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攻略_桃李默言-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七十七章 违礼
    
    成王幺儿朱洪涛的纨绔胡闹以及好色之名满朝皆知,在朝廷站着的人多以正人君子或是辅国能臣自居,看不惯朱洪涛。
    有不少人露出鄙夷之色,暗道成王怎么敢带个二百五上朝?
    莫非成王已经昏庸到分不清局面的地步?
    今日朝堂上必然风起云涌,许多积累必然在今日爆发,成王就不怕把自己的宝贝儿子牵连进去?
    明景帝高坐在龙椅上,见朱洪涛亦有头疼,看在成王的面上,他又不好堵住朱洪涛的嘴,“你有何事?”
    在朱洪涛眼里,吃喝玩乐才是大事,谁也没指望朱洪涛说出有见地的话。
    “臣昨儿听说了一件大事。”
    朱洪涛夸张的挥舞双臂,表示他听说得大事有多大,晋王在旁握紧了想打人的拳头,用不用这么夸张?
    朱洪涛偏偏是他的人,为他办事。
    有得必有失,有得必有失,晋王默默在心里安慰着自己。
    朱洪涛非常满意所有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得意洋洋的说道:“他们都不敢同陛下说实话,我不怕的。”
    只有二百五才会当着朝臣面上眼药,何况这眼药上得并不高明。
    精于算计或是老谋深算的朝臣一个个嗤笑,完全把朱洪涛当做猴戏看。
    晋王此时心里却有不满意了,朱洪涛是他的人!
    倘若苏臻真在一定会笑得合不拢嘴,晋王这人心眼比针鼻儿大不了多少。
    晋王登基后绝对饶不了此时太明显嘲讽朱洪涛的朝臣。
    “永安侯世子苏逊和弟妹通奸,被人撞破,产下孽种不说,还企图逼死侄女。”
    朱洪涛声音极为洪亮,连金銮殿外的御前侍卫都听得清清楚楚。
    明景帝面如铁青,这事儿他能不知道?
    可朱洪涛却当众说出来,朱洪涛果然是没长脑子的。
    “这是朝堂,商议国家大事的朝廷,朱洪涛……这等私事你不该在此时说。”
    明景帝狠狠腕了朱洪涛一眼,警告道:“你退下去。”
    朱洪涛却道:“臣知道是朝堂,他们能说,臣就说不得?”
    他也没等明景帝再说话,直奔御史中间,抓住几个怀里揣着奏本的御史,撕扯起来,“别装了,我帮你拿给皇上看。”
    明景帝按着额头,眼看着朱洪涛同诸多御史扭打到一起。
    他阴沉着脸,闹吧,闹吧,他倒要看看背后是谁推动的。
    正好趁此机会试试苏逸。
    海事衙门寄托了他太多的期望,这些年国库空虚,明景帝拆东墙,补西墙,勉强维持着太平。
    开海禁这等至关重要的大事,他必须得选个最忠心,最妥当的人。
    苏逸有能力,然在开海禁上,明景帝更重视忠心两个字。
    他可不想开了海禁,肥了勋贵功勋,或是便宜了自己的皇子。
    这也是他在给晋王赐婚时犹豫得最重要的原因。
    朱洪涛最近练武有一定的效果,他跟打了鸡血似得把御史统统调教一顿,抢来奏折,高声道:“臣早就听说他们打算把这事说给皇上听,但臣觉得他们说得都是假话。所以臣想陛下证明,只有臣是忠心的。”
    颠三倒四,自由发挥!
    晋王胃部隐隐有不适,真该告诉他怎么做才对。
    他没插手就是怕明景帝起疑心,朱洪涛纨绔久了,倘若条理清晰,有理有据的,谁相信后面没人指示?
    朱洪涛不可能装傻充愣了二十年,他没那心机。
    明景帝果然没有怀疑有人指使朱洪涛,怒道:“你给朕安分点!”
    虽然动怒,但却没阻止朱洪涛,这其中的意味可就深了。
    本来搞过串联的朝臣一个个偷偷窥视明景帝,同时向三皇子赵王看去。
    赵王一脸诧异,朱洪涛……他从未看得起的垃圾竟然还能有雄起的一日?
    一番同御史的撕扯,朱洪涛的衣服裂开了口子,袖子断了一半,他不在乎形象问题,扯了扯身上的破碎衣服,这都不算事儿。
    晋王突然记得曾经朱洪涛曾经裸着身体从画舫中跳下去,据说当时他喝多了。
    他对朱洪涛的脸皮厚度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
    “臣念给陛下听。”朱洪涛感觉半拉袖子实在影响自己发挥,直接撤掉露出半拉的膀子,“陛下钧鉴,永安侯世子言行不端,不易为再为世子。”
    “这本是永安侯世子虽遭人算计,然做大错以成,实在难以胜任世子的位置,恳请退位让贤,只求家宅安稳,闭门读书,再思为陛下尽忠。”
    朱洪涛抬头道:“这折子写得的好深奥,他的意思是永安侯世子造成大错是因为被人算计?没了世子的位置,家宅就能和谐?还是说有人害他的性命,让他不敢为陛下尽忠。”
    “陛下,臣读书少,真不明白哇。”
    晋王突然觉得胡搅蛮缠的意外也不错。
    明景帝抬手扶额,不忍看朱洪涛的样子,赵王等人面色极是尴尬。
    朱洪涛又举起一份,“哈,这份写得最有趣,是弹劾苏逸的哦。说苏逸是伪君子,欺骗陛下,背地里却男盗女娼,无所不用的争夺世子的位置。”
    他恍然大悟的拍着脑袋,“原来读书多的人都是这么说话的,陛下,臣长见识了。”
    “这位御史,你怎么忘了,苏逸他当年敢带着母亲弟弟远走,如今他又要做晋王殿下岳父了,还会在意苏家的爵位吗?”
    “苏家上下都同赵王殿下很亲近,苏逸……难道帮着赵王,不帮女婿晋王?”
    朱洪涛突然感到一股寒意袭来,猛然反应过来,坏了,怎么把晋王扯进去了?
    人不能得意忘形啊。
    他现在补救还来不来急?
    晋王……我真不是故意的哇。
    成王暗自吐槽,这呆萌蠢货没救了!
    “父皇,儿臣以为忠心可鉴,断然不会如御史所言故意陷害苏世子。苏世子犯错就是犯错,再找再多的借口也无法掩饰其罪行。”
    晋王在心里默默的叹息一声,朱洪涛一番话虽是有猪队友的嫌疑,但却彻底让明景帝放心了。
    何况晋王本身就没打算置身事外,只在背后设谋,哪有当面保护岳父得苏臻真的感激?
    他要让朝臣们都明白一点,晋王你们惹不起,晋王的岳父你们同样惹不起!
    明景帝看着义正言辞的晋王,“你到是不避嫌。”
    “正礼为重,礼法为上,儿臣只说出该说的。”
    晋王在礼部观政,强调自己遵礼法到是让人挑不出明面的错来。
    礼是王朝的根基,违礼,那就是大错。
    礼部虽是没实权,但却是六部最最清贵的衙门。
    任何想成为阁老的人都不敢得罪礼部,否则庭推就过不去。
    “苏逊违礼,逆伦常,背人伦,儿臣恳请父皇严惩不贷,义正视听,以安民心。”
    晋王躬身,轻声说:“儿臣最近读唐史,盛唐衰亡在于不遵人伦礼法。”
    这话绝对有震撼的作用,苏逊的事情不单单是勋贵的腌臜小事,已经上升到礼上了。
    明景帝想到了玄武门,想到了女主天下,更想到了唐玄宗夺了儿媳入宫……进而有了安史之乱。
    他儿子不比李世民少,有野心的儿子比李世民更多。
    他不能不多想啊。
    
    第七十八章 毁劵
    
    每一位英明的君主都曾经磨砺太子,挑选适合的继承人,然而大多数君主都失败了。
    明景帝虽然自负却也明白,前面的皇帝失败,他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大。
    他自知比不过李世民等青史留名的皇帝。
    明景帝的目光深邃,隐含一股让人猜不透的深沉,看了看遵礼法的晋王,又看了看一头汗水仿佛不知该怎么收拾残局的赵王,更有幸灾乐祸的皇子王爷。
    算上还在闭门读书却隐隐有插手此事的太子,一个个都不让他省心。
    比起赵王,太子,以及幸灾乐祸时刻准备落井下石的皇子,明景帝对晋王更有好感。
    晋王遵礼!
    礼就是规矩,体统!
    也是为人处世的正身之本。
    诚然晋王有私心维护自己未来岳父,可晋王光明正大的斥责永安侯一脉,比在背后耍手段,串联后宫,且把手伸向后宫的人强太多了。
    猛然记起皇后昨夜说得话,一个个都在忙什么?安安静静的不好吗?
    明景帝隐隐有几分苦涩,忙什么?不就是忙着争夺他屁股下的皇位?
    他以为太后和苏家足够明白,哪里想到正是他的纵容,让他们完全忘记了他的底线!
    是该敲打一下苏家了。
    “永安侯,这本是你的家事,但已经闹到了朝廷上,晋王又说到了礼,朕也学学圣人,无不可明言之事。”
    “臣……”
    永安侯一脸的羞愧,不说别的,今日这么一闹,苏家百年清誉算是彻底的毁了。
    以前因他扶正妾室,以及娶了两位夫人,已经被人诟病,再把通奸的事张扬开,他彻底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他本是极要脸面的人,便是做错了,也不愿意被别人为此议论他。
    因此他恨晋王,恨朱洪涛,也恨瞒着他暗自串联御史的刘氏。
    正是因为这些人,他才好像没穿衣服似的暴漏在众人面前。
    “臣治家不严,臣有罪。”
    永安侯不愧是跟着明景帝最久的人,今日的打击让他稍稍有几分清醒了,皇上是要扶苏逸上位了,怕是对赵王……也不像看起来的宠爱寄托厚望。
    他除掉侯爷朝冠,披头散发,呜咽道:“臣没面目见陛下,恳请陛下为永安侯爵位另择人选。”
    好一招以退为进!
    为保住世袭侯爵,永安侯放弃了刘氏,甚至放弃赵王。
    明景帝目光闪了闪,“爱卿何至于此,子孙中出几个不争气的也是难免的,总有争气的人能光耀永安侯门楣。”
    晋王暗自捻动手指,林家的事怕是瞒不住,他既然答应林世子就不能失信于他。
    倘若明景帝把永安侯爵位给了苏逸,苏臻真又成了林家外孙女,明景帝一定会尽力破坏苏臻真嫁给他。
    永安侯爵位是所剩不多的开国世袭勋爵,在明帝国勋爵体系中无比重要。
    晋王慢慢的勾起嘴角,他们以为重要而已,他的真儿曾说过,永安侯爵位让人恶心!
    就因为爵位,苏逸只能带着母亲离开帝都。
    因为爵位,苏臻真总是提防着被刘氏算计。
    他们都想要爵位,倘若夺爵毁劵,那些为爵位兢兢业业的人脸色一定很好看。
    只要晋王有朝一日坐在皇位上,封几个世袭爵位不成非战功不足封爵?
    林家一定很乐意助苏逸一臂之力。
    苏逸瞥见晋王打出的暗号,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捏着满是汗水的奏本,稍稍迟疑一瞬,迈出这一步去,他苏逸再难称为正人君子。
    也不敢再光明磊落得说他毫无私心。
    可是他不主动出击,妻女会屡次被陷害,不主动弹劾刘家,他最愧疚的弟弟委屈屈辱又有谁会在意?
    他当官难道仅仅是想安抚百姓?实现他从小立下的志向?
    他连至亲都护不住,就算他是史上第一等一的忠臣清官,又能如何?
    陪伴他最后的不是清名,而是他的亲人。
    “臣有本。”
    苏逸的声音在金銮殿上响起,他整个人跪伏在地上,低头道:“臣弹劾刘御史。”
    明景帝和朝臣们同时愣住了!
    苏逸哪怕心里恨极了刘氏一脉,一旦刘氏有事,被人弹劾,他都会主动避嫌,从不在这事上多说一句,就是怕人说他不够磊落,党同伐异,公报私仇。
    他今日终于向刘氏出手了。
    明景帝说出是失望还是松了一口气,太过磊落的苏逸似一块镜子,让做了很多私下勾当的明景帝隐隐有几分的不舒服。
    此时苏逸突然弹劾刘御史,不管结果如何,明景帝都不可能把永安侯的爵位封给苏逸。
    “苏卿,你可想明白了?”明景帝提醒道:“一时冲动容易做下后悔的决定。”
    “臣一片忠心,纵使被人诋毁,亦无悔意。”苏逸举起奏折,“臣唯一后悔得是没早出声。”
    “承上来。”
    明景帝接过太监递上来的折子,封面上的汗渍很明显,他微微抿了抿嘴,看来苏逸并非想得平静。
    翻开折子,他迅速的扫过,神色不由得微变,“你敢保证你陈奏得都是实情?”
    “臣以项上人头,合家性命担保。”
    “苏大人,甚言。”
    率先阻止苏逸的竟然是晋王!
    晋王顶着明景帝的目光,拱手道:“儿臣以为他以自己的项上人头做保就可以了。”
    明景帝一把将放在身边的令牌扔向晋王,令牌坚硬正好砸中晋王的额头,“刘家若是敢杀人灭口,或是有人包庇刘家,你可以拿着令牌代朕行事。”
    “儿臣遵旨。”
    晋王弯腰捡起令牌,砸一下换一个令牌,怎么算都不亏。
    同时他也给了明景帝足够多的暗示,一直刚正不阿的刘御史一族未必就简单束手就擒。
    赵王……这些年没少借刘御史的手办事。
    刘家本就是明景帝为压制旧臣提拔起来的,他养大了刘家野心。
    明景帝幽幽的说道:“但是你若是胆大妄为,就给朕滚到高祖帝陵去。”
    这道旨意如同给晋王套上了紧箍咒,明白的告诉他,收拾刘家即可,倘若太过折损赵王实力,破坏他的制衡之策,明景帝会绝了晋王留在帝都的可能。
    晋王……也是有野心的。
    明景帝隐隐约约有点明白了,晋王比其他皇子懂礼,懂规矩。
    这一点在他对太子失望后,明景帝会宽容晋王的野心。
    他不想看江山给无能的儿子糟蹋了。
    晋王若是争气,有毅力,有能力,选他继位也不是不行。
    “永安侯治家不严,致使兄弟祸起萧墙,夺爵……”明景帝看了一眼苏逸,“你有没有同朕说得话?”
    “臣早说过,臣不在意永安侯爵位属谁?然后辈无能使祖上蒙羞,臣无言面对祖宗留下的恩泽,恳请陛下毁劵。”
    哐当,永安侯一口气闷在胸口,彻底昏死过去。
    明景帝慢慢的闭上眼,“也罢,准你所请。”
    
    第七十九章 曝光
    
    世袭爵位被夺后,子孙争气或是运作得当求皇上开恩,爵位还可赐还。
    丹书铁券被毁,证明永安侯这个世袭爵位彻底在明帝国勋贵体系中消失了。
    明帝国开过一百余年,陆陆续续被毁劵的世袭爵位很多,但永安侯丹书铁券被毁,足以震动整个朝廷。
    震得朝野上下哑口无声。
    永安侯可是出了当朝太后,当朝贵妃,当朝很有希望争得帝位的赵王!
    就算赵王将来当上皇帝,封赏苏家,也不可能再封苏家为永安侯了。
    莫非赵王已经失爱于陛下了?
    朝臣纷纷把目光投向握着令牌的晋王,从今以后晋王怕是也要搅和到夺嫡之中了。
    诸多皇子王爷脸色凝重。
    明景帝摆了摆手,“无事就散了吧。”
    一场朝会耗费他太多的精力,虽然苏臻萱入宫让缓解他头疾,但他没恢复到最佳状态。
    “恭送陛下。”
    朝臣,皇子,勋贵不管怀有怎样的念头,纷纷跪地恭送被太监搀扶走出朝堂的明景帝。
    首辅望着明景帝的背影,心中洒然,晋王——所有人都小看了晋王!
    晋王把握机会的能力在诸皇子中绝对是出类拔萃的,该出手时绝不犹豫,更不会错失稍纵即逝的机会。
    在夺嫡中,晋王这一特质太重要了。
    皇上的龙体怕是很难再有好转了,此时晋王再云淡风轻的话,无法让明景帝看到他的治国之才,明景帝很难把他看做皇位的候选人。
    太早暴漏野心,如同赵王做了磨刀石而不自知。
    太晚暴漏野心,很难再让明景帝放心把江山交给他。
    晋王内有皇后为援,外有苏逸等崛起的官场臣子,他的根基比看似势大的赵王稳妥多了。
    明景帝也许无法接受皇后有儿子,但几十年的夫妻,他也不会希望皇后晚景凄凉。
    而且晋王表现出来的特质,让明景帝忽略了晋王以前的‘隐瞒’
    “晋王殿下,陛下传您觐见。”
    “嗯。”
    晋王微微一笑,还得给他的父皇吃颗定心丸儿才成。
    在诸多皇子中单单叫晋王,惹得晋王身上集中了所有人的目光。
    首辅捋了捋胡须,晋王挺拔的背影消失后,他已经决定明日就要养病,然后上折子乞骸骨。
    晋王在礼部的布局已经完成,他早点让出地方,也为后代留一份香火之情。
    晋王看在他识时务的份上,想来不会太为难他的后人。
    朱洪涛懵懵懂懂的靠近成王,低声问:“爹,他们都傻了?”
    朝廷上的朝臣木头似的,不是怔怔出神,就是凑在一起悄声议论。
    就没见谁离开了。
    “皇上不是走了吗?”
    “……”
    成王无奈的摸了摸儿子的脑袋,压中晋王的儿子运气太逆天了。
    “你同晋王殿下是怎么认识的?”
    成王拉朱洪涛向外走,悄声问道:“不许瞒我。”
    “他不是娶了苏臻真吗?我不服气啊,就上门想找晋王麻烦,其实苏臻真对我说,她心悦晋王,这辈子只为情爱嫁人。爹,您知道的,我……担心她,就想跟她站在一边。”
    朱洪涛仔细的回忆,曾经对因娶不到苏臻真难受,现在好像没太大的感觉了。
    苏臻真完美漂亮,不属于他,他只觉得遗憾。
    “后来,晋王殿下教我做事,我就看上他了!”
    “……”
    成王差一点被朱洪涛噎死,心思转了又转,“走,我同你去苏家,他们家没了爵位,我们成王府不能因苏家落魄而毁婚。”
    苏逸对亲人的维护,让成王看到了希望。
    苏臻烈有个糊涂的父亲,但也是算苏逸养大的侄女,成王也打听了一些苏臻烈的事儿,恪守妇德,孝顺贤淑,可能没趣点,但嫁过来肯定不会让朱洪涛难堪的。
    没准朱洪涛纳几房小妾,苏臻烈也不会在意。
    这样的媳妇挺好的。
    起码成王觉得比苏臻真好,看看晋王……将来是别打算有左右拥抱的机会了。
    成王年轻时也是风流快活得紧,娶了继妃后,他又上了年岁,风流的心思淡了不少。
    “父皇,儿臣觐见。”
    “嗯。”
    明景帝冷眼看着晋王跪在自己面前,好半晌,没说话,没叫起。
    晋王纹丝不动,便是跪着也是挺直腰杆颇有气势。
    年轻真好啊。
    晋王年轻的俊容,风华正茂的年岁,让明景帝羡慕,他老了!
    “从何时起,你有这念头的?”
    明景帝冷笑道:“你把朕都给耍了。”
    “父皇让儿臣读书便希望儿臣明事理,知进退。”晋王目光毫无避讳同明景帝对视,“儿臣养病时见过民间疾苦,进学时一直得父皇恩赐一直同太子殿下最是亲近。”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儿臣看太子殿下一言一行。”
    晋王缓缓的说道,“儿臣自信做得比他更好,不辜负这片中土江山。”
    “自信?!”明景帝嗤笑,“光有自信不够,朕当年也自信比先祖更好,可是……结果朕也只能勉强维持太平盛世罢了。”
    正因太子前些日子的革新变革,明景帝开始派出暗卫悄悄寻访,晋王借此机会把多年收集到的东西悄无声息的透给暗卫,真实的证据让明景帝从盛世的梦中清醒了。
    所以他今日才敢展露野心,展露他的筹谋,展露他的才华。
    太子败于急躁,多疑,不够稳重。
    赵王一心优待朝臣,更让清醒的明景帝不喜。
    剩下的皇子也都不够完美。
    此时晋王冒头给了明景帝另外的选择,他会发现晋王比所有人做得都好。
    晋王低头道:“儿臣有自信可复父皇之志,不过儿臣需父皇提点。”
    “朕的志向?”明景帝好笑的问道:“你知道朕的志向?”
    做了这么多年皇帝,他自己都忘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晋王眸光清澈,“儿臣记得您在登基之出写下的。”
    大杀器,这绝对是大杀器。
    晋王又在最恰当,最合适的时间放大杀招,明景帝忍不住拍着晋王的肩头,“你很好,老四。”
    这个儿子可能比他做得更好。
    “儿臣只不过是沿着父皇的路前行。”
    “呵呵。”
    明景帝更开心了。
    “倘若您不信儿臣,儿臣大婚后愿带王妃远离帝都。”晋王最后展开柔情攻势,“儿臣愿意做纵情山水的逍遥王爷。”
    明景帝在晋王脸上看不出勉强虚伪,“留下来,朕给你机会。”
    晋王让他看到了希望,实现他当年志向的希望。
    若是四儿子成就一代明君,后世史书上对他的评价也会高上不少。
    晋王暗松了一口气,总算把以前的黑历史洗干净了。
    
    第八十章 残局
    
    不是说以后明景帝不会怀疑晋王,他今日的表现足以消弭明景帝对他以前隐瞒野心的芥蒂。
    皇帝永远不会相信一个人,哪怕是他看中,曾经疼爱过的儿子!
    明景帝同样是一位多疑的帝王。
    以后晋王的路并不是一路坦途,不过此时,明景帝看晋王无比的顺眼。
    不仅留下晋王仔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