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彪悍农女病娇夫-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
  在王府住了一个晚上,解了小可的心结,之后轩辕玉晟和韩一楠一直住在明月新城的木屋内。
  晟王和县主回到京城,又住进了明月新城。对岸的百姓好像找到了主心骨,更加心安。尤其是梅村的村民,上个月搬进了新房,原来的房子全部被推平,盖了作坊。
  后山上嫁接好的枇杷树成活了,青梅去年剪了枝,今年结的果子更大更多。食品作坊建成,村里的女子在里面做工。药厂,招了一批男工,其余全是来自军营。
  一家有两口人在作坊做工,稳定了收入。这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
  郭朝英搬进新房子后,现在在药厂做洒扫。中午和下午下班比别人早,方便回去给他老伴儿做饭,喂药。有足够的银子买药治病,他老伴儿的身体渐渐好起来了。
  自从韩一楠回了明月新城,猴精猴怪每日跟在她身旁,还能帮着做点小活儿。但是对轩辕玉晟,两个小猴子有些惧怕,只要听见他的脚步声,两只小猴子瞬间变得特别老实。
  只要轩辕玉晟与韩一楠在一处,两只自觉离开,不打扰两人的二人世界。
  要不是这两只小猴子识趣,有时候也能给韩一楠解闷,不然,轩辕玉晟不会同意让两只猴子接触韩一楠。因为,那是两只公猴子。
  说到公猴子,轩辕玉晟就想到了刘浩然。通过了府试,而且还是头名。这个刘浩然倒真是个人才,今年秋天,他要进京了。
  酒坊建成,还有一个月青梅就可以采摘。青梅,韩一楠是用来泡酒。可现在大秦的酒水的酒精度数并不适合用来泡青梅。
  为了做出别具特色的青梅酒,但是韩一楠并不想现在自己酿酒,那样太浪费时间。直接买进酿好的酒水,在进行蒸馏取得纯度更好的白酒即可。
  青梅采摘后,将青梅洗干净,放在砧板上用刀背将其拍开裂,取出梅核放入坛子里。四分之三的青梅,四分之一的冰糖,再注入五十二度左右的白酒至坛子口,一定要漠过冰糖。
  盖上盖子,放在阴凉处,一个月后,就可以喝了。
  而取出的梅核也不要扔掉,可以用来制作青梅酱,酸甜可口。
  旭日酒坊做出的青梅酒,有消除疲劳,帮助睡眠促进消化,改善体质等功效。而且青梅酒的味道清爽酸甜,男女皆可饮用。
  酿好后,酒开坛,韩一楠开了一个品酒大会,请了各大合作商人一起品酒。切身尝一尝酒的滋味,体验一下青梅酒的功效。
  用特制的玻璃瓶装上橙红色清亮的青梅酒,贴上印刷的标签,远销大秦各地。
  有了青梅酒在前,酒厂又推出各种药酒。
  通过这次蒸馏酒水,韩一楠做出了医用酒精,用在了自家医馆里。


第184章 
  在轩辕玉晟和韩一楠回京十天后,青城郡也上了奏折,请求朝廷同意修桥。前次轩辕玉晟和韩一楠给了提议后,陈大人与同僚商议后全票通过。
  便将青城郡要修桥的告示贴出去,看看民意。
  青城郡的百姓听说要修桥,纷纷捐钱。尤其是那些商人,更不吝啬银钱,几百上千的捐银子。五峡镇的作坊带动了周边的其他生意,与五峡镇作坊合作的大小作坊,发展到现在规模都不小赚得盆满钵满。修桥是方便运输的好事,当然慷慨捐银子。
  五峡镇的所有百姓按照个人意愿捐银,韩一楠的作坊发展到现在有十个大作坊,每个作坊捐赠一万两银子,合计下来十万两银子。
  银子有了,陈大人和同僚商议决定,同金仓江大桥一样立长生碑,将捐钱的商人名字和哪个村的名字,各村捐银的数量都刻在上面。
  经过核算,青城郡的大桥捐款凑了一大部分。不再耽搁,陈大人及同僚联名上书,请求修建大桥。
  不用朝廷怎么出银子,且这大桥修起后利于民众,轩辕沅陵盖上了玉玺,同意了。看了眼捐赠银两的商贾姓名,写了一封表彰书,表彰五峡镇商贾的大义以及给大秦其他商人做了表率。另外,特意从工部派了官员前去帮忙督造大桥。
  回到明月新城,作坊的事情都有轩辕玉晟安排打理,这时候,韩一楠也有空坐下来安心翻译得来的那本英文书籍。首先将书籍从头到尾全部看过一遍后,从书籍中知道制药的工具,多用的是玻璃容器。
  自己有玻璃作坊,要做出玻璃容器,很容易。根据书本上的描述以及现有的图纸,韩一楠和轩辕玉晟将制药的一套工具全部画下来拿去玻璃作坊生产。
  还有许多制药方法,不是什么秘籍,全是经常出现的病症的药方。
  如获至宝,接下来,韩一楠将书本的内容全部翻译出来。翻译过来之后,还要进行核查,制药可不是开玩笑的,一点除了差错会出人命的。
  四香中香雪会炼毒药,与炼药是一样的。对于制药,香雪也充满了兴趣,韩一楠抄了一本给她,让她仔细研读一下。只等工具制作出来,就可以开始做实验。
  炼药工具制成,韩一楠从医馆取了配方,让香雪开始研制六味地黄丸。有专业的工具和设备,加上那本炼药书籍,再加上香雪从小炼药的经验,六味地黄丸很快研制出来。
  在香雪研制的过程中,韩一楠和轩辕玉晟根据现有的制药工具,做出适合作坊成批生产的大型制药工具。六味地黄丸实验成功,药丸子制作出来后,工人就位开始投入生产。
  后面,购齐药材,先后做出退烧药和消炎药。在这里,一个高热就能多去一个人的生命,退烧药的出现,是医药的巨大进步。
  消炎药的配方来自那本书籍,用霉烂的水果上面的菌丝制作出了青霉素。对青霉素,韩一楠是了解的,有些人对它过敏,所以出来后现在旭日医馆使用,在使用前,一定要先做皮试。
  在旭日医馆试用一个月后,医馆内的大夫都能熟练运用,才向外推广。青霉素,不论是针剂还是药丸,使用的大夫都必须先到旭日医馆培训合格。
  第一批送来培训的大夫,是个边关的军医,边关最多的病人是外伤。受伤的士兵经常因为伤口发炎,失去生病。消炎药的出现,成了他们的福音。
  在这次学习中,军医发现旭日医馆的医女和男医护在护理病人的时候,更加专业。便上了奏折请求让军医中的学徒过来跟着学习护理知识,得到了轩辕沅陵的同意后,明月新城的旭日医馆每个月都会有边关来的学员前来学习。
  而第二、三批生产出来的消炎药,全部送往各个边关。
  药厂将会陆续研究出新的药品,招收了一批在药材方面有造诣的医师,协助香雪炼药。药厂这边韩一楠全权交给了香雪,自己和轩辕玉晟则是将那坏掉的落地大摆钟给拆了,没拆一个零件画出一个图纸,在图纸上标注上拆下来的顺序。
  将破损的零件拿出来,分开摆放,再将它完整的图纸画出来,交给铁艺作坊制作出来。落地大摆钟的大大小小的零件特别多,韩一楠特意做了一个层架摆放零件。
  经历半个月的努力,终于这尊破损的大摆钟被两人给复原。
  摆钟是利用摆锤的周期性振动(摆动)过程来计量时间。上了发条,大摆钟哒哒的摆动起来,到了整点时,打点轴的一端固定着两个打锤,锤头敲击一长一短两根音簧,就发出悦耳的声音。
  受到了大摆钟的启发,韩一楠成功研究出了脱壳机。从去年秋收开始,韩一楠就吵着要弄出稻子脱壳机,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成功。
  稻子的脱壳机铁筛网内安装砂轮磨,在上网和砂轮磨之间形成一个原粮脱皮空隙。在工作室,铁筛网和砂轮反向转动,将稻子的种皮脱除。
  在脱皮的同时结合风选分离米粒和种皮,从而大大降低了破碎率,更为有效的提高脱皮质量和产量。而这个风选,就得到了大摆钟内风轮的启发。
  脱壳机有手动和脚塌两种机型,脱壳机除了能给水稻脱壳外,将里面的筛网更换,就变成了小麦脱皮机。
  韩一楠制作出来的脱壳机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经济适用。一百斤的稻谷能碾出八十斤左右的成品精米。又能使瘪谷和米粒分离,省时省力。
  研究成功,韩一楠投入大量的生产,明月新城和五峡镇的铁艺、木艺作坊各增加了一个车间,专门用于生产脱壳机。
  脱壳机制作出来,最先使用的是面坊,为小麦脱皮。节省了人工,用牛和马做动力,只需要两人配合就能完成。
  有了第一座落地大摆钟,轩辕玉晟和韩一楠就能制作出第二座,做出来的第一座送去给了轩辕沅陵。
  “这是你们从橡胶岛带回来的东西?”围着大摆钟看了一圈,轩辕沅陵一手摸着胡须,听着指针走动发出咔咔的声音。
  “是!”轩辕玉晟教轩辕沅陵认摆钟,“父皇,这个最短的是时针,最长的是秒针,不长不短的是分针。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分针走一格;分针走完一圈是一小时,也就是半个时辰,同时时针走完一大格。”
  这个摆钟上的数字是阿拉伯数字,轩辕沅陵在印刷作坊印刷出来的时候就跟着认识了。所以上面的数字也都认识,轩辕沅陵看着钟上现在指的位置,在心中默默认了一下:“那现在是十点二十五分?”
  “父皇认得飞常准,是十点二十五分。”轩辕玉晟拿出一个时辰对照表,“父皇,这是时辰和这钟表上数字对照表。这个钟表只能走六个时辰,每次到十二点就归零。白天十二个小时,晚上十二个小时。”
  接过时辰对照表,轩辕沅陵看过后又道:“你把怎么认这大摆钟给朕详细写下来,朕要是忘了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让海公公也跟着学一学,朕要是忘了,还有他能认得。”
  “是,儿臣即刻就写。”
  轩辕玉晟详细的写了,就见轩辕沅陵已经将大摆钟的后壳给下了,正在研究里面的零件:“看来海外的机关术比我们大秦要厉害得多,这是还没到咱们大秦来,要是有一天登上我大秦的领土,与之开战恐怕只有被挨打的份儿了。”
  “父皇,如今我大秦的兵力比往年要强上许多。兵器都是精铁所造,边关又多了三弓床弩和神臂弓,各方敌军现在可不敢轻举妄动。”北边春天后打了一仗,游牧民族骑射中最强。可惜在这次战斗中,大秦大获全胜。最大的原因是,有了准头好,战斗力强的兵器。
  “说得不错,现在大秦的兵力强上了几倍,都是因为精铁和精良的武器。”轩辕沅陵指着大摆钟,“这东西,现在不能制作。你将里间机关图纸交给工部,让他们研究用于兵器上。朕为什么不让你们做这个流传出去,晟儿应该能理解吧?”
  “儿臣明白,父皇是担心它到了敌国,敌国用它造出兵器,对大秦不利。”
  轩辕沅陵点头:“咱们大秦还在努力发展中,在没有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处处防备。”
  “是!”轩辕玉晟想了想个,将自己和韩一楠设计了一座最大的摆钟,准备安装在新建设的六层高的明月新城县衙的顶楼上的计划说了。
  轩辕沅陵点头同意:“在卞京城,它可以存在。让它成为明月新城的一个地标吧!”
  “谢父皇!”
  到了五月初,明月新城六层楼的县衙建成,在它的顶楼上,一座巨大的摆钟矗立着。早晨六点钟到晚上九点,每到整点,它就会敲响钟声,整点报时。
  这栋六层高楼,加上一层楼高的钟楼,成了明月新城的标志性建筑。来到明月新城,你不去看看钟楼,不算来过明月新城。
  五月中旬樱桃和草莓成熟,京城的食品作坊除了制作菠萝和椰子罐头,收购了上好的樱桃制作樱桃罐头,草莓制作草莓酱和草莓果粉。
  火红的石榴花凋谢,金黄的枇杷成熟了。今年梅村的枇杷果与大佛寺的枇杷一样,又大又甜种子小。看着那一树树被果子压弯了的枇杷树,村民都笑得合不拢嘴。
  前面青梅果赚了一笔银子,现在这枇杷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制药作坊和食品作坊按照每日能完成制作的数量进行收购,村民会提前一天接到收购的通知,将果子在前一天采摘下来,第二天天蒙蒙亮就将果子拉到作坊门口排队称重。
  郭朝英家的果树不多,昨天收到通知,傍晚的时候带着猴精猴怪去将成熟的枇杷用剪刀给剪了下来。余下的,是尽早猴精猴怪去摘的。
  猴精猴怪一猴的面前挂着一个布袋子,熟练的上树,摘满一布袋子果子便下树将果子倒进框里。直到几筐装满了,便有旁边采摘的村民帮着抬上板车,帮着送去作坊排队卖果子。
  作坊里收枇杷的员工认识猴精猴怪,称了枇杷便将收条给它俩,它俩自己回去旁边的财务室排队领钱。领了钱,赶紧跑回家,将钱交给老太太也不玩儿。等到郭朝英中午下班回到家中,两猴子才跑出去,要么在村子里和放学的小孩子玩闹一会儿,要不就去找韩一楠,她那儿总是准备了好吃的。
  这两只猴子特别聪明,村里人都说,郭朝英等同于养了三个孩子。
  制药作坊生产出来的川贝枇杷膏,按照合约,冠上了大佛寺的名号。旭日加上大佛寺,名声响亮,关键药效好,供不应求。
  这边各个作坊订单到了明年年底,造船厂这几个月配合大秦朝廷的造船厂,做出了十艘战船。这次轩辕沅陵出了一部分的银子。
  一切安排妥当,韩一楠按照莫小翠给的嫁妆单子,开始准备嫁妆。韩一楠准备嫁妆很简单,家具,让木艺作坊去晟王府量一下尺寸,做起来就好。
  被褥等,全部交给布艺作坊。前面莫青渊和莫青翰的婚礼上退出的喜被大受欢迎,韩一楠和轩辕玉晟又设计出了十几款喜被投入生产。光靠两人的想法,总有技穷的一天,现在旭日作坊有专业的设计团队。
  至于喜服,皇室娶媳妇由宫内专门制作衣裳的尚衣局负责等负责。
  一切安排妥当,将船检修完成,回了一趟五峡镇,轩辕玉晟和韩一楠开始第二次出外游玩。韩一楠戏谑的道:“这是婚前旅游,等婚后,咱们再来一次蜜月旅游。到时候天冷了咱们去南方度假。”
  这次出游,天气越来越热,韩一楠这次的方向是往最北的方向去看一看。
  船途经的第一座城市叫做珍珠城,这里以养殖淡水珍珠而得名。沿着沁河两岸,到处是养殖珍珠的大型网箱。
  船在河中央缓慢行使,站在甲板上的韩一楠指着这些网箱:“这里面就是养的珍珠蚌?”
  “应该是,你好奇,咱们去让珠民弄些出来看一看?”知道韩一楠对什么都好奇,轩辕玉晟提议道。
  “不用,我就是问一问。”韩一楠摇头,“看珍珠就行!”
  “好,那我们靠岸,进城去看一看!”轩辕玉晟吩咐在码头停靠,一行人上岸,京城。
  进入珍珠城,城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黑色蚌壳,里面放着一颗雪白的大珍珠。
  “听说珍珠城曾经养出一颗最大的珍珠,比东珠小不了多少。”在来之前,轩辕玉晟已经将沿路要经过的城镇资料拿出来,与韩一楠一起看过。
  并且将这些资料整理出来,自己写了一本方便随身携带的小册子。上了岸,轩辕玉晟将小册子拿出来,翻看后说道。
  韩一楠伸头看了一眼册子上记录最大珍珠的数据:“我们不要买最大的珍珠,我们去买一些漂亮的珍珠制品。珍珠城里有一个专门卖珍珠的地方,成品和散珠都有,咱们去那里看一看。”
  “让十一十二去租辆马车,我们去旁边酒楼里等着,休息一会儿。”轩辕玉晟带着韩一楠,还有三香去旁边的酒楼,此刻没到午膳时分,酒楼里客人星星点点几个人。
  要了一壶茶水,两碟子点心,一行五人就坐在大堂里。
  珍珠城经常有来往买珍珠的商人,也有慕名而来游玩的异乡人。所以,对于这五个陌生面孔,酒楼里喝茶的人并不觉得意外,也不好奇他们穿着。能来珍珠城买珍珠和游玩的人,哪个不是家里殷实的。
  不过,现在来珍珠城的人比往年少了许多。
  “哎,你们听说了吗?明珠街那边一大早就打了两架。”一个看起来也是外面来珍珠城的中年商人,喝着茶,和铜板聊天。
  同伴点头:“这一天不打十几架都不成了!”
  “这个大商贩为了拉生意,抢生意大打出手,弄得我这个来这里买珍珠的人都有些害怕。”中年商人叹了口气,“珍珠虽好,可我怕进去后被讹诈。他们自己人都能动手,我们这些外乡人,更不是他们的对手。”
  “我这次也不打算从珍珠城买了,去其他珍珠养殖的地方或是去沿海看一看。路远一点,起码比在珍珠城安全些。”同伴说完也叹了口气。
  中年商人接了账,两人边走边说道:“珍珠城现在这风气,府郡大人不出来制止,以后再好好管理。不久之后,恐怕没有珍珠商人来这里购买珍珠了。你看看,现在来游玩的人都少了一半。”
  “是啊!”同伴同意的点头,“不过这些都不是我们能管的事情,大不了去别的地方购买珍珠,是一样的。”
  两人说着话,出了酒楼,上马车,行使的方向,应该是出珍珠城。


第185章 
  等两人离开,轩辕玉晟叫来旁边的小二:“刚才那两人说的是怎么回事儿?”
  “客官,看您这一定是第一次来珍珠城吧?”小二走过来行礼后说道,“咱们珍珠城以养珍珠出名,以前啊,还出过大珍珠,在大秦就出了名。这后来,慕名而来的商人络绎不绝。不过,那都是以前,现在,您看看,来了都被吓走了。”
  最近一两年酒楼生意也不好,小二这才有空在这里和轩辕玉晟说话。小二叹了口气:“咱们珍珠城卖珍珠的就在一条街,明珠街。明珠街的街道最宽敞,道路都被来往的商客给踏平了,十分繁荣。
  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明珠街上的商贩们就变了,经常因为争抢客人,两家甚至三四家大打出手。而且越来越厉害,把客人都给吓走了。”
  又问了一些珍珠城其他特产,马车来了,结了账,轩辕玉晟和韩一楠上了马车往明珠街的方向去。
  看着远去的马车,小二摇摇头:“去明珠街也买不到明珠咯!”
  “不好好干活多揽几个客人,在这里胡说八道,把客人都给吓走了。”掌柜的走过来一巴掌拍在小二的肩膀上,将小二吓得一个机灵。
  小二缩缩脖子:“哪里是我把客人给吓走了,本来就是事实嘛。”
  说完,不等掌柜的发火,赶紧一溜烟跑了,上了楼。
  看着酒楼大堂里寥寥无几的几个客人,掌柜的叹道:“啥时候能回到往日的热闹哦!”
  上岸前,轩辕玉晟和韩一楠做了一番乔装打扮。以一对普通的新婚夫妻出现在人前,这会儿走走看看,有新奇的东西,韩一楠便让香水和香露去买了。
  渐渐的,一行人到了明珠街街口。
  明珠街里的店铺门可罗雀,出现几个人在街口太打眼,店铺内的掌柜小二倾巢而出。
  一个中年掌柜笑咪咪的迎了上来:“二位一看就是远道而来的贵客,定是知道明珠街才慕名而来。本店经营各种珍珠首饰和饰品,请二位入店挑选。”
  “唉,咱们明珠街可不止你们福润楼买珍珠,那么多店铺为何要先去你家。”一个小个子青年掌柜挤过来,笑容满面的对轩辕玉晟和韩一楠道“二位客人,鄙人是如意楼的掌柜,我们店内的商品只要你看上的,都给您打八折优惠。”
  轩辕玉晟和韩一楠还没搭话,一个尖细的女声传来:“就怕进了你的黑店,讹人家客人,不买,能把人打骨折吧!”
  话音未落,一个高个子长脸的女人走了过来:“明珠街,珍珠最好,款式新颖,当属我们福星楼。客人要买珍珠就去我们福星楼,童叟无欺,包您满意。”
  “我呸,九娘好大的口气,就怕你担不起最好只有最差!”小个子掌柜瞬间反驳,又赶紧拉客,“几位客官,本店正在大力回馈顾客。而且,本店的珍珠不论外形,大小和光泽,都是最好的。做出来的首饰和装饰品,款式新颖。客人看过后,一定喜欢,放心购买。”
  小个子掌柜刚说完,九娘子哈哈大笑:“少拿你那些外来货蒙骗客人,我九娘子店里的珍珠才是沁河所产的珍珠,货真价实!”
  “货真不真还得看过再说,客人请进店观赏。”中年掌柜揽客,另外两个和其他店铺的不同意了,纷纷七嘴八舌吵开了。
  小个子和九娘子两帮人一言不合,既然动了手。
  那边吵架打架一片火热,轩辕玉晟和韩一楠干脆拿了凳子坐下观看,韩一楠还让香水拿出刚买的瓜子。
  几个人太淡定,以往来明珠街的商人和游人,看到这个情况早就扭头走了。这几个人,不走,反而坐下嗑瓜子看热闹,太奇怪了。
  打架吵架的人听了下来,好奇的看向这边。韩一楠见了,意犹未尽的道:“哎,怎么不打了,还没分出胜负呢!”
  “你们不是来买珍珠,是来看热闹的!”中年掌柜肯定这几个人是来找茬的,一挥手,几个小二将人团团围住。
  对这些乌合之众还不看在眼里,韩一楠冷笑道:“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