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书良缘-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夫人起初是想光说刘芸香的。但是现在她提起来总是有些怪怪的,她便紧接着加了她们其余的姐妹呢就这样老夫人也是有些没有底气的。
刘靖业这会却是没再看老夫人说道:“四侄女的事情我已经和二弟他说好了,因为四侄女和三皇子的水情,四侄女的事情只怕是一时半会也寻不好,左右趁着此次事情让四侄女的事情淡化一些,趁着这次守孝的时间避一避风头,之后在亲事上也比先前容易一些。五侄女,就是现在议亲也没有人上门,三弟也早打算多添一双筷子。六侄女和七侄女年龄还小,现在议亲太早了。而且老四才回到京城。很多人家也不相熟,此时议亲倒不是最佳时机。”
老夫人现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刘靖业这是把什么都打算好了,几个儿子也将事情商量好了,就是独独避过了她这个母亲。想着之前每回有什么事情的时候大家都会来清风院听从她的意见。现在一切不一样了。
可是她却是什么都说不出来。不说是文帝的斥责,就是刘靖业刚才说的那些有哪些不是对的。尤其是四丫头的事情根本就是她一手造成的。怕是老二她们现在是怨怪于她了,不然一向老实的刘靖平不会只听刘靖业而不听她的话了。
老夫人叹了一口气很是疲惫的对着刘靖业挥了挥手示意刘靖业下去。
刘靖业看了老夫人一眼说道:“母亲多保重。”
刘清素虽然是出嫁的姑娘,但是死的是她的继母,刘清素到底是让人穿上了几天之前得到消息说是让她准备的孝衣,头上的发簪也是换成了简单的白玉珠钗。
余氏的丧事都是尤氏操办的。听说办的还不错。要知道丧事是最麻烦也最不好办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很容易让人挑错,而且一旦错了那可是要被人记一辈子的,尤其是刘府现在是多人都在朝为官,那些御史可是等着捉人的小辫子的。
刘清素对于尤氏可是真的刮目相看。
现在刘府因为有孝在身,大多时候都是关门闭户。
刘靖安也是在之后其他的几天出去不是很方便的时候才知道余氏的过世对他其实也是有影响的。
“怎么了?”
许氏见到刘靖安一脸的不高兴问道。
“昨日出去的时候见了几个人。结果碰到左都御史楚大人,他对于我和几位大人喝酒看了好长时间。然后那些大人在楚大人刚走那些人便借口有事情走的差不多了。有一个对我说是咱们府上有孝,但是我们却在外饮酒,今天遇到铁面楚大人。明儿还不知道出什么风波呢?”
许氏听后也觉的余氏死的真不是时候,但是听着刘靖安的话觉得还是有人向着刘靖安的。
“那位大人不知道是哪位大人?倒是对夫君还是不错。”
刘靖安听后却是冷笑着说道:“他倒是哪门子不错。”
刘靖安起初也是和许氏一样的心理。但是紧接着那人的话:“吏部尚书大人和楚大人关系还不错,而且听说楚大人的千金和贵府上的千金关系也是极好的。再则楚大人再铁面多少也是要照顾太子妃的面子的。到时候这事肯定大家都没事了,不然估计到后面谁也不敢和你吃酒了。”
这些都不算,在刘靖业刚走后还听到刚才和他说话的那人在发牢骚:“自己府上有白事也不知道避讳一下。还要和咱们搅到一起吃什么酒,倒是让咱们平白无故的受了连累。”
“少了你也少说几句,你刚才不是告诉他了解决办法了吗?左右都会没事的。”
“也是,刘府倒是好命,人家偏又好命的是刘府出来的。”
许氏听了刘靖安将事情说完也是皱紧了眉头。
“大嫂离世的消息传到母亲那里,母亲好像也是有些失望的。妾身问母亲有关大嫂的事情,母亲就将我直接赶了出来。妾身觉得好奇便让人盯着清风院,发现在妾身走后大哥回来没多久就被母亲叫去了。具体说了什么,妾身倒是不知道,不过两人倒是都不是很高兴。”
“什么时候的事情?”
“就是大嫂刚过世的时候的事情。”
刘靖安一听拧眉说道:“看样子大嫂的过世很有内幕。你好好从母亲从府里打探一下大赛大概是怎么一回事。”
许氏点点头。
余氏的事情并没有像许氏最开始所预料那样的好打探。府里的下人们很少知道内幕的,唯有知道一些实情的就是梅姨娘和老夫人还有刘靖业和余氏。刘靖业那里她自然没办法问,梅姨娘那里她也不好过去的,与身份不符不说梅姨娘也不一定会说。老夫人那里平常却是对她们四房很是看重,可是一旦遇到了余氏的事情老夫人总是顾左右而言他。
许氏虽然没得到消息,但是却也是知道余氏的事情其实很是有猫腻的。
刘靖安最好想到了办法联系到了余氏的姨娘,停水哦余氏这个姨娘还是很受宠爱的。只要这个姨娘闹开,到时候刘靖业他们也势必有一些麻烦。可是那姨娘刚刚有了这个念头就被余大人训斥了一番,然后每过两天那姨娘便在余大人的默许下禁足了。
这倒是让刘靖安和许氏很是意外。看样子余氏的事情余府也不是不清楚的。
此事到底没有什么结果。刘靖安他们感觉到了京城一些倒有些束手束脚了。
时间一晃而过,文帝和孙皓钺的办法还是见效的。西南那边的军营到底是没多少老百姓再随意到军营附近了。甚至有几个老百姓还差点被当做奸细抓了起来后。当地的老百姓对于军营更是避之不及。
刘清素的产期越来越近了。但是刘清素的心里也越来越不安了。
这一天刘清素刚起了兴致说是要去园子里转转,结果刚出去不过一刻钟的功夫,刘清素就觉得肚子一阵抽痛,起初刘清素还以为和前两天一样只是轻微的疼了几下。只是没想到接下来疼痛越来越密集了,刘清素连忙让人扶着往回走,却是在著转身的时候感觉下身一股热流出来。
“快点,我的羊水好像破了。”
其他人一听连忙着急的将刘清素小心翼翼的搀到产房。
一时之间紫汀苑上下又忙乱了起来。
好在之前因为刘清素才因为阵痛闹了一回,这回虽然还是早产了一些时日,但是好多东西都是准备齐全的。稳婆这几日也都静静的待在产房附近没敢随意走动。
这回刘清素发作,大家倒是还不算慌乱。
稳婆一模胎儿的胎位笑着说道:“太子妃娘娘,您放心,这胎胎位正。”
另一个稳婆没过多久则说道:“太子妃娘娘,宫口已经开了三指了。按照奴婢往日的经验来看,娘娘这次应该宫口会开的很快,这次生产应该不会受那么的罪。这也是太子妃娘娘的福气好。”
说来这也是两世刘清素第三次生产了,每次刘清素心里都很害怕的。疼痛此时对她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最怕的就是死亡。现在听着两位稳婆的话刘清素心里要放松很多,疼痛感也没那么强烈了。
孙皓钺今日并不在府中,等得了消息回到府里的时候刘清素的宫口已经开了七指了。
里面稳婆已经开始在让刘清素慢慢的使力了。
一盏茶的功夫孙皓钺就听到“哇哇”的哭声。
“恭喜太子,是个男孩。”
孙皓钺和刘清素俱都听到了这个消息很是高兴。
“赏,稳婆一人五十两,府上其他人一人五两银子。”
“多谢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七章西南之乱
刘清素再生一子的事情很快很多人都得到消息了。因为刘府有重孝在身,尤氏倒是不方便来府上,老夫人更是不用说了,文帝的圣旨老夫人几乎等同于被困刘府。薛氏因为刘芸香的事情更是不好意思到府上去,最后只有柳氏并着许氏一块去了府上。
“我就说咱们清素是个有福气的,这大胖小子有七斤多吧?”
听人夸赞自己的儿子,无论哪个母亲都会油然生出一副骄傲来。在许氏说完后刘清素笑着说道:“这是单胎,这小子倒是确实比他哥哥姐姐都屁事,不过生的时候倒也顺利,稳婆说是这是第二胎的缘故。原本怀他的时候糟了好些罪,没想到临到最后反而倒是省事了。”
柳氏也紧跟着插话道:“看样子小家伙也是。个心疼母亲的。”
刘清素一脸笑意的说道:”可不是吗?女人生孩子原本就不容易,生龙凤胎的时候可把人折磨坏了,本想到现在这会也不容易呢。“
因着刘清素才生产完,毕竟精力还是有限,两人说了几句话后见刘清素有些累了,便就告辞了。
许氏因为知道上一次龙凤胎的洗三礼是老夫人和薛氏一块去操办的,虽然薛氏主要是为了刘芸香的事情,但是因为刘芸香的事情终归是刘府的丑事,对于刘清素也是一样,这件事情终究是没有几个人知道,大家知道的也仅是三皇子和刘芸香的事情,那是三皇子放出的消息,她们这边倒也无能为力。不过那终究是两人议亲的事情,倒是比刘芸香在孙皓钺府上做出的事情好多了。
这一次刘清素再次生下皇子,文帝依然很是高兴的有了很多赏赐。看样子这一胎同样会得到宫中的赏识。许氏此时就想着不知道会不会这次的洗三又会不会交给刘府的人帮忙操办?许氏其实是希望如此的,这样的话到时候这件事情说不定回落到她的头上,那么对于她打入京中贵妇圈更有利了。
许氏她们是在刘清素生孩子之后的第二天上门的,两天之后才是洗三。这个孩子是孙皓钺和刘清素都行了册封礼之后才生下的,太子的儿子和之前皇子的儿子可是不一样的。这一次的洗三礼虽然没有像上一次文帝直接在朝堂上就说洗三礼大办,但是瞧着文帝的样子以及现在孙皓钺的地位。这一次也简单不了。
所以若是孙皓钺他们真的有这个打算的话,最迟明天早上一早就会来府上说。
孙皓钺从外面回来对着刘清素说道:“这次孩子的名字只怕是咱们又取不了了。”
上一次龙凤胎的名字都是文帝取的,原本这一次孙皓钺还说要好好给自己孩子取个名字,他这当父亲的还没有给孩子取过名字呢。可是文帝说了两个孩子离得太近,他是太子以后男儿都是要独当一面的,厚此薄彼了不好。而且文帝还说了,他的时日也不多了,也取不了几次名字了。
孙皓钺听到最后也觉得挺伤感的。而且文帝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而且文帝对于他在女人方面也算是宽容了,不然也不会说这样的话。若是这几年太子良娣良媛一起来,这还有两三年的时间,文帝又何尝没有再取名字的机会。
孙皓钺也不知道为什么就那样依着刘清素了。虽然刘清素没有明说,但是他知道他若是有别的女人孙皓钺应该不开心的。可是若说他完全是为了刘清素他到感觉也不至于。只是现在他对别的女人不感兴趣,也没那个心思。
刘清素听了孙皓钺的话先是愣了一下,但是想着文帝赐名也是一件极有体面的事情,其实孙皓钺倒不必给她说这些的,左右也不能让她一个后宅女人取名字。倘若是女孩还好。不过看现在的样子孙皓钺好像是有些失落。
“殿下,其实父皇取名也挺好的。反正咱们平常叫的都是小名。”
孙皓钺知道了原来刘清素以为他是为了没能给孩子取名字失落。他其实为的是文帝的身体。也罢。文帝的身体情况现在也是一件很重要的机密,就让刘清素那样误会去吧。
于是孙皓钺打起精神笑着打趣道:“那瑾玉再给我多生几个,总有一个能让我取上名字的。”
刘清素听着文帝的话满脸通红。
看样子孙皓钺现在已经从失落中走出来了。
孙皓钺知道近一两年说不定会有战乱,近一两年若是有孩子了还真是麻烦。
于是孙皓钺见到刘清素满脸通红索性转移了话题。
“这次老二的洗三礼宫中有人专门操办,一切你到不用操心。好好养好身子要紧。”
孙皓钺所说的魏嬷嬷之前倒是也给她提了个醒。她知道上一次的洗三礼让老夫人她们过来一是为了给刘府长脸也是给她做面子,而一个则是因为刘芸香的缘故。现在孙皓钺是太子了,虽然还没有搬到宫中,但是一切事物自然还是由太子宫中的相关人员操办的。
刘清素点点头。
“我这几日还有事,你好好照顾自己。”
孙皓钺说完便起身到隔壁看了看孩子就走了。
刘府那边许氏便到了第二天中午也没有见到孙皓钺那边再派人来,心知这一次不会再让刘府操办了。此时小道士想着和刘清素她们打好关系。顺带好打听消息。
于是许氏开始用心挑选洗三的礼物了。
孙皓钺在和刘清素说完话的晚上将老二的小名送来了。
明哲。拥有聪明的智慧。
洗三这一天也很快到了。
现在孙皓钺他们还没搬到宫里,这倒是给了那些没有诰命品级的人行了方便了。这一天来的人很多。好在准备的人似乎早有预料,一切倒是竟然有序。
对于明哲的洗三刘清素关注的倒不是洗三礼,不用想也能知道小家伙的添盆礼很多。刘清素关注的是文帝又给明哲取的什么名字。
依然还是在添盆礼前后文帝来的旨意。
孙景麒。老二的名字。
刘清素以为这样的日子一直会到孙景麒满月之后。可是在孙景麒二十多天的时候西南那边还是出现了异动。
西南那边的夷族反了。
这个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倒是让不少人惊讶的很。只是让他们更加惊讶的是,过了五天,那边又快马加鞭的传来军情,西南已经全部被夷族占领。
这个消息已经不能用惊讶来说了,而是举国哗然。
朝堂上这几日大家都在讨论对于西南的办法。西南的事情太让他们措手不及了。
孙皓钺和文帝也是意外。只是这意外是前朝余孽又如何和夷族掺和到一块了?
朝堂上大多是主战派,但是也有为数不少的谈判派。说起来也就是主和派。
兵部尚书聂文昌自然不能说是主和的,武安侯府和威远侯府,还有安国公府都是主站的。但是国舅府的还有武定伯府都是主张谈判的。还有不少文官内阁学士崔文元也是主和的。
文官中还是主张谈判的多,毕竟打仗可是用不到他们。到时候建功立业的还是那些武将。那么文臣好不容易将武将压制下去的局面恐怕又要发生转变。也有一些刚入朝文官,满心的都是家国社稷的荣誉感的叫嚣着一定要蛮夷好看,可是在被主和派几句“你们拿什么战?战争一起,受苦受难的还不是老百姓。我等为官到底是为了什么,不过是为了家国百姓。”说的再也不开口了。
主站派则是说道。现在西南已经全部被西南夷族占领,蛮夷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难道还等他们打到京城来吗?
主和派则继续辩称蛮夷人口少,不足为患,主战派是夸大其词。
主站派则说主和派天真呆板,瞬息间占领整个西南还不足为患?
两方争执不下,文帝却是在两方争执的时候说道:“太子怎么看?”
文帝这话一出,大家的目光俱都投在了孙皓钺的身上。
是了,现在文帝已经立了太子,文帝的年纪也大了。是该放权给太子的时候了。
“儿臣以为,西南一事颇有蹊跷。刚才崔大学士说的倒也不错。西南夷族确实人数较少不足为患,且他们也不是如西北蛮夷那般彪悍善战。”
听到孙皓钺这样说的主和派此时一脸激动的望着孙皓钺。这可是得到未来君王的承认呀!
但是他们也在疑惑孙皓钺说的蹊跷到底是什么。
孙皓钺倒也不卖关子直接话锋一转说道:“但是西南不过数十天就全部被占领,此事若是依着夷族以前来看,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虽然他们善于用毒,但是也不会如此快。毕竟西南的咱们可是也有十五万大军的。可是偏偏就是这么快。所以儿臣以为,西南事有蹊跷。”
孙皓钺话说完大家俱都不说话了。文臣都有些明白了,莫说是武将,一下子就想了个透彻。
“那依照太子所言,这蹊跷在哪里?”
孙皓钺说道:“儿臣觉得和前朝余孽有关。”
前朝余孽?孙皓钺的话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现在大裕朝都经历了两个皇帝了。前朝余孽竟然还不死心。近几年也没听说过前朝余孽啊!
文帝说道:“诸位爱卿觉得如何?战,还是谈判?”
主站派和主和派此时一时倒是不好开口了。主和派觉得若是真的有前朝余孽的话,他们再主和的话就是等同叛国了。主站派虽然觉得若是有前朝余孽的关系肯定是要主站的,但是孙皓钺刚才也没有完全肯定的就是前朝余孽的关系。若不是前朝余孽,到时候还不得被那些文臣以唯恐不乱的话说死,那些文臣最爱打嘴仗了,真说起来话来倒是比他们打仗也差不了多少,简直就是杀人于无形当中。民间不是还有话本子不就是说有一个江湖人士竟然被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说的回家就吐血而亡的事情,虽然有些夸张了。但是也足以说明文人的笔杆子和利嘴也是挺可怕的。
文帝对于朝堂的沉默并没有什么反应,而是继续的看着孙皓钺说道:“太子呢?你的看法是什么?”
孙皓钺想了一会儿说道:“为了不留后患,儿臣以为还是战。无论是西南夷族的转乱还是前朝余孽作祟,我们都不能忍下去。”
文帝问完孙皓钺又对着诸位大臣说道:“诸位以为呢?”
这下子大家的口径倒是一样了。
“太子所言甚是,臣等依附太子所言。”
孙皓钺在退朝之后直接到了文帝的御书房。
“没想到他们的动作这么快!”
文帝对着进来的孙皓钺一声感叹。
孙皓钺说道:“估计是咱们上一次那招釜底抽薪之计逼急了他们。”
“确定是前朝余孽了吗?”
孙皓钺说道:“八九不离十。前朝三个最有争议最受宠爱的妃子可都是夷族出身。好巧不巧,我们才刚察觉西南有前朝余孽的异动,一向安稳的夷族竟然乱了起来。这让人不得不多想。而且计算不是前朝余孽,那么西南夷族之中也必然出现了了不起的人才,这样快的速度,恐怕是我朝大患。”
文帝点点头。
“那你觉得西南之事派谁去合适?”
孙皓钺一听想着照现在的情况,西南的军队恐怕早已经叛乱了。西南之事没有比他更为了解的。
于是孙皓钺跪下说道:“儿臣愿领命前往。”
文帝摇摇头说道:“你现在可是一国储君,何况现在西南之事十有八九都是前朝余孽,那么你若前去必定不安全。而且势必还会造成朝野动荡。你去不合适。”
孙皓钺也知道文帝说的有道理,可是无论前朝余孽还是西南之事只怕是只有他是最清楚的。而这些中间有的事情并不能完全宣之人口。倘若不了解具体情况的很可能一步错步步错,局面还不知道会到了哪步田地。
一时之间孙皓钺也觉的有些为难。
文帝肯定也清楚。
所以文帝说道:“你回去再好好想想吧。”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八章决定
西南的事情刘清素即使还在月子里却是已经知道一些了。
这天孙皓钺回来的时候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让刘清素格外的不安。
“西南的事情很是棘手吗?”
刘清素见孙皓钺坐在一边拧着眉头并不吭声轻声的问道。
孙皓钺转过头看着刘清素说道:“确实比较麻烦。”
现在换刘清素皱紧了眉头。现在她是太子妃,比她之前还是刘府的小姐的时候更关心国家大事。国家安稳,她们才有富贵荣华,国家若是动荡,有时候身处她们这样的位置还不如平头老百姓。何况现在她还刚生了一个儿子。龙凤胎也才刚刚一岁。
孙皓钺看见刘清素皱起的眉头说道:“其实西南那边我们也已经有所察觉。夷族对于我朝向来不足为虑。只是现在看情况西南多半是和前朝余孽有关,所以事情倒是有些棘手了。”
在刘清素的认知里前朝对于刘清素原本就是一个有些遥远陌生的朝代。可是现在这个朝代对她确实有着那么大的影响。先是她哥哥的离奇中毒,接着再有周嬷嬷的故事和手札。现在又和她的生活息息相关。刘清素不得不对于前朝重视起来。
孙皓钺虽然和她说了西南的事情他们已经早有察觉,但是刘清素还是忍不住的担心。
是的,前朝对于她是一种害怕的存在。
过了一会儿孙皓钺对着已经陷入自己的思绪的刘清素说道:“我可能要随军出征。”
刘清素这时被孙皓钺的一句话惊得回不过神来。
半天刘清素试探的问道:“刚才殿下是说要随军出征吗?”
还不等孙皓钺回答刘清素又紧接着说道:“臣妾是不是听错了?”
孙皓钺走进几步拉着刘清素的手然后看中的刘清素说道:“你没听错。西南那边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我都比旁人了解的多。可是之前我去西南的事情是悄悄的,现在前朝的事情又牵扯太多,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不适合再告诉别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