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书良缘-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清素说道:“光禄寺署正宋大人应该就是前几日和外祖父府上出事有关的那个宋大人吧。”
    魏嬷嬷说道:“是的。”
    “那嬷嬷打听一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魏嬷嬷听完刘清素的吩咐去打探去了。
    此时老夫人这边也已经知道了刘清素想要知道的事情。
    原来光禄寺署正宋大人的私生女可是让武安侯府和光禄寺署正宋大人两人都没讨得上好。但是很明显武安侯府的损失更大一些。现在却是传出了宋大人的私生女却是被戴了绿帽子所生的,而给他戴绿帽子却是宋大人的好友甘南省的巡抚路安顺。而路安顺却是国舅府胡老夫人的娘家侄儿。而这件事情却是宋大人的夫人亲自抖落出来的。证据自然也是十足的,所以现在光禄寺署正宋大人自然不干了,也不忍了直接参了路安顺。
    偏偏胡老夫人要保路安顺,于是宋大人辞官了。但是在辞官的当头又说了武安侯府的人事情都是国舅府指使的,说是武安侯府曾经在孙皓钺回京的时候帮了忙,就差没说是大皇子指使的了。
    武安侯府也趁机上奏说是那位姑娘并不是被害死的,而是暴毙的。(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五章谁是赢家?

向来这样带有隐秘的桃色消息最是引人注意的,何况这和之前传的沸沸扬扬的武安侯府害死人的事情有关系,于是这事情比上次武安侯府的事情传的更快,知道的人更多。
    于是,文帝发话了:一定要将这件事情查个清楚。
    那位宋大人倒是个聪明的,向文帝上了奏折之后不等御史们来得及参奏他內帷不修就又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上递了第二份请辞的奏章。
    “臣有愧于陛下,愧对圣人教诲。臣私德有碍,未免有损陛下圣明,妨碍视听臣请求辞官反省自身。”
    据说当时宋大人差不多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了,文帝很是欣慰准了宋大人的辞官,但是却是想着宋大人在此次事件中也是受害者,所以便赏赐了宋大人一些随身之物,这对于宋大人,不,是宋千明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这件事情对于武安侯府是好事情,但是同时却是让大皇子孙皓泽最近很是麻烦了。孙皓泽向来和国舅府从来不避及,国舅府也是一心一意的支持大皇子,大皇子更是十分仰仗国舅府。于是国舅府的事情一出说白了其实就是大皇子出事了。
    于是孙皓泽最近很是焦头烂额,就是最近和孙皓泽走的比较近的三皇子孙皓澄都有些处境不佳。
    现在这样的境况唯一比较满意的就是和孙皓钺一体的七皇子一系。
    刘府里又在此次事件出了之后清风院又是灯火一直亮了许久。在刘府的人看来孙皓钺在此次事件中肯定掺和了不少。要知道刘府可是在刘靖业动用青令之后才查出宋千明原来是三皇子的人后没多久事情就突然发生转变了。三皇子和大皇子近来走的又近,武安侯府的事情若是没有大皇子和三皇子背后出手才怪了呢。而最奇怪的是宋千明的背后反水,这固然和宋千明被人戴了绿帽子有关,但是一个女人而已,而且等过一段时间会有新的事情就将过去的事情掩盖了。所以只能说是有人找上了宋千明。这个人除过另一个皇子能起作用的话旁人应该是不能打动宋千明的。
    而其他的皇子二皇子孙皓鸿和五皇子孙浩源没有那个能力让宋千明反水,四皇子孙皓清和六皇子孙皓凌不在京城,也是没有办法的。所以现在看来多半是七皇子。
    也是孙皓钺这一手确实漂亮,现在不禁让武安侯的事情得到转移,甚至让大皇子和三皇子现在束手束脚什么都不能做起来了。而且现在朝中虽然在文帝生病之后促使不少人开始站队,比如说刘府。但是现在文帝身体依然健好,储君之位未定,所以还是有着不少保皇派的。而大皇子和三皇子这次对于武安侯府的所作所为,多多少少让那些保皇派感觉心寒不满的。一个上位者利用后宅之事栽赃陷害怎么都不像是一个君王的所做所为。
    孙皓钺成了此事的最大赢家。当然这一切都是孙皓钺没有完全预料到的。没想到武安侯府的事情孙皓泽和孙皓澄都有份。更没想到宋千明竟然是被带了绿帽子。所以此时孙皓钺的风头到是比孙皓泽和孙皓澄更胜了。
    于是孙皓钺改变计划让原本潜伏在孙皓清和孙皓凌身边的人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四皇子和六皇子。
    武安侯府里孙皓钺的到访让武安侯甚是看重。武安侯知道此次事情多亏了孙皓钺。他在朝堂上所说的话也是孙皓钺提前让人透了气的。
    所以对于孙皓钺的到来武安侯很是诚恳的说道:“七皇子有什么吩咐?”
    孙皓钺笑着说道:“武安侯太客气了。说起来咱们都算是亲戚,我今天不过来是窜门子的。”
    武安侯见孙皓钺并不以上位者的姿态反而很是亲近,心中对于孙皓钺又是亲近了不少。接下来两人议论朝政生活的时候,武安侯和孙皓钺聊的无比的畅快自在。
    “今日听武安侯一席话让我受益良多,改日有机会再进行探讨。”
    孙皓钺说完这句话武安侯先是将孙皓钺送走。等到孙皓钺离开武安侯府,武安侯回到书房的时候才想起自己说的比较多了,甚至很多东西仔细说起来都有些过了,武安侯一时想到不禁满头大汗。武安侯不知道自己何时这么不谨慎了,回想刚才和孙皓钺的谈话再想起孙皓钺最初来的时候说的自家亲戚之类的话,这句话才是让他一下子放松了自己的主要原因。至于家国朝政明显都是先从生活中的琐事引出来的,现在想起来孙皓钺说的一点都不刻意。也就是如此武安侯裁决的孙皓钺的厉害,更加看好孙皓钺了。此后武安侯对于孙皓钺更是一心扶持,为孙皓钺做起事来也更是尽心尽责。
    刘清素这边终于找到机会外出了。
    老夫人这边对于刘府的大事情算是终于安心了。现在刘安贞的事情也该她仔细处理了。
    三清县那边的消息说是最近刘安贞在那边除了和邱府的人走的近外,和三清县的县令家眷走的也是很近。前一段时间和县令的家眷相约一起去了泰华城登翠湘山时摔断了腿一直在院子里就再没见过人。
    老夫人算算时间差不多刘安贞在院子里待了三个多月。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但是真正在院子里待上一百天不出门倒是不太正常了。老夫人再联系刘清素提及的那家南三巷那边的糕点铺子卖的杏仁酥。老夫人觉得一切都不太正常。
    “孙嬷嬷,去南三巷的糕点铺子再买一些杏仁酥。记得不要亲自去,找个生面孔去买一份。”
    孙嬷嬷没有问老夫人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孙嬷嬷知道老夫人这样做肯定是要她探查一下那糕点铺子的底。
    老夫人原以为还需花费一些时间,可是谁知道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孙嬷嬷便来回消息了。
    这让老夫人有些奇怪,她们住在城东,到南三巷一个来回也要大半个时辰,大家买糕点都会要刚出炉的,所以就是买个糕点也要一个时辰多一点的时间。
    “怎么这么快?”
    孙嬷嬷说道:“那家糕点铺子已经盘出去了。”
    老夫人正色说道:“怎么回事?”
    孙嬷嬷说:“因为说是要生面孔,所以我是让府里的旺生家的侄子去的。他说是糕点铺子不在了。奴婢就一边让人继续打探,一边先来老夫人这里看看老夫人的意见。”
    老夫人说道:“你是个周到的。查一下到底是什么时候搬走的。什么时候搬来的?还有糕点铺子有哪些人都一一查一下,最好查查糕点铺子开业以来有没有去过比较奇怪的人。”
    孙嬷嬷点点头。
    “小姐。刚才奴婢看到孙嬷嬷和旺生家的说话,本来奴婢没当一回事。奴婢今天刚好休息就回了趟家里,看到旺生家的也回去了。她的侄子一会儿工夫也来了。然后就见旺生家的侄子出去了,奴婢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觉得怪怪的,今日里可是旺生家的当值的,所以奴婢便跟着旺生家的侄子看见旺生家的侄子往南三巷里去了。”
    刘清素再见到本来说是回家的青枝现在回到了悠然居的时候便已经感觉到了奇怪。现在听青枝一说也觉的其中的奇怪了。
    青枝做事确实是个妥帖的。这事情若是搁到她身上她不一定会想得到那么多。还会跟着旺生家的侄子。
    南三巷那里最值得刘清素关注的就是那个糕点铺子。估计老夫人也是因为那家糕点铺子。
    “好了,我知道了。今天你回家走的时候我也不在,刚好蓝月今日做了一些糕点你拿带些回去给你的侄子。”
    弘一大师的名头不是抬举出来的,人家可是真是有本事的人。之前刘清素做的糕点让她们几个私下分了一些。青枝想着几日后要回去一趟就留了两块带回家里,谁知道她那三岁的小侄子很是喜欢。只是刘清素一个主子,她到是不好开口让主子给她弄吃的。现在刘清素说是让青枝把蓝月做的糕点拿一些那多半都是刘清素自己做的,蓝月纵是做一些饭菜糕点方面却是绝对不是蓝月做的。刘清素这般说一是为了不让青枝觉得好受,另外一个也是一个主子做东西给下人家的孩子总是不妥当的。
    所以这些糕点可是比银钱还金贵。
    青枝感激的说道:“多谢小姐。”
    青枝的老子娘以为青枝急匆匆的回府后就不会回来了,谁知道青枝又回来了,还带了糕点回来。青枝的侄子二虎老远就跑出来了。
    “姑姑。你是不是给我带糕点了?”
    青枝笑着刮了一下二虎的鼻子说道:“咱家什么时候来的一只小狗,鼻子这么灵的。”
    二虎说道:“这样的糕点谁人闻不出来?”
    青枝将糕点拿去给了二虎。
    青枝的老子木三郎说道:“你怎么又回来了?”
    青枝的老子腿脚不好,娘亲身体也不好。在青枝哥嫂生下二虎后便退了下来在家里带孩子。
    “小姐让我回来的。我走的时候有些东西忘了交待了,便想着回府交待一下,省的到时候出了差错。”
    木三郎双手背在背后说道:“在小姐更前当差仔细些,以后莫要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青枝的娘连忙说道:“好了,二丫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你又开始叨咕。”
    是晚上的时候孙嬷嬷已经将南三巷的事情全部查清楚了。
    老夫人听了后说道:“五丫头这迟早是要惹出大祸事来呀!”
    然后老夫人好半天都没有说话。
    “嬷嬷,你说我是不是老了?”
    孙嬷嬷说道:“老夫人哪里老了,前几日查夫人还说您这几年一直都是老样子,看着精神着呢。”
    老夫人笑了一下。然后叹了口气说道:“旁人不过是场面话而已。我是确实老了,这心也软和了不少。五丫头这样的要是搁我以前肯定是要五丫头到庄子上养病或者是让她暴毙的。”
    孙嬷嬷听后没再说什么。老夫人说的是实话,要是搁以前,五小姐这样的肯定是对外宣称有病然后五小姐就消失了。当时夏姨娘不也是因为难产而亡的吗?
    老夫人似乎也是和孙嬷嬷想到一处去了。
    “她和她那姨娘一样。就是来咱们刘府来讨债的!”
    老夫人并没有说刘靖明的不是,当时夏姨娘还是老夫人给刘靖明选的通房丫头,谁知道老夫人竟然也看走了眼,竟然差点给刘府招来天灾大祸。
    这天晚上老夫人做梦了。梦里梦到夏姨娘笑着对她说道:“你打不倒我的,我还有女儿。我还有女儿,还有女儿!”
    “你给我走。你的女儿一定不会得逞的!”
    “老夫人,我看着呢。我看着呢!”
    “你走,你快走!”
    佩兰听到老夫人的喊叫声连忙进去对着老夫人压着声音叫喊起来。
    “老夫人,老夫人!”
    老夫人这才醒来,额头上已经布满了汗水。
    “什么时辰了?”
    佩兰说道:“刚过了寅时。”
    老夫人说道:“叫孙嬷嬷过来,再给我倒点水。”
    一会儿孙嬷嬷进来了。
    “老夫人,是不是做噩梦了?”
    孙嬷嬷见佩兰叫的时候就问了佩兰情况。
    “我梦见夏姨娘了。她说我打不倒她,他还有女儿,还说了好几遍她还有女儿,还说她会看着。”
    孙嬷嬷听了也有些心惊,当时夏姨娘的事情她可是有参与的。
    但是老夫人现在害怕她却不能再去害怕。
    “老夫人可能是咱们白天提及了夏姨娘,所以老夫人才梦见了。老话不是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吗?”
    老夫人听了倒是觉得好多了。但是却是怎么也睡不着了。
    孙嬷嬷说道:“不若咱们明天去永安寺去看看。”
    老夫人说道:“也好。刚好咱们也好久没去城外看看了,永安寺那边也比咱们府上凉快。”
    第二天早上一早刘清素还没去请安的时候就被清风院的香草来说老夫人说是收拾东西一会儿早饭之后去永安寺。(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六章顺利

刘清素得到这个消息很是高兴,这两天一直头痛到底怎么召唤隐宗的人,这真是瞌睡遇见了枕头。这次刘清素决定到时候再和隐宗的人见面的时候要和他们说一下再次接头的暗号,不然这样太麻烦了。
    刘清素想到这些赶紧收拾东西顺带带了笛子过去。
    刘清素觉得重生以来真的和永安寺很有缘,这永安寺都去了好多回了。于是一路都是十分熟悉,没一会儿就感觉到了。
    不过奇怪的是这次老夫人和大家一起再大殿上香之后便让大家在厢房里歇息,而老夫人好像有什么事一样匆匆的让大家散了。
    因着刘清素也是有事情的,所以刘清素在厢房里歇了一会儿便让魏嬷嬷跟着青枝在房里待着,若是有人来了就说是累了在歇息。
    刘清素之所以敢这样其实也是刘芸香可能会要出去玩的,刘灵芝不消说肯定是要跟着的,只是刘清素想着估计到时候刘芸香会来叫她,所以才留了青枝在屋内。
    此时刘清素很是庆幸刘芸香是一个爱热闹的人。不然刘清素还不知道怎么单独一个人呢。
    刘清素不敢在寺内胡转,碰到了刘芸香她们就不好了。于是刘清素到了弘一大师原来住的地方。刘清素每次来的时候都要在此处祭拜一下弘一大师,所以即使有人发现刘清素在这里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到了地方刘清素想起魏嬷嬷是会武功的。于是刘清素对着魏嬷嬷说道:“嬷嬷到外院门口守着吧,今天我肯永安寺的人倒是不少,万一有人不小心到了此处冲撞了可不好。”
    魏嬷嬷一想确实如此便出去在院门口守着了。
    刘清素决定还是先召唤隐宗的人再祭拜弘一大师,所以进了屋就拿起碧玉笛吹了起来。
    没过多久隐宗的人来了。只是这次来的人没有上次来的全,只来了留影留武留名和上次被刘清素改了名字的留杨。
    刘清素不知道她们平日里到底在何处。但是刘府到永安寺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可是她们到的速度也只比上一次完了两刻钟的时间。好在留影来了,刘清素记得留影在她们中间说话似乎很有分量。
    于是刘清素说道:“今日叫你们来是有两件事情。”
    底下的几人恭恭敬敬的等着刘清素的吩咐。
    刘清素却是看着底下跪着的几人很有压力,他们可都是很有本事的人,刘清素总感觉有些不真实。于是刘清素说道:“你们都起来吧。”
    几人连忙站起来。
    “第一件事情就是咱们以后见面再改变一下方式吧。你们现在都见过我了,也知道我的身份了,咱们也算是认识了。这碧玉笛变天吹起来倒是方便。但不能每一次见你们的时候都把我身边的人弄晕。这样也容易引起怀疑。晚上倒是人少一些可是这大半夜的吹笛子又太突兀了,还是不太妥当。所以我想着你们都会武功,对江湖的事情应该比较了解。咱们再想一种联系的方式,若是有事情的话通知你们也方便一些,你们觉得怎么样?”
    留影说道:“主子考虑的确实周到。留情留香留艺三人估计一时半会赶不过来,她们离这永安寺的地方很远。”
    刘清素说道:“这件事情暂满先现在先在心里琢磨琢磨。时间不多我先说一下第二点就是我想做一些买卖。但是还没考虑好做什么,你们经常在外面看看做什么营生的好?”
    刘清素说完留武说道:“属下对生意方面并没有什么天分。但是属下的武功还是可以的,到时候可以在背后帮忙维护跑腿都是可以的。”
    留影此时还在想着什么,留杨说道:“主上要做买卖倒是不错的注意。属下可是有了用武之地了。”
    刘清素一听眼睛一亮说道:“你做过买卖?”
    留杨笑了一下说道:“倒是没有做过买卖,但是属下会买。所以卖不过是换个身份而已。”
    刘清素一时没有弄清楚,但是还是有些失望的。
    此时留影开口说道:“主上恐怕不知道留杨的眼光是最好的,不说什么书画古物。就说留红买的东西必然是拔尖的。留杨倒是可以看看做一些什么买卖,属下年龄大一些就看看有什么店铺吧。”
    留名说道:“属下会算账。”
    刘清素对于留名说的倒是很是惊奇。做买卖除过头脑以外。这一定要有一个算账好手。
    于是刘清素从袖笼中拿出三千两银票交给了留影。刘清素跟前倒是还有几百两银子,这也是刘清素在过年时得的红包,还有今年生日的时候刘靖业给了刘清素三百两银子说是她大了,自己身边有些银钱也方便一些。可是这几百两银子也不够做什么,再说刘靖业说的也是实话,这些银钱倒是不好随意动的。好在刘元毅在穆长吉的生意中入了股,倒是挣了不少,刘元毅又给了刘清素三千两。
    “说实话我现在只有这么些银钱,其他的首饰暂时不能动,你们看着办吧。现在主要是之后咱们再怎么联络这个问题你们谁有什么意见?”
    留影说道:“不知主上往外传消息可是方便?”
    刘清素说道:“你们只要给我一个地点我到时候肯定就能将消息传过去。”
    留影说道:“城东的祥云布庄的三月是我们的人,到时候可以递信给他。”
    刘清素点点头。
    “那个布庄是不是也是你们的?”
    留影说道:“不是。”
    刘清素说道:“那到时候咱们这边的买卖做成了的话,就以咱们的铺子作为联络点。”
    “时间不早了你们就先回去吧。门口的魏嬷嬷是有功夫的,你们以后当心一些。”
    留影听后却是心里一凛,没想到主上一个闺阁小姐身边竟然有一个会武功的,幸亏刚才大家进来的时候并没有从门口而是选择了从院子的后方。
    魏嬷嬷在外面等了半天。起初还听到笛声,到后来笛声没有了,好长时间也没见刘清素出来,心中很是担忧,但是刘清素没有喊叫倒是也不好轻易进去。
    正在魏嬷嬷忧心的时候刘清素的笛声又传出来了。魏嬷嬷的心里才算是放心了。
    原本刘清素在隐宗的人走后也打算出去后祭拜完弘一大师就便打算出去的,谁知道在起身的时候看到了一旁桌上的碧玉笛。说实话这只笛子的声音真是好听。刘清素此时因为心里的事情终于落下了,所以刘清素此时的心情还真是不错。于是兴致正好的刘清素此时又吹起了笛子。
    一曲结束后刘清素进行简单的祭拜之后便准备出来。
    “谁?”
    刘清素刚踏出屋子就听见魏嬷嬷的呵斥声。刘清素迈出的步子立马收回来了。
    然后刘清素就听见外面传来温润而雅的声音说道:“不好意思。在下在附近听闻笛声清脆悠扬,曲调欢快灵动随意一时不察追随笛声而来。”
    然后刘清素却是听到魏嬷嬷说道:“我们见过吗?”
    “没见过。”
    “内有女眷,还望公子行个方便。”
    那人一身白衫看着倒是儒雅的紧。此时听到魏嬷嬷的话连忙抱歉的说道:“实在是不好意思。是在下冒昧了。”
    然后那白衫男子便离开了,外面恢复了安静。
    过了有一会儿刘清素喊道:“魏嬷嬷。”
    魏嬷嬷说道:“小姐是打算出来了吗?”
    刘清素一听知道外面那人走了。
    于是刘清素便出来对着魏嬷嬷说道:“咱们走吧。”
    “刚才外面的人魏嬷嬷觉得眼熟?”
    此时魏嬷嬷听刘清素提及突然想起来了为何见那人觉得眼熟了。记得刘清素从和园回来的时候在刘府附近被惊马的时候就是那个人救的。
    于是魏嬷嬷说道:“刚才奴婢并没有想到,这会小姐一提奴婢倒是想起来了,之前咱们和玉山长公主从和园回来之后再府门附近惊了马就是刚才的人救了咱们。”
    刘清素没有说什么。上一次原以为那人会有所求。不然也不会挑在刘府附近,谁知道再没有了那人的消息。现在又让她碰到了。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的。只是上一次刘清素好像是误会了,这一次刘清素就往好一点的方向想了,心里暗暗后悔不该一时头脑发热吹什么笛子。
    刘清素更不知道她刚出了院子和魏嬷嬷往回走的时候,前面的一颗茂密的大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