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重生农家乐-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絮笑骂道:“不许胡说,这东西这么紧,穿身上像什么话。”那边秀芹脸颊已经红了。
睡觉的时候,柳絮已经将那只手套织好,因是给秀瑶织的,她手小,所以也不费棉线,织得也快。秀瑶戴上试了试,刚好!
“小姨,你真是手巧呀!”秀瑶毫不吝啬地夸赞道。
柳絮道:“有什么难的,要是这点东西都做不来,那我整天在家里干嘛去了?”
时候不早了,柳氏张罗着赶紧睡觉。
虽然秀娴不在家,可屋小,炕也不是很宽大,五个人也有点挤。不过秀瑶觉得这样也暖和,反正要俩人一个被窝,挤得热乎乎的,一点都不冷。
秀瑶和柳絮一个被窝,她没忘记让小姨兑现承诺,小声问她退亲到底是怎么回事。
柳絮附耳低声告诉了她,秀瑶一惊,“不可能。”
柳絮轻轻地掐她,让她别那么大声,柳氏问她们干嘛,秀瑶忙说没事,睡觉了。
☆、第 119 章
这日吃了早饭,柳氏带秀容去赶集;买筷子和其他的生活用品;让柳絮领着秀芹和秀瑶在家里搓花眼子、纺线、织手套。
柳氏觉得那手套挺好,冬天太冷了;戴上干活能保暖一点;尤其是对那些出夫修河道、挖水渠的男人们,她想织几副到时候给大业和二贵送去。这么冷的天,他们肯定又冻了手,往年每次都会冻得裂口子流血,看着让人心疼。
等柳氏带了三姐出门了,秀瑶帮大姐去拿棉花,看了看;回来道:“大姐;皮棉没多少了,得轧棉花弹棉花。”
秀芹道:“咱去三爷爷家轧棉花弹棉花去。”
农家冬天农闲了,一般人都会想尽办法找点事情做。有的像老秦头和秦大福那样编席编蒲袜,也有人像柳絮那样整天织布,还有人像柳氏那样绣花。还有老柳家那样帮人推磨,也有三爷爷家那样帮人轧棉花、弹棉花,赚点外快。反正勤快的人都不想闲着,尽可能找点事情做。
秀瑶和秀芹装了两袋子棉花,秀芹挑着,两人去三爷爷家。
三爷爷家住在村西北位置,两人去的时候,三爷爷正在轧棉花籽,三奶奶在一旁搓花眼子,一家子都在旁边帮忙。
姐妹俩分别问了好,然后就把棉花放下。
轧棉花弹棉花的规矩她们熟悉,跟磨坊差不多,不想花钱就拿棉花顶好了。反正三爷爷家也不过是闲着找点事儿做,这样既能帮人轧棉花弹棉花,又能赚点,而收的不多,村人们也愿意来找他帮忙,免得自己在家里弄得呼呼啦啦的不方便。
秀瑶对秀芹道:“大姐,你回家吧,我在这里等着就好了。”
秀芹看看,说道:“也好,我回去纺线,回头好了你家去叫我。”
三爷爷的大孙子秦田道:“没事,秀芹妹子你们回去吧,回头我给你们送过去。”
秀瑶还是要留下来,她想看看古代是怎么轧棉花籽、弹棉花的,她对秀芹道:“大姐你回家吧,我想在这里玩会儿。”
秀芹难得听小妹儿说玩儿,她笑道:“那也好。”说着就先踏着雪回去了。
秀瑶看三爷爷家一台轧棉花籽的手工机械,而且是单人操作的,她很感兴趣,走过去查看。
三爷爷操作的是一台很简单的手工机械,木架上有两根轴,上面的由右边曲柄控制,下面的由左边脚踏控制。右手左脚同时动作,上轴和下面的曲板就会做反方向运动。然后他左手往里喂棉花,两轴碾压,棉籽落在里面的筐里,棉花就落在外面的大笸箩里。
秀瑶看得好玩儿,不过看着看着就发现了问题,一是看起来很累,二是速度有点慢呢。
三爷爷看了她一眼,笑道:“瑶瑶,这么冷的天,家去等吧,炕头上盖着被子多热乎。”
秀瑶笑道:“三爷爷,我看你轧棉花呢,挺好玩的,没事,我等等吧。”
三爷爷笑道:“那你可有的等了,轧完这点就给你轧,你那两袋子起码有个四五十斤吧。得好几天呢。”
“啊?好几天?”秀瑶一听愣了,没想到这么慢呀!
三爷爷道:“可不是怎么的,我这么一天咔哒咔哒的也就是轧个十斤不到点。怎么,家里等着用呢?”
秀瑶忙摇头,“不的,家里还有呢,就想轧点过些日子用。”皮棉轻快,家里还有一堆早就搓好的花眼子,姐姐纺线也能用段日子。
她就是惊讶于工作效率这么低,她不相信能有水力大纺车和织布机的古代轧棉花会这么落后,总觉得是有什么问题。
“三爷爷,有没有那种几个人一起轧棉花,轧棉花又快又多的家什儿?”秀瑶以前搜集纺织资料的时候,见过一本史书上说有一种大搅车,三四个人操作,比这种一个人操作的轧棉花机械又快又多,可惜后来没有普及。
三爷爷摇摇头,“没见过呢,大家都用这个。”说着他停下来抻了抻胳膊,秦田过来接手,“爷爷,你歇歇。”
三爷爷就交给他,“哎呀,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的,太累人了。”
秀瑶好奇道:“三爷爷,这么累,也不赚什么钱,咱们干吗还帮人轧棉花啊?”
三爷爷歇歇抽袋烟,笑道:“反正冬天闲着也是闲着,大部分人家,一般几户合用一台轧棉机,人家自己忙活就够了,根本不用到咱家来轧棉花。不过咱们自己家也要用,还有一些没有轧棉机,或者又太忙没有功夫轧棉花的,就来找咱。反正又不贵,他们还轻省。”
不贵是不贵,秀瑶就是觉得太累太慢,不过像轧棉花这种事情,家里有织布机的,棉花消耗量大的人家,估计会自家就备有轧棉机,再不济,几家也会合用一台。所以,三爷爷也就是闲着帮个忙,真要是专职轧棉花,那可就饿死人的。
她勤快地帮秦田递棉花,问道:“大哥,几斤棉花出一斤皮棉?”
秦田随口道:“三斤吧。”
秀瑶算了算,一天十斤的棉花,也就能出皮棉三斤多点,还真是没什么花头。累死了能赚多少,无非就是那点棉花罢了,超过一定价格,人家宁愿自己在家里弄的。
秀瑶看一时半会儿也不行,她就告辞回家。
外面人家门口的雪各家都扫了,可路上却到处都是白茫茫的雪,行人多的街面被踩得滑溜溜的,行人少的小路上就是一个个的脚印,甚至还有梅花状的狗爪印,或者是小鸟的脚印,看着甚是可爱。
秀瑶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生怕一个不小心摔个狠的。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冻得她脑门子跟刀子刮一样的疼,快到家的时候她紧了紧衣裳加快了步子。
突然,草垛旁边一人朝她过来,吓得她一个趔趄,“噗通”一屁股坐在地上,疼得她眼泪都要出来,幸亏棉裤厚,要不还真是要命。抬眼看是孙大成,她埋怨道:“孙叔叔,你干嘛呢?吓死我了。”
孙大成之前来敲门,结果被柳絮拒绝,还差点泼他一身水,他又不肯就此离去。他伸手把秀瑶拉起来,“瑶瑶,你帮我劝劝你小姨吧,劝好了你就是我的大恩人,以后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秀瑶撇撇嘴,想起小姨的话来,哼道:“你快走吧,我不想理你。”
孙大成一听懵了,以前秀瑶管他叫小姨夫,现在叫孙叔叔,以前对他非常和气,现在竟然跟柳絮差不多。他不解道:“瑶瑶,怎么你也这样对我了?咱们不是挺好的吗?我还要进那个福豆呢,我不走。”
秀瑶看他不肯走,便不想理他,径直就家去,孙大成有点急了就去拉她,“瑶瑶,瑶瑶,你肯定有什么误会,你不能这样。”你要是这样,我可怎么追媳妇儿呀!
这时候门吱呀一下子被拉开,柳絮站在门口,柳眉倒竖,怒斥道:“孙大成,你还敢来!”说着回身就从墙根上抓了一团雪砸过去,孙大成不敢躲,更不敢靠近,低着头不动,那团雪就砸在他脑门上。
秀瑶怕小姨动静太大引起邻居们注意,赶紧把她拦住推回家里去,又对孙大成道:“孙叔叔,你快回去吧,下雪了。”
原本就阴沉沉的天更加暗了,又飘起了雪花,孙大成估计走了很久才到,再回去,怕不是也得天亮了。
孙大成瘪着嘴,看起来都要哭了,眼巴巴地望着柳絮,“柳絮,你干嘛不听我说呀。你还挑唆瑶瑶也不听我说,误会我。”说着就要跟秀瑶说话。
柳絮目光冷厉地瞪着他,生怕他碰到秀瑶,“你给我死开。”
孙大成就不敢靠近。
柳絮拉着秀瑶进了门内,将门关起来,对秀瑶道:“你不许再理他,听见没,他竟然还敢对你拉拉扯扯的,简直是活腻歪了。”
秀瑶小声道:“小姨,是不是你误会了,孙叔叔也没对我怎么样。”他就是跟她说话,看她要走着急了点,正常的反应,人家没有猥亵幼童的趋势,小姨有点惊弓之鸟,而且她觉得小姨说不定也误会什么,她看孙大成真不是那种人。
不过小姨反应这么激烈,她还是慢慢来的好。秀瑶把柳絮劝回家,这时候雪已经更大起来,扯棉絮一样地飘洒着,飘飘扬扬。
秀芹担心道:“娘和秀容还没回来呢,快晌天了。”
柳絮和秀瑶也担心,柳絮道:“我去接接。”
秀瑶拦住她,“那可不行,还是我去吧。”说着就要往外走。
柳絮和秀芹同时拦住她,“你更不行。”这丫头是怎么啦,倒是把她自己当成比她们还大的大人。
柳絮道:“咱再等会儿吧,赶集的人不少,没事的,可能路不好走,慢了点。”
秀芹和秀瑶都把饭做好,又等了片刻,柳氏和秀容还是没回来,几个人等不及了,秀瑶就要和秀芹去接接。这时候传来拍门声,是秀容急促的声音,“大姐,瑶瑶,快开门。”
秀瑶忙跑出去,开门一看,孙大成扶着娘,秀容挎着只小箢子,里面装这些采买的东西,用包袱盖着,落了一层雪。
秀瑶忙去帮忙扶柳氏,“娘,你怎么啦?”
秀容道:“下坡的时候,娘滑了一跤,崴了一下脚,恰好遇到孙叔叔,他帮我扶着娘回来的。”
秀瑶看了孙大成一眼,孙大成道:“瑶瑶,扶你娘进去,我去帮忙请郎中。”说着就要走。
柳氏忙拦住他,“大成,不用请郎中,没事,我回家休息休息就好。”
秀瑶看了看外面,大雪飞飞扬扬的,路上没什么人,孙大成扶着娘回来,没走多少路吧,应该不会被什么人看见说闲话吧。她有点怕了农村某些长舌妇,经常是为了八卦而八卦,生怕没有嚼舌头的闲话,没事都编事儿出来。
孙大成不敢进去,柳氏看了他一眼,“大成,这么冷的天,你还是进来歇歇吧。”
孙大成立刻乐滋滋地道:“二姐,那就叨扰了。”做了揖,就跟着进来。
柳絮和秀芹都出来,秀芹帮着扶柳氏进去,柳絮又要赶孙大成,柳氏喝道:“别闹了,怪冷的,快进屋。”
秀瑶想下着大雪,也没什么人,就想把门关了,刚走到院门口,就发现有个女人往里探头看呢。
秀瑶立刻大声问:“谁呀?”
作者有话要说:留言越来越少鸟。下午还会尽可能地二更。求虎摸,求鼓励。
☆、狗血过节
那女人立刻笑道:“小姑儿,是我呀;我看你家好像来客人了啊?那是你表姐啊?”
秀瑶看是前面秦宝金家的媳妇付氏;这个付氏皮肤白净,模样中等;但是因为擅长说笑;眉眼间自有一股风情,一双桃花眼水漉漉地转来转去。她是村里有名的包打听和长舌妇,也是村里有名的风流媳妇,素有水桃花之名。据说她为了生儿子敢于拉汉子进窝棚,生完了儿子扬言“谁还敢进窝棚认驹子?”,这样的方式让她拥有了两个儿子——分属于不同的男人。她也是全村唯一一个敢把自己男人气得要跳河要跟她拼命要休妻,最后都偃旗息鼓跪地求饶的男人;男人们私下里喝了酒会打趣她男人说他头上真是春意盎然。
秀瑶对这种人自然是避而远之的;秦宝金虽然也姓秦,可跟老秦家已经关系很远,素日里也就是面子上的交道,干活什么的,极少一起。
秀瑶看了她一眼,却也不得罪她,笑道:“侄媳妇,大雪天的,你不冷啊?”
秦宝金辈分小,得管秀瑶叫姑。
付氏笑得像朵花一样,“我随便走走,看你们家来人了。”
秀瑶道:“是呀,我大姨家哥哥。”说着就关门。
付氏望着那两扇木板门,往里瞅了瞅,看不见什么了,就往东走,然后拐了个弯,从老秦家门前过,恰好看见二婶和三婶在门前扫雪。
付氏笑道:“两位嬷嬷在扫雪呀,真是好大的雪,来年麦子可好了。”
二婶看了她一眼,有点鄙夷地撇撇嘴,哼了一声,三婶却笑道:“是呢,宝金家的这是去哪里?”
付氏道:“就瞎转转,下雪家里闷得慌。”
三婶笑着让她过去,好继续扫雪。
付氏走了两步,停下,回头压低了声音神秘道:“俺老嬷(曾祖母张氏)还好吧。”
三婶点点头,大声道:“好着呢,谢你记挂呢。”
付氏笑笑却不肯走,又问:“如今分了家,日子可好过了吧,我看俺大嬷嬷家整天来客人呢。”
二婶哼道:“人家娘家有人有钱,当然来人儿了。”说着就用力挥着扫帚扫地,以前不分家,这些活儿应该都是秀芹秀容秀娴几个地,现在可好,全让她和三婶干。
这一分家,家里没变好一点,伙食也没改善,倒是活儿全压在她身上,简直是太欺负人了。
她看三婶和付氏在那边嘀咕,不禁挑着眉大声道:“快扫雪吧。”
付氏跟三婶不知道说了什么,哈哈地笑着,又道:“这还下着呢,等雪停了再扫吧,说不定要下个一天一夜呢。”说着又对三婶道:“三嬷嬷,我就说你吃亏,这一分家,人家就光明正大拿娘家的东西回来,以前得你们一起用,现在就人家自己的。我跟宝金说这样就不对,真是自私,对三嬷嬷家不公平,是吧。”
三婶跟她说了几句,付氏就告辞家去了。
二婶冲着付氏的背影啐了一口,三婶忙道:“二嫂别这样,人家对咱客客气气的,咱不能对人家交恶。”
二婶不屑道:“这样的破鞋,还值当我对她客客气气呢。”
三婶附耳说了几句话,二婶气道:“有这样的事儿?赶紧去看看。”
三婶笑道:“二嫂别着急,人家可能就是娘家侄子来呢,秀芹几个可都在家里呢,别一惊一乍的,让爹娘听见了生气。”说着两人继续扫雪。
二婶却道:“那她家现在日子过得倒是好呢,还赶集,买这个买那个的,秀婷那天回来说他们关着门炒好吃的炒了一天。”
三婶冷笑道:“二嫂,人家娘家有钱,以前不舍的给,分了家给的,咱有什么办法?人家就是天天吃肉,咱也只能眼馋,汤也没一口。”
二婶怒道:“话不能这么说,既然这样,就得重新分家,她以前干嘛不把娘家的钱拿来大家一起花?现在独吞。要是这样,当时就该坚持让他们家每个月交两百钱回来。”
三婶撇嘴道:“爹可不舍得大房受苦呢,明摆着分了家好让大房得娘家助力过好日子嘛。”
两人嘟嘟囔囔地说个没完没了,见雪更大只好不扫了,拎着扫帚家去。
大雪越下越大,北风呼啸着,卷着鹅毛大雪,就好像一只巨大的手不断地撕扯着棉絮一样,撒得呼呼拉拉的,铺天盖地,几乎让人看不清什么。
这么大的风雪,柳氏也不能赶孙大成就走,晌饭和晚饭一起吃完,天已经黑透了。反正西间空着就让他住下,要是人问就说是亲戚家孩子来送年货。
家里铺盖不够,柳氏只好匀了一床本来搭在浮头的被子给他盖。孙大成却以为是她们谁的被子,生怕唐突了女孩子,战战兢兢地不肯要,“二姐,我,我不冷,我里头穿着袄,外面还有大袄呢,我这大袄是羊皮的,不冷。”那被子就好像烧红的烙铁一样,碰也不敢碰。
秀瑶在一旁看着,怎么都觉得不像小姨说的那样是个流/氓。
柳絮还不满姐姐让孙大成住下呢,不过她也没跟柳氏说原因,所以只能憋着,拿了把剪刀放在枕头底下。秀瑶看见了,笑道:“小姨,你干嘛。”
柳絮哼道:“你不知道?”
秀瑶给她使眼色,然后又去打水回来给柳氏洗脚。柳氏的脚崴了一下,当时很疼,拿雪敷过好多了,没有伤筋动骨,也就不当回事。
拾掇好了,秀瑶又去西间看孙大成,见他靠在炕洞子上,身上盖着自己的羊皮大衣。
她举了举汤罐,“你渴不渴,晚饭有点吃咸了。”
孙大成看她主动来给自己送水,又乐滋滋地凑过来,“多谢,我会记着你的好的。”
秀瑶抿嘴浅笑,低声道:“我问你个事儿啊,我小姨干嘛说你耍流/氓?”
孙大成脸腾地红了,摆手摇头道:“瑶瑶,我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那是误会,误会,你小姨不肯听我说。”
秀瑶笑道:“那你给我说说怎么回事?”
孙大成又有点难以启齿,脸颊更红,秀瑶哼道:“不说算了。”
孙大成咬了咬牙,狠心道:“好,我说给你听,你可要帮我劝你小姨。”
秀瑶点点头,孙大成刚要开口说,柳絮一下子推开门,冷冷地瞪着他,又一把将秀瑶拖走,斥责道:“跟你说了多少遍,不要跟那个混账东西说话。”
秀瑶扁扁嘴,“小姨,我看他挺好的。”
柳絮斥道:“你知道什么。”
秀瑶不服气道:“你们那是误会,你都不给人解释。”
柳絮脸颊通红,将她推去东间,“睡觉。”
大雪下了一夜,外面一片洁白,除了白几乎看不见什么其他的颜色。院子里的雪一脚踩下去就直接没到了脚踝,软绵绵的,就好像是最细的绵白糖一样。
天还没亮孙大成就起来把门口到院门的雪打扫干净,要不是谨遵秀瑶的嘱咐不许随便出门,他还想把门口直到大街上也扫干净。
秀瑶把家里那二十斤炒了的地瓜豆还有另外十斤没炒的地瓜豆给了孙大成——他是以要进地瓜豆为借口来的。本来秀瑶要给他便宜一文钱,孙大成自然不肯,他还想给秀瑶多加点呢,好借此拉拉印象,秀瑶也不肯,两人就按八文成交。
柳氏做了早饭他吃,叮嘱他早点走,路上注意安全。
孙大成虽然不舍的走,却也没办法,只能告辞。
秀瑶和秀容、秀芹就拿了扫帚、铁锨,送他出去,顺便打扫门前的雪。
门一开,秀瑶就听见外面响起扑棱棱的脚步声,虽然人不见了,可却留下几行大小不一的脚印。
想偷听,起码也有踏雪无痕的轻功才行吧。
看着脚印的大小,都不用脑子也知道是秀婷几个,那最大的只怕就是二婶或者三婶也说不定呢。
秀容气得骂道:“哪里来的野耗子,看下次不拿耗夹子打断你那两条贱爪子。”
想起上次她设计把耗夹子放在窗外,打住了秀美的脚,秀瑶和秀芹就笑。
孙大成看了看,也知道自己给秀瑶家惹了闲话了,不禁又很内疚,一副负罪的样子看着她们。
秀瑶道:“我送送你吧。”说着就和孙大成往村外去。
这时候迎面几个人趿拉着雪半走半滑地过来,秀瑶看为首一个是张氏,另外还有秀婷秀美和三婶。
秀瑶立刻对孙大成道:“你是我大姨家二表哥。”
秀瑶早就想好了,跟人家说是大姨家表哥,反正下雪天黑乎乎的,大家也看不清,以后再碰到也认不出的。而且孙大成和表哥个头身量都差不多,也没什么好怕的。而且大姨家大表哥嬷嬷不认识,姥娘家的却都知道的。
“嬷嬷,你这是去哪里?”秀瑶明知故问。
张氏看了她一眼,又审视着孙大成,厉声道:“这是谁啊?”
秀瑶笑道:“这是俺大姨家二哥,昨天来串门。”
孙大成立刻叫了一声嬷嬷。
张氏眼睛不知道是不是被雪光映得,雪亮雪亮的,一点都不昏花,她问道:“你背着什么呢?”
不等孙大成说话,秀瑶立刻道:“俺二哥昨天送了一袋子小米来,俺娘就把我们家半袋子棉花籽回了礼。”
张氏一听,顿时肉疼得难受,“棉花籽咱们自己能榨油,能喂牲口。”
秀瑶立刻道:“嬷嬷,咱家没养牲口,”
张氏猛地打断她,“没牲口咱家有猪。”
秀瑶心里腹诽道:那是你家的猪,不是我家的猪,咱们早分家了。不过她不能说出来,便道:“俺大姨送了小米来,俺娘回点棉花籽也没什么过分的。”因为对张氏一直怀有怨气和敌意,她跟张氏说话的时候,语气就有点不那么平和。
张氏一下子就听出来,张口就要骂,三婶忙道:“娘,这是在大街上呢。”虽然她很想让婆婆骂秀瑶不懂事,骂柳氏不孝顺,但是她也知道,现在公爹在呢,什么事儿也兴不起来的,反正连累自己家的名声。
张氏瞪了秀瑶一眼,“快家去,我有话说。”
秀瑶却道:“你去吧,我还得送俺二哥呢。”说着就让孙大成快走。
张氏怒了,“你个死丫头,硬了你的翅膀了是吧。”她并非是那种不顾及面子,不在亲戚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