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杏霖春[封推]-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方脸上失落的神色极为明显。
    她来打官司,岑府自然会派人来陪着。李嬷嬷还以为她是担心苏慕闲走了,审案时会出状况,出言安慰了她几句。
    苏慕闲离开衙门,直接去了专门卖家俱的那条街,再让下人一个个店铺地寻找岑子曼等人。
    “表哥,你怎么来了?”看到苏慕闲,最高兴的是岑子曼。
    夏衿也诧异地回身望了过来。
    苏慕闲深深地看了夏衿一眼,从怀里掏出几张银票,递过去:“我曾借过夏姑娘银子,今天是来还银子的。”在这人来人往的地方,他倒不好叫夏衿为“阿衿”。
    看到苏慕闲宽大手掌里的银票,夏衿蹙眉想了一下,才想起苏慕闲第二次被人追杀,她救了他,又教了他一些藏匿、追踪功夫后,因为他身无分文,便给了他二百两银子。
    “没这么多,当时只借了你二百两。”她从他手里抽出两张,心里倒是挺高兴。
    因为她来京城时太过匆忙,也没准备,身上只带了三百两银子。不用钱时还觉得挺富余,但来看了家俱,便觉得这三百两银子不够了。
    家俱不是衣服,用旧了随便扔了或是送人。这东西一用就是十几甚至几十年。现在夏衿有钱了,当然得给家里买好的。但太后赐的宅子太大,把各种厅堂、房间摆上家俱,花费不是一般的大。三百两银子,连定金都不够。夏衿又不想让岑子曼知道她缺钱,否则岑家有可能会送整堂家俱给夏家。
    苏慕闲送这二百两银子,倒正合适。L

  ☆、第二百三十八章 问

因为要铺家俱的屋子太多,夏衿的眼光又挑剔,这家俱足足挑了一天,才把所有的家俱都订好,让人送到夏宅。
    中午是苏慕闲在附近酒楼请她们吃的饭。
    待在酒楼里坐下来,岑子曼用手肘拐了拐夏衿,悄声笑道:“喂,发现没有?桌上有一大半都是你喜欢吃的菜!”
    夏衿张眼一瞧,还真是。
    她不由得看了苏慕闲一眼,正对上苏慕闲那双漆黑深邃的眼眸。她连忙将目光收回来,却听到岑子曼的一声轻笑。她面上不动声我,却在桌下踩了岑子曼一脚,绣花鞋没有高跟鞋给力,她还在上面碾了两碾。
    “啊呀,我的脚,疼死我了。”岑子曼夸张地叫了起来。
    “怎么了怎么了?”夏祁伸手就要把桌布给掀开,想看看岑子曼的脚是怎么一回事。
    岑子曼脸上一红,连忙用力拽住桌布,不让夏祁掀开:“没事没事,刚才不小心踢了一下桌脚,现在没事了。”
    女人的脚哪能被男人轻易看了去?
    夏祁看岑子曼脸红,才反应过来。当即脸也红了,嘴里道:“没事就好,小心些。”
    夏衿看着这两只秀恩爱,抿着嘴正偷乐呢,不想那边苏慕闲就夹了一筷子菜到她碟子里,道:“上次我见你喜欢吃这道油焖笋,今天特意点了。你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夏衿只得道了一声谢,低下头去吃东西。感觉到苏慕闲注视的目光,那天晚上的异样感觉又涌上了心头,她不由得也红了脸。
    苏慕闲见状,心里暗喜。手上再接再励,继续将夏衿喜欢吃的东西都夹到她面前的碟子上。
    也难为他,夏衿只那晚在他府上,跟他同桌吃过一顿饭,他就能清楚地记得夏衿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
    夏衿前世又没谈过恋爱,今生即便原先跟罗骞有过一段暧昧。也从未在一起吃过饭。罗骞为人略微正板。又因自己母亲不同意亲事,在行为上不敢越雷池一步,生怕唐突了夏衿。显得对她不尊重,所以在一起时,一向正正经经,从来没有过亲昵举动。所以苏慕闲这个举动。不知不觉中就触动了夏衿心底里那一处最柔软的地方。
    一个女子,不管再能干。再女汉子,在男女相处时,依然是愿意让男子呵护照顾的。
    岑子曼跟夏祁甜蜜之余,也不忘顾及一下闺蜜。待她察觉到夏衿和苏慕闲之间这一点微妙的感觉时。不由得心里一喜,越发觉得以后要多一起出门,给夏衿和苏慕闲制造相处机会。
    这顿饭四人吃了足有大半个时辰。夏衿前所未有地感觉别扭。
    苏慕闲那边有公事,不能在此久留。吃过饭把他们送到家俱铺子前。便又匆匆离开了。
    傍晚看着铺子伙计将家俱送到夏宅,再一一摆放妥当,岑子曼才和夏家兄妹一起回了家。
    “姑娘。”夏衿一进门,董方就迎了出来,帮她打起帘子,又泡上茶来,神色却是不安,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怎么,你家那官司出问题了?”夏衿问道。
    “没有。”董方摇了摇头,转过头去看了清影一眼。
    清影是个极有眼见儿的丫鬟,见状忙笑道:“姑娘累了一天,先沐个浴再吃饭吧?奴婢去叫人准备热水。”说着掀帘出去了。
    这时董方才轻声道:“姑娘,罗夫人今天去了郑府,给罗公子退了亲事。”
    “哦?”夏衿很是诧异。
    罗夫人的病虽说好得差不多了,但再怎的也得休养两日再出门吧?她这样病都还没痊愈就跑去串门子,又是为哪般?
    董方见她没想明白,提醒道:“听说,宣平候爷他们后日就开拔。”
    将这两句没多少关系的话联在一起想一想,夏衿就明白了。
    合着罗夫人这是想把亲事给处理妥当,好让宣平候府的人把消息带给罗骞。没准罗骞听到说郑家的亲事已退,又知道罗夫人生病期间她衣不解带地伺候,心里生出希望,就找借口跑回来了。
    夏衿刚把这件事想明白,董方那里又抛出一个消息:“岑府有个护卫快马加鞭送了信来,说老爷和夫人已到四十里铺,明日中午就能到京城了。”
    “真的?”纵是估计父母这两日能到,听到这个消息,夏衿仍然十分惊喜。
    董方见夏衿光顾着惊喜,并未想到别处,只得再次提醒:“姑娘,没准老爷、夫人一来,罗夫人就向你家提亲呢。”
    “嗯?”夏衿一愣,抬起眼看向董方,片刻后才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董方见夏衿明白了,这才松了一口气。犹豫了片刻,轻声劝道:“姑娘,虽说罗公子不错,但跟武安候爷比,还是差的不是一丁半点。您……您不会选罗公子吧?”
    夏衿盯着董方,眼睛一瞬不瞬,直到把董方盯着神色慌张,咬着唇低下头去,再不敢看她,这才收回目光,冷冷道:“这件事,不是你该操心的。”
    “是,姑娘。”董方低头应声。
    “出去。”
    “是。”董方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夏衿坐在那里思忖片刻,这才端起茶杯饮了一口,放下茶杯时,目光坚定有神,似乎拿定了什么主意。
    在外面累了一天,夏衿沐了浴,吃过晚饭便睡了,并没有去罗夫人那边给她把脉。
    如果夏岑两家不准备议亲,凭着夏衿对岑府的恩情,宣平候老夫人完全可以把夏家新宅的家俱、用品包下来,并叫下人办理妥当,不让她出一文钱。
    可现在两家既要结亲,再这样馈赠就不合适了。得知夏衿挑齐了家俱,第二日宣平候老夫人便将夏衿叫了过去,对她道:“你父母上京,所带的下人恐怕不多。大家初来乍到,旅途劳累,也没精力和时间去张罗各种物事。我这几日,已叫你伯母把被褥、帐子、各色窗纱、帘子准备好了。你等会儿去看看,如果感觉适合,我就叫下人去帮你们装起来。家里还有些多余的杯盏碗碟,你们拿去用着。等你们空闲了,再添些合意的就是。”
    这些东西并不值多少钱,但费的功夫却大。而且宣平候府家底厚,随便拿出些东西都是精美上档次的。夏衿拿着钱到街上去买,也不一定能买到这么好的。
    这是既顾全了夏家的面子,又帮了夏家大忙。宣平候老夫人这体贴周全的行事风格,让夏衿十分佩服。
    她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道:“多谢老夫人想得周全,我代母亲先谢谢老夫人。”
    夏衿这大大方方的态度,最得宣平候老夫人的喜欢。
    她扶起夏衿,按着她的肩膀让她坐下,又道:“你是个有主意的孩子,在你娘到之前,有一件事我便不得不先告予你知晓。”
    夏衿抬起眼来,注视着宣平候老夫人,心里好奇是什么事让宣平候老夫人如此郑重。
    “罗夫人昨日去郑家退了亲。回来后,她来找我,托我给她作媒,欲聘你为罗家媳。”
    宣平候老夫人看着夏衿的眼睛,继续不急不缓地道:“不过,我拒绝了。”
    夏衿愕然。
    罗夫人托宣平候老夫人作媒不奇怪,她奇怪的是宣平候老夫人会拒绝这个请求,而且还把这事告诉给她知道。
    看到夏衿面露惊诧之色,宣平候老夫人暗自点头,又道:“当初曼姐儿出了事,我们第一个考虑的不是令兄,而是苏慕闲那孩子。”
    她叹了一口气:“不是我们觉得你家门第低,而是闲哥儿那孩子的为人我们更了解一些,曼姐儿嫁给他,日子必然会过得舒坦。而嫁到你家,毕竟要伺候公公婆婆。你父母和你哥哥的为人,我们相处日浅,了解不深。你是个明白孩子,想来我们做长辈的顾虑,你能理解吧?”
    夏衿点点头:“我明白。”她抬起黑漆漆的眸子,“我只是不明白,老夫人您为何跟我说这些。”她就不怕夏家人心存介蒂吗?
    “一来这亲事是曼姐儿自己请求的,她直言要嫁给你哥哥,并不赞成跟闲哥儿的婚事,你们知道此事只会对她更好,不会心存介蒂。二来……”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望向夏衿的眼神满是笑意:“苏慕闲那孩子拒绝了我们的提议。他说他心有所属,不能娶曼姐儿。”
    夏衿心里一跳,脸不由自主地红了起来。她赶紧低下头去。
    她发现这段时间她特别容易脸红,这真不是一件好事。她的情绪为何不受控制了?
    “这也是我不给罗夫人做媒的原因。”宣平候老夫人继续道,“闲哥儿那孩子可怜,明明父母双全,却从小在寺庙长大。好不容易长大被接了回来,父亲病死,母亲和弟弟为了私心竟然派人追杀他。如今偌大一个武安候府,只有他一个主子和十几个下人。我这心啊,想起他就觉得心疼。”
    她伸出手,慈爱地抚着夏衿乌黑油亮的头发,问道:“这两桩亲事,你到底是怎么想的,说给我听听。虽说这事由你父母作主,但罗夫人和闲哥儿跟我都关系匪浅,你又是曼姐儿未来的小姑子。知道了你的想法,我也好提前预防一下,免得闹出什么不愉快来,大家都下不来台。”L
    

  ☆、第二百三十九章 父母到了

她本以为会在夏衿脸上看到低头的娇羞,一如其他女孩儿一样。然而夏衿眉头微蹙,如墨的眸子直直地望着她,倒是让宣平候老夫人怔了一怔。
    “对不住,老夫人。”夏衿黑白分明的清澈眸子里,一片坦然,“我现在还做不出决定。或许说……”她顿了一顿,一字一句咬字清晰,“在罗公子平安回来之前,我不能做决定。”
    她抬起头看向别处,脸上露出无奈的神色:“不知罗夫人跟你提起过没有,罗公子是为了想要娶我,不同意郑家那门亲事,才去的边关。他在边关出生入死,我却……”
    她低下头去:“我如果在这时候跟别人订亲,会良心不安的。”
    宣平候老夫人的脸上慢慢绽放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她抚了抚夏衿的头发,眼里的慈爱比刚才更盛:“我总算没有看错你。”
    她叹了一口气:“闲哥儿是我的侄孙,又是可怜孩子,所以我帮他说话。但骞哥儿一介书生,却能上战场,英勇杀敌,作为将门女人,我打心眼里喜欢他、佩服他。两个都是好孩子,你选哪一个祖母都祝福你。只是现在,确实不是谈这个的时候。”
    “我明白,谢谢老夫人。”夏衿感激地道。
    她终于知道宣平候老夫人为何要插手此事了。她不是真的好奇她想要嫁给谁,而是因为罗夫人把这事提到日程上来,明日就提亲,宣平候老夫人担心她被陷入被动,所以提醒提醒她,让她有个心理准备。
    选苏慕闲。会让知情的人觉得她凉薄。毕竟罗骞是为了她去的边关。那边出死入生,沐血奋战,这边她去跟别的男人勾勾搭搭,像什么话呢?可选罗骞,在长辈们看来也是极不妥当的。因为谁也不知道罗骞在边关会怎样。如果死了,她就成了望门寡;要是残了,她就得伺候他一辈子。不管是哪一种。她的人生都摆满了杯具(悲剧)。
    在回答宣平候老夫人的时候。她倒是没想那么多。如果她真的喜欢罗骞,非他不嫁,即便他残了。她也愿意嫁给他一辈子;如果他死了,她也会为他守孝三年。所以宣平候老夫人顾虑的那一点,她从未考虑过。
    可是她对罗骞的喜欢并未到那地步。因为担心在感情上受伤害,她总是把自己龟缩在硬壳里。感觉到罗骞对她的深情。她曾试探性地把触角伸了出去,想要尝试爱一回。但随即罗夫人反对。两人成亲的希望渺茫,她立刻就把触角缩了回来,将感情抽离,在接下来的相处中她始终很理智。
    所以后来分手时。她并不觉得痛苦。
    在其他事情上她杀伐果断,但在感情上,她从来不是个勇敢的人。前世父母的婚姻留给她的阴影太深。重生到对女性更为苛刻的古代。她不得不更加小心。
    而对于苏慕闲,从以为他想娶她只是因为负责任或是报恩。到感觉到他是真心喜欢她,这其中经历了一个过程。确定他是喜欢她,她才认真的考虑是否可以嫁给他。而这时候,罗夫人却带来了罗骞为了她去边关的消息……
    她暗叹一声,收回思绪,站起来对宣平候老夫人敛祍一礼:“如果老夫人没什么事,我就回去了。”
    “去吧。”宣平候老夫人也站了起来,“别发愁,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说。我可是一直把你当亲孙女看的。”
    “多谢老夫人。”
    待夏衿的身影消失在院门口,里屋里才出来一个人,却是事先躲在里间的岑子曼。
    “怎么样?这下放心了吧。”宣平候老夫人对她嗔道。
    “放心?”岑子曼睁大眼睛望着自家祖母,“为什么放心?她又没选表哥。”
    宣平候老夫人摇摇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想来连夏衿她自己都没明白自己的心。她在临江的事,我都知道,也听你表哥提起过一些;这段时间我也注意观察过她。明知给皇上治病会有许多麻烦,一旦治不好就会有杀身之祸,但她仍出手给皇上治了,而且治好后并不提要求,可见她是个侠义心肠,淡泊名利之人。这样的人,如果她真想嫁给罗骞,战场上的危险根本不在她的考虑之列。她是个聪明人,一定知道这时候答应下罗家的亲事,要比等罗骞功成名就后回来再答应要强,起码罗夫人对她的态度就会好很多。但她没有!可见,她并不想嫁给罗骞。”
    “那这么说,她喜欢的是表哥了?”岑子曼喜道。
    宣平候老夫人摇摇头:“这倒不一定。这孩子对待感情太理智,不是那等看到别人条件好,又愿意娶她就动心的人。你表哥想要抱得美人归,还得继续努力。”
    “不管怎么说,这对表哥来说也是个好消息。”岑子曼说着就要跑出去,“我写信跟表哥说一下。”
    “曼姐儿。”宣平候老夫人一把拉住她,“这件事,你别插手。”
    “为什么?”岑子曼不乐意了,“我觉得她嫁给表哥比嫁给罗公子好。那罗夫人以前可是嫌她门第低,配不上她儿子。现在有求于她才对她好。往后成了亲,还不知道怎样搓磨她呢。”
    “你跟夏衿也相处这么长时间了,应该知道她是个极明白极有主意的人。跟谁成亲、不跟谁成亲,这件事你还是让她自己想清楚的好。否则以后夫妻俩不和睦了,她没准会在心里埋怨你。毕竟你以后是她嫂嫂,是一辈子都避不开的实在亲戚。不比朋友,不喜欢了,可以少来往或是不来往。”
    岑子曼嘟了嘟嘴,没有说话。
    “好好听祖母的话!祖母还能害你不成?”宣平候老夫人拍拍她的手。
    夏衿出了宣平候老夫人所居住的正院,就要去书房叫夏祁,好一起去夏宅看看,就听岑府下人来报:“夏姑娘,夏老爷和夏太太到了。刚进大门。”
    “啊?这么早?”夏衿一阵惊喜。
    从四十里铺到京城虽不是很远,坐马车最多一个时辰,但进了城后还得再走半个时辰才能到宣平候府,算算时间,她以为父母定然得中午才能到呢。
    却不想这会子就到了。
    她忙转了个方向:“我去迎迎他们。”
    夏祁所住的外院离大门近,待她走到外面时,夏祁已跟夏正谦、舒氏一起往里走,到了二门处了。
    萧氏听得下人禀报,也迎了出来。
    夏衿只得挽着舒氏的胳膊,听她们寒喧。
    “院子早已给你们准备好了。那个院子面积够大,旁边带着两个小院。如果祁哥儿和衿姐儿想要搬过去跟父母住,也是使得的。”萧氏道。
    “这个……”舒氏转头看向夏衿。
    “不用了伯母。”夏衿笑道,“我们的宅子都收拾妥当了。择日不如撞日,待我爹我娘给候爷和老夫人见了礼后,我们就一起搬到那边去。”
    萧氏跟宣平候老夫人婆媳相得,早上罗夫人请宣平候老夫人保媒的事,她也是知道的。如果夏家不想允婚,夏家夫妇和罗夫人住在一个宅子里,便多有不便。再说,她还想在丈夫出征前把夏祁和岑子曼的婚事订下来呢。夏家夫妇住在岑府里,议亲就不方便了,容易让人误会夏祁要入赘岑家。
    “来日方长,我就不跟你们客气了。”她爽快道。
    宣平候岑毅和世子岑长安都在军营里,家中只有女眷。但两家马上就要成为亲家,此时也就不用避讳那么多,萧氏直接将夏家夫妇带到了正厅。
    宣平候老夫人早已得了下人禀报,到那里等候着了。
    双方又是一阵见礼寒喧,夏家夫妇送上临江土仪,这才到了萧氏为他们准备的院子梳洗歇息,准备吃过午饭就过夏宅去。
    “爹、娘,我要跟你们说一件事。”夏衿待父母梳洗出来,便将岑家欲要把岑子曼许给夏祁的事跟他们说了,道,“明日候爷和世子就要出征了。老夫人想在他们出征前把哥哥和阿曼的婚事给定下来,免得他们挂心。你们觉得呢?”
    夏正谦和舒氏听了又惊又喜,同时又觉得不可思议。
    舒氏疑惑地问:“这事……真的能行?咱们家的门第,配不上岑姑娘吧?”
    这可是候府的嫡女呀,多尊贵的身份!这样的人会嫁给夏祁?他们倒不是说自家儿子不好,而是当初罗家不过是六品小官,就觉得夏衿只配给罗骞作妾,白通判一个庶女许给夏祁,就觉得是天大的恩赐。这巨大的反差,实在让她实在不敢置信!
    夏衿转头看了夏祁一眼,见他点了点头,便将猎场上的事和彭家退亲的事说了一遍。关乎夏祁的终身大事,这些事是不能瞒着夏正谦和舒氏的。
    当然,彭家疑似谋反的话她没有说。
    听完事情的始末,舒氏才松了一口气,对夏祁道:“虽然岑姑娘订过一轮亲,又是这样才嫁给你。但可不许你看轻了她去。金尊玉贵的候府大小姐,即便退了亲,名声受损一些,但过了这阵风声,凭岑府的权势,再为她选一门门当户对的好亲事,是不成问题的。她能答应嫁给你,岑府上下也同意这门亲事,绝不是情势所逼,而是他们看重你的缘故。你可要好好对待她。要是让我知道你有一点轻慢之心,我是饶不了你的。”
    夏祁唯唯称是。
    廊下,静立着的一个婆子轻轻下了台阶,往宣平候老夫人院里去。L

  ☆、第二百四十章 邵家也到了

夏衿好不容易等舒氏从夏祁的婚事上平静下来,准备跟她说说罗夫人提亲的事,好作个防备,却不想还没开口呢,就听到有丫鬟进来禀道:“罗夫人听闻夏老爷、夏太太到了,便说过来看一看。不知夏老爷和夏太太这时是否方便?”
    “罗夫人?”舒氏和夏正谦面面相觑。
    “怎么了?”夏衿见他们表情怪异,忙问道。
    “你上京没两天,罗夫人就冲到家里来,说罗公子留书离家,去边关从军去了。她问你在哪儿,我们告诉她你被宣平候老夫人接到京里来了。没过几天,她便也上京了。”舒氏说着,关切地看着女儿,“怎么,她到了京城一直住在宣平候府?她对你有没有怎么的?”
    夏衿听这话里的透露出来的信息,问道:“她那天冲到家里去,是不是又对你们恶言相向了?”
    舒氏叹息道:“她就这么一根独苗,看得跟眼珠子似的。这一下去了边关,死生难料,情绪激动在所难免。都是作母亲的,我能理解她的心情。”
    她说着,试探地看向夏衿:“怎么听罗夫人说,罗公子去边关,是为了你?”
    说起这事,夏衿颇有些烦躁。这“为了她”三个字,跟一座大山似的压在她的心口。要是罗骞在战场上有个三长两短,这座山就得压她一辈子。
    在她看来,罗骞去边关,并不全是因为她。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罗夫人强迫他接受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