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彪悍农女病娇夫-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镇北候一向最忌赌博,他都敢下场和萧何赌,肯定能赢。其他大人,纷纷站在镇北候的身后,萧何身后只有捧着被子和棉衣的两个仆人。
  “好,那么现在咱们就能做个对比。”萧何对轩辕沅陵行礼,“请皇上让海公公称一称被褥和棉衣的重量。然后拿出同样重量的被褥和棉衣,让人穿上,看哪边先流汗,哪边穿着更热!”
  “准了!”大手一挥,轩辕沅陵等着看好戏。
  当场海公公让人拿了称成了重量,记下。按照被褥和衣裳的大小,叫了尚衣局的尚宫带着几个宫女进来,裁布,称棉花,就在大殿之上做起被褥和衣裳来。
  人多,手脚又麻利,不到一刻钟,一床被褥和棉衣就做好了。
  从外面叫了四个侍卫进来,脱了外面的衣裳,包被子,穿棉衣棉裤。
  现在初秋,天气比较炎热,大殿内穿两件单衣正好。
  四个侍卫静静的站着,不一会儿,那两个穿着萧何送来的被子和棉衣的侍卫,开始冒汗,一会儿几热的受不了。
  而另外两个,一点感觉也没有。
  不用往后拖时间,现在输赢很明显。
  萧何哈哈大笑:“谢谢各位大人慷慨,等会儿下了朝,本官就吩咐下人去各位府上。”
  “本候愿赌服输,下朝后会送去国师府。”镇北候威风禀禀,输得起。
  其他大人也只好跟着说,下朝后送去国师府。皇帝做证人,谁敢不送钱。
  哎呦,还是晟王殿下厉害啊,动动脑子,一下子就把几万两银子弄到手了。萧何脸上是明晃晃的得意,就是来宰你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大官。
  “镇北候,你看这棉被和棉衣,是否满意啊?”轩辕沅陵也走下来,拿起棉被和棉衣,拿在手里轻,却保暖。
  镇北候哪里有意见,能得到这么好的冬被冬衣很满足:“皇上,微臣很满意!”
  “那就好!”轩辕沅陵摸了摸,“萧何啊,这里面是什么东西填充的?”
  “回禀皇上,是鸭绒和鹅绒。”
  “鸭绒、鹅绒?”轩辕沅陵很意外,没想到这东西可以做被子和棉衣。
  萧何将外面的罩衫取了,将羽绒内胆取出来,拉掉一截线,露出里面洁白的羽绒:“这些都是鸭子和鹅贴身的羽绒,很保暖。”
  轩辕沅陵点头:“鸭和鹅冬天都能下水,就是因为它们有这保温的绒毛。好!”
  “皇上,其他被子和衣裳还在赶制中。殿下说了,一定赶在北边冷气来之前全部完成!”两三个镇养了那么多鸭子和鹅,想起轩辕玉晟交待的话,萧何又道,“还有腌制好的板鸭和板鹅,臣这次带了二十马车,其他的会同后面的冬衣冬被一起送过来送往边疆。”
  “好好好!”轩辕沅陵一连说了几个好,都是喜色。想想转来转去的麻烦,当即吩咐,“镇北候,东西做好,你直接去五峡镇验货后装货,从那里直接去边关还近一点。”
  “臣领命!”
  下了朝,那些赌输了大臣纷纷遣人送银票给萧何,萧何乐呵呵的收了说了声多谢!
  七月下旬,荷塘里的莲子采摘完。眼看着稻子慢慢变黄,沉甸甸的稻穗儿压弯了稻苗的腰。为了防止有意外发生,阳谷县令陈志明带着府中衙役每日各个村落巡视,让各村晚上阻止男劳力巡夜。
  今年跟着韩一楠,按照她的方法种红薯,红薯产量提高了。先前小麦虫害,是她提议用梓树叶的汁杀虫,保住了小麦产量。
  辛苦了大半年,稻田里养的东西都卖出去了。眼见着稻子也能大丰收,能过个丰收年。
  漫天星空,月亮高招的晚上,莫家沟稻田的田埂上,莫博文、莫鸿礼、莫族长和韩友力四个人今晚是一队巡逻。为了确保安全,村里几家有狗的都贡献出来了。
  在稻田里走了一圈,四人坐在大堤上聊天。
  莫族长拿着用棕榈树叶做成的赶苍蝇蚊子的掸子,挥了挥赶走在身边嗡嗡叫的蚊子:“博文老弟,你家地多,今年鸭子卖了不少银子吧?”
  莫博文嘿嘿笑了两声:“族长家也不少啊,咱们两家差不多。”
  “哎,我家今年也不错。要不是留了十几只下蛋给孙子吃,也能多卖几个钱。”莫鸿礼说着多卖几个钱,心里一点都不疼。日子好过,住在大房子里,不计较几十个铜板。
  “少卖几个钱也无所谓,你家三个孙子都在上蒙学。又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营养得跟上。”莫博文一说,莫鸿礼忙说就是这么想的。
  村里的蒙学终究赶不上镇上的,要不是每天接送麻烦,莫鸿礼就送去镇上了。
  “我家也留了十几只鸭子下蛋,可一楠说鸭蛋不要吃,留着孵小鸭子,赶在过冬前再出一批。现在作坊收鸭鹅一直到明年春末,还让我多去订一些鸭苗。”韩友力一拍脑袋,“这两天忙,前天一楠回来让我跟你们说一声,我倒是给忘了。”
  “友力兄弟不用自责,没事儿,一两天耽误不来事儿。”莫鸿礼拔了根狗尾巴草拿在手里,“村里不少人家都留了鸭子下蛋,明天我就通知大家。”
  “哎呦,自从一楠来了咱们莫家沟,一年的时间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这辈子都没想到,能过上这样的日子。都是托了一楠和晟公子的福啊!”甩了甩手中的掸子,莫族长感叹。
  一巴掌拍死了正吸自己血的蚊子,莫博文也道:“是啊,没想过能住砖瓦房,还是这么漂亮的楼房。”
  “我跟你们说,每次出门,或是陈大人召集开会。人家一听是莫家沟的,可尊敬了,又羡慕。看他们这样,我就特别骄傲。心里更告诉自己,一定要做好每件事,不能给一楠和晟公子拖后腿。”莫鸿礼说这话,依然很骄傲。
  “小翠和友力生了好女儿,咱们都沾一楠的光。”莫博文自得的道,“其实主要一楠随我,聪明!”
  “是,一楠自己也说遂您!”韩友力附和。
  莫族长和莫鸿礼也笑着说,像!
  一阵风吹来,稻田沙沙作响。
  “看现在稻子咱们今年都要丰收啊,一楠说一亩地能增产一石,看来不成问题。”当初韩一楠说增产一石,所有人都记在心里,不说一石,半石也高兴啊。韩友力除了在作坊裁纸包装,平时和莫小翠一起管理家里的二十几亩水田。
  莫族长点头:“这是肯定了,你看那稻穗上的谷粒多饱满,一串上找不出几个瘪子。这么好的稻子不知道出来的米,是什么味道。”
  “肯定又香又软!”三人异口同声。
  “那是肯定的,等谷子脱粒晒干。我就去舂米,不炒菜,就光吃大米饭。”莫族长说着,吧唧了一下嘴,好像有一碗香喷喷的大米饭已经端在自己面前。。
  莫博文也憧憬起来:“这个主意好!”
  “一楠的这个种植方法是个好方法啊!”莫鸿礼看着风吹稻田,一浪一浪的:“估计明年开始大秦的农民都要学我们的种植办法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也同我们一样,搞这个水田养殖。”
  “说不定会一块儿学去!”韩友力认为,能赚钱的事儿,谁不干谁傻子。又说到前段时间的西瓜,“要不是作坊要,他们的西瓜真的要烂在地里。你们看,后来听说作坊收西瓜,隔壁两个郡县的瓜农都往这边送。”
  “是啊,东西一多就不好卖。”莫博文皱眉,“要不要把这件事情跟一楠商量一下,不是说我们想自己弄不让别人挣钱。我们村的东西,一楠肯定是要帮着销的,就怕东西一多,一楠也没办法卖掉。这不是要糟蹋钱吗?”
  “鸭子鹅倒还好,不容易死,能送去各地卖。那鱼虾一出水死的就多,不能放!”莫族长觉得都养起来,会是个麻烦,“哪里都不会想咱们这里有这么大的作坊,几千口人,能吃得完。”
  “等秋收的时候,咱们去跟一楠提一提。”莫鸿礼一说,三人都同意了,一起去。
  水稻到了收获期,韩一楠倒是不关心了,每日在作坊和轩辕玉晟一起研究草纸,餐巾纸、牙膏、洗发水和沐浴露。
  秋风送爽,遍地金黄。很快就到了秋收时节,天气晴好,各家都赶着抢收粮食。旭日作坊、建筑队和学堂,放假五天,让工人回家秋收。
  今天自家也开始收割水稻,戴着轩辕玉晟给特制的草帽,站在田埂上。韩一楠不仅感叹,来到这个世界整整一年,真是光阴如梭啊!
  自家稻田里,除了自家五口人,还有来凑热闹的秦紫霄、萧何、范俊毅和小可,戴着草帽,挥汗如雨割稻子。
  另外,莫家人都在帮着收割,等收了自家的再去收他们家的。二十几亩地,一天半的时间要全部收割完。
  陈雨墨和陈雨娇也来了,太阳大没让她俩下田,让在家带孩子。林嬷嬷主动揽下了做饭的活计,还顺便喂一喂家里的牲畜。
  今年不用韩一楠一口袋一口袋的将稻子背回家,轩辕玉晟推着自行车等在路边,装满一袋就送回去晒,现在正带着一个大草帽,站在树荫下歇着。
  韩承泽和青山和去年同样的人物,在家看稻子,不让鸡鸭出来糟蹋粮食。
  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韩一楠弯腰拿着镰刀,割稻子。
  第二块五亩地割完,准备转战下一块,陈雨墨骑着三轮车:“大家都累了吧,快过来喝绿豆汤,嬷嬷吃过早饭就煮了,放在井里这会儿喝正好冰凉解渴。”
  秦紫霄四人已经支撑不住了,从来没下地干活,平时不用动手都是仆人伺候。四个人割的稻子,还没韩碧萱一个人多。
  范俊毅看了眼从对面割过来的韩碧萱,拿了碗盛了绿豆汤递过去:“韩二姑娘,喝绿豆汤!”
  “谢谢范二公子,你自己喝吧,我这儿有了。”韩碧萱自己拿了碗盛上,转头憋着笑走开了。
  韩一楠听到范二公子四字,这二丫还故意在范二后面稍微停顿了一下才说公子二字,太刁钻。扑的一声,将喝进嘴里的绿豆汤全部喷了出来,呛得直咳嗽。
  轩辕玉晟见状赶紧给她拍拍背:“桶里还多着呢,又没人跟你抢。就是没有了,不给他们喝也得让你喝个够啊!”
  一说完,旁边的秦紫霄和萧何喷了。
  这狗虐得,让两人生气。还有这范二,真的是二,一遇到韩碧萱就更二了。也不看看人家一大家子都在这里,就赶着献殷勤,生怕人家不知道你心思似的。
  “你俩,被糟蹋东西啊!”轩辕玉晟这区别对待,让两人气闷。


第153章 该给她什么奖励好
  喝过绿豆汤,莫家人让这四人休息,人家是客人,又是从来没干过活儿的公子哥儿,不好意思使唤人家。
  实在是干不动了,四人坐在树下歇气。
  回去是上坡不好走,莫青翰接过陈雨墨手里的车把:“陈小姐,你上车,我送你回去!”
  “不用,我自己能行!”陈雨墨有些不好意思对上莫青翰的眼睛,低着头,有些害羞。
  “回去是上坡,你上不去。赶紧上车,我送回去还得回来割稻子。”莫青翰把东西收好放在一边,陈雨墨腾出一点地方。
  看了眼前面的上坡,还真爬不上去,陈雨墨只好乖乖爬上了三轮车,坐在车帮上。
  将车子掉了个头,莫青翰坐上去走之前回头,笑着嘱咐:“坐稳了,我要出发了!”
  “好!”陈雨墨双手抓紧,抬头看了一眼前方,没想到莫青翰依旧笑着看着自己。忙说了一声,“我坐好了!”
  到了家门口,上车容易下车难。陈雨墨不知道要如何下来,跳下来,太高跑摔跤出丑。走下来,腿没那么长。
  只感觉一个天旋地转,人已经平稳的站在了地上。陈雨墨瞬间红了脸,这,这这,刚才是他把自己抱下来的。
  他的胳膊可真有劲儿,胸膛也很结实。
  呸,胡思乱想什么呢!
  “陈小姐,刚才唐突了。不过我就是看你没办法下来,一时思虑不周就把你抱下来了,绝没有亵渎之心。”将人抱下来之后,才发现不妥,莫青翰赶紧道歉。
  “没没没事儿,我进去了,你赶紧去地里吧!”陈雨墨抱着桶跑去了厨房。
  莫青翰摸摸脑袋:“她应该,没生气吧?”
  今年天公作美,秋收的这几天天气一直晴好。收割完,稻子也全部晒干,可以直接装袋放进粮仓里。
  每家每户都仔细称了自己的稻谷,算下来,每亩地增产一石,有的甚至还有超过一点的。
  莫鸿礼统计下每一家的收成,明日县令大人和府郡大人来,好呈报上去。
  京城,金銮殿
  昨日青城郡送来两口袋新出的稻谷,此刻就放在大殿上。
  海公公拿了一块布铺在地上,一个侍卫上前,将两口袋稻谷全数倒在上面。
  等侍卫退下,轩辕沅陵走过来,抓起一把稻谷,用嘴吹了吹上面的稻草,将稻谷在手里搓了搓,把稻壳搓掉露出里面白白的米粒。
  看了许久,才招呼几个大臣上前来:“你们都过来看看,这个稻子怎么样!”
  几个大臣上前,抓了一把,仔细看了看。
  秦萧束很快看出道道来了,又抓了一把看过后,蹲在地上慢慢扒拉稻谷:“皇上,臣发现这些稻谷颗粒饱满,瘪的没多少,基本看不见。”
  “早就听说青城郡的阳谷县全县在用新的水稻种植方法,这些稻谷确定是从地里打出来没筛选过的?”镇北候蹲在秦萧束的身边,抓了把稻谷搓了搓,他手劲儿大,搓两把米粒就出来了。
  “晟王殿下在哪里,谁敢弄虚作假。他刘志强可没这么大的胆子!”兵部尚书路铮然,自从有了冶铁的方子,出来的兵器锋利无比。如今边关的城墙用上水泥更加坚不可摧,再就是先前送来的机械弩射程远,精准攻击力强。
  那忠义侯府胆大包天,竟然敢从晟王殿下那里窃取图纸,殃及一府性命。从忠义侯府抄来的几个矿山正好用作自找机械弩。
  等秋收秋种后,去晟王那里取了冬被冬衣和肉类,又给兵部和户部解决了燃眉之急。
  瞄了眼旁边的护国公,最近很低调啊。
  “这是五峡镇莫家沟一户人家割了一亩地的水稻,晒干后送过来的。这里两麻袋,一袋一百五十六斤(公斤),两袋三百多斤。也就是三石,一亩地的产量。”轩辕沅陵算了算,“韩一楠那丫头说今年能增产一石,真的就做到了。不仅粮食增产,他们在稻田里养鸭鹅,养鱼虾又是一笔收入。”
  “一亩水田放三十只鸭子,除去鸭苗和后期喂粮食的钱,再加上卖一批鸭蛋钱。你们算算,一亩地养的鸭子能挣多少钱?”轩辕沅陵问在场的大人。
  大人们开始掰开手指算,算了半天还是户部的早一步算出来。一亩地养鸭,能挣回来三四百文钱。有个四五亩也能挣个一两半银子,节省一点够一家五口人一年的嚼用。
  “皇上,微臣想,明年其他郡县也采用这种种植方法,再加上水田养殖。这么一算,咱们大秦百姓都能富裕起来了。”一个文官出来,请奏。
  “水稻种植方法明年肯定按照这个方法种,已经实验成功。阳固县令陈向明详细的记载了种植过程,整理成册后在旭日印刷厂印刷后会分发到个个府郡县衙。”轩辕沅陵坐回龙椅上,“不过,大秦都在水田里养东西,养出来卖到何处?可不是处处都有五峡镇那么多作坊人口可以消耗。那不得砸手里,赔钱?”
  “是啊,不是每个地方都像五峡镇。东西养出来卖不出去,那就是亏钱啊!”
  “对对对!”
  下面的官员小声议论。
  “皇上,臣觉得还是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跟风。”户部尚书站出来,发表了个人的意见。
  其他官员也附和,户部尚书说得对。
  因地制宜,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坐在龙椅上的轩辕沅陵,半边倚在龙椅手柄上,手轻轻抚摸下巴上的胡子:“因地制宜,怎么个制法?”
  下面鸦雀无声!
  要是每个地方都能出现一个韩一楠,何愁不能因地制宜。
  此刻正在盥洗室洗脸的韩一楠打了几个响亮的喷嚏:“哎呀,谁这么惦记我。”
  “你这是受了凉!”轩辕玉晟拿着一件外衫走进来,给她披上,“早起天凉,注意保暖!”
  “谢谢!”前世今生自己都没怎么生病,来到这里还是第一次打喷嚏。韩一楠给轩辕玉晟倒了热水洗漱,“三舅家只剩一亩地不用我们帮忙,大舅和爹今天开始犁地,咱们也帮不上。要不,咱俩去舂米吧,昨天听外公说想吃新米,我也想尝尝。”
  “行,吃过咱们就去。”
  早前就说过,收过新稻谷后,最先做的事就是舂米煮米饭,不炒菜。
  不仅莫家沟的人家舂新米,其他村子同样有这样的想法。
  还剩一小块地没有收割,莫博文和梁氏被留在家里休息。吃过早饭,把筛干净的两袋谷子扛上三轮车,老两口准备去村里排队舂米。
  刚巧,韩一楠骑着三轮车,后面坐着轩辕玉晟,脚下放着两袋子稻谷。
  “外公外婆,你们也去舂米?”韩一楠停下车,等莫博文两口子。轩辕玉晟也赶紧和老两口打招呼,如今都跟着韩一楠喊人了。
  莫博文蹬上三轮:“别等了,赶紧去,一会儿人多了,上午就轮不上了。”
  结果到哪儿一看排着好长的队伍,好在有几个舂米的窝窝。看着别人舂出来的米颗粒大饱满,晶莹剔透。老两口等着越心焦,恨不能马上轮到自己,也能看看自家的米怎么样。
  好容易轮到自家,夫妻二人齐上阵,将两口袋稻子,舂出了米。在经过手动风车,将米糠和米分离。
  “老头子,今天中午你多吃几碗!”梁氏捧着新鲜的大米,笑得嘴都合不拢。
  “那是肯定的,今中午不吃三碗不下饭桌!”
  韩一楠和轩辕玉晟就没这么顺利了,一开始韩一楠捣米都舂碎了,上面还占着稻壳。换轩辕玉晟,也差不多。一口袋稻谷估计天黑也舂不出来米。
  一旁的村民看不下去了,纷纷上去帮忙,才弄出来了。
  韩一楠谢过大家,将舂出来的米倒进风车,把口袋接在出米的地方,对正转动风车把手的轩辕玉晟道:“不行,我要研究一个脱壳机。不然以后想吃新米,还得请人舂米。”
  “好!”其实哪里用得着自己亲自动手,轩辕玉晟知道韩一楠什么事情都喜欢亲力亲为,她很享受这个过程。只能宠着她,说个好字。
  “回作坊咱俩就研究一下!”说干就要干,韩一楠就是有这份激情,这股子冲劲儿。
  “行!”轩辕玉晟回答很干脆。
  那边莫博文已经吹干净米,过来帮忙。等弄好,又帮着扛上米口袋放进三轮车你,四人一起往家走。
  回到家,韩一楠又将今年收的油菜籽全部倒出来,晒一晒。稻谷收割后,要开始种油菜,等到九月中旬就可以移栽了。
  轩辕玉晟帮着把油菜摊开,只会萧何、秦紫霄和小可将菜籽倒在什么地方,问身旁的韩一楠:“你弄这么多菜籽,明年准备卖菜?”
  “其实去年我娘她们也问了同样的问题,我不卖菜,卖这个菜籽。”这个菜籽莫博文收藏得好,没长虫。
  “这个菜籽有什么用,又不能吃。”轩辕玉晟捧了一把菜籽,深紫色,圆滚滚的一小颗。
  韩一楠从轩辕玉晟的手中捏了两颗菜籽,食指和拇指用力一搓,将里面的汁水弄出来后伸给轩辕玉晟看:“这个菜籽比较特殊,它里面含油量很高。把它炒熟后,压榨出来的油可以食用。用来炒菜,炸东西都很好,不会像猪油那样结成块没那么油腻。而且就像芝麻油一样,很好保存。”
  芝麻油轩辕玉晟知道,现在闲暇的时候,还是会做饭给韩一楠吃。技术提高了不少,不会放很多油,也不会把人给咸齁了。
  “菜种不多,你是准备今年先在莫家沟种?”轩辕玉晟也学着搓了几颗。
  “如今菜种不多,也只能这样了。等明年收获了,再普及下去。”韩一楠继续摊菜籽,“一季油菜,一季水稻,正好能接的上。”
  这倒是个好东西!
  中午,大家都吃上了今年新出的大米。
  今年的大米体型短粗,胖胖的,做出来的饭,口感油润,弹性好。
  “没有了?”萧何吃了一大碗,再看饭盆里空了。看了眼碗里刚盛得满满饭的秦紫霄,“收稻子的时候,收的最少吃得最多。秦大公子,你不觉得脸红吗?”
  秦紫霄护住自己的碗:“要懂得节制,你要保持身材,长胖那么一点点就失去了你的仙气。再穿白袍,你可就不是白衣飘飘,成了白面馍馍了。”
  “我最近瘦了!”萧何站起来,摸了摸腰上的肉,“腰都细了!”
  秦紫霄三两口扒干净碗里的饭,故意急萧何:“好吃!”
  为了一碗米饭两人这么没出息,好在中午饭是在自己和一楠的房子里做的。主要是莫小翠自从知道轩辕玉晟的身份,战战兢兢地。韩一楠知道她的不自在,秋收这几天就没跟他们一起吃住。
  住在这里的除了萧何年纪大一点,其他几人都是差不多岁数。
  见萧何与秦紫霄故意逗着玩,陈雨娇捂着嘴笑。
  轩辕玉晟满眼的嫌弃,范俊毅是真的还想吃一碗,看了一眼空盆。
  “晚上请林嬷嬷再多蒸一些,上午舂了米两口袋呢!”这几天大家都辛苦,起码跟着一起晒太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