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举鞍齐眉-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您是不是没参听女儿讲?聆儿养在柯姨娘身边,已经让人瞧不上了,怎么还能把聪儿交到碧波园去?上次,您带柯姨娘到三婶那儿做客,已经遭人话柄。您是不知道,京城如何不算是老世家,还是新贵,都在背地里嘲笑咱们,说自从祖母过世后,府里越发没规矩了……”

    齐淑娆虽然不常出门,可作为宁国公的嫡亲妹子,上府来拜访她故交好友,还是不少的。自从母亲带柯姨娘出去做客后,那些常来访的闺友们,上门的次数明显减少了。

    起先,她并没有觉察到,还是她贴身婢女到外头走动时,无意中听到了一些风声,这才意识到事情严重性。

    后来,她趁堂姐上门的时候,还专门就此事找齐淑婳求证过。

    若是放在以前。齐淑娆并不在乎。可是,如今三婶替她在四处物色婆家,她可不想重蹈覆辙,将来嫁过去后,被夫家瞧不起。

    听到女儿直言不讳的抱怨,郑氏脸上顿时阴沉下来:“这是该你对长辈说的话吗?什么叫府里越发没规矩?娘亲这不是正打算把规矩立起来吗?”

    “什么?!”齐淑娆顿时糊涂起来。

    扫了眼对方,郑氏解释道:“芳娘身份是不够。难不成咱们就没法子了?”

    “法子?娘亲您的意思……难不成,要将柯姨娘扶正?”齐淑娆脱口而出。随后也觉得不可能,遂试着问道,“您的意思,莫不是要替柯姨娘讨个诰命回来?”

    越说越离谱!

    郑氏白了齐淑娆一眼:“照为娘看来,最不懂规矩的,除了你没有别人。想什么呢?咱们这种人家里,哪里做得出将妾室扶正,或者主动替姨娘讨封的举动?”

    被母亲这样一说,齐淑娆更加一头雾水。

    郑氏也不瞒她,把儿子此举背后的深意。剖析给女儿知晓。

    “屹儿如此动作,再明显不过了,他这是打算续弦了……”

    听说大哥要续弦,齐淑娆嘴巴张得老大,呆立了老半天。她才问道:“大哥这样做,难道是为了聆儿和聪儿着想?”

    ——*——以下内容为防盗所设,明早再来刷新吧!——*——

    项季宇倏地一惊,讶然地望着齐峻,又回头瞟了一眼妻子。齐淑娉连连后退,畏缩到嫡妹身后,不敢再发出任何声响。

    见到项家这小两口的情状,舒眉还哪有不明白的?

    定是齐淑娉平日在她相公面前,口无遮拦地埋汰过自己,才致使她夫君行事那般肆无忌惮。上回,齐淑娆姐妹大张旗鼓,回娘家对她发难。试问她们夫婿,听到这件事情后,如何能敬她这被齐家嫌弃的媳妇?!

    舒眉心想,反正到时候走人,她懒得理会这帮势利眼。还没等到齐峻替她讨回公道,她就出去到厨房那儿,张罗起筵席来。

    望着四弟跟舒眉形同陌路的样子,齐屹若有所思,心底不免又叹息了一声。

    大舅兄齐屹阴沉的脸色,让项季宇如履薄冰。他可以不在意齐峻,作为宁国府实权人物的大家长齐屹,却不能等闲视之。

    项季宇垮下脸来,朝齐家兄弟长揖一礼:“舅兄们原谅妹婿这一回吧?!实在是当时情急,怕小嫂子被人挟持……”

    齐屹冷哼一声,凉凉地说道:“咱们哪敢当你舅兄,起初这门亲事,也不是齐家求来的。谁替你撑腰的,将来跟谁套近乎去!”

    当时的亲事,不是大嫂高氏张罗的吗?

    朝屋内扫了一圈,项季宇倏然发现,没见高氏的身影。他心里顿悟过来——高氏回了娘家,大舅兄竟不陪着一道去。

    看来,外面传闻果然不假,齐家跟高家确实不是一路的。

    高氏不在府里,同样作为嫂子,舒眉自然得出面接待回娘家的小姑们。

    一大清早她就起来了,花厅、厨下忙个不停。

    “四夫人,掌勺的彭妈妈,昨晚吃坏了肚子,今日起不来了。”齐府大厨房管事妈妈刘婆子,在她刚踏进门的那刻,上来就禀报这一突发状况。

    “哦?!”舒眉不动声色地问道,“明知姑爷姑奶奶们今日回来,怎地不悠着点?”

    刘妈妈哭丧着脸,答道:“夫人您是有所不知,都怪她们没见过世面,贪嘴惹的祸。昨日,您不是没在家里用午膳吗?厨房里膳食备多了,她们觉得扔了可惜,一贪嘴把剩下的全吃了,给撑着了!”

    舒眉心里暗想,高氏留下的人马果然又刁又滑,这话明里是埋怨仆妇,实则怪到她身上了。

    “哦?!昨日清早没人通知你们吗?去年我就没在府里用第一顿饭。厨下里都是老人,怎么连这点机灵劲儿都没?”

    刘妈妈似是早有准备,见她这样说起,拿手掌一拍脑袋,懊恼道:“前两年大夫人在府里,自有程嬷嬷前来通知,昨天她在府里跌了一跌,歇了半天。由姜妈妈掌管的,许是人多事忙,她忘记了也不一定。”

    “下次记得就行了!你派个小丫鬟,到竹韵苑把邱嬷嬷请来,她的手艺虽比不上彭妈妈,可也是在老太夫人跟前伺候几十年的人,差不到哪里去。让姑爷们将就一点用吧!”舒眉吩咐道。

    “可是,两姑爷头一年回来,关系到府里的脸面,这样不大好吧?!老奴担心,五姑奶奶到时……”刘妈妈欲言又止。

    舒眉压住怒火,耐着性子说道:“府里一直由大嫂当家,刘妈妈也是老人了。怎地大嫂一不在,你辖的厨房就出了事?!知道的呢,说你人老昏聩;不知晓的呢,以为是故意拿乔。赶紧想法子补救。大不了,大嫂回来后,我帮你美言几句……”

    刘妈妈一听,责任这都归到自己头上了,她半张着嘴巴,待要再说些什么。

    舒眉身边的施嬷嬷开口了:“老妹子怎地糊涂了?!听太夫人的意思,四房终究会分出去的,这府里的打理,也轮不到咱们夫人头上……说起来,这府里如今缺的是子嗣,又不缺世仆。您这差事担的……沧州来的那几位,论资历、才干可都不差。若是……”

    这话看着不着边际,对刘妈妈却如同当头棒喝。

    大房无子嗣,国公夫人再强悍,终归没亲生儿子,总不能过继外姓的子嗣。要么过继近支的,要么是沧州那边本家的。这府里以后的当家……不能将事情做得太绝,万一哪天轮到别人当家,到时,自己可就一条退路都没了。

    刘婆子脸上顿时堆满笑容,凑到舒眉眼前:“那老奴谢过四夫人,是奴婢该死!没管好那彭婆子,今日这两顿奴婢定会盯牢余下的,不再让人有机会偷懒耍滑了。”

    舒眉主仆走出厨房时,刘婆子点头哈腰相送,跟以前爱理不理大相径庭。

    “这刘婆子倒是个识时务的。”走到外头,施嬷嬷跟舒眉感叹道。

    “权势,权势,有权才有势。这府里头水深着呢!”

    “小姐,既然您知道这里头的干系,您何故还跟姑爷分床睡,早日生出麒儿来,在齐府的地位不是也能早点稳固起来?!”

    望了眼前这位忠仆,舒眉有些犹豫。总不能告诉对方,她已逼人签下休书,两年后会跑路,而且齐峻现在这样子,让人如何死心踏地跟他?!

    “嬷嬷怎么忘了,丹露苑那位的手段?!前后三位怀身子的姬妾,最后都未能生下子嗣来。就拿秋姨娘来说吧,这辈子她都无法生育了。”

    施嬷嬷默然,想着小姐的担忧不无道理,遂不再作声了。

    说着,舒眉带着施嬷嬷,前往婆婆郑氏那儿汇报。

    霁月堂里间,齐淑娆正在她母亲跟前撒娇:“也不说让大哥派人接女儿回来,母亲您是不知道,宋家的讲究可真多。吃饭的时候,媳妇都得侍候在旁边。还是老夫人见着女儿年岁小,才没让我立这规矩。”

    “所以,为娘才要把你嫁给最小的。”郑氏慈爱望着她闺女。

    “一个阁臣而已,用不着那么多规矩,我看四姐她们王府都没那么讲究。”齐淑娆颇不以为然。

    说到了自己头上,先前因相公被削了脸面,此时齐淑娉哪敢再造次?!专挑些王府不好的方面说,省得犯了齐淑娆这祖奶奶的忌讳。

    ∷更新快∷∷纯文字∷
………………………………

第五百零八章 阳翟望族

    秋风萧瑟,暮色霭霭。

    站在具茨山之巅的逍遥阁顶朝下望,举目皆是枝叶茂密的山林。由于时节已值深秋,漫山遍野的落叶,有黄的桑榆,红的枫叶,绿的松柏,被雨打风吹,纷纷从树上飘然而下。地下随之也铺上一层斑斓的地毯。

    “此处景致名不虚传,不枉夫人一番举荐。”舒眉转过身来,对陪在旁边的中年妇人微微一笑,又说道,“要不是昨日那场大雨,险些错过这番美景了。”

    中年妇人低垂着头,恭敬地福了一礼,道:“禹州托上苍的福,得殿下在这里歇脚,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更别说殿下此来,将禹州新设榴善堂,造福一方百姓了。”

    舒眉摇了摇头:“榴善堂你们这儿早就已经有了,我所做的,不过是让修缮一番,让她们重新开门为百姓服务罢了。”

    禹州知府夫人方氏道:“话虽如此,可自从丙子之乱后,堂馆早已名存实亡,这次要不是殿下开恩,把固本膳楼药材的生意,让怀庆会馆专营,只怕一时半会榴善堂也开不了门。全府百姓得知消息,都奔走相告,说殿下您是上苍派来造福咱们禹州的女菩萨。这些年战乱频繁,道路失修,造成匪患不息,不仅咱们这里钧窑里瓷器出不去,就是药材生意也很受影响。早就盼着朝廷派钦差过来,救咱们禹地百姓于水火……”

    越听到后面,舒眉越觉得不大对劲。

    照说这禹州这地界,处在颍水之滨,又是伏牛山和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位置不可谓不重要,而且这里是夏朝故者,不仅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怎会成如今这地步。这里地方官员,没有上达圣听。让朝廷出面整肃一下吗?!

    想到这里,舒眉不禁问道:“夫人所说的匪患,朝廷难道没派兵马前来剿灭?”

    方夫人叹了口气,解释道:“禀殿下,哪里能没有?!原本去年的时候,听说由樊将军的队伍已经到了荥阳,谁知半路上改道上,据说楚晋战事吃紧,被带到山东那头去了。”

    原来如此,舒眉只剩摇头叹息。

    方夫人望了她一眼。又道:“殿下您有所不知。咱们颍川一带的百姓。家里穷得开不了锅。孩子养不活了,要么让他们去嵩山当了和尚,要么进山跟具茨山跟了落草的盗匪。是以,这些年。不仅少林寺僧多粥少,就连那些盗匪势力越来越大,老爷他们怎么剿也剿灭不尽……”

    舒眉唏嘘不已,暗道:高家真是害人不浅,为了一已之私,弄得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不仅百姓过不了安生日子,就连佛门之地也遭了罪。幸亏江南没有再起兵事,要不然。只怕有更多人流离失所。

    见长公主凝眉不语,方夫人以为她耐烦听这些,忙换了个话题,道:“殿下您可知,这座当行馆的庄子。可有什么来历?”

    舒眉转过头来,诧异地望着方夫人:“不是说一乡绅的私产吗?”

    方夫人点点头:“不错,此处确为韩家的宅子。不过,他们也是从郭家后人手里盘过来的。据说,殿下您现在所在这座山,是唐朝画圣吴真人当年习画的所在……”

    “啊?!”舒眉惊呼一声,又问道,“这里是吴道子的故里?这么说来,这里的旧称叫‘阳翟’了?”

    方夫人微微颔首:“殿下果然博文广识!不错,这里的旧称为‘阳翟’,秦汉时设颍川郡。”

    突然想起什么,舒眉问道:“夫人刚才所说的这宅子的旧主人,是郭家,可跟过世的端王府郭王妃有什么瓜葛?”

    舒眉的话音刚落,方夫人接口道:“事不相瞒,郭家就是郭王妃的娘家。不过听说,王妃过世之前,郭家就已经败落了。不仅族人四处迁徙,就连宗祠家庙都被人毁了……”

    此事大出舒眉意料之外。她原先以为,郭家是郭王妃过世之后才败落的,没想到,郭家出事还在前面。

    难不成,郭王妃最后选择走绝路,跟娘家败落有关。

    “这是为何?郭家到底犯了什么事?”不知怎地,舒眉一直觉得,葛曜举止怪异。

    不说之前隐姓埋名数年,不跟端王爷相认。就是上次南边的事,他的行端也让人琢磨不透。

    这次南下,虽说有林唐几家人马相护,可舒眉还是觉得,弄清楚葛曜从端王府离开后的经历,对以后大家之间的合作,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

    一见长公主对郭家的事有兴致,方夫人顿时来了精神,忙将三十多年前的事,一五一十地讲给了舒眉知晓。

    “……听老人讲,说有一天,官府接到告密,就是郭家田庄,窝藏有鲁逆的后人。于是,衙门就派人去搜查,还真找了一书生……”方夫人将郭家当年问罪之事,口若悬河地讲了出来。

    “可是三王之乱中的鲁太尉?”对前朝旧事,舒眉之前倒是听父亲提起过。

    说是先爷后来之所以脱颖而出,就是捡了一个漏。

    那位庆王就是得到鲁太尉的怂恿,不仅篡改遗诏,还能当时的太子和其他兄弟暗下杀手。

    先帝爷登位后,对庆王帮余党,采取过凌厉手段,高世海就是从那时起,取得先帝的信任,开始上位的。

    “郭家不是世家书香吗?他们怎会做出这等事来?”舒眉早听说,郭氏一族是颍川的名门望族,据源自三国时期魏国名臣郭嘉一脉。后来听说,遵照祖训,他们一族不再出仕,开馆收徒、著名立说为生,族中出了不少名士。

    这样谨小慎微的家族,怎会跟谋逆之臣扯上关系的?

    方夫人道:“可不是怎的?听长辈讲,当时查出这事后,咱们禹州不少世家名士出来替他们求情,没想到最后还是……”说到这里,她叹了口气,又道,“后来,高家起事后,坊间传出一种说法,说是郭家是遭人陷害的……好像针对的是端王爷……”

    对方这话一出,让舒眉心头一凛。

    莫不是高世海借郭王妃娘家,来打击端王府,挑拨先帝和端王爷的关系,他好借机上位,一跃成为元熙帝的亲信近臣?

    如果是这样的话,一切就都能说得通了。

    端王爷为了证明清白,开始冷落郭王妃,而王府的那些女人们,瞪鼻子上脸,趁机生事逼死正妃,而小世子一怒之下离家出走,端王爷悔之晚矣,后半辈子郁郁寡欢,蜇伏在府中,甚至开始修佛参禅。

    与时同时,葛曜一直不肯原谅他的父王,就是到紫禁城跟陛下相认了,都没有承袭端王府的爵位。

    ——*——以下内容为防盗所设,半小时后再刷新吧!——*——

    “区区举手之劳,老人家不必放在心上。”一个青年男子的声音客气道。

    “这位萧兄弟,后来您下水查看沉船的底舱,可曾发现有何不妥的地方?”是齐府派来接她们进京的管事——莫多瑞的声音。

    “不瞒莫大哥,在下从十二岁起,就跟咱们的大当家,在扬子江沿途跑船。昨天风浪虽大,你们停靠的却在岸边,还跟其它船只在一处。竟然船的底舱也进了水,最后被风浪击沉了。这等奇事还真是闻所未闻!在下思来想去,只怕里面有些蹊跷……这是在下从船底找到的……”

    外面的声音戛然而止。

    约摸过了半盏茶的功夫,莫管事的声音重新响起:“萧兄弟的意思——是有人在舱底事先做了手脚?不是今天沉船,便会以后航行中出事的?”

    “不错,前面五里的地方,有处险要的地方叫虎啸峡。那里江水湍急,暗礁丛生。我想,有人挑此时在底舱做手脚,必是准备在那儿动手的。只是,没想到昨晚狂风巨浪,你们的船只提前被冲沉了。这里水面宽阔,反而更容易把人救起来。昨夜虽风高浪急,毕竟在繁华埠口,识水性的船工多。不然,真要到了虎啸峡,你们想全身而退只怕难了。”

    此话一经出口,其余两人顿时没了声息,显然都被被唬住了。

    本来,他们以为昨晚是运道不好,遇到了意外,一船人跟着落了水。没曾想到,这恶劣的天气,反倒让他们逃过了一劫。

    随后,施嬷嬷和莫管事唏嘘不已。

    躺在床上听到这里,舒眉一颗心顿时揪了起来。

    昨晚的遭遇,原来并不是意外。

    那到底是谁?有什么目的?

    是了,她们的船停泊在码头过夜,正是做手脚的好时机。若爹爹在这里,他会不会想到对方是何来头?!

    她正在思忖间,床榻边的雨润,这时睁开了双眼。

    “小姐,您醒了?有没有觉得身子不适?奴婢该死,不知不觉竟睡着了……”见自家姑娘睁着眼睛,怔怔地望着帐顶,雨润一阵欣喜,劈里叭啦自个儿说了一气。

    舒眉强颜欢笑地望向对方,直到她表达完兴奋之意,才缓缓开口:“好了,这不没事了嘛!过来帮我更衣。洗漱一番后,咱们去拜谢救命恩人。”
………………………………

第五百零九章 岸边闻曲

    对于女儿的顾忌,文曙辉不置可否。

    在离京之前,他跟在陛下跟前,和几位大臣秘议过多次,早将此番江南的事务安排妥当。对于南北的关系以及跟晋国的立场,陛下早有定计。他们此番行程并未着急赶路,其中一个缘故,就是边走边等消息,早先跟葛曜到南边的将军,不出意外应该已经那边的防务接下来了。

    若是有什么变故,现如今风声也该传回来了。

    文曙辉沉吟片刻,安慰舒眉道:“你不必担心,他若有什么企图,早在林唐几家被薛家扣押的时候,就已经付诸行动了。依为父之见,他似乎有意避出京城。原先,没人知道他为何要这样,听你今日这样一说,倒为老夫解了困惑。”

    “您的意思……”舒眉若有所思。

    “不错!若不是对先帝还有心结,他不会扔下圣上,请命驻守南边。”一语道破玄机,文曙辉沉吟须臾,又道,“如此说来,为父倒不难理解,他为何极力主张,让你一道南下了,他原是怕不能取信于朝廷。”

    舒眉微微一愣,待明白父亲言外之意后,胸中犹如打翻五味瓶,诸般滋味一起袭来。

    原来,他有这样一层用意在。

    也难怪他谨小慎微。

    古人说,国有长君,社稷之福。相比尚未行冠礼的陛下来说,他似乎有更有实力问鼎九五之位。或许是不忍让黎民百姓再遭战乱之苦,他选择辅助当今圣上。

    被父亲这样一点拨,舒眉顿时豁然开朗。

    若真是这样的顾忌,她从今往后要放下防备之心了。

    固然,他邀自己一家南下的初衷,虽说存有私心,可在舒眉看来。并不以为忤。

    能以天下苍生为念,自己助他一臂又如何?!

    离开京城这是非之地,本就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两边如今不谋而合。不仅这她省却诸多麻烦,而且让她远离纷扰。不能不让她暗中庆幸。

    原先,她还心存疑虑,而今看来纯粹是她庸人自扰了。

    想通这些,舒眉心底无比放松。原先她还有担心到金陵后,不知该如何跟葛曜相处。

    又在禹州盘恒几日后,城郊的清颍桥终于修缮完成了,护送长公主的队伍终于重新启程了。

    由于绕道河南走陆道。一路上走来,行程不算太快,直到冬月初才到湖广境内。

    有到长江之滨,后面的路程就不是太难走了。在登船的前一日晚上。众人特地在龟山脚下住了一宿。

    第二日登上船的时候,众人被岸边一阵凄婉的琴音吸引,舒眉也忍不住跟着伫足聆听。

    没知,一段过后,小葡萄突然出声道:“娘亲。葡萄知道这曲子,是讲民间故事的……”

    舒眉转过头来,不解地望向儿子:“这地方你从未来过,上哪儿听到的?”

    小家伙一抬头,解释道:“这曲子在京城早就传开了。儿子虽说只听过一遍,印象特别深,没想到今日在这里竟然能听到。”

    舒眉笑了笑,赞道:“你的记性还挺好的,听一遍就能记住……”

    撇了撇嘴角,小葡萄思忖片刻,对母亲说道:“儿子跟在祖父身边,好歹学过六艺,虽然于乐理上不算精通,也好歹能两样乐器,这点耳力劲还是有的。”

    提起六艺,舒眉心里颇为惭愧,自己小的时候,光顾着跟父亲游历去了,倒耽误了这方面的修炼。儿子这几年跟着她由南到北,再由北回南,学业也耽误了不少。虽说四书五经没少读,可琴棋书画方面,没怎么顾得上。

    想到这里,舒眉略作沉吟,问道:“你可是喜欢听这支曲子?”

    小葡萄点点头:“当然了!儿子还想着用埙吹出来呢!可惜,离京的时候,儿子没找了到谱子。”

    一旁的林盛宏听了,忙献策道:“这个好办,把那演奏之人请上船来,让她跟着咱们一同到金陵不就得了?”

    舒眉听了,忙道不妥:“这怎么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