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长姐难为-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奶奶又说道:“你呀肯定不知道咋熬,到时我让你大伯母帮你去。”
  “哎!奶奶谢谢你!”李紫玉真的很感动。这个世上都说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对于她们六个孤儿来说,任何一句暖人心的话,都足够她们记一辈子。
  小山眼里也闪烁着激动地光彩,今天的事,让他冰冷、惶惑的心里注入了一股暖流。让他明白,这个世上还是有好人的。
  赵清继续说:“我准备给你找十个人,工钱一般一天是一个人十五文,管两顿饭。。。。。。”
  “爷爷,”李紫玉赶紧截住话头,“我家不管饭,但工钱我们多加十文,您看行吗”
  赵清惊讶的看了李紫玉一眼:“丫头,发财啦?看不出来呀,啥会发的财呀?”
  李紫玉咯咯笑着:“可不是发财啦?我去山上砍柴碰上了一只傻狍子,卖了几两银子,要不我哪来的钱修房啊?”李紫玉知道,她还是把钱的来路说清楚比较好。毕竟几个孤儿大张旗鼓的修房,是很吸引眼球的。要是把心怀歹念的人引来。。。。。。后果不堪设想。
  赵清又嘱咐了几句盖房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熬米汤需要不少柴火呀,预备着热水呀,小心弟妹的安全呀等等,李紫玉都认真地点头答应。
  临出门的时候,赵清的孙女儿小花从西屋跑了出来,这是个天真烂漫的,长的眉清目秀的小姑娘,拉着李紫玉的手急急地说着:“小玉,有空过来找我玩儿啊。我刚就想去找你说话,我娘不让,说你有正经事,那改天我去找你玩儿。”
  “好,小花。有空找你来玩。”李紫玉忙忙的答应,不仅她需要玩伴,弟妹们也需要。
  稍后,赵清带着李紫玉和小山出了家门,去杨世贵家核准木料的事。
  何世贵家在小道南边一个缓坡上,和他哥哥何世祥离得不远,是三间宽敞的瓦房。何世祥和何世贵都是木匠,在村里算是比较富裕的人家。哥俩和瓦匠王瑞庆合着常年在外给人建房,家里也就备着木料、砖石、瓦块、铁钉、铁丝等建筑所需的材料。李紫玉她们去的时候,何世贵正好在家。
  “赵叔,您咋有空儿过来啦?快进来。”何世贵热情地招呼着。
  李紫玉和小山随着赵清走进了何世贵的院子,礼貌的点头打招呼:“贵伯伯!”
  “哎哎,这不是李家的小玉和小山吗?哎哟,长这么大了。我平常不在村里,没想到长这么大了,要不说这日子过得还真快呀。赵叔,还记得我小时候儿我淘的那气。。。。。。你追着打我,一晃儿,我都三十多了,赵叔您也有五十了吧?”
  赵清感慨的点点头:“是啊,今年五十一啦,日子过得还真快呀。”
  李紫玉趁着他俩唠嗑的时间,打量了一下何世贵:这是个长相粗犷、高大魁梧的汉子,从他刚才的待人接物、言谈话语里,知道是个见多识广的人。又扫了一眼院子:三间间量很宽的瓦房,东西各有宽敞的三间厢房。看样子,东厢房住着人。西厢房两间屋塞着满满的木料,另一间放着木工家伙事。覆盖着冰雪的砖石瓦块都很有条理的堆在院子里,一点都不显凌乱。院子的西南角,搭了两间牲口棚,一间里是一头牛,一间里是牛车院子中间已经扫除了一条道,积雪被堆到了两旁。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正在扫通往东厢房的道,见到赵清他们,急忙过来行礼问好:“赵爷爷!小玉、小山。”
  李紫玉和小山也急忙见礼:“大山哥!”
  这是何世贵的长子何大山,今年十八岁,长得五官端正,高高大大的。去年冬天成的亲,娶妻周晓梅,是离羊草沟子村十几里地的小东沟的。听说已经怀了身子,五个多月了。
  何世贵爷俩热情地往屋里让着,外边都是积雪,也不适合谈事。赵清带着李紫玉姐弟俩顺势进了东屋里。
  众人落座后,何世贵的老伴何婶带着儿媳周晓梅上了茶水,上完茶后,周晓梅退了下去。赵清喝了一口茶水,首先开了口:“我今天带着小玉和小山来跟你定三间房的木料,不要太好的,一般就行。她们家的情况你也知道,房子再不修就塌了,不能住人了。你这里木料还全科吧?”
  “全科全科(全科就是齐全的意思),都有,不知啥会用?”何世贵连声答道。
  “也就一两天吧,越快越好,天只要不下雪就动工。”
  “好,到时我用牛车把木料拉过去。”
  李紫玉想问问价钱,看赵清没问,也就没吱声。她想木料到了再付钱也一样。
  从何世贵家出来,李紫玉告别了老村长,带着小山回了家。到家时差不多申时中,到了做晚饭的时间了。
  李紫玉仍旧煮了高粱糊糊,就着狍子下水肉吃了晚饭。灶口里扔里面几块木头,仍旧用那两块土坯砖堵严实。
  看看还有点亮光,李紫玉翻出买来的布头,打算给两个小的先做双棉鞋。虽说有原主的记忆,毕竟两世第一次做鞋。比划了半天,又仔细搜索了一下记忆,也没敢直接下剪子。只好又放下,明天再说。
  这一夜,大家是在盖新房和盖新棉被的双重兴奋中睡着的。想象着不远的将来能住上不漏雨雪的房子,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幸福。
  第二天,李紫玉早早起来,就想去山上看看砍点柴火,毕竟吃两顿饭,早饭得大约巳时中吃(现代上午十点)。她起来时是卯时末(早上七点),三个小时的时间,余出半个小时做饭,还有两个半小时。她想利用这段时间,把盖房所需的柴火砍出来。可没等她出去,小花来了。
  小花拿着针线笸箩,还没进院就喊上了:
  “小玉,在家没?我来了。”
  听到喊声,李紫玉急忙从屋里出来,跑着到了院门前,解开了布条,热情的把她往屋里让:“小花,你来啦?快进屋。”
  小花看着李紫玉解开了布条,知道她家生活困难,懂事的什么也没说。
  两人进到屋里,小花一一和小山、小文、小武、小虎和小兰打了招呼,众人难得见到玩伴,都热情地和她说话,很快玩到一起。
  李紫玉想到要给两个小的做鞋,就虚心的请教小花。小花也毫不吝啬,积极地指点她。在家里,自己的针线活总是让娘亲不满意。现在能教小玉,她满腔的兴奋,特别有成就感。于是,在两个小时里,李紫玉知道了做鞋首先得糊布板,就是把旧布一张一张的用浆糊糊到一块木板上。干了以后,剪好鞋样,用布条锁上边,最少五张布板用浆糊再粘在一起,干了后才能纳鞋底。鞋底纳好后,剪好鞋面,棉鞋还得絮上棉花,把鞋面四周锁上边,再把鞋面和鞋底纳在一起,鞋就做成功了。
  李紫玉打开木箱,从里面翻出旧的不能再旧的旧衣。用掺了点白面的高粱面打了浆糊。在小花的帮助下糊了好几张面板,菜板都被正反两面糊了两张。比着小虎和小兰的脚剪了鞋面,絮了棉花。两人一同忙乎,竟把两人的鞋面做好了。李紫玉通过实践,找到了手上的感觉,简直是一通百通,脑子里的记忆也给力,做出的鞋面,自己满意得不得了。通过记忆,她知道是住的离她家最近的杨婶教她做针线的。杨婶的绣活在村里颇为有名,因接绣活挣了不少银子。娘亲活着的时候,和杨婶最要好,六姐弟也得到了不少杨婶的照顾。
  接近巳时中的时候,小花就回家吃饭了。李紫玉没好意思留小花吃饭,实在是饭食拿不出手。
  早饭或者叫午饭更恰当,李紫玉高粱面里掺了点白面加了点盐,干烙了十几块干饼。即便没有油,孩子们也都乐疯了。这可是饼啊,他们平常高粱面糊糊也就吃个半饱,他们都不敢相信有朝一日能吃上饼。这顿饭,吃着没有油的干饼,就着热水,吃的那叫一个香甜。就是抠门的小山,也没说什么。
  李紫玉心里热血翻滚,她的弟妹们满足度数也太低了。吃顿杂面饼就这么高兴,他们也太可怜了。不行啊,还得想法子,咋着得吃饱饭吧。可想啥法呢?李紫玉发愁了。
  

第十章 修房前奏
更新时间2015…6…1 20:52:58  字数:3520

 李紫玉想了半天,也没想出辙来,干脆就不想了。想着修房子需要不少柴火,就打算砍点柴火去。小山知道后就说一起去,李紫玉想着只是砍柴就在浅山,也不危险,就同意了。
  姐弟俩嘱咐了小文好好看家,照顾好弟妹们。怕小花来就没有锁门,只嘱咐小文从里面插上门。她们这样不是防备村里人,主要的是离山近怕有野兽闯进来。虽说还从没有野兽下山来,但也要预防万一不是。
  姐弟俩顺着房后那条小道上了山,虽说小道被冰雪覆盖,姐弟俩还是踩着厚厚的积雪走了上去。脚上的棉鞋因为早就漏了渗进了雪,冰凉凉的,双脚冻得生疼,姐弟俩却全都恍然未觉的走着。李紫玉背了一只大竹筐,竹筐里放了几根麻绳,仍旧拿着那把斧子。小山背了一只小竹筐,拿了把镰刀。在山脚,李紫玉用斧子砍了两根木棍,姐弟俩一人一根拄着,防止跌倒。
  风雪后初停,整个山林一片白雪茫茫,低矮的树丛变成了晶莹的树挂,高高的树干连着枝条就像一幢蓬蓬松松的雪房子,四周洋溢着清冽的气息。吸一口气再吐出来,呼出的气就会变成冰凌,挂在头发、眉毛、眼睫毛,一会儿眼睛就会糊住挣不开,用手揉揉才能再看清东西。
  姐弟俩在浅山附近挑着那干枯的树枝,很快就砍了一大堆柴。李紫玉给小山装了一小捆,约莫二十斤。嘱咐他早早回去,她想去里面再看看去。谁知小山说啥也不回去,非要跟着去。李紫玉见他态度坚决,想想就同意了。让他见识见识也好,她不能总护着他们,多些经历也长些见识。
  把柴火放在原地,等回来再背回家,姐弟俩就进了山。
  沿着上次走过的路,李紫玉带着小山来到了沼泽地。她指着那一大片芦苇丛,认真的叮嘱道:“看到了吗?看着挺美吧?进去就死定了。里面是沼泽地,记住这里,千万不要进去。”
  小山疑惑地问:“啥是沼泽地?”
  “沼泽地就是里面是没有底的泥浆,人或者野兽只要进去,一会儿就会没顶,越挣扎越下沉得快。所以,千万要远离这里。”
  小山认真的记住周围的环境,随着姐姐离开了这里。
  姐弟俩边走边观察着四周,树林里到处都被冰雪覆盖着,间或有冒出头的草尖顶着雪帽立在雪地里。别说野鸡、野兔,连只鸟的影子都不见。
  李紫玉辨别了一下方向,带着小山向右边走去。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上次的那片开阔地。不知是不是李紫玉的错觉,她感觉这里的雪好像不大。这片地上的雪薄薄的,这里好像也比外面暖和。李紫玉决定等一下,就带着小山躲到了上次那棵大槐树后面。说来还真是运气好,刚躲好,两只饿极了的野鸡进入了视野。李紫玉悄悄地拿过小山手里的镰刀,瞄准了两只野鸡,手里的斧子和镰刀同时扔了出去,两只野鸡扑楞楞的就倒在了地上。
  小山看的眼都直了,欢呼一声就跑了出去。拎起两只野鸡,欢喜的笑着,崇拜的看着姐姐。
  李紫玉微微笑着,把两只野鸡扔到了竹筐里:“好啦,咱们回去吧,有收获就行。”于是姐弟俩转身就往回走,刚下了小山坡,就见一只灰色的兔子探头探脑的从一颗树后钻出来。李紫玉手起斧落,斧子柄准确地扔到兔子头上,兔子应声而倒。
  小山直接就傻眼了,跑过去拎起兔子,奇怪的看了又看,兔子身上一个伤口也没有,兔子却真的死了。
  李紫玉接过兔子仍旧放到竹筐里,特淡定的继续往林外走。
  小山在后面亦步亦趋,嘴里不停的说着:“姐,你太厉害了!你教我吧,我要学。”
  “好,回去了再说。”
  姐弟俩回到堆柴火的地方,分别背上一大捆和一小捆柴火,径直下了山。回到家时,发现小花安静地坐在炕上,正纳着鞋底,而且都纳了两只了。小文和小武、小虎、小兰,都静静地围坐在一边。
  李紫玉和小山把竹筐放下,抱歉地说:“小花,我以为你不来了。。。。。。”
  小花打断她:“行啦,说这些就外道了。我知道你忙,不像我似的,啥事儿没有。我就是看你太累了,想帮帮你。”
  李紫玉感激的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小花突然一拍脑门,叫了起来:“看我,正经事差点忘了,我爷爷说,后天给你家修房,人都找好了,让我告诉你。”
  李紫玉惊喜的笑起来:“太好啦!替我谢谢爷爷。”
  李紫玉将柴火堆在一边,洗了手,两人也上了炕。李紫玉就也拿起鞋底纳了起来,不时的向小花讨教几句。等到天渐渐黑了下来时,四只鞋底竟纳完了。
  李紫玉说不出心里的感激,连连向小花道着谢:“小花,真的谢谢你!要是我自己做,几天也做不完。”
  小花不好意思的瞪了她一眼;“跟我客气啥?夸的我都不好意思啦。好啦,我家去啦,你做饭吧。”
  李紫玉把小花送到门口,看着她走下山坡,在冰雪中远去的背影,默默地把这份情谊记在心里。
  因为上顿吃的是杂面饼,李紫玉晚饭做了高粱糊糊。吃完饭,一家人早早洗洗睡了。
  第二天辰时初,李紫玉背着装有野鸡、野兔的竹筐,和小文去了县城。上次因为下雪没能去成,这次就带上了他。路上冰天雪地的,背着个小竹筐的小文却欢喜的始终咧着嘴角。辰时中的时候,姐弟俩进了县城。
  因为雪停了,街上两边的铺子开始热闹起来,街上的行人也渐渐增多。第一次进城的小文的眼睛都不够看了,本是文静的孩子,现在却兴奋的满脸放光,看着啥都新鲜。嘴里不时地说着:“姐,看那边,有卖糖葫芦的。哎,那边还有卖煎饼的、卖粘糕的。。。。。。”
  李紫玉笑眯眯的听着,顺着华庭街,熟门熟路的去了日日红酒楼。
  酒楼门口,小二花生仍旧在迎来送往,热情的声音让人有宾至如归之感。看到李紫玉,花生热情地迎了上来:“小姑娘,你可来了。我们掌柜的把眼睛都盼蓝了,您快里面请。”
  李紫玉暗暗点头。从小二花生的身上,足以看出酒楼背后老板不俗的经营眼光。虽说她不懂做买卖,但她是顾客呀,而且还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在有钱人眼里低贱的顾客。面对破衣烂衫的自己,小二的眼睛里没有歧视,只有同情。说明酒楼背后的老板,人品上是个很正的人。
  此时,酒楼三层一个豪华包间里,一个十几岁的男人,不,应该叫男孩才对。男孩优雅沉静的端坐在凳子上,一头乌黑茂密的头发披在肩上,穿着一袭绣着绿纹的紫长袍,五官轮廓分明,古铜色的皮肤,一双深邃的眼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精光,让人不可小觑。酒楼掌柜的吴凡毕恭毕敬的站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出。
  任逍航左手摩挲着一只紫砂陶茶杯,茶杯里是新沏的普洱。右手轻轻的敲击着桌面,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无形中让屋里的温度都下降了几度。
  “有什么异常的情况吗?”
  “暂时没发现。”吴凡恭敬地答道。
  “不要掉以轻心!近几年辽国动作频繁,暗地里向我朝渗透了不少奸细。虽说拔掉了不少,但也有隐藏深的,特别是在这边陲重镇,要时时刻刻保持警醒。”
  “是!”
  “好啦,你下去吧。”任逍航摆了摆右手。
  吴凡暗自松了口气,鞠了个躬,轻轻地退出了房间。
  任逍航坐在三楼,无意识的向下望去,正看见李紫玉和小山往店里走,不禁眯了眯眼睛。吸引他的不是两人破旧的穿着,而是那女孩子沉稳、干练的气质。什么样的家庭能养出这样的女孩子?看样子家境并不好,却仍有这样从容的气度,嗯,有点意思。
  李紫玉正往酒楼里走着,忽然感觉到异样,机警的向上看去,恰恰好任逍航向下看来,两人的目光对个正着,彼此都是一怔。
  李紫玉感觉到的是一道穿透力极强的目光,犹如在暗处窥探的猎豹,让她感觉到了危险。不过又细一想,目光并不邪恶,也就没放在心上。也是,她现在有啥让人惦记的,一个在生存线上挣扎的人,对谁能有威胁?
  任逍航对李紫玉的感觉却像是一条机警的猎犬,警惕而敏感。看她进酒楼的样子,像是卖东西的,也许吴凡知道是啥情况。
  李紫玉带着小文刚走进酒楼,吴凡就从二楼下来了。两下一见面,吴凡就惊喜的连连说:“小姑娘,我正念叨着呢,你就来了,这次有什么好东西?”
  李紫玉带着小文向吴凡行礼,并介绍:“小文,这是吴叔叔,是这家酒楼的掌柜。吴叔叔,这是我三弟。”李紫玉也是从那份合约中知道了吴凡的名字。
  小文礼貌的叫道:“吴叔叔!”
  “哎哎,好孩子。这么小就出来帮你姐忙,真是好孩子。”
  李紫玉有些抱歉地说:“吴叔叔,这次没啥好东西,就打了两只野鸡、一只野兔。您看。。。。。。”
  “不错不错,这野物来得正是时候,叔叔一定给你一个好的价钱。走走走,咱们去后面。。。。。。”
  李紫玉他们刚来到后面,闻着风的吴胖子、赵头儿就从厨房里双双跑出来,把李紫玉围在中间。
  “小丫头,又拿了啥好家伙?”
  “我看看,野鸡?好好好,我今天就来一个小野鸡炖蘑菇。”
  “你就知道这一道菜,我的才是招牌菜,清蒸人参鸡。”
  “你知道什么呀,我这才是招牌那,那什么,兔子归我了啊。”
  “凭什么呀?你也太霸道了。。。。。。”
  。。。。。。
  李紫玉惊奇地看着这一个胖子一个瘦子像俩个小孩似得吵个不休,而旁边的吴凡似是习以为常,招呼旁边的一个叫小四的过称。
  两只野鸡,一个三斤二两,一个三斤五两,算是四十文一斤一共是二百六十八文。野兔算五十文一斤,八斤四两,四百二十文,共计六百八十八文。
  吴凡将铜板装在了一个荷包里,递给李紫玉:“诺,拿着吧。以后有了野物,记得先给吴叔送来,保证给你个好价钱。”
  “嗯嗯,谢谢叔叔,小玉记下了。”
  姐弟俩礼貌地告别了吴凡,走出了酒楼。
  

第十一章 修房啦
更新时间2015…6…2 17:51:20  字数:3634

 吴凡送走了李紫玉姐弟,就见从角落里出来一个穿黑衣的男子,对着他往上指了指。吴凡点点头,转身上了三楼的“紫云斋”。“紫云斋”是专门为任逍航装修的,地板和桌椅采用的是低调的暗银红色的小叶紫檀。木地板上铺着几何图案的波斯地毯,角落里是一盆常春藤。常春藤枝蔓细密,长长的枝叶或攀援而上或垂挂而下,姿态优美,任逍航非常的喜欢。
  吴凡走进了屋里,恭敬的问道:“大人,有何吩咐?”
  任逍航问:“刚才那个小丫头是谁?”
  吴凡愣了愣,马上回答:“李紫玉。”
  “哪里人?家里情况如何?父母是干什么的?做何营生?”
  “大概是附近村里的人,好像是猎户。。。。。。”吴凡被任逍航问蒙了,他不知道任逍航为何对李紫玉起了兴趣。李紫玉虽说五官长的还算清秀,但干干巴巴的还没张开呢。大人要问,他只好尽力查清。“大人,在下这就去查。”
  任逍航沉吟了一下,摆摆手:“算了。。。。。。”
  李紫玉带着小文走在大街上,看着才七岁的弟弟已经收起了初进城里的雀跃,懂事的跟在她身边,心里很不是滋味。
  “小山,走,姐带你去买煎饼。”
  小文听了不自禁的吞了口口水,却懂事的拒绝说:“姐,不要买,我不想吃,留着修房子吧。”
  “不光给你吃,”李紫玉脚步不停的往前走,“咱们一人买一张,也尝尝白面饼啥滋味儿。”
  此时,华庭街上人流如织,街边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李紫玉留心观察,卖干货的不少,什么核桃、榛子、大枣、花生、松子、瓜子等,竟没有发现卖板栗、蘑菇、木耳的,这让她隐隐有些兴奋,是不是说明这个朝代这些食物还没发掘出来?不知是能吃的?她身后可是守着大山呢,找找也许能找到。而且,卖菜的也很少。有几份卖白菜和萝卜的,还贵得离谱。也不怪李紫玉家里连咸菜都没有,有限的土地只能是种粮食,哪里还有地方种菜?腌咸菜盐就用不起,再说也没菜可腌。也许她可以试试冬天种菜,前世她家里就有几个蔬菜大棚,可想想前期的投入,她压下了心底的兴奋,带着小文到了煎饼摊子前。
  “煎饼多少钱一张?”
  “三文一张,小姑娘要几张?”
  “给我来六张。”
  “好叻。你等会儿,马上就好。”
  摊煎饼的是一位三十余岁的妇人,穿着干净整齐,腰里系着一条围裙。煎饼摊子上,李紫玉意外地看见了葱花。刚才一路走来,她都没看见卖葱的。忍不住就问:“婶婶,你这葱是自己家的还是买的?”妇人一边忙活着一边回道:“哪里买去呀,这是我家里院子里自己种的。种的多了没吃了,就存下了。”李紫玉点点头,葱在冬季里是最好保存的。
  其实,所谓煎饼,不过是白面里搁了盐、葱花再加上水,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