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郡主难惹-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钟豫这一阵砍杀,身上溅着很多血珠子,最诡异的却是他的双眼,眼睛通红如要滴血,面色苍白,神情似痴似狂,嘴里喃喃念着:“走开!我要去见郡主!谁都不能阻我去见郡主!”
    侯夫人看儿子好像不认识自己一样,捂着嘴连连摇头,不敢相信这是自己儿子,“子归!我是母亲啊!”
    她喊声凄厉,钟豫略一犹豫,被护卫抓到空隙将刀夺下,架住胳膊。
    钟豫扭动挣扎不脱,求助地看向母亲,“母亲,我要去见郡主!你让他们放开我,我一定要去见郡主。”
    “侯爷,这是……这是不是中邪了?”侯夫人看着癫狂的儿子,无助地看向钟寄天。
    

097章 太师的安排

  钟寄天也觉得儿子这样不对劲了,这看着疯魔了一样的人,真的是自己儿子?
    听到侯夫人喊着中邪,他越看也觉得越像,这让钟寄天觉得看到点希望。钟豫是他最出色的儿子,只要有一丝希望,他也要保住这儿子,“将他捆起来,送回房里去。今日之事,谁都不许多说一个字!”
    护卫们应了声是,找绳子将钟豫双手捆了抬回房中,钟豫一路呼号要见郡主,声音凄厉,好像一个中毒之人呼喊解药一样。
    钟寄天不得不让人将他嘴堵住。
    “侯爷,子归这样……这样不对劲啊!”侯夫人忧心地拉住钟寄天,“他说的郡主,莫不是……林郡主?”京城中郡主不止一位,可不知什么时候起,好像若不指名道姓,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镇南王府的云晓郡主。
    儿子这样子,是看上云晓郡主了?侯夫人想到这可能,一阵头痛。她虽是内宅妇人,也知道云晓郡主是与太师作对的。撇开这个不谈,云晓郡主还是文太后在世时属意的皇后之选啊。
    “侯爷,子归往日行事都有分寸,今日这模样,妾身看着,真像中邪了啊。”侯夫人看着疯了一样挣扎的儿子,心痛又着急,“侯爷,听说南边的蛮夷有邪术,林郡主,在南边这几年……”
    钟寄天摆摆手,阻断了夫人未出口的话,叫府中管家来吩咐道,“你马上去玄清观,请道长来。”京城的玄清观道士,在驱邪捉妖上很有名。
    侯夫人对着管家背影又叫道,“管家,再命人去国清寺,算了,此事不用你去办。”她对自己身边的嬷嬷道,“你马上去国清寺,捐香油钱,求方丈赐个平安符。对了,还有万寿庵,也去点个平安灯。阿弥陀佛,菩萨保佑子归无事,阿弥陀佛……”
    钟寄天也不管夫人僧尼佛道了,抬脚往钟豫的院子走去,侯夫人连忙跟上。
    两人来到房门外,听到房中钟豫还在挣扎,走到窗边一看,钟豫手脚都被缚住,如一条虫在床上翻滚,时不时还要拿头去撞床柱。伺候的丫鬟拿枕头垫子塞在边上,怕他自己撞伤。
    侯夫人用手帕捂住嘴,呜咽地哭起来。
    没过多久,管家带着玄清观的道长来到府中。他到玄清观时,玄清观的山门都未开,他拿着忠义侯府的名帖叫的门,又捐了一笔香油钱,请了道长出山。
    玄清观来的这道士倒没招摇撞骗,看了片刻直说没有邪祟作怪,世子爷不是中邪,他无能为力。
    钟寄天与夫人好说歹说,道士留下一道符让化了给钟豫喝下,临走时打量片刻,劝说道,“侯爷与夫人不用忧心,贫道看世子爷面相,命中有贵人相助,必能逢凶化吉。”
    钟寄天想着道士这话不过是安慰自己罢了,让人封了一封银两,好生将道士送走。
    钟豫在房中闹腾半天,又被灌了一碗符水,渐渐安静下来。
    钟寄天走到他床前,看他脸色苍白额头冒汗地躺在床上,双眼闭着,嘴角还有血迹,不知是撞的还是自己咬出来的,看那样子,好像昏迷一般。
    侯夫人看着心疼,不由责怪道,“侯爷也太性急了,就算子归有什么不妥,为何一定要……一定要这样绑着他?”
    “你懂什么?今日早朝,太师有所安排,我怕子归今日进宫去,万一为了护卫云晓郡主伤到,可如何是好?昨夜太师已经警告过我了。我本打算……唉,不提也罢,看子归这样子,倒真像你说的中邪一样,可玄清观道长又看不出什么……”
    “伤到?”侯夫人听到这话惊了一下,敖太师要在宫中动刀枪不成?“侯爷,敖太师不会是……不会是要……”她吞吐几次,造反二字含在嘴中,不敢轻易吐出。
    钟寄天猜到夫人的意思,摇了摇头。照他看来,敖太师如今是不会造反的,压低声音说道,“太师应该是要剪除圣上的羽翼……你约束着家中人,最近少出门。”
    侯夫人本来看钟寄天摇头,松了口气,听说要剪除圣上的羽翼,“太师要这么做,那圣上岂不是要生怒?”
    “没了云晓郡主,圣上身边除了些忠仆,就没有得力的人了。到时圣上要坐稳龙椅,只能靠太师。”
    敖太师此时不会也不敢造反,他能叫得动的兵将,大多在京畿之地。若他敢造反,不说藩王们会不会起兵,各地的将军们,可能也会打着勤王名义进京,到时敖太师倒是左支右绌。他剪除了圣上的羽翼,留着圣上,正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
    “那子归会不会受牵连?”侯夫人对敖太师要怎么做并不关心,只关心儿子的前程。
    “只要子归清醒过来,太师若是成事,我去向太师说明原委,想来敖太师应能谅解。”
    侯夫人听到这话,放心了,匆忙派人去打听哪里有灵验的神婆道士,看钟豫昏迷不醒,心疼地让人请大夫,让丫鬟们为钟豫擦洗更换衣裳。
    钟寄天也不管夫人怎么忙碌。看看时辰,早朝也快到了,他派人去皇城外打听消息,自己回到前厅去听消息。
    侯夫人看着钟豫收拾妥当还未睁眼,匆匆离开到府里佛堂去为钟豫祈福。
    众人渐渐离开后,躺床上的钟豫睁开眼睛,用力一挣,将手上的绳索给挣脱了。
    先前他挣扎半晌,绳索已经松动。后来丫鬟们怕绳索勒着伤到他手,又将绳索给解开些,所以他这次挣脱得很快。
    守在床边的丫鬟看世子爷睁开眼,眼色发红,吓得要惊叫,被钟豫一个手刀劈晕了。
    钟豫将腿上的绳索解开,走到房外拿了佩刀,悄悄出府,往宫里赶去。
    这时敖太师也带着敖有期、敖有信坐上官轿,往宫中出发准备上朝。他们父子三人来到宫门外,守宫门的御林军将军赶来行礼。
    敖太师问道,“大殿周围的守卫可安排妥当了?”
    

098章 庄静太妃

  “太师放心,昨夜末将已经将当值的人都查看过了,都是信得过的自己人。大内侍卫那边,钟统领不在,末将不知……”御林军将军听说钟豫反水的事,但这事敖太师没有明说也未处置,好歹钟豫是太师夫人的外甥,他只做不知。
    “大内侍卫那边,你不需担心,你只要守好宫门。记着,不要放闲杂人等进来,也不许人逃出去!”敖太师摆手阻止他的话,沉声吩咐道。
    “太师放心,末将一定守好宫门。”御林军将军手里捏把汗,但他是靠着敖太师得的富贵,此时也容不得他不听吩咐。
    敖有期跟着父亲的背影,心中有些惴惴。他总觉得父亲这次安排太大胆冒险了些,只是这是父亲与幕僚们几次商议的决定,他也只能听从。
    敖有信身上伤口还有些做疼,但一想到今日能除掉林云晓,然后自己将领兵出征,到镇南关将林家连根拔除,他就心情甚好。等他再回京城时,他就是一军主帅了。
    敖太师与御林军将军说完几句话,百官们陆陆续续到达。依附敖太师的官员们,走到敖太师父子三人边上问好请安,跟在三人身后等候进宫。
    翁太傅带着弟子们到了宫门前,看着敖太师那一群人,翁太傅面沉如水,刚好钟鼓声乐响起,宫门徐徐打开,翁太傅哼了一声,脚步不停顿直接走入宫门。
    “这老匹夫!”太师党的人为了讨好敖太师,骂了一句。
    敖太师微微一笑,“诸位,早朝时间到了,我们进去吧。”说着也带头往宫中走。
    此时金銮殿内,林晓抱着大西瓜,拎着绿豆糕,趁着大内侍卫们御林军们都忙着跪迎圣驾,她直接从窗口跳进去。
    跳进窗口时,她犹豫了一下,今天外面的大内侍卫,她好像一个都没见过。不过听到外面纷杂的脚步声,她赶紧跳上大殿的主梁。
    她早就观察过,这金銮殿两根主梁上,靠近皇帝御阶边上这段的主梁上,隐蔽,视野好,属于吃瓜群众的必选位置。等她在主梁上找到位置靠坐好,宁泽天在殿外群臣的跪迎中走进大殿,他缓步走上御阶,来到龙椅前坐下。
    黄永忠带了几个太监守在宁泽天边上。
    林晓执意要来早朝看看,帮宁泽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她也想看看这传说中的早朝到底怎么回事。
    她还是第一次看早朝,先看到宁泽天身穿龙袍头戴皇冠的样子,无声地吹了声口哨,人靠衣装啊,这一打扮,太有皇帝范儿了。
    林晓看宁泽天看的太投入,一阵打雷似地“参见万岁万岁万万岁”,忽然冒出的声音差点让她人一歪,从大梁上掉下来,把她耳朵给震得耳鸣。
    原来文武大臣们也走进金銮殿了。
    等声音停下来,宁泽天抬抬手,站在御阶上的一个太监高声喊了一声“起”,这些大臣们就分左右两边,两排人面对面站着。
    林晓看到这些人手里拿的东西,瞪大了眼,这群人,居然人人手里都捧了一把戒尺。
    敖贱人果然不是人,知道宁泽天怕戒尺,竟然让所有当官的人手一把戒尺。这一群人要是拿着戒尺上来群殴,就宁泽天那小身板,会被打死的吧?当皇帝也不容易啊,没点武力值不行。
    她看看这些戒尺,再看看宁泽天,称赞地点点头,不错!往日她一拿戒尺宁泽天就心跳加速脸色发白,今天面对这场面,她能够面不改色心不慌,干的不错。
    不过,这些人手里的戒尺,跟文太后给她的那把不一样。这些人手里的戒尺,是白色的,比她那把要薄要短,宽度上也宽了点。有些人手里的戒尺上,还密密麻麻写了苍蝇大小的字。
    大臣们左面这边,敖太师站在最前面。抱病几天的太师大人,看着精神还不错,腰背挺直,双眼有神,祸害果然不是这么容易死啊。
    太师后面是翁太傅,再后面的一排人有尚书侍郎,熟面孔不少。
    右面这边的人,看着个个精壮有力、五大三粗的,衣服也和左边这群不一样,裴叔业就站在右边这群人里面。
    而平王爷打头,带着一群藩王宗室们站在御阶边,顺王爷居然也在,他不时看向敖太师,没有亲密合作的样子了。
    林晓不满意的摇头,这顺王爷也太没用了,敖贱人都要杀他了,他现在看到人,竟然不冲上去咬他踹他?光瞪有什么用啊?能把人瞪死吗?
    顺王爷奇怪地四下看了看,为什么他觉得这么不自在呢?
    宁泽天趁着大臣们不注意,也四下张望了一眼,这大殿里就自己这里有桌椅,除了几根柱子都没法藏人,不知道云晓到底有没有来。
    他既怕云晓过来闹一场,让大臣们抓住把柄弹劾她,又希望她能来,这种矛盾的心思,让他有点心神不宁,瞪着大殿大门外,想着若是云晓从大门走进来,自己该如何圆话。这一想,不由就有点出神了。
    黄永忠站在宁泽天的龙椅旁,没发现圣上走神了,照着往日规矩,大声唱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往日这种朝会上,该商定的事情都已商议好了,在朝堂上大家也就是走个过场,让宁泽天听一遍而已。
    所以,大家都等着敖太师和翁太傅出来说事,说完也好早些下朝。
    敖太师第一个出列,跪地行礼后,转身大声道,“有请庄静太妃!”
    翁太傅等人听敖太师竟然要宣召一个后妃进殿,都看向宁泽天。宁泽天还在出神,未注意到敖太师说了什么,黄永忠刚想提醒圣上,门外已经有大内侍卫大声宣召道,“圣上宣召庄静太妃进殿——”
    敖太师竟然都不等圣上做个表态!有不是敖氏一党的官员想叱问一声你眼中可还有圣上?可还没等他们说话,一身素净穿着暗色淄衣、容颜憔悴的庄静太妃,手中捧了一物,缓缓走入大殿。
    众人哗然,庄静太妃一个寡居嫔妃,上朝来有何事?
    

099章 郡主从天降

  林晓坐主梁上,正用自己的异能片西瓜,听到敖太师的话,一抬头看到庄静太妃走进来。
    这女人怎么来了?她一走神,手一抖,力道就没控制好,风卷裹着西瓜汁呼一下往大门方向吹去。
    站在大殿中的大臣们就觉得一阵风扑面而来,再一看,庄静太妃发丝都凌乱了。
    好端端的大殿里怎么会有风?
    众人心中诧异,左右张望。
    “怎么会有风?”站在敖太师不远的敖有期嘀咕了一句,总觉得这不是好兆头。
    敖太师也感觉到这股风,想到在敖府银库时的那阵风,他也直觉有些不好。可想想今日的布置,他低哼一声,“大殿空旷,有风有何好奇怪的?”
    这话说给敖有期听,也是说给他自己听。
    敖有期没想到自己低声嘀咕都被父亲听到了,低头不语。
    庄静太妃被这风吹的脚步迟疑了一下,脸色又苍白几分。她心里本就有鬼,这风阴恻恻向她扑面而来,她只觉后背寒毛倒竖。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想到昨夜敖太师派人来说她父亲病重垂危,庄静太妃更不敢冒险。她握着东西的手紧张之下更加用力,连指节都发白了。
    “圣上——”黄永忠看圣上还不出声,连忙低声喊了一句。
    宁泽天正想着女子不能问政,一回神,看到庄静太妃都快走到御阶下了,脱口而出问道,“太妃您何时上殿来的?难道您也要听政吗?”
    卫国皇室有规定,后妃干政者死。
    庄静太妃脚步一顿,咬牙行礼说道,“后宫嫔妃,不敢妄议政事。”
    敖太师没想到宁泽天也这么犀利,庄静太妃还未开口,就先给安一条死罪?他连忙出列说道,“圣上,庄静太妃是送先皇遗旨上殿的。”
    大臣们听到先皇遗旨四字,敖氏一党的人都表情恭敬,非敖氏一党的人却是露出怀疑之色。
    先帝有什么遗旨,不留给文太后,要留给庄静太妃?庄静太妃能有今日的尊崇,靠的可不是先帝给的位份和恩宠,而是靠文太后的抬举。
    宁泽天完全醒过神了,看着庄静太妃手上的木盒,这里装着他父皇的遗旨?
    林晓也探头去看,她对庄静太妃没啥印象,原主前世记忆里,没见庄静太妃拿遗旨出来,好像都没看到她蹦跶过,这女人如今也是敖太师的人?
    怎么不按自己知道的剧情走?林晓觉得这日子有点难,狠狠咬了口西瓜,想着该怎么办。
    翁太傅看不下去了,气冲冲出列,“敢问太妃,手中拿的可真是先皇遗旨?先皇在世时,晓谕后宫时都会降旨给太后娘娘,不知何时太妃娘娘也能代先帝宣旨了?”
    他这话,真是当面打脸了,直白地说就是先帝在世时你庄静太妃是哪根葱,再有遗旨也轮不到你来保管宣读。
    礼部尚书赵含章也出列说道,“圣上,先皇驾崩时只留下遗旨让四位大臣辅政,当时不少大人在列。太妃娘娘所说的遗旨,不知从何说起?太后娘娘驾鹤西归时,让太妃娘娘暂管后宫。臣认为太妃娘娘今日上朝,有干政之嫌。”
    赵含章这话,就是说庄静太妃不识好歹,不念文太后对她的照顾提携,竟然投向敖太师一党。
    庄静太妃在先帝在世时并不得宠,多得文太后照应。这事老臣们都知道,听翁太傅和礼部尚书的话,她的脸色由白变红,又由红变白,整个人都微微颤抖起来。
    只是看到敖太师看过来的冰冷眼神,她一个激灵,举高手中的木盒,露出先帝的御印封条,跪地大声道,“先帝当年怕圣上年幼,辅政大臣不行动掣肘,才会留下一道密旨。我留着这道密旨日夜难安,这几日先帝频频入梦,不敢再私藏。”
    连先帝托梦都扯出来了?
    “太妃所说的辅政大臣掣肘,是何意?”有大臣觉得好笑,朝堂上如今可是敖太师的天下,就这还受掣肘?
    “什么先皇遗旨,我看是有人矫召!”有性直的大臣大声质疑。
    “大胆!先皇御印封条在上,还敢信口雌黄!”敖太师这边有人斥责。
    大家各持己见,两帮人很快吵成一团。
    敖太师咳嗽了一声,打断众人的争吵,“诸位,先皇的御印封条不足为信的话,我们可请太妃娘娘打开盒子,看看遗旨上是否有先皇的私印和玉玺。”他说着看向宁泽天,“圣上,臣请圣上让人查看真伪!”
    宁泽天知道,敖太师敢这么信誓旦旦,肯定是做了万全准备。
    林晓听不下去了,几口啃完手中的西瓜,将西瓜皮往边上一丢,跳下主梁。
    大殿里除了边上的藩王们,文武大臣们都在吵,谁也没注意西瓜皮落地的声音。
    林晓直接跳到了敖太师面前,“你当大家是傻子啊?造假造全套,你都挖了坑,谁听你的谁被坑死啊!”
    吵成一团的大殿中,忽然看到一个人从天而降,大家吓了一跳,待看清是云晓郡主,敖氏一党的大臣们下意识都往两边散开些。
    尤其是吏部侍郎王方,一看到林郡主,他就想到自己肿胀成球卧床养伤的日子,就觉得浑身上下哪里都痛了。
    大殿中一时之间没人开口,都呆看着敖太师和云晓郡主。
    敖太师一看到林晓,也是一阵哆嗦,以前看到林云晓,他想到的是跟自己作对的林家军,现在看到林云晓,他已经知道了,不用林家军,这人本身就是个大杀器。
    他也跟着众人退了一步,随后想到此时此刻不能退让,他又站住了,看着林晓说了一句,“林郡主慎言,假造圣旨,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祸及九族!”
    “老臣若未记错的话,太妃娘娘出身镇南关霍家。霍家当年在镇南关关城破时,全家罹难了吧?”翁太傅看向庄静太妃,“老夫当年对霍将军的忠贞英勇,很是钦佩。”
    林晓听说庄静太妃姓霍,多看了两眼,不知道跟霍敬德是不是一个姓?对了,她还答应要帮霍敬德见闺女,这事她还没办呢。
    

100章 僭越什么罪

  翁太傅这话,一来是提醒大家,庄静太妃就算矫召,她也没九族可诛了。二来也是质问庄静太妃,您出身霍家,与镇南王府关系匪浅,为何要与敖太师勾结?
    庄静太妃看了林晓一眼,还未说话,敖太师在边上说道,“当年霍将军是镇南王麾下的先锋,但太妃娘娘出身霍家,可是霍敬德霍将军的亲生女儿!不过太妃娘娘出身何处,与先帝遗旨有何关系?”
    他看向其他人,“我等还是先跪听来先帝遗旨吧?监察御史何在?先帝玉印在上,不行礼者该当何罪?圣上,老臣请圣上跪听先帝遗训。太妃娘娘,请宣读先帝遗旨!”
    庄静太妃神情木然地打开手中木盒。木盒上醒目的宪宗玉印,不论信不信遗旨真假,大家还是陆续跪下,就连宁泽天也从龙椅上起身。
    林晓瞪着庄静太妃,这也是霍敬德的女儿?霍敬德那把年纪,女儿还这么年轻?她甩甩头,不是想这个的时候,快点想现在怎么办啊!看霍敬德面上,把庄静太妃拍死总不好。这女人到底为啥跟敖贱人混一起啊?
    “林郡主,您还不跪下接旨?”敖有信看林晓傻站着,得意地喝了一声,妖女,这下无法可想了吧?
    眼看庄静太妃将圣旨拿手里,林晓一把捏住她的手,“你这么做,你爹知道不?”
    庄静太妃以为林晓骂自己为虎作伥,让父亲蒙羞,声音低微地辩解,“郡主,我……我是有苦衷的,今日之事是我一人所为,就算对不起……”她犹豫一下,才又说道,“就算对不起太后娘娘,我来生为太后娘娘当牛做马赎罪……”
    拉倒吧,还来生,下辈子鬼知道还会不会碰上啊?不过为啥要对不起太后娘娘?
    “为什么对不起太后娘娘?老皇帝在这圣旨里,”林晓抬抬下巴,“在这圣旨里骂她了?”
    先帝留下道遗旨,就为了骂太后娘娘?众人觉得郡主这话太可笑!
    “自然不是,遗旨……”
    “遗旨才开印请出,太妃娘娘哪知道遗旨说了什么?林郡主,您这是何意?”敖太师就在近旁,听太妃话意不对,连忙打断了庄静太妃的话。
    庄静太妃一个激灵,她一直说不知遗旨写了什么,这若是脱口而出说了内容,岂不是欺君?
    大殿中大臣们看向林郡主的目光,变得警惕小心,郡主这是不动声色地诱供啊?
    翁太傅们则惋惜,可惜被敖思寰阻止了,不然就能揭穿太妃欺君矫召。
    “我在和她说话,你插什么嘴啊?不是,为什么老是你代她说话?你又不是她爹!”林晓不屑地看着两个人,“我说你是她什么人啊?啧啧啧,这么维护她?怜香惜玉哦?”
    她想到刘嬷嬷耳提面命的男女大防,为啥到她这儿左大防右小心,这两人就不用管?欺负她这身子年纪小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