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长姐难为-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比赵仲瑞稍小,身量略矮、浓眉大眼的少年,自我介绍道:“我是仲凯,可能我常年在镇上我们见面不多,以后认识了就常来玩。”
    李紫玉和小山自然答应,也乖乖的叫了声“仲凯哥”。
    最后一个和李紫玉年龄差不多,长的胖乎乎的少年走过来:“我叫仲伟,下次记得到河里玩一定要带着我。还有,我可不怕水蛭。那什么,小玉是吧,你就跟在我身边,我来保护你。”
    说完,还满脸豪气地拍了拍胸脯,要有多担当就有多担当。
    李紫玉听得一脸黑线,赶紧转移话题:“大伯母,爷爷在家吧?”
    “在家在家,你们快进去吧。”
    “哎!。。。。。。你们还没叫我呢。”仲伟急了。他容易吗?在镇里都是他叫别人哥哥,好容易有人叫他哥哥了,却不叫就想走。那哪成?
    李紫玉使劲儿憋着笑,和小山一本正经的也叫了声“仲伟哥”。
    “哎!哇,真好听!再叫一声。。。。。。”
    “行了,臭小子。小玉她们还有正事呢。”
    小花娘从头上拍了仲伟一巴掌,一群人都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
    笑声中,李紫玉对小花娘说:“大伯母,我去找爷爷了。”又对三个少年说,“三位哥哥,改日去我家玩,明年我两个弟弟准备去镇里上私塾,还要请你们多多关照。”
    “好说好说,你放心,我一定把小山当亲弟弟!”
    没等仲瑞、仲凯说话,仲伟就把话接了过去,一叠连声的保障着。
    仲瑞简单地说:“放心!”
    仲凯也点点头:“放心就是!”
    李紫玉这才带着小山进了屋子。
    屋子里赵清老两口都在炕上坐着,赵清仍然拿着他从不离手的烟袋锅,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赵奶奶在炕头上,和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在捋一个线团,满脸欢喜的说着什么。
    赵振友和赵振民都坐在屋地里的椅子上,两人均看着炕上父母,脸上是发自内心的笑容。
    赵振友和赵振民长得很像,都随了赵清老爷子。身躯都很高大,浓眉大眼,面相俊秀,很有一种儒雅的气质。
    炕沿上坐着的那妇人长的细皮嫩肉的,很是秀气养眼。文文静静的,一点不像村里的妇人。
    李紫玉知道这肯定是赵清的二儿媳,赵振民的媳妇,仲凯、仲伟的娘。以前好像看过一眼,那也是很久的事了。赵振民的媳妇很少回家来,她的娘家就在镇上,所以,在镇上的时间长一些。在言行举止上也不像是村里的妇人,倒好像有教养的官夫人。
    李紫玉向屋里的长辈一一打了招呼,末了对那妇人说:“这是二伯母吧?我是小玉,这是我弟弟小山,见过二伯母。”
    仲恺娘端正了身子,看着李紫玉和小山淡淡的说:“不要客气,你们找爹有事吧,那你们谈。娘,我过去了。”
  
  ☆、第一百章 工程难度

“好,去吧。”
    赵奶奶点点头,脸上仍然是带着笑,但李紫玉敏感的发现,脸上的笑却淡了些。
    赵振民住在赵清老两口的对门屋,也就是西屋。
    李紫玉看着仲凯娘进了西屋后,就对赵清说了自己的来意。把自己家建房的规模大概说了说,又把每个人的工钱往上大幅提了提。
    上次不管饭每人一天工钱是二十五文,这次李紫玉提了一倍,是五十文。
    至于所需多少木料,需要请多少人伐木,李紫玉说就请赵爷爷看着斟酌。
    另外,李紫玉是刚才想到的,她把她家屋子的前后都买了下来,但东西两面没买,她想把东西两面两亩范围内都买下来,这样院子宽阔些,将来建围墙也在一个水平线上,看起来也美观。
    赵清抽着烟没有吭声,心情有些复杂。
    没想到村里最穷困的人家说起来就起来了,再也不是吃不上饭的时候了。说心里话,他心里高兴的同时也微微有些酸意。
    李紫玉家和日日红酒楼关系匪浅,他已经听老二说了。初时他还不信,几个孤儿怎么可能和那么大的酒楼有联系?他早就听说日日红酒楼背景不浅,他想让老二设法搭上关系都找不到门路。没想到几个孤儿却走到了他前面,这让他难以置信。
    后来老二信誓旦旦的说错不了,他才有些相信,也证明了李紫玉家为何会突然建房买地。
    他不知道几个孩子是如何和日日红酒楼有联系的,但他心里是高兴的。几个孩子这么出息,他比谁都感到高兴。也省得他日日惦记着,恐怕她们没吃没穿。
    所以。他只是沉吟了一下就说道:“好,你们房子东西两面的地我今天下午找人给你量一下,再把牛大川找来,让他负责办理红契。”
    “我听赵爷爷的!”李紫玉点头答应。
    赵清继续说:“至于伐木的人,现在该过年了,在外面的人基本都回家了,只要在家的人都可以去伐木。因为你家要的量实在是太大了。年前这几天大家紧把手。就能把木料给你备齐了。等过了年雪一化,就操持着盖房就行了。”
    李紫玉想了一下,看着赵振民说:“二伯。镇里有没有专业的建筑队?”
    赵振民看了父亲一眼,问:“你的意思是。。。。。。?”
    李紫玉有些不好意思笑笑:“我不是不相信咱们村的建筑水平,只是我考虑我家这次盖得房子有些多,我也是怕何世贵伯伯、王瑞庆伯伯他们承担不起这样的工程。”
    赵清想了想李紫玉所说的工程量。还真的不是普通的建房子,就说:“这样吧。你去找找何世贵或者王瑞庆,问问他们接得下来不?要是他们接不下来,你再找其他建筑班子也来得及,这样比较全面。也省得他心里犯嘀咕。毕竟在咱们这儿,房子都是他承头建的。”
    “哎!”李紫玉高兴地答应下来。自己还是太嫩了,如果自己冒冒失失的找了别的建筑班子。恐怕得罪人还不自知。要不说,姜还是老的辣。这话真是一点没错。
    赵振民说:“大侄女,你先和何世贵他们接触着,看他们的意思,如果需要找别人,我再找找看看。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哪里有比何世贵他们好的建筑班子。对了,你不是认识日日红酒楼的人吗?要不找找他们?”
    李紫玉一拍脑门,哎呀,自己真是脑子被浆糊糊住了。
    吴凡认得的人面多广,自己怎么把他给忘啦?
    临走,李紫玉和赵清把伐木的时间定在了腊月二十四。想着明天就是北方的小年,不适宜进山,也给赵清留出了找人的时间。
    李紫玉谈妥了事情,就带着小山从赵清家告辞出来。
    李紫玉想去问问何世贵建房的事,又觉得刚从人家出来又返回去会不会不太好?而且就这么上门问,显见着是不相信他们的实力。何世贵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小山见姐姐犹豫不定,就说:“姐,咱们应该把这件事尽早定下来,若是贵伯伯他们真不行,也好找其他的班子。贵伯伯应该理解咱们,不会怪咱们的。”
    李紫玉不由失笑,对呀,也不是什么大事,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呗,自己有啥犹豫的?依贵伯伯的为人,怎么可能会怪罪自己?
    李紫玉当即和小山一起,又向何世贵家走去。
    何世贵家的院子里,何世贵、何大山、何大海父子三人正在院子里摊开家伙事,准备给李紫玉家打家具。
    院里的积雪都已经扫到了一边,宽宽的木凳上,父子三人不顾寒冷,正在用铁锯破木料。
    见到李紫玉又返回来,何世贵问道:“咋啦丫头?忘了啥了?”
    李紫玉挠挠头,有些不好张口:“那个。。。。。。嗯,伯伯,我还没详细跟你说我家建房的事。。。。。。”
    “说呗,这有啥不好意思的?我听着呢。”何世贵不以为意的停下手里的活计,奇怪的看了李紫玉一眼。
    李紫玉想了想脑子里自己的建房思路,组织了一下语言说:“贵伯伯,我把我家的打算说一下。首先,我想把我家所有的地,包括原有的和还没有买的都圈起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打算再买点地,就是我家东西两面。院墙的高度,我初步打算最起码得一丈高。。。。。。”
    “等等。。。。。。你说啥?一丈高,弄那么高的围墙干什么?你们家的院墙现在就挺高了,虽说山里有野兽,可什么样的野兽能进到你家院子里?”
    “可我要防备的不是野兽,而是人!”
    何世贵疑惑的看着李紫玉,满脸的不解。他以为李紫玉说的是笑话,可从李紫玉严肃的脸上看出他是认真的。
    李紫玉知道,何世贵肯定理解不了,她也不准备详细解释,她也解释不了。现在只能说个大概。
    李紫玉轻声说:“贵伯伯,我得罪了人,而且是我们这小家小户得罪不起的人。所以,我必须让家成为弟弟妹妹最安全的地方。你接着听我往下说。。。。。。”
    何世贵走到了一边,李紫玉和小山跟了过去。
    李紫玉详细解说了自己的建房计划,这些计划小山也是第一次听到,他听得都呆住了。
    这哪里是建房?分明是建筑城墙嘛。照姐姐的意思,这个工程量太大了!技术难度更是前所未有。
    何世贵也有同感,据他所知,在大叶朝还没有谁建过这样的房子。所以,他一脸为难的对李紫玉姐弟说:“丫头哇,你贵伯伯这几斤几两你知道,这么大的工程我。。。。。。我做不了啊!你找找别人去吧。”
    非常感谢vyt亲打赏的香囊!谢谢!
    谢谢亲们的不离不弃!谢谢亲们的打赏、收藏和推荐!谢谢亲们赏脸看文!鞠躬致谢!我会更加努力更新,以后的故事会更好看,绝不会让亲们失望。

  ☆、第一百零一章 再买地

李紫玉一听心里小小的失望了一下。
    说实话,她还是愿意村里人能承建下来,知根知底的也不会糊弄她,她心里也踏实。
    她忍住心里的失望,笑着说:“没关系贵伯伯,我再找别人吧。咱们镇里要是没有,我就往远处找找。”
    其实,李紫玉并没有建多么离谱的房子,只不过把现代的供热观念揉了进去。
    本来在现代是挺简单的事,可在大叶朝却是闻所未闻,何世贵不敢接也情理可原。
    李紫玉没有多呆,见何世贵给了准话,就带着小山离开了。
    回到家里,西屋里李萝和小欧都在忙着做着各自的新棉衣,李紫玉也没打搅就回了东屋里。
    小文带着小武、小虎和小兰在认真的读书习字,小山进了屋后也无声的加入了进去,一点也不显得突兀。
    李紫玉看看时辰,已经快到巳时中了,也就是现代的上午十点。
    今天是腊月二十二,李紫玉打算做饺子。快过年了,让弟妹们吃的好点也不为过。
    上次集上买的猪肉还挂在墙上,李萝这几天做饭也没动。肥猪肉也没有熬油,已经有些干巴了。
    李紫玉动手开始耗油,动静不大却还是惊动了李萝和小欧。
    娘两个一前一后的从西屋走出来,脸上都有些不好意思。
    李萝上前抢过李紫玉手里的刀,小欧把西屋的锅刷干净了,开始往灶里添柴。
    不一会儿,屋里的各个角落都充斥着浓浓的香气。
    小武在屋里坐不住了,从东屋窜了出来。吸着鼻子问:“哇!好香啊!李萝姨,做什么好饭呢?”
    李萝有些受宠若惊的回答:“四少爷,我在耗油呢。”
    自她们娘两来后,几个孩子虽然并没有明显的排斥,对她们也很有礼貌。但就是感觉走不进孩子们的心里去,让她很是伤感。
    今天是小武第一次很自然的跟她说话,让她惊喜莫名。也让她的心里充满了温暖。
    李紫玉敏感的察觉了李萝的情绪变化。心下一片了然。
    她也知道弟妹们对李萝母女不是很亲近,她也很无奈。人与人之间要想建立深厚的感情,不是旦夕之间就可以建立的。这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心意相通才可能亲近起来。
    她相信弟妹们都是善良的人。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肯定会逐渐接纳她们的。这不是着急的事,只能顺其自然。
    此刻,有了小武带头。小虎、小兰也从东屋跑出来,围在李萝旁边眼睛盯着锅里不错眼珠。
    小兰娇声娇气的问:“李萝姨。好香啊!可以吃了吗?”
    李萝的眼泪差点掉下来,她用一只胳膊抱了抱小兰,哑着嗓子说:“六小姐,待会再吃。你先在一边等着好不好?”
    “好!”
    小虎也仰着脑袋问:“李萝姨。啥会能吃啊?我想吃。”
    李萝平复了自己的情绪,笑着说:“五少爷,你先去玩会儿。等做好了就叫你好不好?”
    “哎!你可快点啊!”小虎蹦蹦跳跳的跑到一边玩去了。
    李紫玉和小山、小文对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疑惑。
    李萝的情绪很不对头。她不仅是对小山异常,对其他弟妹也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情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紫玉把不解压在心底,和李萝母女很快就把饺子做好煮熟了。
    饺子煮熟后,李紫玉就和小山、小文分别给赵清家、杨婶家和何世贵家每家送了一碗。反正今天李紫玉做得够多,送出去也足够一家人吃的。
    饺子是韭菜芽猪肉馅的,冬季很难吃得到,要不然李紫玉也不会去送。看着各家看到饺子后脸上惊喜的异色,就知道饺子送的很值。
    接下来,她家所有的事都离不开村里人的帮忙。如果适当的小恩小惠能让村里人对她们改观,能在遇到事情时帮一把,李紫玉不吝多做一点。
    这顿饺子水灵、鲜香的味道,吃的大家舌头都差点吞下去,人人都吃得肠满肚圆,一脸的满足。
    李萝对李紫玉交好村里人暗暗称道,心里也是很骄傲。几个孤儿在没人教导的情况下,能长成这样,真的是邀天之幸了。
    吃过午饭,李紫玉和小山就去找了赵清,看看牛大川来了没有。
    还好,等李紫玉和小山去时,牛大川早已等在那里。
    牛大川家住石岩镇上,知道李紫玉买地就早早吃了午饭赶了过来。而村里一般人家是吃两顿饭的。
    赵清家因为临近过年,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所以也吃三顿饭。
    赵清见李紫玉姐弟到了,就招呼着周大壮和嘎子一行人到了地里。
    众人轻车熟路很快把地量完了,屋子两边的地说是四亩,实际都能有五亩。
    一亩地还是按一两银子,李紫玉付了四两银子。给了牛大川仍然是十两银子,牛大川推辞着不要,李紫玉硬塞给他了。
    像牛大川这样的人,是李紫玉很想交好的人。这样的人在镇上,三教九流都能说得上话。不交好也不能交恶,谁知道什么时候用得上人家?
    大家回到赵清家,写了两份白契,赵清、小山和牛大川分别签字画押。小山和赵清每人一份,赵清那份作为土地买卖的证据留底,以待村里人质疑时查验。
    两份契约让牛大川去县衙换成红契,也就具有了法律效率。
    牛大川和周大壮、嘎子走后,李紫玉给了赵清五两银子,赵清推托时,李紫玉劝说道:“爷爷,我现在不在乎这几两银子。你也不要说我矫情,我现在真的不像以前了。你就当过年了我孝敬你的,不要再推脱了。”
    赵清脸上闪过几许难堪的神色,什么也没说把银子接了过去。
    他家看着好过,有三十几亩地,还有一个杂货铺,可家里的嚼用也不少。三个孙子都在上私塾,每年的学杂费、书本费、笔墨纸砚都消耗不少钱。
    杂货铺这几年挣的钱,基本都给几个孩子交了私塾的费用了。家里的地除了供用一大家子吃喝,也剩不下多少。
    本来日子照这样也还能维持。可不知为什么,今年杂货铺的收益少了很多,孩子们私塾的费用就得从土地里支出。
    三十多亩地分散在几个地方,一亩地也就产出二百多斤粮食。老大一人在家里累死累活,都不舍得雇人做活。也就农忙实在做不过来,才雇人干活。
    非常感谢书友“八十点”亲打赏的两个平安符!非常感谢书友“收香藏镜”投的月票!谢谢!
    谢谢其它亲的支持和鼓励!谢谢亲们的收藏、推荐和打赏!谢谢米分丝们无怨无悔的支持!鞠躬感谢!

  ☆、第一百零二章 狡兔三窟

李紫玉带着小山从老村长家告辞出来,心里也很沉重。
    老村长是个好人,谁家有事他都尽力为其排忧解难,没有一点私心,这种品性是难能可贵的。
    李紫玉估计老村长可能遇到难处了,而且还是银钱上的难处,要不然刚才他不会接那五两银子。
    按理他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杂货铺和三十亩地的收益,完全能够支撑几个孙子的学杂费。
    但世事无绝对,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等有时间和小花唠唠,知道原因才能知道如何帮扶。
    现在自己有这个能力,她不想老村长因为银钱作难。老村长在她家最难的时候可没少帮她,如果银钱能解决的事,就不算大事。
    李紫玉和小山回到家时,东屋里就小文坐在桌前看书,西屋里却传来叽叽喳喳的说话声。
    “姨姨,我也有新棉衣,有花,可好看了。”
    “姨姨,我也有,哼,我才不要花呢。”
    “好,有花的没花的都好,六小姐和五少爷穿上都好看。”
    “哼,真是小孩子。姨姨,我的新棉衣早就做好了,等过年穿给你看。”
    “好好,姨等着看。”
    “咦?小欧姐姐,你在绣花吗?”
    “对!六小姐,我在袖口上绣朵梅花。你要不要,要不给你也绣一朵?”
    “这。。。。。。我。。。。。。小欧姐姐,你真的给我绣花吗?”
    “当然,你要想绣,现在就可以。”
    “那你等着,我去取棉衣去。”
    只听一阵噔噔噔的脚步声。小兰掀开门帘跑进了东屋里。
    她微微喘着气,对坐在炕沿上的李紫玉说:“姐,我的新棉衣呢?快给我,小欧姐姐说给我绣花,可漂亮了。”
    李紫玉伸手把小兰揽在怀里,用下巴蹭蹭小兰柔软丝滑的头发,问道:“兰兰不喜欢姐姐给你做的棉衣吗?兰兰的棉衣本来就是米分色的花朵。如果再绣花会不好看。会破坏整体的美感。再说,眼看就快过年了,小欧姐姐还没有新棉衣。咱们等下次再做新衣时一定绣上花,好不好?”近期李紫玉在伙食上的提高,最明显的就是大家伙的头发和面色。弟妹们的头发都从原来的枯黄、干涩,变得顺滑油亮多了。面色上也都变得的红润细腻。萌萌的、嫩嫩的,很是稀罕人。李紫玉有时候稀罕的。真想用手好好地揉捏一番他们那嫩滑的脸蛋,过一把瘾。又怕吓着他们,才没有实施行动。
    小兰不懂姐姐说的整体美感是什么,只记住了绣上花不好看。就连忙点头说:“嗯,我听姐姐的,不绣花。”
    李紫玉刚松了口气。小兰却疑惑地问:“小欧姐姐不知道吗?”
    “知道什么?”
    “绣上花不好看啊!姐姐说不好看,小欧姐姐还在绣花呢。还说要给我绣。。。。。。不对啊,姐姐,小欧姐的棉衣绣上花可好看了,为啥我的棉衣绣上花就不好看?”
    李紫玉没想到小兰这么较真儿,只好耐心解释道:“绣花好不好看就得看是啥布料,小欧姐的布料是青色的,绣上花就好看,而你的布料本是就带着好多花,绣上就不好看了。这个,现在说你也不明白,等你长大了,你就懂了。”
    李紫玉不用看也知道小欧在做外罩。外罩的布料李紫玉买的都是青色的,适当地绣些花色会增加一些美感。自己为了图省事,也是为了耐脏,外罩布料统统买的都是青色的。
    以后,有了大小两个小美女,还真的买些别的花色。她已经忘了自己也是女人,也需要适当的打扮。
    小兰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嗯,好吧。我听姐姐的,我的衣服以后也要青色的,我要绣上花,好看!”说完,就又蹬蹬蹬的跑回西屋去了。
    李紫玉一听,暗地里滴了一地的冷汗。这小美女都什么审美观啊?以后还真的注意这点儿。
    安抚住了小兰,李紫玉就上炕琢磨怎么把银钱分开存放。
    小山自回来就坐到了桌前,随着小文练习字帖。这几天因为按照字帖写字,大家的写字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明显的是小文,可能他天生就对写字有兴趣,写字的水平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这本字帖是唐朝书法大家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的赝本,虽是赝本,但对他们姐弟来说也是非常宝贵的。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早年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规规矩矩,气宇轩昂。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因为是颜真卿早年自创书体,所以最适合初学者学习。
    对于大叶朝怎么会有唐隋朝的遗迹,她也很纳闷。难道是隋朝灭亡以后大叶朝的先祖建立了大叶朝不成?李紫玉也不好跟人问这个问题,只好暗自闷在心里。
    小文这些日子对书本的执着近乎狂热,每日除了必须的练武,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李紫玉有时看着既心疼又欣慰。弟弟能这么上进她是欣慰的,可有心疼他用功的过分。她知道小文最懂事,是个心里有城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