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山下人家-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她倒是反驳了一句,“那也得看看孩子到时候是和我亲还是和他亲!”
  青梅心思敏感,原先因为桂梅提起冬至不在家的事有些提着心,都做好安慰绿竹的打算了,可谁知她如此神气地来了这么一句,半点也不见伤心和生气,顿时瞪着眼睛傻了,回过神来便听桂梅打趣她,“哎哟喂,青梅姐,你看,咱这位是有了儿子忘了爹啊!不行,等冬至回来,青荷你得和他告状才行!”
  绿竹瞪了她一眼,被青梅看在眼里,笑喷了,指着桂梅打趣道,“你看她,被她家表哥给惯得没大没小的,越发倒腾了。”
  “可不是嘛?”绿竹笑着附和,看桂梅羞红了脸,这才作罢,转头看青荷一脸羡慕地看着她们三,便想起来,青荷今年十四,也不小了,大伯母已经在为她相看人家了。
  不禁想起青荷上辈子嫁的好几十里外的周家,那周柏青可不是个好的,看着斯文,谁知却是个关上门来有些不顺心就打老婆的,嫁得远,青荷被打了也是求救无门,等他们发现的时候,她身上可没一块好的,青青紫紫的,好不可怜,最后还是赵家人找上门去,和离收场。这样的人,谁嫁谁倒霉,这辈子可不能让青荷再嫁过去。

  ☆、夜话

  “娘,青荷的亲事有着落了吗?”绿竹一边整理着今日来贺春生满月,乡亲们给的礼,一边问。
  闻言,在一边看着春生睡觉的徐婆子也看了过来,“是啊,青荷那孩子不错,可有给她相上好人家了?”
  宋氏将手中的东西放下,“还早,这不,向东他也十七了,我大嫂她看中了拉车那黄家的闺女,那个叫芳芳的,两家都有意愿,就想着等你大伯回来就定下来,然后才轮到青荷的事。”
  这些细节上辈子出嫁以后极少出门走动的绿竹是不知道的,闻言不禁问,“那大堂哥和青荷的亲事岂不是隔的时间不远?大伯家能够操持得过来吗?”她记得,似乎青荷上辈子嫁得是有些晚,莫不是因为钱不够的原因?
  宋氏听出了她的弦外之音,笑着点了点头,“哪能操持不过来?这不还有你爷你奶,再不然还有咱家呢。只不过,你大伯母有些舍不得青荷,打算多留她一段时间。别人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实际上养了十几年的女儿,一朝成了别人家的,谁都舍不得。也幸亏你嫁得近,娘还能多看你两眼。”
  徐婆子闻言笑了,“知道你舍不得女儿,亲家母以后要想来,随时都可以来看绿竹,我这的大门还有大黑可不会拦你。”
  徐婆子的话虽然逗趣,可宋氏也就听一听罢了,“亲家阿奶你又不是不知道,家里有小子操心的事更多,我啊,也就这时候可以来多看两眼,再过两年,等我家那两小子成家,估计我是连门都出不了。”
  徐婆子想起冬至娶了媳妇以后,家里多了口人,紧接着又添丁,事情的确不少,倒是同意宋氏的说法,“养小子的确不容易,亲家母以后可得多帮衬着我家冬至和绿竹才好,我可怕他们小年轻不会教孩子。”说着轻轻拍了拍春生。
  她这是想到自己岁数不小了,身子一直不好,就怕自己忽然之间有个万一,家里两小的没人帮衬,日子过得艰难。刘家那边她是不指望了,冬至他舅太懦弱,刘吴氏又太刻薄,不来捞冬至的好处已经算好的了,更别说帮忙了。周师傅那边,虽说是她弟弟,还是冬至他师傅,可毕竟没有相处过,且他的根如今在京城,冬至日后想靠也靠不上。人都说远亲不如近邻,隔壁钟家也的确帮了他们许多,她也没打算和他们疏远,可毕竟隔了一层,那黄丽芳又是那么个性子,长远来说也不可靠。思来想去,还是赵家最为妥当,赵家人团结又和善,对绿竹也着紧,关键是没有看不起冬至,是值得托付的人家。
  也因为这样,徐婆子才没有拒绝宋氏这一个月在徐家帮着带月子的事,当然,她老婆子经不起折腾,的确需要一个人帮忙,也是主要原因。
  绿竹听了却是不依,“阿奶,这不是还有你么,大家不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么,阿奶你可不能不管咱们春生啊!”
  宋氏见绿竹没有听出徐婆子话里的潜在意思,有些没好气,说到底还是年轻了点。于是瞪了绿竹一眼,“亲家阿奶你放心,绿竹是我家闺女,冬至是咱家女婿,春生也是我外孙,我哪能不管他们?”
  得了宋氏的准话,徐婆子也放心了些,看绿竹被她娘瞪眼,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顿时想笑,“哎呀,人都说一孕傻三年,我看绿竹还是长不大才对。”
  宋氏顿时附和,“可不是?娃都生出来了,还是不长心。”
  被自家亲娘和婆家奶奶轮番埋汰,绿竹很郁卒,傻眼了,“娘,我是不是你亲闺女,阿奶,我是不是你孙媳妇?”
  宋氏故作忧伤地叹气,“唉,儿女都是债啊!”
  徐婆子笑着附和,“唉,孙媳妇也是债啊!”
  绿竹更郁闷了,怎么说着说着青荷的亲事,最后会变成埋汰她了呢,这没有道理啊!
  于是扁了扁嘴,哼了哼,不管她们。
  夜里,当屋里只有绿竹和宋氏,当然还有熟睡的小春生时,宋氏这才和她说起了徐婆子的心思,“徐婆子她也不容易啊!你啊,可得长大了,不要让她再操劳了,人这一辈子,起早贪黑,忙里忙外,为的不就是能够吃饱穿暖么,可徐婆子操劳了大半辈子,也没过上几天好日子,眼看冬至要有出息了,你们呐,要好好孝顺她,不要再让她吃苦了。”
  绿竹闻言沉默了一瞬,想起平日徐婆子对她的关怀和照顾,想起生产那日,徐婆子拿出来的参片,想起她在她床前说的宽慰的话,还有这些日子以来对她和春生的照顾,即便这里头多是因为冬至,因为春生,却也不能掩盖她对自己的好。转念又想到自己前段时间计划的事情,顾念着徐婆子,恐怕还得做点变化才行,只是,一切都还没定下来,却是不好与她娘还有徐婆子说,只好暂且按下不提,却是回了宋氏,“娘,我都晓得了。”
  宋氏虽然不知她在想些什么,却也知道她是个懂事的,于是不多劝,反倒说起了锦绣阁巧娘的事来。
  “你师傅今日给春生送了一个金项圈来,我瞧着是纯金的,也太贵重了点,我这心里老不踏实,你说,过些日子,等你出月子了,是不是去县城一趟好一些?”宋氏虽说今儿个拿着这些东西来打了吴舅妈的脸,可实则她自个知道,她这心啊,也不踏实。
  绿竹顿时想起锦绣阁的事来。她怀胎十月,这期间锦绣阁如同先前巧娘说的那般,在府城里也开了家铺子,具体如何她也不清楚,只是偶尔做些小绣件让向南或是向北送去的时候打听来一点。
  府城毕竟是繁华之地,达官贵人不少,虽说李佩茹嫁给那梁同知的公子时,嫁衣嫁妆入了那些夫人小姐的眼,可那地头本来就不缺能人,霓裳阁和羽衣馆也是地头蛇,背后又有人撑腰,锦绣阁想要在府城站住脚却是不容易。
  李佩茹倒是帮衬着巧娘,毕竟是她爹所管辖的县城里出来的,总要照顾一二,锦绣阁要是生意好了,她也能在贵人圈子里得几分脸面。可她毕竟只是个同知的儿媳,她相公虽是个秀才,却没有官身,话语权和能力有限,帮到巧娘的地方也不多。
  生意都是一点点做大的,最起码锦绣阁因着李佩茹的关系,在刚到府城时没有经受倾轧,巧娘已经很满意了,只一样,清潭县的锦绣阁不能倒,那可是根!
  绿竹始终记得绣那百寿图的时候,巧娘和她说的话,让她做锦绣阁的活招牌的事,她都记着,如今春生满月,巧娘送了这么大的礼来,约莫是想要让她出了月子之后帮她的忙?
  巧娘手底下不可能没有其他的能人,但像她这样已经打响了一点名头的却没有,她在绿竹身上的前期投入不能因为她怀孕生子就算,想来也是绿竹回报她的时候了。
  重活一辈子,绿竹太明白自立自强的道理了,所以当初才会和巧娘达成那样的共识,更何况,她也要为冬至日后的营生做打算,若巧娘真需要她,她是不会拒绝的。
  因而回了宋氏的话,“娘,巧娘那边,我心里都有数,你别担心了,我总不会吃亏,巧娘也不会害我就是了。”
  宋氏不清楚绿竹和巧娘私底下的协议,却也明白她和巧娘的关系。绿竹八岁就去了县城学刺绣,一去就是六年,巧娘待她一向不错,一直充当着亦师亦娘的身份,她也相信巧娘不会害绿竹,那金项圈大抵是因为看重绿竹才送来的。
  想明白了这点,宋氏摸了摸绿竹的手背,道,“你长大了,心里多点成算就好。”
  “嗯……”
  想了想,绿竹又对宋氏道,“娘,你让大伯母把青荷嫁到村子里吧,好歹能看得着,也能多照应着。”她也是不放心青荷,怕这辈子大伯出去挑豆腐卖的时候,又看上那周柏青,害了她。既然大伯母舍不得青荷,那干脆让她嫁得近一些,这样在大伯提起那周家时,大伯母也能提出点异议。
  宋氏觉得这个意见不错,“你大伯母舍不得青荷,我看她也有这个想法,就是不知道你大伯的意思。”
  绿竹于是不得不先给宋氏洗脑,继而让她也给大伯母李氏洗脑,“娘,我觉得这事还得大伯母拿主意才好。虽说大伯走街串巷卖豆腐的确认识不少人,可那些人也只是一面之缘,顶多能说上几句话,内里是什么样的人却不一定能知道得清楚,相反,村里的人,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咱就算不能知根知底,也能晓得个七八分吧。再有一个,你也说了,嫁得近了,也能多照看着点,不叫青荷被人欺了去。我看青荷的性子有些单纯,嫁得远了,被人欺负了,怕是也不敢回家来找人撑腰,我看还是嫁得近一些的好。”
  宋氏认真地听着,末了说了一句,“你怎么对青荷的亲事这么关心?”
  绿竹讪讪,“这不是今儿个几个小姐妹一起说话,青荷懵懂懂的,我担心她以后被人欺负嘛!她是我妹子,我自然是想要她好的。”
  宋氏闻言点头,“嗯,你想着娘家,娘很欣慰,但这是不是你能做主的,我也不能,不过你的话也有道理,改明儿我和你大伯母念叨念叨。”
  绿竹顿时松了一口气,只要她娘能为青荷向大伯母说这几句话就好,要是再不成,她倒是再插手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过日子啊,琐碎的事特别多,要考虑的事情也多

  ☆、传言

    按着习俗,妇人生产以后是要坐足四十天的月子的。可一般人家,家里家外的活一大堆,婆婆也没有那个闲工夫去伺候,能坐到三十天就不错了。
    徐家事少,活不多,就连那两亩地也请了人来伺弄,又有宋氏这个亲娘来亲自伺候,徐婆子为着绿竹以后能给徐家多生几个娃,也想等冬至回来的时候还他个白白胖胖的媳妇,因而对于她坐满四十天的月子没有意见。
    十天以后,绿竹终于盼来了两大桶的热水,将身子里里外外地洗了两遍,这段日子可苦了她,像那济公一样,身上一搓就能搓出来个泥丸子,此时清洗,面对嫩生生的皮肤也下了狠手,拿丝瓜囊使劲搓了起来,看着皮肤红了才罢手。
    一个多月没出门,外头的景却已隐约有了初夏的迹象,院里的那棵枣树上开满了黄绿色的小花,蜜蜂在那上头绕来绕去,绿竹神清气爽地看了一会,而后去帮着干活。
    这一个多月除了奶孩子,她连针线都很少做,皆因宋氏说怕她月子里熬坏眼睛,她也怕,因而只是缝补几件春生的小衣和尿布。此时出月子,人也懒懒的,绿竹心想,这懒骨头可不能养出来,要不然别说徐婆子了,就连她娘也该有意见。
    徐婆子见她主动干活,暗地里也点头,嘴上却说,把春生带好才是最紧要的。
    绿竹也就这么听着,带孩子她不会丢下,活也不能丢,宋氏见了,欣慰女儿的长大,也放心回去。
    在徐家呆了一个多月,她经常赵家徐家两回跑,与徐婆子也熟悉,可到底不是自家,且也放心不下自家那两个臭小子,如今女儿出月子了,她也就不好在这继续呆下去了,于是和徐婆子、绿竹说了回去的事。
    绿竹挽留了一会,被宋氏当着徐婆子的面数落了一句,言道,“看我这猴儿,还是不够懂事,以后就要拜托亲家阿奶照顾了。”
    徐婆子笑着应了,“你放心,绿竹这孙媳妇我很喜欢,不会亏待她的。”
    本来打算请赵家人一起吃个饭,可又想自家也就她和绿竹两个,捯饬一顿好的,不还得宋氏帮忙,没有请人吃饭还要人忙活的道理,便只收拾了一些礼给宋氏带回去。
    “这一个多月麻烦亲家母了,我这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就一些鸡蛋和地里长出来的菜,这段日子还是亲家帮忙侍弄的,你别嫌弃,拿回去,也给向南向北两个小子加个菜。”
    徐婆子的话说的谦虚,可拿出来的东西却不只是蔬菜和鸡蛋这么简单,还有一盒上回周师傅拿来的补品,似乎是药材,这可是好东西,宋氏不收,被徐婆子虎着脸用长辈来压着才收下。
    宋氏想起春生满月那晚徐婆子说的话,想着若她不收,徐婆子恐怕会胡思乱想,以为她和徐家外道,可收下吧,又觉得烫手,便想着这东西收着,以后徐家要是用得着再拿出来,还回去。
    又嘱咐了一句,让绿竹孝顺徐婆子,带娃子有什么不懂的就来找她问她以后,宋氏提着东西离开,在分岔路口撞见隔壁钟家的黄婶子,笑着略点了点头,似是没看见她盯在她提着的包袱上的眼睛一样,没有打招呼就走远了。
    虽说女儿住在山脚下,和钟家交好能互相照应着,可她就是瞧不上这黄丽芳,因而虽不至于和她交恶,却也没有共同话题,见了面也只是点头笑一笑的交情。
    黄婶子的确是眼馋宋氏拿着的包袱里的东西,她直觉徐婆子或者绿竹给了她好东西,可宋氏对她爱理不理的,两条腿跑得飞快,她也没来得及问。想起绿竹今日出月子,跺一跺脚,转身朝徐家去了。
    绿竹对黄婶子的到来有些意外,却也笑脸迎人,没表现出一点不悦来,“阿奶正闲着,婶子就来了,你坐,和她老人家说说话。”
    看着绿竹越发出挑有韵味的模样,黄婶子有些眼红嫉妒,想着自家女儿嫁去李家以后,虽不能说过得不好,可一直没有怀上,婆婆有气,妯娌间也不和睦,她就心塞。
    她有些后悔当初把女儿嫁到李家去,本想着李杉人老实,干活一把手,家里地也多,虽然兄弟也多,可李杉最小,都说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以后分家,李杉分得的好处铁定不少。可如今看来,正因为最疼李杉,老太太对他媳妇要求更多,其他妯娌也看不惯婆婆待李杉的好,处处与苗丫作对,苗丫过年时回娘家,可是显见的瘦了一圈,让黄婶子看着心疼。
    看着徐婆子和绿竹的日子过得顺心,她就会想,如果当初把女儿嫁到徐家,赵绿竹现在有的是不是就是她女儿的?就算苗丫没有赵绿竹本事,可冬至不是快要有出息了吗,苗丫以后总会过上好日子,且人就在隔壁,她也能多看顾着,哪像现在,虽说就在她娘家的村子里,可照顾起来却不方便。
    看黄婶子眼睛盯着绿竹叹气,徐婆子心知怎么一回事,脸上的笑怎么也止不住,看着春生,倒是想起了洪寡妇生的那个儿子,便开口问她,“那洪寡妇和她儿子,你们打算怎么办?”
    黄婶子顿时一僵,顾不得感叹女儿苗丫过得不好,换上了一副鄙夷的面孔,道,“我听说那女人不安分,这娃儿都生了,还有男人在她那地方附近打转,她说那小子是咱家大郎的,我可不信。”
    徐婆子想到那个女人,想起绿竹和她说起的,当初她抱着娃儿求冬至帮忙带话给钟大郎的情景,有些不落忍,“不是说都已经关紧门户了吗?有一回有人夜里爬墙,还被她拿竹子打下来了。”
    洪寡妇自从生了儿子,是真的打算过正经日子的,之所以一直揪着钟家不放,也是因为那些色男人不规矩的举动,她自己名声坏了倒是无所谓,她儿子却不能被人当做野种,虽然明知黄婶子不待见,可她仍旧想着进钟家的门,不为别的,就为儿子能有个爹,以后不至于被人欺负。上回求到冬至和绿竹跟前来,就是因为这个。
    当然,她这心思旁人并不知晓,可她那晚将人从墙头上打下来的举动却也表明了一个态度,以往的皮肉生意,她不做了。
    她这番作为,有信的,也有不信的,黄婶子就是后者,“切,狗改不了吃屎,她做过的事你又不是不知道,她这么做还不是因为想进我钟家的门?可不见得她就是个安分的,而且,大郎一日不回来,一日就证明不了那娃儿就是他的,我可不能就这么把人接回去。”
    徐婆子听了,也不好再为洪寡妇说话,说到底不过是因为她也守过寡,知道一个人带娃子的辛苦和不容易罢了,也不见得真和那洪寡妇关系好到为她出头。
    “那就等大郎回来再说吧。”
    黄婶子想起今儿个来的目的,看了眼绿竹在厨房里捯饬午饭,便小声地问徐婆子,“对了,我听说那张家秀才和县丞大人家的小姐好上了,那赵桂花得瑟着呢。”
    徐婆子听了皱了皱眉头,赵家和张家的过节她清楚得很,自然是不待见张家人的,于是问道,“上回不也传他在县里有个相好的小姐吗?难道是同一个?要是同一个倒也罢了,如果不是,那岂不是要闹翻了?”
    黄婶子也不喜欢赵桂花,纯粹是看不起她的做派,于是点头,“应该不是同一个,要真是同一个,那张小桃先前的肚子也不会弄没了,好歹会顾忌着点。我看那县丞大人家的小姐应该是搭了黄老板和黄少爷的关系,这才好上的,我看那张秀才恐怕又要出头了。”
    徐婆子听了却是皱眉,“这事你从哪里听来的,这事传得有鼻子有眼的,连人家小姐的身份也一清二楚,要是过了明路也就罢了,可如果不是,让县丞大人晓得有人编排他女儿,毁她名声,可不会这么算了的。”
    黄婶子想了想也觉得是,笑得有些奇怪,“还不是那赵桂花传的?前些日子你家不是摆满月酒吗,张家的没来,转头就有人在她跟前说你家摆了多少桌,有多热闹,包括金项圈金镯子……总之就是有人拿话激她,她忍不住就说了这事,说完了却马上后悔,央大家伙不要说出去,可你也知道,这不是农闲了吗,大家伙没事做不就爱唠唠嗑,这事就这么传开了。你说,要让那县丞大人知道了,真会找张家的麻烦?”
    徐婆子没想到这事和她家还有点关系,顿时不高兴了,脸色有点难看,“这事我也说不准,依我看,这事私底下说说也就算了,可别传到县城里去,要不然倒霉的恐怕还不止张家。”
    黄婶子觉得徐婆子有着危言耸听,还想说什么,却看到绿竹进来,只好住了嘴,她可晓得赵家人有多不待见张秀才一家的,她在徐婆子跟前说说也就罢了,可不敢到绿竹跟前搬弄是非。
    黄婶子走了,她带来的消息还是让绿竹知道了,看她皱了眉头,徐婆子有些担心,之所以告诉她这些,也是怕张家的得势会不饶人,让绿竹提前知道也好有个准备,却不是让她苦着脸的,据说妇人心情不好,出的奶是苦的,她可不能因此苦了孙子,于是劝她,“其实,你也不用太过担心,你家和张家关系虽然不好,可那张秀才好歹有功名在身,注重名声,可不会做出不分青红皂白的事来,即便他真的得势,也应该不会找赵家麻烦的。而且,不管出了什么事,我和冬至都是站在你这边的。”
    绿竹听了笑了笑,看她紧张的样子,倒是反过来宽慰她,“阿奶,我不是担心这个,而是想过两日去县城一趟,上回春生满月,我师傅巧娘送了个金项圈来,我总得亲自去谢谢她的。”
    既然绿竹不想提张家的事,看着也不像忧心的样子,徐婆子也就随她了,绿竹可比她想的有成算多了,总不会犯糊涂就是。“那你可得多带点东西去,银子够吗,不够我那还有点好东西。”
    绿竹哪能拿她东西,于是笑着拒绝,“不用,我生春生之前不是还有一个扇面没做完吗,我这两日把它完工,拿去锦绣阁,那就是最好的谢礼了,阿奶你不用担心。”
    她既然有成算,徐婆子也就不插手了。

  ☆、进城

  过了两日,绿竹就在向北的陪同下去了一趟县城,和巧娘谈事情。这是她出月子以后托赶车的黄大叔帮忙提前捎了口信的,要不然以巧娘近些日子府城县城两边跑,她说不得要扑了个空。
  巧娘早就在锦绣阁等着她了,见她来,先是观察了一下她的气色,看她脸色红润,人也圆润了不少,显然月子里伺候得很好,没有受多大的罪,也就放宽了心。毕竟是教了好些年的徒弟,感情自然是有的,何况,绿竹调养好了,日子过得舒心,没有被家里的琐事绊着,她也能多花些心思在绣品上不是?
  向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