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彪悍农女病娇夫-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外面花氏看着如今韩一楠的如此风光,皇帝下旨表彰不说,还亲自写了字匾起来送过来,仁善之家,这是无上荣光。这辈子,就算是韩友书进士及第,恐怕也挣不来皇上亲笔书写的牌匾。
可这些荣光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都是莫小翠和莫博文一大家子的。莫博文也得了县令大人的奖赏,那牌匾可比银子来得金贵。
花氏呆呆的坐在地上,已经忘记了屁股上挨过板子后的疼痛。原本这些东西也能是韩家的,如果不将他们逼到绝境,他们不会离开韩家,不会和韩家断亲。
原本属于自己的荣华富贵,都让莫博文和莫家沟给占去了。气血攻心,花氏呕出了一口血,晕了过去。
送她回琵琶村的衙役不管这么多,昏过去了更好省得出什么幺蛾子,架着她就出了村。琵琶村有人看到两个衙役往村里来,手上好像还有一个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是,赶紧跑去通知村长刘义明。
刘义明不敢打顿赶紧跑去村口,两个衙役也到了:“琵琶村刘义明见过两位官差大人!”
“这是你们村的吧?”
蓬头垢面,一身泥渍。没看到脸,瞧这身形有点眼熟。再将低垂的脑袋抬起来,刘义明手一颤:“这,这是本村韩家花氏。不知道她所犯何事?”
“所犯何事?”一官差冷笑,“寻衅滋事,还敢与县令大人胡搅蛮缠,打了二十大板让送回来了。她家在何处,带我们去吧,送到家我们也就完了差事!”
一听这罪名,在场的人都觉得花氏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竟然敢在县令大人面前耍泼,那可不是村长镇长。被打,也是活该。
花氏体胖,重。刘义明赶紧让两个村民给接了过来:“官差大人,这边请!”
一行人拖着花氏去韩家,人多还有点声势浩荡。韩家人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又见村长在其中,还有两个官差。赶紧迎了出来。
还没打招呼,两个官差直接将人扔给韩家人,将陈大人的话转达给韩大磊以及其他人听了,转身走了。
看了眼韩大磊,刘义明叹了一口气:“你们韩家一而再再而三的出幺蛾子,这次竟然弄到县令大人面前去了。要是再不悔改,咱们琵琶村你们是住不得了!”
丢下一句话,走了。其他村民看韩家人眼里都是厌恶,跟着村长离开了韩家。
这次去莫家沟跟韩友力要银子,是老两口商量好的。韩大磊不敢露面,花氏憋不住就跑去了。这时候一身是伤的被扔回来,又听了衙役的警告,一家子人吓得不敢去接花氏,让她直挺挺的躺在了冰凉的地上。
直到花氏自己悠悠转型,都无人上前问津。
那双浑浊的眼睛睁开后,花氏那张老脸上露出诡异的笑容:“哈哈哈,老娘以后就能做有钱的老太太了,皇帝陛下还来奖赏了,下了圣旨。”
忽然又愤怒的拉住韩大磊,上嘴就咬:“不准抢,都是我的,哈哈哈,都是我的!谁都抢不走,都是我的!”
韩大磊被咬得嗷嗷直叫,一把推开花氏拉开衣袖一看,隔着厚厚的棉衣,手臂上一排青紫的牙印,有的破皮出血了。
“这是怎么回事,老三,你赶紧去莫家沟打听打听。”韩大磊忍着痛,将疯疯癫癫叫嚷着‘都是我的’的花氏抓住往屋里拖。
花氏挨了打,看到莫博文和韩一楠的风光,气血攻心气疯了。不认得人,这时候韩大磊抓着她,以为他要抢自己的东西又抓又咬。
无计可施之下,韩大磊啪啪给了花氏两耳光,晕过去终于消停了。韩大磊托着花氏往屋里去:“老四,赶紧去镇上叫你大哥回来!”
县令大人处罚人,谁还敢有意见。如今韩一楠水涨船高,不能得罪他。韩大磊把人都叫回来,嘱咐他们离韩一楠远点。
今日韩一楠心情甚好,完全没有因为花氏的出现坏了心情。
请陈大人上座,林老一起坐下喝茶,堂屋里,莫鸿礼、莫族长、莫博文和三个儿子一同陪着陈大人喝茶,说话。
韩一楠脱不开身,今天渣爹表现不错,让韩碧萱和韩承泽请几个表哥把人带回来,别在外面冻着了,腿还没好呢。
喝过茶,陈大人看了看韩一楠的家,土胚茅草房,是新房子,收拾的干净整洁。转头看向韩一楠,陈大人和蔼的道:“去年的五峡镇,百姓年过得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个年。一楠姑娘指导大家种菌菇,包销路,带来了一笔不小的财富。听说这菌菇能种到春末夏初?”
“回陈大人,是这样的。春末夏初结束种植,一直到八月中秋前后,才开始又一轮的种植。”除了传圣旨送匾额,韩一楠猜想,这位大人还有别的事情。
“咱们阳谷县,除了五峡镇,还有七八个乡镇,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致富。不知道扩大种植,会不会太多卖不出去?”陈大人试探的问道。
韩一楠笑了:“陈大人,菌菇有很多种,不一定就要种植现在这些。只不过我现在还没有找到其他菌菇,所以就没办法培育出新的菌种。但是我相信,等到春天野菌菇出来之后,能找到新品种,就能培植出新菌种。到时候,我一定会推广种植。”
金针菇、茶树菇和杏鲍菇等等一些新的品种还没有发现。等春暖花开,山上长出菌子的时候,韩一楠会上山寻找新的品种。
“不如这样,本官让各个乡镇注意,有新的菌菇品种请一楠姑娘过去看看,也省得你每天在山上转,耽误你的时间。”一到春天,不少村民上山采菌子,跟各个镇上的镇长打好招呼,他们肯定会严格执行。大家都知道五峡镇赚钱了,肯定想把握住机会。正月一过,作坊就要开始挖地基盖起来,盖起来后内部设施也得一一做好。之后还得育秧苗,荷塘施肥种藕,整理水田,梨园花开要授粉等等。确实没有那么多时间往山上跑,韩一楠同意了陈大人的建议。
韩一楠心中早就有事情要去找陈大人,今日他来了正好。
“陈大人,关于明年春种,您有什么想法?”
陈大人想了想:“春种,咱们青城郡都种水稻,最关键的还是选种,肥田,后期的管理。希望今天风调雨顺,是个丰收年啊!”
在座的其他人也点头,老百姓看天吃饭,老天爷不赏口饭吃,就只能饿肚子。
“陈大人,我这里有一个新的种植水稻的方法,不知道陈大人敢不敢带着全县百姓跟着我一起种?”如果不愿意,就只能莫家沟跟着一起种了。
陈大人心中一动:“一楠姑娘可否先说出来听一听?”
“我这个种植方法,就是先在棚里育秧,找到一定高度之后,再种到水田你。这样可以节省稻种,增加成活率,而且还抗旱。管理得当,到收获的时候,最多能增产一石。”韩一楠掷地有声,很是自信。
这可是关系到一年的收成,整个县的百姓吃饭问题。陈大人不敢轻易答应,在考虑。一旁的莫鸿礼却开了口:“一楠,我支持你,我今年跟着你一起种。”
“还有大外公,我也跟着你这样种。”莫族长也表态。
“一楠姑娘,我回去跟其他村长商量,明天下午来给你答案。”林老自家肯定是跟定了,其他村子的,还得大家自己决定。
韩一楠笑着道:“好,反正时间还早,你们想好了再回答我不迟。”
“我等会儿就去着急村民开会,愿意的就跟着这样种,不愿意的还是原来的方法种就是。”莫鸿礼知道,韩一楠不会拿一年的收成开玩笑。她说出来的,都是经过她深思熟虑,有把握才会拿出来带着大家一起干的。
见陈大人犹豫,韩一楠也能理解他,将自己种植的方法详细的说了,给他时间,不愿意,就先带着愿意的一起种。
考虑过后,陈大人道:“一楠姑娘,本官今天就让衙役们去通知各镇的镇长和各村村长,明日到五峡镇开会,本官也请你参加。在会上将你的种植方法跟他们会比较清楚。他们有疑问,也可以当场解惑。”
“民女义不容辞,一定会给他们答疑解惑!”韩一楠爽快的答应了。
事不宜迟,陈大人让几个衙役去各个镇通知镇长,让他们带着各村村长明日来五峡镇开会。明日在五峡镇开会,陈大人也不回县衙了,带了信回去,住到林老家里去了。
送走了陈大人和林老,莫鸿礼和莫族长去通知村民开会,都走了,韩一楠终于可以歇一歇了。正好,韩碧萱和韩承泽推着韩友力进来了。
韩一楠笑着道:“爹今天表现的很不错,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啊!”
“真的吗?其实爹也没多想什么,就是心里一直告诉自己,不能软弱,不能让她得逞。如果这次给了她银子,她下次还会来要。”花氏有多难产韩友力是知道的,从小被压迫到现在,和她正面对上,需要多大的勇气。“爹这次敢跟她正面对上,以后就再也不会怕了。”
“就该这样,咱们被她欺负了这么多年,现在一点关系没有怕她做什么。当时要不是娘拦着我怕我吃亏,我早就冲出去打她了。下次我再见到她,就拿扁担撵她。”想起花氏骂娘骂的那么难听,韩碧萱就一肚子火气。
“以后韩家的人来,不用客气,直接打,打过咱们再说。”韩一楠想想甩花氏那几巴掌,心里一阵舒坦,早就想揍她了,居然送上门来找打。
韩友力招手,拉着韩承泽:“儿子,好好学本事,你以后才有能力保护你娘和姐姐,不受人欺负,知道吗?”
“爹,你放心,儿子一定好好读书,保护娘和姐姐,也会保护你。”今日花氏来门口骂人要银子,韩承泽只恨年纪小保护不了爹娘和姐姐。
莫小翠拧着一桶热水进来:“当家的赶紧洗洗,泡泡脚和腿,在外面冻了这么久,赶紧暖暖。”
韩友力看了一眼韩一楠,没动。
“没事儿了,你进去吧!”韩一楠看了眼墙上的匾额,进了自己的房间。
坐在书桌前,韩一楠磨了墨,拿出硬笔准备给轩辕玉晟写信。自从腊月二十九来往信件后,十七回来也没带回信,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收到轩辕玉晟的信。
信不是最重要的,图纸最重要。韩一楠也能画,可是这宣纸太软,自己下手重,还没画两下就破了。青文表弟,跟他说了完全领会不了自己的意思。
可能轩辕玉晟回去之后应酬太多,无暇顾及自己的图纸。开工之后,就准备让李铁匠他们把工具给做出来,到今天还没有图纸。苦恼!
算了,还是自己画吧,有胜于无!
花了不少功夫才将图纸画出来,韩一楠看着破破烂烂的图纸,心中暗下决定,以后一定要研究出适合硬笔熟悉的白纸。
明日开工,自己又要去开会,分身乏术,韩一楠只好来找莫鸿达、莫鸿信和三位表兄:“大舅,三位表哥,明天作坊里的事情就拜托给你们了。”
“一楠你只管去,我管着木匠不会让你操心。”
莫鸿信也道:“玻璃作坊,明天一定完成任务。”
“你说的穿衣镜的镜框我们已经琢磨的差不多,明天我们先做个样品出来。”莫青渊三兄弟带着几个木匠做镜框,放假这几天也在琢磨穿衣镜的镜框。
刚说完镇上作坊的事情,莫鸿伟找来了,是关于明天土窑开工的事情。鞭炮和工人的红封都准备好,让青文在红纸上写几个开工大吉,只等明天吉时开工,贴上就可以开工了。
今天得了皇帝的嘉奖,晚上莫小翠请三个嫂嫂过来帮忙,做了三桌子的饭菜。请了爹娘哥嫂和几个侄子侄女,又去请来莫鸿礼和莫族长,一起过来热闹热闹,庆祝受封赏。
酒足饭饱,大家都坐在韩一楠家堂屋里,说话。
莫鸿礼喝了一口茶,笑着道:“一楠,今天村里一起开过会了,都愿意跟着你,按照你说的方法种水稻。他们都说了,无论结果怎么样,都没有怨言。”
“去年种蒜黄赚了不少钱,大家也都明白什么事情也不能一成不变,有时候变通,它就能挣钱。你要说那大蒜种地里,根本卖不出去。哎,这一搭上棚,价格翻了几番。”莫族长赞赏的看着韩一楠,“还是年轻人有想法,好!”
“那还不是大家都信任我,维护我,要不然也成不了。”韩一楠谦逊的道。
莫博文拿着烟杆,神气活现的道:“这说明什么?说明一楠头脑聪明灵活,我们有眼光!”
“对,博文兄说的对!”莫族长附和,大家都跟着凑趣。
又说了些新年的好愿望,才散了。
第124章 选妃
初六一大早,先是土窑放了一挂长长的鞭炮,贴上开工大吉,预示着开工啦。烧香,拜土地公,请他保佑今天顺顺利利。莫家人,就连莫青山和韩承泽都去烧香拜拜。
紧接着韩一楠和莫鸿达等人去了旭日作坊,工人们早就吃了早饭,在作坊门口排着整齐的队伍等着。放了鞭炮,烧香拜神,发了开工红包。作坊上午打扫卫生,备料,下午正式开工。
临时工让他们去河边挑沙,筛沙,盖作坊的时候用得上。
刚安排妥当,陈大人派衙役来请韩一楠。各镇各村的人,都已经来了,正在林老家喝茶呢。
对于五峡镇的变化,各镇各村都看在眼里,不羡慕不嫉妒是不可能的。那又怎样呢,谁让他们村他们镇没出现这么一个能干人呢。
昨日已通知,说是有新的种植水稻的法子,这法子还是韩一楠想出来的。今儿天不亮来就起来了,生怕迟到了。
等韩一楠进来,众人都看着她,这么个小女娃子,竟然能想出那么多赚钱的主意,不得不佩服。
这么多人,韩一楠并无拘谨,不卑不吭的行礼:“民女韩一楠见过陈大人!”
“一楠姑娘不必多礼,快请坐吧!”
陈大人请韩一楠坐下,对在座的道:“今天本官请各位来呢,是有个重大的事情与大家商量,共同探讨。昨天也跟大家透了个底,就是春种水稻的事情。我们先请一楠姑娘说说她的种植方法,有什么问题,到时候可以直接请教她。”
现场针落可闻,韩一楠站起来:“我的种植方法,就是先育秧苗,从播下稻种那日算起三十天后,移栽到水田里。这样节省稻种,成活率高,还抗旱。管理得当,能增加产量。增产一石,应该不成问题。”
听到这个数字,大家吃惊不小。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知道如何育秧,韩一楠将手中的图纸拿出来,贴在门板上,一一解释给大家听。
这图纸是昨晚临时画出来的,为的就是今天能让大家更明白。更是详细的画出秧苗出两叶、三叶如何管理,如何移栽到水田里。甚至秧苗后期如何管理,都写出来了。
字迹有些小,说完后,大伙儿都上前细细的看。
“这些大伙儿可以抄录回去,到时候育秧,你们还得派几个人过来学习,学会后再回去教自己的村民。”韩一楠退在一边,“当然,我到时候也回去各村检查查看,进行指导。”
等大家看过后,陈大人问:“你们觉得如何?各镇各村的人商量一下,同意的站右边,不愿意的站左边。”
结果,一众人商量过后,都站在了右边。
“行,既然大家都同意了,就将一楠姑娘画的图纸抄下来。”等各自抄好了,陈大人又问韩一楠,“一楠姑娘,这育秧下种是什么时候?”
在座都在等韩一楠回答。
“育秧在三月初,各位回去后,各村先把种子选好,一亩地七公斤上好的种子。等二月末,大家直接到莫家沟学习如何育秧。”
等韩一楠说完,各位有请教了许多不明白的地方,才散去。
只剩下韩一楠、林老和陈大人,陈大人看着韩一楠:“实不相瞒,这事儿本官还得报给府郡大人。一楠姑娘可否将种植方法写得详细一些,到时候本官也好解说详细明白些。”
“民女画图和字都生疏,不如民女说大人写,图也由大人画吧。”要是轩辕玉晟在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深深感到无力的韩一楠十分惦念轩辕玉晟。
“好!”
当天晚上,韩一楠也收到了轩辕玉晟的信,最重要的是几张图都画出来了。知道他回去一切都好,他父皇母妃都很好,韩一楠就放心了。信中说正月底就能回来,韩一楠突然开始数日子了。
好在新作坊开始挖地基,年前莫鸿伟定的砖瓦开始送货,正月十五前,地基挖好只等盖起来了。
韩一楠又增加了儿童单板二轮、三轮滑板车。这些有前面的图纸,让青文跟着改一改画出来就成。穿衣镜也做出来,坩埚炉烧好,只等新作坊盖出来投入生产。
而想着正月底会莫家沟的轩辕玉晟,却没那么顺利。
正月十五看花灯,皇宫里也挂着各种各样的花灯,赵香涵发了请帖,邀请了许多世家夫人和大臣家眷带着她们闺中的女儿进宫赏花灯。
此次进宫赏花灯的夫人小姐心中都明白,这是皇上和赵贵妃娘娘给晟王殿下选妃。
等进宫一看,不仅与赵贵妃相好的几个嫔妃也在御花园,皇后娘娘也在。不仅如此,忠义侯府大夫人及嫡次女孙妙珍也在邀请之中。什么时候,皇后娘娘与赵贵妃交好了,
来的小姐都是嫡出小姐,这就是要选正妃和侧妃了。
赵香涵今日心情好,在加上穿得好看,更显得光彩照人。热情的招呼夫人小姐观赏各式各样的花灯,皇后娘娘也一起帮忙。
观赏晚花灯,赵贵妃又请大家欣赏歌舞表演。
一曲舞蹈过后,皇后娘娘提议:“在做的各位小姐都是多才多艺,今日热闹,又刚好打了台子。不如请各位小姐也凑凑趣儿,表演才艺。咱们也来弄个奖励,热闹热闹。”
“皇后娘娘说的是,这样看表演未免太过无趣。各位小姐的才艺都是顶尖儿的,我们身居宫中,你们表演也让我们开开眼界。”赵香涵笑着附和,见下面一个个跃跃欲试,看来没有不愿意的。
在座的十几位小姐,当然想在皇后和赵贵妃面前露个脸,记住自己。不过个个都矜持着,谁都不想第一个出场。
忠义侯府大夫人站起来,微笑着对赵香涵道:“赵贵妃娘娘年轻的到时候,那一手古筝弹得可是名满京城。今日不若贵妃娘娘领个头,也让这些小辈们知道山外有山。”
自从轩辕玉晟离京后,惦念思念儿子没心思弹古筝。今日心情好,赵香涵爽快的答应了:“王嬷嬷,拿本宫的流月过来。”
古筝奉上,赵香涵净手熏香,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
弹奏出的曲子时而柔和,时而流畅,时而跳跃,时而活泼。前面琴声浑厚而优美,仿佛看到了高山之雄伟苍劲;后面旋律悠扬流畅,淡雅清新,细腻绵长,有小溪流水的潺潺,有细流涓涓低回婉转慢慢汇流成河;有大江东去的磅礴,有瀑布倾泻的奔腾。
在场的人听的如痴如醉,心里对赵贵妃琴艺佩服的五体投地。
一曲终了,轩辕沅陵从假山后面走出来,拍手叫好:“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海。”
“参见皇上!”众人齐齐跪拜。
轩辕沅陵上前扶起皇后和赵贵妃:“都起来吧!”
“皇上,您怎么来了?”
“被爱妃的琴声给吸引过来的!”轩辕沅陵笑着道,“好久没听到爱妃抚琴,今日听了余音绕梁啊!”
“能得到皇上的夸奖,臣妾很骄傲!”赵香涵俏皮的说道,惹到轩辕沅陵哈哈大笑。
坐定,刚才扶起皇后的时候,感觉到她的手冰凉,立刻让花嬷嬷递上暖炉,给加了一件大髦,“皇后身子不好,要注意保暖。”
“谢皇上!”
担心在座的各位嫔妃和夫人小姐冷,皇后又吩咐加了炭盆。
“你们刚才要做什么,接着做,朕来这儿没别的,就是来凑个热闹。”看没动静了,轩辕玉晟问赵香涵。
赵香涵站起来回话:“皇上,刚才和各位夫人小姐说表演才艺呢,设了奖项。臣妾就先炫耀了一下琴技,接下来就该各位小姐们了。”
“哦,那朕来的正是时候啊!”轩辕沅陵不走了,夫人小姐也抓住这次表现的机会,一个接着一个上去表演,使出了浑身解数,生怕自己输给其他人。
最后一个上场的是孙妙珍,腰上两侧各挂了一只腰鼓。随着乐声响起,她和着节拍两手拍打腰鼓,身体摇曳生姿。她不仅表现出了女子的柔美,更多的表现出女子的力量美和豪爽的美。
看着她的舞蹈,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少女。几个连续的翻转,乐声停下,舞蹈停下,接下来是热烈的鼓掌声。
“好!”轩辕沅陵大声夸赞道。
皇后孙秋灵笑着道:“这丫头,几年不见,舞技见长。皇上夸奖好,那跳的真是好!”
“人美舞美,不愧是名动京城的第一美人!”赵香涵拿起一柄玉如意,亲自送给了孙妙珍,“今晚,孙小姐是魁首,当之无愧!”
其他小姐们都得了赏赐,欢欢喜喜出宫回府去了。
今晚来参加赏灯宴会的小姐,赵香涵让画师画出她们最美的一面,拿了画像和王嬷嬷在内殿一起筛选。
“嬷嬷,你看这个姑娘,胸大腰细翘臀,看着就是好生养的。”赵香涵拿出一张画像,拿给王嬷嬷看。
王嬷嬷仔细看过后摇头:“娘娘,咱们家殿下可是个挑剔的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