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煮妇难为-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带回家。
这么多年董小漫已经学乖了,宝儿就是张家的活祖宗,必须得照顾好他。不然这个祖宗回家之后一个御状就告到婆婆那里,又是一场麻烦。
二郎将宝儿送回家,告诉大哥宝儿在他们家又吃了两碗的汤圆,让他晚睡一会千万别积食。
大郎又觉得在弟弟面前丢了人,恨恨的瞪了一眼宝儿。宝儿才不怕他爹呢,拿着汤圆寻李氏去了。
李氏见董小漫做的是芝麻馅儿的汤圆,嘴也馋了又见儿子嚷嚷着没吃够。就煮了十五六个汤圆,娘俩在厨房吃了个精光。
李氏怕张老太心疼小儿子,自己不给三郎又不好吩咐宝儿不许说出去,不然大家都将汤圆吃光了。
宝儿点头答应,母子二人都忘记了人家三郎刚刚也吃了汤圆,才不会稀罕他们手里的东西呢。
吃了那么多的大鱼大肉跟汤圆,又早早的睡了觉。半夜,宝儿终于成功的吐了。又拉了好大一滩的稀屎,事实证明董小漫猜对了。宝儿这个没饥没饱的熊孩子,吃殃食了!!
正文 第一百零六章 二郎放话
柳氏忍不住在房里拍着枕头哈哈大笑,大郎也无奈的叹着气。柳氏笑的抱着肚子直不起腰来,毕竟是大郎的长子大郎忍不住皱眉喝止柳氏。
柳氏忍住笑趁机给大郎吹着耳边风:“不是我这个姨娘的说话不好听。你瞧瞧宝儿都多大了,整天跟她娘睡在一块不说。你瞧瞧他饥饱不分吃啥没够,这都七岁了还不知道是非呢。今天在叔叔家吃坏了肚子,这往后呢?”
大郎皱眉叹气道:“娘确实娇惯他了,要不,过完年就赶紧送他走吧。”
柳氏撇了一下嘴道:“他从前是觉得好玩,非要闹着跟他三叔一起去读书。不过才一个月功夫就闹了多少次了?还给他送回去?婆婆跟他娘就不同意,我看还是等等吧。年纪也说不上大,在家里也是一样的。你看三郎不一样?”
大郎点点头道:“也是,三郎也是这么过来的。家里也就别花那份钱了,留下来开春种地用。”
说道种地柳氏顿时没了睡意,有些担忧的问道:“二叔都回来了,怎么没问咱们那地的事儿?”
大郎心里不大舒服,不愿意提及这事儿摆摆手道:“他不问就不问吧,你还盼着他找我啊?”
见李氏那屋骂声见消灯也关了,柳氏劝着大郎睡下了。
第二天李氏破天荒的没有提及这件事儿,张老太问也说是小孩子肚子着凉而已搪塞过去。
正月十六,三郎收拾好东西不顾张老太的反对毅然的去了城里。
张老太担心小儿子吃不好,亲自去了二郎那里给董小漫说软和话。董小漫虽然不大喜欢这个婆婆。但是同为母亲,她能明白并且理解张老太的苦心。
笑着说道:“婆婆,你就放心吧。我还给小刚准备了一些干粮,若是不喜欢吃那里的饭菜也有别的。”
张老太这才高兴:“这才好呢。这嫂子就是半个娘。我死了你们可不能不管你们这个弟弟啊!”
二郎不愿意听这样的话,赶紧打岔道:“他是去读书的,你给他那么好的条件能行么?将来他去更好的书院。去京城赶考你也能给他那么好的条件么?”
张老太不耐烦的说道:“家里就这么一个读书的,就是砸锅卖铁我也得供。再说了,你们是他亲兄嫂还能看着他饿死不成?”
董小漫开始头痛,找个由头躲出去了。二郎这次回来本就对家人怨念深重,见母亲依然如此倒要开始说道说道了。
“那娘的意思以后我们都不用活了,挣点银子就给大哥三弟算了?”二郎拉着脸,阴冷的看着自己的母亲。
“打着骨头连着筋。你们是亲兄弟你得帮衬着点。你瞅瞅你住的房子,你再看看你们家过的日子哪个不比你兄弟强?你小舅子开的园子,要我说就不该收咱们的钱。亲戚一场,他们这么做也不地道。”张老太见董小漫出去了,才敢跟儿子发牢骚。
“一个月一吊钱住那么好的房间。吃着那么好的饭菜还嫌贵?小漫都给他做衣服做鞋,给他做一大堆的吃食,够几个一吊钱了?”二郎忍不住反口:“再说,人家凭什么对你小儿子这么好啊?你们给人家什么了?我都不愿意说,你还非逼着我跟你说明白呢?”
见儿子生气,张老太也不高兴:“你一回来就像着他们家,你难道忘了你姓啥了么?”
当母亲的最不愿意的就是儿子向着岳家不想着自己家,这不等于白养活一个儿子么!
“我姓啥?我姓张可是张家给了我什么?我怎么一回来就见到我的老婆孩子搬走了?我的地怎么就能在我大哥那里去呢?我怎么就能多出来一个女儿呢?我儿子怎么就在你手里给弄病了呢?”二郎一声声的逼问,让张老太无力招架只得讪讪的坐在那里不动。
“你想着三郎我不管。可是娘你起码得问问我吧?你说你们这些年,什么时候想过我了?你心疼的大哥无非就是因为他是长子,你怕他地少饿死你就看着他霸占我的地。你心疼三郎你就让我,啊?豁开脸面去求我的小舅子?”二郎一声声的抨击着,字字敲在张老太心头。
“行了行了,我跟你说说让你照顾你弟弟。你反倒跟我说这些话。你这是在怨我是咋地?我这个当娘的还有错了?”张老太恼羞成怒。
“没错,我就在怨你!”二郎应声,张老太一愣。
“当初报恩的时候你们让我去,娶回来了你们还作践人家。我是有错,我是对不住她,可我现在要好好地过日子了。你们呢?你们是不想让我过日子了吧?”二郎越说越生气,张老太听二郎的意思好像话里有话的样子。
心里有个想法灵机一闪,赶紧问道:“你这是想让我传话给你大哥,让他把孩子领回去把地给你吧?” 二郎哪能要那些东西,珠儿的处境他心里明白,回去了就是个死了。
“我就是想跟娘说,我们既然分出去了。年年给你应该给的银子,你们就该想想清福什么都不要管了。儿孙自有儿孙福,都是当爹的人了,谁家不用养活孩子?”话已经出的清楚了,张老太明白二郎这是真不愿意管了。
“那你不管你大哥,你得管老三啊。他还没成亲呢,将来还得考取功名呢。”张老太着急的说道。
“娘,考取功名又不是我能帮的。该花的银子,我一分都不会少拿的。你只要不再插手我们家的事儿,我就谢天谢地了。”二郎鼻孔长出一口气,像是忍了很久的样子。
“你说傻话呢?我说你娘,我咋能不管你们家的事儿?再说了,你是我生的你就得我管啊。怎么的,你那岳父岳母能住进来我就不能住了啊?你还就想孝顺他们,不管我们了啊?”张老太急了,满面怒容的站起来叉着腰骂人。
真是有理说不清,二郎闭着眼睛半天,心里想着今天必须把话说清楚。
张开眼睛道:“你管我们家的事儿,你得管明白了啊?我们家一穷二白的时候你怎么不管?我出去两年,你怎么不管管我的妻儿?那不是你儿媳妇不是你孙子么?你管了半天除了让我们夫妻俩差点和离,除了让我媳妇儿抱着孩子逃到娘家,除了让我儿子差点病死你还管什么了?是我不让你管么?娘,你还想让我说什么?”
张老太泪眼摩挲的憋着嘴哭:“我就知道你得怨我,我都是为了你好啊。我做了那么多还不是怕你媳妇儿不跟你一条心,将来祸害你?我养活你那么大,我能害你么?”
二郎的耐心已经所剩无几了,开口道:“如今我们回来住一阵子是因为我要管那点地。等我跟佃户们说好了,我们就回城里住了。三郎在城里就归我管了,吃穿用度你一盖不用费心。你岁数大了太糊涂,管得太多将来误了三郎的前程,我看你后不后悔。”
张老太摸着眼泪不解的问道:“我咋能误了三郎的前程了呢?我都是紧着他用,他,一向都挺好的啊?”
二郎冷笑:“就大哥家出的那些事儿?若将来当了官,有那有心的小人去告状。说祖上就不积德,家里都出了这样的糊涂事儿,也不见得会养活出什么好官来。我看你怎么办?还诰命夫人,娘你就等着‘告命’吧!”
张老太不信,疑惑的说道:“那你大哥家跟他有啥关系,你们过得好不好能影响他官路?”见母亲满眼满心都是弟弟,二郎虽说做了父亲却依然觉得心里不痛快。
“你见过哪个书香门第是这样的?你见过那个大人家的族亲是这样的?这不被人笑话么?将来他娶亲,就听见说有这样的大伯子、嫂子谁愿意嫁过来?等三郎当了官,那议亲的都是官家小姐,就这些烂事儿谁愿意理你们啊?”
二郎虽然是故意吓唬母亲,知道以她疼三郎的地步。一定能让大郎一家收敛一些,自己也不至于弄得太僵。
毕竟他们还是亲兄弟,毕竟自己得做生意。总不能让哪个客人指着自己的脊梁骨说:这家的老板不地道,跟自己亲兄弟处的都不怎么样。这样的人家肯定是缺斤少两,挂羊头卖狗肉。
所以二郎虽然心里有郁结,也只能干咽下这口气。人生那么长,不怕没时间出气。他跟董小漫仔细探讨过这个话题,想来想去只能越过越好活活气死这一家子算了。
张老太虽然对二儿子的话半信半疑,却也知道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将来人家会说:自己哥哥家都没弄明白呢,你凭啥给我断官司啊?
可是二郎的一句话提醒了自己,将来小儿子娶了官家老婆可不会瞧得起自己的。那怎么拿捏她呢?不行不行,自己不能让媳妇儿看不起啊!
有董家这么一个护姑娘的媳妇儿自己已经是吃不消了,整天被人家笑话死了。虽然不至于天天大骂媳妇儿,摆够婆婆的款儿。那也得是李氏这种,自己说啥都得听,骂人也不敢吭声的啊。
想来想去,张老太决定给三郎定亲。说一门攀着自己家的亲事,将来自己也能好拿捏。
正文 第一百零七章 母女较量
又是一年春耕到,这一回二郎算是清闲了。只是管着佃户的种子,吩咐他们哪些地种什么也就完了。
毕竟收成跟自己有关系,佃户们也是卯足了劲儿干。受够了挨饿的苦,有了这么一个好东家能不认真地干么?
大郎那头也是风风火火的干起来,张老太跟张老爷子日渐衰老那几亩地也是无能为力了。二郎到底算是个孝子,舍不得老父老母劳累。少不得自己挨累帮着种了,三郎知道了倒是十分的不忍心,非要回来忙完春耕之后再去读书,被张老太连打带骂的吓走了。
董小漫舍不得二郎劳累,提出让佃户们帮忙,到时候给做几顿饭菜也就行了。
二郎一想这么也可以,自己又不想从前那样一穷二白,倒是可以舍得下那仨瓜俩枣的工钱。
柳如意见人家二房都牛气的可以雇佃户替公婆种地了,可见他们夫妻俩是藏富了。忍不住想跟大郎商量着是不是等到春耕之后,跟二郎借点钱干点什么买卖。
“她人呢?”李氏拿着两双鞋进了二郎家,看见珠儿哄着两个奶娃娃玩儿。
“我娘她去贵婶家了,大伯母有事儿?”珠儿示意尔雅看着两个孩子,赶紧上前问道。
“啊,没啥事儿。我给她做了两双鞋,看看她合不合脚。”李氏将那两双鞋放在茶几上,自己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大有不等到人誓不罢休的架势。
“我娘有鞋啊,大伯母这是做啥?”珠儿一脸警惕的看着她的亲生母亲,瞧得李氏很不自在。
瞧了眼尔雅在一旁。压低声音道:“还能为啥,我还不是为了你?”
珠儿很是疑惑,看不出来自己还能有啥让她费尽心思的。李氏见珠儿不开窍,白了一眼不耐烦的压低声音:“不是说那个王小虎的爹是个兵老爷么?你们俩年纪相仿。他又听董氏的话。我想着让董氏给你保媒,你做了他们家的媳妇儿,这不是天大的福气么?”
珠儿瞠目结舌的看着李氏。一副完全呆立的状态。尔雅已经听见她们娘俩的话了,转过身没好气的说道:“上次你都说出那样的话了,人家咋能同意呢?” 李氏愣了一下,无赖的说道:“我上次是猪油蒙了心,被东西附身了才会乱说的。今儿我都大好了,可不得好生的说说我闺女的亲事?” 尔雅摔摔打打的擦着桌子气鼓鼓的回道:“我们家奶奶还没说呢,你这个大伯母到操上心了。怕是你想着人家如今是官老爷家的公子。将来能用得上吧,哼,当谁是傻子呢?”
李氏恼羞成怒,骂道:“你个骚蹄子,你是什么身份敢说我?”
尔雅本就因为过往心里有些阴影。对某些词汇有些敏感。听见李氏这么骂人,心下也非常的生气:“你说什么怪话呢?我不过就是就事论事而已,无事献殷勤你自己知道怎么回事。”
看着尔雅气鼓鼓的跑了,李氏刚想站起来岔开腰骂人就见大门开了。从外面跑进一个熟悉的身影,原来是宝儿。
宝儿见到母亲在这里,笑嘻嘻的上前道:“娘,你咋在这呢?让我好找啊!”
李氏一见到儿子顿时没了脾气,笑盈盈的问道:“找娘有啥事?”
宝儿眼睛滴溜溜的看着欢欢跟珏儿身边的点心木盘,瞬间亮了眼睛弯着大嘴上前。拿起一个素丸子就扔进了嘴里。一边吃一边道:“我肚子饿了,厨房里没啥吃的才来寻你。”说完咽了一口赞叹道:“二婶家真好,你看她都用油炸素丸子吃。娘你也给我炸一些,省的我饿的时候找不着人!”
李氏酸溜溜的没好气道:“那油不花钱啊?”一边又习惯性的命令珠儿:“你去跟你弟弟拿些好吃的过来,没瞧见他正饿着么?”
珠儿站在那不动,心里想着:他哪回来不饿?
见珠儿不动弹。李氏不满道:“让你去你就快点?磨蹭什么呢?”
珠儿指了指李氏身边的鞋子,皱眉道:“大伯母不是来送鞋子的么?要不你把鞋子给我,等我娘回来再说?”
宝儿吃的香甜,又伸手拿了一块拔丝地瓜。这是董小漫给孩子们做的糖,一来红薯对人身体好,再来就是吃些糖也是补充能量。
见木质的盘子里还有好些种类的点心,宝儿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瓜分了再说,珠儿上前阻止道:“宝儿,你不能全给人家吃了。一会儿他们闹起来,我上哪弄吃的去?去年你就因为吃东西让奶奶来骂人,你就不能懂点事儿么?”
宝儿这才讪讪的住了嘴,起身瞪着母亲任性的说道:“你给我做,我就想吃那红薯。”
李氏点点头一脸巴结的笑着拍拍儿子的肩膀道:“我娘愿意吃,娘就你给做。”说完又转过头对珠儿道:“你这个孩子,你弟弟吃几口怕什么?怎么说他也是你亲弟弟,你不帮他还能有谁帮他?”
说着又开始给珠儿洗脑:“你啊就是太笨了。你如今吃穿用度虽然是不错,可是以后呢?人家两口子可都是有儿有女的,能对你上多少心?你得给自己好好的谋算某算了,将来找个好人家嫁人也算是圆满了。”
说这不等珠儿红着脸反驳,又说道:“我是个没用的,但是我倒还知道一些道理。这是你亲弟弟,将来你若有什么委屈自是他来帮你!”李氏指了指宝儿:“你看着你二叔像是有钱的,你三叔一个读书人。可是先不说你三叔考上举人得猴年马月,单说你二叔这一家。他们董家可是靠在这个姑爷呢,要不为啥这么帮衬着董小漫?”
珠儿虽然成熟的早,可是有些东西还是不大明白。见珠儿一副懵懂的样子,李氏继续将想法揉碎了说:“董氏是个有本事的,握着你二叔的小辫子不放。你二叔就吃她那一套,他们董家有什么?还不是得靠你二叔来维持,她那个弟弟也不见得有多大的能耐。所以啊,你给娘家出力,娘家给你庇护这才是好姻缘。”
李氏叹口气道:“你是知道你外家的,你舅舅若是个厉害的能让我委屈如此?你爹能给我弄个女人回来气我?哼,要不是我兄弟不得力我能如此么。所以说,你得跟宝儿亲近。将来宝儿就是你的靠山,你们两个才是骨血姐弟。”
珠儿有些明白过来了,不服气道:“谁知道他能不能帮我,小时候可没少挨欺负。”
李氏拍了一下大腿道:“你个傻孩子,你不是还有我呢么?再说了他就你一个姐姐,以后还靠着你半衬着呢。”
珠儿扑哧一笑:“我能帮他啥?顶多给他做几个糕饼吃。”
李氏道:“将来你出了门子,找个好人家嫁了,你得帮着你弟弟啊。你将来嫁给小虎,让他爹给宝儿寻个好差事。以后你们两家都是官儿,可不是一桩美事么?”
珠儿再傻也挺明白过来了,瞪眼睛道:“我啥时候说嫁给他了?你怎么天天揪着我的亲事不放?我才多大啊?”
李氏瞪眼睛道:“妈呀,你多大了。你若今年开始议亲,就得开始给你准备嫁妆了。这一副好床也得打个半年呢,精致点的嫁衣你也得做个一年半载的。你算算还剩啥了,你啊,就是个实在的,我不给你操心谁给你操心?”
珠儿咬牙道:“你就是变着法的欺负我,想卖了我成全弟弟!”
李氏呲牙:“放屁,我这要不是看着人家是个官儿,你以为我愿意呢。”说完拍了拍那两双鞋:“我做了几日的鞋给董小漫,还不是为了给你谋个前程?”
珠儿怒极反笑:“照大伯母的意思,我跟宝儿是亲姐弟得相互帮衬着。将来我若是嫁了个好人家,那人家得管我弟弟的前程。我这个姐姐最好也是能在婆家做得了主的,就像我爹对我小舅舅似的。”
李氏虽然不满珠儿对董家那么亲昵,但见她明白过来当下笑道:“对,你可算明白了。我这一天的唾沫星子可是没少费,哎!”
珠儿瞪大眼珠子高声道:“小舅舅对娘不知道多好,外祖母不知道多疼爹爹呢。大伯母,你能做得出么?”
李氏一贯是别人好,自己比旁人更好的自我感觉。当下扬着脖子晃着脑袋,自信的用鼻子哼:“那是自然地,我可不知道比他们强多少呢。”
珠儿眯着眼睛轻弯嘴角,不怀好意的问道:“既然如此,大伯母给珠儿出多少嫁妆呢?旱田几亩,水田几亩,陪送的布匹又是多少呢?”
珠儿也不明白这陪嫁应该有啥,但是她曾经听过董小漫跟二郎的谈话。悄悄地研究过自己的嫁妆,因为女儿家的嫁妆都是提前几年准备好的。
珠儿没听清楚,但是也模糊的听见什么旱田水田,她又见过有陪嫁两三匹布的。所以这才问话,听见珠儿的话,李氏脸都绿了。
心里暗道:这个妮子是不是成精了,如今都开始算计老娘了?
想到这里不由得怀疑:是不是董小漫背地里跟她说啥了,想方设法的管我要钱呢?
正文 第一百零八章 心冷如斯
董小漫一进院子老远就瞧见珠儿跟她亲娘剑拔弩张的架势,火药味十足,心里暗道这李氏真是一朵奇葩啊,怎么就能有这样的人呢。
见到董小漫回来,李氏抿了抿嘴想脱口指责的话硬生生咽了下去。董小漫笑了笑道:“大嫂来啦,宝儿也来啦?”
宝儿憨憨的笑着:“二婶回来了!”
董小漫用眼睛询问珠儿,珠儿别过头冷哼一声:“大伯母给娘送两双鞋穿。”
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李氏这要是闹什么幺蛾子呢。董小漫警惕的看着李氏,李氏笑呵呵的端起两双鞋道:“我晓得你对珠儿好,这不也是感谢你么。”
董小漫没接鞋走到珏儿身边,摸着孩子的头淡淡的说道:“她是我的孩子,自然不会亏待她就是了。大嫂说这话就见外了,我的鞋子不少请大嫂拿回去吧。”
李氏干巴巴的上前挤着笑道:“我从前糊涂说了好些不该说的话,你大人不计小人过原谅我吧。”
董小漫不语,微微皱眉:“大嫂是有事吧,你若不说我可是忙着呢。这天色不早了,还有好些活儿等着我呢。”
李氏赶紧将鞋推到董小漫怀里,笑道:“我是个没福气的,就想着我这两个孩子的好呢。这不想着跟你商量商量呢,你看咱们静静的说一说吧。”
两个孩子的事儿?董小漫心里暗想:莫非想让珠儿回去?猜到这里不免气愤,你说给就给,你说要就要。当我们是砧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啊?
心里盘算着李氏肯定是有什么阴谋阳谋的给珠儿下套呢,她若想让珠儿回去,自己就狮子大开口将他们家所有的地都要回来,看大郎跟柳氏不掐死她才怪!
想到这里董小漫倒是不担心了。弹了弹衣角故作坦然的摊手:“这屋里都是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大嫂你就直说了吧。”
见李氏支支吾吾的珠儿在一旁来气,也顾不得羞。激恼着低吼:“她想用两双鞋卖女儿呢!”
董小漫一听这话,以为自己的猜想是真的,心里怒气上涌:“大嫂我说您可真行,你是不是觉得我董小漫好欺负啊?你说怎么地就怎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