决定前来的时候,让李世民去看了看两个孩子,也算给李秀宁带点慰籍过来。
李秀宁听到自己两个儿子安好,嘴角顿时露出慈母的微笑:“多谢二弟和你了。我不在的这些时候,大哥和二弟他们都对府上有所照顾,我倒是从未替他们操心过。”
唐瑛笑道:“秦王妃对臣说过,公主和驸马都在外为大唐征战,家里的事情他们这些做弟媳的,就应该多操心照顾着。不仅秦王妃时常过去看看,就连太子妃也经常找两位公子过府去玩。皇上也是隔三岔五地派人去看看。”
“父皇对我真是厚爱有加,倒是我这个做女儿的不孝,不能在他膝下承欢。”李秀宁叹口气,想着李渊的笑容,眼中隐隐有泪。
唐瑛心里轻叹一声,赶紧劝道:“公主不必担心,只要太子收拾了刘黑闼,高开道即便顷力而来,也只能铩羽而归。到时候战事一结束,公主马上就可以回去了。”
“高开道与别人不同,就算这次铩羽而归,下次有机会还会来,不除去此人,苇泽关的危机就不会消除。”李秀宁苦笑一下。只要苇泽关依旧面临着危险,她就无法放下责任。
唐瑛在来的路上已经努力搜寻过脑海中的记忆了,可惜,记忆中对高开道此人几乎没有一点印象。不过,唐瑛的记忆中。李秀宁本人似乎没遇到什么危险,这说明,这次苇泽关遇到的险情,也不过是一场战斗而已,应该没什么问题。
“公主,苇泽关中的兵力不足以出击吧?”
“嗯?是,仅能守关而已。”
“唔,这么说,要想彻底解决高开道,凭咱们的力量是不可能了。不过,如果在战斗中有机会直接杀了高开道就好了。”
李秀宁被唐瑛的异想天开给逗笑了:“唐瑛,别说高开道此番会不会亲自来,就算他亲自来,也不可能亲自参与战斗,阵前杀他,绝无可能。”
唐瑛默然,同时,她更加了解李秀宁的处境。难道说,只要有人打苇泽关的主意,李秀宁就无法离开此地吗?这一刻,唐瑛下定决心,等回到长安后,一定要对李渊多说说李秀宁的苦。让人代替李秀宁来守苇泽关。反正等解决了刘黑闼,大唐在河北、山西这边好像没有反叛者了,苇泽关也不会再遭受大的侵略。
“好了,不说这些了。唐瑛,你一路辛苦,早点歇息吧。灵云儿,你让人把厢房收拾出来,让唐瑛住下。”
唐瑛赶紧站了起来:“公主,我在外寻一间房暂住即可。”
李秀宁笑笑:“唐瑛,你我同为女子,还是不要太过见外才好。呵呵。二弟信中也托我对你照顾一二,你若不领情,回去后,我可不好去见二弟。”
唐瑛撇了一下嘴:“我……谢公主了。”
李秀宁笑笑,没再说什么,却在心里叹惜一声,这个唐瑛,果如李世民信中所言,自尊心太强了,即便在自己面前,依旧想保持完全的自我。这样的性子在民间倒没什么,在宫廷之内,可会吃不少的亏。可是,自己如何完成二弟所请,怎么磨平唐瑛的性子呢?
既然唐瑛是奉皇命来协助李秀宁的,本身又是五品武将官职,故此,她也顺理成章地被李秀宁安排为自己的副将。李秀宁手下的这些人,也都是有见识的人,皇帝派来的人,不管有没有本事,位置都需要安排的高一些。因此,不管了不了解唐瑛,这些人面上都很客气。
唯有张毛与别人想法不同,他是李渊身边出来的,对李渊非常了解,李渊不仅宠爱李秀宁,更知道苇泽关的重要,因此断不会派一个没用的人跑来。另外,李世民专门写来推荐信,可见这个唐瑛绝非一般人,倒是需要他们好好对待才是。
唐瑛却不管这些人怎么想,她一向是我行我素,别人怎么说,她才无所谓呢!既然李秀宁让她为自己的副将,她就要担起这个责任,故此。到了苇泽关的第二天,唐瑛就逛起了苇泽关,里里外外地到处看。
李秀宁不仅没干涉唐瑛的行为,还命令灵云儿陪着唐瑛到处走,反正关上没事,唐瑛能尽快熟悉苇泽关的情况最好不过。
唐瑛白天四处逛,晚上就在灯下一笔一划地绘制苇泽关的战略图。她虽然不知道战争何时爆发,但苇泽关面临巨大的压力却是毋庸置疑的,她要尽快最好抵御敌人的准备才好。不过,在空闲下来的时候,唐瑛也时时想起长安,不知道李世民在做什么,有没有听她的建议多去熟悉政务,少去文学馆做空泛之谈。
想起以后的储位之争,唐瑛就烦闷异常。李建成和李世民,两个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别说李渊为此犹豫,就是她现在的心里,也不是以前那种只肯定李世民,完全否定李建成的观念了。
高开道的人马来的比预想的还快,而且人马之多,完全超出了这边的想像。虽然李秀宁等人预感到这次高开道对苇泽关的攻势会很强,却也没想到高开道的来势会这么凶。听着斥候传回的消息,别说唐瑛没想到,就是有所心理准备的李秀宁和张毛等人也是没有想到。
“近十万兵马?高开道哪儿来的这些兵马?会不会是故作悬疑欺骗我们?”惊愕地看向李秀宁,唐瑛满眼都是疑问。
李秀宁也是疑惑万分:“据前几个月得到的消息,高开道的军马不过超过三万,这些人马中还包括了突厥人给他的援助。这不到半年,他哪儿来的人马?”
马三宝皱紧了眉头:“让斥候再去探探?我也觉得奇怪。会不会数错了旌旗的数量或者高开道采用了什么手段?”
张毛想了一会儿,进言道:“公主,老臣前去探探虚实如何?”
李秀宁摇头:“若是真,老将军去了恐有所不妥。”
“老臣只是去探探,不会真的跟高军交手,应该无碍。”
马三宝站了出来:“还是我去吧,放心,我一定能探的实情。”
瓦岗三年 第三百二十六章 备战
第三百二十六章 备战
李秀宁看看张毛又看看马三宝。犹豫不定。苇泽关上的守军本就不多,张毛和马三宝又是她的左膀右臂,虽说两人出关作战尚可,但万一有个闪失,损失就太大了。可,如果不能知道高军的实际兵力,战事的安排就难说有所差池。两相比较,她实难下定决心。
唐瑛在旁也是眉头紧皱,十万人马,怎么想都不太可能。可是,无论张毛还是马三宝,去探查敌阵的举动都有些危险,毕竟苇泽关损失不起呀!仔细思考了一会儿,唐瑛突然想起窦建德带去攻打虎牢关的那些军士,她嘴角泛起一丝笑容。
“公主,两位将军,也许不用去探查了,高开道有这么多人马也没什么可疑虑的。河北、山东战乱不休,燕州也不安稳,那些流离失所的民众只要有人给他们一点生存机会,他们就能听命。高开道半年之内聚集数万人马。并不算难。”
张毛赞赏地看了看唐瑛,点头:“唐将军说的有些道理。想当年,陛下起兵,一呼百应,沿途多少百姓踊跃参军,不过数月,我军兵马就从起兵时的三万发展到了十数万。”
张毛这一说,马三宝也频频点头:“当年我们也是这样,数月之间招收了数万人马。”
唐瑛笑笑:“看来,高开道这半年流窜各地,这次把拉来的人马全带来了。不过,这样的人马,战斗力不会太强。”
李秀宁想了一会儿,下令:“即便战斗力不强,也要早做提防。传我将领,从今日起,关中上下进入战时状态,晚上宵禁,白天严格盘查进出关口的人员,同时封闭北门。张老将军,目前我军还和从前一样安排轮值人员。”
张毛拱手应声,转身出去传达军令了。
李秀宁看看唐瑛,淡淡地解释道:“以往都是老将军和马叔他们轮流带兵巡哨。你才来几天,对这边的情况还不太熟悉,暂时就不参与了。”
唐瑛点头示意谢:“谢公主体恤。我还想趁高开道大军到来之前再去关隘外处走走。”
李秀宁皱了一下眉头:“高军前哨随时可能出现,此时出关,怕有危险。”
唐瑛拱手回道:“请公主放心。唐瑛也算有些作战经验,自诩还不会把几个前哨放在眼里。为怕万一,我装扮成普通百姓,应该能避过高军的耳目。”
李秀宁嗯了一声,根据李世民的介绍,她也相信唐瑛能应付下来几个斥候前哨之流:“好吧,你自己小心。”
“多谢公主。”
沉闷的鼓点在山路上响起,随后,远处的山峦见慢慢地出现了一片黑云,急促地压向苇泽关,没有喊杀声,但整齐有力的脚步将大地和林木也震的簌簌发抖,很快,敌人的脚步声、马蹄声在山路上响起,如雷般沉闷地压在苇泽关上的人心中。
苇泽关的将领们,原本对据守关隘还是很有信心的,这几年,关上不是没有经历过战争,敌人的小股骚扰,山匪的试探攻击,在苇泽关严密的防守下都告失败。有利的地理条件,狭长的关前通道,都是天然的屏障。
特别是李秀宁来后,整肃军纪,惩贪罚恶,体恤百姓,鼓励耕种,将苇泽关治理的夜不闭户。而娘子军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作风也深入民心,苇泽关上的人们在慢慢积累了不少御敌经验的同时,也私下里将苇泽关称呼为娘子关了。
然而,此时望着高开道的大批军队出现在关前,黑压压的一大片人马,连绵不断地从山的那头涌现在视线中,众多的人马,强悍的气势,高涨的士气,让苇泽关的将士们不由地想起自己这边的实力却是不到一万的人马,实力上的悬殊将人们满满的自信心搅的粉碎,他们,还能守住苇泽关吗?
黑压压的军队越来越近了,在距离关隘不到五里的地方开始安营扎寨。关上的人们死死地盯着慢慢竖立起的营盘,默默地计算着旌旗数量,盘算着敌人可能的进攻时间。每个人此时都能感到心跳在加速,能看到身边的同伴露出怯容,能感受到内心不断上升的恐惧,同时,他们也止不住紧握兵器的双手也有些发抖,敌人来的远比他们想的强大的多。
这次高开道豁出一切了。率领近十万人扑向苇泽关,这种声势,远非以前那些小打小闹似的战斗,苇泽关上上下下连同百姓算起来才多少人呀,在这样强大的敌人面前,别说那些未经过大战的军卒和百姓,就算已经身经数战的唐瑛和曾打下大半个陇西的李秀宁也有些心惊。
望着敌人的营盘渐成,李秀宁叹口气,冲身边的将领道:“走,回帅府。高军看来今日不会进攻了。”
马三宝在旁边看着高军营盘恨的咬牙:“娘的,高开道把人马都拉过来了,贼人要全力攻打我们不曾?”
张毛却笑了笑:“全拉过来又如何,贼子就是贼子,打两次就跑了。想当年,我们跟皇上起兵之时,那些对手哪一个不比我们人多,哼,还不是让我们打下了江山。”
唐瑛却沉声道:“张将军不要小看了高开道,连李艺都吃了他的亏,我们还是小心一些好。”
李秀宁点点头,却没有多说什么。带着众人一路急行回到帅府,
“高开道这次是倾巢而出了,看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各位有什么好主意吗?”帅府大堂上,众人的期待中,李秀宁的开场白却是让大家听的苦闷不已。
“拼,我就不信,高开道有多厉害。”发出怒吼的是马三宝,跟随李秀宁多年,这位早练成了不怕死的横劲。
李秀宁轻叹一声,看向张毛:“张将军,你有什么建议?”
张毛是李渊的老部下了,也是跟随李渊晋阳起兵的老将,李渊让他协助李秀宁驻守苇泽关。也是看中他有丰富的临战经验。刚才在关上,他故作轻松地说笑了两句,却不是真的轻敌,而是带有安慰周围将士的心理。
听了李秀宁的点名询问,张毛欠身回答:“公主,苇泽关上下能战的将士有七千人。这些人马肯定不够。臣以为,眼下应尽快在关内征调精壮参与守城,并动员百姓参与救治伤兵和运送军械。还有,臣估计,这番攻防之战短时间内怕是难以分出胜负,我们应马上向朝廷具表说明情况,并请求援兵。”
李秀宁点头了,老将就是老将,关键时候想的非常周到:“好。我马上向朝廷具表上奏。有劳老将军做关内百姓的动员工作。至于援兵,怕一时半会儿来不了。七千人马加上关内精壮,抵御数万敌军,不知道能抵得住几天?”
“不会太短。”唐瑛沉声应道:“根据臣在虎牢关得到的经验,七千守军也足以坚持一月以上。如果太子用兵迅速的话,苇泽关被攻破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一直坐着没说话的何四行斜眼看了看唐瑛:“你参加过虎牢之战?”
何四行是何潘仁的长子,也是一直跟随在李秀宁身边的亲随参将,这既是何潘仁向李渊表示忠心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因为何四行自己非常崇拜李秀宁,宁愿一直跟随李秀宁。只是,何四行虽然很崇拜李秀宁,但对这个奉皇帝旨意,靠秦王面子跑来的唐瑛,他一向不太看的上眼。
唐瑛微微欠身回答何四行:“在下曾随秦王驰援虎牢关,略有些小功。”
李秀宁微微一笑:“唐瑛,别谦虚了。说说你的想法。”
“苇泽关关前的通道比虎牢还窄,关城东南不仅山体陡峭,且长城居高而下,架上投石车,能攻击两百步,敌人想攻上来谈何容易;西面桃河,高关低河,可谓天涧,无法进攻。险山、河谷、长城。三样就是一道天然屏障。关内的制高点还有好几处,弓箭不够,投石车却能打击关外。况且,关前的山崖距离关墙距离甚远,除非敌人会飞,否则,从山崖上攻击关上决不可能。更好的是,狭长的通道注定了进攻之敌不可能太多。根据秦王告诉臣的进攻防守比例人数,攻方一千,守方八十足以。按这个比例,我们七千人马对上十万敌军,也不见得有劣势。”
唐瑛一边解说自己的思路,一边用手在身前不停地画着图线,显然对整个苇泽关的布局清清楚楚。李秀宁虽然早就知道了唐瑛的绘图才能,然亲眼见她如此熟练地在身前比划,也不由地佩服她,短短半个月,就将苇泽关全部摸透,这是守关的绝佳人选。
“不错,唐瑛说的有道理,看来,七千守军也算不少,坚持月余,没有问题。老将军,你看呢?”
张毛深深地看了唐瑛一眼后,才躬身回答李秀宁:“公主,唐将军所言极是。只是,高开道的进攻时间我们不能确定,如果他铁了心要攻占苇泽关,这场大战,怕是一个月拿不下来。毕竟,我们没有出击的实力。”
“有,我们可以出击。”说话的却是唐瑛。眼见的众人齐刷刷把目光投向自己,唐瑛从容而言:“臣想请公主让臣带一支百人出关,袭击高开道的粮道。嘿,大军出关作战当然不行,但,小打小闹的事情,做起来却不难,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占尽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