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彪悍农女病娇夫-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站在阳台上,微风吹过,心情舒畅。
丁一鸣骄傲的道:“我们作坊做出来的东西,都非常受欢迎。这款晾衣杆,都需要预约。”
来之前就已经将旭日几个作坊打听清楚了,急急忙忙出门,连个仆人也没带,父母都不知道呢。
接下来,丁一鸣带他去看一看工作的地方,熟悉一下环境:“你先去安顿好,明日辰时三刻去管理部找莫青婷,她是人事,会安排你去部门,先开个部门会议。莫青文是老板助理,肯定也会一同去。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来找我,我的办公室同他们都在玻璃作坊门卫旁边的二层小楼。里面有铭牌,找人也方便。”
“多谢丁主管!”
最后,带着刘浩然领了三天的饭票,丁一鸣告辞离开。
从百味居拿了行李,其实就一个包袱,包袱里放着两套衣裳。又去买了一应洗漱的东西,往宿舍去。放好东西,直接在食堂旁边买了两床被褥和枕头,洗澡用的竹制脱鞋,十个晾衣裳的竹制衣架。
东西都不贵,还买了一套茶杯,玻璃的,五颜六色,很漂亮。
归置好,就到了晌午饭时间。一到食堂,已经人山人海,每个窗口前都排起了长龙。
食堂有特质的餐盘,筷子勺子需要自带。刘浩然买了一双筷子一把勺子,在一旁洗碗池里洗干净,在开水房烫了烫,就去排队打饭。
看了一下已经在吃的工人餐盘里的饭菜,一荤一素一汤,菜色有的不一样。临到自己才看到,里面有好几样菜色可以挑选,不过只能挑一荤一素一汤。
里面打饭的有男有女,都穿着白色的带竹扣的衣裳,头上戴着淡蓝色的帽子,头发丝一根都没露在外面。打饭的手指甲修剪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污垢。
干净整洁!
这下,刘浩然安心开始点菜。
猪大排开起来不错,香菇青菜绿油油,葱花蛋汤,自己的菜齐了,打饭的大婶看了他一眼,打的饭要比旁边的人少了三分之一。
要是真和旁边这位兄弟一样的饭,自己还真吃不完。一个小小食堂打饭的大婶都这般有眼力,刘浩然深觉得这里面的人都有两下子。
端着自己的饭菜在一旁的长餐桌坐下,一旁的人只看了自己一眼,继续埋头用饭。
这里面的菜色,果然不错。也是忙了一上午,饿了,将盘子里的饭菜吃完,汤也喝了一滴不剩。见其他人用完饭,拿着餐盘往刚才洗筷子的地方去。刘浩然也拿着跟着去了后面,同样排着队,一个接一个洗盘子。
洗盘子的地方还有两个厨房里的人在巡逻,有一个剩了一口米饭的工人,被拉倒一旁记了名字,按照米饭多少口工钱。
看着自己干净得像狗添过的盘子,刘浩然松了口气。
除了筷子勺子仔细洗过,餐盘只冲了一下就扔进旁边的竹筐内。就这样就干净了吗?
问过后面的人,才知道厨房还会再洗一遍,还会放进蒸锅消毒。这就好,不能吃别人的口水。
用过午膳,刘浩然在花圃里转了转,又跑去了三楼。这里是员工休闲的地方,作坊是轮休制,这里坐满了人。玩得东西有飞镖、扑克牌、还有各种棋,还有一种玻璃珠子做的棋,棋盘是木料做的。棋盘是六角星,棋子也做成了六种颜色。
站在下棋的四个人身后,看了一盘就懂了,正巧旁边一桌确认,刘浩然坐下来和他们下了一盘。言谈中,知晓他们是铁艺作坊的工人,今天轮休。
上午在四楼识字,下午可以休息半天。
听说四楼下午还有人授课,刘浩然忙跑去四楼听课。讲课的是个中年书生,教的是千字文的内容。余下的时间就是让这些人在沙盘里写自己的名字,还有复习今天认识的字。
莞尔一笑,刘浩然点点头,去了旁边的阅览室。里面座椅几乎快要坐满了,只听翻书和偶尔轻微的脚步声。走进去,刘浩然来到书架前,几个书架摆满了书分门别类,种类也很多,连科考的八股文都有。
拿了一本野趣,刘浩然坐在一旁看起来。
知道听到响亮的钟声,楼下通知作坊工人下班,用晚膳,刘浩然才起身,将书放回原位。原本想借出去看一看,没有带人事给的铭牌,借不到书只好作罢。
好在晚上这里开到戍时,看了眼桌旁的琉璃灯,刘浩然下了楼。
沐浴后,躺在舒适的床上,期待明日上工的情形。有期待有兴奋,到后半夜才睡着,梦中竟然遇到了那位姑娘。
这里刘浩然惦记着遇见的姑娘,做了美梦,那厢韩一楠是不知道的,一夜无梦。第二天一大早,陈大人就骑着自行车后面跟着两个衙役来了。
比起起马,在乡下行走,陈大人更喜欢骑自行车,方便还能锻炼身体。原本挺出来的肚子,大腿上的肉,都掉了,精神抖擞。
在韩一楠家用了早饭,四人出发。
在两天巡视中,除了一家的秧苗有些黄,其他长势良好。黄的原因一是肥料没跟上,二是他家好几天没揭开稻草帘子让秧苗晒太阳。
陈大人狠狠的批评了这一家子,种地都这般不认真。一家人认错态度良好,一定认真伺候。
三天巡视完,韩一楠回到作坊,有新东西要做,去得做多的是木艺作坊和铁艺作坊,和主管商讨可行性,与刘浩然生生错过了。
这次韩一楠要做的是缝纫机。老式缝纫机以前家里就有一台,不过是个坏的。小时候跟着那个人经常待在修理铺,养成了爱东拆西补的毛病。
方正那缝纫机是个坏的,韩一楠就把它给拆了,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又把它修好了。当时,很多配件已经找不到,韩一楠用其他零件代替,直到穿越过来前,那台缝纫机还能正常使用。
它的构造和每个零件都深深印在自己的脑海里,只不过,很多东西要变成木制,需要改动。
确定能做,这些小配件的图纸就让各自负责的主管和组长一起将图纸画出来,余下的复杂配件,只能写信给轩辕玉晟。尤其是铁质配件,精确度高。
而刘浩然很快适应了工作性质和环境,做得得心应手,将自己的部门管理的井井有条。只是每日都在留意,仍旧没有看到那位姑娘的踪影。
终于,十天后,第一台缝纫机出来了,其实这也是样机。今日,韩一楠让人拿了一块布,亲自上去试机器。
铁艺作坊、木艺作坊和布艺作坊的管理人员都围在一旁。作为仓库主管,有新产品一定要去参加的。刘浩然站在人群中,看着缝纫机凳子上坐着的人,眼睛登时睁大了。心中激动万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上了缝纫机专用的针,穿了线,将一块布放在下面,脚踩动踏板,哒哒哒,机器运转起来。韩一楠欣喜,拉着布条到头,再转弯,针脚在不上走了一整圈,走出一个椭圆形。
剪了线头,韩一楠摊平:“成了!”
众人围了过去,跟韩一楠一样的高兴。布艺作坊的主管,坐上去,按照韩一楠的指导,慢慢的学会了。拿着自己的东西,兴奋的道:“韩姑娘,有了这个缝纫机,事半功倍啊!”
“要的就是这事半功倍!”韩一楠笑着,又吩咐木艺作坊负责任莫鸿达,“另开一个生产线,从这一批学徒中挑成绩优异的。再抽几个技术好的工匠,带头。”
“好!”有新东西出来,莫鸿达当然也高兴,赶紧找来各个组长,从每组中抽人。人数定了后,把名单交给莫青婷,其他组人员不够,还得招人。
刘浩然没有上前,只看着人群中那位笑语晏晏的姑娘,心潮澎湃。
安排好一切事务,韩一楠一回头,在人群外围,看到正望向自己的刘浩然。这人看着好生熟悉,细细想才想起来。
原来,是他!
看了眼他胸前的铭牌,仓库主管。原来,他就是新进的仓库主管。
韩一楠笑着走过来:“欢迎你加入我们旭日!”
“谢谢,韩,韩姑娘!”自己日思夜想的人,出现在面前,刘浩然突然有些紧张,“我,我叫刘浩然!”
“刘浩然,记住了。”韩一楠灿然一笑,“工作中有什么问题,或者对作坊有什么建议,欢迎来找我。”
这一笑,差点让刘浩然忘记了呼吸。
“好,一定!”目送韩一楠离开,刘浩然久久回不了神,找到她了,终于找到了。
原来她就是这几间作坊的老板,难怪这般与众不同。听说应试的那两题就是她出的,真是个聪明的女子,不仅聪明,还长得漂亮,实在难得。
有了韩一楠这句话,刘浩然各种找机会去找她,找的理由合情合理一点不让人烦。
不知不觉,到了四月,各村开始耕地,肥田后引水入田,过一两天就可以插秧了。
商铺已经竣工,交付使用,种上花木后,现在开始铺路。
旭日宾馆只剩装修,半个月后正式开张。
厨师是秦紫霄帮忙找的,今日招的是门童、餐厅和客房服务员、收银员、各楼层管理员、大堂经理、厨房切配和传菜员。
除了厨房切配不看长相,其他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年龄、身高和长相的要求来。身材好,相貌好,识的字当然最好。
前两天招工启事就张贴了出去,今日来的都是年轻人。招工的地方就摆在宾馆门口,韩一楠今日也参加了。
首先按照要求选出附和条件的人,第二关就是去食堂登记。在经过食堂的路上,韩一楠让人放了一把扫把在地上。让附和条件的人通过了,直接去食堂。
这个测试很老套,却很有用。
通过测试的留下,给他们量了身高,三位,定制套装。图纸已经画出来,自己布艺作坊自己制作。酒楼的所有装潢材料,都是出自自己的作坊。
既然要新奇,就要做出与众不同来。
人员定下,韩一楠正准备出门,只见一个陌生女子冲进来,大声叫道:“韩一楠,你快去救救韩添喜兄妹二人吧!”
来人,韩一楠认得,是只见过一面的大姑韩雪萍。那一年她来韩家送中秋节礼,到后院与莫小翠说话,从门内,看过她一眼。
韩家人除了韩友力,就她长得像韩大磊,也从来没出幺蛾子,也没来打秋风。人勤快,跟着种菌菇,种的还很好,赚了不少钱。
看她一脸急切,韩一楠上前:“添喜他们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韩雪萍拉着韩一楠就往外跑:“韩友本那个混蛋要把两个孩子卖个人牙子,你赶紧过去救救他们,我当家的在那里拦着,我们赶紧去。”
莫青婷也要跟着去,韩一楠劝下了,让她和丁一鸣安排人员住宿和下午培训。自己一个人跟着去,没事。
在对面一直注意这边情况的刘浩然,跑过来:“韩姑娘,我跟你一起去!”
“好!”上午仓库入库做了账,基本没什么事了。韩一楠同意了,看韩雪萍一脸着急,“赶紧走吧!”
第131章 梦与现实
走去太慢,韩一楠套了马车,两人上车自己赶车,让韩雪怡指路。按照韩雪萍指的地方,就在猫儿胡同一个一进的四合院内。
一进门,果然韩雪萍的丈夫站在里面,一间韩雪萍带着韩一楠来了,松了一口气:“可算来了,再不来我拦不住了。”
没看到韩友本和钱珍,就见韩添喜抱着他的那才两岁的妹妹,低着头不声不响的坐在一个小凳子上。
“添喜!”韩一楠叫了一声,他抬起头。
看到韩一楠的那一瞬间,大颗大颗的泪珠往外掉:“大姐!”
还没伸手去抱人,就被一个瘦高的中年妇人挡住了,只见她上嘴唇长了一颗黄豆大的黑痣,那嘴动痣也跟着动。妇人一看是韩一楠,忙笑脸相迎:“哎呦,这不是韩姑娘吗?是什么风把您给吹到我家这破落小院儿了,真是稀客啊!”
“这俩孩子是我的弟弟和妹妹,您多少银子买的不管,你说个价钱我出银子买走。”不管韩家发生什么事情要卖了韩添喜兄妹二人,先将两人买回家再说。
自己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在韩一楠的作坊里做事,妇人也想卖韩一楠一个好,虽热情的搬了椅子上了茶:“韩姑娘,自从跟着你种菌菇,这人牙子生意我也不怎么做了。”
主要现在大部分人都在作坊做工,又跟着种菌菇,基本上日子都过得去,没人卖儿卖女了。
韩一楠拿了茶水喂了小妹,又让韩添喜喝了些水,听妇人接下来的话。
“他们两兄妹可不是我主动去买的,是他们的爹送过来,一人二两银子,非要我买下的。”妇人一脸不关我事,我也是被逼无奈,“买下这俩孩子,这么点儿岁数,真不好卖。不过好在这两孩子长得好,卖去杂技团或是那些个地方也能赚一小笔钱。”
韩一楠与韩家的关系水火不容,妇人是知道的。以为韩一楠痛恨韩家所有人,这样说也是为了巴结她。
谁知说完,韩一楠眉头微微皱了皱,并没有接话。
想起一开始韩一楠进来就要买人,好像是要抱人被自己挡住了。看来没有想象中那般厌恶韩家人,一笔写不出两个韩字,恐怕真是来救人的。
妇人赶紧又道:“韩姑娘要是买,我也不赚什么银子,一人五两就将人带走吧。”
十两银子就是宰人,不过人牙子都是这样,说不得卖远点还能多买几两。只跟自己开口五两,还是给自己面子,韩一楠认了。只是出来的着急,身上没有带这么多银子,刘浩然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用我的!”
“谢谢,回去我还你!”接了银子付给妇人,拿了卖身契,妇人留饭,谢过后。此地不宜久留,韩一楠赶紧带着两人上了马车。
这次刘浩然接过了马鞭:“两个孩子吓坏了,你进去安慰安慰兄妹俩。”
两人确实吓坏了,韩一楠也不推迟:“那我进去了!”
“去吧!”刘浩然温柔一笑,“去哪儿?”
快到午膳时辰,韩一楠先带他们去百味居吃午膳:“去百味居!”
掀开车帘进车厢,韩一楠就见添喜和小妹两人紧紧依偎在一起。两人都哭过了,眼睛红彤彤的,眼睛里都是惶恐。
“别怕,来大姐姐抱!”韩一楠要抱小妹,她吓得直往韩添喜怀里缩。
韩添喜搂紧小妹:“大姐,小妹吓坏了,我先抱着她吧。”
这孩子小小年纪如此懂事,突遭变故,说出的话让韩一楠一阵心酸。
马车里有一副玻璃珠跳棋,韩一楠各种颜色拿出几颗递给韩添喜:“给小妹玩儿!”
看小妹好奇的拿着玻璃珠,翻来覆去的转动。韩一楠拿出帕子擦掉韩添喜脸上的黑灰:“放心,大姐姐要你们,以后大姐姐的家,就是你们的家。”
点点头,想到什么,韩添喜眼里黯然失色,都是悲伤。
有许多事情要弄清楚,到了百味居,韩一楠请韩雪萍夫妻二人一起,感谢他们通风报信。
韩雪萍夫妻二人知道韩一楠有事情要问,便没推迟,跟着进了酒楼。
如今镇上人多起来,百味居的生意越来越红火。韩一楠一出马车,路掌柜已经迎出来:“韩姑娘驾临敝店,蓬荜生辉啊!”
“路掌柜,好久不见,生意大火啊!”此刻正是用膳的时辰,百味居内座无虚席,可见生意十分火爆。
路掌柜笑道:“生意火,得感谢韩姑娘。”
笑着冲刘浩然几人点头打招呼:“各位里面请!”
亲自带着进了最好的包厢,是招待贵客的。
接过路掌柜拿来的菜单,点了些孩子爱吃的菜。路掌柜上了茶,楼下还有事,便告辞下去忙了。
有路掌柜特意吩咐,菜上得很快。别的不问,先吃饱再说。
喝了茶水,韩一楠请刘浩然带着两个孩子去外面逛一逛,买些小吃和玩具。这是别人的家事,自己不好参与,刘浩然抱着小妹,牵着韩添喜去买东西去了。
留下三人,韩一楠要问一问韩雪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韩友本要卖孩子,钱珍这个当娘的去哪了?”
“钱珍死了。”韩雪萍叹了口气,说道。
“死了?”那个女人一向吃软怕硬,怎么突然就死了。钱珍为什么会死?她死了,韩友本为什么要卖了两兄妹?
虎毒还不食子呢!韩一楠不敢置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想起这突然发生的事情,韩雪萍心里一阵唏嘘,又心疼两个孩子。
事情要从三月末说起,韩家花氏病了,家里几个菌菇棚,加上育秧棚,钱珍两口子加上韩大磊忙坏了。连清明节会娘家给逝去的亲人上香都没有时间,韩家的也就将坟上的草拔了,上了新土,插了青。
等菌菇卖出去,秧苗长势良好不用每日盯着伺候,钱珍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娘家上坟。
回娘家上坟,吃了午饭就回来。往年上坟韩友本都跟着一起去,今年家里发生了这么多变故,就没留在家里照顾菌菇和秧苗。
眼看夕阳落山,母子三人还没到家。难得今日心情好,韩友本准备去接一接三人。刚出村,就遇到小舅子钱刚。
钱刚脸色不好,见了韩友本语气有些急躁:“二姐夫,二姐出事了,你赶紧去看看。”
“出了什么事?”不是去上坟,难不成摔了。
韩友本再问,钱刚只说:“赶紧去吧,去了就知晓了。”
心中焦急,脚下走得很快,小半个时辰就到了钱珍的娘家柳庄。
一进院子,就见岳父岳母和村长,三个舅兄还有大姨哥父母兄弟,着许多人都黑着脸坐在堂屋里。其他人站在一旁,脸色都不好。瞄了眼大姨子,眼睛肿的跟核桃一样,看来哭了许久。
堂屋正中间捆着两人,只着里衣跪在那里。从背影,韩友本就认出两人是谁,一个是钱珍,披头散发衣裳都破了。另外一个是大姨哥,钱珍大姐的丈夫陈志强,也是一身狼狈,浑身脚印子。
这情形,有脑子的都能想到发生了什么事情。韩友本感觉头顶一片绿,眼前有些发黑,胸口闷想打人出出气。
跟着钱刚进了堂屋,瞄了一眼地上的跪着的两人,韩友本努力控制住怒火:“岳父,岳母!村长!”
“女婿来啦,坐吧!”自从韩家被琵琶村唾弃,钱老头夫妻二人对这个女婿是越来越不待见,可今日发生了这等丑事,钱老头客气相待。
韩友本并没有坐下:“岳父,孩儿她娘为何跪着,可是做了什么惹二老生气的事情。她就是这脾气,您二位多担待一二。”
此话一出,钱老头夫妻二人羞愧难当。闺女做了丑事,老脸都丢尽了,如何说。
老两口羞得开不了口,钱玲可不怕,恨毒了跪在堂中的一对狗男女:“钱珍这个臭婊子,有男人还要偷人,偷人就罢了,竟然偷到亲姐的头上。真是猪狗不如,畜生啊!”
说完扑过去,又抓又咬,钱珍被捆着,哪里躲得开,被咬得尖叫声声,讨饶声声。只换来钱玲更加凶狠的撕咬,耳朵和脸上鲜血淋淋。
韩友本和其他人都冷眼看着,没有要喝止。其实,此时的韩友本想给钱玲一把刀,将这两个贱人一刀刀片了。
等钱玲撕咬够了,又见韩友本阴着一张脸并无其他动作,钱老头才出声喝止:“好了,老婆子扶着玲子坐一旁去。今天这件事,请了村长来,赶紧处理了。”
两个都是自己的女儿,出了这等丑事,秦氏哭都没眼泪。和大媳妇一起,扶了钱玲坐到一旁。
终于得救了,感受到身后那阴霍的眼睛盯着自己。钱珍瑟缩,死亡的恐惧让身子缩成一团。
陈志强鼻青脸肿,知道今天不会有好结果,三家人都不会放过自己,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伸手拉住钱珍,生不能做夫妻,死一起浸猪笼,也好!
想当年,自己来钱家相看,看中的是二妹钱珍,与自己成亲的是钱玲。钱玲前一个未婚夫意外死了,了了原来的亲事,却在没有媒人上门。
岳家便来了一个偷梁换柱,只可惜自家穷,岳家贴补了许多嫁妆,父母便算了还不让自己去找钱家。是什么时候开始和钱珍偷偷在一起,好像是钱珍成亲的那一年,岳家秋收自己来帮忙,钱珍婆家秋收完了,也回来帮着做饭。
在红薯窖里,互述衷肠,按捺不住,在地窖里做了。原来与自己喜欢的女人亲热,比和钱玲亲热有感觉多了,舒服多了。此后,逮着几乎,陈志强就要和钱珍亲热一番。
后来钱珍有了韩添喜,再后来有了小妹,一儿一女长得甚是可爱。
这次,原本最安全的偷情之地,竟然被人发现了。正应了那句话,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曾经也害怕这一天,今天终于被抓当场。
“女婿,你有什么想法。”虽然小女儿做了这等丑事,如果女婿网开一面和离后将人远远送走,她还能活着。钱老头问韩友本,心里还是不想小女儿死,毕竟以前那么做也对不起她。
韩友本坐在椅子上,面无表情:“按照律法叛,我没有任何异议。”
这一对狗男女不死,难消心头之恨。
“是啊!”终究是不会放过,钱老头心里叹息一声,“亲家公亲家母也同意吗?”
“他既然做出了这等丑事,今日孩子们都看着,不能姑息他,按律法叛吧!”陈老头脸色惨白,钱家这是要儿子的命,不然事发后不会第一时间请来了村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