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贤妇入宅-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来财闻言,眼睛一瞪,脸上大惊失色,“这……这……”
周长开寒着眼睛看着他,“这事你若是不办,我找别人也行的,只是你可要想好了。”
此时周来财脸上满脸的冷汗,眼睛透出了惊惧。“奴……奴才……”
“你不愿意?”声音森寒。
“奴才这就去办。”周来财颤抖着跪在了地上,头也不敢抬起来了。
周家的后院一处隐秘的房间里,周家娘子正端坐在桌子前面。她手里端着一杯茶,此刻正看着不远处的床上只穿着肚兜的李连香。
李连香此时早已抛去了初时的那种羞涩和矜持,正按着奶妈子所教授的动作不停的自己动着。床边的奶妈子手上拿着绣花针,只要她动作稍不如意,便给上一针。
“啊——”李连香挨了针,疼的喊了一声。
奶妈子满意的点头,“这连叫声都越发的好听了,看来你也没少下功夫。这几日你男人那边可有什么改变?”
听着奶妈子问的这么直接李连香脸色染了红晕。“他说……他说喜欢。”
“喜欢是对的。”奶妈子得意的笑了起来,“我教给你的,可都是最让男人喜欢的了。如今你只要勤加练习,那王池逃不出你的手掌心。”
床上的李连香听着王池的名字,脸上纠结起来,“可是,可是他根本就不让我近身……”
奶妈子闻言,瞪着看了她一眼,“你懂什么,男人都是这样,起先不喜欢,等你拿出了本事,他就离不开你了。那谢氏看着就是个正经的,哪里有现在的你这么勾人。”
听着奶妈子用着这些不正经的词放在自己的身上,李连香眼里闪过一丝难堪。
“你也不必心里不舒坦。”周家娘子从桌子旁边站了起来,走到床边看着李连香日益光滑白嫩的背部,伸手摸了摸,“哼,等你进了王家的门,好日子可等着你呢。”王家如今田间地里大丰收的事情,她可是听说了的。
李连香闻言,紧紧的咬住唇。
王家的大丰收很快就给传开了。这若是平时,也只是一件常事了,只不过这次大丰收不一样,这可是在本该收旱地的粮食的日子,结果人家愣是从水田里扒拉出了这么多粮食,自然入了不少人家的眼了。
不说他们眼热,连谢宛自己亦是一阵的惊喜。
她之前也只是试验过一次,却没有用过这种法子种田,毕竟这种方法和后来高科技的培育比起来是在是太粗糙了。所以在得出了亩产的数字后,她亦是感到吃惊和惊喜。
粮食的亩产数字的出来后,她立马就报到了何宵那边了,同时让王池带去了一份早稻种植法。
王池回来的时候,倒是没有说什么,谢宛也没有问,这种事情顺其自然,有了好处也好,没了也不惦记。
为了堆放粮食,谢宛将前院的厢房都给打通了,直接做成了一个大仓库了。一麻袋一麻袋的粮食装进了库房里,看的人心里火热火热的。
长工们虽然收完了粮食,却也没有来得及停下来,这地里的麦子如今也熟了。这可得赶紧着收割了。
如今田地里丰收了,农活也多了起来,再加上养殖场的事情加起来,原来请的短工是大大的不够用了。
为了不影响这些事情,谢宛又让王贵去选了一些人过来,准备和上一批的一起签协议,正式请了他们做长工了。
谢宛家里要请长工的事情一传出来,方圆几里的村子里都闹开了,大家伙都风风火火的往王家去找工作,要是运气好,没准也能给王家做长工,到时候可不愁吃穿了。
不到两三天的时间,谢宛家的大门口就多了许多找工作的人了。
谢宛也不方便直接和人家谈,索性让王贵和谢安两个仔细的去挑选。
“这人一定得手脚干净,老实可靠的。手脚勤快点最好。”
王贵笑道:“东家,放心吧,这些人我可都认识,哪个好哪个不好,这都心里有数呢。”
谢宛听他胸有成竹的,也笑了起来,“行,那就仰仗着贵哥了,待会让谢安帮着记名册。”
谢家忙着招人和收成的事情,宅子里里外外的也热闹起来了。
与此同时,何县令的折子也往京城那边去了。同时带过去的,还有一木盒子谢宛家田地里的稻穗。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奉上
☆、第五十一章
之前的早稻丰收的喜悦还没有过去;麦子的大丰收也让全家更加兴奋了。原本每亩产量最多只有两百多斤的麦子;竟然长了四百斤!这一下子又是一万六千多斤的麦子啊。
自来米面都是极其精贵的,最好吃,却又最低产。所以一般的百姓很难顿顿吃上白米饭和面条馒头的。这次王家总共收了三万多斤的粮食;这就是光吃口粮也吃不完了。
这些日子里;王家人的脸上都是带着喜悦的。连福姐儿也高兴的不得了,趁着下学的时候去看自己家里的粮仓。
看着这许多的粮食,眼睛都直了,
“娘;这里面包的都是我们吃大米饭吗;怎么都是这个颜色的。”
谢宛闻言,笑着去拿起了地上的稻谷;在手掌上一搓;里面就冒出了白色的米粒儿来。
“这个就是米粒儿啊,咱们吃的大米之前都是外面包裹了一层土黄色的外壳,等这些壳落了,才能变成你吃的大白米了。”
福姐儿也学着去抓了几粒稻谷搓了起来,惊喜的发现果然如此。
谢宛拿着帕子给她擦了擦手,“娘已经让人去把这新稻子给弄了些出来了,今天咱们吃新米,肯定香甜。”
福姐儿闻言,高兴的点头。
中午吃饭的时候,果然是香喷喷的白米饭,一粒粒的,可饱满了。
谢刘氏看着这自家产的粮食,高兴的合不拢嘴。“这在往年哪里有这样足的粮食吃啊。”那个时候,吃点热乎的东西,都是梦里都不敢想的事情了。
谢宛给大家装了米饭,见大家吃的香甜,笑道:“这两天我们把麦子晒好了,也磨点面粉出来做包子吃。到时候还给你们做蛋糕吃,就用咱们家养殖场的鸡蛋。都是新鲜的,做出来可好吃了。”现在吃的都是自家种的,真正的绿色食品啊。现在过上了自己想要过的日子了,心里总算是满足了。
如今粮食丰收,长工们也没有闲着,开始准备为接下来的粮食播种做准备。
这次王贵对于谢宛所说的那些肥料的做法算是深信不疑了,只要是谢宛说的要怎么做,他都一一的照做了,生怕哪点做的不好,就影响了粮食的产量。
如今他是谢宛家的包工头了。家里所有的长工和短工都归他管着,谢宛给的报酬不少,不止给了银钱,平日里一家人的口粮也是给足了。
谢宛看完了养殖场的鸡鸭之后,就开始想着要加点猪和羊来养着了。
到时候不止卖鸡蛋和鸭蛋,还能卖些生肉,自家想吃肉也不用出去买。这样一算下来,就得加大面积了。
晚上王池回来的时候,一家人在饭桌上,谢宛把这事情给大家说了一番。谢刘氏和如意都不懂这些,倒是没意见,倒是王池有些担心。
“家里如今才盖了宅子不久,这银钱够不够?要不然等宽裕了之后再做?”他惯来不知道家里的银钱多少,平日里也很少过问。
谢宛笑道:“倒是足了,这宅子是用了你那些赏钱给盖好的,如今庄家丰收了,卖一部分出去,再加上之前松花蛋的生意,还有生鸡蛋和生鸭蛋、城里的铺子的收益,这每月的进项可不少呢。等得空了,我把账本给你看看。”
一听家里的进项不少,王池心里倒是挺惊讶的。自从当了捕头之后,他每日里更加忙了,再加上有何县令有些秘密的差事也交给他,他倒是没关心过家里这些事情,没想到这才多久的功夫,家中就如此宽裕了。
他点了点头,“这事情你若是觉着好便去做。”
家里人一致同意之后,谢宛就开始凑乎着扩大养殖场的事情了。
她和谢安一起大概估计了一下,如果一下子进十头猪和十头羊,这面积得扩大一倍了。
和王贵商量了之后,王贵把田地里的工作分配好了,立马就找工人准备着加盖养殖场的事情了。
一家人正忙得热热闹闹的时候,周家那边突然送了请柬过来了。
周家大老爷周大善人生日,请了附近一些有名望过的人家,如今王家也是发家起来了,自然也在受邀之列了。
来人送了请柬后,就直接走了。谢宛看着请柬,有些不确定。
她和周家的接触,也就是做坐了几次周家的马车,还和那周家媳妇不对付。这突然收到邀请,免不了有些疑惑。
不过周大善人名声在外,她要是不去,也显得有些矫情了。
王池从衙门里回来后,谢宛就和他说了这件事情。
王池想了想,觉得还是得去。毕竟当年他们村子也得到过周家的帮助,不说别的,光是马车就坐了好多次,即便是之前周家大少爷做事不地道,可是周大善人好事好的。
他将想法和谢宛一说,谢宛也只得同意了。
她皱着眉道:“我总是觉得怪怪的,心里不踏实。”
王池搂着她,笑道:“没事,咱们就吃点酒就回来,再说了,乡里乡亲的,要是我们不去,人家还指不定要说咱们忘了本呢。”
谢宛闷着点了点头。“也是,好吧,那到时候你可不能离了我身边。”
“好,我一步也不离。”王池突然压了过去,哑着嗓子道:“我也离不了你。”
谢宛看着他眼中的火热,脸上烫烫的,这人真是越发的会说这些情话了。
接下来的日子,谢宛也把这事放在心上了,准备着到时候送个合适的东西去,不出挑也不丢人。
当然,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她的养殖场扩建的事情了。她还想着趁着这还有半年的时间,看能不能在过年的时候,吃上自家的猪肉呢。
王贵已经找了工匠开始动工了,。按着谢宛说的那个规模,少说也得半个月的时间。
如今王贵帮着管着田地里的事情,现在又要管着养殖场的事情,到底有些吃不消了。谢宛只得暂时让谢安帮着管着,后面再请个得力的人了。
“小安,这些日子就辛苦你了,等这事忙完了,我给你寻个正经的生意做做,你便好好的自立门户了。”她心里也没有想过让谢安一辈子给自己做帮手,这毕竟是自己的弟弟,她还是希望他自己有出息的。
谢安心里知道他姐这话的意思,他心里却不敢接受了。如今他和娘吃住都是在姐姐家,心里到底是愧疚了,幸好这姐夫好,若是个爱计较的,只怕给姐姐添了大麻烦了。只不过姐姐和姐夫没有说什么,他却再也不想麻烦他们了。
“姐,我这挺好的,以前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懂,自从跟着你之后,感觉学到很多东西,眼界也开了。所以你不用替我操心了。”
“多学点东西也好,日后你总要成家立业的。我也希望你自己能有一番事业。再说了,你便是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娘想着吧,她如今跟我住着,总是不如和你一起自在的。我又舍不得她受苦,你这做弟弟的,总得替我分担了。等这事完了之后,你便去寻个合适的生意做着,我给你拿银子。”
谢安闻言,忙急忙道:“姐姐,这如何使得,我怎么能拿你的银子。”
“什么你的我的,当初我和你姐夫无家可归的时候,可是你提了半袋粮食过来的。小安,姐姐不说给你留什么家业,但是有能力的时候,总要帮衬一下的。你是我的弟弟,也是我娘家的依仗。只有你好了,我以后才算了了心里的心事了。”
“姐姐……”谢安闻言,心里动容,抿着嘴忍着心里的酸涩。他重重的点头,“姐姐,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等我挣钱了,我就把钱给你们。”
谢宛这下子倒是不推脱了,只笑道:“好啊,我等着你出息了,日后给我长脸。”
自两姐弟谈了这次之后,谢安便更加精神了,每日里像是陀螺一样,没有一刻松懈的,便是晚上睡觉了也去看书学习。
见他这么刻苦,谢宛和谢刘氏虽然心疼,却也没有拦着,毕竟男人总是要吃苦了,才能成为人上人的。
田地里和养殖场的事情都有人帮着管着了,谢宛暂时抽出时间来准备周家寿宴的事情了。
此时王家的庄子是一片的祥和宁静,千里之外的京都城却已经闹开了。
当今皇帝惠帝,登基已经六载了。朝廷内外虽貌似平静无波,实则内里已经暗潮汹涌了。
惠帝年过中旬,却沉迷丹药,整日里听信谗言,早已没有了当初的登位时的铁血强势。为了方便自己享乐,他将朝中的事物都交给了丞相萧铭处理,军中之事则交由胞弟三贤王主持,每日里沉迷于丹药之中。群臣时常不见圣颜。
萧铭平日里虽然不常来宫中打扰这位帝王,只不过今天却非来不可了。
他手上端着一个木盒子,紧紧的跟在大太监的身后走进了养心殿。还未等看抬头去看黄座之上的帝王,他便跪下了身子,“微臣参加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惠帝软软的坐在椅子上,皱了皱眉头。“不是让你平日里不要来打扰吗,白白的饶了朕的清修。”
“陛下。”萧铭的声音微微有些激动,他叩首道:“陛下,青城县令传来一封喜报,微臣看后大喜,特来禀明陛下。”
“哦——”惠帝来了兴趣了,歪着身子往前面倾注了一下,“是何喜事?”
萧铭将盒子举了起来,“回禀陛下,喜事便在这盒子中。”
旁边的大太监见状,忙看了一眼惠帝的方向,见惠帝点了点头,忙上前去拿过了盒子,将盒子打开确认无危险后,忙呈了上去。
盒子递到惠帝的面前的时候,惠帝往里面一瞄,皱了皱眉头。
“这是何物?”
“回禀皇上,这是稻穗,乃是百姓果腹充饥之物。”
惠帝眉头更紧了,“这有何妙处?爱卿你莫要卖关子了。”
“陛下,这稻穗自古里一年只能长一次,而且产量极低,百姓们常常只得以粗粮果腹。如今青城县那边有百姓在初春便种下了稻子,如今已经有了大丰收,每亩产量比往日足足高了将近一倍。陛下,百姓们日后再不愁无米可食了。”直到现在,萧铭心中都难掩激动。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奉上
☆、第五十二章
“萧爱卿你便是为了这事来见朕?此事理当由司农官负责;再不行;也应当交由内阁去处理;此等小事扰了朕的清修;真是小题大做。”
惠帝打了个哈欠,挥了挥袖子;然后站了起来;“朕还要去炼丹房呢,你自行退下吧。”
他就看了一眼萧丞相;随即便往后殿去了。
直到脚步声不见了;萧丞相才抬起了头来。此时他眼中的激动之情依然被浇灭;只剩下慢慢的悲凉。
想当年陛下还是皇子的时候;何等的雄才大略;当日他登基之时;朝野内外人人称赞,谁能想到……他暗自摇了摇头,只叹苍天无眼啊。
一路回到府上,萧丞相一直郁结不止,到了书房内便再没有出来过了。
司马夫人听到下人的回禀后,便匆匆忙忙的去了书房了。
她敲了几下门,未听到声音,不免有些担忧,推门进去的时候,才看到萧丞相正靠坐在书桌前的椅子上,两眼愣愣的看着案上的盒子。
那盒子她是知道的。是何霄从青城送过来的。里面装了几株稻穗,听说是从未有过的早稻。她虽为女流之辈,却也在朝为官,知道这东西对于天下的意义何在。
“洪明。”她唤了一声萧丞相的字。
萧丞相此时却没有直接回应她,只是眼里闪过一丝悲痛。
“夫人,你可还记得圣上当年登基之前的日子?”
司马夫人点点头,“记得。”她怎么会忘记,那时候叛王刘旭还是太子,今上虽然未及太子之位,可是文武双全,朝野称颂。他们几人也是少时相识,鲜衣怒马,快意恩仇。
只不过后来太子谋反,今上继位,就再也没有那样的日子了。
萧丞相苦笑起来。“真是世事难料。”此时,他不免想起了叛王刘旭,若是那个温温吞吞的太子殿下继位,如今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景。
司马夫人见他满脸悲色,忙走了过去,握住了他的手。
“洪明,如今事已至此,你也莫要多想了,不如让内阁那边早日将此早稻种植之法传遍天下,让天下百姓再不受饥寒之苦。”
“谈何容易,如今虽然是我主持朝政,可是内阁那边却又分管六部。即便是我这边发了话,他们少不得又是一番推脱。”
当初惠帝登位之初为了牵制内臣,以内阁和丞相互相牵制,平衡朝廷,以至于现在朝中分为两大派系,每每有何国策,皆是争论不休,以至于良机错失。
司马夫人眼里有些黯然,“自从太子中毒之后,体质虚弱,如今皇后娘娘也是不愿再召见我们这些外妇了。”
谁能想到,当初的一对贤明的帝后,如今竟然成了这个模样了。
萧丞相靠着椅背微微眯了眯眼睛。
片刻,他才坐直了身子,看着那盒子里的稻穗。脸上满是坚定的神色,“夫人,此事我定要坚持与内阁那边周旋,你代我去一趟青城,请老师出山,此事利国利民,老师定不会推脱的。”
司马夫人忙应了,“好,我这就去收拾行李,明日一早便出发去青城。”
青城的天气越发的热了起来。
家家户户的农户们正忙着播种插秧。谢宛家的田地里也开始插秧了,站在院子里,都能看到远处田地里的长工们正弓着腰在忙活着。
谢宛让德婶熬了绿豆粥放在井水里冰着,等过了半个时辰便给送过去。又嘱咐好了小鱼儿照顾好谢刘氏和两个孩子后,便自己回了房里开始打扮了。
待会他们就要去周家喝喜酒了。
王池今天也没有去衙门里,早早的就在家里和长工们忙活了一阵子,等德叔来唤他的时候,他也匆匆忙忙的洗了脚上的泥巴,回到房里找谢宛。
此时谢宛已经梳洗打扮好了,正欲出门寻他,便见他进来了,免不了唠叨几句,“今日可有正事呢,你这到处跑着不见人影的,待会去迟了可不好。”
王池听她数落着,脸上露出了几丝笑意,“好些日子不曾下田了,怪想得慌的,今天趁着有功夫就去动了动,倒是生疏了。”
“还真闲不住了。”谢宛瞪了他一眼,把桌子上的衣物递了过去,“快点去换了衣服,我们好去吃酒呢。”
“嗯。”王池赶紧着应了,接过了衣服就去床边换了。
这次谢宛准备的礼物倒不是什么稀罕物,只是去城里买了些好的绸缎过去了。拿出去也不丢人,也不会显得财大气粗的。
两人去喝酒的时候,什么人也没带着,自己驾了马车过去的。路上遇到乡里乡亲,还能搭上一段路。
到了周家的宅子的时候,已经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了。
大门上挂着喜庆的红绸,周府的大管家在外面接待着宾客们。见谢宛他们来了,赶紧迎了过来,“王家大老爷和夫人来了,快请进,我家大爷刚刚还念叨着呢。”
谢宛不动声色的看了眼王池,之间王池点了点头,“恭贺府上大喜了。”
大管家忙笑道:“呵呵呵,同喜同喜。快快请进。”
接引的小厮领着夫妻两人直接进了大堂了。
院子里和厅堂里早已是宾客满屋。有些也是有生意来往的,见了面也个招呼,倒是显得热热闹闹的。
周长开刚还在招呼客人们,见他们两进来了,忙迎了过去笑道:“哎呀,稀客稀客啊。”
看着满脸笑容的锦袍男子,谢宛暗自猜测这就是那位和她有过节的周家大少爷了。
旁边的王池已经打了招呼了。“周少爷。”
周长开笑道:“如今我可当不得这声少爷了,便唤长开即可,两位快快入座吧,待会开席了,我陪王兄弟喝一杯。”
王池点了点头,拉着谢宛便去了桌子那边。
到了席位上坐好了之后,谢宛偷偷拉了拉王池,“二郎,看刚才那个情形,我觉着不大踏实,你待会别离了我身边。”
王池在桌子底下反握住她的手,安抚道:“放心吧,我有分寸。”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奉上
☆、第五十三章
周家的酒宴自然是热闹非凡。
这次请的人不少;连村子里的几家富户也请了来了。前厅前院坐了个满当当的。
谢宛吃着桌上的珍馐,却觉得一点味道也没有;只觉得果然心境不好;吃什么都是无味道的。
有些相熟的遇到了,也有人来个王池劝酒;一来二去的,难免进的有些多了。谢宛偷偷的捏了捏他的手;“少喝点。”
“我酒量不差。”王池自认为酒量是极好的,平时和衙门里的那群汉子们一起喝酒,可从来没有醉过。不过谢宛提醒了他;他也顺着;小声道:“我就小口的喝。”
谢宛笑着点头。
过了一会儿,大伙也都吃高了。周长开从主桌那边过来了;一张脸上笑嘻嘻的,看着还以为是个多好相处的人似的。
他端着青瓷小酒杯,笑道:“这一杯敬王家兄弟的,往日里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今日过后,也都烟消云散了吧。”
谢宛心道,这害人也是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