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潇潇雨歇-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劈成了两半。
弓箭手的近身搏击能力本来就差,殷开山以凶猛的攻击制造的恐怖地血腥景象,一下子就把那些宋军的弓箭手们给吓傻了,等到唐军全部扑了上来,他们才反应过来,惨叫声顿时在整个山顶上响起。 而宋军的溃败命运,也在殷开山冲上山顶后,就注定了。
而就在殷开山冲上山顶的那一刻,唐将长孙顺德率领的一万步兵也赶到了战场。 在李世民的命令下,这一万士兵也不顾疲劳,向宋军的侧翼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山上有唐军向下冲,身侧有唐军攻击,身前唐军的铁骑更是冲击的越发凶猛。 望着逐渐混乱起来地士兵,看着慢慢不成形状地防守阵营,宋金刚长叹一声,大势去也。 撤,北撤。 早已渴盼的命令终于来了,宋军将士是撒开脚丫就跑。
站在唐瑛地位置上,宋军那漫山遍野的逃兵清晰可见,宋金刚的战旗被踩在了脚下,无奈的诉说着它的悲哀。 而在宋军的背后,唐军紧跟在后面追击,他们高喊着投降的口号,兴奋地看着一排排敌人跪倒在地,向他们投降。
这一战,从午时到傍晚,整整三个时辰的激战,最终以唐军的胜利结束了。 此役,唐军在饿着肚子的状态下,歼敌一万,俘虏两万多,可谓是空前的大胜仗。
不过,唐军这一战虽然大胜,却也没取得完胜。 宋金刚借着地形的掩护,率领数千人成功地从唐军眼皮子底下跑掉了。 这也让李世民有些怀疑,宋金刚是早就跑了,还是在这里指挥了这场战斗?
细细的搜寻结束后,李世民不得不接受宋金刚还是没抓住的结果。 连续审问了几个俘虏后,李世民确定,这场大战的对方统帅就是宋金刚本人。 看了看已经黑下来的天空,再看看谷外的那些树林和山丘,李世民叹口气,下令大军在鼠雀谷西端平原扎营,天亮后再追。
他不是不想继续追,而是不能摸黑追击了,这里的地形他虽然很熟悉,但,夜晚追击也容易掉进敌人的伏击圈里。 他不敢让大军冒险去试宋金刚的统帅能力。 同时,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急需解决,那就是肚子问题。
摸摸肚子,勒紧裤腰带,李世民冲周围七横八竖倒了一地的将士们看看,也乐了。 又饿了一天多了,加上这一战对体力的消耗极大,再不弄点吃的,可真受不了了。 环顾一下四周,李世民将几名将领唤到身边嘱咐了几句。 很快,唐瑛就看见程咬金点了一队人马向远处的战场上跑去,不一会儿,秦琼、翟长孙、秦武通、刘弘基等人也带着小队人马四散而去。
唐瑛笑了笑,她明白李世民故技重施,又让这些人去找吃的了,毕竟刚刚经过了一场大战,说不定能在敌军中找到吃的。 摸摸也饿瘪的肚子,唐瑛冲张小六他们使个眼色,拉马向人群外走去。
李世民注意到了王英他们的行为,嘴唇动了动,却没有说话,不管王英手里还有没粮食,他们已经献出来一次了,不能强求别人再献出一次。
近一个时辰过去了,天也黑了,除了程咬金,其他人都回来了,都是催头丧气,两手空空,很显然,敌军那里也啥也没有。
秦武通撅着嘴倒提着一只还算肥的羊回来了,走到李世民身边叹气:“秦王,就找到这一只能吃的。 宋金刚也饿的差不多了。 ”
李世民皱着眉头看看这只羊,对于近两万人马的他们来说,一只羊……苦笑了一下,李世民吩咐将羊杀了:“再等等,等程知节回来。 ”
大家没等太久,程咬金就出现在视线里,但大家同时也看清了那些士兵空空的两只手。
“秦王……”程咬金回来的喊声也没有了以往的洪亮,走到李世民跟前,他憨憨地一笑:“末将搜了死人的东西,也没找到吃的。 **,宋金刚不会跟咱们一样也断粮了吧?”
见程咬金也空手而回,李世民本有些沮丧,听了他的话却是微微一笑,旋即猛地提高声音喊道:“大家听着,宋金刚也在饿肚子,难道我们还饿不过他?全军听令,原地休息三个时辰,然后给本王继续追,追上宋金刚,把他烤了吃,不管这家伙还有没有油。 ”
“哈哈哈哈哈哈……”李世民的玩笑果然很起作用,他周围的将领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随着这个笑声,一小队人马出现在李世民视线里,唐瑛和张小六他们回来了。 李世民一愣,又是一喜,他的人没能找到粮食,唐瑛他们每个人的马上却驮了几个大包裹,眼见是找到吃的了。 原来他竟是去找食物了。 李世民心里流过一阵暖流,但紧接着却又皱起了眉头。
李世民的部下没能找到粮食,除了宋金刚的部队也没吃的外,还有一个原因,李世民下了死命令,不许到百姓家强行找粮食。
武德二年的六月到十一月间,裴寂作唐军统帅被打的打败,为了抵御宋金刚的进攻,裴寂采用了坚壁清野的法子,强行让百姓毁弃农田,毁掉作物,迁民入城,把山西的老百姓坑惨了。
李世民率军到来后,为了挽救被裴寂弄没的民心,下达了不许骚扰百姓,不许找百姓索要粮食,尽快劝百姓回家并恢复田耕劳作的政令。 总之一句话,打仗是我们这些军人的事,与百姓无关。 这条命令下达后,百姓欢欣,人人拥护,军粮的收购反而异常顺利。
瓦岗三年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临行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临行
自灭西秦一战后,李世民就强化了军队的律令,多次强调军令如山,所以,他的部下根本不敢违反他的任何命令,别说去找粮食了,就是去找找这里有没有百姓,都不敢。 但唐瑛不是李世民的属下,如果唐瑛带人强行去“找”粮食,他该如何处理?
刚回来的唐瑛听到了李世民的笑话,她摇摇头,男人就是男人,什么玩笑话也能说。 看到乱七八糟躺了一地的人们见到他们这一小队人马眼珠子都凸了出来,她又很想笑。 走到李世民跟前,唐瑛看到了李世民微微皱起的眉头,愣了一下,马上明白了李世民的担心,她突然想和李世民开个玩笑,她想看看李世民如何处置她“不遵将令”的行为。
“秦王,王英有幸找到点吃的,不知道秦王愿不愿意……”
李世民真的有些为难了,他的注意力都在粮食上,虽然看到唐瑛脸上有一抹不经意般的笑,却没去想:“这……”
王英并不是他的手下,没有必要听他的军令,这种困境之下,干什么都很正常。 可是,如果王英真的对百姓使强,甚至抢百姓的粮食,百姓可会把这笔帐算在他李世民身上。 再说,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王英对百姓强行出手,他心里竟然浮出这样的念头:可惜了,这人本是个将才呀。
轻轻叹口气,李世民慢慢转身走到战马旁,沉默起来。 李世民身边的人原本听到唐瑛地话正在高兴。 见李世民突然这样,都傻了。 聪明的马上想到了粮食来路的问题,顿时也愣在一旁,这问题可真是难题。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儿,转身过来的时候,脸上已经没了愁容:“王兄弟可否告知本王,这些吃的从何处寻来?本王。 呵呵,派人去慰问一下劳军的百姓可好?”
已经做出的事既然无法挽回。 那就多多补偿,他派人给予这些百姓重金,再赔礼道歉一下,应该能把影响化解掉。
唐瑛笑了,从心里由衷地佩服李世民,这么快就想到了解决办法:“秦王说笑了。 这里打地这么热闹,哪里还有百姓在。 秦王真想慰劳。 不如赏给我的弟兄们。 ”
“呵呵,王兄弟为我大军找到粮食,本王感激不尽。 军需何在?”李世民皮笑肉不笑地哼哼两句后,扬声呼叫军需官,这种情况下,容不得他不表示一二。
见李世民真要打赏,唐瑛赶紧笑着阻止:“秦王,我是开玩笑。 你别当真。 张小六,你跟兄弟们把东西放下来吧。 ”
张小六他们将衣服做成地临时包裹从马背上拿下来,在地上一打开,李世民等人傻眼了,这一堆绿油油的草也能吃?
看看这些草,再看看唐瑛。 李世民苦笑了,敢情这位还在考验他呀,怪不得刚才的脸上那神情有些奇怪。 只是,王英弄来这一堆莫名其妙的“草”真能吃吗?
“这……能吃吗?”小心翼翼地捻起一根野菜,饶是李世民见多识广,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吃的。
唐瑛淡淡一笑,附身抓起一把野菜:“这里面有十来种野菜,都能吃。 秦王怕是没见过吧?小时候随母亲逃难,大部分时间里都靠这些野菜充饥了。 细细想来,那些年。 竟是吃这些的时候比吃干粮的时候多地多。 ”
唐瑛的口气很淡。 但听在李世民耳朵里,他的心却是一颤。 民间的疾苦他知道。 以野菜当饭吃他也听说过,只是没有吃过而已。 如今,第一次接触这些被百姓视为口粮的野菜,看着手下将这些野菜放到大灶旁,他轻不可闻地叹口气,王英似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听到这些秘密。
抬头看看周围的人,那些军士都伸长脖子望着这些野菜和那只羊,李世民赶紧嘱咐秦武通快点把东西弄熟了。 羊被分成了十余份,加上唐瑛他们弄来的野菜,十几口大锅很快就冒出香喷喷地羊肉味道,引得军士们不停地吞口水。 在大家无限的期待中,汤很快就好了。
“秦王……”秦武通用头盔乘了满满的羊肉走到了李世民跟前献了上去。
李世民看看头盔,又看看秦武通,淡淡地嘱咐:“拿回去,将羊肉再煮烂些。 ”
“啊?”秦武通一愣,唐瑛在一边听到也是一愣。
李世民看都不看秦武通一眼,伸手接过头盔走到大锅旁,抬手就将羊肉全部倒进锅里,然后将头盔扔给随后跟来的秦武通,走回了自己的战马旁:“煮烂了给本王端汤过来,多放点野菜,本王很想尝尝。 ”
“秦王……”
秦武通说不出话了,别人也说不出话了,唐瑛默默地走到大灶旁,看着锅里翻滚的羊肉,心里也是说不出地感动。 明明知道这是李世民的帝王之术,可在这种情况下,再理智的人依然会心潮起伏,有这样的领袖,下属岂能不卖命。
羊肉野菜汤就这样被分给了一万多将士食用,李世民和小兵吃的一样,绝不会多半块肉,多一根菜。 唐瑛默默地喝着汤,看着张小六等人用崇拜的目光凝视李世民,暗想,没有她的野菜,这汤或许会更稀薄一些,却不会减少它的浓度,在这些军士记忆里,这顿饭恐怕是永远也抹不去的回忆了。
喝完自己的那份汤,李世民大步走到唐瑛面前:“王兄弟,明日我军能拿下宋金刚,王兄弟居功第一,本王一定要重重酬谢王兄弟。 ”
唐瑛站起来淡淡地一笑:“没有王英地野菜,秦王也一定能赢了宋金刚。 ”
“有了王兄弟地野菜。 我军将士们更有力气杀敌。 ”
唐瑛侧头看看李世民的面庞,火光下,李世民脸上地线条显得柔和了许多,就连身上的气质也温和了不少。 唐瑛突然有了个想法:“如果秦王真的记这份情,王英倒是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秦王能不能答应?”
“哦?王兄弟请说,只要本王能做到。 一定答应你。 ”
唐瑛微微一笑:“我的请求很简单,如果有一天。 我手下的这些弟兄得罪了秦王,您网开一面,留他们一条小命就行。 ”
“嗯?”李世民愣了,这个请求什么意思?
望着李世民疑惑地目光,唐瑛笑笑:“秦王,这一仗过后,我要走了。 今后再遇上你,说不清是敌是友。 这些兄弟跟我多年,我不忍他们丧生在秦王手中,所以……”
李世民心中涌起很大的失望,他要怎么做,这个王英才肯留下:“为什么你只为他们求情,却不为你自己?”
不等唐瑛回答,李世民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你难道是窦建德地属下?或者家里人……”
唐瑛叹口气。 李世民很聪明地联想到了应该联想的事情,虽然猜错了对象:“秦王,我不是任何人的属下。 我提出这个请求是因为世事无常,我们现在不是敌人,以后也不会成为敌人,但如果真有不得不与你对敌的那天。 我的这些兄弟有死无生。 至于我自己,有些秘密我还不想说,请秦王不要逼我。 ”
李世民轻轻松了一口气,如果“王英”是敌人的下属,会让他动一番脑筋,但不是则更好:“好,本王答应你,如果战场相逢,本王一定会放过你们一次。 但,王英。 本王也是真心延揽。 你真的要走?”
“我不得不走。 ”唐瑛转过脸去,不让李世民看到她地表情:“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得不遵循的原则。 所以,我不得不走。 当然,我也可以给秦王一个承诺,我会尽最大的努力不与你为敌。 ”
“明白了。 ”李世民沉声道:“本王期待与你再见的那一天。 ”
“多谢秦王大度。 ”唐瑛回身微微躬身行了一个礼:“这些天的相处,让我明白了秦王是什么样的人,也让我明白了秦将军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走前就不与秦将军他们打招呼了,请秦王转达,就说,我明白自己该做什么。 ”
“好。 ”李世民知道,眼前地这个王英和秦琼他们之间一定有什么现在还不能告诉他的秘密,不过,他不打算去问出这个秘密,因为他确信,他会知道的。
月亮慢慢升到半空的时候,唐军上下结束了这次奇特的用餐,要休息了。 没有吃饱,也要睡好,他们需要体力,需要为明天的冲击做好准备。 李世民也不例外,他侧靠在战马地马鞍旁,躺下不一会儿,轻轻的鼾声从他的身上传出。 听到这个声音,李世民周围的军士们心也渐渐安稳了下来,旷野上很快响起了平稳的呼吸声。
唐瑛并没有离开李世民太远,她没睡着。 鼻子里充盈着一股股血腥味道,她对这种味道依然不适应,睡在这样的血腥处对她来说也算一次考验。 只是,唐瑛现在的注意力并不在这些地方,而是全部在李世民身上。
不得不承认,李世民获得无往不胜的战绩并不是全凭勇猛和计谋,他的个人魅力在其中起了不少作用。 那么多豪杰的拥戴,不仅仅是李世民笼络人地手段十分真诚和高明,他待人大节不亏,小节不计地方法,才是将秦琼等人紧紧团结在身边的主要原因。 都不用说那些士为知己者死地豪杰义士了,就连普通军士和百姓都将李世民奉若神明了。
轻轻叹口气,唐瑛翻了个身,仰望月亮发起呆了,她回洛阳后,能说服单雄信离开王世充来投李世民吗?历史上的单雄信为什么就不投降李世民呢?他明明不是王世充的女婿,又为什么如此忠心与王世充?难道,还有自己不知道的某些原因存在?
瓦岗三年 第一百三十章 发展
第一百三十章 发展
武德三年四月二十五,李唐的秦王李世民率两万大军,从雀鼠谷奔袭到山西郡的介休城下,将宋金刚部围困于城中。 次日,宋金刚率所有部属出城与唐军决战,结果自然是被打得抱头鼠窜。 宋金刚在混战中逃向北边,尉迟敬德和寻相逃回了介休城内,据城固守。
四月二十六日,李世民率军追到张难堡,派出刘弘基继续率军北追,唐军主力却在张难堡进行了两天的休整后,掉头南下介休城,要一举拔掉这根钉子。
四月二十九,走投无路的尉迟敬德和寻相在介休城投降了唐军,受到李世民的热情招待,并命其继续统帅自己的部属,成为秦王府的大将。
五月初二,唐军主力来到晋阳城外,将晋阳团团围住。 而在前两天,宋金刚已经带着心腹逃向北边,投靠突厥人。 比他先期逃亡到突厥的还有他的大舅子兼主子刘武周。
五月初三,留守晋阳的宋军举城投降。 晋阳在被刘武周占领近一年后,重新回归李唐。 这一消息传来长安,可真是举城欢庆,皇帝李渊不仅大赏功臣,还下令从府库中取出几百匹丝绸奖赏朝廷大臣。 而秦王李世民也在晋阳打开府库,重赏各位将领。
五月中旬,突厥处罗可汗的弟弟步利设带二千骑兵赶到晋阳,按照李渊的授意和当初的承诺,李世民从晋阳府库里拿出几十车的金银、珍宝和绸缎赠送给了突厥使团。 处罗可汗受到如此多地财物非常高兴,不久。 突厥人对盟友给予了大方的回赠:被突厥人软禁的刘武周和宋金刚在计划逃走东山再起时被突厥人发现后,直接斩杀。
武德三年的五月底,秦王李世民率出征大军凯旋长安,受到皇帝李渊的大肆奖赏,而在奖赏有功人员的同时,李渊已经把目光看向了另一处地方。 有李世民这样出色的儿臣,李唐应该采取主动出击地战略了。
就在秦王李世民收复了晋阳的同时。 李渊地从弟之子赵郡王李孝恭飞马上书李渊,蜀地王萧铣自封蜀王。 起水兵十万溯江而上,意欲攻取李唐占据的峡州、巴、蜀等地,此举虽被峡州刺史许绍击退,萧铣也退守安蜀城及荆门城,但,毕竟对李唐的巴蜀造成威胁,李孝恭因此上表李渊。 意欲展开巴蜀之战。
刘武周政权的覆灭,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李唐的北部威胁,雄心勃勃的李唐将目光看向了南方和东方。 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势力,成为了李唐出手的目标,而在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地眼中,占据中原腹地的王世充,成为他们首选的打击目标。
“二郎,你看。 巴蜀之战可需几年?”
巨大的地图铺在太极殿正中,李渊围着地图边走边问李世民。
李世民则拿着一支镶金的竹节在地图上来回划着圈,但,竹节所经过之处却不是巴蜀,而是洛阳:“父皇,李孝恭有大才。 他和许绍坐镇巴蜀,萧铣根本对我造不成威胁,不管几年,总归不需要担心。 ”
李建成也站在地图前皱眉,听了李世民的话,微微一笑:“二弟此言差矣。 虽萧铣对我威胁不大,但巴蜀之地山高水远,大军作战不易展开,我军水军建设不如萧铣,要想收拾他。 必定耗费时长。 这对我朝的粮草给及是个大考验。 一旦那边消耗过多,二弟。 你进取中原之力,就会被拖累。 ”
李世民抬头看了看李建成,嘴角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大哥不会想说,眼下我军粮草已经遇到麻烦了吧?”
李建成没注意到李世民嘴角地笑,而是指着巴蜀之地道:“此处攻难攻,加上山地异族众多,多不服我李唐,所以,想一举拿下,实属困难。 二郎,一旦巴蜀之战呈持久之势,粮草转运就是一**烦。 你也知道,这样长途转运粮草,浪费之大,实在是……唉。 ”
李世民哈哈大笑:“大哥多虑了。 有一点大哥说对了,就是巴蜀无法大部队作战。 正因为如此,因地制宜,以夷制夷之策为佳。 所以,这粮草的问题,不难解决。 ”
“哦?”不仅李建成,连李渊的注意力也被李世民这句以夷制夷吸引住了。
李世民并不贪功,而是笑道:“父皇,这不是儿臣想到的,是李靖告诉儿臣的。 从太原来回后,儿臣与李靖就眼下各方势力做过几次分析,李靖的意思是,武力击溃王世充和窦建德,把长江以北牢牢掌控住,然后,以文来治江南。 ”
“李靖?”李渊愣了一下,缓缓地绕着地图走了起来:“以文治江南?他什么意思?难道他认为江南反贼很听话不成?”
李世民点点头:“父皇,儿臣同意李靖地分析。 他说,江南杜伏威在武德元年曾受朝廷招降,眼下称吴王,那是因为杨广死了,天下纷乱中。 只要我们善用武力威逼和权势yin*两招,杜伏威的归降并不难。 李靖还说,眼下完全可以不管杜伏威,有他在,李子通部就有人收拾,我们倒可以省心了。 ”
李渊走动的步子越来越急,他对李靖此时的忠诚并不太相信,这个曾经想要拿他的人头获取功名的才子,真能如此轻易就掌握住了吗?他对此还是有怀疑的。 不过,仔细想想李靖的分析,似乎也很有一些道理。
“二郎,李靖对经营巴蜀可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李世民摇摇头:“还没有,或许,他有,但没有对儿臣说过。 ”
李渊点点头:“也罢,不管怎么说,武力拿下长江以北的战略还是对地。 二郎,你有几分把握?又准备先征讨谁?”
李世民地竹节一点洛阳:“王世充。 理由有三:一,洛阳地处中原腹地,是兵家必争之地,拿下洛阳,北可抑制窦建德部,南可抑制杜伏威和李子通部;二,洛阳是人口集中之地,中原地产物博,是国之府库;三,王世充比窦建德难打,打下王世充,窦建德就好办了。 ”
李渊听了李世民的前两条还是频频点头,听到最后一条,却是一愣:“二郎为何这样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