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重生农家乐-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家看她一个小姑娘也就没在意,秀瑶便又往前走,还有炒货铺子,里面是些花生、瓜子、南瓜子、栗子、还有核桃等,秀瑶去也听听价格,一一记下来。
不知不觉地她走了半天,觉得肚子有点饿,人需要什么就注意什么,立刻就闻到了喷香的包子香气,就听见那边有人喊,“皮薄馅大,又白又大的大包子卖啦!五文钱一个,大包子啦!”
秀瑶过去看了看,那包子挺大,五文钱不便宜也不是很贵。这时候有出门在外的就来买俩包子果腹,里面有菜有肉,不用再费事。除了卖包子,他家还卖馒头、烧饼等,馒头便宜不少,一文钱很大一个馒头,不像现代那种馒头看着大一捏就一小疙瘩。旁边是一家面店,面店里也卖水饺等吃食,再过去又是卖油饼的,几家卖吃食的连着,既干净,顾客流量也大。
不过她也发现了,他们做的都是小本生意,毕竟县城就这些人,不可能都出来买吃的,而在乡下开面点铺子什么的那可是自寻死路,家家户户都做饭吃,谁那么有闲钱去买别人家的。
不过也不是没有商机,秀瑶心里想着挨家挨户地看过去,到最后她找了客流量最大,觉得出货量也最大的那家面店,里面不少人在吃面条。
秀瑶问了一下,一碗普通的面条也要十文的,也不算很贵,不过对于乡下人来说也不算便宜。店里有一个老板,一个打杂的伙计,老板在门口擀面。
秀瑶略一犹豫就要了一碗面,那老板紫红的方脸膛,一双手骨节格外粗大,他看了秀瑶一眼,“小姑娘,吃什么面?”
秀瑶就问有什么面,那老板就说了一连串,听得秀瑶直晕乎,什么肉汤面,青菜面,鸡蛋面,牛肉鸡肉鸭肉猪肉羊肉……甚至还有鱼汤面,鲜汤面,蛤蜊面等。
秀瑶直吃惊,看起来古代人也很丰富的,根本不像她以前想的那样简单贫瘠,她还寻思自己是不是也能做鲜美的面来卖呢,这样看还是算了。
她喜欢吃排骨,而排骨没有肥肉,所以不会比肥肉贵。
不过想起哥哥治病,欠了那么多钱,秀瑶觉得还是算了,她咽了口唾沫,忍住咕咕叫的肚子,摇了摇头。
可她实在太饿了,就去看卖包子的,想着肉包子贵,她来来回回地犹豫了半晌,没舍得花钱。自己又嘲笑自己,都背了一百两的巨额债务了,还怕花这几文钱吃个面?再说,背了债,也不能就整天不吃不喝,债也不是靠不吃不喝还上的,而且她还想跟这里做面食生意的老板们谈谈,看看能不能拉点生意赚点钱呢。
于是她又回去,狠了狠心,要一碗排骨面,平心而论,真是便宜得很呢。
那老板看了她一眼,觉得一个小姑娘,肯定是吃便宜的,就给她做排骨面,还多放了几块排骨。秀瑶又要了小葱末和一点茱萸粉,这时候还没有普通辣椒,胡椒是贵重东西,不是小摊贩能置办得起的。
秀瑶吃了两口,慢慢地等客人少起来,她就问那老板,“请问大叔不是县里人吧。”先套近乎,再谈生意,免得人家排斥。她知道城里住着不少匠户,同时也有乡下人来赁铺子做买卖的,这些人基本都不种地,靠做生意赚钱吃饭。
那老板叫王老大,见他问,就笑道:“俺们是许家甸子那边的,姓王,你怎么知道?”
秀瑶也觉得奇怪,她就是听这老板口音有点熟似的,乡下人就算一个县的,可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口音和用词习惯还是有不同的。她笑道:“我听过有人说你们这种调,跟我们有点不同。”
王老大慢慢地擦着手上的面,看了她一眼,“我知道,你是桃源那边的。”
秀瑶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大叔好耳力。”
王老大笑得憨憨的:“听多了呗,小姑娘,你没跟家人一起啊?”
秀瑶摇头,神色一黯,“我哥在医馆看病呢,我出来半点事情。”
两人便闲聊起来,秀瑶打听到王老大生意有好有差,一天需要五六十斤到一百四五十斤面粉不等,旁边那些人家也是如此。他们的面粉开始还从普通人家买,慢慢地发现也不划算,来回的费工夫,而且也不能一下子买多,多了容易坏。所以基本都在城里的米粮店买面,最大的米粮店是冯家的,他们家每天不停地推磨,面粉自然够用的,大家都去那里买。不过他们家也要比别个贵,毕竟人家店大,家里各地开着百十家铺子,也不靠这一点赚钱。
秀瑶从他的话里,也听出不满来,“王大叔,你们怎么不去杨柳村水磨坊籴面吗?他们家的面粉还细还白呢。”
王老大嗯了一声,“我倒是听人家说,现在那几个酒楼和管饭的客栈都去那里买,好多人家也去那里推磨,看我们人手不够,家里走不开人。”
秀瑶便解释给他听:“他们家也送货上门呢,每天都会驾船沿着大清河送货的,王大叔你可以和边上的包子店油饼店你们搭伙呀,每天一个人去把面推回来,或者两天三天一次也行,怎么都能省钱呢。”
与其多花钱给冯家,不如让姥爷家赚呢,这些人买面的话,那姥爷就可以先买麦子,然后推了磨给他们送面粉了。
王老大看着她,“小姑娘是磨坊的?”
秀瑶摇摇头,“不瞒王大叔说,那是我姥爷家呢,我们家也去他家推磨,又快又好。要是你们愿意,我倒是想让我姥爷帮你们的忙,大家做生意,起早贪黑的都不容易,何必多花那个冤枉钱呢。”
王老大一听,点头:“这倒是,不过我们得合计合计。”
秀瑶点点头。王老大看她不走,就去边上喊了另外几家主事的,把秀瑶的话跟他们一说,那包子店老板早就有这个想法了,不过他和老婆两人忙得也走不开,见王老大一说,他们立刻同意。
“就算价钱一样我都乐意,娘的,我是看够冯家那狗腿子的脸色了,我是花钱买面,又不是要饭的,每次嫌我买的量少跟打发叫花子一样对人,真是气人。”
“就是,动不动还涨价,不买他们家的了。”
几个人一合计,就跟秀瑶说可以。
秀瑶自然欢喜得很:“那你们找一个人,抽出一天的功夫来跑一趟杨柳村吧,大家面对面地谈好,以后你们就什么都不用操心。”
几个人一合计,就派王老大和卖包子的去,王老大的婆娘也会做面,有伙计帮忙,就算忙点一天半天也不防事,能顶下来,时间已久就不行。
秀瑶付钱的时候王老大不肯收,秀瑶坚决给了,人家厚道她不能顺便占便宜,再说她犹豫了那么久才吃这碗面,早就做过心理建设的,不能白吃人家的面。
秀瑶转了一圈,在一家卖胭脂水粉铺子面前停下来,秦家穷,家里就那么一盒面脂,也只有冬天的时候一人擦一点,胭脂水粉的更不用想了。
想起大姐含羞带怯的样子,她忍不住有点心动,想给大姐买盒像样点的胭脂。
平时她都没有机会来县里逛的,乡下走街串巷的小货郎背着的,成色不够好,她一直看不上,而不来县里,想买也买不到好的。
秀瑶进了铺子,里面柜台上货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的,那些精致的瓷盒、玉盒、金银盒的,简直是工艺品一样。
里面有些妇人正在挑选产品,议论着这个好看那个好用那个便宜的。
“小姑娘,买点什么啊?”站在柜台后面的掌柜的倒也不慢待小姑娘,毕竟开门做生意,不买的话就算进来看看也是热闹的。
秀瑶看了看,道:“我想买盒胭脂。”其实买胭脂总得买粉吧,可她想姐姐皮肤挺白的,直接擦胭脂也行吧,据说这些胭脂是什么红花提炼的,不含铅,也没有污染。
那老板瞥了她一眼,从她的穿戴上判断她的承受力,便拿了三盒出来,一水的青花瓷小盒,巴掌大小,椭圆形状。价钱分别是十五文、二十五文、五十文。
秀瑶轻轻叹了口气,果然是女人和孩子钱好赚,古今中外皆如是,这么一盒小小的红胭脂,就那么贵。她犹豫着,是十五文也不便宜,不过五十文的肯定更好,最后她狠了狠心,反正自己一百两的债都欠了,还怕这个?
钱是王八蛋,有花才有赚!她恶狠狠地想着,要见缝插针地赚钱才行,就算有债在身,也不能邋邋遢遢,不吃不喝,尤其大姐是家里第一个即将出嫁的女儿,不能灰头土脸的。
“我要这个五十文的,你便宜点。”秀瑶决定使出她的砍价*来。
那掌柜的笑眯眯的很和气:“小姑娘,你眼力真好,这胭脂别看它贵点,它也值当呀,颜色鲜艳,持久,而且还带着甜香呢,保管你擦上比花都好看。”
秀瑶道:“我是给姐姐的。”废话,贵的要是不好,那买的人不是傻子?因为贵,她有点怨念。
那掌柜的立刻笑得眼睛发亮,“小姑娘的姐姐擦上那就更漂亮了,十几岁的年纪本来就花一样,再一打扮,诶呀,保管的。”
秀瑶忍不住咬了咬唇,“那你给我便宜点,我们家没钱呢,我买这个回去还得挨揍呢。”
那掌柜又低头看了她一眼,“这样,我给你四十八文,你知道,我们这里不还价的。四十八文,两文钱给你买糖吃。”
秀瑶嘟嘴,摇头叹气:“那不行,我家那么多弟弟妹妹,两文钱的糖可不够。掌柜的,我看你家胭脂好,你不知道,我都逛遍了,就是不敢买。我看你家店又大,你人又和蔼好说话,东西也好,我才进来的。我没多少钱,你便宜点,我就买这个了。”
掌柜的被她恭维的心花怒放,“那你买这个,十五文的也很好。”
秀瑶摇头,“我姐姐很漂亮,我想给她买那个好的,我手里有三十五文钱,大叔你少赚点,通融通融吧,我姐姐那么大了,要出嫁都没擦过胭脂呢。”
她说的也差不多是事实,反正姐姐极少擦胭脂,家里也没买过。这次是来给哥和爷爷看病的,她本来也没心思买东西,只是想着以后也不能总来,最主要的是姐姐要相亲,都十六岁了也没好一点的化妆品,自己也不会做不能给大姐做点好的,不如就花钱买盒回去给她。
掌柜的被她一说,倒是鼻子一酸,看她小姑娘漂亮亮的,黑亮的眼睛里层纱层雾一样的好看,泪花隐隐的。他心一软笑道:“好啦好啦,你这个小姑娘真是厉害呀,这么会说话,行了,就当是大叔送给你的,三十五就三十五了。”说完他还看了看那边,伙计们正在招呼老顾客呢,见没人注意他低声道:“可别让她们知道,我只给你便宜了呢。”
秀瑶立刻喜滋滋地道谢,付了钱,将那胭脂接过来放进挎包里。她可赚了,虽然化妆品成本便宜谎价大,可她觉得就这小青花瓷也是好东西,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呢。
买了胭脂,秀瑶看到斜对面是糖店,应该是作坊式的糖铺子,一边熬糖一边批发零售。穿来这里,秀瑶就见过那种发黑的糖,连正宗红糖都没见过,更别说雪白的白砂糖和绵白糖了,据说是进口的,而且很贵,都要有钱人家才享用。
这就是秀瑶为什么要种甜菜的原因,南方靠甘蔗,北方靠甜菜,只要那片地能种活甜菜,她就多种几亩,先试着熬熬糖,一旦成功了就可以继续改进熬白糖。
秀瑶往路对面去,刚到店门口的时候,突然旁边铺子里窜出一个人来,他冲得太急一下子就把秀瑶撞翻了。紧接着后面又追出几个人来,喊道:“冯老四,你别跑!”
被追的那人本来急急地要跑,见撞了人赶紧去扶,又看后面追出来,立刻大喊道:“行了行了,你们怎么那么输不起,把人都撞倒了,还不来搭把手!”
他看秀瑶不过是个小姑娘,忙笑道:“真对不住,对不住,没看到你。”
秀瑶顾不得跟他说话,忙先看挎兜里的胭脂盒,见好好的没有一点破损,才松了口气。她看那人十五六岁,穿着一阵月白色的茧绸长袍,腰间挂着玉佩,就知道是富家少爷得罪不起,忙让开一点,道:“没什么,就是撞了一下。”说着便避嫌走开去了糖铺子。
冯浩然还想跟她说句话,见她已经走了便作罢,眼睛一扫见地上有个小物件,忙弯腰去捡,结果被另一个少年抢在手里。
那少年翻来覆去地看,“哇,好鲜亮的桃花儿呢,一个乡下小丫头还有这个。”
冯浩然见状立刻去抢,“萧小宝,你拿来。”
那少年听他叫自己小名,立刻哼道:“凭什么给你,唐峥,给你。”他一扔,又丢给了另外一个少年,那叫唐峥的少年抢过去就跑了。
冯浩然喊道:“喂,你们怎么那么不讲理,要还给人家的。”说着追了两步,又想起什么,忙去糖店找秀瑶,却没看到她,问了问,掌柜的说一个小姑娘来看了看就走了。
冯浩然只好又去追自己的伙伴儿们。
且说秀瑶离开糖铺子看时候不早了就回医馆去,顺路买了一点炒货和小点心,见到夏天无就送给他。
夏天无忙摆手不敢要。
秀瑶笑道:“这是我买来吃的,又不是贿赂你,你不用怕的。”
夏天无挠头:“孙爷爷不让俺们要你的钱。”
秀瑶笑着塞给他,不许他拒绝,“这是我自己吃的,跟钱有什么关系,你拿着吧。”夏天无见状也就收起来。秀瑶又问他哥哥如何了,得知孙郎中让他泡药呢,大家都不能去打扰,她就回去小院等。
晚饭的时候夏天无来送饭,顺便送秦业回来。秀瑶看哥哥气色很好,便问他如何。
秦业原本还因为担心害怕有点情绪低沉,不过看小妹竟然为了自己应下一百两银子的饥荒,寻思自己就算低沉也没用,反而连累家里担心,倒不如打起精神,右手不能干活他还有左手,反正不能让小妹和家里被这债累住就是。
他这样想着心里也就轻松很多,笑起来:“好着呢,孙郎中说再泡几天就行了。”
秀瑶闻言松了口气,她就怕哥哥的手有什么坏死的,那可就不妙,看起来孙郎中也的确是医术不错。看秦业不像之前那么消沉,她也高兴:“大哥,没什么好担心的,你一定要好好治病,等手好起来咱们就放了心,要不我这心直突突地跳。”
秦业知道梯子的死吓到她了,那天晚上自己被抬回去,她肯定害怕得很,秦业心里既温暖又内疚,柔声道:“瑶瑶,你放心,大哥一定会好好的。”
“大哥,这就好,这样才是我好大哥呢。”秀瑶抱着秦业的左胳膊摇了摇,她又把自己在街上见到的说给他听,还有给姥爷拉了生意的事情,秦业喜得夸她能干。
“大哥,你看看,其实什么都能赚钱的,只要咱们肯踏实地干活,多动脑子,一百两银子就算很多,可也不会难死我们的,你没什么好怕的。”秀瑶一边给他描述美好的未来一边开解他。
秦业点点头,“大哥不怕,你说干啥,大哥就干啥。”
吃了晚饭,夏天无来收碗筷的时候还送了几套半新不旧的衣服来,“孙爷爷说了,买了的旧衣服,是干净的,放心穿。钱也从那一百两里扣。”
秦业很是诧异,看那衣服都是好的,就问:“那不是治病钱吗?”
夏天无笑得有点高傲:“秦小哥,你害怕我们孙爷爷少要钱呀。”
秦业忙摇头,“不是的,不是的,我是觉得孙郎中这人……真怪。”
夏天无哼了声,“他怪的事情多着呢,习惯就好。”说着就拎着食盒走了。
夜里秀瑶回到房里睡觉的时候发现自己放在怀里的小荷包不见了,当初娘给了她们一人一个的,她的倒是没了。找遍了每一个角落也没见着,仔细回想着,怎么都想不起来掉在哪里。可能是拿钱的时候顺出来了?她想起被人撞倒,难道是掉在那里?不对呀,当时她起来就看过,胭脂好好的,地上也没东西的,那去了哪里呢?一时间找不到,她也没办法,只好丢到一旁去,专心一边照顾大哥一边去考察行情。
作者有话要说:为雅安祈福,好人平安;向战斗在第一线的解放军还有其他人们致敬。希望不会再有人好心办坏事,堵住救援的道路,希望我们的捐款都能发挥应有的效用。祈福!
谢谢殷尛雨和可愛莫 两位亲的地雷。
我尽可能地把两更的内容并为一章,免得还得更两回,有时候有事不在就耽误了。
☆、163有人搅局
接下来几天秦业依旧去泡药水;秀瑶就继续逛街,把没逛过的地方挨着看看。这日她走累了,晌午就回了医馆,夏天无立刻找她:“你哥哥来看你呢。”
秀瑶奇怪地问他:“哪个哥哥”
夏天无笑得有几分揶揄:“那我怎么知道你几个哥哥呢。”
秀瑶也笑起来;忙去后院;就看柳升从屋里出来,她欢喜地跑过去:“二哥;你怎么来了?”
柳升笑着解释:“来送面啊?你给咱拉的生意;人家让来送货呢,瑶瑶,这一趟咱们就挣了七百钱呢;你可真会挣钱。”
秀瑶乐道:“哪里是我会呢,是冯家不稀罕这钱罢了。”冯家要是便宜点,态度好点,这些人也绝对不会舍近就远,让姥爷家给送面了。
柳升告诉她,“以后每三天送一回呢,这是笔稳赚的买卖,你姥爷也开始收麦子了。”收了麦子,再卖面,自然比给别人介绍买卖要赚得多。
秀瑶也替姥爷高兴,这时候柳升拿出一串钱来,正好一百个,他放在桌上,“瑶瑶,这个是你姥爷给你的。”
秀瑶忙推辞,“这个我可不要,我什么都没做,麦子、面都是你们的,还是哥哥送来的,我就是说了一声。”
柳升坚持给她:“你不说就没这生意。这钱是咱纯赚的,才给你一百,你姥爷都嫌少呢,以后每次都给你这么多,你就收着吧。”
秀瑶还想说养猪要靠姥爷家的事儿,柳升又道:“瑶瑶,你姥爷说了,其他的归其他的,这个就该是你的,你就拿着。”秀瑶只好收起来。
柳升又跟她说了几句,还急着回去,也不吃饭就回家。秀瑶起身送他出了门,柳升让她留步,然后就推着小车去渡口。
看柳升走了,秀瑶就回去等着吃饭。她寻思这一趟才赚七百钱,看来姥爷卖得便宜。不过才刚开始,这样也好,毕竟那些面馆赚头也不是很大的,都是吃辛苦饭的。
她自己吃晌饭的时候,夏天无跑过来找她,“秀瑶,有人找你呢。”
秀瑶心里疑惑,就问:“谁又找我?”二哥刚走了呢,除了大哥,她可没认识的人。
夏天无道:“是冯家少爷,我也不知道呢,你去看看。”
秀瑶也觉得奇怪,就跟着去了,到了前院发现一个穿绸衫,相貌英俊的少年正在等她,秀瑶摇头道:“我不认识他。”说着就不肯往前走了。
冯浩然看见她倒是一喜,喊道:“你是瑶瑶吧,我是你浩然哥哥呀。”
浩然哥哥?
秀瑶被雷劈了,她根本不记得有这么一个哥哥的。
冯浩然看她一脸疑惑,便笑着解释:“我是冯家呀,你娘是柳妈妈吧,是我妹妹的奶娘。”
秀瑶这才想起来,娘做过几天冯家二奶奶女儿的奶娘,当然只是短期的,人家有固定奶娘,不过是那几天奶娘不舒服,不能给孩子喂奶,就换了娘。后来主要事情也就是给冯家做针线活,可没机会再奶孩子的。
秀瑶忙上前行礼问好。
冯浩然笑道:“你都这么大了,真是巧,我娘还念叨你们呢,知道你们来县里,让我来接你家去坐坐。”
“这可不行呢,我陪大哥来看病的,我爹娘都没来,我不能去。”秀瑶可不想贸然去人家家里。
冯浩然不理解她的拒绝是为何,“又不是去别人家,是来我家,有什么去不得的?我娘到现在还念叨柳妈妈针线做的好呢。”说着不由分说就握住了秀瑶的手腕,亲昵地道:“走吧,不是外人。”拉着她就走。
秀瑶的脸一下子红了,这人也太自来熟,就算他们家里人认识,也不代表他就可以这样对女孩子拉拉扯扯的呀。
夏天无也急了,“冯少爷,男女授受不亲呢。”
冯浩然哈哈笑道:“这是我妹妹,跟我亲妹子一样,什么男女不亲的,忒多事,快走吧,我让人抬了轿子来的。”
秀瑶挣不开,只得道:“冯少爷,你等等,我也得跟哥哥说一声。”
冯浩然忙点头,“对的,我和你一起去说,让大哥也去。”
秀瑶只好和他一起去诊室,孙郎中在给人看病,秦业在内室泡药不能被打扰。
秀瑶只好跟孙郎中说,也不知道为什么,虽然这老头有点不靠谱,她住在这里却被他照顾得很好,所以有事她就想到跟他说。
孙郎中眯着眼睛瞥了冯浩然一眼,笑道:“去吧,冯二奶奶是和善人,你们有那样的渊源,既然来了这里,她不知道罢了知道了定然要让你们过去的。你大哥不能去,你去吧。”
秀瑶只好跟着冯浩然去了。
冯浩然让家里轿夫抬了轿子来的,他让秀瑶上轿,秀瑶却有点打怵,这轿子不会晃悠悠地晕吧,会不会掉了底?看电视还行,真正让她自己坐,有点犯嘀咕。前世晕车的感觉还记忆犹新呢,身体软得跟面条,吐得胃都要翻过来,难受得恨不得撞晕过去。
冯浩然疑惑地看着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