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举鞍齐眉-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本是作者头次写文,后半部情节上把握上有些缺憾。因此这本换了一种方式开头。从前面章节,细心的朋友该可以看出,里面几个主要人物一直被形势、环境所迫,让人很无奈。命运转折点已然出现,后面的章节,是他们成长、改变和成熟的关键阶段。情节将会加快许多!

    最近写文环境虽然不是太好,再怎么艰难,阿草都会对支持过我的朋友们负责到底的,感谢大家一直以来不离不弃的支持。

    从《美人迟慕》到这本,不知不觉章已经过五百了。订了五百章的朋友,可以点开作者后面的“大神之光”领取勋章了。齐峻不敢有片刻耽误,忙让人请出当时经手的朝奉。

    那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

    听到他说明来意,老人家忙找出那张单据。

    齐峻拿来一瞧,画押签名处,不似妻子的笔迹。

    他的心片刻间又揪了起来。忙跟老朝奉问起当时的情景。

    据老人家透露,那支红宝石玉蝶坠珠钗,是半年前典当的,来经手的是名年轻女子。

    齐峻忙让人把雨润和舒眉的画像都拿了出来。

    “喏,就是右边的这位……”他指着雨润的样子,解释道。“当时说好,半年之间不去赎回去,就转为绝当,由当铺自行处理。”

    齐峻紧蹙眉头。

    若不是手头紧,她们也不会把这东西拿出来典当。他几乎可以预见,舒眉当初的窘迫。

    怔怔地望着眼前的老朝奉,他又问道:“她来典当,一共有几次?当时可有其他人相陪?”

    垂首回忆了半刻,最后老朝奉语气肯定地答道:“来了三四趟吧!前几次都是不太值钱的东西,当这支钗时,那时她十分犹豫。老朽再三保证,说咱们大兴当百年老字号,决不会欺客的,只要在期限前赎回,东西原封不动退还给她。”

    齐峻沉吟片刻,最后又问道:“半年以前,杭州府有许多逃难的人吗?”

    那老朝奉一拍膝盖:“这位爷,你莫不是从世外桃源刚出来吧?!年初那会儿,改朝换代的前夕,北边在打战,不知有多少豪门巨富南迁。喏,咱们南楚朝成立虽然只有月余,可若没有那些人的支持,哪来的财力撑下去?!”

    齐峻听了,不觉拧眉沉思。

    末了·他让尚武拿出大额银票,要买下那支玉钗。

    老朝奉朝他连连摆手:“客官还是结现银吧!现在南北没有通商,泰明钱庄的银票,怕是不大好使。”

    齐峻跟尚武不由傻了眼。

    最后他们没法子·只得再三恳求,让对方将东西莫要转给别人,过几天后他们再来买回。

    老朝奉瞧着齐峻周身的气派,估摸他的出身不错,许是银钱一时没能就手。他也不敢小觑客人,爽快地承应下来。

    有了线索,主仆几个在杭州府安心地住了下来。

    第二天·齐峻就去寻访在南楚朝的故交旧友。皇天不负有心人,让他寻到了唐府的二爷,他老友唐志远的二哥。

    得知他们一家在杭州府落了户,他少不得上门去拜会对方的长辈。

    见到齐峻,唐老夫人十分高兴,随后向他问起郑氏来:“你母亲缘何没来?原先听人讲,她跟高氏不和,她不会没能及时撤出吧?!”

    她的话音刚落·她的儿媳唐大夫人连声咳嗽,仿佛在旁边提醒。齐峻脸上不由红成一片。

    唐大夫人怕他尴尬,忙岔开话题·跟他打探自己尚在西北的小儿子。

    “婶娘不必担心,小侄离开时,三哥好着呢!”齐峻顿了顿,又补充道,“听小侄的三叔讲,三哥如今被提拔为副参将了。”

    唐大夫人点了点头,问起他媳妇来:“听人在传,去年那场大火,侄媳妇逃过一劫。为何咱们来南边这么久,也没见过她的身影。不会还在沦陷区·没有及时逃出来吧?!”

    听她主动提及舒眉,齐峻又惊又喜,忙跟她打听起妻子来。

    “伯母是从何人那儿听说,她在火中逃了出来的?小侄正是为寻她而来…···”他目光灼灼,望着唐夫人的眼睛,一眨也不敢眨。

    他的表情让唐方氏有些意外:“你还没寻着她?”随后·她若有所思地试探道,“不会失散了吧?!”

    齐峻无奈地点点头,一脸苦笑。

    唐夫人遂安慰他:“···…莫要太担心,你媳妇是个机灵的,她定会好好保护自己和孩子的。”

    言毕,她似乎想起了什么,跟他建议道:“不若,让志高哥哥派人送你去找林将军。曾经听林家嫂子透露,在京城时你媳妇临盆,还是她身边的嬷嬷帮着接的生···…别人或许不清楚,你媳妇的下落,她们定然会知道一点。”

    此话听在齐峻耳中,不啻于佛语纶音。

    他朝唐家婆媳当即拜了下来,感谢她们告诉自己这一切。

    唐夫人忙让人扶起他:“这是作甚?!举手之劳而已。想来,那孩子也该过周岁了,到时别忘了请咱们吃酒。”

    齐峻点头应承。

    从唐府告辞出来,他在唐家护卫的指引下,赶往南朝如今的都城金陵去寻林将军。

    当见到林家那位世交长辈时,齐峻当即朝对方跪下,谢他们在妻子临产时的相助之恩。

    “世侄莫要行此大礼,本将受之有愧。”

    亲自扶起对方时,昔日的威远伯林隆道一脸愧色。

    齐峻怔怔地望着他,心里有个不好的预感。

    斜乜了对方一眼,林隆道如今这位南朝的兵部尚书欲言又止,扭过头朝门外侍立的丫鬟吩咐:“你去告诉夫人,说齐家四爷到访,叫她让人把孩子抱出来。”

    ♂♂
………………………………

第二百二十七章 谁是债主

    雨润望了望旁边的乳娘。

    卓氏意识到什么,忙朝齐峻福了一礼,从他手里接过小团子,就带着其他跟来的仆妇,一道出了厅堂大门了。

    屋里没其他人后,雨润“扑嗵”一声,直直地跪在齐峻跟前,朝他连连磕头谢罪:“奴婢该死,没能保护好夫人。”

    “起来说话吧!”齐峻转身回到座上,神色复杂地望向地上的丫鬟,“到底怎么一回事?你们主仆怎会分开的?”

    雨润跪行到他跟前,将朱能安排她们离开,以及等待中遭伏击的前前后后,一并讲了出来。

    “…···咱们刚收拾好东西,想等夫人回来后一起撤离的。谁知,没过多久崔护卫就得到消息,说是林家派来的护卫,在林子里发现了一群人,足足有七八人。崔护当即立断,催促咱们带着小公子,从地窖的暗道里先撤离。他还派了一人,去给林家的护卫带路,打算让他们从外头赶去,到暗道口去接应咱们。可是,没想到对方来得太快,我们刚下去,他们就到了庄子门口,施嬷嬷怕拖累咱们,主动要求留下来。说她会藏好,等夫人回来时再出来,柳黄不放心她,也跟着留了下来。林家派来的乳娘吴妈妈,说她的男人孩子都在京里,也要留下来我们只得先下去了……”

    见她停下来了,齐峻抬起头:“继续说下去,你们难道没约好,之后要在哪里汇合?”

    听到这里,雨润抬起袖筒,拭干腮边的泪水。

    “咱们出来后,在林家孙统领的安排下,先是躲在黄村一家农舍里。后来崔护卫担心夫人,要到城门口去接他们,孙统领派几个人跟他一起去了。在黄村我们等了两天,终是没能等到·外头就lll了起来。等咱们从地窖里出来时,那户人家全都失了踪。从孙统领口中奴婢得知,说是京里已经打起仗来了,他们怕儿子被抓了壮丁·收拾包裹连夜就离开了。”

    说到这里,雨润的声音又开始哽咽起来。

    齐峻紧拧眉头,刚才他从林叔父口中得知,高家确实是在那几天起的事。

    就算雨润不说,他也知道后面都发生些什么。

    为了控制皇城,掌握先机的那一方,肯定会紧闭城门。

    在城门口怎能接得到人的?

    他下颌紧绷·面上阴沉得好似要塌下来,放案几上的右手,紧紧地攥成一团。从凸露的青筋雨润可以看出,此刻他心里面的恨意。

    从来没见过姑爷这副吃人的表情,雨润吓得顿时噤了声。

    过了半良,她才听到齐峻哑着嗓子问道:“他们一个都没能回来?”

    “奴婢们久等夫人不到,孙统领说村子不安全了,要咱们先躲到船上去。还派了两名护卫大哥·跟朱护卫留下的人手,把我还有番莲、月娘两口子一同护上了船。”说到这里,雨润顿了顿·偷觑一眼对方那人面上表情。

    齐峻觉得奇怪,不解地望向她:“既然有林叔父派的人护着,你们怎会失去了联络的?”

    谁知他这句话,把雨润的眼泪,直接给惹了下来。

    看到她这副表情,齐峻哪还能不知是何缘故?!

    只见他直起身子,盯着雨润问道:“不是还是番莲跟着你们吗?她人呢?可还有其他护卫在?”

    雨润吸了吸鼻翼,一脸悲戚说道:“逃难的途中,咱们遇到了好几次流民、劫匪阻截,跟林家护卫们冲散了。在杭州下船的时候′月娘失足掉进了江里。咱们被人接到金陵后,番莲说是要去寻夫人,就潜回燕京了。其实奴婢知道,除了要找寻夫人外,其实她是想回京,去给国公爷和优昙上香。爷您没遇到她吗?”

    接着·她将佛堂当初发生的一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对方。

    齐峻不由苦笑,心里暗自感叹,妻子怎会如此傻。

    远在千里之外的舒眉,此刻也在自问,为何当初她会这样傻。

    为了接走那位不堪的婆母,她竟然会脑抽了,忍心跟亲生骨肉分开。到最后被迫逃亡,九死一生虽留得了性命,却掉进了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更为讽刺的是,从悬崖上掉下来后,她不仅断了双腿,还让她无意间记起,当初遗落的记忆。

    难怪老天爷会封存那段记忆。

    若不是全都忘了,自己后来如何肯跟齐府那家人过下去的?!

    还跟齐峻生儿育女?

    想到这里,她除了悔恨、自责、恨不得重新投胎,再没有什么感觉。

    难道真是前世她欠了齐峻的,所以今生她重生了,还要跑来还债?

    不然,老天爷不该那样捉弄她!等到小葡萄降生后,才让她记起这

    在悬底被人救起的那一刹那,她多么希望就此睡过去。可想到她才一岁不到的孩子,又没了求死的剪气。

    她正在悔不当初的时候,门口传来一老者的声音:“你醒了?”

    舒眉扭头望过去,见到一团黑影走了进来,她勉力从铺上坐了下来,便要下床来。

    那老者忙过来制止她。

    舒眉无奈地呶了呶嘴角,说道:“总是不动弹,就是骨头养好了,将来怕是也不会走路了。”

    那老者没有作声,径直走到她旁边,在张竹凳上坐了下来。

    “伤筋动骨一百天,你的伤势如此严重,少说也得再养两个月。你既然叫我神医,就不能不圻老朽的话。若是骨头未长好,就乱动的话,到时瘸了可怪不得谁,你还不是还想见见你儿子吗?”老者背对着光,让人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

    不过,从他的话音中,她能感受到那份关心。

    舒眉心下感激,问起外面的形势。

    那老者摆了摆手:“半个多月都没人进来了。之前老朽在隔壁那座山上采药时,听到路过的两名士兵在议论,说是整个山东都乱了,邵将军在德州起兵后,伪梁政权就派了甘建功来镇压。陆路水路全都封死了!就算你现在伤势好了,也不见得能够出去。”

    舒眉听到后,眸光不由黯淡下来。

    她醒来时,阝神医就告诉她,当初她跟朱能掉进山涧时,得亏路过蒙山的一位年轻将军,将他俩救起,然后命人将人送到了这里。后来朱能不治身亡,她命大,被邓神医救活后安置在了这里。

    老神医扫了她一眼,怕她郁结于心,站起身说道:“你若实在觉得闷,不如跟往常一样,帮老朽分分草药。”

    舒眉眼睛一亮,顿时来了兴致。

    她哪里是嫌闷,只不过人一静下来,就喜欢胡思乱想。加上对小胖墩惦念得紧,一门心思想着让腿脚赶紧好起来,能自己走去儿子团圆。

    没一会儿,老神医的两名药童走了进来,先后抬了几只大桶进来,接着,两人又将舒眉扶到桌边。

    “师傅说了,这几天一直下雨,虽然外面不能晒,晾在旁边的棚子里,好歹能先吹干。这些药材若不赶紧铺开,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都沤烂坏掉的。”那名叫木莲的孩子,跟舒眉解释道。

    “知道了!”舒眉摸了摸他头上的两角,说道,“咱们那就赶紧开始吧!”

    说着,三人就动起手来,将桶里的草药,铺开散在两张大大的圆簸箕里。

    前些日子,舒眉伤势过重,邓神医出去采药时,不放心她一人留在屋里,便吩咐木莲这孩子陪着她。

    三人一边干着活,舒眉一边拿着药材知识考他们。

    “文姐姐,怎地你记性这么好,师傅才说过一遍,你就都记下来了。比咱们先学的背得都熟。”被舒眉纠正错误后,木莲撅着嘴巴,一脸的沮丧。

    旁边他师兄木蓝见状,趁机赶紧埋汰他:“谁让你不学无术的!文姐姐教你认字时,也不肯用心学。到现在连笔都拿不稳,还想记住这些药材的药性?”

    木莲不依,起身拿起一根党参,就朝他砸了过去:“就你能耐!挖草药时,怎就没见你的动作有我的快?”

    木蓝甚是机灵,见他脸色不对时,早有了防备,等东西砸过来时,就避开了。嘴上还争辩道:“文姐姐说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学字学得快,最不济将来也能当个药铺掌柜,哪像你,一辈子只能困在山上挖草药。”

    见他揭自己的老底,木莲一张小脸顿时涨得通红,憋了好半天,才说道:“当掌柜谁稀罕,我将来要跟师傅学医术,当神医不比当掌柜好上百倍。”

    “你字都不识,怎么当神医?师傅屋里的医书,你认得全几个字?”

    木莲顿时无语:“……”

    见师弟吃憋,木蓝一脸得瑟地咧开了嘴巴。

    笑吟吟望着这两小屁孩,舒眉不禁哑然失笑。

    小葡萄长到这么大时,会不会也这般活泼可爱?!

    舒眉忍不住又发起呆来。

    以前听老人讲过,儿女是前世的债主。可是,若没文齐两家的纠葛,她也不会有儿子这个小债主。他们父子俩,到底她欠谁的比较多?!

    若不是梦见堂姐那次的惨状,她人生轨迹会因此不同吗?

    舒眉从来没觉得像此刻那样清醒。

    这次能活下来,定是老天爷要她为自己活一次,和她肥嘟嘟见人就笑的胖儿子。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iancw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ps:多谢大家正版订阅的支持!每次创作过程,虽然跟女主的经历一样,历尽千辛万苦。可大家的支持,让我又重新找回当初的勇气。昨儿一天收获6枚,继续下去努力码字!

    ♂♂
………………………………

第二百二十八章 真面不露

    原来,从马背上摔下来的那次,她不仅是受了齐峻和吕若兰的刺激。

    在此之前,郑氏就特意找她谈过。

    许是见到舒眉要跟她儿子圆房,真正成为齐府媳妇了,郑氏借口她自小丧母,要给她交待一些闺房秘事,让人把她叫进了霁月堂。

    “…···看看你,瘦瘦黑黑的,一看就不是能生养的。再说,她的表妹回来了,你还怎么斗过得她?!到时吕姑娘进了府,抢在你前头生长子,就算有屹儿百般维护于你,也不可能插手兄弟屋里的事,更何况她若是生下宁国府的长孙···…”郑氏欲言又止,若有所指地望了舒眉一眼。

    当时,她年纪小不谙世情,对人心没太多认知,以为郑氏只是担心四房以后的嫡庶之争。

    现在回忆起来,舒眉发现郑氏不只一次在众人面前,说起过齐峻要配带木的姑娘。

    以前,她以为郑氏真的相中了吕若兰。现在想想,应该是柯氏吧?!

    柯氏出身太低,所以晏老太君和老国公爷定下文齐联姻时,她不敢有半句反对之语。

    后来,齐府孝期已满,加上吕若兰回来后,齐峻公然无视她这正妻,才让郑氏觑到了机会。

    那次自己借青卉的野心,传出要为齐峻纳妾的流言,郑氏就迫不及待地把柯氏弄来了。

    只是她丧失了三年重要的记忆,身边丫鬟仆妇都是劝合不劝离的,所以才会被周围人误导。

    舒眉现在记起,听到郑氏说这番话后,自己脸上即刻烧了起来,直愣愣地望着婆母。

    郑氏以为她装傻,顷刻间便变了嘴脸:“你堂姐的事,为娘也曾听说过。她是个苦命之人,没过上几天安生日子。可你不同,文齐两家结怨时·你才刚刚降世。以后的日子还长呢!何必将青春耗费在无望之人身上?”

    郑氏的嘴脸,顷刻间,让她感到无比陌生,接着·她感到眼前一片模糊。

    原来,婆母是以子嗣为由,劝她知难而退的。

    时至今日她重新想起往事,舒眉这才明白,她用小葡萄劝说郑氏,对方为何不肯离京。

    原来如此,郑氏也许从来就未曾变过。只是条件不允许时·她的真实一面隐藏得较好罢了。

    后来,舒眉不知怎么出来的。至今她还记得,雨润一见到她,就夸张地叫了起来:“小姐,你怎么啦?脸上为何一片惨白?”

    是了,那次在松影苑避雨时,守院子的老嬷嬷在无意中提及往事,雨润就尽力打断对方的话头。

    当时·她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儿。

    醒来后,她第一次到郑氏跟前请安。回来的路上,被芙姨娘请去喝茶。也是在那次·她碰到了秋姨娘,对方见到她时,眼神也是怪怪的。

    她从荷风苑返回时,秋姨娘还特意出来相送。末了,对她说句莫名其妙-的话:“······你受伤后的那晚,婢妾瞧见国公爷进了霁月堂,直到天亮的时候,才回到碧波园的书房。”

    当时,她就十分纳闷,总觉得这场景怪怪的。

    大伯兄的行踪·干嘛要告诉她这做弟媳的?

    原来,秋姨娘是想暗示她,郑氏被她儿子教训了,以后不敢拿话再刺她了。或者,更准确的说,齐屹给他母透了底·告之了她关于林文齐三家结盟的事。才让郑氏看到了希望,自此以后,待她宽和了许多。

    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对了,应是高家篡位成功,知道文家彻底没戏之后。

    以前,舒眉没打算留在宁国府,诸多怪事也没太放在心上。

    圆房那天,郑氏找自己说的话,当时她谁也没有告诉。

    回到竹韵苑后,就像只提线木偶,任由人帮她打扮一新。

    当时,她别的什么念头都没有,只记住了齐屹一件事,就是提到她远方父亲时的表情。

    盖着喜帕坐在床上,久等齐峻不来,舒眉实在忍不住,一把扯下红巾,扭头朝施嬷嬷问道:“这门亲事,起先到底是谁提出来的?婆母是不是不喜欢我?”

    她还记得施嬷嬷当时的表情——目光闪烁,连声叹气,一个劲儿提醒她:“郑太夫人一心想抱孙子,你只要能一举怀上,后面都会好起来的……”

    现在舒眉回想起来,她姨母跟郑氏妯娌之间,关系好似十分平常。而且晏老夫人生前,明显更喜欢三房一些。

    郑氏出身低贱,又是一介填房,当然比不过她姨母出身高门,跟宫里的宠妃又沾亲带故的。

    齐屹要劝服他母亲,只需说出圣上有意传位于四皇子就行了。

    所以郑氏在她醒来后,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一门心思指望她怀上,好巩固文齐的联盟。

    离京的前一个晚上,那才是郑氏真面目。

    四皇子已不在,连大楚江山都改姓了高,她还要有文氏血脉的孙子何用?!

    那不是给宁国府招祸吗?

    想通这些,舒眉反而释然了。以往顾忌婆媳关系,为了斗倒高氏,她经常委屈自己,变得面目全非。

    舒眉由此打定主意,把小胖子从林家接出来后,她定要找个地方隐居。以后谁也甭想来打搅她平静的生活。

    对齐府以及去世的齐屹,她觉得自己已经做得仁至义尽了。

    ※※※

    此时在燕京的宁国府,望着松影苑中堂上的那幅画,高氏已经发半个多时辰的呆。

    “夫人,翁公公在外头候了已有半时辰了,怎么打发他都不肯走,非要接您去公主府。

    将目光收了回来,高氏怔忡望向程婆子,过了一会儿,她蹙着眉头抱怨道:“早跟爹爹说清了,我是宁国府的太夫人,还住什么公主府。”

    望着日渐消瘦的高氏,程嬷嬷暗中不觉摇头。

    自从郑氏她们离府后,就像生活中失去了支柱,连进宫请安主子都懒得去了。不仅如此,她还特意带着小少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