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是慈禧-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的意思恭亲王听得很明白,顾命大臣一去,朝野动荡,人心不稳,自然就要重新建立军机班底,来保持朝政顺利继续下去,新帝朝的政策如何实施?那就是两句话:亲王秉政,太后垂帘。这就是皇太后定下的基调,和对于自己扳倒顾命大臣们的酬劳,恭亲王相当满意,低头称是,“奴才唯娘娘马首是瞻,必定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杏贞满意地点点头,“六爷是个识趣的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薛宝钗诗词里面,这句是本宫最欣赏的,送于六爷,愿六爷大鹏展翅,一展宏图!”
    恭亲王一甩马蹄袖,跪下叩首,“谢太后娘娘!”
    “先别急着谢,如今我没死,说不定还有更多的阴损招数等着咱们,如今不是喝庆功酒的时候儿,”杏贞眼中流露出动人心弦的光芒,此时此刻她终于从咸丰皇帝逝世的阴影之中走了出来,重现那个果断绝决、雷厉风行的皇后,皇后的脸上浮现出了光彩,眼中的光芒让恭亲王不敢直视,“大行皇帝已然宾天,本宫不能一直伤心着,本宫还有皇帝,还有这个前朝后宫!如今这根箭告诉了本宫,让我知道,政治从来没有妥协,只有斗争,理国秉政只能有一个主意,一个头脑!如今我不死,将来会有更多人活!”杏贞挣开德龄的搀扶,对着恭亲王嫣然一笑,“六爷,不如咱们演一出离魂如何?”话未说完,胸前又痛了起来,身子往后一仰,痛晕了过去。(未完待续)

  ☆、十七、金蝉脱壳(上)

是日,荣禄就歇息在了承恩公府上,早起用过了早饭,荣禄便即刻到了后院,这时候富察氏已经收拾停当,准备出门了,富察氏边上还带着帆儿,帆儿瞧见荣禄,眼神之中全是惊喜,喊了一声,“荣禄少爷,”却忍不住红了眼睛,一别多年,自己也不复是自家小姐身边的小丫鬟,而荣禄也不再是陪伴在小姐身边的那个如玉少年,变成一个留着短须的精悍青年了。
    “帆儿小姐,”荣禄拱手,“还未恭喜您大婚。”
    如此寒暄几句,富察氏急的要进圆明园,就拉着帆儿出了花厅,惠征还想着叮嘱几句,只听得前院响起了一声凄厉的喊声,一个腰间系着白布的红衣太监疾步冲了进来,后头的管家来不及追上,惠征心中咯噔一下,和荣禄对视了一眼,只见荣禄眼中全是惊惧,那个太监到了众人跟前,打了个千,“公爷,皇太后薨了!”
    富察氏双眼一翻白,身子就往后仰去,帆儿和几个丫鬟连忙扶住,帆儿已经是忍不住流出了泪。
    。。。
    皇帝正在焦急地手舞足蹈,双眼通红,“皇额娘怎么会落水,好端端的,这些该死的奴才!”边上的贞贵太妃也焦急地拧着帕子,“怎么会出这样的事儿?谁敢这样放肆,居然敢在园子里这样!”
    “快去告诉他们,”皇帝骄横地指着陈胜文,“你去告诉他们,马上就回京,朕要赶紧去给皇额娘问安!”
    “喳!”陈胜文赶忙下去,皇帝年纪虽小,却也是杀伐决断的主,处置起不顺眼的奴才是半点不含糊,陈胜文可不想这个时候触霉头。
    “皇上,您别担心,既然六爷来报,说是皇太后身子已经无碍,太医院的太医们想必是妥当的,”云嫔安慰了下皇帝,皇帝不耐烦地点点头,红着眼依偎在贞贵太妃的身上,不多时,陈胜文还未进来,一个小太监进来禀告,说是六额驸景寿求见,贵太妃和云嫔连忙避开,只留下来皇帝一人,皇帝用黑色的袖子擦拭了眼睛,对着地上的景寿点头,“额驸起来吧,什么事儿?”皇帝此时心情不好,懒得装大人,直接了当地问景寿。
    “万岁爷节哀,”景寿却不肯起来,声音之中带了一丝哭腔。
    “皇太后身子不爽快,朕是知道了,正准备让你们赶紧回京城。。。。。。”皇帝有些不耐烦。
    “今个早上恭亲王六百里加急,说是皇太后,”皇帝停了话,腾的站了起来,站在屏风后头的贞贵太妃和云嫔面面相觑,连忙靠近前头细细听,原本跪直了的景寿扑到在地,忍不住哭了起来,“皇上,皇太后薨逝了!”
    云嫔软软地瘫倒在地上,贞贵太妃身子震了一震,含着泪不顾礼数冲了出来,只见小皇帝呆坐在御座之上,身子是那样的瘦小和不引人注目,贞贵太妃上前搂住皇帝,低低得喊了一声,“皇上!”小皇帝终于哇的一声,在贞贵太妃的胸前闷声哭了起来。
    PS:  短是短了点,起码还是加更么。。。希望亲们别介意。

  ☆、十七、金蝉脱壳(中)

景寿也梗咽地说不出完整的话来,只是边磕头别说着“皇上请节哀”这样反反复复的句子,皇帝在哭成泪人一般的贞贵太妃怀中大哭大闹,鼻涕眼泪流的满脸都是,只是喊着“皇额娘皇额娘”说不出话来,陈胜文这时候得了确切的消息,却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进来安静跪下陪着皇帝哭,一应伺候的宫女太监都跪下痛哭不已。
    肃顺长长舒了一口气,神色有些复杂,在他心中是不是有着从此高手寂寞再无对手的意味?他不说,谁也猜不出来,几个顾命大臣在收下恭亲王报丧的折子之后,一直默默无语,直到肃顺派了景寿前往皇帝那里报丧,端华敲敲他的那个水烟鼻子,忍不住开口了。
    “老六,这事儿有点蹊跷!”端华是个直性子,不过这时候他知道利害关系,说话不免有些吞吞吐吐的,“怎么昨个夜里过来的急报说是皇太后遇刺,只是受了些小伤,并无大碍,怎么今个又来了这出?怎么又薨逝了呢?”
    “老六的折子上说是惊惧过甚,旧伤复发,”杜翰捻须思索,“旧伤?我想起来了!”杜翰抚掌,“郑王,大行皇帝宾天的时候儿,皇太后惊闻噩耗,吐血了,这可是内里的毛病,复发也是极正常的。”
    “这且不说,到底是谁胆子包了天,居然敢行刺皇太后?”匡源喃喃苦思,众人扫了匡源一眼,又直勾勾地盯着肃顺,匡源在沉思之中惊醒,看到众人有了倾向性的决断,忍不住白了脸,连忙摇手,“我并没有诋毁的意思!”
    “大家都看着我干嘛!”肃顺一脸不耐烦,放下恭亲王的报丧折子,“早个我就说了,这事不是我干的!我还不想犯下这诛九族的罪,皇太后可是一国之母,皇帝的太后,我就是有九个脑袋,也不够砍!”
    众人默然,载垣打着圆场,“好了,不管是谁干的,这事和咱们没关系,麻翁,你把大行皇后的哀礼预备好,上谕也写的漂亮些,可惜了,”载垣咂咂嘴,“大行皇帝刚刚宾天,大行皇后也跟着走了,”载垣有些幸灾乐祸,“实在是夫妻情深!”
    焦祐瀛应下,又对着肃顺说道,“陈胜文来说,皇上要日夜兼程返京,中堂您看?”
    肃顺摇摇头,眼睛眯了起来,“不,咱们就在密云先待几天,有些事儿要料理清楚!”
    。。。
    圆明园依旧山水如画,可进园子奔丧的惠征等人却是依旧心肠寸断,富察氏已经是走不动了,只能叫丫鬟搀扶着才能往前挪上几步,桂祥满脸铁青,不发一语,来回走动的太监腰上都系着白布,一行人堪堪到了碧桐书院,贾桢、周祖培、陈孚恩、义道、全庆都已经到了,大家都穿着白色的孝服跪在碧桐书院正殿前头,恭亲王看到惠征一家人,点点头,“皇太后寅时初薨的。承恩公请节哀。”
    “奴才想见娘娘最后一面。”惠征跪了下来。
    “承恩公,这不合礼数,我也没有见过皇太后最后一面,此刻已经由冯乡君和内务府伺候着小殓了,”恭亲王摇摇头,“还是请节哀吧。”
    桂祥终于忍不住跳了起来,“我艹他肃顺八辈子祖宗!”富察氏大惊,死命拉住桂祥,桂祥复又跪了下来,嘴里却是忍不住,“居然敢派人行刺皇太后,老子和他没完!”惠征回头打了桂祥一个巴掌,“死奴才,你这是作死吗!”桂祥被打蒙了,捂着脸趴在地上,终于忍不住痛哭了起来,边上跪着举哀的太监宫女也连忙高声哭了起来,现场闹成一团。
    陈孚恩看着哭成一团的叶赫家,怜悯地摇摇头,恭亲王也是一副心灰意冷的样子,摇摇头,“陈尚书,”陈孚恩应下,“皇上大概要即刻返京了,你赶紧去看看关防,切勿再出篓子,若是再出现皇太后这样的事儿,咱们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岳父,京中的事儿,就交给您和几位大学士了,”恭亲王继续说到,“我的心里实在是不舒服的很,就在这园子里给皇太后守灵,尽尽自己的心意。”
    桂良也一脸沮丧,最为支持恭亲王的皇太后遇刺身亡,这下手握遗诏又有顾命大臣身份的肃顺已经是所向无敌了,这时候就希望他自己还有些伦理纲常,别想着做曹操,朝政已经不可能在恭亲王这一派系人的手上了。
    “是。”(未完待续)

  ☆、十七、金蝉脱壳(下)

皇帝连续哭了几个时辰,第二日起来想起自己的母亲,又是哭的不停,嗓子都哑了,大家都哭的累极了,还是云嫔挣扎地起来,半拉半哄地让皇帝躺下歇息,又叫保姆好生照顾,和贞贵太妃一起出了皇帝的行在,两个人对视一眼,云嫔眼中的泪水又流了下来,“这可叫咱们怎么办?皇太后这又驾崩了,咱们能靠着谁?”
    贞贵太妃眼圈也是红红的,点点头,“是这个理,幸好咱们还有皇上可以靠着,咱们都是帮着皇太后抚养皇上的,皇上不会不顾及这份情谊的。。23uS。”
    “咱们可要把皇上看住了!”云嫔看着左右无人,靠近贞贵太妃压低声音悄悄说道,“这外头的贼子狼子野心,居然敢去行刺皇太后,说不定就要有人来打皇上的坏主意,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云嫔微微冷笑,“官道居然被洪水冲坏了几段,在这密云县咱们还要多留几日,皇上哭的头昏脑涨,想不起来要急着回京,这里头怕是要出事儿!”
    贞贵太妃的心也被提了起来,“不至于吧?”这时候外头突然蹿进来了陈胜文,险些吓得两个人一大跳,“怎么回事?一点规矩都不懂了!”
    “请娘娘恕罪,顾命大臣求见皇上。”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云嫔担忧地望着贞贵太妃不说话,一跺脚,只好自己进去唤醒皇帝了。
    。。。。。
    恭王派朱学勤把桂良、贾桢、周祖培都请到了他的在圆明园西南角的别墅里来聚首。除了桂良是岳父以外,对贾、周两老,恭王以皇叔之尊,却执后辈之礼,这不仅因为这黄县、商城两相国,位高望重,齿德俱尊,更因为恭王心里明白,这次的事儿,非仰仗汉大臣不能解决。
    两位相国眯着眼不做声,恭亲王见着大家都不说话,微微一笑,桂良有些担心恭亲王的状态,但也没说什么,恭亲王一拱手,“敌人未发起攻击,就如此的沮丧,如何能克敌制胜?”
    朱学勤见大家不说话,连忙就说出了大家的困惑,他自己个也不知道今个恭亲王召集大家作甚,“王爷,咱们如今可实在是没了仰仗,犹如无根之萍,怎么不沮丧?也不怕大家笑话,”朱学勤说道,“我想着不如学五柳先生,挂冠而去算了!”
    把顾命与垂帘之争,当做八旗内部闹家务,有此明达深入的看法,比肃顺就高了一着,这就是文祥见识不凡的地方,但也是他们正红旗的传统。下五旗以正红旗居首,太祖创立八旗时,正红旗归他的次子代善所有。太祖崩逝,代善拥立他们弟兄中最能干的老八皇太极,就是太宗。代善亦因此大功,被恩独隆,除他自己拥有“和硕兄礼亲王”的尊衔以外,另有两个儿子以军功封为郡王,都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因为这个缘故,在开国以后的宫廷大政变,象顺治年间的清算睿亲王多尔衮,康熙末年的夺嫡之争,以及世宗即位后的骨肉之祸,正红旗都避免卷入漩涡,他们传统的态度是,中立而和平,但不失效忠皇帝的基本立常所以正红旗的文祥和桂良,认为恭王要打倒肃顺,必须争取汉大臣和蒙古亲王、大臣的支持,这就象弟兄闹家务,自己人没有是非曲直可言,必须请亲友来调停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亲友袖手旁观,这个家务闹不清,弄到头来必定两败俱伤,八旗可能会分裂,至少镶蓝旗会离心,因为郑亲王是镶蓝旗的旗主,他府里还保存着镶蓝旗的大纛。
    倘或出现这样的局面,江南的战事,将会逆转,委屈成和议以求得的安定,也要付之流水。内忧复炽、外患续起,不是社稷生民之福。这是之前商议好的,为了这个关系,恭王对贾桢和周祖培抱着极大的期望,疏通游说的工作做了已不止一天,此一刻是到了必须仰仗他们的最后关头了。
    “你们的顾虑也是寻常,谁让这些日子出了这么多事儿,”恭亲王收起了在碧桐书院前头心灰意冷的样子,变地意气奋发,贾桢本来眯着的眼睁大了,“宫灯天怒人怨,也到了咱们该得意的时候了!”
    “此话怎讲?储秀宫已然薨逝了!”桂良说道。
    “谁说本宫薨逝了?”屏风后头转出来了一个青年男子,凤眼宽额,长眉入鬓,神色冰冷地对着众人说道,“我还没死!”(未完待续。。)

  ☆、十八、八仙过海(上)

荣禄呆在自己的书房里一动不动,一盏油灯如豆,把他的身影在白粉墙上拉出一个长长的孤单的凄凉形象,荣禄的手抚摸着一枚花朵样式的玉佩,手指头微微颤抖,眼角流出了一颗晶莹的泪水,那泪水慢慢滑落,流过嘴角,冰凉的温度才让荣禄惊觉,他狼狈不堪地用袖子拂去泪水,眼中满溢出来的泪却越发多了起来,仰起了头,却看到了墙角上的一副字画,荣禄不觉呆住,站了起来,迫不及待地跑到那跟前,贪婪地打量着那幅画,那画上画着一片花雨,枝繁叶茂之下,有着一只憨态可掬的麋鹿,边上还有题诗一首,是唐人诗作,荣禄不觉念念出声。
    “秋风里许杏花开,杏树傍边醉客来。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回。”
    我宁愿你在高不可攀的地方上让我仰望,也不想这样永远见不到你的容颜!醒人骑马断肠回,呵呵,如今我真是断肠回了!
    。。。
    几个人大吃一惊,周、贾两位大学士连忙站了起来,甩袖子跪下,桂良先是一呆,随即大喜,“给皇太后娘娘请安!”这话说的是极为高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诸位请起,”皇太后摆摆手,“本宫自然是无恙!只不过是下了决心,置之死地而后生,要和那些小人斗上一斗!”
    “大家请坐下,”皇太后摆摆手,坐到了恭亲王原来坐的椅子上。“今个乃是私下议事,并不是君臣奏对,无需距离。”大家依次坐下,原本懒洋洋的两位大学士来了精神,一个劲地盯着神采奕奕的皇太后不放,完全不顾礼法,朱学勤咳嗽一声,率先开口,“恕微臣多嘴。皇后娘娘的意思?还请明示!”
    “肃顺以下犯上,派人行刺本宫。德不配位,顾命大臣自然不能留下来了,”杏贞决然开口,“日后朝政之事。本宫已经和六爷商议妥当,都托付给六爷,”杏贞看着周、贾、桂良三个大学士,“还有几位阁老,这必然是极为妥当的了!”
    恭亲王忧形于色地说:“大行皇帝尸骨未寒,深宫已不安如此,两公国家柱石,不知何以感在天之灵?”
    贾桢和周祖培只皱着眉,口中“嗯。嗯”地表示领会,却不说话。
    于是恭王只好指名征询了。贾桢曾为恭王启蒙,当过上书房的总师傅。所以恭王对他特别尊敬,凑过身子去,亲热地叫一声:“师傅,明日奏对,你老预备如何献议?”
    贾桢抬头看着周祖培答道:“这要先请教芝翁前辈的意思了。”
    周祖培的科名比贾桢早了几年,入阁却晚了几年。所以拱着手连连谦辞:“不敢,不敢!自然是唯筠翁马首是瞻。”
    “要说马首。”贾桢看着桂良说,“在这里。燕公是首辅,请先说了主张,我们好追随。”
    入阁以桂良最早,贾桢用明朝的典故,尊称他为首辅,桂良也是连称“不敢”,然后苦笑着说:“二公不必再闹这些虚文吧!老实说一句,那日只有二公的话,一言九鼎,可定大局。应该取一个什么方针,请快指教吧!”
    “是!”周祖培比较心直口快,但有话不便先说,催着贾桢开口:“荡翁,当仁不让!我们就商量着先定出个方针来,进一步好想办法。”
    贾桢想了一会,才慢条斯理地说了句:“自然以安静为主。”贾桢侧着身子对着皇太后请示道,“不知太后可有什么交代?”
    “总不外乎在军机上有一番进退。”
    “是,那当然是题中应有之意。”贾桢又问,“可还有别的意思?”
    皇太后悠然说道:“还有垂帘之议,可否亦待诸位国之肱骨公决。”
    “臣以为,这也未尝不可。”
    贾桢这一句话,对周祖培是一大的鼓励,他是赞成垂帘之议的,目的之一,是要借此报复肃顺。肃顺的狂妄无礼,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尤以周祖培所身受的为最难堪。大行皇帝避难热河以前,他与肃顺同为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有时司员抱牍上堂,周祖培已经画了行的稿,肃顺装作不知,问说是谁画的行?司员自然据实回答,他居然会把周祖培的签押涂消,重新改定原稿。累次如此,而且就当着本人的面。这样不替人留余地,所以周祖培把他恨如刺骨,凡可以打击肃顺的任何措施,他都是无条件赞成的。
    这时恭亲王怀中已揣着一份奏请皇太后临朝听政的草稿,随即拿了出来,递向贾桢,一面说道:“请筠翁卓裁!”
    贾桢接到手里,就着烛火看正文,劈头就说:“我朝圣圣相承,从无太后垂帘听政之典,”但一转又说:“惟是权不可下移,移则日替,礼不可稍渝,渝则弊生”,接着发挥“赞襄二字之义,乃佐助而非主持”,建议皇太后“敷宫中之德化,操出治之威权,使臣工有所禀承,不居垂帘之虚名,而收听政之实效。”这个奏折有意避开“垂帘”的名目,实际上仍是建议垂帘,变成一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把戏,文章实在不见得高明,贾桢有些不以为然。但是他的年纪也大了,加之皇太后就在跟前,上了这船,轻易可下不来,如此便懒得用心思,更懒得动笔,所以口是心非地连声说道:“很好!很好”
    “然则请筠翁领衔如何?”
    贾桢看这情形,势在必行,这个折子上去,必蒙圣眷,富贵可保,落得捡个现成便宜,于是欣然答道:“当附骥尾。”取过笔来,端楷写上自己的名字。
    如此便是皆大欢喜了,皇太后起身,朝着恭亲王等人福了一福,“大清兴盛全赖诸君!”几人连忙跪下,口称不敢,如此行礼再三,皇太后才收了架势,两位大学士退下,朱学勤出门陪客,只留下桂良和恭亲王两人,“六爷,明个你就派人去僧王处,免得有人狗急跳墙!”
    “是,已经让军机章京曹毓瑛去了;天津瞬息可至。此外,还请皇太后示下,兵部尚书那边是否要拿下?”恭亲王问。
    “不必了,”皇太后说道,自信满满,“免得打草惊蛇,何况,大司马也不是专忠的主儿,等过几日,把那折子给他瞧,他自然会做出正确的决断,这才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未完待续)

  ☆、十八、八仙过海(中)

“是,”恭亲王应下,“烦请岳父多去盯着陈孚恩,”恭亲王对着皇太后笑着解释道,“倒不是怕他闹出什么幺蛾子,不过就是有人盯着,别的事儿也少些麻烦。”
    皇太后听懂了,就怕陈孚恩走漏消息,这也就是肃顺派陈孚恩在京中的作用,沟通消息,传送情报,皇太后放下手里的盖碗,对着花白胡子的桂良点点头,“那就麻烦燕老了。”
    “分内之事,不敢言烦。”桂良谦逊地回道,见到恭亲王似乎还有话和皇太后说,便随即识趣地打千告退,关上了恭亲王的书房门,腰板挺直,红光满脸,似乎年轻了好几岁,退出来之后还精神抖擞地唱起了小曲,恭亲王福晋瓜尔佳氏拿了一碗茶送过来,桂良看到瓜尔佳氏,想到里头的两人,连忙拦住女儿,“王爷还在会客,你就不必进去了,”
    “王爷的客不都散了吗?”瓜尔佳氏奇道。
    “还有个贵客在里头,可不能冲撞了。”桂良笑眯眯地说道。
    瓜尔佳氏见到老父心情颇好,点点头跟着桂良身后,准备把桂良送出门,“阿玛今个是怎么了?皇太后刚薨了,这样的。。。。。”这样的喜色挂在脸上可不太好,“被人参一本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晓得了,”桂良一惊,看了看左右,幸好还在恭亲王的府邸里,没有外人,真是老了老了,反而疏忽了,桂良警醒地点点头,连忙收敛了笑容,做出一副哀色,只是眼角泄露出来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佳佳,你说的极是。最近要少出门,恩?这日子乱的很,没瞧见皇太后都遇刺了吗。”桂良压低声音,“这官司有的打了!”
    “女儿知道了。”瓜尔佳氏温顺地点点头,又有点后怕,“这实在是太吓人了,”就连瓜尔佳氏这样不闻外事的妇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