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彪悍农女病娇夫-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亲,这个晟公子可是大有来头的。”为了确认,自从见过轩辕玉晟后,刘浩然就留意他身边的人。那个圆脸小个子的男子,面白无须,偶尔不经意间的兰花指确定是太监无疑。
刘夫人心中一惊:“什么来头?总不会是皇亲国戚吧?”
刘浩然摇头:“不是皇亲国戚,他就是皇室中人,晟公子,母亲想不到是谁吗?”
刘夫人娘家是京中世家,虽然没落,但根基还在。对京中的人物,了如指掌。
迟疑了一下,刘夫人犹豫的说出一个人:“他,他莫不是晟王殿下?”
“是!”
刘浩然一个肯定的回答,到没让刘夫人觉得这件事难办,相反更加有信心:“一个皇子怎么可能娶一个平民,最多不过是个良妾。就这几天娘对韩一楠姑娘的了解,她怎么可能愿意屈居为妾。她的母亲和外祖一大家子,都是明事理的人。为妾之事,估计是不可能同意的。”
只怕韩一楠已经知道了轩辕玉晟身份后,依旧死心塌地的对他好。看轩辕玉晟的模样,也不是像只纳韩一楠为妾的样子。刘浩然皱眉,想了想:“母亲是不是已经想好了办法?”
“这件事情,只有从她母亲莫小翠方面着手。然儿可曾去过她家,见了她父母?”刘夫人心中已经有了主意,问清楚好行事。
刘浩然和盘托出:“一楠的父母,对儿子的印象挺好的。”
“这就好,娘出马,这事儿肯定能成!”婚姻之事做主的可不是自己,明日自己去走一趟,事情不成也差不多。
“让母亲费心了!”
轩辕玉晟,咱们各凭本事吧!
今日林府设宴为刘大人践行,请了陈大人、晟公子和韩一楠。事先陈大人已经将轩辕玉晟的身份告知了刘大人,私底下行过礼,表面上就称晟公子。
趁此机会,刘夫人打着出门再走走,想去看看莫家沟是个什么样的宝地的借口,请林老夫人作陪,去莫家沟。
府郡大人的夫人让自己作陪,舍命也得陪着。林老夫人将家里的事情交给两个儿媳妇,安排了马车,准备了礼物,陪着刘夫人去了莫家沟。
莫家沟大部分男子都在作坊做工,不做工的也得管理蒜黄和田地。这个时辰,路上基本上都没什么人。林老来过无数次韩一楠的家,马夫认识路直接将马车停在韩一楠的家门口。
两主两仆下了马车,走到院门口,院门大开着。没想到,韩一楠家还是土墙茅草顶。
林老夫人站在院门口往里面看了看,院子里无人,便让老嬷嬷叫了一声:“韩夫人在家吗?”
叫了两声,才有一个妇人从屋后走过来,看了眼门口站着的人忙跑回去叫人:“小翠儿,你家来客人了。”
不一会儿,一个面容姣好、瘦条条的、系着灰色围裙的中年妇女从后院跑过来,看到门口的人,莫小翠愣了会儿:“两位夫人是来找谁的?”
这两位夫人,不认识。又不像是来买腐竹和面条的商贩,是有钱人家的夫人,而且不是普通有钱人家。
“夫人是一楠姑娘的母亲吧?”林老夫人缠着老嬷嬷的手走进来,介绍,“老身是林府的,这位是府郡刘大人家的刘夫人和嬷嬷。”
镇上姓林的不就是镇长家吗?这位贵气的夫人竟然是府郡大人家的夫人,莫小翠慌忙在围裙上擦擦手,上前行礼:“民妇莫小翠,给两位夫人请安!”
“韩夫人,快请起!”刘夫人忙让身边的林嬷嬷把人扶了起来,“韩夫人生了三个能干的孩子,我专程过来感谢。”
说完,两人都送上带来的礼物。
“民妇可不是什么夫人,刘夫人可别这么称呼民妇,不敢当。礼物民妇可不敢收,无功不受禄。”莫小翠哪敢收礼物,推迟,“如果不嫌弃,请二位夫人到里面坐,喝点茶水。”
“不嫌弃,求之不得呢!”
刘夫人这般说,莫小翠赶紧请四位进屋。
两个嬷嬷捧着礼物进来,莫小翠坚持不收,就听刘夫人道:“礼物带来,可没有带回去的道理。多少是我们一点心意,一楠娘亲不收,可是嫌弃少了?”
“民妇不是这意思,二位夫人的礼物太贵重,民妇承担不起。”莫小翠诚惶诚恐,解释道。
“这么点礼物有什么承担不起的,一楠姑娘的母亲不会这么拘泥小节才对啊。”林老夫人笑着道,“莫要推迟,赶紧收下吧。”
“那民妇就收下了,谢过林老夫人,刘夫人!”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自己再不收就是不识抬举了,莫小翠只好收了礼物。
心里想着不知道这两位夫人突然到自己小院,是什么目的。
有用余光看看刘夫人,这位就是刘浩然的母亲,倒不像那些夫人太太瞧不起人,看起来倒是挺和蔼的。
“听后面有嘈杂声,可是有人在做工?”后院有人说话和脚步声,刘夫人问道。
莫小翠点头:“后面是二女儿负责的一个小作坊,弄些吃食。二位夫人若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刘夫人的意思呢?”林老夫人年纪大了,坐了会儿马车有些累坐着就不想动。
“这可是你们吃饭的东西,我们就不去看了,不去揭开神秘面纱。”刘夫人半开玩笑,其实是不想和那些乡下妇人打交道。今日来农家,也是为了儿子的事情,不然,不会踏进农家院落。
不去就算了,后院芽菜挪到大哥家去了,做了面坊,人多拥挤。真要去,还真不好意思,莫小翠也就随口一说的客套话。
在官太太面前,莫小翠很紧张,手捏着衣角,揉的皱皱巴巴,不知道要说些啥。
“这房子好像是新盖的,现在一楠姑娘挣了钱,没想过重新盖栋大房子吗?”就没想过搬到镇上去,到时候与自家府上来往,不会丢面子。
莫小翠老实的回答道:“原本一楠是定在开春后先盖自己的房子,砖头都烧好了。后来因为盖作坊、食堂宿舍耽误了。紧接着又是宾馆和那个什么小区,就一直耽误到现在。要盖,估计还得等些时候,她那学堂和医馆还没盖好呢!”
“原来那片地是盖的医馆和学堂,难怪和这边的小区不一样。”林老夫人听说盖是这个,当即夸了韩一楠一通,“一楠姑娘想的和别人就是不一样,这样住在那一片的人家,看大夫和孩子入学就方便多了。”
五峡镇的百姓日子都好过起来,送孩子去学堂的家庭也越来越多。镇上就一个学堂一个医馆,不够用。
“一楠姑娘总是高瞻远瞩,是个有魄力的女子,一般男子都比不上。”刘夫人笑呵呵的接话,“我家倒是有个同她年龄相仿的两个姑娘,就是从小娇惯的,娇滴滴的。哪有一楠姑娘的半分破例,不知道一楠姑娘年方几何啊?也让我去告诉家里两个小娇娇,让她们脸红羞愧。”
“府郡大人家的千金小姐哪里是我们一楠能比得上的,她也是没办法,爹娘没本事只能自己去挣。这个月初六及笄了,不知不觉就长大了。”莫小翠谦虚的道。
刘夫人笑着,自然的说道:“哦,及笄了,那该说婆家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定婆家,哪家小子有这等福气哟!”
第139章 晟公子的身份揭晓
上次就因为婆家的事情,和女儿闹了个不愉快。现在借口去指导各村村民插秧,不回来,住到盛景名都去了。想必又和晟公子住在同一屋檐下。
想到此,莫小翠眉头微微皱了一笑,瞬间放平露出笑容:“是到了年龄了,一直在留意,还没遇到合适的。”
林老夫人到了如今这个岁数,那都是人精,如何不明白刘夫人的意图,笑着道:“一楠姑娘这样优秀,是该好生挑一挑,嫁个品貌上佳的好男儿。可惜了,老身认识的好男儿都已经成婚生子。”
“不敢劳烦老夫人费心,她一个普通丫头,哪儿什么品貌上佳的好男儿。我只求有个一心一意待她好,心疼她懂他的男子,两人相伴到老,没有那些糟心事就好。”莫小翠是真心想韩一楠好,也没要求对方有多高地位,长的倾国倾城。
“哦,韩夫人是真疼女儿,一心为她着想!”刘夫人笑着夸奖,心中已经有数了,眉头一皱,让两个嬷嬷到门口去守着悄声道,“我早前听说,有个晟公子与韩姑娘一起创办的作坊,他待韩姑娘与其他人有些不同。”
“哎,也是我这个当娘的没管事儿,女儿年纪小性子又大大咧咧没忘这方面想,让旁人看着有了些闲话。”莫小翠赶紧否认,“他们就是单纯的伙伴关系,一人出银子出力,我们家一楠出主意。”
“哦,原来是这样。”刘夫人一副明白了的表情,松了一大口气,压低声音只让三人能听见,“我听老爷说过,那位晟公子不是旁人,身份显赫。他,可是当今圣上最疼爱的十五皇子,晟王殿下。”
听此,林老夫人和莫小翠倒抽了一口冷气。
回想往常自家待他虽尊敬,但说话做事随意,忙的时候他还给自家干过活儿。就前几天,自己还甩脸子给他看呢。要是怪罪下来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啊,莫小翠心跳如鼓,手脚冰凉。
瞪大一双昏花老眼,林老夫人说话已经在打颤:“您,您您说晟公子就是当今的晟王殿下?”
“晟王殿下,以外貌倾城名扬天下。你们看晟公子那张美的无法形容的脸,高贵气质,做事说话的气派,那一点不是透着天之骄子的气势。”刘夫人也是被刘大人告知的,以免冲撞了人还不自知。
瞧着莫小翠吓得只抖,刘夫人忙又宽慰:“韩夫人放心,不知者无罪,晟王殿下虽是皇子该有的气量还是有的。不过如今知晓他的身份,我们还是要和他保持距离,尤其是韩姑娘。没有去给王府做小妾的打算,还是不要往跟前去的好。如果真让皇子看上了,想抽身都是妄想。”
说完看了眼莫小翠,果然脸色发白,不知道在想什么。
莫小翠在想什么,当然是要及早把韩一楠给弄回来。自己好好的女儿不能给人做妾,皇子也不行。
正思索间,又听刘夫人说道:“不说京城,咱们青城郡里那些有点官职或是有些银钱的人,家里妻妾成群。这妻妾争宠,一年之内闹出不少人命。那些个娘家没有什么背景的妾室,被正室和其他受宠或是有些背景的妾室磋磨得不成人形,性子烈的和她们斗一斗,也是被明里暗里给整死了。能隐忍的,也被磋磨得不似人形,熬日子。”
“是啊!”林老夫人也附和,“宁为穷人妻不为富人妾,为妾那也是半个奴才,得听大妇。讨好了大妇,其他妾室排挤你整你,不讨好大妇,更难容身。生的孩子还要矮人一截,出不了头。”
一句句更是让莫小翠听得心惊,心肝颤颤,眉头能夹死一只苍蝇:“林老夫人说得对,宁为穷人妻不为富人妾。”
“韩夫人果然是个明白人,一楠有你这个当娘的,也是她的福气。”刘夫人夸奖的话不要钱的往外倒,“这般疼爱女儿,是个好母亲。又是个善良的女子,才教出一个个优秀的子女。”
林老夫人从震惊中回过神,也跟着夸道:“刘夫人说的是,言传身教,韩夫人做得相当好,是个好母亲。”
“二位夫人谬赞,民妇大字不识一个,哪里做得这般好。倒是要和二位夫人多多学习才是!”莫小翠明白自己没她们夸得这般好,这一切怎么来的,心里清楚。且,一楠以前是傻的,自己根本教不了她,清醒后,倒是代自己这个母亲叫了碧萱和承泽许多。
然,一码归一码,婚姻之事,自己这个做母亲的一定要把关。
“听然儿说,他来过韩夫人家两次,韩夫人待他如己出,十分照顾。他一人在外,身边又每个伺候的人,得了韩夫人和一楠姑娘的帮助,心中很是感激呢。”刘夫人提起自己次子,看着莫小翠的反应,“今日原本要陪着我一起来的,奈何作坊有事情要做,也不好经常请假,便只好作罢,特意让我带话问候韩夫人呢。然儿说了,和韩夫人自然的亲近,就如同儿子和母亲一般。”
“原来刘公子就是府郡大人家的公子,难怪这般优秀。”当初刘浩然来家并没有表明身份,莫小翠也不傻装作不知道将刘浩然夸奖了一番,“这么优秀的人屈居在作坊里,真是委屈他了。也怪我们一楠不知道刘公子的身份,但对他却是赞赏有加。有魄力有能力,前途不可限量啊!”
这个儿子是老爷和自己最看好的,莫小翠夸刘浩然比夸自己还要开心。刘夫人露出真诚的笑容:“浩然是老爷和我的第二个孩子,从小他就懂事,爱读书。也聪明,十五岁就有了秀才的功名。只是我们老爷让他晚两年下场,年龄大些考虑事情要全面些。
这不,明年春天的府试还有一年,他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就独自出门游历。没想到最先到了五峡镇,被这里的作坊吸引,便留下来学习。刚巧一楠姑娘的作坊招仓库主管,原本只是好奇一试,不想一试就中了。”
“刘公子果然是个有才的人,那仓库主管老身也听说过,找了这几个月不少读书人前来应聘,只那两道试题就将人难住了。后来镇上书院的先生还特意前去请教过,一楠姑娘解题思路让那位先生敬佩不已。说是一楠能去书院叫算术,那是许多学生之福。”
林老夫人听自家老头子和儿子孙子讨论过那两道试题,而且还会更换,“刘公子一试就通过,那是当真真才实学,学问扎实。”
“哈哈哈,林老夫人过奖了。”刘夫人笑着谢过林老夫人,又道,“其实,最聪明的不是应该是那出题的人,韩姑娘吗?然儿提起韩姑娘,那是止不住的赞扬和钦佩呢!说是跟在韩姑娘身边收获颇多,韩姑娘与他是良师益友。”
“一楠一个小小的女子可担不起刘夫人和刘公子这般赞扬!”
“哎,担得起,担得起!我们然儿的眼光比我这个几十岁的母亲还要准,他说好的肯定不会差。更何况,五峡镇、乃至整个阳谷县谁提到韩姑娘不是满嘴的夸奖。你说是不是呀,林老夫人?”刘夫人问林老夫人。
林老夫人点头,对韩一楠十分肯定,心里也很喜欢这位聪慧的姑娘:“刘夫人所说千真万确,一楠姑娘担得起夸奖。你这堂屋上的匾额,可是皇上亲书亲赐的,这就是对一楠姑娘的的肯定,对她嘉奖,无上荣光啊!”
三人同时看向堂屋正中悬挂的匾额,刘夫人叹道:“皇上亲赐,整个大秦都是头一份。”
说完,对着匾额行了跪拜礼。
莫小翠每天三炷香供着,到没想过每天要跪拜,此刻赶紧跟着跪下磕了三个头。
三人复又坐下,刘夫人喝了茶:“有这皇上亲赐的匾额,一楠姑娘就是嫁进六品官员家也使得。”
正巧,刘志强就是正六品。
“刘夫人家的二公子还没定亲?这般少年才俊,人有玉树临风,定是媒人踏破门槛了吧?”林老夫人状似闲聊问起。
莫小翠也竖起耳朵听。
“哎!”刘夫人叹了口气,“如今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主意,倒是有不少媒人来说亲,他都相看不上。说什么要找个自己心悦的人,两人恩恩爱爱的过一辈子。”
“刘公子这思想倒是独特,不过想找个合适自己的也不容易。有时候门当户对,也能恩恩爱爱过一辈子。”林老夫人觉得年轻人就是想得单纯,婚姻可没那么容易。
“林老夫人说的不错,我也是这般想的。哪知,这次他来了五峡镇,说是遇到一个心仪的姑娘。我看过了很满意,也不在乎什么门当户对。只要他喜欢,那位姑娘家同意,我就欢欢喜喜请了媒人上门提亲,将婚事定下。”说这句话的时候,刘夫人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莫小翠,个中意思很明白。
没想到刘公子已经写信告知家人,那么这次刘夫人来自家就是来听听声,自己同意了,就请媒人上门提亲了。自己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以为高官家的夫人,眼睛定是长在头顶上的。今日得见府郡大人家的夫人,竟然如此平易近人,说话没有一点高高在上的。
对自家女儿是赞赏有加,亲事肯定也是经过刘大人同意,府郡大人家诚心求娶才亲自上门。刘浩然对自己女儿爱重,女儿嫁去也不会受委屈。
莫小翠这边心思百转,人家又没明说自己也只能含糊回了话:“那位被刘公子心仪,夫人欢喜的姑娘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是啊,好福气啊!”林老夫人附和道。
各自心里都有了数,又聊了些家常。莫小翠留饭,讲明镇长府中今日请客为府郡大人践行,两位告辞离去。
路上林老夫人看了眼刘夫人,瞧她眉眼带笑心知这桩婚事,如果没有意外定是能成的。就是不知道晟公子的心思到底如何,他与韩一楠一同去过几次林府,瞧着两人相处的模样,不像是要纳韩一楠为妾。那模样,是当最最心爱之人去对待去珍惜的。
不过有想想韩一楠的身份,那事情是不肯能成的。
一个皇子娶一个平头百姓,简直是天方夜谭。
心中想,林老夫人是不会提出一个字的。婚姻是行两家之好,自己不做那多嘴多舌之人。韩姑娘聪明能干长相不俗,那刘浩然在青城郡也是有名的才子,英俊风流。两人若能结成夫妻,倒也是一桩佳话。
明早就要离开五峡镇,晚上,刘浩然来见父母。
“儿子不孝,留书出走,让父亲母亲担忧了!”刘浩然跪在刘志强和刘夫人面前请罪。
刘夫人不好发话让他起来,等刘志强发话:“然儿起来吧!只是以后要出门,一定先告知父母一声。”
“是,儿子记住了!”
瞧着儿子除了晒黑了一点,增加了几分稳重,刘志强心中欣慰:“在这里还习惯吧?”
“谢父亲母亲关心,儿子在这里习惯,管着二十几个人倒好轻松。跟着在作坊里走动,倒是增长了不少见识。”刘浩然回道。
刘志强点头:“那就好!我与你母亲商量过了,你就安心在这里做事,需不需要把你的小厮良子派过来服侍你?”
“你一个人没个人服侍不行,多的不要,良子是一定要送过来的。”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刘夫人心疼儿子受累。
“父亲母亲,儿子如今住在宿舍里,出了要自己洗洗衣裳,再没有其他事情做。吃饭都在食堂,宿舍洗漱冷热水都有,就是去食堂后面打个开水,累不着。这样挺好的,也让儿子独立一下,多锻炼自己。”刘浩然将袖子卷起来,露出胳膊给两人看,“父亲母亲,你们看,儿子是不是比以前强健了一些?”
看起来确实要结实许多,这也说明孩子在这里受了苦。刘夫人一向疼这个儿子,当即留了泪:“不行,明日就把良子送过来服侍。”
“母亲心疼儿子,儿子心里感激,感动。不过儿子在作坊做工,作坊里没有一人带着下人服侍,倒显得儿子特殊,格格不入。”刚刚跟作坊里的那些主管熟悉,不想因为自己的特殊遭别人另眼相看,“儿子是男子,吃些苦不怕,不是有句话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吗?”
“然儿说的不错,吃点苦不算什么!”刘志强欣慰点头,“人就不送过来了,你好好照顾自己。不过明年府试,你可别忘了温习功课。”
“儿子谨记,定不会落下的。”
又问了些在这里的生活细节,刘夫人道:“今日我去了韩家,见到了韩姑娘的母亲。看她表情听她的话音,对我们然儿是相当满意。今日我表现得当,估计,要是请媒人上门亲事就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夫人的意思是,回去之后就请媒人上门来提亲?”对这桩婚事刘志强相当满意,以后因为水稻的事情升官,别人说他刘志强是分了别人的功劳。如果把人娶进门,自己一家人,谁还敢说闲话。
刘夫人考虑后:“找个德高望重的老夫人去提,妾身已经想好了,就找林老夫人。”
“倒是行得通,林老一家与韩姑娘接触多,了解的也多,情义自然要深一些。由她出面,合适。然儿,你觉得呢?”刘志强同意,又问刘浩然的意见。
“儿子没有意见,不过此时也不要操之过急。父亲母亲刚到五峡镇,回去就请媒人上门提亲,倒显得我们府上有多迫不及待,引人诟病。还有一个月就是端午节,等端午节后再来提亲不迟。”这段时间自己和一楠多接触些,让她看到自己的好,到时候提亲水到渠成。
还有轩辕玉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须得写信给外祖家,帮忙打听一下这位殿下,好做计较。
夫妻二人想一想,确实如此,这般去提亲倒显得自家上杆子和韩家结亲一样。
一家人又说了会儿话,刘浩然在林府住了一晚,第二天送走父母才回了作坊,当晚书信一封送去了京城。
而韩家,等两位夫人离去,莫小翠心中甚是高兴,中午开开心心炒了几个菜,饭桌上对韩碧萱都和蔼许多。吃了午饭让韩友力套了牛车,带着家里种出来的蔬菜两人就出了门。跟韩友力说的是不放心几个孩子,去送菜做饭,其实是要把韩一楠哄回家里来住。
夫妻俩到盛景名都门口被拦住了,进不去,好在莫鸿伟在盖学堂,把他叫来证明才放行。门卫知道这是韩姑娘的父母,热情的领着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