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郡主难惹-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安城这里,顾明峰按着军中规矩,将军中花名册一一造册,几十万人要造册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他只好将安城这里读书识字的都召一起让他们帮着誊写。
几天忙碌之后,他抱着厚厚一叠花名册来到平王府求见圣上。
宁泽天看到那一人多高的花名册,问道,“走了多少人?”
在城楼上说出去留随意的话之后,他就已经想过,义军中只怕会有不少人离军返乡。但他不愿强留,与其留下心有二意的,不如就让这些人拿钱回家。
五十万大军,只要能留下三十万,就算值得了。
顾明峰听到宁泽天的问话,却是喜气洋洋,“圣上,我们的兄弟不仅没少,还多了几万啊!”
他拿起花名册最上面的基本,“这些都是安城一带的百姓,他们听了圣上的话,都闹着来投军为国杀敌。”
百姓们心中都明白,有国才有家,若是不能打败逆贼,打退外敌,他们手中的田地钱财,只怕是一分都留不住。圣上当众说天下太平后要为大家分田地,反而让百姓们更死心塌地地要跟着圣上。
240章 大军缟素
随着宁泽天在安城城楼的一番话传出,各地的藩王将领和官员们,人心又开始摇摆起来。
一些忠君之士,在宁泽天驾崩的消息越传越烈而圣上踪迹全无时,有些心灰意冷。如今听说圣上安然,还要御驾亲征驱除南夷,纷纷叫好。
可另一些如阳城太守之流,原本还在摇摆观望的,听说圣上绝不姑息贪官污吏,阳城太守被圣上将人头高挂城门,想想自己不清白的身家,这些人倒是更死心塌地地投向敖太师,为敖太师效命。
京城里,敖太师利用朝廷政令,通告卫国上下,只说安城圣上现身之事,是流寇为了动摇朝廷军心,故意找人冒充圣上。真正的圣上已经在京城生乱时,被流寇刺杀。同时,敖太师派人迎顺王宁宣幼子上京,显然是新君之选了。
宁泽天听说宁宣从浔州送子上京,气的一拳打在案桌上,痛得自己皱眉。
林晓赞叹顺王好气量,“那次在敖贱人都派人要掐死他了,他还不怕啊?”要是换她,谁要杀了自己,就算自己不先把人宰了,至少是肯定不会信那人的话了。
宁允之看宁泽天气得不轻,低声劝道,“圣上,何必与这种人生气?小人唯利是图而已。”
“他不怕上京后,再被敖贱人宰了?”
“这种时候,敖太师拉拢他都来不及,怎么会杀顺王爷?”
“不是都说挟那个天子以令诸侯,皇帝的亲爹活着,敖贱人怎么挟天子啊?杀了就留个五六岁的小娃娃,还不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留个亲爹多碍眼。”林晓不信敖思寰有这么好心。
顾明峰笑了,“郡主所说,在敖太师胜券在握时自会如此。可如今天下风雨飘摇,敖太师若杀了顺王,其他藩王就更不信他了。所以顺王此时进京,敖太师不仅不会害他,还得保证他们父子的安全。”
“倒也未必护得周全。”宁允之冷笑道,“从浔州到京城,这一路还得经过几位王爷的封地呢,他们可未必愿意看到顺王幼子成了新君。”
宁允之这话一说,众人都明白他的意思了。圣上驾崩,身后无子,所有皇室宗亲都有机会,只怕顺王爷想要安然到京城是不可能的。
宁泽天摇头,“不管他们,我们还是尽快发兵南下。已经多日不曾有镇南关的消息,也不知战事如何。若等南夷入关,卫国又是一场浩劫。”
十几年前南夷入关,云山以南的百姓几乎被残杀近半,经过这十几年才算缓过来。南夷与北齐不同,北齐与卫国一样讲究师出有名有时还讲究点仁义之师,南夷却是残杀成性。
南夷与卫国百多年攻打下来,早就是世仇了。
“也不知小六子怎么样了。”林晓想到林六出去报信后,一点消息都没有,也不知有没有到镇南关。
“他只怕还在路上。”顾明峰算了算日子,林六就算不眠不休赶路,这几日功夫,最多也就赶到云山吧。
林六此时,的确还在云山。他一路南下,看到人心惶惶,这日沿着官道赶路时,看到前面有一支约千余人的军队在赶路,这军队还是戴孝的样子。
军队戴孝,只有国丧!再看这军队,看着士气低落,将士们只是麻木地不停往南走,没有大军出征的士气,倒像是残兵败将一样。
林六眼皮一跳,赶上这支军队,“请问你们是何人麾下的军爷?”
一个小兵看眼前这人胡子拉碴,衣裳一看就是几天没换洗过的样子,“我们是跟随裴将军南下驰援镇南关的王师。”
裴叔业为了加快行程,将大军分成三支,一支轻骑兵轻装简行,骑马赶路,务求最快赶到镇南关。
还有一支他自己率领的大军,带着部分粮草,比轻骑兵稍慢,一路也是马不停蹄。
第三支就是林六遇到的这队,带着大批粮草,还有各种辎重,最后慢行。沿路有赶不及与大军汇合的各地调兵,都跟在这一队人中。
林六听说是裴叔业所率的大军,放心了,“你们为何这个样子?”
“圣上驾崩了!”那小兵说起这消息有些垂头丧气,朝廷派来几拨人要让他们回朝,只是裴叔业下了死命令,凡是敢往北地退一步的,立斩不饶。
所以,一路上尽管朝廷连下几道兵符,他们还是不断南行,就是速度慢了,士气低了。
“南边乱着呢,你还往南边去干嘛?留在这儿吧。圣上都驾崩了,还不知道以后如何呢。”那小兵倒是好心,还劝了林六一句。
林六道谢一声,问道,“我听说裴将军率军,难道裴将军也是这么想的?”
“裴将军带队先行了。”那小兵随口应了一声。
林六听说裴叔业就在前面,本想路上歇息一下也不歇了,紧赶慢赶地追上去。三日之后,看到前面另一队大军,人数比之前遇上的要多,士气也好一些,他舒了口气,追到大军前面求见裴叔业。
裴叔业听亲兵禀告说林郡主的侍卫林六求见,惊得跳了起来,也不等林六进营帐,自己就急忙往外迎。
他是见过林六的,看眼前这泥人一样的吓了一跳,“你真是林六?”走近了,还闻到一股酸臭味,不知道几日没擦洗了。
林六伸手抹了把脸,抹下一把黑灰,脸上顿时白一道黑一道,他看看自己的手,索性抬起袖子又擦了两把,总算露出脸了,“裴将军,正是小的。您怎么……怎么这个样子了?”
他刚想说话,抬眼看到裴叔业,也是吓了一跳。在京城时见到的裴将军,人在壮年,看着精干非常。现在的裴叔业,却是脸颊消瘦,眼睛往内抠,眼周一圈青紫,不知道几日没有好好睡觉了。
“郡主呢?郡主也在外面?”裴叔业压根没听林六说什么,伸长脖子往林六身后看,看后面空无一人,失望地收回目光,“你怎么会在这儿?”
林六一向跟在林郡主身边的,怎么他来了,郡主不见人呢?
241章 林六报信
裴叔业失望的表情太明显,让林六都觉得郡主没同来实在太内疚了,他刚想说一下郡主在阳城,肚子发出一阵咕噜噜的叫声,赶路太急,尤其今日发现大军踪迹后他更是不停地追,路上就喝了几口水。
裴叔业拍拍林六的肩膀,对亲兵吩咐了一句,“你先进来歇会儿,有什么话吃完饭再说。”
圣上已经驾崩,郡主就算出事,他觉得自己也没什么承受不了的。
林六走进营帐里,裴叔业说请坐,他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才发现自己腿已经僵硬得不像自己的了。
亲兵端上一碗米汤四个馒头,林六手都顾不上洗一下,抓起馒头就塞,塞的速度还挺快。
裴叔业看得一笑,“林侍卫跟在郡主身边,越来越有郡主风范了。”
林六塞下一个馒头,往嘴里倒了半碗米汤,很实诚地说道:“小的和郡主不能比。”
裴叔业想起林郡主那吃饭速度,再看看林六还在塞第二个馒头,果然不能比。要是林郡主在,这四个馒头也就眨几下眼的功夫吧?
想到林晓,他又叹了口气,看林六塞完两个馒头,端起米汤正在慢慢下咽,他轻声问道:“林侍卫,你老实告诉我,郡主……郡主还安好否?”看林六惊疑地抬头,“一直没有郡主音信,我率大军开拔不久,就收到朝廷政令,说京城生变圣上遇害。我本不信,可沿路遇到几拨从北地逃来的流民,这些人提起圣上都痛苦不已,说圣上……圣上驾崩了!”
“这些流民都为圣上戴孝,我……唉,圣上在京城,身边只有翁太傅等一群文官。”裴叔业说着,懊悔地拍了自己一下,“若早知道……若早知道京城会生变,我就算迟一日带兵出征也好啊。”
林六看裴将军说着红了眼眶,铁血汉子,竟然哽咽了,他一口喝完剩下的米汤润润嗓子,叫了声“裴将军”。
裴叔业却压根没听他说,又叹息着说,“圣上遇害,郡主一点音信都没有,如今你又是这副模样赶来,是不是郡主……也遇到不测?”想起林郡主那身手,他不信世上有郡主的敌手,可想到人到底是血肉之躯,万一人家用毒用火用其他卑鄙手段呢?
“郡主没事啊!”
“郡主到底势单力薄……你说什么?”裴叔业正想继续感慨,忽然反应过来林六在说什么,跳了起来,“你说什么?”
“郡主没事啊,圣上也没事,圣上和郡主在一起,在安城的义军军营里啊。”
“什么?你说圣上和郡主陷入流寇手中?安城……安城……我们如今赶回去,总该来得及,你怎么不早说!来人,传我将令……”
“裴将军,圣上是义军的天王了,我家郡主是义军的天女!”林六气急败坏地吼了一嗓子。在京城时,也没见裴将军这么毛躁啊。
裴叔业刚想传令要带队去安城救驾,听林六吼的一嗓子,又是呆愣,圣上是流寇的天王,郡主是流寇的天女……他茫然转头看向林六,“流寇们疯了?”要不疯,怎么会将圣上奉为天王啊?
其实他也想问圣上是不是疯了,不然,好端端的皇帝不当,要去做流寇的造反头?他到底脑子没疯,这大不敬的话还是憋住了。
林六跟裴叔业说了一下这事,从林郡主京郊遇到顾军师说起,再到圣上走错路跑到阳城,最后说到了阳城外的异象。
裴叔业就听得一惊一乍,末了感慨了一句,“这事,我听着,怎么跟做梦一样呢?圣上和郡主,真是……真是……妙算。”
可不是像做梦一样吗?林六听裴叔业那句“妙算”,几乎是咬着压根吐出来的,身为林郡主身边的第一侍卫,他郑重点头,“郡主料事如神。”
裴叔业一屁股坐回椅子上,这些日子,他终于可以好好地松口气了,圣上还在,郡主还在,那就万事无碍啊。
林六看裴叔业松口气的样子,忍不住问道,“裴将军,京城的事,您都知道了吗?”
裴叔业摇头,“如今谣言四起,我怕京城的消息传得越多,越扰乱军心,下令凡是妄议京城之事者,军法从事!”
“那敖太师没有派人来找过您?”
“前两天派来一个,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一进军帐就提起京城生变,我直接将他斩了脑袋挂到辕门外。不过就是想胡言乱语乱我军心,既然他违了军纪,就不要怪我下手无情了。”裴叔业啐了一口。
敖太师派来的那位使者也是倒霉鬼,他自恃自己是敖太师的密使,而裴老夫人又在敖太师手中。裴叔业若是知道这消息,还不束手就擒?所以,密使大人颇有猫戏老鼠的心态,想要好好耍耍裴将军,所以开口并未提到裴老夫人,而是想要来番威压。
没想到裴将军这些日子着急上火,耐性大减。一听密使张口就是让他遵从敖太师吩咐,裴叔业觉得这人就和前几次兵部派来的差役一样,无甚新意,不过就是想威吓自己而已。接连几次召回令,士气日渐低下,他怕这人再出言蛊惑将士,索性拔刀就把人给杀了。
裴叔业虽然不像义军中的洪老铁那样是个大老粗,可从军之人,拔刀杀人不过眨眼间的事。那密使就这样,重要的话一句未说,脑袋就搬家了。
林六听裴叔业说了这一堆,咬咬牙说道,“裴将军,圣上和郡主本是派我赶回镇南关报信,镇南关守城的人中,有南夷细作。”
他将牛天王和刘大将之事细细说了,裴叔业听了后又是半天回不过神,当年镇南关攻破,内情竟然是这样的?
“这些吃里扒外的畜生!”他咬牙骂了一句。
“小的没想到会在路上遇到您,既然见到您了,有件事您得知道,是关于裴老夫人的。”林六犹豫半晌,还是开口提到了这事。
裴老夫人落到敖太师手中,裴叔业迟早会知道。
“我母亲?她出了何事?”
“裴老夫人……落入敖太师手中。”
242章 进贡凤凰
“京城生变,敖家勾结北齐骑兵攻城,圣上在钟统领等人护卫下离京。没想到老夫人这时候回京,就落入敖思寰手中。”林六将敖大管家那时的话详细说了。
刚刚听到圣上还在的喜讯,接着就听到老母亲落入敖思寰手中,心情大起大落之下,裴叔业的面部是一片空白的平静。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声音干涩地问道:“林侍卫,这消息……确实吗?”
“是郡主审问出来的。”林六没有提到是敖大管家招供的。
裴叔业双手紧握成拳,胸膛起伏,显示出他挣扎的心情。他与裴老夫人母子感情本就深厚,如今乍然听到老母亲落入敖思寰手中,心中自然焦急万分。
他想到被自己杀了的那个有恃无恐的密使,也许自己晚一刻下刀,就会从他嘴里听到这个消息了。
这时候,裴叔业也分不清自己心里是庆幸还是懊悔,若那密使说出母亲在他们手中,自己,是不是会就范?
那时他以为圣上驾崩,林郡主又无音信,之所以一直没回兵,不过是记着自己离京时向圣上发誓,一定会驰援镇南关打退南夷。靠着一股气撑着,撑得辛苦无望,若知道母亲落入敖太师手中,或许他真会就此回师吧?
可如今圣上还在,母亲落入敖思寰手中,身为人子,若不救母,岂不是不孝?
裴叔业咬紧牙关,咬得太紧,腮帮子都陷了下去。
林六看他那样,提醒道,“裴将军,听人招供,敖思寰对老夫人安置还算妥当,老夫人没受什么苦。”
裴叔业明白林六的意思,安置妥当,就是自己的老母亲如今没受苦,可也意味着看守森严,想要救人不是件容易的事。
“郡主已经安排了人,让那人照顾好裴老夫人。她说等打退南夷了,她就回京去将裴老夫人救出来。”林六生怕裴叔业心急救母,就这样领兵回去,将林晓的原话说了。
想了想,又接着说道,“太师府禁卫再森严,可只要我家郡主出马,那再多的守卫都没用。”
想到林郡主几次出入太师府如入无人之境,裴叔业嘴角一松,林六这话没夸张。
想到林郡主,就想到那半夜救了自己一家的事,想到母亲对自己说要忠于圣上……他深吸了口气,对林六说,“你好好歇息一会儿,我先去让大军收拾一下,我们尽快赶往镇南关去。”
林六也松口气,答应一声,全身松懈之下,人往桌上一趴,立马就睡着了。
裴叔业走出帐门,看着眼前的白色,一把扯了下来,“告诉大家,圣上来了口谕,马上要御驾亲征驱赶南夷,大家将这晦气的劳什子扔了,即刻发兵镇南关。”
“将军,圣上还……还活着?”亲兵听到这话,有点傻眼。
“我还能骗你们?圣上和林郡主都在,大家打起精神,我们得先赶到镇南关去,让南夷见识见识厉害。”
“是!”亲兵大声应了一声,一扫颓废之气,转身跑到各营传令去了。
大军瞬间就忙碌起来,一样是走动,好像都多了精气神。
裴叔业忍不住看向北方,心中默念一声列祖列宗保佑,保佑母亲安然无恙,保佑他们早日打退南夷回师杀了敖思寰这奸贼。
裴叔业命令大军整装待发,安城这里,南下的二十万大军也整装待发,宁泽天穿上一身软甲,骑马站在大军身前,准备率军出征。
宁允之和顾明峰带着其他将领们在安城南城外跪送圣驾。
平王爷也在送驾的队伍中,就是有些无精打采。圣上这一走,宁允之他们也要北上了,而他辛苦招募的守卫安城的兵丁,就这样被他们带走了。安城这里,还是由原来的守军守着。那点守军人数,让平王有些不安心啊。
林晓穿着红色骑装,走到队伍前,经过平王面前,看他那愁眉苦脸的样子,“平王爷,你要不放心圣上,可以跟我妈一起去啊。”
“郡主……郡主说笑了,我——本王相信圣上定能旗开得胜的,就在安城等候圣上和郡主的捷报。”他说了两句场面话,不死心地问林晓,“林郡主,安城也是南北要道,就靠城中守军,会不会……兵力太过空虚?”
林晓明白了,就是想不通:“平王爷,你现在还怕什么啊?”
“万一有人突袭……”
“你现在一没钱二没粮,圣上也要往南边去了,这地方,谁吃饱了还偷袭啊?”
平王爷一噎,难道他不值钱吗?这里还有他平王府一家啊。
宁允之看平王爷脸色更难看了,忍不住噗地一笑,跟顾明峰叹道,“我现在才知道,郡主说话,永远这么一针见血。”看看平王爷,又说道,“落毛的凤凰不如鸡,王爷啊……”
顾明峰只能跟着笑。
林晓听到宁允之的话,落毛的凤凰和鸡,忍不住撇嘴,都特么是鸟,同类有啥好互相歧视的?反正都是烤了吃的,不过凤凰她倒没吃过……她忍不住问:“你们都说南夷鸟多,他们会不会养凤凰?”
“郡主,之前说的是南夷鸟人多。”牛青山忍不住提醒,因为南夷一些部落喜欢拿羽毛装饰,卫国人时不时嘲笑他们是野人鸟人。
“有鸟人,还会没鸟吗?”
宁允之忍不住逗她,“郡主若是打败南夷,或许可以让他们进贡一只凤凰。”
进贡一只凤凰啊……林晓认真考虑了一下,“我先尝尝味道,好吃就让他们多进贡几只。”
宁泽天看林晓就站在跟宁允之聊天,虽然听不见他们说什么,可看林晓那有说有笑的样子,忍不住不悦地哼了一声,黄永忠正跟在圣上的马边上,马上会意,“郡主,大军要出发了,等您呢。”
林晓应了一声,走了几步回头,“我怎么觉得你刚才那话是在笑我?”
宁允之赶紧收了笑,“在下只是建议。”
“行吧,等打败了南夷,我再考虑。”林晓不计较了,“你把粮食都让我们带走了,你们吃什么?”
243章 粮草何处来
林晓有点担心,原本她打算把所有粮草二一添作五,南下的北上的各带一半,可宁允之坚持要将粮草都让他们带走。
剩下北上的三十万义军不能饿肚子吧?虽然巴州还在送粮过来,平州这里也在抽调,可僧多粥少,林晓还是不太放心。
“郡主放心,粮草之事已有妥善安排。”宁允之胸有成竹。
顾明峰笑道,“郡主,您不是要带兄弟们搬空南夷的粮仓吗?只要圣上和郡主尽快凯旋回师,我们就不愁粮草了。”
林晓看两人信誓旦旦的样子,耸耸肩,行吧,他们不着急,她也不用急了。
黄永忠赶到郡主身边,又催促道,“郡主,圣上在那边等您呢。”
林晓带着牛青山们往宁泽天那边走。
牛青山们也是第一次出征,摸着身上甲衣,各个有些兴奋。
二狗昂头挺胸走了几步,忍不住又凑到林晓边上问:“郡主,打完南夷,真能发财娶媳妇啊?”
牛青山抓着他衣领往后拖,怎么又提这茬,“想媳妇想疯啦?就不能想点有用的?”
“大哥,那你在想什么?”二狗虚心求教。
“我就在想,要是我军功太高,升到大将军了,圣上会把哪支军队让我统帅。”牛青山摸了摸下巴,这问题他昨天想了一夜。
“大哥,还是想二狗的吧。”前流民里有个叫马猴的,听到牛青山的话,觉得还是二狗的想法实在点,跟着郡主发财还是很有希望的。
“滚!”牛青山踹了一脚,把马猴和二狗一起踹边上去了。
一群人嘻哈了几句,黄永忠咳了一声,钟豫和一群大内侍卫们不赞同地看过来,牛青山几个赶紧正了神色。
假和尚就跟在队伍中。听了圣上和林郡主在城楼上的话,他死皮赖脸地让牛青山和二狗说情,让他也随军出征。
刘嬷嬷还是随军而行。原本林晓想让她在安城待着,可她却是不放心圣上和郡主一路上要风餐露宿,一定要跟来。宁泽天觉得林晓到底是女子,有人照顾为好,就点头答应。
跟来时的驴车不同,刘嬷嬷总算是坐上了马车,马车里还是满满当当放满东西,除了圣上和郡主的衣裳,其他的就是锅碗瓢盆各色佐料最多了。她坐在马车上,跟在黑牡丹的女营中前行。
此次大军南下,洪老铁和黑牡丹都划在南下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