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架空]媚骨-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用猜,肯定是因为阿蕙和孟子楠、沈永文的事,让这位黄大奶奶见到了谣言女主角而发出的感叹。 

    大嫂心头不快,语气就清冷了几分,而黄大奶奶并未察觉,和阿蕙笑着打了招呼之后,跟她妯娌说起曲家的事来。 

    她还问大嫂:“见过新太太吗?”

    大嫂和黄家这两位妯娌有些来往,特别不喜欢黄大奶奶,又因为刚刚黄大奶奶嘲笑阿蕙的语气,让大嫂对她不爽,连应付的心思都没了,不咸不淡说了句:“还没见过。” 

    “听说是天仙一样的美人。”黄大奶奶谄媚道,“能说会道,长得又美,还和柳姨太太要好,曲处长整日就在她们姊妹俩房里……”

    柳姨太太,是指那个歌女柳陌吗? 
 
前世因为她和赵嘉林的死有关,所以孟子楠用计,把她弄给了曲峰林。曲峰林什么时候娶了她做姨太太,这个阿蕙倒真不知道。 

    这位黄大奶奶似乎很清楚,嘴巴又不着边际爱说话,阿蕙就趁机问她:“哪个柳姨太太?” 

    黄大奶奶很喜欢说长道短,阿蕙又是个颇有话题的女孩子,她也想和阿蕙套套近乎,寻点谈资下次出去说。只是阿蕙的大嫂在一旁坐镇,黄大奶奶觉得阿蕙是个不懂事的小女孩,套她的话很容易,赵大太太却不好敷衍。 

    如今阿蕙主动搭腔,黄大奶奶岂有拒之门处的,忙笑着把自己知道的,告诉阿蕙:“……说是初霞馆的头牌,去年十二月份,二太太替曲处长纳的。” 

    柳陌跟了曲处长一段时间,一直都不肯下嫁。

    曲处长在她身上花了很多功夫,也得不到她的芳心气恼不已。偏偏初霞馆是广州帮的势力,曲处长不敢招惹这些地头蛇,不敢用强的。

    后来周姨太太出面,说动了柳陌,柳陌才跟了曲处长做姨太太。

    这件事也是周姨太太得曲处长喜欢的原因之一。

    柳陌是周姨太太说动而来的,自然跟周姨太太要好。

    曲处长抬了周氏做太太,置办了新宅子。柳陌就说,周氏身边没人照应,她要过来服侍周氏,曲处长同意了。

    这倒真是个话题。

    阿蕙没想到还有这重。 

    黄大奶奶说得起劲,阿蕙含笑听着。

    大嫂也听住了。

    在德国工厂做纺织工的周氏,颇有手段嘛。有些人真的是天生会钻营。

    阿蕙倒庆幸她当初没有选择跟二爷。 

    不过,周氏这份心气手段,也是不会选择赵家二爷的。赵家二爷的。除了长得特别漂亮还有什么本事?

    “赵**,赵太太?”黄大奶奶说的起劲,身后突然传来一个温柔绵软的声音。

    坐席上的四个女人都一愣,纷纷回头。

    只见穿着月白色奈良稠蜀绣旗袍的女人,香酥肩头围着朝霞般璀璨艳丽的大红披肩,流苏穗子在她胜雪藕臂间徜徉。

    她烫了头发,挽起一个高髻,几缕卷曲的青丝落在耳侧,衬托一双巧目流盼,婀娜妩媚。

    她淡施脂粉,除了那条灼目浓郁的大红披肩,其他都是素淡干净,可仅仅一条艳丽的披肩,就将她的妖娆弛张到了极致。

    天生丽质的女人,一点小装饰就难掩动人之处。

    阿蕙见过她,她是柳陌,初霞馆的歌妓,前世和赵嘉林的死有关的女人。看到她,阿蕙眼底多了份耐人寻味。 

    今生,柳陌还会和赵嘉林有关吗?

    柳陌并不搭理瓷器黄家的两位奶奶,和大嫂微微颔首之后,只和阿蕙说话:“我对四**早有耳闻,只是闻名不如见面,四**真是国色天香的美人儿。” 

    “姨太太过奖”阿蕙笑着道,心里却是苦笑:每个人见面第一句话都说夸她漂亮,无非是因为她和孟子楠、沈永文那点纠缠不清罢了。 

    “我家太太才出月子,不方便见风,想请四**到楼上说话。四**,这边请。”柳陌施施然笑道,不等阿蕙回答,便往前领路。 

    她的态度里带着几分矜贵与傲气。

    阿蕙起身,跟着柳陌而去。 

    大嫂想拦,却忍住了。

    阿蕙说,她要见见周氏,看看她到底是什么态度。 

    黄家两位奶奶则交换了一个眼神,满含深意盯着阿蕙跟随柳陌而去的背影。 

    大太太很不想和这两个女人坐在一起,起身借口去寻赵嘉林,换到了宴会大厅的另一头的坐席上。

    阿蕙则跟着柳陌,上了曲处长新宅的二楼。 

    木质地板,落足有声。

    二楼走廊右边第二间房子,雕花玻璃门后有人影闪过。

    柳陌纤手推开了这扇门。

    坐在沙发里的女人,正抱着裹在襁褓里熟睡的孩子。微微一个侧脸,只感觉她肌肤丰腴白皙

    正想着,那女人抬眸,看向阿蕙。 

    阿蕙突然吓了一跳。

 
 
第92章 惊悚

    周氏有双特别漂亮的眼睛,让人一见难忘。

    秋水盈盈的双瞳,噙着温柔的笑。

    她不似柳陌那般美艳,可能是刚刚产子,丰腴的脸颊圆润白皙,端庄温醇,很有富态。

    前世,阿惠见过她。

    念头一闪而过,阿惠脸上恢复了平静。

    她心里也奇怪,周氏的确小有姿色,阿惠的二哥因为求而不得,老周死后非要把这姑娘弄到手,是他的不甘心。

    曲处长可是花丛老手,怎么就对周氏如此着迷?

    这让阿惠颇为费解。

    仅仅凭擅长心计,就能得到曲处长的长期宠爱?

    周氏笑着,把孩子交给乳娘抱到隔壁婴儿房去睡觉,她则请阿惠和柳陌坐下。

    佣人端了茶进来,然后全部出去,屋子里只剩下周氏、阿惠和柳陌。

    周氏对阿惠说:“当初收到了四**的礼物,一直想当面道谢,只是碍于没有机会。这次托大请四**,也是想感谢当年四**的好心。不说赵家给的那五百块钱,光那匣子和两根金条,我就当不起了。”

    “何出此言?”阿惠道,“老周在我们家忠心耿耿,他最后不得善终,也是受我牵连,我只怕做得太少……”

    周氏听着,微微笑起来。

    她的笑容里没有阴狠和故作,只是真诚的微笑。

    “我爸爸的死,算不得赵家头上。”周氏敛了笑容,缓慢叹了口气,“爸爸常跟我说,赵家待他极好。特别是赵先生在世,总是关照他。当年乡下发大水,家里颗粒无收,我爸爸才十四岁,到赵家做事。老先生见我爸爸勤勉。就让他去车房学了开车。家里的佣人,司机的工钱是最高的。后来我爸爸成家,老先生还赏了三个月的工钱给他。我祖父生病抓药,老先生也贴了不少钱,我爸爸总说,老先生是他的再造恩人。”

    阿惠静静听着。 
 
 她知道父亲在世的时候。总说恩泽下人,不管是谁,他总能帮一把。

    “日行一善”对阿惠父亲而言,并不是空话。

    只是,周氏说这些。目的并不是在跟阿惠道谢。

    她是想告诉阿惠,她心里很感激赵家,不会为难赵家。所以赵家不要因为她得势而人人自危,反而狗急跳墙,坏了她的好事。

    她大概是不希望她的来历被人揪出来吧?

    这样聪明、工于心计的周氏,她不会做没有目的的事。

    前世,周氏就是以心机而出名的。

    现在,周氏对赵家有忌惮,赵家也怕她会报复。既然她肯示弱,阿惠自然会借坡下驴,道,“太太严重了,老周在赵家做事勤快,那都是他应得的。”

    “四**也是厚道人。”周氏听着阿惠的话,脸上又浮动着笑容。

    “是太太宅心仁厚。”阿惠也笑了笑,“老周去后,我大哥也一直担心老周的家人安置不妥当,太太如今过得这样好,定是欣慰的。当初我恨不能帮太太一把,如今太太自有天佑,我也了却一段心事。”

    周氏听着,脸上的笑容更加温和从容。

    阿惠从始自终,都没有提二爷的事。

    周氏也没有提。

    说了一会儿话,女佣说下面开席了,请赵**坐席。

    阿惠就起身告辞,下楼去了。

    “怎么样?”柳陌问周氏,“你觉得赵家会给你惹事吗?”

    “倘若赵嘉蕙能当家,估计不会惹事。她精明得很。”周氏道。

    柳陌秀眉微蹙,说:“你就是太顾前顾后,赵家现在有什么?不如趁早毁了他们,免得将来你和赵嘉俊的事情败露,惹恼了曲峰林。”

    周氏看了柳陌一眼,道:“现在当然不能惹恼曲峰林!可是赵家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你知道,孟宇轩那个不成器的儿子,是赵嘉蕙的追求者?倘若咱们对付赵家,孟子楠回来寻仇,反而惹祸!赵家也怕我寻仇,你看到没?只要他们顾忌我,他们就不敢多言!所以,曲峰林才是关键!”

    柳陌微微点头,道:“你思量得正确。先把眼前的事做好,这才是最重要的。幸好赵嘉俊不再茂城,目前少了桩忧患。最多两年,咱们就谁都不用怕!”

    周氏莞尔:“但愿如此。”

    柳陌微靠了身后的沙发,纤柔的身躯现在柔软的沙发里,笑容从眉梢流泻:“你知道吗,曲峰林那东西,曾经惦记过赵嘉蕙。”

    周氏一听,眼神一镇,带着浓浓的笑:“可是真的?” 

 柳陌哭笑不得:“怎么,你想帮他的忙,收了赵嘉蕙?那孟子楠回头,肯定要对付曲峰林的。到时候曲家没了,咱们上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庇护所?”

    “不是。”周氏摇头笑道,“她是个很聪明的女人,倘若她能成为我的人,我可以助她一臂之力,让她嫁到孟督军府。有了孟督军府的眼线,咱们做事不是更加容易?”

    “她需要你帮?”柳陌笑,“孟子楠爱她爱的不行,茂城谁不知道?孟子楠在她身边打转了好些年呢。”

    周氏神秘一笑:“孟子楠现在不在茂城啊。曲峰林却在。曲峰林又觊觎她的美色。那么,她就需要我的帮忙啊……”

    柳陌终于明白了周氏的打算,心里对这个女人又多了份崇拜。

    把曲峰林对赵嘉蕙的**勾起来,再去救她,这的确是个好法子。

    周氏的心到底是什么做的,怎么那么多弯弯肠子?不管是进德国工厂做事,还是有意让赵嘉俊得逞,还是今日成了曲太太,她都是五步一算,精确至极。

    柳陌觉得自己这辈子是没法子在周氏面前耍心眼了。

    “说心里话,赵家对我养父的确不薄……”周氏突然感叹,“我养父一直把赵家当恩人,我心里也感激。况且我养父的死,是陆九身边那个姓席的小太监背叛而闹出来的。这笔账,我迟早要算在陆九头上。”

    既然把赵家当恩人,还处处计算赵家?

    陆九……

    道上的人都恭敬称一声“陆九爷”,或者“陆先生”,只有周氏,敢如此称呼陆九。

    柳陌沉默不言。

    和周氏相比,柳陌很怕陆九爷。

    两人说着话儿,楼下已经开席,铿锵锣鼓声声,从窗口飘了进来。

    柳陌起身,把窗户关上,对周氏说:“别吹了风,以后老了头疼。”

    周氏却是一愣。

    老了……

    她大概从来没想过自己有老的那一天吧。

    而楼下的阿惠,一顿饭也是吃得心不在焉的。

    她记得这位周氏。

    前世的时候,周氏很出名的。 
 
 宴席结束之后,回程时在车上,大太太迫不及待问阿惠,“怎样?你见到周太太了么?”

    感觉叫曲二太太,很奇怪,所以大嫂依旧称呼周氏为姨太太。

    阿惠勉强笑了笑,道,“见到了,她说了很多老爷子对老周的恩情,说当年没有老爷子,老周早就饿死了,她很感激赵家。”

    “真的?”大嫂眼睛发亮,心头的重石一下子就落地了。想了想,她还是觉得不太放心,又问阿惠,“你觉得她的话,可信不可信?”

    “只要赵家人人缄口,不提她和二哥的事,不让她在曲峰林面前失宠,她的话就是可信的!”阿惠道。

    大太太回味过来,明白了对方的条件,心里仍是高兴的。

    至少周氏不会盲目对赵家不利。

    回到家,阿惠又把周氏的意思,说给大哥、二嫂、老太太和三哥听了,顺便等三哥走后,又把周氏的顾忌告诉了大家,“二爷的事,还是不要提,她现在得势,稳住曲峰林比报复二爷重要,她懂得轻重。”

    “我们自然不会提的。”二嫂道。

    她也觉得松了口气。

    等众人散去,老太太留阿惠说话,问她,“你觉得曲二太太的话,可靠不可靠?她真的不会对赵家如何?”

    “老太太,她是个看重利益的人,而且做事狠辣,迟早会报复赵家和二哥的。只是暂时,她在曲家根基不稳,所以不会贸然行事,你放心吧。”阿惠道。

    可这话,等于告诉老太太,周氏像个定时**,埋在赵家的宅基地里。

    谁也不知道它到底什么时候爆炸,整日提心吊胆的。

    老太太愁眉不展。

    阿惠回到房间,把当初陈四爷送给她的那本《古兰经》拿了也来,重新又看了一遍。

    过了两天,阿惠去找陈四爷,还这本《古兰经》,顺便带了点清真点心。

    陈四爷很高兴,问阿惠这些清真点心在哪边买的?

    茂城只有一家清真点心点,在老城西边一条偏僻的街上,一般人都找不到。阿惠肯定是问了宁雍的。

    “是宁叔叔告诉我在哪里买的……”阿惠在陈四爷的面前,特别的老实。

   
 
 第93章 叔祖

    陈四爷问阿惠,看《古兰经》看得如何了。

    阿惠道,“惭愧,四叔,我没什么感悟。我不是穆斯林,每次看经都不曾大、小净,可能是真主嫌弃我心不诚吧,一直茅塞未开。”

    陈四爷听了,微微一笑,没有怪罪。

    对不信仰真主的人而言,像穆斯林一样,每天都做五次礼拜,是不可能的。

    陈四爷认识阿惠已经快一年了,阿惠在陈四爷面前从来不撒慌,这一点陈四爷也喜欢,做得到、做不到无所谓,真诚更加重要。

    阿惠并不是每日都来,只是偶然来做客,和陈四爷说说话儿,在赌场里转转。

    一年的虔诚,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是难能可贵的。

    陈四爷就说:“你如今还想拜在我门下吗?”

    阿惠起身道,“是的,求四叔成全。”

    陈四爷笑了笑,冲阿惠招手,让她坐回去。

    阿惠就又坐了回去。

    “……按说,我们家的规矩,是不收女弟子的。”陈四爷把烟锅里填满,吸了一口,缓慢吐出烟圈,才叹气道,“只是我也越来越老了,看了这些年,没一个成器的,只有你能入得了我老头子的眼!”

    这话的意思,是怕“过了这村没这店”,虽然阿惠有很多地方不让陈四爷如意,到底是他这此年唯一看中的人选。

    他们家的规矩?

    谁家?

    阿惠不知道为何,突然想起了后世因为支持抗日而晚节辉煌的帮派大亨杜老板。

    看宁雍对陈四爷的恭敬态度,陈四爷很有可能是帮派中人,东沪那个最大帮派――靖帮。

    猜测归猜测,阿惠尚未证实。 
 
直到陈四爷这番话。

    “四叔,是不是要开香堂,过帖子?”阿惠试探着问。

    陈四爷抬头看她,只见她一双眼睛明亮璀璨,有种看透世事的精明与果敢。让他想起了那次宴会一身龙凤纹旗袍的女子。

    这样的女子,何输碌碌须眉?

    “不错,要过香堂的,你可愿意?过了香堂,以后你就是靖帮中人,要守帮规。”陈四爷道。

    果然是靖帮。

    宁雍对陈四爷这样敬重。他应该还不是帮派中人吧?

    阿惠再次起身,慎重点头,“我愿意的,求四叔成全。”

    陈四爷这才点头。

    靖帮是东沪的帮派,阿惠不知道陈四爷为何会在茂城,她没有问。

    到了四月初八,是个黄道吉日。

    陈四爷在他的寓所里设了香堂。阿惠用大红笺纸,写了自己身份来历的拜师红贴,又准备了一包银元作为拜师贺敬,恭恭敬敬给祖四爷和陈四爷磕头,正式入了靖帮。

    阿惠这才知道,她师父叫陈淮小,靖帮江苏扬州一支的,并非东沪那一支。

    不过靖帮全国都是一样的帮规。

    “我是兴字辈,以后你就是礼字辈……”陈四爷笑着对阿惠道。

    阿惠吓住了。

    她对帮派了解不多,却也知道一点辈分排行,主要是后世在美国华侨里,有不少是曾经靖帮的。他们讲究辈分。高一个辈分就是师叔、师伯,对长辈是异常的恭敬。

    这是靖帮几百年不变的规矩。

    阿惠略有耳闻。

    靖帮最先的二十四字辈分是:“清静道德,文成佛法。仁伦智能,本来自信,元明兴礼。大通悟学”。

    立帮后徒子徒孙越来越多,怕原来的24字不够用,又续订了24个字:万象皈依,戒律传宝,化渡心回,临持广泰,普门开放,光照乾坤。

    经过几代的发展,“兴”字辈的老人能追溯到前朝道光年间,距离现在将近百年。

    阿惠没想到自己起步一下子就这么高,她有些愣住了。

    仿佛一个小孩子,无意间捡到了一块巨大的金块,有些搬不动,也有些不敢搬。

    “师傅,您怎么是兴字辈?”阿惠问,“我以为现在大、通字辈的前辈都不多了。”

    陈淮小表情微肃,道:“你是‘礼’字辈,什么‘大、通’的老前辈?‘通’字辈见了你,都要喊叔爷的。你莫要胡乱说话。你为老不尊,下面的人就不好做事了。”

    阿惠汗颜,她两辈加起来,也算活了七十多岁,“为老不尊”这种话,她还真当得起。

    靖帮等级非常严格,任何人不得僭越。

    在民国建立之前,靖帮是“大”字辈当家。现如今,靖帮位高权重的,都是“通”字辈。

    而后世享誉盛名的杜老板,他是“悟”字辈。

 这样算起来,阿惠比杜老板高了三个辈份。

    比现在的靖帮长老们都高了一两个辈分。

    这是她始料未及的。

    “我知道了师傅。”阿惠从善如流。

    陈淮小缓了脸色,依旧一派清风温和,对阿惠说起她如此高辈份的由来。

    “……我师傅自幼习童子功,身体强健。他老人家到了八十岁,依旧精神健硕。我十四岁那年在老家扬州遇到了师傅,拜在他的名下。我们扬州靖帮和东沪靖帮乃是同枝同根。以后不管走到哪里,你都要谨记帮规。”陈淮小道。

    阿惠道是。

    她心里很想问,师傅为什么不在扬州,跑到茂城来?

    他这样的辈分,在扬州或者东沪,靖帮人人敬如上宾。现在靖帮的龙头,都要叫师傅一声叔爷,怎么师傅不去东沪,反而在茂城的赌场里做事?

    陈淮小仿佛能看透阿惠的心思,语气温和跟阿惠解释,“我们回回信奉真主,戒财色、杀戮,我师傅也是回回,他老人家在茂城安享晚年,我曾经在他身边服侍,后来我去了东沪十几年,可也是尘归尘,土归土,不如回来……”

    就是说,他经历过东沪帮派的腥风血雨,最后还是喜欢茂城的宁静。

    “茂城虽然是小地方。却是难得的安静。师傅,我会好好孝顺您的。”阿惠道。

    陈淮小笑,拿出烟袋装了烟,缓缓抽了一口。

    “辈分你是有了。要想服人,还要自己有本事。吃咱们这碗饭,一身蛮力没用。脑子要好。你有个好脑子,好好用它,别空闲了。”陈淮小道。

    阿惠点头,恭敬称是。

    陈淮小又对阿惠说,“你赌术颇有天赋,好好练习,也许将来是一技之长,技多不压身。”

    “是,我记住了师傅。”阿惠道。

    “你是扬州靖帮的,跟东沪靖帮客气相处就好。不需要为了他们而赴汤蹈火。”陈淮小又叮嘱。

    阿惠一一劳记。

    陈淮小把帮规、道上的切口,分别告诉了阿惠,让阿惠铭记这些。

    “明日,我就会把你入了我门下的事传出去,以后不管走到哪里,旁人都要叫你一声师叔或者叔祖,别丢了颜面。”陈淮小最后道。

    阿惠重重点头。

    她所想的,终归如愿了吧?

    有了这个尊贵的“叔祖”身份。茂城码头她已经可以开辟一席之地了。

    阿惠等了这么久,只是想通过陈四爷入个行,不成想,陈四爷把她还入了行,还给了她至高无尚的尊荣。

    不在道上混,不知道陈淮小不足为奇。可是靖帮的,谁不知道陈淮小。那简直是大逆不道!

    他是叔祖,当今“兴”字辈唯一一人!

    逢年过节,东沪、山东、扬州等地的大佬都要亲自到茂城。给陈淮小送礼,陈淮小是穆斯林,他是回族的,应该说不过汉族的节日,只是,陈淮小在汉族里生活时间长,他又不是个迂腐守旧的人。

    除了每天的“大小净”,每日的早晚礼拜,不吃回族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