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举鞍齐眉-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倒没有,当时天光不好。再说,人家这般小一丫头,还不懂情丝为何物吧?”

    接着,水草丛中传来几句打趣和讥诮的声音。

    听闻有人给她取了这么难听的诨号,舒眉仍下手中的石子,猛地抛了过去,惊得在草丛中歇着的鸟儿四下逃窜,一时间,齐峻乘坐的小船,在水面上摇晃个不停。

    舒眉还觉得不解恨,冲着那两个没口德的家伙,随口吟诵了一首改编自易安居士的词,以此来讥讽他们的长舌。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惊骇,惊骇,掠起一双鹦鹉!
………………………………

第十二章 拌嘴斗趣

    “哟嗬,改得还不错,难得意思还凑合。”齐峻轻笑一声,摇着纸扇,示意身边的书僮,将舟子摇出了湖草丛中。

    “不过,妹妹不觉得后面,用‘麻雀’二字,在平仄韵律上,岂不是更为妥帖?!”他笑得灿烂,斜长的丹凤眼里,透出几分戏谑的光芒。

    舒眉见到后,心脏仿佛漏跳了一拍。

    她一时语结,半天接不上话来,全然没了刚才的伶牙俐齿。之前她只是气极败坏,临时想了一首词,用以回敬他们。没想到,对方不以为忤,反倒在这儿,跟她聊起诗词的对仗来了。

    这人……舒眉似懂非懂,一脸怔忡地望着他。

    同船的那名男子见状,笑了起来,在一旁打趣道:“又逗小妹妹玩了,她的用意怕就在‘鹦鹉’二字上。你这样一改,人家还出什么气?!”

    没想到被人当场说破小心思,舒眉脸上讪然,耳根开始发烫。

    她歪着脑袋,寻思了片刻,一本正经地坦承道:“确实,‘麻雀’不足以形容说那话之人的样子。这位大哥哥才思敏捷,果然是兰心蕙质!失敬,失敬!”说完,舒眉故意学男子的模样,豪爽地向他们抱拳弯腰施礼。

    “兰心蕙质?!”齐峻一个趔趄,险些从船上栽下来,好不容易稳住身子,扭头对同伴压低声音道,“竟成,被你说中了,她果然有趣!”说着,不怀好意地朝他诡笑了几声。

    那名叫“竟成”的男子,脸色微变,嘴角抽了几抽。最后“嘿嘿”了两下。

    旁边的齐峻瞅着舒眉,越觉越有趣,随后哈哈笑了起来。

    他们的形状,让舒眉窘得无处藏身,一张嫩脸涨得通红。

    齐峻嘴角微弯,扫了一眼岸边,扭头对“竟成”提议道,“咱们还是上去吧!到亭子里坐坐。”

    那名叫“竟成”的男子点头同意。

    接着,齐峻敛起他玩世不恭的神情,朝舒眉那边郑重其事地邀请道:“文妹妹一同来吧?!当年令尊在翰林院留的佳作,至今还被京中文人墨客们津津乐道。想来,贵府家学渊源,定还会有不少独特的见解。咱们一起去说道说道……”

    舒眉微愣,一时不知作何种反应才好。

    若此时是在岭南,她定会一早上去,跟他们把盏品茗,谈诗论赋起来。怎奈自从被嬷嬷关在屋里,强行灌入了一大通男女大防,行止规矩的教条后,这些方面,她有了许多顾忌……

    随即,她又想起刚才齐五姑娘,连讥带讽刺她的一通。原本三分的犹豫,此刻成了八九分。一旁的丫鬟雨润,也拉扯舒眉的衣襟,示意她赶紧回去。

    齐峻睃了她一眼,仿佛洞悉了对方的顾虑,出声安抚道:“你是三妹的表妹,岭溪自然是你的兄长。住在同一座府第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妹妹以后难不成都要避着我?!人小鬼大!”

    舒眉不知京城世家,到底是如何讲究的,但听到对方用“人小鬼大”一词形容她。反倒让她进退两难了!

    自己若还在扭捏,岂不是欲盖弥彰?!原本没什么的,凭空添了几分嫌疑和猜忌。

    从小跟爹爹走山访水,她本不是矫情之人。听到这句话,心里已下定决心,打算抛开顾虑,应下对方的邀约。

    舒眉扭过头去,对丫鬟道:“雨润,就跟齐家四哥去坐坐,不碍事的。回头我自会跟嬷嬷解释。”

    雨润无奈之下,只得由她去了。

    两艘小船慢慢划靠岸边,齐峻他们上岸后,立在旁边等两位小姑娘。雨润先行一步跳下船来,站稳脚跟后,朝自家主子伸出手来,要拉她过来。

    舒眉犹豫了片刻,才把小手伸给雨润,然后纵身一跃……

    谁知,前两天这里刚下过一场雨,岸边的泥土本就松软湿滑。雨润的身子轻,被舒眉重力这样一带,两人脚下同时一滑——眼看着都要失足掉到湖里了。

    站在一旁的齐峻,几乎在同时伸出两只手臂,将她们的手掌分别拉住。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旁边的“竟成”兄还没反应过来,齐峻已将两姑娘拽了上来。

    舒眉稳住身子后,回头望向刚才她险些跌滑的地方,一脸惊恐万状的神色。

    齐峻也是副心有余悸的表情,直直地瞅着舒眉,留意她脸上的反应。

    过了好一会儿,也没见舒眉有什么异状,他心里暗暗惊讶。这要是换作他的小妹娆儿,早就抹着泪儿倒在他怀里,得他这当哥哥的去安抚一番。

    眼前这小姑娘,只是愣了半晌的神,就来向他道谢了。

    “多谢四哥出手相救!”舒眉屈膝行礼,语气中还带着几丝颤音。

    “齐家四哥”眨眼的功夫,直接改口成“四哥”了,齐峻眼角微抖。

    他收起脸上的异色,朝对方虚扶了一把,嘴中客气道:“这是应该的,谁叫哥哥我叫你过来的?!”

    舒眉见状起身,向他抿嘴一笑,说道:“四哥客气了!我们今日之所以会滑,是命中有此一劫。若是在荷风苑上岸,滑倒就没那么幸运了!”

    齐峻微微一怔,嘴里的话脱口而出:“照妹妹这说法,今天你命中有此一劫,焉知我今日不是有得功德的机缘?!”

    “你们越说越像是在斗禅了。好了,好了,文家妹妹的劫难,是为了成全岭溪积功德的;岭溪这机缘,也得让人姑娘家虚惊一场,配合你行善之举。”那名叫“竟成”的男子,不甘被冷落,顺着他们的话头,解起禅来。

    齐峻和舒眉俱是一惊,随后会意过来,脸上都有几分讪色。

    没人再就这话题说什么了。接着一行人就上了湖边高地的听风亭。等他们都坐下后,齐峻向舒眉介绍那名叫“竟成”的男子——“这位是你唐家的哥哥,志远兄。”

    舒眉上前拜见,以兄呼之。

    几人不知怎地,就聊起了名号,齐峻扫了一眼在侧伺候的雨润,一时兴起,向舒眉问道:“她这名字倒挺别致的,是你给取的?若我没料错,该是出自韩昌黎的绝句吧?!”

    舒眉摆了摆手,连忙否认:“小妹哪有这样的才情,雨润到文家时,我才五岁,刚刚起蒙。是爹爹取的,他极爱退之先生的诗作。”

    “哦?!曦裕先生怕是能从韩诗里,体会到与他相似的心境。”唐志远不由感叹道。

    舒眉点了点头,眸光瞬时间黯淡下来。

    这一幕正好被扭头的齐峻看见,他猛然想起,她父亲被贬岭南的事,正要出声安慰几句。

    突然,从亭子外头,传来一名女子的声音:“原来四哥在这儿躲清静,让兰儿一通好找?!”
………………………………

第十三章 青梅竹马

    舒眉转身回头望去,那女子豆蔻年华,眉如远山含黛,鼻如琼瑶精雕。乌发轻挽,朱唇微启。是位难得的美人儿。

    对方也朝舒眉细细打量起来。不过,视线没在她身上停留多久,就赶忙挪开,朝旁边的齐峻望了过去。她脸上露出几分笑意,朝他们福了一礼:“兰儿给两位哥哥请安了。”

    见到是她来了,唐志远别有深意地朝齐峻扫了一眼,然后,出声跟她打招呼:“你大哥最近在忙什么?前两日西苑的角斗骑射,都没见到他的身影?”

    那女子起身柔声回道:“大哥的恩师从登州过来,这几日,他正忙着陪老人家四处游览呢!”

    齐峻见这里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是客,施施然地走过来,给舒眉和那女子相互作了介绍。

    “此位是大嫂娘家的表妹,户部吕侍郎之女。这位——三婶的姨甥女,肇庆府海康知县文大人家里的妹妹。你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吧?!”

    见对方年岁比她要长,舒眉赶忙上前行礼:“舒眉见过吕家姐姐。”

    吕若兰连忙还礼:“听表姐说,府里最近来了位娇客,想不到是妹妹你。”

    两位寒暄了几句,吕若兰问起自己来这之前,他们都在聊起什么。

    “没什么,我们正提起曦裕先生的近况。”齐峻望着她解释道。

    吕若兰微微发愣。

    齐峻在一旁解释道:“‘曦裕’是文妹妹父亲的字,我跟竟成经常提起的,难道你都忘了?!”

    “原来是文妹妹的父亲!”吕若兰一副久仰的表情,沉吟片刻,接着问道,“怎么?舒妹妹刚到京城,就开始想念亲人了?莫不是来北边,住得不习惯?!”吕若兰关切地问起此事。

    舒眉听到后,解释道:“多谢兰姐姐关心,府里的众人对舒儿照顾周到,姐妹对我也很友善,没什么不习惯的。”

    齐峻瞅见了,扭过头转向吕若兰,说道:“兰儿你不知道,这些年,文家妹子跟曦裕先生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你们秋芜诗社不是要招人吗?正好可邀请她来加入。”

    吕若兰眼睛眨了又眨,跟齐峻解释道:“四哥何必舍近求远,诗社不是五妹妹发起的吗?舒儿妹妹跟姐妹在静华堂同窗,她们自然会邀请的。”

    “这不,你正好在这儿,顺口就提起了。去年重阳节,你们开的菊花诗宴,颇有意趣。今年若再开,到时可别忘了叫上我哦!”齐峻脸上漾起他那招牌式的迷人笑容。

    吕若兰听闻后,扑噗一笑,向齐峻斜睨一眼,嗔道:“这话四哥说得好生奇怪,从小到大,有什么好事,兰儿何曾忘记过四哥,什么不是叫上你一起的?”

    “那就好!说起来,你们诗社也该重新招兵买马了。二妹年底及笄后,恐怕不能参加你们活动了,后年三妹岁数也到了。你们这诗社怕是要关张了。”齐峻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的味道。

    “是啊,人越来越少。不知文妹妹在京城,是打算长住呢?还是走亲访友过后,就要赶着回去。姐姐也好跟诗社其他成员说说。”吕若兰装作无意间提起。

    听她说到这个,齐峻猛然一惊。他光顾着觉得舒眉好玩了,全然忘了她父母尚在远方。定然不会在京中长久呆着的,念及此处,他心里有一丝不舍。

    吕若兰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眼前两人,真到舒眉有所察觉,朝这边望过来时,她才急急收回视线。

    舒眉没有想到,会在此等场合,被人提起这问题。再一联想之前,齐府的流言和太夫人、齐峻的病情。想不让人多心都难。

    她暗自羞恼——幸好此时没人想起那些事。不然,一时自己还真下不来台。

    她心里又松了一口气。

    或许,齐峻被人吓成那样,羞于在人前提起吧?!吕家姑娘也不好去触了人家的霉头。

    想到这里,舒眉推辞道:“临行前,爹爹写信给姨母,把舒儿托付给了她,说是他随后就到。我想,明年开春,爹娘就会回京的。舒儿在齐府应该不会长住。兰姐姐还是莫把我算进去,省得到时,乱了你们诗社的章程。”

    吕若兰一脸不以然地说道:“怎么会?!舒儿妹妹还不知道吧?!明年开春,宫里的贵人要为公主、郡主选伴读。若文大人回京任职,你也该在待选之列。恐怕到时大家姐妹们,一同经历训诫,由专人教导规矩的,大家还是在一处的。”

    “又要选?”齐峻失声叫了起来,扭头朝旁边的唐志远问道,“最近,边境是不是军情紧张?”后者朝他无奈地点了点头。

    “咚”的一声,齐峻一屁股坐到了亭中的石凳上,眸中一片茫然。

    舒眉倒是头次听说这种事,不禁有些好奇地问道:“外官之女也在这之列吗?”

    “你爹爹若是起复回京,就不算外官了。想来,婕妤娘娘接你们进京时,这事还没出来,不然,也不会这时候……”吕若兰瞟了她一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堂姐原先安排时没料到这个?舒眉心里暗忖。她不禁又想起,上回高氏告诉她,齐家大小姐替公主和亲之事。

    听到提起为公主选伴读的事,齐峻的脸色阴沉下来。他最依赖的大姐,就是当长公主身边的伴读时,最后被当成代替人选,送去和亲了。

    见齐峻脸色不善,吕若兰心里暗叫糟糕。一不留神,犯了他的逆鳞。表姐要她配合,将消息传给那黑丫头。说是只要连吓带蒙,或许能将人吓离宁国府,最好从京城回岭南去。

    没想到她说得太快,忘了若提及此事,也会犯了齐峻的忌讳。

    舒眉觉得此时的氛围,似乎有点怪怪的。她一时找不到原因所在,只得小心留意那两人的神情。

    旁边的唐志远见状,上前打圆场道:“你们怎么了?进宫陪伴公主是好事,万一你们不想,可以早早定了亲。待嫁女的身份,自然不用再去侍候金枝玉叶。”

    “定亲”一经提出,在场的一大一小两名少女,都羞红了脸颊。

    齐峻仿佛才醒悟过来,口里喃喃自语:“定亲?!不错,这是个好主意,我这说跟母亲说去。”

    说完,他朝吕若兰深深望了一眼,心里十分感激,她让自己提前收到这一消息。

    吕若兰双靥绯红,羞涩地垂下了头。

    舒眉一脸莫名其妙地望着他俩。想起五姑娘曾跟她提到过:若兰姑娘从小常被她大嫂接进府里来玩。跟四哥一起长大,是青梅竹马来的,和她们自家姐妹一般。
………………………………

第十四章 猝不及防

    秋风送爽,熏风醉人,枕月湖边听风亭里,坐着两位簪花少女。只见她们指着湖心,言笑晏晏地说些什么。

    “你真这样说他们的?”齐淑婳斜睨了表妹一眼,有些不敢相信她刚才讲的事。

    “是啊,当时气极了,不择言起来。说出口才感到后悔。”舒眉脸上飞过一抹羞赧的红晕。

    “呵呵……”齐淑婳轻笑出声,安抚她的小表妹道,“不要紧的,四哥虽说平日不喜拘束。对姐妹倒是极好的,以后你们就知道了。”

    “四哥哥自然是极好,对五妹妹犹为不错。舒儿要是有这样的哥哥就好了。”说着,她望向湖心水面上的涟漪,不觉怅然若失。

    想到他们文家满门的遭遇,齐淑婳对小表妹心生怜悯之意,连忙安慰她:“你也不是没兄弟姐妹啊!我和峥弟,以后都是你的亲人,把这儿当自己家就成了。”

    舒眉扭过头来,朝表姐灿然一笑:“我知道,你们对我都挺好的。”

    见她情绪稍稍高了一点,齐淑婳一把抓过她的手,说道:“过几天就是重阳节,府里有菊宴。到时咱们一起到望月阁上去斗诗。从那上面看,那里不仅可赏菊还能看到隔壁府里的红叶林。”

    “隔壁?!”舒眉一头雾水,询问出声。

    “你还不知道吧,隔壁住着端王爷乃今上的堂兄。他们府里种植了一大片枫叶。一到秋天,成片成片的绯叶,像血染火烧一般,甚是好看。尤其是从咱们府里望过去……”齐淑婳连忙介绍。

    “我出席宴会……会不会不太方便?前段时间的传言。”舒眉有几分犹豫。

    齐淑婳摆了摆手,十分不屑地说道:“甭理那些人,之前这类事情没少出现过。你若放在心里头,还有生不完的气。”

    舒眉错愕不已,问道:“怎么,之前也有过这种事情?”

    齐淑婳微笑,说道:“都是大伯父那边的事,咱们三房略有耳闻。不管她们了,反正你跟她们也没太大关系。”

    接着,她凑近表妹的耳边低语:“除非你想嫁到大房去……”

    舒眉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抡起着粉拳,就往她表姐身上招呼:“叫姐姐欺负人,说起嫁人也是你先嫁……”

    齐淑婳见状,立刻从座位上弹起来,笑嘻嘻地跳开了。不一会儿,两姐妹就在湖边追逐起来……

    重阳节那天,京中的天气秋高气爽。

    未时刚到,平时热闹非凡,人来人往的丹露苑,此时却静得,连树梢上的落叶飘下,仿佛都能让人听见。东边的跨院门里面,躺着一位少妇,望着头顶一丈见方的青天。正在那儿发呆。墙外有鸽哨悠远流长,孩童的欢笑声不断传来。

    本是一个惬意、闲适的午后,那女子脸上的神色并不这样,反而有些悲戚的样子。躺在那儿发着愣,已经有近半个时辰。

    这时,从后面厢房出来一位丫鬟,走到那妇人的跟前,轻声问道:“秋姨娘,咱们还是进屋吧?!等一会儿夫人回来了,看见您在门口,又要数落您了。”

    “红袖,你说我这孩子生得下来吗?”那女子沉声问道。

    丫鬟听完后一愣,脸上神色有僵硬,说道:“姨娘为何这样问?你肚子时怀的是世子爷的长子,自然生得下来。姨娘还是莫要多想了。”

    “是吗?可你见过咱们大房,哪位姨娘顺利生过下孩子?听说之前大哥儿还没夭亡时,翠萝倒是怀上过,可后来……后来不也没了?!”

    “那是她不守规矩,到处乱跑,犯了重丧,那孩子被大哥儿带走了。”

    “是吗?后面的蒋姨娘和梅香呢?”

    那丫鬟也不解释,只是劝道:“姨娘莫要想多了,世子爷专门派奴婢来照顾你,就是担心您思虑过重。你只要安心养胎,别的事不要再想了。夫人到时自然也会有重赏的。”

    秋姨娘垂下头来,心里暗忖,这丫头是真傻还是装傻?话都说的这么明显了,她还是不懂。唉……这是第三次试探了。若她能传话给世子爷,接自己到庄子上去养胎,那这孩子铁定能生下来。

    她曾听说世仆们私下议论,自从世子爷怪夫人累得他长子早夭,这院子里女人,就没谁顺利生产过。有人说,是大哥儿的怨灵所致;也有一种说法,是高家那帮陪房们在兴风作浪;而世子夫人从娘家带来的人私底下却在传,说世子爷早年在战场上杀人太多,折了福气。此生命中无子,得过继亲兄弟子嗣,好继承宁国公将来的勋爵。

    她进府的日子短,不知真相到底为何。只是知道,世子爷几乎很少进夫人的正屋,甚至院子里也不常来,经常歇在外书房里。夫人主持府里的中馈,整日里忙进忙出。对她们这些妾室,一向都是离得远远的。不仅不用在跟前立规矩,连伺候都不让人近身。

    反而世子夫人娘家的表妹,倒是隔三差五,接进府里来玩。

    之前,高家有位远房庶出表小姐,也常来丹露苑拜访。有人猜想,夫人有意为世子纳进来为媵妾。来过几次后,就不了了之了。后来,反倒是夫人的亲表妹,吕侍郎的千金,常带进府里和几位小姐玩耍。

    她正在思忖着,从跨院外面传来一顿急迫的脚步声。

    “醒狮,过来!不要乱跑,不要惊扰了别人……快过来,里面进不得……”女子的话未落,就有一团白色的物什,倏地一声窜进了丹露苑秋姨娘的小跨院。

    众人还没来得及反应,那团雪白的小东西,就窜到了女子的身上。她还没看清那东西到底是什么,秋姨娘就被唬了一跳。

    她从躺椅上急匆匆地站起来,闪到了一边。谁知,那团东西特别喜欢她似的,又企图窜到她身上。秋姨娘左躲右闪,四周逃窜,就是不让那小东西上身。

    可是还是无济于事。

    这边的动静,早已被在不远处,在望月阁上登高赏菊的夫人小姐们,瞧了个清清楚楚。

    郑氏夫人亲眼看见那只狮毛狗,蹿进了儿媳的院子。随即,她想起怀着她金孙的秋姨娘。郑夫人心里着急,忙带着一群媳妇、婆子,从顶楼转了下来。

    舒眉她们跟在后面,也从楼上下来了。赶到丹露苑门口时,只听一个女子的惊呼:姨娘,小心后面。接着,里面传来一声惨叫。

    外头刚赶到的人们俱是面面相觑。

    郑氏夫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冲进了儿子媳妇的院子。她往东跨院寻去时,就看见秋姨娘身边伺候的石嬷嬷匆匆跑出来,“扑嗵”一声向她跪下:“老奴该死,没有照顾好姨娘,求夫人责罚。”

    郑夫人这时哪有功夫理睬她,继续往里面走,没几步看见儿子那名唤作“秋蝉”的小妾,躺倒在地方,身子下面一摊红色的血迹。

    郑夫人“哎呀”一声,脚下一个踉跄,险些跌倒在地。

    跟在她后面赶来的齐家四位小姐,加上舒眉看到这幕场景,俱是惊得目瞪口呆。

    这情景让舒眉感到极为震惊——她从来没见过这么血腥的画面,一时间,大腿都在战栗,她紧紧地揪住身旁表姐的胳膊,浑身哆嗦个不停。
………………………………

第十五章 守口如瓶

    她仿佛再一次想起,在扬州府的瓜洲渡口时,那次与死亡如此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