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医香_木嬴-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青楼的小厮把陈小少爷送回陈家。
  陈御史差点没活活气死。
  昨天弹劾了煊亲王世子,今天丢脸,有伤风化的就是他陈家了,这不是报复又是什么。
  可人家就是报复了,两条没有毒性的蛇,可他孙儿上青楼没人家哄他去,人家是自己跑去的。
  陈御史气个半死,还得乖乖去跟皇上请罪,说自己教孙无方,让大家看了笑话。
  皇上对于这种睚眦必报的行为,早习以为常了,教训两句,再随便罚了陈御史半年俸禄,就算了。
  “御史台还有哪位大人弹劾世子没倒霉的?”皇上问道。
  李公公笑道,“应该没了,除了在御史台任职的沈大人升了官,其他御史大人弹劾世子爷,都倒霉了,估计之后再没什么人敢为这点小事再弹劾世子爷了吧。”
  大多数御史,都是吃了亏,就学乖一点儿。
  皇上听了忍俊不禁,“这几年,这些御史可没领到什么朝廷俸禄,也是难为他们了。”
  李总管则道,“世子爷大婚在即,等成家了,肯定不会再这么胡闹了。”
  皇上端了茶,拿茶盏盖拨弄着。
  神情若有所思。
  等成亲了,王妃总没理由再拦着他让世子跟煊亲王学带兵打仗了吧。
  兵权才是煊亲王府的根本,一个爵位算的了什么。
  御史弹劾楚慕元,然后御史家倒霉的事,沈玥都听闻了。
  唇印的流言传了几天,也渐渐平息了,庆幸的是她骂了一句,火就没烧到她身上来了。
  她现在一门心思都在煮瓜子上。
  一箩筐的瓜子全用完了,还是没达到沈玥的预期。
  可其他丫鬟都觉得煮过的瓜子真心好吃,晒着太阳,磕着瓜子,在沉香苑当差真是不要太爽。


第二百六十六章 尴尬
  瓜子给老夫人也送了去,老夫人尝了也说很不错,吃惯了原味的,就格外觉得这味道好。
  沈玥也不吝啬,把瓜子给各院都送了些去。
  然后继续改良配方。
  功夫不负有心人,又过了一天,总算叫她满意了。
  一箩筐,至少三十多斤瓜子,沈玥全给煮了,然后晒干。
  因为时间紧迫,沈玥还上了银霜炭,把瓜子烘干。
  等沈琅之回来,沈玥交给他五斤瓜子,让他送代国公府去。
  沈琅之错愕,“送瓜子?”
  五斤瓜子,好大一包了,他就算不自己拎着,让小厮拿着,也很显眼啊。
  倒像是去贿赂似的,虽然也是贿赂了,可有谁是拿瓜子贿赂的啊。
  代国公府还没吃过瓜子么,虽然这瓜子味道是挺特别的,可它也是瓜子啊,这不是惹人笑话吗?
  沈琅之脸皮薄,坚决不要送。
  他越是脸皮薄,沈玥还就越坚持,要是送瓜子他都抗住了,回头再送别的,还会迟疑不决,犹犹豫豫不敢去吗?
  “真不送?”沈玥望着沈琅之,郑重的问道。
  沈琅之头大,妹妹全是为了他好,他要说不送,太伤人心了。
  沈琅之硬着头皮点头,然后拎着五斤瓜子走了。
  还没出沈家,就被沈钧注意到了,他皱眉道,“这是要干什么去?”
  沈琅之如实道,“妹妹让我去送瓜子。”
  沈钧,“……。”
  他们兄妹这是搞什么鬼,送瓜子让下人去不就行了,怎么还让他去,这也太寒酸了。
  沈钧让沈琅之交给下人去送,沈琅之不想多说,明着点点头,还是骑马带着小厮,拎着瓜子朝代国公而去。
  可是到了代国公府,沈琅之就犹犹豫豫了。
  他实在不好意思啊。
  然后就坐在马背上,来来回回的走。
  就这样溜达了两刻钟,还是钟大少爷的贴身小厮看见他了,然后回府禀告了钟大少爷。
  钟大少爷就出来了,道,“沈兄既然来了,怎么不进府?”
  沈琅之轻咳一声,“是找钟兄的,这不来的路上,把随身的玉佩掉了,正在找呢。”
  难怪,就说他怎么来来回回的走,而不进府了。
  “这条街人虽然不及闹街,但也很多了,玉佩要是掉了,只怕被人捡去了,沈兄还是随我进府坐坐吧,”钟大少爷笑道。
  楚慕元很敬重沈琅之,有倒酒为证,楚慕元将来有可能继承煊亲王府,要是有煊亲王府相助,还愁太子之位不是三皇子的吗?
  沈琅之实在不想拎着瓜子进代国公府,又干咳了几声道,“我改日再来拜访,今日就先回府了,对了,舍妹知道我要来,让我带些吃,吃的……。”
  实在说不下去了,沈琅之把一包瓜子交给钟大少爷。
  钟大少爷,“……。”
  他还想问呢,结果沈琅之骑马跑了。
  钟大少爷好笑,话还没说完呢,跑什么啊,他还能吃人不成。
  对了,也不知道送的什么吃的,闻着还挺香。
  钟大少爷把东西打开,见是瓜子。
  钟大少爷就在人来人往的街上凌乱了。
  他拎着大包瓜子进了国公府,正好碰到国公爷,就问他,“拎的什么?”
  钟大少爷想回答,但沈琅之之说是舍妹,应该是沈大姑娘吧,便道,“沈大姑娘让沈大少爷送来的瓜子,味道很不错,祖父尝尝。”
  沈大姑娘送瓜子来?
  代国公额头有黑线,然后鬼使神差的抓了一把,吃了两颗,便点头道,“真不错,送一碟子去书房。”
  钟大少爷点点头,然后就进内院了。
  这瓜子在代国公府掀起了一股邪风,只要是主子都在嗑瓜子。
  越吃越觉得好吃。
  鉴于好东西不能独享,没看到沈大姑娘都送代国公府来了吗,然后代国公府就装了些,让人送进宫给皇后打牙祭。
  东西送进宫时,皇后正在后御书房赏花,皇上和宴贵妃几个都在。
  丫鬟悄悄禀告皇后,被贵妃耳尖听到了,就道,“代国公府是给姐姐送吃的来吗,什么好东西,是宫里头没有的,姐姐素来大方,就不要留着单独跟皇上吃了,让我们这些做妹妹的也尝尝呗?”
  宴贵妃都这么说了,皇后也不好意思不答应,就让人拿来了。
  然后,看着一包瓜子。
  一群人都醉醉的。
  皇后觉得脸都被代国公府丢光了,哪怕送些糕点,她也可以说是母亲做的,是小时候的回忆,你这送瓜子是什么意思啊?
  皇后羞愧的脸红。
  皇上却伸手拿瓜子了,吃了一粒就道,“这瓜子不错,宫里头还真没有。”
  皇后怔住了,也跟着抓瓜子吃了。
  别说,宫里头还真是没有。
  宴贵妃几个也不约而同的吃起来……
  一包瓜子,本就不多,再加上皇上在凉亭,其他嫔妃都闻讯赶来,那么多人,一人一把,很快就见底了。
  皇后见大家吃的高兴,就吩咐丫鬟道,“再拿些来。”
  丫鬟就支支吾吾了,“没,没了。”
  皇后再一次陷入尴尬,送瓜子就送这么一小包?
  宴贵妃就笑了,“把姐姐的瓜子全吃了,实在不好意思。”
  皇后端庄大方,笑道,“一点瓜子算得了什么,既然诸位妹妹都爱吃,我让国公府多送些来就是了。”
  皇后让人传话给代国公府。
  然后代国公府上下就尴尬了。
  瓜子是很好吃,他们都喜欢,可这是人家送的啊,这要上门去要,也太不好意思了吧?
  谁去沈家要呢,这是个问题。
  钟大少爷觉得钟文婷去合适,最多她们三个一起去,反正沈玥送了她头饰,很明显是交好的。
  钟文婷摇头,她是和沈大姑娘交好,可上门东拉西扯,临走再来一句,有瓜子吗?
  脸都丢到姥姥家了,才不要去呢。
  钟玉婷和钟如婷也不愿意去。
  而且三人合力,把事推到钟大少爷身上,这瓜子是他拎回来的,得他负责,要是他不收,就没这么多事了。
  钟大少爷冤的慌,你们吃的最多好不好,哪有吃完就不认账的。
  然后代国公府上下一致觉得应该钟大少爷去。
  钟大少爷想到沈琅之送瓜子的尴尬,在想自己去沈家,大约也会在大门前溜达来溜达去,最后被人发现,再找个丢玉佩的理由……
  这太尴尬了。
  钟大少爷没辙,决定还是找沈琅之本人比较好,就去岳麓书院了。
  听小厮禀告说钟大少爷找他,沈琅之还愣了下,怕有什么事,赶紧来了。
  问了半天,才从难以启齿的钟大少爷嘴里问出是来要瓜子的。
  沈琅之只觉得脑门上全是乌鸦。
  瓜子啊,就是一点点的瓜子,至于送来讨去的吗?
  他送瓜子去代国公府就很尴尬了,代国公府居然还送进宫了,皇上和后妃还吃了,沈琅之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以后沈玥再让他送什么,哪怕是根草,他也要屁颠屁颠的送去了。
  “我这就送信回沈家,让人把瓜子送国公府去,”沈琅之道。
  钟大少爷大松一口气,道,“要是有,就多送点啊,你这份情,我记下了。”
  沈琅之,“……。”
  钟大少爷走了,沈琅之赶紧让小厮回去转告沈玥。
  沈玥也没料到一点瓜子还进宫了,不过钟大少爷都找大哥了,这瓜子绝对不能少送啊。
  沈玥装了十斤瓜子,让小厮送代国公府去,另外装了几斤,让他带书院给沈琅之,免得还不够,再去找他。
  不过那瓜子送到沈琅之手里,就被书院的同窗给分了大半。
  而且吐了一地的瓜子壳,惹恼书院先生,瓜子没收。
  沈琅之和那些学子还被罚扫地。
  一边扫地,有同窗望着沈琅之,砸吧嘴道,“那瓜子味道真不错,像是糖熬出来的,我从小到大,瓜子少说也嗑了百来斤了,还没想过瓜子能有这么好吃,我们是兄弟吧,回头给我送几斤,我是馋上了。”
  其他人纷纷附和。
  沈琅之,“……。”
  能不答应吗?
  不然岂不成小气的连一点瓜子都舍不得了。
  可那是他妹妹熬制的,她就要出嫁了,这些人要是吃上瘾了可怎么办?
  沈玥也没想到,一点焦糖瓜子反应这么大,到最后都快控制不住了,可事情是她捅出来的,她不堵上也不行啊。
  沈玥一咬牙,道,“开铺子,卖瓜子!”
  沈玥做梦也没想到,她开的第一间铺子会是卖瓜子的,卖药才正常啊啊啊!
  时间在熬瓜子,筹备铺子之中,又过去好几天了。
  四太太依然觉得那些事都不及学管家重要,让丫鬟催了沈玥几次,沈玥都没去,四太太就亲自拿了账册来找沈玥了。
  沈玥根本没时间装傻充楞,看了账册,点出记账不方便之处,四太太听完,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然后沈玥再说她会看账,四太太一言不发,拿着账册就回去了。
  四太太也很忙啊,她原就是抽空来的,出嫁在即,要准备的事多着呢,得要写请帖送人了。
  她得去老夫人那里看看,有没有落下什么人没写。
  既然开铺子卖瓜子,自然要多几种口味了,沈玥只好再试验。
  忙的脚不沾地,看着瓜子就头晕,更别说吃了。
  好在,总算有个件好消息。
  秦氏倒霉了。


第二百六十七章 贿赂
  其实,秦氏早几天就倒霉了。
  有人往阮府送礼,被坐着软轿路过的某御史看到了,这也就罢了,送礼的人很张狂,御史大人出行坐的是寻常轿子,完全不符合身份。
  这不,送礼的人和御史府下人撞上了,哐啷啷,抬的箱子都给摔了。
  露出箱子里装着的云锦,还有金锭子,还滚到御史大人软轿底下。
  两边人吵了起来,御史大人不愿惹事,叫下人闭嘴,可送礼的人愈发觉得他们好欺负,骂骂咧咧的。
  然后,一不小心就暴露了是去阮府送贿赂的。
  皇上严令,不许官员收受贿赂,如有发现,一律严惩。
  本来收受贿赂这样的事,历朝历代,屡禁不止,大家也心知肚明,可御史大人既然发现了,就不能装聋作哑,少不了一顿弹劾。
  更何况,那御史大人正是魏国公的门生,沈琅之打了魏国公府大少爷,皇上当众训斥魏国公府,导致魏国公府和代国公府解除婚约的事,京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魏国公和沈家也算是势不两立了,只是暂时还在风头浪尖上,不好动怒,否则就该叫皇上觉得魏国公府睚眦必报了,毕竟是魏国公府大少爷错在先。
  现在,这不是绝好的机会吗?
  阮家并不显赫,京都那么多权贵,那一大箱子的云锦和黄金,贿赂侯府和国公府都足够了,贿赂一个小小的阮家,这不是脑子有病吗?
  而且那小厮都说了,贿赂阮家,是为了巴结沈家,从而攀上煊亲王府和崇祖侯府的高枝。
  上回送了五千多两,他们老爷留京的事,还没有着落,大约是送的礼太轻了,这回可是下了血本的,但愿能早日定下来,任上虽然自在,可哪有京都锦绣膏粱的繁华啊,还有几位姑娘和少爷也都到了说亲的年纪了,再外放三年,等回来年纪大了,一辈子就给耽搁了啊。
  御史大人让小厮听了一路,等小厮回禀后,就去了一趟魏国公府,然后第二天,弹劾阮大人的折子就送到皇上跟前了。
  皇上当众就发怒了,阮大人吓的赶紧跪下说冤枉,没有的事。
  这些天,是有人往阮家送礼,可是他哪有胆量收啊,他在朝上举荐什么,沈钧都公然反对,半点表妹夫的情面都不给,他有自知之明,在沈钧那里哪有帮别人求官的本事,还请皇上明鉴。
  沈钧公然反对阮大人的提议,议政殿的大臣都知道,当时还猜测着两人是不是闹矛盾了,不然哪有不帮着自家表妹夫,还带头反对的道理。
  如此说来,还真的是冤枉阮大人了?
  可要是阮大人是冤枉的,那御史大人的弹劾就是空穴来风,是污蔑。
  御史大人如何会承担这样的名声,那些人往阮家送贿赂是他亲眼所见,岂能有假。
  两人在朝堂上争论不休,还有不少大臣起哄,吵的皇上头都疼,还能怎么办,彻查呗。
  一旦发现贿赂属实,严惩不贷。
  因为阮大人在朝堂上说没有找过沈钧帮忙,更没有往沈家送过什么贿赂,再加上沈钧原就性子严谨,子虚乌有的事,只要不烧到他身上来,他管不着,再加上有御史大人彻查,他就不蹚这趟浑水了。
  他下朝回来,关于御史弹劾阮大人的事,一个字都没吭过。
  可阮大人回府之后,就一通发飙了。
  他知道秦氏收受贿赂的事,沈钧在朝堂上拖过他后腿,他也不想去求他什么,秦氏有本事,她自己去求,他不管。
  可是没想到,秦氏收了人家的东西,不给办事,而且收的比他想的要多的多。
  一箱子黄金和云锦,那得是多少钱,为什么没人跟他报备一声?
  阮大人一阵发火,秦氏觉得莫名其妙,她是收过云锦,可也只有两匹,心疼他上朝辛苦,也是为了讨好他,已经吩咐绣房给他做衣裳了,她上哪弄一箱子云锦去?!
  还有黄金,也有人送,只有五百两,满满一小匣子,离一大箱子差的远呢!
  还不够沈玥一回坑的。
  秦氏极力辩驳,可她再怎么说,阮大人都不信她了,就算秦氏找人来作证,阮大人都觉得那些下人都被她给收买了。
  秦氏有口难言,苦不堪言。
  偏偏御史大人还揪着不放,事关名声,岂能马虎,盯着阮家呢。
  他想通过阮家把沈钧揪出来,在魏国公跟前,那可是一份大功劳。
  阮大人给秦氏下令了,东西是她收的,她负责摆平,要是牵连到他,别怪他不念及夫妻情分,他会休妻的!
  秦氏吓住了,再加上也不知道是谁给她送了封信,拿人前财与人办事,答应的事,请尽快帮忙,否则他会捅到御史台去。
  信,没有落款,也没有署名,不知道是谁写的。
  秦氏原就急了,现在看到这封信,就更着急上火了。
  怕送信的人真的会捅到御史台,到时候阮大人被罚,没准儿真的会休妻。
  与休妻相比,那点贿赂算的了什么?
  然后,秦氏就犯蠢了。
  她居然叫阮家下人把收到的贿赂偷偷再送回去,结果被派来盯着阮家的御史大人的人逮了个正着……
  蠢成这样,也真是没救了。
  这一下,阮大人收受贿赂的罪名就坐实了。
  不过贿赂之罪,会依据受贿量刑,各有不同,再加上主审的偏袒,最重的当然是抄家处死,其次流放,再不就是夺官,最轻的大概就是杖责几十,罚俸了。
  御史大人逮到的罪证,只有一箱子,差不多五百两银子和一些绸缎,依照律法,得杖责三十,罚俸三月以儆效尤。
  这还是三张千两的银票放在信里,小厮藏在身上的,被御史大人的人逮到时,溜的快,不然阮大人官职都不一定保得住。
  御史大人是个固执的,他亲眼见到云锦和黄金,这一箱子东西虽然也能坐实阮家受贿,但处罚太轻,更没有达到他的期望。
  他怀疑那些东西都送进沈家了。
  阮大人挨了仗责,罚了俸禄,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ps:要不要加更,想的留言o(n_n)o哈!


第二百六十八章 灭口
  秦氏要侍奉阮大人,都被阮老夫人给骂了,这几天,秦氏是****以泪洗面,她说冤枉,没有收那些云锦和黄金,根本就没人相信她。
  再加上那些妖妖娆娆的妾室在阮大人耳旁吹风,府里的下人对她也不像以前那么尽心尽力了。
  秦氏没辙,只好回秦家找人帮忙,结果受了一通奚落。
  她不是自诩沈家才是她的娘家吗,逢年过节,只是差遣丫鬟送些礼来,自己却亲自往沈家陪沈老夫人过节,现在出了事了,不去沈家求帮忙,回秦家做什么?
  秦氏几乎是被扫地出门的。
  她哪里不想来沈家,可是她前不久才把沈家给得罪了,就连老夫人对她都不像以往那么关心了,她再来相求,老夫人或许会帮忙,可沈钧不一定帮啊。
  明知道没什么希望,她还来做什么?
  可是能想的办法她都想了,没人能帮她,她甚至想过去贿赂御史大人,一来不甘心,二来怕把事情弄的更糟。
  要是沈钧能帮着在御史大人面前说两句软话,只要御史大人不揪着不放,不过就是被打了几十板子,再罚点俸禄,比起贬官,都不算什么了。
  走投无路的秦氏,扛不住阮家的施压,来沈家相求了。
  不过她倒霉,正好碰到沈钧,结果连沈家大门都没进。
  沈钧知道她为什么来,很直接的告诉老夫人,这事秦氏就是跪死在沈家大门前,他也不会帮她说半句好话。
  当年就想害柳氏,偷柳氏的陪嫁,假死坑沈玥,最后还假病,现在又打着他的名号收受贿赂,他能纵容她?
  老夫人很生气,也很失望,她还以为经过这么多事,秦氏反省了,长进了,谁想到她还变本加厉了起来,现在就差点连累沈钧了,要是这一次帮了她,将来只怕会更肆无忌惮,沈家别葬送在了她手里。
  况且,沈钧都说了,他不会帮忙。
  一切都向着沈玥期望的方向发展,没人帮秦氏,走投无路的她,除了找大夫人,她别无选择。
  只是沈家她进不来,只能写信让丫鬟转交给大夫人。
  那封信,沈玥没看到,但是秦齐看到了。
  信写的很隐晦,点到为止。
  既然是把柄,而且是相互的,如果被第三个人知道了,就不是好玩的了,左右两人心知肚明,没必要写的那么直白,彼此都懂。
  大夫人看了信,十分生气,用秦齐的话来说,就是想活剥了秦氏的皮。
  可就是这样生气,大夫人还是丢了手里的事,去了宜春伯府,那御史大人和宜春伯还有几分交情,宜春伯出面告诉他,沈钧和阮家收受贿赂一事,没有关系,让他收手。
  御史大人这才罢了手。
  到这里,沈玥像是白忙了一通,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不过,至少秦氏又一次威胁了大夫人,而且成功了。
  过了几天,秦氏去灵泉寺上香,一来替阮家祈福,二来就是这些天太晦气了,求菩萨保佑她。
  等坐马车回来时,马车出事了,和沈玥上回一样,差点没滚下来摔死。
  秦氏和阮柔命大,被一路过的俊公子给救了,不然要滚落悬崖,尸骨无存。
  命悬一线,好不容易逃过一死,就该反省是谁想杀她了。
  很显然啊,她一而再威胁大夫人,大夫人要杀她灭口了。
  而且,当初冯家不正是因为害沈玥差点惊马摔死,结果才倒的霉,这不明显是故技重施吗?
  就是大夫人要杀她!
  她已经占尽了便宜,女儿也即将是崇祖侯府世子夫人,风光无尽,可怜她在阮家受尽欺负,她还要痛下杀手。
  她就算是死,也要拉她做垫背的。
  秦氏很蠢,但有时候也很聪明。
  她将当年和大夫人密谋的事都写了下来,交给最信任的心腹保管,然后再写了封信警告大夫人,她要是死了,当年的事就会大白于天下,到时候沈家绝对没有她立足之地。
  当时收到这封信,大夫人还吓了一跳。
  因为她受够了秦氏的威胁了,她晚上做梦还梦到秦氏把当年的事抖了出来,就下了决心要除掉她,免除后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