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小农的田园生活-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家后,如意发现自己就像鱼回到了水里那么自在,体会到自己以深深的融入这个家;在舅舅家虽然也过的很充实,但内心还是记挂着自去己家里。爹娘都去水田里拔草了,大姐在家里看着小妹小弟,端了一碗水给大舅舅喝,让儒青去告诉爹娘大舅来了。不过大舅舅喝了水后,让如佳把拿来的东西收好,就去帮忙拔草。如佳先弄了些鸡食给舅舅带来的母鸡吃,如意跟着姐姐去后院摘菜,让儒青照看小妹小弟。
如佳告诉如意,她不在的这段日子,曾铜柱已经送来了四大三小7只兔子,一只公的,三只母的,其中一只母的已经怀孕了,三只小的有一只是公的。爹已经帮忙做了一个大的竹笼,四四方方,只有正面的中间有一扇活动门,竹片之间的缝隙很小。平时如佳就割了野草擦干水喂给兔子吃,现在兔子不像刚捉来的时候那样不安,长大了一些。如意很高兴,跟大姐割草的时候去山上拔红萝卜喂给兔子吃。
如佳做菜,如佳烧火,做了玉米馒头,萝卜骨头汤,韭菜炒鸡蛋,酸菜炖肥肉,凉拌青瓜。把爹娘和舅舅的喝的汤装在罐子里,馒头和菜装进菜篮里,如意如佳先送到水田里给他们吃,回来再摆菜上桌叫弟弟妹妹吃饭。因为娘要忙着田地的活,中午没回来喂小宝吃奶,如佳就煮了大米糊糊用调羹喂他吃。
吃完饭后,如佳去田里拔草,如意洗碗,照顾青弟三个。没办法,如意之前第一次下水田割稻谷的时候,被在脚上吸血的蚂蝗吓得哇哇叫,做了一晚上的噩梦后差点病了,爹娘就不让她下田了。
12调味料
晚上如佳如意先端了萝卜骨头汤和酸菜炖肥肉给爷爷奶奶,村里大部分做子女的分家后都会在自家有了肉食或平时难得的吃的菜端一些给爹娘吃,这也是孝顺的一种表现。去到爷爷奶奶家,李氏接过后话里话外意思是如意自己家不会过日子,娘不会当家,不是农忙吃肉;让如意爹娘不要乱折腾,把庄稼糟蹋了,到时不够粮食吃还要找她们老的借;如意家没多少肥,那就先帮她们老的忙完。如意听了心里不舒服,但又能拿她怎么样的,毕竟她是长辈。还好赵木头阻止了李氏的长篇大论,骂她孩子有点好吃的孝敬你还有错啦,人家舅舅来帮忙弄点好菜招待是应该的,然后笑着对如佳两个人说,别听你奶的话,等家里忙完了,再过来爷这边。爷现在的田地也不多,一个人还能忙的完。路上如佳让如意不要把奶的话让娘知道,免得她气。回去后吃饭的时候,如佳就跟爹说奶想让爹娘帮忙把田地里追肥。赵子丰也没多想,自说应该的。明天我去你们爷那里拔草施肥,你们帮着你娘去旱田拔。
大舅舅跟爹喝着酒的时候说起如意帮自己弄了柿子饼,这次过来带了一些给孩子们尝尝,二弟去集市上还卖了不少钱,夸如意心灵手巧,聪明。赵子丰和刘氏听了有些惊讶也有些高兴自豪,赵子丰笑着说难为小舅子愿意听小孩的主意,没怪她瞎折腾。如意也老实交代舅妈让如意几个自己挖的野地瓜晒成的红薯条卖了,她们几个小的分,每个人有16分钱,青弟把13文钱放在自己这里。这里的1两=10银,1银=100文钱,算起来如意手上有30文钱咯。刘氏想着孩子自己捣鼓赚的零花钱,也是节省惯的,不会乱花钱,就让如意自己收着。
如意问爹娘能不能让家里的地瓜给自己一部分做红薯条卖,因为地瓜吃多了烧心,村里一般都是混着玉米面或者大米煮粥吃或直接煮熟当饭吃,所以村民对地瓜并不喜欢,只是不够粮食必须吃地瓜填肚子。刘氏算了一下分家是300斤地瓜,这段时间吃了加上干活时如意也有时做地瓜汤喝,大概用了40斤,价钱便宜但吃多了也烧心,给几十斤去卖也行,卖不出去也可以自家吃,就答应给50斤给如意做红薯条。
第二天青弟留在家里看如静和小宝,如意如佳跟娘去地里拔草,刘氏早起烙土豆饼,带上干粮和水在沙地里拔完草,就着月光回家的。忙了一天三个人也挺累的,刘氏就想着今晚随便煮点吃点,等追了费后再买肉好好吃一顿补补。
如意在把之前买回来的碎布的种类和颜色分类时候突然想起自己在分家前偷偷求着大姐帮忙一起试作的酱油,算起来已经晒了快两个月。马上叫了大姐去晒着的地方看酱油做成功没?再晒的时候自己有让大姐留意是否会下雨,下雨的话要遮起来,互相提醒,以免忘记了。如佳一听是这事,笑着带如意去杂物间,原来她听如意说晒上50来天,等晒够时间了她就把木桶端到杂物间了,她也不清楚是什么,所以放在杂物间后也没动过。如意开了黄泥封口,成功了,跟自己现代看到的家庭用的酱油色泽还要好,味道也香,赶紧弄了一小碗出来,让如佳端给娘做调味料,自己则把那个封口仔细的重新封密。
赵子丰吃着白菜炖萝卜,今天的这道菜颜色微黄,有一股很香的味道,一尝很鲜甜,赵子丰从来不知道一年吃到头的白菜萝卜还可以这么好吃。刘氏看孩子她爹这么喜欢吃,也很高兴,说这是两个女儿捣鼓出来的什么酱油调味料,不知道怎么被她们弄成了,还真不错。如意很得意的说你们女儿我们可是很会弄吃的,可惜就是只弄了十来斤,不然也可以去换点钱哈。刘氏听了有这么多,就让如佳如意明天装两斤给爷奶和大伯。赵子丰听到孩子他娘有点东西能想到自己的爹娘大哥,很满足,说今天爹的水田已经追肥了,明天就我们家了,地也不多,如佳如意就不用去了,在家里忙活。如意听了马上说那我跟姐姐明天就开始做红薯条,等集市或去镇上时就去卖。她也知道红薯条也就是趁现在吃个新鲜,能卖出的一定的数量,但也不会很多。农闲时一般人家也不舍得买,地瓜自己家都有,吃个几次就大家就能猜到怎么做出来的了。不过自己也没想着靠红薯条赚大钱,只是想多一些零花钱,在镇上或集市上自己发现做吃食的口味比较单一,口味变化不多,这说不定就是自己的来钱的机会。像酱油这个调味料就让只是放水,盐去煮的白菜萝卜变美味了,这个要夏天做,需要一两个晒才能成品,目前是没办法靠它赚钱,不过自己还知道很出名的十三香,有些配料自己就有,有些可以去药店买,说不定还能在药店买来种子自己种出来配。只是手头上这点钱还不够买配料,就靠这次五十斤的红薯条的钱了,虽然娘不可能把卖的200文钱都给自己,但好歹会给个辛苦费吧。
爹娘忙着给地里加肥,如佳,如意,儒青和如静分工合作弄红薯条,小宝就躺在推车里,把推车固定在四个人的旁边,忙活的时候时不时看一下他。儒青如静在院子的水沟边洗地瓜,如佳如意削地瓜皮,全部削了皮后在切块晒半个日头直接蒸,等冷却后烘干,第二天晒,中间在蒸一次晒干就成了。上次做出来的红薯条还有地瓜皮的,这次没有,而且不止有薄荷味的,还多了一张姜味的。等十八北河村的集市前一天,自己准备去买些糖来做糖炒栗子,最好就是曾铜柱能在山上帮忙弄到蜂蜜,味道更好,而且应该会便宜卖给自己哈。
第二次蒸了后四个人正忙着放进簸箕去晒,小狗突然叫了起来,儒青动作快的出去一看,原来是曾铁柱拿着东西在门外。让他进来后,曾铁柱直接把小瓶子拿到如意的面前,说了一句18文钱不到两斤重。看到他拿着东西进来,如意心里就止不住在猜想是不是蜂蜜,一听还真是及时雨,后天就要去集市上摆摊了,正想着明天上午还没有蜂蜜的话只能去一趟杂货店买白糖的了。从荷包里数出18文递给曾铁柱,谢过他们的帮忙,随口问他一句是不是常去书店看书?他点头疑惑的看着如意。如意不好意思的问能否帮忙留意是否有写怎么种田之类的书籍?有的话帮忙抄一份给她,自己可以给钱卖那份书。最近农活忙完了,赵子丰利用吃饭前后的时间每天花上一个时辰叫如意几个认字,也告诉如意几个这边镇上的书店卖书是要买书人自己抄写两份书,一份留给店里一份自己拿着,再付5文钱。听说是那个店主有不少祖传下来的书籍,自己久考秀才未果,就心灰意冷的开了书店维持生活开支,但又有点清高,加上这个镇没几家能有余钱买的起书的,这样做也可以结交未来可能的秀才进士,得好名声。久了就成了越骑镇的一大特色,慢慢的买书人也就多了不少。如意第二次见曾铁柱,不太清楚他的为人,担心他清高,不屑于抄这类书,自己给钱惹火他。还好,他只是盯着如意一会,说可以,一本给7文钱,其中5文钱给书店,2文钱是他的辛苦费。如意说没问题,就这样说定了。
下午爹娘一脸笑意的回来,儒青问是不是买了好吃的。对于小小年纪的他来说,吃好吃的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因此看到爹娘开心,就问吃的。爹拿了一个树叶包着的东西出来,孩子们,今晚我们好好吃一顿好的。刘氏笑着解释说前天如佳推着车去村里,大家都听好奇那个推车的,这不对面的在镇上开木工店的卢掌柜无意中听说了,觉得好意思,就特意让人转达话让你爹去他家里上昨晚谈,娘就想着眼见为实,干脆推着婴儿床带着小宝跟你爹一起去了。你爹就卢掌柜想要卖给富人家心思提了几个改良的地方,增加一些玩意,做的更精致。刚才出去就是跟卢掌柜签了契约每个月做5架送到他铺子上,为时三个月。如意就奇怪问卢掌柜应该有一两个手艺好的木工师傅,他完全可以买一架回去让师傅研究做出来。赵子丰解释道他也明白这个东西很快会被仿造出来,他要趁这段空白期推荐给富人,抢占先机,这样也带动店里的其他生意,最重要的是在富人面前留了好印象。一有什么新鲜玩意就想到是他。为了保密,他只跟我们谈,而且晚上送,避免别人看到。如佳高兴的说那爹接下来后有的忙了。如意还小声加了一句省的大伯娘老是显耀大伯木工活赚了多少钱。大家都很高兴,家里有收入,过年有钱买年货咯。
爹娘不放心如佳如意两个人去集市,商量了一下,刘氏决定自己陪同去,早点回来,赵子丰在家做木活。这次准备了25斤红薯条,8斤糖炒栗子,都是挑了卖相好的出来,卖相不好的准备自家吃。刘氏去付了摊位费,换回了一个号码,找到那个摊位摆好东西。如意想着现在赶集的人还不多,去逛逛看有没有什么花椒那些买,家里种的还不多,镇上买的话会贵一些,还不如在这集市上买。刘氏让如佳如意去附近看是否有需要买的东西,预计自己的弟弟也会来摆。没想到还真的有大料,花椒和小茴香卖,而且还有苗,一问原来这个大婶是无意中大料和小茴香是买花椒种子夹杂在里面种出来后,家里接了不少用不完,就试着卖菜的时候摆上一些,说不定有人买。让如意很惊喜,把这些都买了下来,不过买下来后就身无一文了。在转到另一边的拐角处时,发现两个舅舅在卖柿子饼和红薯条,很高兴的上前打招呼。舅舅看到如意两个也很高兴,包了一斤多的柿子饼给她们吃,还问谁陪她们来。听到是自己的姐姐也来了,直说待会早点过去那个摊位找刘氏。如意问小舅舅卖的怎么样,舅舅说时好时坏,每次最少能卖出十几二十斤也不错了。如意也说了自家带了的红薯条和糖炒栗子,要是好卖的话到时告诉舅舅怎么做,到时舅舅也能解决掉一部分地瓜和栗子。
13勤劳作
“青弟,大壮,狗蛋,够了。”如意跟爬上树砍大概有一个硬币粗大的野果树枝的男孩子们说,像枣树,梨树,桃树,葡萄藤,核桃和栗子树枝也有四五条,加上让舅舅砍来的柿子枝大概有30多根。如意买了麦芽糖让狗蛋几个帮忙砍树枝,砍回去后拿回院子四周插枝,趁现在深秋,还没到冬季,早晚浇水,说不定能插活几颗树苗。忙完这个就让他们去河里帮忙打捞鱼苗,泥鳅和黄鳝,放养在自己家的水沟里,水沟里上面也捞了浮萍和水草让它生长,做鱼食。帮忙玩了每天下午给一个麦芽糖给他们吃,反正他们也是玩闹的,帮忙的时候还可能掏到鸟蛋或鱼烤来吃。
在镇上抱养回来的鸡鸭鹅仔已经喂养快五十天了,鸡有一斤多重,鸭两斤多,鹅快四斤了。那个积肥的坑里还有一些肥和地龙,如意平时在菜地松土时看到有地龙就会扔到肥坑里继续繁殖后代加积累肥料。每天让开水把地龙烫死跟割回来的草一起剁碎,再和上糠喂了鸡鸭鹅吃,鸭鹅吃完后就让青弟赶到河边去,天黑前赶回来。地龙蛋白质高,每天吃的好,长的快,自然排泄物也多。
每三天清洁一次家禽的窝,把那些粪弄到肥坑,偶尔也会把粪倒到水沟里给鱼苗吃。灰白色的点点也有十多斤重了,喜欢追赶鸡,弄的院子里真是鸡飞狗跳的,后来干脆把鸡用竹篾编的篱笆围起来放养,这样点点才没能追赶鸡群。虽然点点蛮掏钱的,经常咬鞋藏在某个角落里,但如意姐弟还是很喜欢它,家里如果买了骨头煲汤的话,肯定少不了它的份或是弄菜汁给它伴着吃。
菜地里的菜都长大了,一时半会吃不完,就每天晒干成菜干或做腌菜,大概是肥料足,黄瓜,茄子,葫芦那些结的果特别多,这让刘氏几个非常高兴,年后不担心没菜吃了。
家里自从爹接到推车的木工活后,做好一架有2银30文钱,娘想家里现在有些活钱捉两只小猪回来养,这个时候猪仔价钱没平时高,现在不捉的话开春后还是要捉的,干脆现在捉,最多现在多割猪草存着喂养猪。如佳如意也很赞成,养了猪就有肉吃了,而且能积更多的肥。刘氏带着如佳如意有时间就在离家20米的地方开荒,儒青捡石头,捡到的慢慢铺上家门外的小道上,这样下雨天路过鞋子也不会沾上那么多泥。一天开一点,半个多月下来也开了6分地,割了不少野草,煮熟后晒干做猪食。如意也种上绿豆黄豆,到时用来肥地。精明的刘氏在开了一些荒地后就买了一斤酒和肥肉让赵子丰去村子家,说了开荒的事,约好开春后来丈量立地契交开荒的钱。月骑镇田地少,镇长鼓励村民开荒,最新的政策是开一亩荒地3银,前三年免租,第二个三年只交四分之一的租。村里经过三代的开荒,地理位置好一些或者泥土好一些的地都已经开垦出来的,剩下的都是沙质比较厉害,要不就水多要不就很难浇灌的地方。以前也有村民觉得开荒不错,但开了后不但没什么收成还浪费种子,久了就没人愿意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村长还劝赵子丰这地大部分是沙,做不了什么作物,赵子丰谢过村长的好意,解释说家里闲不下来了,也就费点人力和种子,如果开出来了就是白得的,没有的话也没亏多少。
至于红薯条和糖炒栗子自北河村集市后还去了镇上连续摆了四天,一共买了80多斤红薯条,40多斤糖炒栗子,在镇上摆了第二天就刘氏就看到有其他人在卖红薯条和炒栗子了,虽然品相没自己的好看,但也比自己的便宜一文钱,影响到自家的买卖,把手上头做好的留了点给孩子吃,其他卖完就不再做了。舅舅家的柿子饼很好卖,后来还同村里人收购了几百斤柿子也卖的只剩下家里吃的,虽然村里人知道是用柿子做的,但尝试做出来的黑麻麻的,让人不喜,买不出去,也就认了,个别心术不正的就偷偷在舅舅家院子张望想偷学,不过大舅妈都在外面看不进来的后院做柿子饼。只是为了减少村里人的猜忌,收购柿子的价钱比白菜贵一些,这也能让村里人心里好受一些。听说二舅舅还打算在收购一批柿子做成饼,等年前时卖,不愧脑瓜子转的快的,如意觉得二舅舅很适合做生意,说不定以后可以跟他合作。
家里一切都向着好的发展,如意凑够钱买了家里缺少的部分十三香的配料,买回来后让刘氏帮忙炒制出来,现在有肉菜的话肯定要放点十三香,不然大家觉得味道缺少了不好吃。至于怎么让它换钱,如意还没怎么决定好,肯定的是冬天来临后,回去集市摆卖猪杂,到时这个配料就能用上,做出来的味道更香,口感好。每天不断的认字时间,让如意现在识的字跟如佳差不多了,也会在沙地上学笔画多的繁体字,毕竟跟现代的简体字有不少区别,需要多练习多写才能记牢繁体字,只是没用过笔墨,写不毛笔字来。儒青现在还坐不住,不过他记忆不错,一般十个字中能记住7;8字,不过看样子儒青在读书方面兴趣不是很高,考科举的话最多考到秀才。如意想到现代的胎教,虽然小宝已经五个多月了,不过自己还是可以在他旁边念书给他听,培养语感。
今天去爷爷奶奶家帮忙蒸糯米饭做黄酒,村里时年好的时候,家里有一些余粮,喜欢自己蒸一些酒过年喝。因为这一带气候潮湿,很容易在体内积累寒气,得老寒腿或腰的病,很折磨人又能医治,只能熬。慢慢的有人就发现常年喝黄酒的人不容易得这个病,也就形成了自家酿黄酒的习俗。先把糯米用水桶里泡上半个时辰,然后在大铁锅里蒸熟,然后倒进簸箕里放凉,然后晒上酒曲,把酒曲搅拌均匀混合在糯米饭中,然后倒进大坛子,加入适量的水,封密发酵,等上一个来月等坛子的酒水沸腾了,就可以把酒水弄进瓦罐里,用大火煮沸就可以放很久了。剩下的酒糟还能蒸出高浓度的米酒来,只是各家粮食不多,一般都不会弄的那么繁杂,像如意奶这次就是把糯米蒸熟放凉后,用木桶装,倒进水密封发酵上几天就能得甜甜的酒糟水,可以直接喝也可以加热喝。要是放个鸡蛋或肉去煮,非常补身子,这边有钱的人家有妇人坐月子都是吃这种酒糟鸡蛋。过年时用这道菜招待客人,说明这个人是家里的贵客,会让客人非常有面子,也是平时自家都舍不得多喝酒糟水,何况是加了鸡蛋。如意奶奶这次做了大概30斤的糯米,是备着小姑下聘礼和成亲时用的。这让大伯娘崔氏心里很不满,如意奶奶李氏一走开就在跟刘氏抱怨,分家时舍不得分些糯米给两个儿子,女儿要嫁了就用那么多来做。忙活了一个多时辰,李氏进来交代两个儿媳妇做今天的午饭,从墙壁上吊着的篮子里拿出一两肥肉做土豆焖肥肉,玉米粥,酱油炒白菜和凉拌萝卜丝,如意一听就知道奶奶不舍得准备好菜给大家吃饱的了,一向她都把钱和粮食看的紧紧的,不舍得多用一些。
“娘,等我赚钱了,买很多的糯米回来做很多的黄酒,让你和爹随时可以吃黄酒煮鸡蛋,煮肉的,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吃完饭后在回家的路上如意对刘氏说。如意想起刚才饭桌上李氏说的话就气,什么这酒糟不是自家可以吃的,等自己有钱了就去买糯米回来做,到时还要端一些给爷吃,看她还能怎么说。如佳也是直点头,刘氏笑着说:“好,到时享我女儿的福。”刘氏心里也不怎么舒服,毕竟嫁入这个家后,酒糟从来没自己的份。前面几年是以为婆婆嫌弃自己生的是女儿,过年也不肯给点自己吃;后来青儿出生了,坐月子是知道不用想酒糟鸡蛋补一次的了,当年时年比今年还好,做的黄酒也有50多斤,还是没自己的份,当时自己委屈的在偷偷流眼泪。记忆里还是在娘家吃过一次,那时青儿个子比较大,生他时费了两天一夜,娘心疼自己吃了苦,高兴自己有了儿子撑腰,接自己和青儿回娘家出月子,特意去换了几斤糯米回来做给自己补身子。
刘氏转念一想,现在分家自己当家,孩子她爹赚的钱也不用上交了,自家手头也有些年了,等这批推车做完换回钱了,自己也去跟村里人买点糯米回来做黄酒,过年的时候让自己的孩子尝一尝这味道。接着道:“等你爹这次的木活做完了,我们也做黄酒,到时娘煮酒糟甜鸡蛋给你们吃。家里的三只母鸡被你们喂养的很好,基本上天天都有鸡蛋收,这段时间卖鸡蛋也换了一些钱。等农忙和过年的时候鸡蛋就不卖了,我们家自己吃好好补补。”如佳如意拍手叫好,回到家后如意赶紧把这个事告诉儒青,让他也好好乐一乐。
14兔子产仔
“老二家的,听说你们家有闲工夫去开荒,浪费那力气和钱还不如孝敬你爹和我,真是家门不幸,害的分家了不说,还指使我儿子花那钱去买没人要的地。你这个扫把星,还不赶紧去村长那里把这事退掉。”如意一家刚吃完饭,外面就传来李氏的骂声。
“娘,您来了。吃饭没,没有的话,就在儿子家吃点。”赵子丰看娘那个架势就知道这次事难了。“娘,您坐,喝水消消气,听我们跟你慢慢说。”刘氏接过如佳倒的一碗水,端给李氏,让她上座喝水。“奶。”
“哼,我可吃不起你们的粗茶淡饭。宁愿拿那钱去打水漂,也不知道买点好吃的孝敬我们两个老的,对了,这个的孝敬钱还没给我,拿来。”李氏喝了一口水,不客气的说。刘氏马上从身上拿出一个荷包递到李氏摊开的手掌中,笑着说;“娘,我们这几天不是忙嘛还没给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